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金馬影展的儀式性

「儀式就像一場令人心曠神怡的遊戲。」(Levi-Strauss, 1966: 30)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為何看金馬影展會被視為一種儀式?所謂儀式,最初是 人類學家考察原始社會所揭示的一種人類行為,24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之下,儀 式概念的面貌與意義極其多樣,夏春祥(2000)統整了相關論述之後,認為儀式 有著三大作用與價值,分別是「社會凝聚與延續的機制」、「社會與文化的符號象 徵」和「時代文化與風格的書寫」,三者均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與文化底蘊。

回到純粹的人類行為來看,儀式有著不斷重複的特質,對金馬影迷而言,年 復一年地坐著同樣的事,這樣的儀式行為並不是空洞而無意義的重複參與,而是 如上所述,有著許多文化意義。這樣的儀式,蘊含著社會整合的功能,創生了許 多文化符號與實質意義,也樹立了台灣藝術電影文化的品味素養。讓我們從看電 影這個行為開始談起。

第一節 影展電影作為一種教派

一、影展電影的狂熱儀式特質

電影從來就不只是一種商業行為,它更是一種文化表徵,看電影這件事,賣 的不只是內容,連帶的也賣了形式。它與其他的觀影經驗(如電視)最大的不同,

在於看電影必須走出家門,進入電影院的空間。許多理論家與電影工業都將看電 影稱之為一種「事件」(event)(Turner, 1993),這種事件正如李清志(1994)所言:

「看電影這件事,不是燈光熄滅,電影放映時才開始;看電影 是一項儀式性十分強烈的群體活動,從眾人排隊等候買票之際 便開始預備了看電影的心情;買了電影票,買了爆米花,沿著 







24實際上儀式的概念,不僅只用於人類社會,Schechner(1993: 228)曾以「儀式樹」的樹枝狀模 型來描繪儀式的豐富形式與深刻內涵,其範圍擴及動物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入口動線進入電影放映大廳,沿途的爆米花香,牆上展示的海 報影像,無不刺激著觀眾,使看電影的參與情緒逐漸升高;在 等候多時的電影院中,幕終於緩緩拉起,在黑暗中,觀眾隨著 劇情的發展,達到儀式的最高潮。」

這整個過程,甚至是包含看電影之前與朋友相約、討論與選擇觀看的影片、

驅車前往,乃至於看完電影,燈光漸亮,眾人魚貫走出戲院,討論劇情分享感想 等等的這一系列行為,被認為一種「儀式」,也就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消費行為。

除了「看電影」本身被視為是儀式之外,另有一種特殊觀影內容與形式,被 認為更具有儀式的色彩,即所謂的Cult Film。Cult 是一個非常難以翻譯的詞彙,

其原意指的是系統性儀式行為,被使用在區分宗教性的活動上。針對這個字的翻 譯歧異性,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方向,第一種是略帶貶抑的說法,被認為是行為或 信念較為奇怪的群體,而非正常行為又很容易被污名化為異端邪說,認為是假的、

迷信的,這群人也被認為是所謂的異教徒,因此此類的翻譯譯為「邪典」電影。

第二種則是保持價值中立的說法,保留宗教性的膜拜、儀式性的奉獻、狂熱 的喜愛、瘋狂的崇拜等意義,但不對這種崇拜投以任何的價值判斷,回歸其儀式 的行為本質,因此會被譯為「狂熱」電影、「狂迷」電影,或是「儀式」電影。這 類電影通常只有這一群影迷會自得其樂,除了這一小群影迷之外,則很難受到其 他人的共鳴,也有人依照這種觀影行為的特質,將cult film 譯為「非主流」電影、

「次文化」電影或「小眾」電影。本研究認為此類電影最核心的概念為儀式性,

因此暫譯為「儀式電影」。

儀式電影(Cult Film)所指涉的影片,會被以集體崇拜的方式觀看,並且會多 次重複觀看,百看不厭,進而與影片一起同樂,如同儀式一般。這種影片大概可 以分成兩個種類,一種是較為正派的狂熱電影,此類的代表電影為《北非諜影》

(Casablanca)、《2001 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和《星際大戰》(Star War)等等,這類電影被影迷們熱烈的喜愛,折服於 其影像魅力之下,對於劇中人物、劇情、台詞都如數家珍,甚至將影片中的概念 運用到現實之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較於這類被電影史加以稱頌的「名門正派」電影,同樣是被類似宗教性、

儀式性崇拜的「非主流」電影,就帶有點「異端邪說」的色彩。不過這些異端,

反而擁有更道地的Cult 風格,例如《外太空九號計劃》(Plan 9 from Outer Space)、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橡皮頭》(Eraser Head)等,以及爛片之王愛德伍德(Ed Wood)與廢材 教父約翰華特斯(John Waters)的 B 級片作品,近期的代表作品則有《黑色追緝 令》(Pulp Fiction),這類電影完全充斥著誇張惡搞的黑色風格,深受特定影迷的喜 愛,其中《洛基恐怖秀》堪稱經典,創下三十多年來連續放映的紀錄,影迷們看 的已經不僅是電影文本本身,更會藉由電影的播映,與其他影迷一起扮裝起舞。

這種 Cult Film 與「影展電影」的概念,略有相似之處,上述這些影片,大多 屬於影展電影的範疇。近年金馬影展尤其著重這部份的經典重現,吸引廣大影迷 一起回戲院觀看大螢幕的經典電影,掀起一股懷舊風潮。

這種帶有宗教性特質的電影觀影儀式行為,在個別電影上可以看見,在群聚 這些影片的影展上,其威力更為驚人。影迷小島(2006)25認為:

電 影 節 作 為 一 種 宗 教 儀 式 , 很 重 要 的 一 種 元 素 是 「 臨 在 」

(presence)。與認識或不認識,與素昧生平或似曾相識的人一 起看電影,參與禮祭,是期待神聖的臨在,是一種集體的神聖 氛圍。…這種神聖的臨在,即使如經常舉行的宗教崇拜也未必 出現。所以有人會投入不了教會的崇拜,就是缺乏了那一種的 經驗。電影節的魅力,除了是難得的機會看非主流的電影外,

可算是這種朝拜(pilgrimage)和神聖的氛圍的體現了。

影展中就是會有一種特殊的神聖氛圍,凝聚了一群電影迷戀者,期待著一部 部偉大的電影,這就是影展的儀式性(The Cult of Film Festival)的來由,而後藉 由群體的儀式行為,使這種迷戀進化成為帶有宗教色彩的崇拜與狂熱,並強化了 彼此的信念與力量。









25
取自http://jasontoo.blogspot.com/2006/04/blog-post.html,發文日期:2006/04/07,檢索時間:

2009/06/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調查可以發現,與一般觀影行為並無顯著差異的部份,在於「性別」、「居 住地」、「職業」,但在「教育程度」上,很明顯的是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為 主要觀眾族群,沒有念過大專的觀眾僅僅不到百分之四;在「科系背景」上,也 有將近半數的觀眾來自於文化、藝術、影視相關科系,實質在這些產業工作的比 例也高達35.2%。

表3-2 金馬影迷觀影行為(您通常都是跟誰一起來參加影展?可複選)(N=283)

是 否

觀影同伴

N 百 分 比 (%) N 百 分 比 (%)

自己一人 173 61.1 110 38.9 同學 95 33.6 188 66.4 男女朋友 44 15.5 239 84.5 家人/師生 12 4.2 271 95.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另外由過往研究中可發現,藝術觀眾觀影時有較大比例是獨自前往,並不像 觀賞商業電影時,具有那麼強烈的社交功能。本研究的調查結果(表3-2)也顯示,

有高達61.1%的金馬影展觀眾表示,觀影時是自己一人獨自前往,與過往文獻的結 果雷同。

表3-3 金馬影展參與動機(可複選) (N=283)

有 無

動機 N 百 分 比 (%) N 百 分 比 (%)

影展主題 170 60.1 113 39.9 學習求知 123 43.5 160 56.5

娛樂消遣 119 42 164 58

體驗影展氛圍 58 20.5 225 79.5 影人參與 38 13.4 245 86.6 明星參與演出 13 4.6 270 95.4 其他 52 18.4 231 81.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藝術電影觀眾在動機上,過往研究認為主要在於追求知性與心靈上的滿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一般電影觀賞者基於休閒與放鬆心情的娛樂性需求不同。本研究調查結果(表 3-3)也顯示,影迷的主要動機依序是 60.1%的「影展主題」、43.5%的「學習求知」,

而追求娛樂消遣的比例仍有 42%,此三者堪稱是金馬影展最主要的參與動機,前 兩者與傳統認知相符,但娛樂性的需求並不如預料中的低,顯示出影展觀眾不再 只是滿足於純藝術電影,帶有娛樂商業性質的非好萊塢電影,也是影迷的主要觀 影動機之一。

另外為了體驗影展氛圍與影人參與的比例也有 20.5%與 13.4%,明星參與演出 則僅佔 4.6%,一方面是影展中請明星藝人表演的比例偏低,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影 迷關注的焦點仍在於非主流性的電影,請時下明星歌手前來拉抬聲勢的作用,僅 只於行銷策略與媒體露出,對影迷而言,吸引力並不大。至於填選其他的觀眾,

則有「可看到較罕見的異國影片」、「用電影旅行」、「純粹喜歡」、「工作」等答案。

影展作為一種「看電影的儀式」,集結了有主題性、關連性的電影齊聚播放,

相對於一般電影觀眾在電影經驗上比較常見的社交性,著重於人際互動,金馬影 展觀眾「朝聖」的行為就顯得格外孤寂,更多的是自我實現的內在體驗。Stephenson

(1967: 50,轉引自劉慧雯,2001)認為觀影的過程是一種「主觀遊戲的高度發展 形式」(a highly developed form of subjective play)27,這種體驗可從下列影迷所書 寫的文字中獲得印證:

「這是為了什麼?還不是貪圖與那些影像訊息互動,試圖有共同的經 驗、世界觀,舒暢的浸泡其中,然後思考,或許沈重,或許暢快,或 許有少不了的黑眼圈跟許許多多的觀影經驗。(素樸勛,2007)」28

人們在其中藉由遊戲的過程展現自己最主觀、屬於自己的想像活動,任何在這些 想像中遺留下的痕跡,都會變成個人史、甚至文化史的一部份。這說明了觀影並 不是一種與自我無關(non-ego-evolving sense)的過程,相反的,正因為這些想像 遊戲指向個別閱聽人的自我生活經驗,也成為與實際生活緊緊扣連在一起的活動。









27原文討論指的是電視閱聽經驗,本研究引申至電影觀影經驗。

28取自http://geotian.pixnet.net/blog/post/10475682,發文日期:2007/11/05,檢索日期:2009/09/0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