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來源: 研究者整理

第二節 軟式網球與硬式網球之相關文獻

洪文藝(1998)球具有擊球力量大、飛行速度快和落地時間短的特 點,因此,良好的殺球技術不但會給對手造成接球的困難,是有利於 自己得分最有效的技術方法,而且它在空間和時間上都能控制場上進 攻態勢、限制對方直接進行有效反擊的戰術作用。

李劍如(1996),針對 1996 年溫布頓硬式網球冠軍決賽進行分析,

認為Krajcek 之所以能夠獲得壓倒性勝利,是因為善用發球上網的戰 術及能掌握打破對手發球局的時機。

賴永僚(1997)軟式網球良好的發球條件應包括:1.正確的動作 2.

強勁的球速3.攻入對方的落點位置(落點)變化。二、抽球是單打選手 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三、單打基本技術:1.發球 2.抽球(正反拍).接發 球4.截擊(中場、網前)高壓殺球 6.敏捷性 7.危機處理 8.心理素質 9.判 斷性(預測能力)。

馬達地、曾精雄(1991)硬式網球比賽中,戰略(Strangely)是運動

戰術,是指在比賽中經常運用的手段,是對戰略指導思想的具體實施 方法。它可以在整場比賽中不斷變化,以便適應並破壞對方的戰略戰 術。

許樹淵等(2000),硬式網球雙上網前戰術是網球雙打比賽中最具 攻擊性、最能有效取分,以及最普遍被採用的一種作戰方式;另ㄧ方 式為兩人位置始終保持一前一後,在底線的球員負責著地長球的回擊,

而前衛者,則需出奇不意的去搶球以製造強迫得分的機會。此戰術為 基本之打法,是較能顧及全場又不失攻擊性的打法。

謝順風(2006)指出,軟式網球男子雙打比賽勝、敗組後衛平均每 場反手拍使用率只有9.92%與 9.82%,目前仍是以正手拍為主要的運 用技術;勝、負組後衛反手拍擊球的表現,勝、負組成功率為68.08%:

64.79%,失分為 31.92 %:35.21%;後衛反手拍技術運用型態;主要 的運用技術以慢速球、挑高球、及快速平擊球這三項佔總使92.79%,

為後衛在比賽時最主要的回擊型態。

謝順風、郭旭東、方同賢(2009)為,軟式網球雙打比賽中,雙上 網陣形是利用發球後快速的上網截擊技巧來得分,比賽進行的節奏與 時間快而短,因此成功率與失分率的高低也可以決定選手能否勝出。

賴永僚(1997)認為,軟式網球雙打比賽為能達到獲勝目的,雙方 必須互相了解對方的技術程度與個性,才能培養良好的默契。技術高 超的後衛與前衛,未必是百戰百勝的組合,能夠相互彌補彼此的缺點 才是最佳拍檔,默契良好與否,則是營造己方獲勝的主要因素。

陳瑞台(1997),針對硬式網球比賽實用戰略與戰術進行探討,

提出對付底線型球員應改變對方節奏及自我掌控節奏;對付上網型球 員應善用短切球把球擊向邊線或對手的腳前,亦可採用挑高球挑向對 手反拍。

張本卿(2002)指出,硬式網球不同球場的戰略,像在快速紅土 球場上,最有效的攻擊戰術是建立在深入的發球,正確的進逼球,和 落點漂亮的截擊球之上。各種球場的彈性、感覺和磨擦力或許會適合 於各種擊球的風格,因此面對不同的球場應有不同的擊法和戰略。

鄭元龍、羅月英、陳五洲(2001),在羽球戰術之分析:以大陸葉釗 穎在九場國際比賽中,進入準決賽與不同對手比賽的場次為研究對象。

分析結果:一、發球和接發球會影響選手的技戰術。選手會因不同對 手與比數,在發球與接發球呈現顯著差異。二、最後一拍的主被動與 得分得權、失分失權,可用以檢驗技戰術應用的成敗率。運動員會因 為不同對手,在對戰時使用不同的戰術,如面對後場技術特長選手,

在接殺球時,要特別注意高擋網前球被動失敗的機會。三、透過博奕 理論的應用發現:

(一)與不同對手對戰時,應用多少技戰組成可以贏球或輸球的機 率。

(二)與不同對手對戰時,會因面對不同對手,在技戰術的應用亦會 有所不同,如與後場特長的運動員對戰時,盡量少以平高球回 擊,避免造成高失分失權的機會。

張世聰、詹淑月、方同賢(2010)研究指出,軟式網球在雙打比 賽中以雲林縣勝率高達92%,後衛比前衛得分高失分低,可以看出後 衛是控球製造機會,前衛比較積極與靈活得分,特別是在高壓殺球及 搶球部分。

張世聰、方同賢、郭旭東、曹健仲(2007)認為,軟式網球雙打比 賽中,二人良好的配合默契,後衛以穩定的方式擊出有速度之底線球、

高吊球及好的落點位置,製造機會給前衛得分,以主動及多元的戰略 方式,隨時互相溝通改變戰術,積極掌握贏球的局面。

湯錦宏,(1998)指出手球是利用傳球、運球的方法得分,以獲得 勝利為最後目的,整個活動涵蓋了走、跳、跑之人的本能,再另外加 入投擲、傳、接、運、攔截等動作,活動過程需要快速度、長時間是 一項運動量極大的全身性的運動。陳祐正(1998)指出手球為了解及戰 術運用,將進攻分為三個階段,即為快攻期、組織期和突破期,每個 階段善用個人、技術專長及臨場表現來發揮能力。郭希濤(1996)指出 隨著競技運動能力的提昇,手球運動攻擊有強力、快速及多樣化特性,

射門成功與否對比賽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及與排名呈現相當程度的關 係,因此在比賽時應該提高射門成功率。

王志忠(2009)以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公布競賽資訊,整 理分析女子手球參賽隊伍挪威、瑞典、韓國、中國、羅馬尼亞、匈牙 利、俄羅斯、巴西、德國、哈薩克、安哥拉及法國之攻守紀錄,就不 同的攻擊位置比較射門數、得分數與成功率之相關,結果發現:九公 尺射門、快攻射門、進球比率、平均得分與得分差距達顯著相關,另 外平均得分、九公尺射門、七公尺射門能力越高,則得分分數也愈高,

球隊獲勝機率也相對提升。

祝煒欽(2014)認為目前運動技術分析方法中,最為常見也最容易 就能看出影響勝負因素的方法便是利用攻守數據來進行技術分析。攻 守紀錄分析法雖能輕易的看出球隊比賽表現的優勢及弱點,但有許多 運動賽場上的表現並未能具體呈現於攻守紀錄表中,於是有學者便使 用標記分析法。標記分析法將欲探討的運動技術設定標記,並編製「觀 察類目表」,由經過訓練的觀察員於比賽現場即時紀錄或經過比賽錄 影事後紀錄,將設定的技術表現紀綠於「觀察類目表」中,再將所得 數據經過統計方法後得到研究者欲探討的目的。溫卓謀等(2006)統計 2003 年至 2005 年羽球男子雙打全國排名賽前四強及國際賽前八強共

26 場競賽影片,欲分析羽球雙打中特定技術對於比賽勝負的影響。

該研究針對雙打技術中的第一拍(發球)、第二拍(接發球)、第三拍、

第四拍、後場下壓、防壓及前場封網等七項技術進行標記分析,其觀 察類目表之編制為觀察各項技術表現所獲得效果的「評分類目表」:

直接失誤、間接失誤、一般表現、間接得分及直接得分的擊球效果得 分分別設定為1~5 分,如表 2-3 所示:

表2-3

羽球雙打擊球效果評分類目表 技能

表現

判定標準

擊球效 果得分 直接

失誤

該拍擊球犯規、掛網、出界、判斷失誤或來不及擊 球而讓對手擊球落入擊球方有效場區內。

1

間接 失誤

該拍擊球後,對手將球回擊入擊球方場區,導致擊 球方球員擊球犯規、掛網、出界、判斷失誤或來不 及擊球而讓對手擊球落入擊球方有效場區內。

2

續下頁

續上頁

賽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於國家級男雙競賽中,回歸 方程式中的顯著變項共有第二拍效果、第一拍效果及防壓效果等三項,

其顯示的意義為:「國家級羽球男子雙打競賽,第一拍及第二拍擊球 效果越好,防壓能力越強,獲勝的機率就越高。」而國際級男雙競賽 中,迴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項有第四拍效果及第三拍效果兩項,其意義 為:「國際級羽球男子雙打競賽第四拍及第三拍擊球效果越好,其獲 勝的機率就會越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