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稅同盟下的最適民營化程度與社會福利

如同第 3 章,本節要討論當 B 國與 C 國欲從事經濟整合形成關稅同盟時,

其社會福利的變化是否會大於或小於無經濟整合時?若兩國社會福利皆得到提 升,則會有意願進行整合;若兩國社會福利有一國會下降,則可能會抗拒經濟整 合。其中,關稅同盟中會員國必須廢除彼此間的關稅與貿易限制,對非會員國則 必須課徵相同的關稅。因此tAC = tAB = t,tCB= tBC = 0。t 為經濟整合後 B、C 兩國對 A 國廠商課徵的共同關稅。由於賽局第三階段與 4.1 小節類似,只是關稅 水準不同,故我們可以將(4.8)至(4.12)改寫為:

qAC = (1−α)aC4−α+c+(α−3)t (4.48) qBC =(1−α)a4−αC+c+t (4.49) qAB =aB3−2t (4.50) qBB =aB3+t (4.51)

28

29

圖 2:數值模擬下的最適釋股比例

會福利極大化。因此,兩國共同決定的最適關稅會與尚未經濟整合前 B、C 兩國 政府對 A 國廠商所課徵的最適進口關稅內的變數所共同影響,即 B、C 兩國市場 規模與 C 國公營廠商成本。

接下來我們將分析賽局第一階段中,在社會福利極大化下訂定 C 國政府的 最適釋股比例。由於經計算得到的最適釋股比例(α)結果過於龐大,因此我們採 用數值模擬分析,並將其結果以圖 2 呈現。圖 2 中我們把 C 國公營廠商成本固 定為 1,B 國市場規模固定為 2,在此控制之下去尋找 C 國與 B 國市場規模和 C 國成本的比值關係。我們會得到,當 aC

2 = 0.8036時,亦即 C 國市場規模與 B 國 市場規模呈現上述比例,α會趨近於零得到角解,也就是說應該把公營廠商完全 民營化。當 a2C = 1.4995時,α = 0.64408,應該把公營廠商部分民營化。而

aC

2 > 1.4995時,α則會大於一,代表若 C 國的市場規模大於 B 國市場規模到一個 限度時,完全公營化對 C 國政府來說是最好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將若干組c、aB、aC數值及最適釋股比例與關稅同盟下的最適 關稅和產量代入 B、C 兩國社會福利函數內,再與未經濟整合前的社會福利做比 較:

SWBC∗− SWB > 0 (4.55)

SWCC∗− SWC < 0 (4.56) 在考量最適民營化程度下形成關稅同盟後,B 國的社會福利會大於無經濟

a

C

2

0.8036 1.4995

α ≅ 0 α = 0.6441

30

整合模式

福利變化 自由貿易區 關稅同盟

∆SWB + +

∆SWC − −

表 9 存在最適民營化,經濟整合後兩國的社會福利變化

整合時,C 國的社會褔利則會小於無經濟整合時。因此 B 國仍然會有意願想進行 經濟整合,C 國會抗拒經濟整合。最後我們比較經濟整合前後對兩國社會福利的 改變,整理如表 9。

5.結論

90 年代後區域經濟整合與國營企業民營化的議題不斷地持續進行。經濟整 合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是針對關稅政策與社會福利二方面分析。關稅政策又可分 為內生決定、外生給定,及依不同課徵方式等。後續研究再藉由市場結構的變化 例如市場規模的大小、廠商家數的不同、獨占、寡占等,或從廠商成本函數的不 同下去切入作進一步的延伸與探討。民營化方面的研究也相當多。例如藉由混合 寡占的結構再配合經濟體系下的開放或閉鎖討論民營化後的結果。也有在假定其 他政策不變下專注在民營化政策對社會福利影響的討論。或在其他政策,例如:

補貼政策、從量或從價稅等可變的狀況下討論民營化政策對其影響。最後則是部 分民營化的相關探討。本論文著重於兩者議題的結合,討論當市場為混合寡占時 若發生經濟整合時,在不同整合情況下最適關稅是如何訂定,又經濟貿易的方向 是如何決定,對整合國家的社會福利有何影響?最後再加入最適釋股比例的分析 下去探討上述的答案是否會改變。

我們得到以下的結論:當考慮一國的廠商為完全公營廠商時,與他國進行

31

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的經濟整合時,得出該國公營廠商並不會出口至他國,只 有他國廠商會出口商品至該國。並且得到最適關稅在不同經濟整合方式下,受到 相關變數的影響也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社會福利分析,不論是關稅同盟或是自由 貿易區的經濟整合,無整合時該國的社會福利皆會大於整合時的社會福利;他國 的社會福利均會因整合而提升。由此可見,無論是該國廠商為完全公營化或已經 部分民營化,若該國與他國進行經濟整合,他國政府皆不會抗拒關稅同盟與自由 貿易區下的經濟整合,而該國政府則會拒絕接受整合。

在未來可能的衍生研究方面,建議可以試著把公營廠商的生產效率問題作 部分改善,使其生產效率提高,看是否能得到有趣的結論。同時可以試著增加廠 商家數得到更一般化的結果。亦或是可以加入生產補貼,探討是否會因此對出口 方向、均衡社會福利、最適關稅的決定產生有趣的改變。甚至經濟整合的範圍方 式不一定只能侷限在關稅同盟與自由貿易區,可以擴大討論當經濟整合型態為共 同市場、貨幣同盟、和經濟同盟時的可能情況。

32

參考文獻

邱俊榮與黃鴻 (2006),〈公營廠商民營化的最適釋股比例分析〉,《經濟論文叢刊》,

34(2): 245-259。

Balassa, B.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Homewood: Richard Irwin.

Bond, E. W. and R. Riezman and C. Syropoulos (2004), “A strategic and welfare theoretic analysis of free trade area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4(1), 1-27.

Cremer, H., M. Marchand and J.-F. Thisse (1989), “The Public Firm as an Instrument for Regulating an Oligopolistic Market,”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1, 283-301.

De Fraja, G. and F. Delbono (1989), “Alternative Strategies of a Public Enterprise in Oligopol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1, 302-311.

Grossman, G. M. and E. Helpman (1995), “The Politics of Free-Trade Agree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4), 667-690.

Karacaovali, Baybars (2010),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External Tariffs,” Fordham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dp2010-03, Fordham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Kemp, M.C.and H.Y.Wan (1976), “An elementary proposition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 95–97

Kennan, J.and R. Riezman (1990), “Optimal tariff equilibria with customs union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90,70-83

Kose, M. A.and R. Riezman (2000), “Understanding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 619-633.

Matsumura, Toshihiro (1998), “Partial Privatization in Mixed Duopol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0, 3, 473-483.

Mujumdar, S. and D. Pal (1998), “Effects of Indirect Taxation in a Mixed Oligopoly ”Economics Letters, 58, 199-204.

Mukunoki, Hiroshi (2003), “On the optimal external tariff of a free trade area with internal market integration”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431-448

Ohyama, M. (1972), “Trade and welfare in general equilibrium,” Keio Economic Studies 9, 37–73.

33

Saggi, Kamal and Halis Murat Yildiz (2005), “Welfare effects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under optimal tariffs,”MPRA Paper 17562, 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 Germany.

Wang, Y.T., B.-J. Liu and P.-L. Tsai (2004), “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 Cournot Duopoly Model”The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239–251

Yi, S.-S. (1996),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Open regionalism is goo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153–

177.

Yi, S.-S. (2000), “ Free-trade areas and welfare: an equilibrium analysis,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336–3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