•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科技輔助戶外教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科技輔助戶外教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資訊科技輔助戶外教學、情境感知與相關定位技術、以及情境感知 於教育上的應用。

第一節 資訊科技輔助戶外教學

本節探討何為戶外教學、戶外教學的優點、實施方式、障礙以及目前國內應 用資訊科技輔助戶外教學的範例。

壹、戶外教學的意涵

自從實施九年ㄧ貫課程的教育改革政策以來,戶外教學被許多中小學教師認 為是符合教育改革的教學形式(蘇明俊、江新合,2004)。戶外教學就是在戶外 教學,當在戶外才能體驗到的學習方式及生活情境,而且在戶外的學習成效又比 室內教學好時,就應該在戶外學習(Ford, 1986)。Hammerman(1994)指出最 早的戶外教學理論是 1936 年時 William Gould Vinal 所提出:「戶外活動是生 活的實驗室,戶外活動的教材來自真實的生活。」之後,Sharp 也於 1943 年提 出「那些應該且最適合在學校課堂裡教的東西,就在學校課堂裡教;而那些最好 是透過自然實物和生活環境直接學習才能學得好的東西,就應該在學校外的天地 裡教。」亦即能在戶外教學中發揮最大效果的,便應該在戶外進行教學。美國國 家教育學會(Nation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 1970 年對戶外教學的定義是:

「戶外教學不是單獨科目,而是所有學校科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它也不是將 學校所有科目搬到戶外進行教學,而是教師運用環境資源去幫助學生了解各學 科、環境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協助藝術、科學、社會研究或傳播學等學科的 教學。」(Ford, 1981)。

6

Priest(1986)認為所謂的戶外教學,是指在室外利用人造或天然資源所進 行的教學活動,不僅將環境的相關概念融入設計於活動之中,也是一種操作學習 的經驗過程,是在教室之外利用資源的一種學習方式。戶外教學就是指教室外的 活動,並且讓學生直接的、實際於生活的體驗中學習(王鑫,1995)。徐治霜(2006)

則認為所謂的戶外教學,是透過教師有系統的設計,帶學生走出校園,作一系列 觀察、參訪、探索的經驗活動,利用校外的資源、情境,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感官 刺激,藉以增加學習經驗。戶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人和大自然的互動關係,

學生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和參與戶外活動,且任何主題都可以做為戶外教學的 主軸,土壤、水、動物、植物等都可以做為基本的學習領域,使學生得到更深刻 的學習經驗(Ibrahim & Cordes,1993)。Priest(1986)認為戶外教學有三個 主要的關鍵;一是指地方,在戶外進行教學;一是指主題內容,學習有關自然的 內容;另一是指戶外教學的目的,為了珍惜地球有限的資源。透過戶外一系列的 學習,讓學習者體悟到自己和自然環境的關係。

戶外教學即是在自然戶外環境中進行的教學,利用戶外自然或人為的資源,

教導學生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同儕關係以及適當資源利用等概念,提供學生生 活情境中的直接經驗。王鑫(1989)歸納戶外教學的目的時,認為戶外教學也應 建立學習者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以及環境保育的心態。戶外教學不僅可以幫助 學生了解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還可提升學生對環境的知覺,強化環境保護的信 念與行動,啟發學生的觀察力、獨立思考以及創作發明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對環 境的尊重與關懷,增進基本的生態知識,愛護與認識環境生態。在戶外體驗及實 際接觸各種物品、事件和情境,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態度,讓學生透過一系列的 活動過程,答到認識環境,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意的陶冶,進而內化成保護環境 的情操。(朱慶昇,1993;熊湘萍,2002;Bogner, 1998;Ibrahim & Cordes, 1993)

7

貳、戶外教學的優點

J.Dewey 強調教育即生活、從做中學,這兩個觀點讓教育活化、有意義,而 戶外教學正是要讓學生藉由外界刺激,來增強對學習的興趣,並讓所學得以致用

(徐治霜,2006)。戶外教學除了可以印證平時上課學習的知識外,也能夠提高 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興趣,Dacey(1981)提出戶外教學應注重三個優點,分別 為:(1)自然知識經驗的獲取。(2)對環境、生命的感受與態度。(3)提升 教學效果。Rivkin(1997)認為當學生處於戶外自然的環境體驗中,才能獲得直接 的學習經驗,促進身體、認知和情感的發展。使用更多感官的學習經驗讓學生能 建立完整的概念,並配合適當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在戶外教學中快樂的學習。林 瑞佑(2002)表示所謂的戶外生態環境教學就是在戶外進行教學時能提供具體的 學習經驗,讓學習者熟悉對週遭環境的感知,發展學習者對於方向、地圖、空間 等概念。

傳統的戶外教學課程可以透過戶外學習加強、加深或驗證各個學科原有的知 識和概念。葉居澤(1996)指出從教育的目的來看,戶外情境的利用是必須的,

它可以彌補學習者有限的直接學習經驗的機會。黃朝恩(1991)提到戶外教學是 讓學習者直接面對真實世界,讓學習者可以走向自然、走入歷史,這些是傳統課 堂中所學習不到的。王靜如(1991)認為戶外教學是以戶外環境為導向的教學,

旨在透過與戶外環境的實際接觸,增加對環境的認識,並且體驗人與環境的關 係,學習課堂中學習不到的經驗。Cormpton 和 Seller(1981)提到,戶外教學 經驗可以讓學生的自我概念增強、同儕社會化及種族融合、促進師生關係。

参、戶外教學的實施方式

戶外教學可以和學校課程互相結合,李崑山(2000)提到戶外教學不是教授 單獨的科目,而是所有學校科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蔡居澤(1996)指出戶外 教學可以應用在各種不同的學科上,很難訂出一制性的課程,戶外教育的課程設

8

計常常因為設計人的價值觀或是使用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戶外教學提 供了一個學科和生活經驗之間的橋梁,因為對學生而言,一個新環境可以刺激新 反應和見識,讓學生在戶外得以運用所學,並透過直接經驗加深印象,驗證書本 上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戶外教學時,可以配合學科內容,並且加以統整後有 規劃的設計活動流程。Gurthrie(2003)提到戶外教學幾乎可以讓任何課程在戶 外能有效地被教導與學習,例如:數學課可以透過實際測量遊戲場的面積來發展 對土地的概念、文學藝術可以透參觀公園並繪畫進行創作、歷史課可以透過造訪 古蹟以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文化、自然課可以測試溪流的酸鹼度,這些都是戶外 教學與學校課程結合的例子。

林智慧(2001)將戶外教學的課程分類為五種模式:(1)傳統學科教材模 式:透過戶外學習的方式加強、加深或驗證各個學科原有的知識或概念。(2)

主題/概念模式:此模式的課程性質是將幾個學科的知識技能,統合運用在所選 定的某個學習主題上,使學生能在環繞某個主題的學習活動中,激起自動自發的 求知興趣,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3)環境/生態研習模式:強調戶外教學不只 是在大自然中做一些辨認、蒐集、測量的工作而已。強調課程重心應以提升環境 知覺、認識環境生態、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強化環境保護的信念與行動為主。

(4)野外探險模式:此模式源自於 Kurt Kahn 的戶外學校(Outword Bound school)

的課程。這個戶外學校表面上雖是訓練水手的航海技能,但真正的訓練目的是透 過這些海上活動來培養水手們堅忍不拔的意志。爾後有人將此類課程擴展至登 山、攀岩、泛舟等活動,以冒險性質的野外活動帶領他人進行生活體驗。(5)

學校露營模式:學校運用露營活動進行戶外教學,通常兼具有提升學習興趣、鍛 鍊健康身心、培養戶外休閒活動興趣與技能、增進師生關係等功能。

戶外教學並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許多的戶外教學課程包含了兩種以上的戶 外教學模式。而不同的課程也需要不同的活動方式,才能得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Simmons, 1998)。

9

肆、戶外教學的問題

教師是班級課程設計和規劃的主要人物,校園內外的戶外環境教學資源是否 能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屬於教師主導的範圍。多數教師都認為戶外教學活動的成 效比室內教學好,但真正運用戶外教學的比例並不高(靳知勤,1994;謝定佑,

1992;楊志誠,1993)。戶外教學若是缺乏系統性的規劃、教學歷程不夠具體或 是缺少教學活動設計,常常會流於形式上的教學參觀或變成玩樂為主的郊遊,使 得學習上的助益不高(李崑山,1993)。是以戶外教學應設計成有意義的活動流 程,並引導學生在於樂之餘,隨時運用所學,也藉此機會學會與人相處,才不至 於只流於玩樂(徐治霜,2006)。

根據王仁榮(2003)、王靜如(1991)、余宗翰(1999)、余雅芳(2003)、

林智慧(2001)蘇明俊、江新合(2002)的研究,將戶外教學實施的困難因素依其 主要性歸類成以下所述的六方面:

一、學生安全與秩序

戶外教學需要帶領學生走出室外,學生安全問題容易讓教師感受到壓力,因 為一旦走出教室,學生人數過多難以掌控,加上其他不可預知的情況,常常導致 戶外教學實施困難。林智慧(2001)提到將學生帶到戶外,學生容易因其他事物 分心,且當班級人數太多時,教師將很難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成效。王仁榮

(2003)、王靜如(1991)、余宗翰(1999)、余雅芳(2003)的研究都有相似 的結果,教師需要顧慮學生的秩序、交通工具安全、以及懼怕發生意外等問題,

使得教師戶外教學的意願較為低落。

蘇明俊、江新合(2004)指出學生在戶外教學時經常不知自己要做些什麼事 情,而在教學場合追逐或嬉鬧,造成教師管理秩序的不易。Haim(2007)的研究也

蘇明俊、江新合(2004)指出學生在戶外教學時經常不知自己要做些什麼事 情,而在教學場合追逐或嬉鬧,造成教師管理秩序的不易。Haim(2007)的研究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