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踐形與德治-為政以德的身體政治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修齊治平之路修齊治平之路修齊治平之路 修齊治平之路

一個關鍵的人物 一個關鍵的人物 一個關鍵的人物

一個關鍵的人物:::孔子:孔子孔子 孔子

雖說修身與治國同為一體,但就某種程度而言,修身的方式也決定了治國的 方式,因此「修身」在身體政治論中至為重要,本文將緊扣住修身概念來作發揮。

在第二章第三節裡,我們討論了周代人文意識的興起。更以「天命觀」與「威 儀觀」作為分析主體,藉此說明孔子以前修身的思想演變。而在此之外,我們還 可以再舉兩例:余英時曾指出,古代具有宗教性質的禮樂,經歷蘊藉發展,到了 孔子手上轉為「人道」,這當然不是說孔子就沒有宗教情懷,而是說孔子往往將 其轉化成道德的表現,在道德的世界裡、在天道與人道的聯繫中,當然也會有宗 教情緒與信仰的感動。1至於人間性格的道則是以重建秩序為主旨,由於道不能 透過客觀具體的形式掌握,於是就必須由以「道」自任的人來彰顯,得道則需修 身。修身最初源於古代「禮」的傳統,是外在的修飾,其後由外漸轉入內,孔子 相當注重內在修養、亦不廢外在,所以自孔子開始,修身即成為士人的一個重要 基礎。2楊儒賓也認為「氣-身體」存在於孔子以前的文獻,3如天地之氣,人若 與天地相參則可助宣氣,此外人本身又有血氣,其中意志與血氣又可互相作用,

1黃俊傑,〈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收入氏著,《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頁 105-120。亦可參韋 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臺北:水牛,2001),頁 69-70。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 思維》(臺北:學生,2004),頁 21-22。

2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古代傳統〉,收入氏著,《史學與傳統》(臺北:聯經,1988),頁 71-92。

亦可參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2006), 頁 349、353。

3黃俊傑研究孟子「養氣」,認為之前已有「六氣」的說法,氣不但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同時也 是古代醫學理論的一部分。而對氣的態度大致有四種:一、二氣感應。二、望氣或占氣。三、行 氣或食氣。四、兵家的「延氣」說。可見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頁 32-46。

第三章 踐形與德治-為政以德的身體政治論

59

而春秋時期思想界的突破,莫過於內省的道德意識興起,這樣的興起也是經過一 段長時間的蘊釀,最後才因孔子提出「仁」的主張徹底形成,這條內省之路正與

「氣-身體」關係至深。4

上述兩位學者都說明在修身觀的發展中,孔子實處於重要轉折。孔子之前固 然有關於身體觀的文獻,但未就「內向超越」而論,5也未足以言「工夫」,6因此 所謂的「身體政治論」在孔子之前並未形成明顯主張。這不是說孔子以前就沒有 關於「身體-政治」的言論,只是「身體政治論」其實就是在問「修身與治國的 關係」,修身必然牽涉到內心精神與原則理想,又與治國密不可分。而此理想則 自孔子開始形成,「身體政治論」也自孔子之後才有了顯著而突出的內涵。在此 之前,固有將為政者身體視為「國」的文獻記載,如《左傳》、《國語》之類,這 在第一、二章中已有討論,但這些都不能視為「由內而外覺醒過程」的「身體政 治論」。

就孔子與其後者而言,都主張以道德修為來提升政治層次,這種道德政治由 孔子提出,孟子、荀子擴大而充實之。7墨子所論雖與儒家多有不同,但就這個 大原則而言,都是一致的。在這種大同的脈絡之上,我們不妨以始祖孔子的話:

「為政以德」來概括諸人的身體政治論。

從《論語》來看,孔子顯然認為成德之學是成為君子的修身條件。「君子」

並非孔子的發明,朱心怡綜合蕭公權、陳來等人的看法,認為「君子」一詞雖早

4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可見楊儒賓〈導論〉的第 一部分,頁 3-20。

5余英時早年使用「內在超越」,爾後改成「內向超越」,他認為「內在」是西方神學上的觀念,「內 向」則較為中性,並無西方語義。可參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頁 75。關於「超 越」的中西文化意涵與使用脈絡,可見本論文第一章第二節。

6楊儒賓指出威儀觀與血氣觀皆不足以言「工夫」,因此不會有主體意識的覺醒可言,而改造威儀 觀及血氣觀,使之成為具有主體道德意識的德行者,則始自儒家文化的奠基者孔子。楊儒賓編,

《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可見楊儒賓〈導論〉的第一部分,頁 43-44。

7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頁 7-17。

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

60

就出現在《易》、《書》與《詩》之中,但多指在位者而言,將其與德行結合、並 將「君子」轉化為有德者之稱則始自孔子,其中有些更是指有德之上位者。8余 英時則認為「君子」最初是指社會上居高位的人,其後漸轉為道德的代表,而在 轉化過程之中,孔子以來的儒家盡量從古代專指「位」的舊義中解放出來,並且 強調「德」的新義。9

君子成德的條件又與仁、義、智、禮、孝、命、中庸等概念有關。韋政通將 這種說法視為倫理的概念群,其中如中庸、智、義在後世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10而在孔子這裡則以仁、禮與命最為重要。11 以上所言,雖就人生境界與道德理 想而發,但所謂成德君子並非只是概念上的遊戲而已,仍須落實於具體實踐之 中。例如《論語》談禮,不論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

直而無禮則絞」,12又或是「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13,都是對君子理想境界 的描述,當這種描述一落入具體行為中,因應不同事務,則成「非禮勿視,非禮 勿聽」的實踐行為,14又或是「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 閾」的規範動作,15這樣的動作因為出之於內心,所以既是內在自然散發,又是 外在舉動合宜,而內外兼顧,才是文質彬彬的君子。關於禮的實踐性說明,彭國 翔曾以《論語。鄉黨》為分析文本,指出此篇專講孔子的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

說明禮儀與日常生活是一體相關的,既是外在的儀式、也是內心情感的表達。16

8朱心怡,《天之道與之人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頁 141-143。

9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2004),頁 271-275。

10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 73。孔子以前當然也有「義」、「任」、「忠」、「信」等德行 觀念,但經過孔子轉化之後,也都呈現不同的道德意義與工夫層次。可參童書業,《春秋左傳研 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196-200。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

倫理與社會思想》,頁 305-356。

11錢穆,《中國思想史》,頁 6-15。

12(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103。

13(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91。

14(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132。

15(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118。

16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東亞儒學中的身體

第三章 踐形與德治-為政以德的身體政治論

61

懷真則另從禮儀觀分析孔子的禮論,認為孔子一方面批判人們不遵守既定的禮儀 秩序,一方面也批判人們太注重禮的外在形式,而忽略其中的內涵精神,因此孔 子的行禮為仁之說,是重新賦予禮一種新的價值體系與秩序觀,這樣的秩序觀不 但發之於內,亦由外在的禮器、身體動作等表現。17同樣地,仁也不止是一個概 念而已,它可以與孝結合,變成有子所說的「孝弟」;18也可以與禮結合:「克己 復禮為仁」;19又或是因為命的種種客觀限制而知命,知命的同時又逼出了人的另 種可能,這種可能則是人盡人所能,此便為「仁」,因此「求仁之學」與「知命 之學」就變成了一條相互配合的修身之路;20甚至也可以針對言語來講仁,巧言 令色不足以為仁,21相反地,而是發言應該要謹慎、穩重,孔子即稱之為「訒」:

「仁者其言也訒」。22因此仁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本諸體驗與實踐,則 成為不同的德行。23

關於孔子的「禮」與「仁」,其實還是錢穆所論最為精闢:24

「「「「禮禮禮禮」」」」在仁與命之交界處在仁與命之交界處在仁與命之交界處。在仁與命之交界處。。在最先。在最先在最先在最先,,,,禮本從人與天禮本從人與天禮本從人與天、禮本從人與天、、、人與神人與神人與神、人與神、、、人與鬼的人與鬼的人與鬼的人與鬼的

接觸興起接觸興起接觸興起,接觸興起,,,那是一種宗教儀式那是一種宗教儀式那是一種宗教儀式那是一種宗教儀式,,,,是人生與宇宙感通的一條路程是人生與宇宙感通的一條路程是人生與宇宙感通的一條路程。是人生與宇宙感通的一條路程。。但若人。但若人但若人但若人

論述」研討會》

17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頁 16-23。徐復觀也有類似的說法,

他認為禮本是宗法社會裡規範貴族的形式,需有貴族的身分,才具備行禮的條件。孔子則是發掘 禮的內在價值,再反過來以此評定外在形式的得失,並由此轉化禮的性質,成為一般人的規範之 禮。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學生,2004),頁 13。

18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頁 47-48。

19(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132。

20錢穆,《中國思想史》,頁 11-12。

2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48。

22(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頁 133。

23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頁 191-192。不止如此,孔子也說「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指出仁的目標除了成己之外,亦在於推己及人,使整個社會獲得妥 善的安頓。可參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2008),頁 102。

23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頁 191-192。不止如此,孔子也說「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指出仁的目標除了成己之外,亦在於推己及人,使整個社會獲得妥 善的安頓。可參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2008),頁 10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