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遠紅外線光子晶體量測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5-81)

c. 做 Grating 量測 d.放上聚光用透鏡 e.放上 slit

f.調整聚光用透鏡及 slit 的位置 g. 做 Slit 量測

h. 放上雙面拋光矽晶片做為分光鏡使用 4-2-2 各架設光源架設步驟說明

(一). Grating 對光:

以 650nm 光源做為對光用光源,以 CO2放電管為 CO2 Laser 光源主體,將 650nm 光源入射至 CO2放電管,並確認 650nm 光源入射至 CO2放電管及離開 CO2放電管皆位於同一光軸 上,於後側加上 Grating 做為 CO2 Laser 的其中一面反 射鏡,而對光的目地主要確保放電管及反射鏡都可以使 光落在共振腔光軸內。

(二). output coupler 對光:

當 Grating 對光完成後,再將另一面 output coupler 放上,並以 650nm 對光光源對準,確認光軸位於 output coupler 的中心。

(三).做 Grating 量測:

在這裡 Grating 的工作原理,透過旋轉平台為載具,改變旋 轉平台旋轉角度來改變反射回雷射共振腔的波長,其理論如下:

sin sin

d× α− ×d β =mλ

α:入射角 β:繞射角

圖 40 Grating 入射光示意圖

在只考慮β的正負時,當繞射光與入射光在光柵法線之同 側時,就為正號。在考慮階數的正負時,當繞射光與入射光在光 柵法線之同側時,就為正階數,反之,為負階。

α

α

d

β

β

圖 41 BLAZED GRATING

對於滿足小平面反射之繞射光,可得下列之關係式:

α-ψ=β+ψ 因此繞射公式可寫成如下:

( )

sin sin 2

d× α − ×d α− φ =mλ

所以對於繞射效率最強的階數會和波長成反比 m 1

∝λ

先計算出四個主要波長的位置,校正 Grating 與旋轉平台的 角度差異,如圖 43,將差異值加上計算結果預估出四個波長的 實際上的旋轉角度並量測對應的輸出功率量測結果如下,並由量 測結果可知那些波長是我們可以運用,如圖 42。

Incident beam

Facet normal

Grating normal

Diffracted beam

w φ

α

β

φ

圖 42 Grating 波長對應輸出功率 二氧化碳雷射四群主要波長的 Grating 位置計算:

d(sinθi-sinθ0)=mλ

第一階: m=1,在此 sinθi=sinθ0時,光才會滿足雷射的共振條件 2sinθi=λ/d

而 d 為兩刻痕間的距離,旋轉平台規格:1°=400step d(μm)=1mm/135=7.4074μm

△λ=0.45nm/step

a:λ=10.6μm

sinθi=10.6/2*7.4074=0.7155

CO2 Laser output power

0 0.5 1 1.5 2

9.20 9.40 9.60 9.80 10.00 10.20 10.40 10.60 10.80 Wavelength(microns)

Output power(W)

θi=45.684°

旋轉平台位置=18274 step

b:λ=10.26μm

sinθi=10.26/2*7.4074=0.6923 θi=43.832°

旋轉平台位置=17533 step

c:λ=9.569μm

sinθi=9.569/2*7.4074=0.6459 θi=40.233°

旋轉平台位置=16094 step d:λ=9.294μm

sinθi=9.294/2*7.4074=0.6273 θi=38.855°

旋轉平台位置=15542 step

表 3 二氧化碳雷射四群波長的 Grating 位置計算

λ(μm) sinθi θi

旋轉平台位址 (step)

10.6 0.7155 45.684° 18274

10.26 0.6923 43.832° 17533

9.569 0.6459 40.233° 16094

9.294 0.6273 38.855° 15542

135 line/mm:△λ=0.45nm/step

圖 43 Grating 與旋轉平台

(四).放上聚光用透鏡:

放上聚光用透鏡的用途,是要將出雷射後的光束直徑盡量 縮小,使得光源的能量,盡量入射至光子晶體。

(五).放上 slit,並對光確保每個元件都在光軸上,在這裡 slit 做為固定光子晶體的夾具使用,並檔掉多餘不需要的光。

(六).調整聚光用透鏡及 slit 的位置:

使光通過聚光用透鏡後能聚焦在 slite 的位置,而得到 最小的光束大小。

(七) 做 Slit 量測:

我們必須要先確認 slit 上的刻度對應到實際開口的大 小,所以我們要先透過 slit 的量測來看實際開口的大小 D=λL/x

D:slit 開口大小 λ:入射光波長 x: 第一暗點位置 L:slit 至屏幕長度

表 4 slit 量測大小

刻度 slit 格數 x(第一暗點)

D(slit width) 0 26 5.150E-02 1.175E-04 5 31 4.075E-02 1.485E-04 10 36 3.575E-02 1.692E-04 15 41 2.700E-02 2.241E-04 20 46 2.450E-02 2.469E-04 25 51 2.100E-02 2.881E-04 30 56 1.875E-02 3.227E-04 35 61 1.750E-02 3.457E-04 40 66 1.600E-02 3.781E-04 45 71 1.475E-02 4.102E-04 50 76 1.350E-02 4.481E-04

20 30 40 50 60 70 80

0.00010 0.00015 0.00020 0.00025 0.00030 0.00035 0.00040 0.00045

B

Linear Fit of Data1_B

s l i t e 開口大

( m )

游標尺格數

圖 44 游標尺個格數對應 slit 開口大小

(八).放上雙面拋光矽晶片做為分光鏡使用,將光分成兩 束,一束穿透光為入射待量測光子晶體用光源,另一束 為反射光做為 CO2 Laser 功率監測用光源。

雙面拋光矽晶規格:

厚度:200μm,穿透率:50%,反射率:31%,吸收率:19%

穿透矽晶片後(T)2=0.378311、(T)2=0.5864 θi=36∘ θt=9.667∘

(九)完成後,如圖 45、46。

圖 45 實驗量測系統規劃 Grating:

135 line/mm:△λ=0.45nm/step

(F=127mm)

圖 46 可調式二氧化碳雷射光源製作與量測圖 4-3 量測二維光子晶體步驟:

1. 將光子晶體以對疊的方式夾於 slitg 上,如圖 47

圖 47 光子晶體對疊的方式

光子晶體(1)

光子晶體(2) 入射光 slit

slit

2. 調整 Grating 下方的旋轉平台將 Grating 旋轉至欲量測波 長的對應位置

3. 同時讀取穿透光子晶體光束的功率及監看用光束的功率 4. 更換不同排數週期的光子晶體量測

4-4 分析與討論

本論文原始設計為在波長 10.26μm 處存在有光子能隙,但由於製 程上的誤差,導致波長 10.6μm 處,存另外一個光子能隙,所以,

10.6μm 及 10.26μm 皆有能隙現象,由圖 48、49,可以很明顯看出 2 排及 3 排分別為最高及次高穿透功率,這與模擬出來的趨勢相當接 近,而在此我們只列出前 6 排來作討論,因為 6 排之後的結果與模擬 的相似,排數的變化對功率的影響無太大的差異,由圖 50 可以看出 模擬結果與實際量測單一波長的穿透功率比的差異,明顯可以看出 2 排為最高穿透功率的排數,而第 5 排以後排數的變化對功率的影響無 太大的差異。

在這次的光子晶體的量測上與設計的差異是我們在設計與模擬 時都是 TE 波為主,而實際上量測的入設射光原則是同時存在有 TE 及 TM 波,在設計上我們在算光子能隙時定意義 TE 波為垂直晶片的方 向,而 TM 波為平行晶片的方向,當實際光源通過分光用的矽晶片後

對定意義 TM 波存在有較多的功率,而比例已在前面雙面拋光矽晶片 規格處已提過,但這並不影響晶體週期變化的穿透功率的趨勢,只會 將實際量測的零點的位準往上提。圖 50 為模擬及實際量測出的結果 比較高點同時,存在於只有 2 排光子晶體的時候而 5 排之後功率漸漸 趨於穩定。

圖 51 為在 10.26μm 下個各排列週期的穿透率,仍然可以看到週 期數為 2 排時穿透率最高,而在 5 排後各週期的穿透率都非常接近,

各排穿透率是由穿透功率比上監測用光源功率,理論上應該會趨近一 直線,但由於量測穿透功率及監測用光源功率的功率計有靈敏度與精 確度的差異,在大功率上與小功上對穿透功率及監測用光源功率的比 率不同,如圖 52 為無任何晶體下的穿透功率及監測用光源功率的 比,而 Laser 在不同波長時輸出的功率也不同,所以數值需經過修 正,但排數週期變化的穿透率趨勢則是相同,圖 53 將光子晶體每排 視為一條來模擬遠場,在這種狀況下並不適用在這裡做比較。

光子晶體在電磁波經週期性介質散射後,強度會經破壞性干射而 呈指數衰減[5],當光子晶體只有一排時在光的入射方向時,並無週 期性介質變化,所以在二維的狀況下只有一排光子晶體時,是無法形 成完整的光子能隙,因此,討論在二維的光子能隙必須從兩排討論 起,第二排穿透功率校較高,而後呈指數衰減,至 5 排以後光子晶體

的穿透能量就會低於 1 排時由散射所造成的穿透能量的衰減。

0 5 10 15 20 25 30

10.6 10.605 10.61 10.615 10.62 10.625 10.63 10.635

波長(um)

穿功率(mW) 1排

2排 3排 4排 5排 6排

圖 48 10. 6μm 波長之前 6 排光子體的穿透功率

0 5 10 15 20 25 30

10.25 10.255 10.26 10.265 10.27 10.275

波長(um)

穿透功率(mW) 1排

2排 3排 4排 5排 6排

圖 49 10.26μm 波長之前 6 排光子體的穿透功率

排數與穿透率

0 5 10 15 20 25 30

0 2 4 6 8 10 12 14 16

排數

穿透率(%)

量測 模擬

圖 50 穿透率模擬與實驗量測結果

波長10.26um各排穿透率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25 10.255 10.26 10.265 10.27 10.275

波長(um)

穿透率(%)

1排 2排 3排 4排 5排 6排 7排 8排 9排 10排 11排 12排 13排 14排 15排

圖 51 各排穿透率實際量測結果

無晶片時穿透率比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 0.1 0.2 0.3 0.4 0.5 0.6

監測用光源功率(W)

穿透率比

圖 52 無晶片下監測及穿透率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 2 3 4 5 6

排數

穿透率(%)

穿透功率

圖 53 模擬遠場下各排的穿透率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5-8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