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 多頻帶低雜訊放大器設計理論

5.1 多頻帶低雜訊放大器的基本架構

5.2.2 雙頻輸入匹配

圖 77 為一同時能操作在兩種不同頻率的輸入匹配架構[25],並在雜訊指數低 的情況下,讓兩個工作頻率能有各自的窄頻匹配及其增益。

圖 77 雙頻輸入匹配架構

我們可以使用一般共源極的等效電路,在雙頻的工作模式,去探討雙頻輸入 匹配結構的輸入阻抗,並在功率及雜訊同時匹配的情況下,得到輸入阻抗的等效 電路,等效電路如圖 78 所示,Zg是閘極端的阻抗,Zgs是閘極及源極端間的阻抗,

Zs為源極端的阻抗,Zgd是閘極及扱極端間的阻抗,ZL是負載阻抗;圖 78 的阻抗 也包含了電晶體本身的寄生電容,如 Cgs、Cgd

圖 78 雙頻輸入匹配輸入阻抗的等效電路

圖 79 為圖 78 的小訊號模型,基板在 AC 訊號的模擬下是接地的。 到最少,在這個架構的匹配,雜訊因子(noise factor)被導出如式所示(20)

( )

因此,設計輸入阻抗Rmin ≈0,gmZsZgs =Rin ≈50 Ω,源極端的電感可設計成

圖 81 LC 並聯共振腔

5.3.3 LC 阻抗匹配網路

如圖 82 所示在 2.4 GHz 時[28],將開關 SW1 及 SW2 打開,此時輸出匹配是 由並一電感(LD)串一電容(C2),將輸出負載匹配到 50 Ω;若工作在另一頻率 5.3 GHz 時,開關 SW1 及 SW2 均關上,此時輸出匹配是由並一電感(LD)串一 電容(C2//C1),再並一電容(C3)所組成的,LC 阻抗匹配網路匹配法是利用開 關來改變電容、電感組合,而形成不同匹配網路,將輸出負載匹配到 50 Ω。

圖 82 LC 阻抗匹配網路

5.3.4 多頻帶輸出網路

圖 83(a) 和圖 83(b) 都是多頻帶輸出網路的架構,兩個網路的共通特性都可提 供一個串聯共振及兩個並聯共振,圖 83(a) 的輸出負載如式(23)所示,圖 83(b) 的

輸出負載如式(24)所示,

圖 84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的系統方塊圖

圖 85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最終電路設計圖

5.4.2 輸入匹配

輸入匹配的設計觀念,是將 Single Band LNA (如圖 86(a) 所示)的輸入匹配加 上 Dual Band LNA(如圖 86 (b) 所示) 的輸入匹配組合而成,兩個電路架構結合 後,輸入匹配如圖 87 所示。

(a) (b) 圖 86 輸入匹配的設計(a)單頻輸入匹配(b)多頻輸入匹配單

當 SW1 on 的時候,Lg1及 Cg 並聯共振腔被短路,如圖 86(a) 所示,為一 Single Band LNA,工作頻率為 3.5 GHz;SW1 off 的時候,電路架構為 Dual Band LNA,

如圖 86(b) 所示,工作頻率為 2.4 GHz 及 5.3 GHz。

5.4.3 輸出匹配

輸出匹配為寬頻的匹配,如圖 87 示,輸出負載等於 M3 從 soruce 端看進去 的阻抗,並聯電阻 R1, Rout = 1/gm3 // R1 ≈ 50 Ω,即可達到輸出端為 50 Ω的匹配。

圖 87 輸出匹配電路圖

5.4.4 模擬結果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的模擬結果如圖88 ~ 98 與表8 所示,輸出 返回損耗皆大於10 dB,輸入返回損耗在2.4/3.5/5.2 GHz分別為13.5/10.7/21.3 dB,

增益分別為10.2/17.2/10.6 dB,雜訊指數分別為3.2/3.9/4.4 dB,在2.4/3.5/5.2 GHz的 P1dB增益壓縮點分別為-22.3/-23.8/-23.4 dBm。

1. Dual Band Mode (1) 穩定圓

圖 88 Dual band mode 穩定圓的模擬圖

(2) S 參數

(3) NF

2 3 4 5 6 7 8

2 4 6 8 10 12 14 16

Noise Figure

Frequency(GHz)

Noise Figure NFmin

圖 91 Dual band mode 雜訊指數的模擬圖

(4) P1dB

@ 2.4 GHz

圖 92 P1dB的模擬圖 @ 2.4 GHz

@

5.2 GHz

圖 93 P1dB的模擬圖 @ 5.2 GHz

2. Single Band Mode (1) 穩定圓

圖 94 Single band mode 穩定圓的模擬圖

(2) S 參數

Y Axis Title

Frequency(GHz)

S12

圖 96 Single band mode S12 參數的模擬圖

(3) NF

2 3 4 5 6 7 8

2 4 6 8 10 12

Noise Fugure

Frequency(GHz)

Noise Figure NFmin

圖 97 Single band mode 雜訊指數的模擬圖

(4) P1dB

@ 3.5 GHz

圖 98 P1dB的模擬圖 @ 3.5 GHz

3. 模擬預計規格列表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模擬預計規格列表 8 如所示。

表 8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模擬預計規格表

Parameters Triple Bnad LNA at VDD=1.8 V ( CornerCase=TT Temperature=16.85° )

Operation Frequency (GHz) 2.4 3.5 5.2

S11 (dB) -13.49 -10.72 -21.28

S21 (dB) 10.16 17.24 10.6

S12 (dB) > 40 > 40 > 40 S22 (dB) > 10 > 10 > 10

NF (dB) 3.16 3.89 4.39

P1dB (dBm) -22.3 -23.8 -23.4

Power Consumption (mW) 11.5

Chip Size(mm × mm) 0.976 × 0.944

Tech. 0.18 µm CMOS

5.4.5 量測結果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佈局圖,如圖99 所示。

圖99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佈局圖

多頻帶低雜訊放大器(多頻帶輸入匹配)實際量測結果與模擬如圖 102(a) ~ (c)、圖 104、105(a) ~ (c)、圖 106 所示,及表 9 所示,輸出返回損耗皆大於 10 dB,

輸入返回損耗在 2.4/3.5/5.2 GHz 分別為 8.7/10.7/9.3 dB,增益分別為 6.9/15.3/6.3 dB,雜訊指數在 2.4/3.5/5.2 GHz 分別為 4.2/4.4/6.3 dB。

1. Dual Band Mode (1) S 參數

1 2 3 4 5 6

-35 -30 -25 -20 -15 -10 -5 0

S11

Frequency(GHz)

Measurement Simulation

(a)

1 2 3 4 5 6

圖 100 Dual band mode S 參數量測結果(a)S11(b)S21(c)S22

(2) Noise Figure

2 3 4 5 6 7 8

Parameters Triple Bnad LNA at VDD=1.8 V , I=6.1 mA

Operation Frequency (GHz) 2.4 3.5 5.2

S11 (dB) -8.7 -10.7 -9.3

Power Consumption (mW) 11.5

量測與模擬之間結果比對,3.5 MHz 與 5.2 MHz 有頻率漂移的現象,頻率漂移 推測為電感(L1)因製程漂移,使其感值略增所導致;5.2 MHz 的 S11 並不如模擬般 的理想,推測為電容(Cg) 容值或電晶體開關(SW1)寄生電容略增所導致;至於線

性度為未完成的量測,也將在日後補齊量測的資料。

5.5 多頻帶放大器的設計及製作(多頻帶輸出匹配)

5.5.1 電路架構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的系統方塊圖如圖 104 所示,由寬頻匹輸 入匹配、Cascode 的放大架構、多頻帶輸出匹配所組成的,電路設計圖如圖 105 所 示,電路的設計如下所述。

圖 104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的系統方塊圖

圖 105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電路圖

5.5.2 輸入匹配

輸入匹配網路是用二階 band-pass LC-ladder filter [16]方式達到寬頻的匹配,請 參閱 4.1.2 節,如圖 106 所示。

圖 106 寬頻輸入匹配電路

5.5.3 輸出匹配

利用 SW1、SW2 的斷路及短路的搭配,來達成多頻段的匹配,當開關 SW1、

SW2 同時短路時,輸出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如圖 107 所示,並一電感( L4 )及串一電 容(C4 // C5),讓輸出達到 50 Ω的匹配。

圖 107 開關 SW1、SW2 同時短路時,輸出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當開關 SW1、SW2 同時斷路時,輸出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如圖 108 所示,L3 與 C3 為一並聯共振,此共振腔會使輸出在低頻處(2.4 GHz)達到第一個 50 Ω的匹配,

並聯共振腔再經由串一電感( L4 )及並一電容(C5),讓輸出在高頻處(5.2 GHz)達到 第二個 50 Ω的匹配,輸出匹配的 Smith Chart 如圖 109 所示。

圖 108 開關 SW1、SW2 同時斷路時,輸出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圖 109 輸出匹配的 Smith Chart 電路圖

5.5.4 模擬結果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模擬結果如圖110 ~ 121 與表9 所示,輸入 返回損耗大於10 dB,輸出返回損耗在2.4/3.5/9.4 GHz分別為10.1/19.5/13.7 dB,增 益分別為13.6/13.1/9.4 dB,雜訊指數分別為3.0/2.8/3.3 dB,在2.4/3.5/5.2 GHz的P1dB 增益壓縮點分別為-13.6/-11.8/-8.7 dBm,IIP3分別為-1.2/2.6/4.3 dBm。

1. Dual Band Mode (1) 穩定圓

圖 110 Dual band mode 穩定圓的模擬圖

(2) S 參數

2 4 6 8 10

-30 -20 -10 0 10 20

Frequency(GHz)

S11 S21 S22

圖 111 Dual band mode S 參數的模擬圖

(3) NF

Noise Figure NFmin

-30 -25 -20 -15 -10 -5 0 0

5 10 15

Gain(dB)

Input Power(dBm)

5.2 GHz

圖 114 P1dB的模擬圖 @ 5.2 GHz

(5)IIP3

@ 2.4 GHz 圖 115 IIP3 的模擬圖 @ 2.4 GHz

@

5.2 GHz 圖 116 IIP3 的模擬圖 @ 5.2 GHz

2. Single Band Mode (1) 穩定圓

圖 117 Single Band Mode 穩定圓的模擬圖 (2) S 參數

(4) P1dB

-30 -25 -20 -15 -10 -5 0

0 5 10 15

Gain(dB)

Input Power(dBm)

3.5 GHz

圖 120 P1dB的模擬圖 @ 3.5 GHz

(5)IIP3

@ 3.5 GHz 圖 121 IIP3 的模擬圖 @ 3.5 GHz

3. 模擬預計規格列表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模擬預計規格列表 10 如所示,電路 layout 如 圖 122 所示。

圖 122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電路 layout 圖

表 10 多頻帶放大器(多頻帶輸出匹配)模擬預計規格表

Parameters

Triple Bnad LNA at VDD=1.8 V ( CornerCase=TT Temperature=16.85° )

Operation Frequency (GHz) 2.4 3.5 5.2

S11 (dB) > 10 > 10 > 10

S21 (dB) 13.55 13.09 9.42

S12 (dB) > 30 > 30 > 30

S22 (dB) -10.1 -19.46 -13.66

NF (dB) 2.97 2.77 3.3

P1dB (dBm) -13.6 -11.8 -8.7

IIP3 (dBm) -1.2 2.64 4.26

Power Consumption (mW) 9.5

Chip Size(mm × mm) 0.945 × 0.795

Tech. 0.18 µm CMOS

5.5.5 與其他論文比較

此次製作的多頻段低雜訊放大器,與其他論文的比較表,如表 11 所示。

Thiswork[1]為輸入多頻段匹配的多頻段低雜訊放大器,Thiswork[2]為輸出多頻段 匹配的多頻段低雜訊放大器。

表 11 多頻帶放大器與其他論文的表

5.5.6 未來工作

由於 IC 晶片取得時間較晚,使得量測資料無法如期完成粹取,故在日後將會 補齊量測的資料,並作量測與模擬結果之間的探討,以及驗證新型多頻段放大器 電路是否可發揮其成效。

六、 結論

隨著射頻電路的研發,使得多頻帶與多模態系統之射頻傳收模組儼然已成為未來無線 通訊市場的趨勢。因此本論文採用 TSMC 0.18um 製程研製應用於無線通訊射頻接收機前端 的低雜訊放大器,主要的研究以寬頻帶及多頻帶放大器為方向,其型態則為超外差接收機 架構。

由於現今元件模型的比較接近實際的特性,加上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的發展,使得模擬 與實際量測結果相符的設計不再那麼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在電路模擬的考量是否周全即成 為往後電路設計者最為重要的要求。在整個論文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般電路模 擬須考量的效應包含:電路內部各元件的特性了解、PAD 效應、鎊線效應、測試基板上各 傳輸線的效應…等。然而內部接線電磁效應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例如本論文四章所設計 之寬頻放大器電路,因欠缺接線電磁效應特性的了解,使電路量測結果與於預期的模擬有 差距,所以各個寄生效應的探討都不容忽視。

參 考 文 獻

1.飛仙,「分析:WiMax 技術大探秘 何時能夠取代 Wi-Fi」,新浪科技,93 年 11 月。

2.梁清標,「應用於無線通訊射頻接收機之電路研製」,元智大學碩士論文,94 年。

3.B. Razavi,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 McGraw Hill, Boston, 2001.

4.B. Leung, VLSI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entice Hall, 2002.

5.邱煥凱,「射頻積體電路講義」,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93 年。

6.戴文彬,「應用於無線數位通訊次諧波混頻器之設計、製作和測試」,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93 年。

7.Peter Purton,Ultra Wideband :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ctor, Baskerville, London,2004.

8.Russell Shaw,Ultra Wideband : Coming With or Without a Standard, Report No. IN0401347RC, In-Stat/MDR, 2004.

9.吳立仁,「WiMAX 上路舊技術即將終結」,Cpro 資傳網,94 年。

10. http://www.wretch.cc/blog/yaocl&article_id=1715956.

11. 徐正平、林叢得, 「WiMAX 魅力無限距離廣傳輸快 為最後一哩首選」,新元件雜誌,

93 年。

12. Shaeffer, D.K. and Lee, T.H., “A 1.5-V, 1.5-GHz CMOS low noise amplifier”,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Volume 32, Issue 5, pp: 745 - 759 , May 1997.

13. B. Razavi, RF Microelectronics, Prentice Hall, 1998.

14. ” TSMC 0.18um Mixed Signal/RF Salicide Design Rule”,CIC.

15. Chang-Wan Kim,Min-Suk Kang,Phan Tuan Anh, Hoon-Tae Kim and Sang-Gug Lee, T.H.,

“An ultra-wideband CMOS low noise amplifier for 3-5-GHz UWB system”,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Volume 40, Issue 2, pp: 544 - 547 , Feb. 2005.

16. Ismail, A. and Abidi, A, “ A 3-10-GHz low-noise amplifier with wideband LC-ladder matching network.”,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Volume 39, Issue 12, pp: 2269 - 2277 , Dec. 2004.

17. ”主題 4:寬頻放大器之設計原理”,交通大學電信 MIC 實驗室。

18. G. Gonzalez, Microwave tarnsistor amplifiers : analysis and design ,2nded. Prentice-Hall, 1997.

19. P. A. Rizzi,Microwave engineering : passive circuit , Prentice-Hall,1988.

20. S. C. Cripps,Microwave power ampl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rtech

21. Mun-Sook Jung, Chang-Wan Kim, Phan Tuan Anh, Hoon-Tae Kim and Sang-Gug Lee, ” A

2.7 to 9.3 GHz CMOS wideband amplifier combined with high pass filter for UWB system” ,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Volume 1 , pp.

57 - 60, Feb. 2005.

22. Bo Shi and Michael, Yan Wah Chia,“Design of a SiGe Low-Noise Amplifier For 3.1 – 10.6 GHz Ultra-Wideband Radio” IEEE Int. Symp.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ume 1, pp.

I-101-I-104,May 2004

23. Kuan-Hung Chen and Chorng-Kuang Wang;” A 3.1-10.6 GHz CMOS cascaded two-stage distributed amplifier for ultra-wideband application”, dvanced System Integrated Circuits, Proceedings of 2004 IEEE Asia-Pacific Conference , Page(s):296 – 299, 4-5 Aug 2004.

24. Zhenbiao Li,Richard Quintal and Keenneth K. O,” A dual Band CMOS Front-End With two Gain Modes for Wireless LNA low-noise amplifiers-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9, Issue 11,pp. 2069-2073, November 2004.

25. Hashemi, H. and Hajimiri,” Concurrent multiband Low Noise Amplifiers –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Volume 50, Issue 1,No.1,pp. 288 - 301 , Jan. 2002.

26. Chao-Shiun Wang ,Wei-Chang Li and Chorng-Kuang Wang,“A multi-band multi-standard RF front-end IEEE 802.16a for IEEE 802.16a and IEEE 802.11 a/b/g applications”,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5. ISCAS 2005 , pp. 3974-3977, 23-26 May 2005.

27. 陳仰鵑,「超寬頻可調式低雜訊放大器」,CIC 前瞻性晶片測試成果報告,民國 94 年 28. Liang-Hung Lu, Hsieh-Hung Hsieh and Yu-Shun Wang,” A compact 2.4/5.2-GHz CMOS

dual-band low-noise amplifier ”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 vol.15, Issue 10, pp. 685-687, 11 , Oct. 2005

29. Giuseppe Cusmai,Massimo Brandolini,Paolo Rossi and Francesco Svelto,” A 0.18 µm CMOS selective Receiver Front-End for UWB Application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1,pp.

1764-1771, August 2006.

30. Christina F.Jou , Kuo-Hua Cheng, Eing-Tsang Lu and Yang Wang, “A Fully Integrated High Linearity Concurrent Triple-Band CMOS LNA", IEEE Int. Symp.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 3,pp. 1239-1242, Dec. 200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