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apter 4. 結果及分析

4.3 開收盤資訊揭露之頻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4.3 開收盤資訊揭露之頻率

由於目前之人工股票市場之模擬架構上無法做到其時間頻率與現 實生活中的真實的時間頻率有所對應,因此目前無法探究在真實市場中 最佳的資訊揭露頻率為何。雖然無法探究在真實市場中最佳的資訊揭露 頻率為何,但是可以分析資訊揭露頻率的高低對於股市可能造成的影響。

在此考慮了三種不同的市場架構,其各自之資訊揭露的頻率有所差異;

資訊揭露的頻率在此採用了控制進場交易者的人次。例如,在市場 B1 中只要有交易者進場,便立即在其出場後以及下一個交易者進場前公布 最新之資訊。換言之,市場 B1 可視為即時的資訊揭露,而市場 B2 及 B3 則分別是在 5 個及 10 個交易者進場出價後,才揭示目前的資訊。因 此交易者在市場 B2 及市場 B3 沒有完整的買賣價資訊。表 4-7 呈現的 是 Market B1, B2, B3 三個市場分別代表的資訊揭露頻率。表 4-8 則是 Market B Series 的參數設定。

表 4-7 Market B Series

市場代號 資訊揭露之頻率

B1 每 1 個交易者進場後,立即揭露資訊 B2 每 5 個交易者進場後,揭露當時資訊 B3 每 10 個交易者進場後,揭露當時資訊

表 4-8 Market B series 參數調整

市場代號 參數設定

B1 將 The frequency of information revelation 的參數設置為 1。

B2 將 The frequency of information revelation 的參數設置為 5。.

B3 將 The frequency of information revelation 的參數設置為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已知在市場 B1 中,資訊揭露之頻率是每 1 個交易進場後就立 即揭露資訊;而市場 B2 則是每 5 個交易者進場後,才揭露當時資 訊;市場 B3 每 10 個交易者進場後便立即揭露資訊。

表 4-9 之結果顯示市場 B1、B2、及 B3 之波動性指標之平均數 及平均標準差之結果。由表 4-7 可得知市場 B1 的波動度指標之平 均數較市場 B2 及市場 B3 低,且市場 B2 的波動度指標之平均數亦 較市場 B3 為低,這個結果顯示出了資訊揭露頻率愈高會造成股票 市場之股價之波動程度愈低。若針對平均標準差而言,市場 B2 的 波動度指標之平均標準差較市場 B1 及市場 B3 低,這顯示出資訊 揭露頻率為中等這個機制可以使股票市場股價絕對報酬之波動程 度降到最低,使股票市場更為穩定。

表 4-10 則是呈現了 B1、B2、及 B3 三個市場之波動性指標兩 兩比較下之結果。在表中為了便於清楚呈現波動性指標之變動方向,

這裡以淺灰色標示後者傾向遞增之項目,深灰色則是標記可於 5%

水準下推論後者為遞增者。由平均後之波動性指標變動量之顯著性 檢定(significant test)可知,市場 B1 之波動性指標之顯著地低於市 場 B2;市場 B1 之波動性顯著地比市場 B3 為低;市場 B2 的波動 性亦比市場 B3 為低,但並不顯著。由以上結果顯示,資訊揭露越 頻繁將有助於交易者擁有更精確的訊息以掌握即時價格的脈動,因 而其波動指標較低。

4.3.2 流動性指標

在此我們對於資訊揭露頻率的不同是否會對流動性產生不同 的影響感到興趣;因此在此我們針對市場 B1、B2、B3 間將兩兩市 場之流動性指標

Ot

V (開盤成交量)及V (收盤成交量)做其平均及標Ct 準差等基礎統計分析。在表 4-11 中呈現了這三個市場的基礎統計 結果;表 4-12 則是呈現了市場 B1、B2、及 B3 兩兩市場分別相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之流動性之統計分析,在此採用了成對樣本 t 檢定方法,並採取雙 尾檢定。

表 4-11 Market B Series 流動性之基礎統計結果

市場 指標 平均數 平均標準差

B1 V Ot 304.2 117.1533

B2 V Ot 303.0 114.4669

B3 V Ot 296.1 117.9467

B1 V Ct 238.9 164.2967

B2 V Ct 231.4 166.2033

B3 V Ct 217.9 169.3133

市場代號說明

B1:每 1 個交易者進場後,立即揭露資訊 B2:每 5 個交易者進場後,揭露當時資訊 B3:每 10 個交易者進場後,立即揭露資訊

流動性指標說明 ,

Oi t

V :開盤成交量

Ci t,

V :收盤成交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場 B1 之平均數亦是較市場 B2 及 B3 高。也就是說當資訊揭露的越 頻繁,無論是在開盤或是在收盤的成交量皆越大。若是針對

Ct

V 的 標準差而言,市場 B1 的流動性指標之平均標準差較市場 B2 及市 場 B3 低―這顯示了針對股票市場之收盤成交量而言,資訊揭露的 越頻繁,其收盤成交量之波動程度越低。這個結果和開盤成交量的 結果不同,其原因可能為:因為在開盤時股市的波動程度較大,投 資人對於價格的趨勢較無法掌握,故彼此間的看法差異較大,進而 導致成交量的波動程度較大;但收盤成交量的結果卻相反。

表 4-12 則是呈現了 B1、B2 及 B3 三個市場之流動性指標兩兩 比較下之結果。在表中為了便於清楚呈現流動性指標之變動方向,

這裡以淺灰色標示傾向遞減之項目,深灰色則是標記可於 5%水準 下推論為遞減者。由平均後之流動性指標變動量之顯著性檢定 (significant test)可知:當資訊揭露之頻率降低時,無論是開盤或是 收盤成交量,多數之模擬都呈現成交量降低,而此結果與在市場 A1、A2 及 A311中資訊揭露造成交易量增加之現象相呼應。然而資 訊揭露頻率的增加,代表市場透明度的提高,如此一來,交易者可 以獲得更及時的資訊,因此有助於市場流動性的提高。

11 A1:揭示 5 檔參考買賣價量,但不揭示參考成交價量;A2:揭示參考成交價量,但不揭示 5 檔參考買賣價量;A3:揭示 5 檔參考買賣價量,且揭示參考成交價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