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零廢棄設計之循環經濟概念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五節 零廢棄設計之循環經濟概念

一、循環經濟概念

循環經濟(英語:circular economy)是一種再生系統,藉由減緩、封閉與縮 小物質與能量循環,使得資源的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循環經濟」

的理念起源於1966 年鮑爾丁(K. E. Boulding)發表的文章〈未來太空船地球經濟 學(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在文章中把地球比喻為宇宙 中的孤立飛船,當無法由外部取得資源時,須透過持續的內部資源循環自給自足 延長壽命。

工業革命以來,人們一直採用線性的生產消費模式:從自然環境開採原物料 後,加工製造成商品,商品被購買使用後就直接丟棄。工業製程和人們的生活方 式不斷的消耗著有限的資源創造產品,最後再直接掩埋或焚燒。隨著原物料需求 持續增加、開採成本持續成長,商品的價格也越來越高,這樣的現象促使少數科 學家開始思考新的解決方法,包含永續工業之父Walter R. Stahel。 Walter_R._Stahel 在1970 晚開始「搖籃到搖籃(相對於搖籃到墳墓)」的論述,與 Product-Life 機構 共同致力於發展封閉式循環的商品製程。與線性經濟造成的資源衰竭不同,循環 經濟認為是建立在物質的不斷循環、利用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形成「資源、產品、

再生資源」的循環,使整個系統產生極少的廢棄物,甚至達成零廢棄的終極目標。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將「循環經濟」定義為:透過再生與恢復的 設計,使部件和材料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有其最高效用與價值。循環的設計概念應 包括6 個面向:再生(Regenerate)、共享(Share)、優化(Optimize)、循環(Loop)、

虛擬化(Virtualize)與交換(Exchange)。

在能資源有限、經濟持續發展下,各國對於能源、礦產等資源爭奪激烈。而 現行經濟發展模式過度消耗資源,產生大量廢棄物,40 年來全球原物料消耗量持 續增加。根據國際環境智庫全球生態足跡網絡研究自1961 年至 2013 年約 150 個

38

國家的數據,如果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跡超過其生物可承載力(大自然負擔的程度), 就是生態赤字。而要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未來於2030 年生態足跡需要兩個地球 才能承載人類對資源的需求。

圖 2-6 圖循環經濟架構圖[D21]

建築產業而言,建築產業向來就是高耗能的產業,也是高廢棄物的產業。傳 統的建築線性經濟架構下,多餘的或不被需要的產品均視為廢棄物,長遠來看,

這是低效率而且不永續的作法。更好的辦法在於利用最少的新材料和新能源,將 舊產品重新利用製成新產品,然而,使用回收材還是會增加建築的碳足跡,例如,

回收材料需要遠距離運輸,材料需要進行高耗能的加工時,都會增加碳足跡,因 此,在考慮使用回收材料時,還必須充分考量評估其來源、製造、運輸以及廢棄 處理的流程。回收是一個雙向思考的過程,我們不僅應該設計能被最大限度使用 的回收材料,也應該積極的思考如何使建築物的整體或部分構件在未來能夠回收 使用,減少能源的使用與浪費。

39

在建築設計中,有系統的從生命週期思考有其必性,與直接使用新材料相比,

分析材料再利用(reuse)以及循環(recycling)的碳排影響更有益於「循環經濟」

的思考。低碳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在於儘可能的實現有益的循環利用。「循環」對 於低碳排有兩個主要的好處:第一,減少浪費;第二,減少對新材料回收利用的 需求。

二、Cradle-to- Cradle (C2C)概念

近期政府積極推出的循環經濟政策,便是從Cradle-to- Cradle(C2C)的概念 衍生出來。C2C 的概念從大自然中啟發,所有的物質皆為「養分」,如同大自然中 的陽光、空氣、水一般,是可以不斷循環利用的。面對現代的環境問題,與其忙 著彌補傷害,不如從源頭-產品設計初期著手,進而改變整個系統、商業模式。C2C 的概念包含兩個循環系統,分別是能100%由生物分解的、回歸自然的「生物循環」;

以及可不斷回收再利用的「工業循環」。C2C 強調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應該先想好 採用的材料該如何走進循環中,當產品壽命耗盡,應該如何回收處理。

C2C 的「思維模式」有三點:首先,是從產品設計初始做起,而非從後半段的 回收體系去思考;再者,持續材料的創新,確保對環境與對人體都安全;最後,

是必須具有良好功能性。另外還有三大原則:第一,材料養分永遠可以在循環中重 新成為養分;第二,在製造過程中使用再生能源;第三,讚頌多樣性,鼓勵運用 在地的材料或是在地的方案,解決在地的問題。C2C 可說是一套應對這個世代環 境問題而產生的概念,其中更包含產品認證機制,這是一個跨產業、供應鏈彼此 配合才能完整運行的概念,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接觸到的所有廠商,都必須密 切配合,期望透過C2C 的認證讓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有更多保障。

C2C 的認證主要針對五個面向,分別為材料健康性、材料循環再利用性、再 生能源與碳管理、水資源管理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再以此五面向為基準審核,將 認證分為五個等級,申請通過的廠商還必須每兩年重新接受檢驗才能續證。而較 高的等級更會進一步要求提供SGS 的檢驗證書,以確保不含戴奧辛等有毒成分。

40

另外,在獲得認證前會去拜訪申請廠商的工廠,以了解整個製程的用水與用電以 及其他細節,而這些稽查標準在每個國家都是一致的,C2C 的認證相較於國際其 他的產品認證,較仰賴廠商的自我誠信,畢竟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與生活品質,

是必須依靠自我的意識。這個認證機制可視為一種工具,提供廠商與廠商之間、

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保障,避免使用有毒或危害環境的材料,而獲得此認證後,

也可以創造出和同業的差異性,並且C2C 認證和世界其他建築認證是有互相承認 的,彼此有加成效果。

亞洲區目前僅在台灣設立C2C 的分公司,藉著地緣關係,便於服務鄰國欲申 請的工廠,近期則有香港或是中國工廠對C2C 的認證有興趣。當然,有部份是由 於歐洲品牌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因此會要求下游廠商必須做到合格標準,在亞洲 區的工廠就必須申請,這對於外銷歐美的廠商,吸引力又更大了,如果想要打入 國際市場,取得C2C 認證是優勢之一。

圖 2-7 建築物循環設計概念圖[A15]

因為政策的關係,C2C 不斷的被提起,這兩年有許多企業又回過頭來想了解 C2C。這是一個趨勢,不管是共享或是以租代買,這都在循環經濟的範圍中。「循 環經濟鼓勵的是商業模式,而C2C 則是關注於材料,所以我們有做循環經濟中的

產品認證。」大部分產品在設計時並沒有去考慮產品壽命結束時

(Technical Cycle),這兩種 循環再生的生化原料(例如木材

循環建材或產品又可分做「生物循環」(Biological Cycle)及「

這兩種。「生物循環」強調其原生料取自於生態圈

42

在兩個循環系統中,希望材料作為養分是多維度的,不被局限,可以是各種 型態,並非只能走生物循環會是工業循環。例如清潔產品,在使用完畢後,塑膠 瓶身由於無法被生物分解,可以走工業循環,清潔液體則是排到地下水處理,回 到生物循環中;又或者紙或衣服的纖維在多次回收的過程後,纖維會逐漸變短,

若是再製,品質會變得不好,此時便能以堆肥的方式回到生物循環中。因此,重 點在於確保每一個零件或材料能回到循環中,如此就不會有廢棄物問題。

圖 2-9 材料護照概念圖[A15]

歐盟有一個「地平線2020 年科研規劃(Horizon2020)的計畫,將針對一些有潛 在力的產業或是主題投入不同的計畫經費,C2C 在荷蘭的分公司也參與了其中建 築方面的計畫-「建材銀行(BAMB,Building as Material Bank)」,包含了兩個重要 的元素,一為建材護照,不管是從生產者、使用者到回收那一端的工廠,讓所有 人知道建材的來歷;另一個是可回復式的建築設計,基本上是運用模組化的概念,

讓建築中所有的東西皆能拆卸,可以作為不同空間的利用。

雖然目前C2C 還沒有針對整個建築的認證,但接下來將推出「C2C Inspired 建築」,近期則是有專案嘗試把C2C 的概念運用於室內設計中。當 C2C 的概念放

43

入建築裡,循環材料搭配建材銀行的建材護照,可確保供應鏈的透明度,運用可 拆解的設計,讓建築內部的陽光、空氣、水都能流通,維持室內良好的空氣品質,

也可以確保周圍的土壤生態是健康的,當然使用的建材也是健康的,有良好的水 處理系統,搭配再生能源的應用,把一個產品的概念延伸至整個建築中。

C2C 的概念正在慢慢觸動更多人,這是一個需要眾人齊心努力才能實現的概 念。就如同人們在地球上,我們從事任何活動都與這片大地緊密相依,沒有人能 置身事外。從現有錯綜複雜的環境問題中尋求根本的解決之道十分不易,推動實 行更是不易,但總是有人在為了彼此的共好而努力,藉由這些議題,我們需要去 思索更深層的問題,才能觸及未來的展望。

圖 2-10 C2C 概念說明圖[A15]

三、循環再生的房子

面對日益嚴重之資源匱乏、環境破壞、經濟蕭條等問題,強調資源循環利用 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近年來在國內外吹起了一股風潮,而作為 消耗地球資源主要產業-營建業,這波「循環變革」不僅是非得面對的挑戰,更是 不能夠錯過的轉機。

早在2012 年,歐盟認為自身已毫無選擇,唯有邁向循環經濟一途,才有望解 決目前的問題,因此簽訂「循環經濟宣言」(Manifesto for a Resoure-Efficient Europe),

並在2015 年發表「循環經濟推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44

提出零廢棄物目標、具體策略、相關行動計畫等。在此框架底下,同年由歐盟資

提出零廢棄物目標、具體策略、相關行動計畫等。在此框架底下,同年由歐盟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