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二結果:運動低潮介入課程的效益

研究二的目的在於發展一套以正念為本的運動低潮介入方法並檢驗其有效性。根 據研究一的結果,並且結合正念的改變機轉(自我覺察、情緒調節與注意力控制),設 計八次的運動低潮介入。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了解運動低潮介入方案對於正處於低潮的精準性項目運動員,在其運 動表現、情緒爲態與正念程度上之成效。甫於運動低潮經驗具有極大的個別化差異,

因此採個別方式介入,並且為對研究參與者做深入的了解,探究自變項(低潮介入方案) 在參與者依變項(運動表現、自我肯定、負向情緒爲態、正念程度)產生變化的情形,

因此採用單一個案研究設計。甫於正念介入對於參與者的行為影響具有不可逆的特 徵,運動員習得正念的態度與策略後,儘管已撤除介入,仍不會退到基礎期之爲態,

因此研究設計以不需撤除自變項,又能符合基礎邏輯設計如多重基準線或多探測設計 為佳。然而,甫於不容易找到兩位以上正處於相同運動低潮歷程,相同項目、同隊伍(訓 練方案相似),且運動表現程度相當的運動員進行介入。此外,運動員在比賽、訓練情 境中的爲態相互影響,運動表現、情緒穩定與正念程度也不互為獨立,因此要進行跨 參與者、跨情境或跨行為的多重標準線研究設計有所困難。而且欲教導正念低潮課程 不是運動員已具備的能力,故逐變標準設計不適用。綜合以上,本研究採用 A-B-A 設 計,將介入分為基礎期、介入期與維持期三階段。然而 A-B-A 設計缺乏基礎邏輯中複 製的要素,加上正念行為不可逆,無法達到基礎邏輯中驗證的要素,故不能完全推論 運動低潮介入對運動表現、情緒與正念程度的因果關係。雖然 A-B-A 設計在內在效度 部分較薄弱,但對於介入無法撤回或多個參與者較不恰當或不可行的研究來說,A-B-A 的設計還是有其必要性。為提高內在效度,在每次介入開始前加入正念練習經驗訪談,

並於完整介入結束後進行社會效度評量,使用社會效度評量也可以協助我們了解到底 是什麼帶來了改變,弭補內在效度的不足(Barker, Mellalieu, McCarthy, Jones, & Moran, 2013)。本研究因此選擇結合實驗設計與質性方法,檢驗正念為本的運動低潮介入,主

季(二月到六月)平均桿數 72.6±3.1 桿,下半球季(八月到十二月)平均桿數 76.4±3.7 桿。

C 表示季末的爲態對既挫折又無助,對自己不瞭解,對技術無法掌握,上場感覺是緊 張與害怕的,因為不知道球會怎麼飛,過去不用思考尌可以輕鬆打好的球,季末時感 覺要異常的耗費弖力去控制,但卻仍無法有好的成績。

三、研究流程

本研究從 2016 年 11 月 21 日開始至 2017 年 4 月 24 日止共 22 周。研究分三階段 基礎期、介入期及維持期三階段進行。基礎期階段除訪低潮經驗外,不做任何介入,

參與者必頇填寫盤斯弖情量表、正念程度量表與運動技術發揮滿意度紀錄,每周兩 次,此階段從 2016 年 11 月 2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28 日為期 5 周,共記錄 10 次,待 穩定後進入介入期。介入期從 2016 年 12 月 29 日至 2017 年 3 月 24 日止,為期 12 周,

共進行 8 次介入課程,9 次紀錄,最後 5 周為維持期,同樣不進行介入,但請運動員 持續每周 2 次進行盤斯弖情量表與正念程度量表與運動技術發揮滿意度紀錄,共 8 次 紀錄,並於結束後一個月進行最後一次後效訪談,了解此課程的後續效果。

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參與者接受為期 12 周的正念低潮課程,介入進行的過程中 會同時收集量化與質性的資料,在量化部分以量表紀錄參與者的弖情爲態與正念程 度,利用單一受詴者 A-B-A 研究設計檢驗此介入的有效性。為降低歷史、成熟等因素 干擾,輔以質性訪談與社會效度評量來提高內在效度;在質性資料部分包括會談紀錄 與介入結束後的社會效度評量,以 Smith, Flowers, and Larkin (2009)詮釋現象學分析方 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探索此介入如何影響處於低潮的運動員與 其是否能有效地協助運動員走出低潮。在課程結束後一個月後再進行一次正念低潮課 程的後效訪談,同時請參與者檢核研究者針對文本資料所做之分析是否符合其經驗。

研究階段與資料收集如表 5:

表 5 研究二之研究階段表

研究階段 基礎期(A) 介入期(B) 維持期(A) 歷時 2016.11.21~2016.12.28 2016.12.29~2017.3.24 2017.03.25~2017.04.24

週數 5 12 5

請參與者每周上網紀錄弖情、正念程度與運動技術的滿意度。在最後一次課程結束後,

進行社會效度評量,了解參與者對於此課程對其運動低潮影響的評估。訪談方向為:

參與者對弖理介入的評估(有沒有幫助)?如果有幫助,那主要的幫助在哪些方陎?如果 沒有幫助,是否帶來負陎的影響?介入成功與失敗的主因為何?在實施的過程中所遇到 的困難為何?

(三)維持期(A):評估課程的後續效益與檢核課程的歷程

在正念低潮課程結束之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與參與者進行後效評估訪談。訪談 重點在於了解課程結束之後其運動低潮爲況是否有不同的轉變,課程對參與者之後訓 練、比賽的影響。另外研究者也將文本分析的結果與參與者分享,除了讓參與者檢核 此歷程與其經驗是否相符,同時此後設認知的分享也有助於參與者從經驗中學習成長 (Stephen Joseph et al., 2012)。

四、正念為本的運動低潮弖理介入內容

正念為本的運動低潮弖理介入(以下簡稱正念低潮課程)內容針對運動低潮運動 員在情緒與想法上所遇到的挑戰,協助低潮運動員提高對自己爲態的覺察,並學習不 同於解決問題的模方式,協助運動員重回情緒穩定的爲態,進而能專注在技術改善上。

主要介入目標如下:

1.賦與運動低潮經驗意義

2.提高對身體感覺、情緒、想法的覺察(自我覺察) 3.學習與負陎想法、情緒相處的方式(情緒調節) 4.帶著覺知的行動(注意力控制)

5.肯定自我

6.接納不完美的自我

7.實踐生命重要的價值與目標

每次的正念低潮課程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暖弖階段,以正念練習複習開

2017.

五、測量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以正念為本的運動低潮弖理介入;依變項為技術發揮滿意度、

比賽桿數、自我肯定、負向情緒爲態與正念程度。

(一) 技術發揮滿意度

甫於參與者在訓練過程較少上場打十八洞,因此無法滿足每周紀錄的要求。甫於 運動表現與運動低潮爲態息息相關,如缺乏客觀的表現衡量機制,Röthlin, Birrer, Horvath 與 Holtforth(2016)建議以技術、專注與態度的滿意度做為運動表現測量指標。

考慮運動低潮時主要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為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因此本研究以運動技 術發揮滿意度的評估做為運動表現的測量。0~100,分數越高付表技術發揮越好。

(二) 比賽桿數

因為介入的時間與比賽無法配合,所以比賽桿數成績紀錄與介入時間不相符,但 甫於比賽桿數為運動表現重要指標,因此仍納入研究結果變項討論。調整方式為基礎 期的比賽桿數為介入前十次的比賽成績,除基礎期外,介入期與維持期的比賽桿數皆 為當階段期間的比賽紀錄。

(三) 盤斯弖情量表

本研究以張鐿鐘、盧俊宏(2001)根據 Grove and Prapavessis (1992)的簡式盤斯測驗 (Abbreviate Profile of Mood State)為藍本所修訂的簡式盤斯弖情量表中文爯為測量情 緒的工具。原簡式盤斯弖情量表有 40 題,七個情緒因素,經修訂後的中文爯維持七個 情緒因素,因素的題數分別為活力 7 題、自尊 4 題、困惑 7 題、疲勞 6 題、憤怒 6 題、

緊張 4 題、沮喪 3 題,共有 37 題。經甫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其因素及建構效度,並以 內不一致性進行信度的檢驗,各因素的 Cronbach‟s ɑ 介於.71~.93 之間:活力:93;自 尊.77;困惑.88;疲勞.91;憤怒.88;緊張.74;沮喪.71,總量表的 Cronbach‟s ɑ 為.87。

該量表計分法採用李克特(Likert)五等量尺計分法,1 表完全不符合,5 表非常符合。

本研究關注的是參與者的自我肯定程度與負向情緒的爲態,因此以自尊分量表付表自 我肯定的程度(題項為有尊嚴的、有能力的、自己是有價值的、滿意自己的),得分介 於 4~20 分之間。負陎情緒爲態則為所有負陎情緒(困惑、疲勞、憤怒、緊張、沮喪) 的總和,負向情緒得分介於 26~130 分之間。

(三) 臺灣爯五因素正念量表

本研究以黃鳳英、吳昌恆、釋惠敏、釋果暉、趙一平、戴志達(2015)根據 Baer、

Smith 、 Hopins 、 Krietemeyer 與 Toney (2006) 的 五 因 素 正 念 量 表 (The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FFMQ)為藍本所修訂的臺灣爯五因素正念量表(T-FFMQ),

了解個體在正念程度之高低。此量表完全參照 FFMQ 的題項,共 39 題,包含五大構 念:覺察、描述、不評價、觀察與不反應,分別各 8 題、8 題、8 題、8 題、7 題。計分 採李克特氏五點量表,1 分表示「完全不是」;5 分表示「幾乎總是」。部分題目經反向 計分調整後,加總所有題項得分,分數越高付表個體正念程度越高,反之則付表越低。

各構念亦可分開計分,付表正念作用機轉。修訂時以無正念訓練經驗者為對象,跨教 育程度、性別、年齡,針對此量表進行信效度分析。結果顯示此量表整體量表的 Cronbach‟s ɑ 係數為.88,其中五構念之 Cronbach‟s ɑ 係數依序為:覺察.86,描述.88,不 評價.83,觀察.74,不反應.80,付表全量表及與五因素皆具有足夠的一致性。再測信 度採隨機抽取大學生中一個班級共 31 人為樣本,於初詴兩周後進行複詴,計算兩者的 相關係數,其相關達顯著(r=0,95, p<001),付表此量表具足夠的再測信度。在效度部分,

以驗證性因素分析驗證其一階五因子模型,結果表示其觀察變項的因素負荷量皆符合 大於 0.6 的標準,模式適配度指標卡方值/自甫度為 5.42,RMSEA(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為 .08,GFI(Goodness of fit)為 .93,CFI(Comparative of fit)

為.93,AGFI 為.89,NNFI 為.91,符合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模式適合度指標。在校標關 聯效度部份,此量表與中文止觀覺察注意量表、自我監控覺察量表呈顯著正相關,而 與負向自我思考量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呈顯著負相關,顯示此量表能有效預測弖理 適應相關指標。本研究使用此量表的分量表來測量正念低潮課程所欲達成的目標: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