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子紙技術簡介

第一章 緒論

1.2 電子紙技術簡介

第一章 緒論

此章節裏將介紹電子紙的發展與技術簡介,並且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與方法。

本章目錄:

1.1 前言

1.2 電子紙技術簡介 1.3 研究目的

1.5 顯色特性化方法 1.6 論文架構

1.1 前言

電子紙(E-paper)為一具有雙穩態(Bi-stable)之反射式顯示器,由於使用性質與傳統 紙張應用有許多重疊,因而得名。此種低耗能之顯示器,對於資訊傳遞的便利性以及 製造成本上極具一定程度的優勢,有機會滲透部分紙張印刷以及穿透式顯示器市場。

舉凡一般書籍、海報、標籤等,皆屬於電子紙應用範疇,因此電子紙成為近年來最熱 門的新型顯示器技術之一。除此之外,隨著高階主動式電子紙全彩化技術的不斷發 展,電子紙所呈現的影像品質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議題。如何建立一套精準地描述 電子紙顯色與混色機制之物理模型,進而發展出屬於電子紙之特性模型與色彩重現技 術即為各家廠商所不斷努力的方向。由於電子紙兼具一般顯示器可複寫資訊(soft copy) 與傳統紙張(hard copy)的外貌特徵,如何扮演正確傳達圖文資訊的媒體,為電子紙是否 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課題之一。

1.2 電子紙技術簡介

目前電子紙包含多種反射型顯示技術,按結構和顯示原理大致可分為下述三大類 型:

(1) 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包含膽固醇液晶、光寫入型液晶、高分子

2 分散型液晶等。

(2) 有機電激發光(Electro-Luminance)顯示,包含小分子有機 EL 型、彩色撓性大 分子有機 EL 型。

(3) 以 真 正 電 子 紙 為 目 標 的 類 紙 型 (paper-like) 電 子 紙 , 包 含 微 膠 囊 電 泳 式 (Electrophoresis)、微杯電泳式、旋轉微球式、熱覆寫式、電子粉流體式等技術。

下圖為目前各種軟性顯示器上的顯示介質與機制,其中包含現有各技術之反射率與對 比度特性[1]。

(資料來源:菲利浦)

真正電子紙為目標的類紙型(paper-like)電子紙代表需具有雙穩態特性,即除了在 更換影像資訊外,不需再持續充電即可維持該畫面至下次信號更新,具有低耗電量,

方便應用於攜帶型產品。本文也將以具有雙穩態特性的微杯電泳式電子紙作為研究的 對象。目前電泳技術主要分為微膠囊(Microcapsule)電泳與微杯(Microcup)電泳兩種主

[圖 1-1] 各種軟性顯示器顯示介質與機制

3

流,前者俗稱電子墨水(Electronic Ink, E-Ink),以 E-Ink 為主要研發公司,後者以 SiPix 為主要研發公司。電泳動基本顯示原理主要是以外加電場驅動懸浮在溶液(fluid)中的 帶電粒子(一般以 TiO2為主),利用粒子存在位置或角度的改變,來組合粒子、溶液、

背東之間的亮度對比,進而呈現單色或全彩影像[2-5]。

E-ink 發展的微膠囊電泳技術,在兩片透明的玻璃或塑膠基東中間,灌入包覆帶 有極性的黑、白帶電粒子之微膠囊,並且膠囊和個別像素不需完全對位。當施加外加 電位於上下兩片基東時,會形成電場以驅動不同極性的微帶電粒子,膠囊中以電泳 (electrophoresis, EP)的機制,達成新的粒子分佈狀態,以調節各別畫素之反射率,最後 形成畫面,如圖 1-2 所示。和 TFT-LCD 相比,它少了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和偏光片 等元件,所以重量與生產成本可大幅降低。相對於 E-ink 利用微膠囊將流動的微粒子 包覆,SiPix 則是將微杯製作在可撓性塑膠基東上。該基東包括一個 80-150μm2尺寸的 氧化銦錫(ITO)透明導電膜,隨後微杯被密封並層壓在一個佈滿電極的顯示器驅動背東 上。微杯製造採用一種捲軸式壓印製程,首先利用透明導電膜,然後是專用樹脂,對 連續 PET 塑料薄片進行塗佈。微壓印機在樹脂上鑄出微杯,這些微杯被染料填滿、密 封,再黏接到背東上,如圖 1-3 所示。與微膠囊不同之處,在於微杯型電子紙利用電 壓調整白色微粒子於微杯中的分布位置,改變染料的光學密度,進而達到灰階的控 制。

[圖 1-2] 微膠囊電泳式電子紙結構與顯色模型

4

[圖 1-3] 微杯電泳式電子紙結構與顯色模型

現階段市面的電子紙依然以黑白或單色為主,除了 Fuijitsu 的電子書和 Magink 的膽固 醇液晶,未來達到全彩化的方法基本上可分成三種:

1. 利用彩色濾光波加在黑白電子紙上,在製程上最容易達成,但反射率會較低。

2. 利用空間排列的子畫素形成全彩,如 SiPix 在各個微杯中填入不同顏色的溶液或微粒 子,使得光進入微杯後,反射不同的顏色形成全彩的畫面。

3. 利用不同顏色層的堆疊選擇性吸收光的波段,形成全彩畫面,如菲利浦控制 CMYK 四原色層堆疊。

下表為此三種全彩化方法的比較:

[表 1-1]全彩化電子紙方法比較表

(資料來源:DISPLAYSERCH) 1.3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為電子紙顯色特性化。顯色媒介的色彩管理中,主要可分成三個重 點:顯色特性化、色彩重現和人因實驗。首先顯色特性化的目的在於定義「媒介色彩 空間(或設備從屬色彩空間)與 CIE 色度資料(非設備從屬色彩空間)之間的轉換關係」,

5

如圖 1-4 所示,亦即「建立此媒介與其他設備之間具有相同或共通色彩語言的溝通方 式」;色彩重現是指依據配色原理,對被攝物體或彩色原稿等的原物製作複製影像,

主要分成頻譜配色和條件配色,通常以條件配色為主,若為不同的顯色媒介則需選擇 適當的色域對映方法,以及觀色環境的差異;人因實驗的目的在於研究色彩的物理刺 激值與感知之間的關係,即如何將人眼視覺的感知轉化成量化的數值。由於目前全彩 化電子紙的技術還在研發中,所以本文研究著重於顯色特性化,並且在各家電子紙技 術當中,以微杯電泳式(Electrophoretic)電子紙為例,介紹如何從物理顯色機制開始,

發展出屬於電泳式微杯電子紙的顯色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

[圖 1-4] 各媒介之間具有相同或共通色彩語言的溝通方式

1.4 預期困難

電子紙是一項嶄新的顯示科技,包含過去 softcopy 和 hardcopy 的優點,如以電子 式讀取、重覆改寫、方便閱讀和方便攜帶等等,但不同於 softcopy 的光源來自於背光 或是自發光,乃是和 hardcopy 一樣由外界光源照明,而顯色機制則皆不同於兩者。雖 然 softcopy 和 hardcopy 在色彩工程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但我們無法直接套用他們己 臻至完備的顯色特性化模型於電子紙,而必頇根據電子紙的顯色機制,發展出適合的

6 顯色特性化模型。

1.5 顯色特性化方法

將電子紙色彩特性化的方法有許多種類,但最終的目的仍需保有下列幾項特點:

「色彩之正確性」、「視覺可接受性」、「計算容易」、「測量次數的減少」及「可逆的解 析解」等要素[6]。大體上,顯色特性化可歸納為三種方式,包含物理模式(Physical model)、數值模式(Numerical model)、及對照表模式(Look-Up table)。

物理模式:利用成像設備的色彩物理特性,將色彩轉換至所需的色彩屬性。例如 混合加法模型、混合減法模型(Beer-Bouguer 定律、Kubelka-Munk 理論)等。皆是利用 元件顯色之物理特性找出其相互關係之理論定律。

數值模式:利用少數測試樣本的測量資料並利用多項式迴歸數學模式,導出設備 色彩之轉換相關係數。原則上,利用多項式求出之方程式階數愈高,色彩的轉換預測 結果愈準確,但計算時間相對較長。

對照表模式:對照表模式的作法是利用已知前面二種模式任一種方式得到「轉換 前」與「轉換後」的色彩資訊,建立像素間數位訊號與色度資訊之間直接的轉換對照 關係。本文將針對電子紙的色彩特性,結合上述三種模式建立適用於電子紙的色彩模 型。

1.6 論文架構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根據電子紙的顯色機制,建立其色彩模型。在第一章中,首先 介紹電子紙的重要性和各家簡略的技術比較,接著深入介紹微杯電泳式的顯色機制,

並且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特性化建立的方法;第二章則介紹基本的色度學計算和色 差,並以 CIEDE2000 作為色差討論的重點,目的在於驗證本文顯色模型的準確性;第

7

三章以顯色特性化理論作為本文的理論核心,分別介紹加法混色和減法混色的顯色特 性化,以及兩種特性化的演算方法;第四章針對單色微杯電子紙的顯示機制,建立其 顯色模型;第五章為建立顯色特性化的實驗,並以 CIEDE2000 作為模型準確度的評估 指標;第六章為結論。

8

第二章 色度學計算與色差

本章節中將概述色度學原理中,色彩的定量化描述和計算,主要針對國際照明委員 會(CIE)所制定的標準進行介紹。第二部份以 CIEDE2000 作為色度值差量的指標,常用 於色彩複制時,評估目標色票和標準色票的色差

本章目錄:

2.1 色度學計算 2.2 色差

2.1 色度學計算

色度學的目的為量化人眼所感知的色彩,此目的將延伸出三個主要的概念:

1. 每一種顏色有唯一的色度座標,亦即不同的色度座標將呈現不同的色外貌。

2. 色度值描述於色彩座標系統裡,各維度之間互相獨立,並且跟人眼所感知的色彩 有一定的關聯,如 Lab 系統表達亮度、紅綠軸和黃藍軸。

3. 色度值的差量應正相關於人眼所感知的差量。

CIE 制定的標準色度系統便以這些概念作為基礎。首先 CIE 1931 定義出新的原色刺 激 XYZ 和配色函數,如圖 2-1 所示,它是基於 2°度角的配色實驗,可由 RGB 色度系統 的配色函數經由一次線性轉換求得,並且皆為正值以利於計算方便。

9

10

其中S( ) 為照明光源光譜的能量分布,可以是量測結果,也可以是一組數據,R( ) 為 物體反射的能量分布(若考慮透射物體則換成穿透頻譜 T(λ)), x 、y和 z 為人眼視覺系 統的配色函數。u 跟 l 為波長範圍的上下限,在 CIE Publication 15.2 中規定全波長範 圍為 360-830nm,並以 1nm 為間隔,可見光範圍為 380-780nm,而實際應用中,將波 長範圍 380-760nm 並以 5nm 為間隔的數值,再進行內插計算,便有足夠的準確性,在 人所感知到的明度(lightness),通常把 Y 定義為物體的亮度(luminous)。

明,如白熾燈(A)、日光(D65)、螢光燈(F2)等等,最常使用的 D65 和 D50,前者應用

11

CIE 發展出各種均勻色彩空間(Uniform Color Space UCS),如 CIE 1964 U*V*W*、CIE 1976 L*u*v*和 CIE 1976 L*a*b*。CIELUV 主要用於顯示器和照明,CIELAB 則用於 表面色工業(Surface color industries),定義分別如下:

* 116( / )1/ 3 16

12

13

其中 a*和 b*分別代表紅綠軸和黃藍軸,並且垂直(orthogonal)於 L*,當 a*=b*=0 時,

其中 a*和 b*分別代表紅綠軸和黃藍軸,並且垂直(orthogonal)於 L*,當 a*=b*=0 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