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3 ) 覺 的 喪 失 : 當 在 這 階 段 中 個 人 完 全 投 入 一 項 活 動 時 , 往 往 產 生 一 種 與 環境結合的感覺。在閱讀互動中,面臨閱讀想像或詮釋能力的挑戰,忽略對

身體及週遭環境的現實感。

3. 閱讀快感(閱讀結果階段)

(1)產生共鳴:讀者的經驗與文本形成一股高度認同的知覺,造成某種驚奇、

興趣、愉悅的共鳴,喚起個人心靈情感上與文本共同的經驗,與文本世界互 動孕生深刻情感。

(2)樂在其中:閱讀歷程提升到不同的層次,樂趣取代厭煩。「經驗若能產 生自動自發的報酬,當下的生命當然有意義,不需要再受制於將來可能出現

的報償」(Csikszentmihalyi,1990)。

(3)時間感扭曲:客觀時間標準時鐘,為閱讀節奏扭曲了。當閱讀情節進入強烈 緊張的狀態時,心理時間感比現實時間快;當文本節奏較為緩慢時,常常心 理時間感比現實時間慢。

心流狀態在閱讀的引動下,個人的心智意識沉浸在一種享受與探索的經驗中,同時 會自我引發行為動機,因為閱讀是愉悅感和刺激不間斷的反覆(蘇慧堅,2004)。Chen, Wigand & Nilan (1999) 認為當一項活動能夠讓人產生高度享受的經驗,即使沒有外在動 機或物質的酬賞,個體都會很樂意地重複此項活動。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壹 壹壹

壹、、、圖書資訊學領域、圖書資訊學領域圖書資訊學領域 圖書資訊學領域

在這複雜的資訊環境,我國的青少年同樣地被快速膨脹、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著。

青少年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個體肩負兒童期所儲備的知識技能,使之成為 自己的一部份,再利用這些整合過的知識與技能來開創另一片新機,以便將來能獨立解 決周遭的問題。個體的認知能力在這個整合的契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也衍生出對 各式各樣資訊的需求(江福貞,2004)。原則上青少年對於自己的資訊需求會有較高的 知覺度,也懂得加以思考搜尋資訊的策略,並在行為上具備更多的自主性。從青少年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為特徵來看,其脫離了幼年期,朝向成人的世界邁進;在這個過渡時期,由於生、心 理的發展,思考能力隨之增長,雖未必具有縱觀人事物全貌的能力,卻有自己獨特的主 張(黃正鵠、楊瑞珠,1997)。

青少年留置於學校的時間,占有三分之一天長。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如能幫助人生 發展階段中可塑性最高的青少年揀選適合自己的資訊,儼然已是資訊社會相當重要的課 題(李玉瑾,2005)。

一 一一

一、、、資訊需求、資訊需求資訊需求 資訊需求

Atkin(1973)和 Derr (1983)對資訊需求提出看法指出當個人的內在認知與外在 環境接觸後,在心理層面產生了不確定感,因而衍生出企圖找尋更多資訊以供判斷此不 確定事物之企圖,此一心理狀態為「資訊需求」。

資訊需求是多數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的一種內在需求(Wilson,1981;王 梅玲,林志鳳,王美鴻,賴美玲,2003),個體在其知識匱乏無法順利解決問題,需要 其他外來的知識以添補想法上的缺漏。因此,當個人的知覺系統產生問題意識時,便會 衍生出對資訊的需求感(吳美美,楊曉雯,1999)。且不同階段所需的資訊會因外在各 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如為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或僅是為了滿足純粹的興趣或好 奇心等;而其實質的內涵,則會隨著個人的意圖而演變出不同的樣貌(張欣儒,2010)。

Taylor(1968)在圖書館諮詢的過程中,將讀者的資訊需求分成四個層次:

1. 內藏型需求(visceral need):內心隱約存在某種需求,但個體對於資訊難 以確切意識,不足以具體形成一個問題,因而無法表達或未能表示之。

2. 意識型需求(conscious need):有意識到自己內在需求的形成,但尚未 能以口語表達的需求。在這個階段,個體可能會與他人討論,解以釐清對問題 的模糊感。

3. 正式型需求(formalized need):能使用確切的詞彙以清楚且合理地陳述其 問題與所需的資訊,同時考慮使用何種策略尋求資訊。

4. 修飾型的需求(compromise need):經過思考後修正的需求,對圖書館員或 資訊檢索系統提出問題,以資訊系統的方式表達可傳遞何種檔案,亦稱為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商的需求。

二二二

二、、、資訊尋求行為、資訊尋求行為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與資訊蒐集行為只是翻譯不同,

其研究亦出自資訊科學領域的範疇。相關研究伴隨資訊需求的轉移而有所變異。多數學 者皆認為資訊尋求行為意指當個體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知識系統不足以應付當前情況,而 出自本能地感受到需要更多的資訊以便解決問題,故而採取一系列的活動搜尋資訊使自 身的需求獲得滿足,這個過程即是「資訊尋求行為」(Hewins ,1990 ; Line,1974 ; Wilson ,1981;張欣儒,2010)。

Wilson(2000)界定資訊行為模式,係指當某人產生資訊需求時、會用各種方式搜 尋資訊及使用或傳播資訊的活動;內涵包括四大要素:資訊需求、促發需求的因素、回 應需求的歷程與行動、影響回應需求的因素」。蘇諼(1995)在其論著中結論出資訊尋 求行為是個人用來解決資訊需求時所依循的途徑。

著名傳播資訊學者Dervin(1992)在其意義建構(sense-making)理論中指出,人們的 所知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經驗,並藉由新的經驗累積以解決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所以當 資訊需求者的經驗不足以應付新的狀況時,便是個人的知識狀態產生了落差(gap);資 訊需求者為了解決問題,便會激發因應策略,這些策略即是「資訊尋求行為」。Dervin 將 這過程視為一個三角形態的循環(S-G-H),如圖 2-2-1 所示;而循環的過程亦伴隨著 經驗值的持續積累強化問題解決的效率。

經驗值

圖 2-2-1 Dervin 意義建構循環理論

資料來源:Dervin, B.(1992).From the mind’s eye of the user: The sense-making qualitative-quantitive methodolog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glewood,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 P61-84.

問題情境(situation)

使用(use∕help)

落差(ga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Kuhlthau以高中生為對象進行觀察,其發現受訪者尋求資訊的管道雖不盡相同,但 在行為上具有共同模式(Kuhlthau,1993)。Kuhlthau亦應用意義建構論,說明資訊搜尋 行為的個人化特質,強調資訊蒐集過程是個人從許多原先可能不協調的資訊中,試圖找 出道理,建構自己能明白的意義歷程(賴鼎銘,黃慕萱,吳美美,林珊如,2001)。

1. 開始(task initiation):開始察覺資訊需求。

2. 選擇(topic selection):選擇研究的題目。

3. 探索(prefocus exploration):先調查一般的文獻情形,以增加初步了解,是形 成個人觀點前的探索。

4. 成形(focus formulation):從查尋到的資料中已能清晰確定題目,縮小尋求資 訊的範圍。

5. 蒐集(information collection):蒐集符合焦點相關的資訊。

6. 發表(presentation):完成資料蒐集、尋求結束(search closure)。

這六個過程中,資訊尋求者在心理上從開始階段充滿不確定感、於選擇題目方向後 開始感到樂觀,但在調查該方向的大致文獻後產生混淆、挫折與懷疑感,而確定研究題 目後轉為清晰感,收集相關資料後有了方向感和信心,並對所收集的資訊感到滿意或不 滿意。其思考與認知方面,由模糊轉為焦點集中、清晰,且興趣增強。至於行動方面,

則由尋求相關資訊,轉為選擇適當的資訊(引自王福從,2002)。

三 三三

三、、、資訊需求與資訊、資訊需求與資訊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關連性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關連性尋求行為的關連性 尋求行為的關連性

由專家從資訊需求一直到資訊蒐集行為之歷程中了解,當人們產生了需求,即有蒐 集資訊的行為,以滿足其所需。Chang ,Shan-Ju(1992)更提出資訊搜尋行為之階段歷 程,有五個面向:需求、搜尋、蒐集、評估及利用(引自賴鼎銘等 4 人,2001),其資 訊搜尋行為如圖 2-2-2 所示:

使用者需求 User With a need

資訊搜尋 Information seek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圖 2-2-2 Chang 資訊搜尋行為

資料來源:Chang,Shan-Ju(1992).Relating information uses to information needs in specific contexts:What’s in the literature and what’s missing.Occasional Papers:Vol.2.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tudies, Rutgers University,New Jersey.ERIC ED P348-999.

Wilson(1997)指出資訊行為研究是為了解個體如何尋找所需資訊,促動個體去找 資訊的前因或動機,以及事後如何判斷資訊、利用資訊的過程,而提出一資訊尋求的基 模,如圖 2-2-3。從模型當中可以發現當資訊使用者因有困惑而產生資訊需求,以正式 的或非正式的資訊系統搜尋資訊來源,可能成功找到所要的資訊,但也可能失敗。此外,

也發現資訊使用者在其間也會有資訊交換及利用資訊的行為,當利用資訊之後,不管滿 意或是不滿意都有可能會再產生新的資訊需求,繼而再尋求資訊,週而復始。

資訊使用者 資訊利用

Information use

資訊評估 Information evalu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2-3 Wilson 資訊尋求的基模

資料來源:Wilson, T.D.(1981). 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7(1),3-15.

綜言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關係密不可分。資訊行為啟始於資訊使用者需求 的動機、待解問題等,當個體產生資訊需求時,資訊尋求的任務即開始。首先進行的是 分析資訊需求的內涵、種類、搜尋的方式等,進而評估和選擇有利的檢索行動,並在執 行工作後評估結果,並不是使用者找到資訊就算完成整個資訊行為的過程。資訊若不足 以讓使用者滿意,則會再次進行檢索行動。這個過程不必然具有順序性,可能同時進行;

重新檢索時,需再檢視資訊需求的分析,或回到資訊行動的選擇。如果此過程較為複雜 時,整個循環會不斷的繼續直至個體需求被滿足為止;相對地,若資訊需求不能被滿足,

就需要更多的檢索行為來產生新的資訊。

Kuhlthau 指出資訊尋求的過程彷彿是像漏斗般的型態,資訊蒐尋的範圍從廣泛的

「相關資訊」逐步聚焦到經過篩選、與主題相關的「適當資訊」(Kuhlthau,1993);且

「相關資訊」逐步聚焦到經過篩選、與主題相關的「適當資訊」(Kuhlthau,1993);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