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雷史畢基之生平創作與風格

況,十九世紀後半葉可說是百家爭鳴,如俄國有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所引領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2,義大利有馬士康尼(Pietro Mascagni, 1863-1945)

3 與雷昂卡發洛 (Ruggero Leoncavallo, 1858-1919)4所代表的「寫實主義」(Verismo)

5,法國則有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為首的「印象樂派」(Impressionism)

6,奧國是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領導的「表現樂派」(Expressionism)

7,德國有後浪漫派(Post-Romanticism)的大師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理查‧

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雷史畢基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裡卻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地位,在於他創造出了屬

於自己的獨特風格。這個風格以復古為前提,融合了舊的形式但新的聲響,也奠定了他

在二十世紀義大利音樂裡無可取代的地位。

第二節 雷史畢基之生平介紹

(一) 兒時成長

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於 1879 年 6 月 9 日,在義大利北方的文化古都波隆

那市(Bolongna)出生。

雷史畢基生長的家庭,是個對音樂充滿熱情的家庭,他的祖父湯瑪索‧雷史畢基

(Tommaso Respighi)是一位風琴師以及小提琴手,曾在一間教堂裡任職,父親朱瑟培‧

雷史畢基(Guiseppe Respighi)則從是郵政工作,雖然如此其父親對音樂仍是非常喜愛,

在正職之外跟隨當時頗有名氣的高里內利(Golineli)學習鋼琴,而且還從當地波隆那

的利切歐音樂學校(Liceo Musicale)畢業,根據史料記載,朱瑟培一生對音樂的熱情始

終不滅,在去世前一刻手上甚至仍拿著華格納的樂譜8

雷史畢基自小學習音樂,就展露出過人的天賦,八歲學習小提琴,十二歲進入了當

地的音樂學校,小提琴師從費德利可‧薩提(Federico Sarti)另外作曲師從雷奇・陶奇

(Lecigi Torchi, 1858-1920)。雷奇・陶奇是當時頗富盛名的音樂史學者,蒐集了十七到

十八世紀的義大利歌曲及小提琴作品,整理義大利的文化資產可說是他的終生職志。這

石。

(二) 初入社會

1900 年,20 歲的雷史畢基一從波隆那高等音樂學校畢業,立即在波隆納市立交響

樂團擔任提琴手的工作。後來參加了聖彼得堡皇家劇院團員招考,又獲得了一份工作合

約擔任小提與中提手。雷史畢基在待在聖彼得堡演出的那段時間裡,結識了林姆斯基‧

高沙可夫(Nicolas Rimsky-Korsakov, 1844-1908),並且還向他短暫的學習過作曲,雖然

這段學習的時間不長,卻開拓了雷史畢基在配器法以及管絃樂法上的新視野。1903 年,

雷史畢基回到了波隆納,繼續擔任樂團團員。1905 年,他的三幕喜歌劇「恩佐王」(Re

Enzo)在波隆納上演,並且獲得成功。1906 年開始雷史畢基則開始著手於早期器樂音

樂手稿的抄寫整理工作。1908 年他擔任了波隆納音樂合奏課的指揮。這時雷史畢基在薩

赫(Alessandro Ceré)的歌劇劇本「賽滿拉瑪」(Semirama)裡面找到了他一直嚮往的題

材,於是他開始寫做歌劇,並且將此部歌劇完成於1908-10 年間。1911 年發表了 Solo

Cantata『Aretusa』,這是一首寫給女高音及管絃樂團的作品,作品演出非常的成功,同

時也間接促成了雷史畢基與演唱該曲的次女高音斐娜‧沙維歐(Chiarin Fino-Savio)一段

很長時間的合作關係已及友誼,並且因為這樣讓雷史畢基擁有了更多創作藝術歌曲的靈

(三) 作品獲得肯定

1913 年,雷史畢基來到了羅馬的聖雀奇里亞音樂院(Accademia di S.Cecilia in Roma)

任教,來到這裡後的兩年裡,雷史畢基的創作以藝術歌曲、管絃樂作品為核心。並且這

三部著名作品:三首交響詩『羅馬之松』(Pini di Roma, 1924)、『羅馬之泉』(Fantane di

Roma, 1916)與『羅馬節慶』(Feste Roma, 1928)。這三部作品題材個自獨立,但都是由

四個樂章所組成。而這三部作品特別的是,雷史畢基為每個樂章都加上了一個獨立的標

題,舉羅馬之松為例:他的四個樂章標題分別是“包格斯別墅的松樹”(l pini di Villa

Borghese)、“地下墓地附近的松樹”(pini presso una catacomba)、“加尼科勒之松樹”(l pini

del gianicolo)、“亞壁古道的松樹”(l pini della Via Appia),這些標題仿若繪圖一般,裡

面是畫家所要展現的畫作。描述著雷史畢基在看著這些景色時,內心的情緒轉化以及對

這些景色的音樂想像。而真正讓雷史畢基聲名大噪、奠定地位的作品,則是1916 年完

成,1917 年首演的『羅馬之泉』,一開始觀眾以及樂評家們的反應不如預期,直到隔年

1918,再次由托斯卡尼尼(Toscanini)所指揮,演出地點在米蘭(Milano)的史卡拉歌

劇院(La Scala),此次的演出觀眾反應熱烈,並且獲得了許多讚譽。而奠定國際聲譽的

演出,則是在1819 年,這年『羅馬之泉』成功的在倫敦首演。雷史畢基在 1824 年擔任

(六) 歌劇的創作

其實雷史畢基除了標誌性的三首交響詩之外,他在歌劇方面也是有許多傑出作品的。

在功成名就的這段時間,雷史畢基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專心投入在創作上面,因此辭掉了

羅馬音樂院長的職務。1931-1933 年間,馬上投入了歌劇『火焰』(La Fiamma)和『瑪

麗亞』(Maria Egiziaca)的創作裡,並且很快的,1932 年『瑪麗亞』完成並且在紐約以

及羅馬上演。『火焰』則在1934 年於羅馬首演,同時兩部歌劇都獲得了相當正面的評價,

時他仍有最後的一部歌劇『露可維琪亞』(Lucrezia)尚未完成,最後由其妻愛莎幫忙整

理樂譜,1937 年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演出這部作品。

第三節 雷史畢基的創作風格

在此之後,雷史畢基進入了他作品產量的巔峰期,『抒情詩曲』是雷史畢基宣稱最

色,孕育出了像以羅馬為主題的三首交響詩,這些題材,很不同的是均是我們身邊隨處

可及的,相當的自然,但其中也可以發現許多二十世紀音樂的新元素,而這首b 小調小

提琴奏鳴曲同時也擁有了這些特色,雖然就形式上來說,這首奏鳴曲看起來更偏向十九

世紀的傳統,尤其最後一個樂章還使用了Passacaglia 為作曲素材,看似是一手相當復古

的奏鳴曲,但其實裡面加入了相當多的新元素,復雜的和聲還有新奇的拍號標示等等。

雷史畢基可以說是同時擁有了傳統與新創風格的代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