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閱讀理解

閱讀是人在學習中重要的技能之一,閱讀能發展腦力及啟發想像,對學習及成 長將有莫大的助益。以兒童為例,兒童最主要的學習行為必須憑藉著閱讀來獲得書 本中的知識,兒童的閱讀能力除了直接關係著兒童知識吸收的效率之外,還間接影 響兒童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閱讀能力對於兒童學習歷程是很重要且不容忽視的(藍 慧君,1991)。

閱讀是一種建構文章意義的過程,其主要的目的在於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為 達此目的,須賴有效閱讀策略的運用。但在運用閱讀策略之前,須了解閱讀的基本 特性,才能達到有效的運用。蘇國榮(1985)對於閱讀的特性定義如下:

一、 閱讀是有發展性,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閱讀問題。

二、 閱讀是有個別差異。

三、 閱讀能力與技巧是可以增進。

Lerner(2000)的研究則舉出閱讀具備的幾個性質:一、閱讀是建構的過程:讀 者需運用先前經驗與知識,建構文章的意義。二、閱讀是有策略的:熟練而有技巧 的讀者,能在不同的閱讀情境,適當而彈性的使用不同的策略。三、閱讀需要動機:

學習閱讀需要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四、閱讀需達自動化:具備自動化的認字過程 後,才能達到流暢的閱讀。五、閱讀是終身的追求:閱讀是一種持續性發展的技能,

透過不斷地改進與學習,便能夠提昇表現。

閱讀的最終目的在於理解,也就是有能力從文本中蒐集意義(張世慧、楊坤堂,

2005)。Swaby(1989)認為閱讀即是技能之表現,而技能可分為四個不同層次的理 解(引自林翠玲,2007):

一、字義的理解

是指讀者可從字句中的語意,了解文章中述說清楚的主題、思想。其相關的技 能包括回憶事實、細節、次序,並且知道字的意義。

二、推論的理解

是指讀者根據文章中描述的訊息,再以自己的經驗,直覺推論其隱涵的意義。

其相關的技能包括推論中心思想,做適當的解釋、預測、比較、對照、因果等。

三、評鑑的理解

是指依據文章所傳達的訊息而產生自己的觀點。其相關的技能包括價值判斷、

決定主張,支持或拒絕某些意見。

四、批評的理解

是指分析閱讀材料的格式、內容。其相關的技能包括知道文章思想的邏輯性和 一致性、區別文章字句的型式和語態。

Pressley(2000)的研究中將閱讀理解概分為兩個層次:

一、字彙理解層次

字彙理解層次為較低層的理解,只要閱讀者具備自動化的解碼技巧,再加上足夠的 字彙,理解便可產生。

二、文章理解層次

文章理解層次為較高層次的理解,主要是強調句子間、段落間,及整篇文章的理解。

這樣的理解,閱讀者除了需要具備充分的字彙知識外,還要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及閱 讀策略,才能產生理解。

錡寶香(1999)指出閱讀歷程本身是一種非常複雜、動態的心智活動,其中包含了 幾個相互關聯、交互運作的認知歷程,以及需要知覺、語言、認知、動作協調。而 有研究發現大約有 80%的學習障礙者有文字認知和閱讀理解方面的困難,其中包括 聽、說、讀、寫與字彙辨認及正確掌握音韻等(Lerner,2000;孟瑛如,2002),顯 示閱讀理解在一般能力閱讀者和閱讀障礙者之間具有區辨力。

綜合上述研究,閱讀理解在學童的閱讀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閱讀理解需 仰賴字彙的理解與文章的理解,顯示出學童在字彙語句子之間的認知程度的高低會 影響到自身的閱讀理解,因此探討詞彙、句子與閱讀理解之關係是必要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