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6 。

在文檔中 附件一 (頁 34-40)

注釋

1. 錦江:岷江的支流。從四川郫縣流經成都城西南。

2. 玉壘:山名。四川有兩處玉壘山,一在理番縣東南新保關,一在灌縣西北。這 裏指理番縣的玉壘山,是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

3. 北極:北極星。比喻北方的朝廷。

4. 西山寇盜:指吐蕃。

5. 後主:蜀漢的劉禪。清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蜀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 外,西挾即武侯祠,東挾即後主祠。後來蔣堂在蜀為帥,認為劉禪不能保全國 土宗廟,才除去後主祠。

6. 梁甫吟: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在隆中躬耕時,好為《梁父吟》。古樂 府裏有《梁父歌》。

賞析重點

此詩借登樓所見感慨時事,是一首後世傳誦的名作。

題為登樓,而登樓所見遠遠超出視野之外:花近高樓使人傷心,是因為春光再 度,而詩人依然客居在外。在天下多難之際登臨此樓。心情不言而喻。開頭兩句起 勢極其高遠。首句雖是眼前之景,但次句以「萬方」作為登臨的背景,立即拓出遠 勢,將整個多災多難的時代都拉到了眼前。有此起勢,下面才能展開更加壯闊的境 界:錦江的春色鋪天蓋地而來,玉壘山的浮雲自古至今不斷變化。這兩句以江水和 山雲、天地和古今相對,囊括時空,筆力雄壯,不但以「俯視宏闊、氣籠宇宙」

(王嗣奭《杜臆》)的氣象為後人激賞,而且蘊含着深刻的寓意:天地春來,與

35

「花近高樓」照應,是亙古常新的江山;古今浮雲,與「萬方多難」照應,是變化 不斷的時事。玉壘山在蜀中和吐蕃的交通要道上,浮雲飄游不定,是寫實景,也是 象徵捉摸不定的時勢變化。就當時而言,剛收復長安,吐蕃又新陷三州。就長遠來 看,從初唐以來,唐與吐蕃以及周邊民族的關係也一直處於反復不定的狀況。但是 詩人沒有因此失去春色常在的信心。因此下面再以「北極朝廷」和「西山寇盜」作 一層人事的對比:最近的勝利說明儘管吐蕃不斷相侵,朝廷如北極星永遠不會移動,

春色照常會降臨人間,其實又隱含着對今後局勢的深憂。以上六句,一、三、五句 就朝廷春色而言,意脈相連;二、四、六句就寇盜侵擾而言,互相生發;利用七律 的嚴格對仗形成同一意思的三層對比,而這三層的藝術表現分別採用興、比、賦三 種手法,詩人登樓是興起傷感之情、登樓所見是景中寓比、聯繫時勢是直陳其事。

這就使縱向的兩排對仗又形成橫向的層次變化。

結尾從遠觀收束到眼前:後主的祠廟就在武侯祠近旁,應是登樓所見。「還祠 廟」一句費解。有的注家解為可憐後主還有祠廟,這樣講,潛台詞就是代宗連後主 還不如。不但「還」的字意與「祠廟」的配合不符合古詩句法,意思也與前面「北 極朝廷」句矛盾。或認為「還」應作「回還」解,劉禪死於洛陽,而且樂不思蜀,

但他的祠廟卻在蜀中。這裏是因見後主祠而感歎劉禪亡國的下場,並由此想到蜀亡 就是因為諸葛亮已死。如果聯繫現實來看,固然有批評代宗信任宦官程元振、如劉 禪信任宦官黃皓之意,但恐怕更多地還是哀歎現在已經 沒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

《梁父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時所吟。詩人日暮時吟起這首詩,一方面是懷念孔明,

另一方面也有希望朝廷能起用賢才之意。作於此前不久的《傷春》說:「不成誅執 法,焉得變危機?……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就是批評代宗不肯除掉亂政的 程元振,不能起用隱藏在民間的賢人。可以與本詩互相參照,但此詩寫得更為含蓄。

葉夢得《石林詩話》說,「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 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 影動搖』等句之後,常恨無復繼者。」一語道盡了這首詩難有後繼的原因。

36

附件十一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

1

,瑞腦

2

銷金獸

3

。佳節又重陽,玉枕

4

紗廚

5

,半夜涼 初透。 東籬

6

把酒黃昏後,有暗香

7

盈袖。莫道不銷魂

8

,簾捲西風

9

, 人比黃花

10

瘦。

注釋

1. 永晝:漫長的白天。

2. 瑞腦:一種香料名,即龍腦。

3. 金獸:獸型的銅香爐。

4. 玉枕:對枕的美稱,或者即指瓷枕。

5. 紗廚:紗做的帳子。

6. 東籬:陶淵明《飲酒》中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就用「東籬」

指賞菊之處。

7. 暗香:指菊花散發的幽香。

8. 銷魂:形容非常愁苦。

9. 簾捲西風:即西風捲簾的倒文。

10. 黃花:菊花。

37

附件十二

聲聲慢 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

1

時候,最難將息

2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

3

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

4

堆積,憔悴損

5

,如今有誰堪摘

6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

7

,怎一箇愁字了得

8

注釋

1. 乍煖還寒:剛剛還很暖和,很快又變冷,指深秋天氣變化無常。

2. 將息:調養,休息。

3. 晚來:一作「曉來」。

4. 黃花:菊花。

5. 憔悴損:指菊花凋謝枯萎。

6. 誰堪摘:誰:何,甚麼。指菊花。一說指人,即無人可以一起摘花。堪:一作

「忺」,解作欲、想要。

7. 次第:一連串光景、情形。

8. 了得:指概括得了。

賞析重點

這首《聲聲慢》是李清照後期最受人稱道的作品。表現的是晚年無可排遣的悲 愁和孤寂,被後代學者評為「皆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詞意並工,閨情絕調」

(清代彭孫遹《金粟詞話》)。尤其是這首詞的上片起首三句連用七組疊字,歷來 受到評論家激賞。這七組疊字包含着情感的豐富層次:「尋尋覓覓」寫若有所失的 空虛落寞之情,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說:事實上,主人公遺失了的一切是尋也尋不回 來的,這種尋覓,把她由於北宋的崩潰、流離的經歷、索寞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擔的、

感受的,經過長時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顯示出來了。緊接的「冷冷 清清」四個字寫尋覓無着的徹骨清冷,而難耐的孤冷寂寞在詞人心中反復地迴旋強 化,終於轉為「悽悽慘慘戚戚」。這三組疊字利用音調的三次轉折直白地傳達出情 感從失落轉為悽戚、再由悽戚轉為悲痛的過程。七組疊字運用了大量舌齒音和齊微

38 韻,由外而內,由弱到強,由聲及心,沈痛無比。確實是「千古創格」、「絕世奇 文」。

滿懷愁苦的日子本來就難以打發,更何況「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 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人在孤苦寂寞之中,對天氣的變化總是十分敏感的,

更何況在這深秋黃昏急風送寒之際。「乍煖還寒時候」如指季節,一般應在春天。

但此詞明言秋季,所以有學者認為應指一天之內氣溫乍煖乍寒的變化,這也能講通。

淡酒不敵晚來風急,固然是難以禦寒之意,但真正不敵的還是內心的淒寒。這正是 婉約詞的含蓄表達方式。

正在傷心之際,卻看到一行征雁飛過長空,「卻是舊時相識」也很耐人尋味:

首先,在李清照早年的詞中也常寫到大雁,如《一剪梅》「雲中誰寄 錦書來?雁字 回時,月滿西樓。」但那時大雁是給她帶來丈夫消息的信使;而如今這群似曾相識 的大雁又飛來了,但那曾經託牠們捎信的人已經不在了。其次,當年李清照見到這 些大雁時還生活在北方,現在中原淪陷,詞人流落南方,無法重返故土,見到這些 從北方南下的大雁難免再度勾起起故國之思。再次,這些大雁是詞人在「所遇無故 物」的孤寂生活中所看到的唯一舊相識了,但是它們無知無識,一掠而過,徒然讓 人更加傷心、惆悵。

下片緊承上片繼續抒發愁情,全用口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句,一般 理解為寫菊花的凋謝枯萎:凋殘的花瓣堆積滿地,已經無法摘取來簪髮或者把玩了。

但也有學者指出菊花枯萎時花瓣不落,因此「堆積」不是指凋落的花瓣,而是指菊 花開得正盛。菊花品種很多,確有一些黃菊在盛開時非常繁密,像是堆在地上一樣,

以「滿地堆積」一詞形容極為貼切。所以也有人認為「如今有誰堪摘」是指現在沒 有人可以和她一起來摘取黃花共同賞玩了,這是表達對死去的丈夫的懷念,亦可通。

「憔悴損」三字既可指花的由盛轉衰,也可以指人的憔悴。這時的李清照已經人到 中年(甚至是老年),飽經離亂,身心疲憊,豈不正像那憔悴傷損的黃花?如果聯 繫她前期所作《醉花陰》中的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來看,

她早就曾將自己與黃花進行比照,不過當年的「人比黃花瘦」只是閨中少婦甜蜜的 相思致人消瘦,而如今卻真的是人與黃花一樣憔悴了。

面對那令人傷心的秋景,詞人希望黑夜儘快來臨。但是,「守著窗兒,獨自怎 生得黑」?獨自守着寒窗,時間難捱。好不容易熬到黃昏,卻又有令人煩惱的「梧 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細雨打在闊大的梧桐葉上,在寂靜的夜晚,那 音響聲聲入耳,更讓人無從逃避。這三句也是李清照此詞中膾炙人口的名句,除了 再一次使用疊詞之外,更重要的是「梧桐更兼細雨」這一意象的組合,具有很強的 感染力。梧桐細雨不是李清照的發明,唐代詩詞中就已經屢見不鮮,最著名的如白 居易《長恨歌》中的「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溫庭筠《更漏子》中 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到宋代則 又有晏殊《踏莎行》中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以及歐陽修《一

39 落索》中的「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細雨」等;李清照利用了同一個意象組合方式,

改變其句式,置於具體的語境中,便產生了不同的強烈效果,令人想到這從黃昏就 開始滴滴瀝瀝的雨聲一定會給詞人帶來一個無眠的長夜。而這聽雨的滋味,正如後 來元代的白樸在《梧桐雨》雜劇中所說:是「驚魂破夢,助恨添愁,徹夜連宵」,

人的心都被這雨聲一點點地滴碎了。也正因為如此,李清照到最後才說:「這次第,

怎一箇愁字了得?」這種種情景所帶給人的況味,豈是一個「愁」字所能涵括得了 的!在前面連用三個問句一層緊逼一層地訴說無法排解的淒寂之後,這一問是從難 以抑制的一腔愁情中迸出的最後一聲哀歎。所以後代評論家盛讚「後幅一片神行,

愈唱愈妙」(清代陳廷焯《雲韶集》)。

通觀全詞,句句寫愁,由愁及景。從頭至尾幾乎全是直白的訴說,所有景致都 在愁人的怨艾和反問中見出,卻依然含蓄婉轉,曲折盡致;更兼語言淺易,多用口 語,又全押入聲險韻,使節奏較慢的長調,讀來十分急促,因而聲情並茂,極盡低 迴抑塞之情態。李清照長於白描和直抒胸臆的技巧也在這首詞裏達到了爐火純青的 境界。

在文檔中 附件一 (頁 34-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