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行為之調查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行為之調查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Master’s Thesis E-learning Master Program of Library and l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行為之調查 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行為之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 ----以北市某公立高商為例 以北市某公立高商為例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A Study on the Reading Needs s and Behavior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Nat. er. io. sit. y. ‧. :A Case of Taipei City School. n. al. i n U. v. C h :林巧敏 博士 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 engchi Advisor: :Chiao-Min Lin,Ph.D.. 研 究 生:劉敏慧 Author: :Man -Wai. Liu.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June, 2013.

(2) 摘要 本研究主要希望了解台北市高職學生的閱讀需求與行為的現況,以及他們對學校閱 讀活動的需求與建議事項,提供閱讀推動活動相關機構及高職學校充實館藏之參考。 經過調查研究,對於台北市高職學生的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有下列幾項發現: 一、學生的閱讀需求 高職生經常閱讀「小說」、「期刊/雜誌」與「漫畫」。文章取得的管道以「自己 購買」最多,其次是「網路管道」。課外讀物來源以「網路分享」最多,其次是「同學 朋友告知」。最感興趣的閱讀主題前 5 名有「有關升學規劃的資訊」、「解決課業難題 的方法」、「放鬆心情、消除壓力或緊張的方法」、「就業的資訊」、「流行的資訊」。 二、學生的閱讀行為. 政 治 大. 學生一個月閱讀的書籍量以「閱讀 1-2 本」者佔最多。一週閱讀時間以「不到 1 小. 立. 時」最多、「1-2 小時」次之。閱讀時段以「不一定,想讀就讀」為最多,其次是「週. ‧ 國. 學. 末、假日」。當學生閱讀時以在「自己家裡」最高,其次為「班級教室」。學校中以「國 文教師」最常提供閱讀指導。學生對「老師有指導閱讀的方法」、「晨讀文章」、「讀. ‧. 書心得獎勵」等閱讀活動認同程度較高。 三、不同變項分析. y. Nat. sit. 男女學生平均一個月的閱讀數量都以「1-2 本」比例最高。年級越低閱讀量越高。. n. al. er. io. 不同科別中以「體育班」學生閱讀量最高,其次是「廣設科」學生,再來是「會計科」. i n U. v. 學生。女學生閱讀時間略高於男學生。父、母親教育程度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並無顯 著差異。. Ch. engchi.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圖書館、學校行政、教師輔導室、提 出建議。. 關鍵字: 關鍵字:高職學生、閱讀、閱讀需求、閱讀行為 I.

(3)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ading needs and behavior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s well as their requirement and suggestions toward reading activities.. Through questionnaire,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in the hope that it may offer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to the students’ parents and the school faculty while enriching the collection of the school libraries .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I. Reading Needs The top three reading meterials are novel、magazine and comics.. The most percentage. of the purchases are form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main sources of outside reading are form the Web.. The top three interesting reading topics are careers planning 、 study. 政 治 大. problems solving and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II. Reading Behaviors. 立. Most of the students read 1-2 books per month and their reading time is less than 1 hour The best time for reading are “random reading”and “weekend or holidays.”. ‧ 國. 學. per week.. The best place of reading is“home.”Among all the subjects , the chinese teachers can offer The top three favorite reading activities of students are. ‧. the most practical guidance.. “teachers’ guidance for reading ”,“morning essays reading ”and “rewards for good. y. Nat. sit. reports on readings.”. er. io. III. Different Variables. al. n. v i n C hthe higher of theirUreading time is. The reading volume The lower grades of students are, engchi No matter man and female students the amount of their reading are 1-2 books per month.. among all the departments, “sport major”rank the first and “advertisement design major” rank the second. Female students spend a little bit more time in reading than male students. The background of parents’ education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volume o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this research offers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 libraries,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counseling room.. Key words: :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reading needs, reading behaviors. II.

(4) 謝. 辭. 於學習過程中經歷了本身工作職務之轉換,其中心情之轉折,一度想放棄學業,學 習之路似是漫長,如今即將告一段落,心懷無限感激,感激一路相伴的師長、同學、同 事與家人。.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誠摯的感謝指導老師林巧敏博士的悉心指導,從論文方向的確 定,過程中的疑惑與寫作上的疏漏之處,皆全力協助與指正。在論文口試期間,衷心感 謝王梅玲老師及莊道明老師的細心審閱,並提供精闢的指正與諸多建議,使得論文內容 更臻充實完整。. 政 治 大. 在此也要感謝所有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感謝您們的傾囊指導,為培養我的專業能. 立. 力而盡情付出。特別要感謝林巧敏老師自始至終不厭其煩的給我具體指導,讓我能更清. ‧ 國. 學. 楚自己在研究上的盲點,順利完成研究並從中獲益良多。同事英傑老師解答我問卷統計 上的問題,當然也要感謝同事美玲老師提供求學上的經驗分享、婉玲老師在英文詞彙、. ‧. 簡介的建議。同學莉玲、週遭好友及圖資100的同學們,謝謝你們在這2年間一直的持續 的砥礪、鼓舞與關心我。. sit. y. Nat. n. al. er. io.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感謝家人無限的體諒與協助。課業、工作、家庭三方要兼. i n U. v. 顧著實不易,幸賴家人的包容與支持,才能順利完成此歷程。公婆的諒解及先生任勞任. Ch. engchi. 怨的擔負不少家務,在我情緒低落時,給予打氣安慰,做為我最堅強之後盾。寶貝女兒 宜恬及寶貝兒子宗翰的獨立自主與貼心懂事,看我累了會幫我按摩舒壓,讓我更能專心 致力於課業。謝謝你們。. 劉 敏 慧 政治大學. 謹致於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六 月.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辭 ………………………………………………………………...……..……III. 目. 次 …………………………………………………………………..…...…....IV. 表 目 次 ………………….……………………………………………..….……..…VI 圖 目 次 ………………………………………………………………..….……...VIII 第 一 章 緒論………………………………………………………..….…..……….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政 治 大.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立.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 國. 學. 第 四 節 名 詞 解 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閱讀理念之分析……………………………………..….…..….…10. y. Nat. io. sit. 第二節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17. n. al. er. 第三節 高職生閱讀需求相關研究……………………………….....….…24. i n U. v. 第四節 高職生閱讀行為相關研究……………………………….....….…38. Ch. engchi. 第 三 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7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5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54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分析………………………………………..….….……………55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閱讀需求結果分析……………………….…..….….……………58 第二節 閱讀行為結果分析…………………………..….….….…………69. IV.

(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78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101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1 第二節 建議…………………………..………………..….………..……108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112 參考文獻……………………………………..….….……………………..………..113 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113 中文部份 貳、英文部分……………………………………..….….………………………….122 英文部分 附錄. 政 治 大. 附錄一:102 年臺北市高職學生閱讀需求及閱讀行為調查研究」問卷…..………126.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表目次 表 2-1-1 閱讀的意義……………………….…………..….……..………….………10 表 2-3-1 學生閱讀需求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32 表 2-3-2 學生讀物的類型……………………………………..…..…..……….……35 表 2-3-3 學生閱讀媒體的來源……………..….…..……………….…………….…36 表 2-4-1 馬祖區國中生每月閱讀課外書籍之數量分布情形.....…………….….…42 表 2-4-2 閱讀的時段………………….…………………..….…..………………….44 表 2-4-3 閱讀的場所……………………….……………..….………..…………….44 表 2-4-4 閱讀的頻率(每月)…….…………………………….…..….…..……….45. 政 治 大. 表 2-4-5 閱讀的數量(每月)…………………………………….…..….…..……….45. 立. 表 2-4-6 閱讀的時間(每天)……………………………………...….…..……….45. ‧ 國. 學. 表 2-4-7 閱讀指導……………………………………..….…..……………………..46. ‧. 表 3-2-1 研究構面與題項對照表………………………......………….……………50 表 3-3-1 學生科系分配………………..……………………….….....……..…....….52. y. Nat. io. sit. 表 3-3-2 學生抽樣班級數分布表……………………………………....….…..……53. n. al. er. 表 4-1-1 學生部別、年級、性別背景統計表…………….…………....….…..……56. i n U. v. 表 4-1-2 學生就讀科別統計.……..….…....………..…...…….….....……...…....….57. Ch. engchi. 表 4-1-3 學生家長教育程度統計.…..…..….………..………….….......…..…....….57 表 4-1-4 高職生經常閱讀的課外讀物類型……….……...…….….......…..…....….59 表 4-1-5 高職生文章取得媒體或管道…...………….………….….......…..…....….60 表 4-1-6 高職生閱讀的資訊來源…...…....…………....……….….......…..…....…..61 表 4-1-7 閱讀需求--課業學習方面分析…..…..…….…...…….….......…..…....…..62 表 4-1-8 閱讀需求--生涯規劃方面分析…..………………….…......….....…....…..63 表 4-1-9 閱讀需求--社會生活方面分析表…..……....…….…..........….....…....…..64 表 4-1-10 閱讀需求--休閒娛樂方面分析表……..………….…..........….....…...…..66 表 4-1-11 高職生的閱讀需求--身心發展方面分析表……..…...........…...….....…..67 VI.

(8) 表 4-1-12 高職生的閱讀需求--社會互動方面分析表….…..........…......…........…..68 表 4-2-1 高職生的課外書籍閱讀量分布情…......………........….....…....…....…..69 表 4-2-2 平均一週閱讀的時間……….…..…………..…….…........……..…....….70 表 4-2-3 課外書籍閱讀時段….........….......……..………….….......……..…....….71 表 4-2-4 高職生平常從事課外閱讀的地點.......…….……..….….......…..…....….72 表 4-2-5 哪些科目老師會提供課外閱讀指導…..….…..……....…....…...…....….73 表 4-2-6 不同科系提供課外閱讀指導之教師…..……….…....…..….......…....….75 表 4-2-7. 學生對閱讀活動認同程度…..........……….......….….......….…..…....….77. 表 4-3-1 不同性別的高職生課外讀物類型差異顯著性考..…...............…...…….79. 政 治 大. 表 4-3-2 不同年級的高職生閱讀的課外讀物類型差異顯著性考驗.……............80. 立. 表 4-3-3 不同年級閱讀文章取得媒體或管道差異顯著性考驗.......………….….81. ‧ 國. 學. 表 4-3-4 不同年級閱讀需求主題—平均數統計表….…......….....….…….......….85 表 4-3-5 不同年級閱讀需求—不同閱讀主題偏好差異顯著性考驗.……..…......86. ‧. 表 4-3-6 不同年級在不同閱讀主題--事後鑑定Dunnett T3比較分析…..…....….88. sit. y. Nat. 表 4-3-7 不同科別閱讀需求主題—平均數統計表............….…….…….…..........91. n. al. er. io. 表 4-3-8 不同科別閱讀需求—不同閱讀主題偏好差異顯著性考驗….…............92. i n U. v. 表 4-3-9 不同性別學生課外閱讀數量差異分……...........….…....….…..…......….94. Ch. engchi. 表 4-3-10 不同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數量差異分析.……….......….…....………....….95 表 4-3-11 不同科別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差異分析....….…......….......…..….....….96 表 4-3-12 不同性別的高職生一週平均的閱讀時間.….……..….…....….….….….97 表 4-3-13 閱讀時間與父親教育程度的關係…......…........….…....……….…....….98 表 4-3-14 閱讀時間與母親教育程度的關係..…............……….……..…..........….99 表 4-3-15 不同性別學生課外閱讀地點差異分析…. …….…...…....….…..….......100. VII.

(9) 圖目次 圖 2-2-1 Dervin 意義建構循環理..………………………………. .….….…..……19 圖 2-2-2 Chang 資訊搜尋行為…………………………………….…. .….….……21 圖 2-2-3 Wilson, T.D.資訊尋求的基模..….……….……….....….…........…...……22 圖 2-2-4 需求、動機、行為的活動週期模式….………………………………….23 圖 3-1-1 研究架構……………………………….……..….…..……………………47 圖 3-1-2 研究流程圖…………………………….………..….…..…………………4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成四節,第一節介紹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 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閱讀重要性與價值 閱讀重要性與價值 身處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理念漸成為一個新的教育典範,終身學習能 力是每個人最大的保障,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一切競爭力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而知識 的來源在於閱讀(基隆市閱讀教育電子報,2010)。在這個時代,閱讀能讓我們登上百. 政 治 大. 嶽,可以看的更高更遠,增廣見聞。閱讀能力越強,其蒐集、整理、判斷資訊能力也越. 立. 強,有助於自我學習累積豐富的知識,達成個人目標,增加個人與國家競爭力。. ‧ 國. 學. Richek (1989)認為閱讀是透過讀者、文本與閱讀情境間的互動而建構意義的過程。 英國教育部長Blunkett也提過:「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 ‧. 是各種學習的基石」(教育部,2009)。因為時間、空間、環境、語言等限制,我們無. y. Nat. sit. 法親炙每個人或事,唐太宗認為:「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 n. al. er. io. 可明得失。」如拿起一本好書,等於走進另外一個國界,或另外一個時代,與不同的人. i n U. v. 物進行對談,也藉由作者的作品走到另一個世界去遊覽一番,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 Ch. engchi. 於出門旅行了。《塊肉餘生記》中逆境力爭上游的辛酸、《李爾王》中的貪婪與孝道諷 刺和《戰爭與和平》中體驗人生的真諦等,藉由閱讀我們間接體會了社會百態,但歷史 卻一再地重演,然而真正能將前 人提示我 們的訊息轉化為個人經驗的又有 幾人? Csikszentmihalyi(1993)指出閱讀是最能帶來樂趣的活動。閱讀能讓讀者完成在現實 世界中不能體驗的人生,透過對文本的詮釋和想像,集中心力於閱讀活動之中,內在心 靈便能悠遊於想像世界之中。國立臺南大學王友輝老師說:「『閱讀』就像是一趟奇幻 的冒險旅程,在閱讀的旅程中,我們透過想像力的發揮,隨著文字的腳步鋪陳每一個人 獨特的想像世界,這個充滿魔力的想像世界總是讓人著迷地深陷其中」(臺南縣政府,. 1.

(11) 2008) 。閱讀活動是精神能量彙整的過程,此一過程將牽動情緒隨著目標的距離而波動, 因此閱讀活動的本身即給讀者與文本共創經驗的世界 (Iser, 1978)。 閱讀不僅能開拓心靈視野,更能厚植國家知識力量與競爭基礎(林巧敏,2009), 亞洲韓國、香港,北歐的芬蘭等國陸續發起全國閱讀年活動,透過政府力量提倡全民閱 讀運動,為國民自我學習與終生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2006 年以來,這些國家在國際評比 PISA 報告的閱讀素養項目成績穩居前四名,而這些國家競爭力也相對穩定。這也解釋各 國教育界對閱讀教育的重視。「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些國家是如何調整其閱讀策略, 有效提升國民的閱讀力值得臺灣學習!. 二、高職學生閱讀概況.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吳寶春於國中畢業只認得約 500 個字,入伍後才向同袍借書來看請益不懂的地方, 最愛讀商業書與勵志書,特別提到一本書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他說讀著讀著:. ‧. 「不禁深受感動,心靈為之戰慄了好久。」(吳寶春、劉永毅,2010)。真是不可思議, 許多高學歷人士自認為熱愛文學,碰到世界名著也需下一番閱讀功夫,而吳寶春不只是. Nat. sit. y. 讀而已,而且受到的震撼還銘刻至今。Krashen (2004)亦指出閱讀確實能增進培養識字. er. io. 力,閱讀是途徑,可以培養寫作風格、建立足夠字彙、正確拼字及增進文法能力。. al. v i n Ch 讀成就有明顯相關」。然而從親子天下《2011少年閱讀力大調查》可知,國高中生的閱 engchi U n. 柯華葳(2008)指出,從研究顯示:「家庭所提供的閱讀環境、閱讀資源與學童閱. 讀習慣唯一有顯著影響的變數就是父母的學歷(陳雅慧,2010);從社經結構可知,不. 少高職學生是來自經濟弱勢的家庭,家長必須為生活奔波,在缺乏閱讀示範、閱讀環境 的薰陶下,閱讀習慣的培養和建立相形下有待加強(朱秀蓮,2008)。然而,青少年也 受限於升學壓力,高中職學生更是公共圖書館的少數族群。臺北市立圖書館歷年「解讀 臺北人閱讀行為及借閱排行榜」記者會報告書可發現,高中職學生借閱量在學生族群及 整體閱讀人口中持續敬陪末座。該族群一直是公共圖書館致力開發的閱讀對象(洪世 昌、王莒茵、陳巧倫、林佳穎、賴郁秀,2011)。 雖然閱讀力的培養雖從小時紮根很重要,但教育是永不放棄,不論甚麼年齡,閱讀 只要有心,秉持著持久度與強度,仍能提升自己的閱讀力。大塊文化負責人郝明義先生. 2.

(12) 說過:「閱讀永遠為我們開著一扇窗戶,一扇門。我們伸手畫出那道門戶,我們就可以 超越束縛、超越界限─不管那束縛和界限來自學校,父母,還是我們自己的習慣、惰性, 或困惑。只怕不開始。永遠不要怕晚。」(郝明義,2007)。. 三、推展高職閱讀教育理念 推展高職閱讀教育理念 高職學程是技職教育的基礎,技職教育在國家人力整體供需下,爲各種技術及職業 人才提供之教育管道(劉金山,2011)。高職的教育是為了畢業進入職場所預作的一連 串訓練。技職教育隨著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過渡到技術密集,進而轉型為知識密集產 業。在高科技的今天,產業技術快速變化,為使高職學生適應科技的變化,學生基本素. 政 治 大. 養被認為是未來職場發展的重要能力(教育部技職司,2010)。. 立. 要讓臺灣的技職教育人才素質提升躋進為成一流人才,閱讀是必要的工作:一來,. ‧ 國. 學. 由閱讀來增強學生尋求資訊的能力;二來,可藉漸進式的閱讀習慣中,逐步提昇學生自 我視野(林淑芬,1998);三來,人格培養、價值觀養成、思考模式這些學習並不完全. ‧. 能從課堂中學習,但經由「閱讀」借鏡他人的經驗,來摸索建構出自己的特質。. y. Nat. sit. 97年臺北市推動教育重點工作--「高職學生閱讀人文列車」與博客來網路書店等民. n. al. er. io. 間機構合作,共同為高職人文閱讀而努力(鄭美珍,2011)。其活動內涵包括:建立專. i n U. v. 屬高職生的閱讀舞臺讓學生遇見閱讀之美,校園書香處處飄推廣晨讀、讀書會活動、國. Ch. engchi. 文科輔導團所推展的閱讀心得寫作、閱讀擂臺賽、閱讀能力預試、學習檔案及生涯檔案 競賽觀摩等多元活動期能營造優良之閱讀環境,提升閱讀風氣,點燃高職學生未來的學 習希望(朱秀蓮,2008;吳清山,2009)。學校老師、圖書館都很認真的在推動閱讀活 動,閱讀是多元且豐富的,學生透過網路平臺以社群方式分享閱讀歷程或將心得記載於 校園閱讀學習檔案中,成果也顯現出亮麗的表現。. 四、創新多元的閱讀運動 創新多元的閱讀運動 近來官方推動的人文活動,對高職生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教育部每年挹注大量 經費在閱讀的推動上。本研究對象的學校平日即協同博客來網路書店鼓勵學生投稿三魚. 3.

(13) 網讀書心得,每期頒發中學生網站優良讀書心得及小論文獎狀。 配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100 年閱讀精進年政策,激勵校內閱讀風氣、達到人人閱讀, 閱讀悅樂之目標。本研究學校圖書館推行幾項閱讀活動:(一)晨讀時間:由圖書館邀 約各領域老師每個月選出不同主題兩篇文章供學生晨讀時間閱讀;(二)每學期舉行兩 次班級文庫閱讀由圖書館提供閱讀書籍;(三)我是愛閱達人:由學生票選校園青少年 閱讀大使,由閱讀達人為引言人每學期舉行兩次愛閱進行曲分享閱讀心得;(四)校長 更設立「校長有約」: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借閱書籍總量最多者由校長與得獎班級共 進下午茶約會,分享〝悅〞讀時光。從高職教育作為中繼教育而非終結教育的角度看,. 治 政 大 習慣,卻是自我增強的最好方法。因為,任何知識的吸收與沈澱,都是經由閱讀的管道 立. 協助同學做好生涯規劃與升學輔導,這是實際面的考量。但就長遠之觀點,讓閱讀成為. 而發酵。於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每位學習者而言是急迫且重要的。終究閱讀後的. ‧ 國. 學. 結果不僅表徵在日常生活上,對往後學習效果更具有正面的意義。. ‧. 但學校推動閱讀教育仍有一些盲點,例如臺灣的教育體制常是「成果」導向,會要. y. Nat. 求學生寫學習單、閱讀心得,但這些學習單或學生的作業不全是推動閱讀活動的「主要. er. io. sit. 目的」。許多閱讀的活動熱鬧地進行,實際的成效尚未展現,反而使得學生對閱讀敬而 遠之。目前學校推動的閱讀活動真的符合學生的需求嗎?到底高職學生需要什麼樣的. n. al. 「閱讀」!. Ch. engchi. i n U. v. 眼見這波閱讀潮活動風起雲湧地積極展開中,深覺高職教師、圖書館應提供高職生 真正的閱讀需求、家長應與時俱進地一起協助提升高職生的閱讀素養,致力於閱讀興趣 的養成,將悅讀的快樂融入日常生活。藉由以上三方面觀察,引起本研究動機,希望透 過探討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變化與閱讀行為的現況,了解其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培養學 生建立終身學習態度以因應經濟、文化、社會快速變遷的趨勢,此乃為學校相關單位不 容旁貸之責。. 4.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現在浩瀚如雲的閱讀文本已使閱讀環境有很大的變化,提供讀者多樣選擇,不再只 是傳統的名人傳記、詩歌集。如學校的閱讀活動應先了解高職生喜歡的閱讀媒介類型與 閱讀主題為何?推動的閱讀活動一旦能與高職生的閱讀興趣結合,勢必帶來一番新閱讀 風貌。 (一)調查瞭解高職學生之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的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生在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的差異。. 政 治 大. (三)歸納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推動閱讀活動相關單位及高職學校充實館. 立. 藏之參考。. ‧ 國. 學.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 (一)、瞭解高職學生的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概況?. y. Nat. sit.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生在閱讀需求是否有差異?. 2.. 不同職科別的高職生在閱讀需求的差異情形為何?. 3.. 不同年級的高職生在閱讀需求的差異情形為何?. n. al. er. 不同性別的高職生在閱讀需求的差異情形為何?. io. 1.. Ch. engchi. i n U. v.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生在閱讀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1.. 不同性別的高職生在閱讀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2.. 不同職科別的高職生在閱讀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3.. 不同年級的高職生在閱讀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5.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地區 研究地區 本研究地區以臺北市某一所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為研究範圍,研究對象為就讀 臺北市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之學生,但資源班之學生除外。 二、研究內容之 研究內容之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職生閱讀現況,本研究所界定之層面僅涵蓋閱讀需 求與閱讀行為,此為本研究內容之限制。 三、研究方法之 研究方法之限 方法之限制. 政 治 大 卷的填答易受填答者對題意的誤解及填答者當時的情緒、態度及認知等主觀因素 立. 本研究由於時間、財力等因素的限制與困難,僅以問卷調查法實施之。而問. ‧ 國. 學. 影響,間接影響問卷填答的品質而導致測量偏差,此為本研究方法之限制。 四、研究推論之 研究推論之限制. ‧. 本研究僅以臺北市某一所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為研究對象,範圍並未包含所有. sit. y. Nat. 臺灣地區的所有高職生,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僅及上述臺北市某一所高級商業. n. al. er. io. 職業學校,在推論至其他縣市之高職生時必須審慎為之,此為本研究推論之限制。. Ch. engchi. 6. i n U. v.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使用之名詞,詮釋適用範圍如下: 一、高職學生 指國中生畢業後,依自我興趣選擇高級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高級職業學校以務實 致用教育為目標,以培育符應社會產業需要的人才;理論與實務兼重,並重視專業技術 的學習,強調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學有所長,畢業後為產業界所用(教育部技職司, 2011)。高職學群分有機械群、動力機械群、電機與電子群、化工群、土木與建築群、 商業與管理群、外語群、設計群、農業群、食品群、家政群、餐旅群、水產群、海事群、. 政 治 大 計群三種學群,共有廣告設計科、資料處理科、商業經營科、會計事務科、國際貿易科、 立. 藝術群、綜合等十六學群(教育部,2012)。本研究學校設有商業與管理群、外語群、設. ‧ 國. 學. 應用外語科、綜合職能科、體育班共八個科別,依科別特性各有其專業學習科目,學生 的知識技能也各不同。. ‧. 二、閱讀. sit. y. Nat. 閱讀是一項涉及語彙學習與思考判斷的複雜活動(張佳琳,2010)。Adler & Doren. al. er. io. (1972)指出:真正的閱讀是藉由心智的運作,不憑附外在的協助,而能玩味讀物中的. v. n. 符號文字並提升自我的過程。閱讀不是被動地吸收,而是積極主動的“構造過程”, 閱. Ch. engchi. i n U. 讀純粹是為了獲得「文本中的愉悅」,為生而知的目的遠比為知而知的目的重要(楊大 春,1994)。 本研究的閱讀意義是指讀者在閱讀時有其目標、主動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並加 以辨認、理解、分析之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鑑賞、記憶等行為。 三、閱讀需求 Hatt提到讀者選擇閱讀,是因為他有相當深的特定需求,個人因這些需求需獲得滿 足而從事閱讀(Hatt,1976;引自陳珮慈,1996)。讀者的閱讀需求決定著閱讀內容的 選擇,有了明確的閱讀目的,讀者才能根據這些目的定向選擇閱讀,因此閱讀行為才能 真正成為一種有意義的自覺行為 (劉雨,1995)。. 7.

(17) 本研究所指的閱讀需求是指讀者因產生閱讀動機而引發的內在需求(國立臺中圖書 館,2005),可見閱讀需求與閱讀動機密切的關係。讀者為滿足其閱讀需求進而尋找能 滿足其需求之閱讀文本種類、閱讀讀物的來源等表現。 四、閱讀行為 行為是個體進行某項活動,並維持活動的外在表現(張春興,1994)。黃家瑩(2006) 提出閱讀行為是閱讀者實際從事閱讀活動的方式、閱讀書本的數量及花在閱讀的時間。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 (2003) 認為閱讀行為是學習者閱讀書籍的數量、次數、頻率、 與廣度等行為。閱讀行為的進行與能力增進,更是在教育與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工. 治 政 大 本研究所指的閱讀行為是指從事閱讀相關的活動,相對於閱讀需求而言,是指閱讀 立. 作,成為學問與知識的表徵(楊曉雯,1997)。. 活動相關的外在表現。含括讀者的閱讀方式與閱讀的過程,例如:閱讀的時間、閱讀的. ‧ 國. 學. 場所、閱讀的頻率、閱讀指導等。.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閱讀的重要性幾乎沒有人否認。閱讀可以刺激腦神經之發展,透過閱讀,孩子可以 學會大量的字詞和組句,並累積豐富的知識,增進各領域學科的學習能力;蓄積詮釋與 批判之能量;透過閱讀,從小培養孩子積極的人文閱懷,可以提升國民文化內涵,成為 卓越的公民(楊士瑩,2011)。透過閱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提升自我、學習別人的經驗、 觀察世界的脈動。閱讀是認知世界運作與文明發展的手段。洪蘭教授指出:「閱讀可建 構知識的鷹架,大量閱讀可架構豐富的背景知識,累積學識後,才能有辨識能力與創造 力,孩子未來才有競爭力」(洪蘭,2004)。. 政 治 大 養」為架構。紀惠英,劉煥祥(2009)於2006利用臺灣PISA團隊翻譯完成的測驗材料及問 立. PISA測驗題目的設計,是以評量學生「是否具備成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能力與素. ‧ 國. 學. 卷,以相同的時程與作業流程,隨機抽取60所高中、高職,每校高一、高二學生各20名, 總共2,400名(有效樣本2,339名),以檢驗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成效。測驗的結果顯示,. ‧. 無論是科學、數學或閱讀素養方面,高中學生的表現皆顯著優於高職學生。雖然,高中. sit. y. Nat. 與高職學生於教育體制中分流,但在公民的「基本素養」上,二者應該是「一致」的。. al. er. io. 這個發現,意謂著未來中等教育的規劃如何讓我國高職生的科學、數學及閱讀素養與高. v. n. 中生表現差距逐漸縮小是一個重要課題。這引起了高職學校的高度關注,針對閱讀教育. Ch. engchi. i n U. 推出一連串的活動,希望透過閱讀教育來提升高職生的競爭力。 推行閱讀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喜歡閱讀、養成閱讀習慣與能力,營造整體讀書 文化,為了達成目標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策略來進行閱讀教育活動。所謂「戲法人人會 變,巧妙各有不同」,相同的一本書讓十個人讀,人與文本激盪出來的火花可能會有十 種不同的心得,所以在推行閱讀教育時可用的策略也可以千變萬化的。活動的內容包括 獎勵優良閱讀心得、讀書會、晨讀活動、校園閱讀網等。綜合以上觀察,可知各職業學 校對閱讀教育的推廣與肯定價值。但各校在實施閱讀教學活動之後,對學生的表現是否 有助益;而老師們在整個閱讀活動中是否關注到學生學習的情形並考量學習的需要呢? 故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北市某公立. 9.

(19) 高商為例。故本章文獻探討共分成四節,第一節針對閱讀的概說加以說明、第二節探討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第三節探討閱讀需求、第四節針對學生閱讀行為的意涵相關文獻 進行探討。藉由以上探討與說明,呈現高職學生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的相關論點,作為 本研究架構與論述依據。. 第一節 閱讀理念之分析 壹、閱讀的意義與類型 一、閱讀的意義. 政 治 大. 所謂「閱讀」,顧名思義包括兩個動作,其中一為「閱」,即看書刊資料;另一為. 立. 「讀」,即看著文字發出聲音,常人一般可透過眼睛觀看獲取資訊,也包括盲胞用觸覺. ‧ 國. 學. 來識別凸字等獲取方式。有轉則欲變化之含意,不僅是「看」與「讀」,而且包括了理 解文獻內容的意義。因此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裡對「閱讀」下了定義:閱讀. ‧. 是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引自許璦玲,2012)。圖書的顯現功能並非. y. Nat. sit. 來自於其本身的自然形式,必須經由讀者過去培育的文化知識背景與文化體驗的存量,. n. al. er. io. 透過閱讀經驗的過程與文本 (text) 共創經驗後,才能賦予圖書的意義 (Storey,1999; 蘇慧堅,2004)。. Ch. engchi. i n U. v. 國內外學者對閱讀定義不盡相同,將其不同看法彙整羅列如表2-1-1。 表 2-1-1閱讀的意義 研究者及年代. 閱讀的意義. Smith(1971). 閱讀是讀者從文字中獲得意義. Barker&Escarpit(1973). 閱讀是一項溝通的行為,透過書裡的文字表述,作 者像人們傳達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達到溝通的目 的。讀者藉著閱讀的加強作用,將作品重新建構一 個全新的作品。. Downing&Leong(1982) 閱讀是一種譯碼的過程,將閱讀符號譯成聲音的形 式。. 10.

(20) 表 2-1-1閱讀的意義 研究者及年代. 閱讀的意義. Cole(1984). 閱讀代表一種意義建構的過程,藉由視線不斷的移 動,注視並聯貫上下文,透過思考與理解,辨識字 義、組織句法了解文章內容而獲取訊息。. 柯華葳(1991). 閱讀包括認字與理解兩個部分。閱讀的核心,在於 思考。. 楊筱雯(1997). 除了是單純吸收知識的一種管道外,也是提昇人性 內涵的主要方式. Irwin(1986)、 錡寶香(1999). 閱讀是一種使用語言的高層次認知活動,且為一個 複雜且動態的認知歷程。. Goodman (洪月女譯,1998). 閱讀不是辨認單字,而是理解書寫文章的過程。讀 同一篇文章的兩個讀者永遠不會建構出相同的意 義. 政 治 大. 立 閱讀是讀者從讀物中積極、主動收集意義內涵的過. Graves(1998). ‧ 國. 學. 程,搜尋過程中讀者既有的智慧或基模共同決定了 他從讀物中所建構或取得的訊息。. 洪蘭(1999). ‧. 閱讀是從認字、理解過程中獲得意義,從文字上進 行閱讀才屬閱讀範圍,進行閱讀的同時,能刺激並 延緩大腦退化的速度,培養更敏捷的反應與記憶能 力。. sit. y. Nat. io. al. n. 殷允芃(2005). 邱天助(2009). 閱讀並不是一種被動的歷程,而是一種主動、有 活力的作為。. er. 邱天助(2001). i n U. v. 一切知識的基礎都自閱讀開始,最近的腦部研究 發現,閱讀和聯想力、創造力、感受力、理解力、 記憶力都有極大的關連。. Ch. engchi. 閱讀是增進個體獨立、心理運動和生活品質的重要 元素,也是社會互動、知識更新和生命愉悅的基本 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歸納各家說法發現狹義的閱讀是從認字、解碼過程中獲得意義,再持續從意義建構 心理歷程,建構歷程中讀者先前的經驗在閱讀上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在吸收訊息後 藉由思考與理解,重新建構出自己獨立閱讀所獲致的意義。應用閱讀方面,Richek (1989) 認為閱讀是透過讀者(writer)、文本(text)與閱讀情境間的互動而建構意義的過程, 藉由三者交織出閱讀的最終目的,增進腦部刺激,理解文本所欲傳達的訊息,方能達成 11.

(21) 有意義的學習,進一步將藉由閱讀獲知的新知應用於生活,增進生活品質提升內涵。閱 讀是一個多面向的學習歷程,學生需要引導學習如何整合閱讀歷程種種資訊。 二、閱讀的類型 曾祥芹與韓雪屏(1992)提到廣義的閱讀,原本是不分任何媒體形式的,聆聽一場 精彩演講算是閱讀,一幅好畫、一曲音樂可以是閱讀,舉凡眼、耳、舌、聲、意,有用 「心」就是一種閱讀。而狹義的閱讀則是重文字符號呈現的出版品閱讀。 時代的改變,是從閱讀的改變而開始的。閱讀是了解世界的方法(Nagy, 1997), 人類隨文字發明而產生的一種活動,有了文字,就有閱讀,閱讀能突破時間及空間限制,. 政 治 大 同。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閱讀文本從紙本走向數位化,學生的閱讀媒介是豐富而又多 立 將知識及經驗再次分享後代讀者。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來說,閱讀的定義也都不. ‧ 國. 學. 元的,包含了實體的平面書刊、視聽資料、畫冊外,也包含了現代的虛擬網路資訊,由 於讀者在接受資訊習性有了重大的轉變,閱讀環境更不同於以往。. ‧. 師大陳昭珍教授說:「伴隨數位時代,數位出版與數位閱讀議題值得關注,無論多. sit. y. Nat. 麼先進的科技,應回歸實際使用層面,以讀者需求為考量,未來圖書館如能提供多元的. al. er. io. 出版品,讓讀者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並且喜歡閱讀,樂於探索知識,才是提升整體社. n. 會競爭力的方法。」(陳昭珍,2007)。. Ch. engchi. i n U. v.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句話非常好:「讀一本書,其實是一種對話……讀者才 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就好像《紅樓夢》創造了「紅學」、金庸小說如今也成為「金學」 社群,那是因為一堆人已經開始提筆撰寫感想、書評了」(郝明義、朱衣(譯),2003)。 這本書提到閱讀分成4個層次,指出不同閱讀層次帶給讀者不同的心靈感受,亦探討閱 讀與心智成長的關連,呼籲重視閱讀的重要在於: 1.. 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 能夠讀出基本的字句和了解前後文。人們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 讀技巧,體會這些字在説什麼。. 2.. 第二層次的閱讀,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這個層次讀者能概述. 12.

(22) 書的內容、架構。能了解:“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本書的架構如何? “這 是哪一類的書—小説、歷史,還是科學論文?” 3.. 第三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比起前面的兩種閱讀, 此層次的讀者多少吃力點,讀者須具備有相當程度的分析閱讀的技巧才能咀嚼 與理解一本書,與書取得共識了解作者的論述。. 4..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能廣泛涉 獵許多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有理清問題分析討論的能力,這是 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也是所有閱讀活動中最有收穫的。. 治 政 大 雜過程。這與閱讀四層次:(一)將字解碼;(二)將字的意義聯合起來,完全了解句 立. 可見,閱讀學習是一個由從字面意義到對文章內涵深入的了解,進而提出批判的複. 子;(三)了解段落間主旨;(四)邏輯、真實性與價值的判斷問題(引自黃連從,2007),. ‧ 國. 學. 有異曲同工之妙。若學校閱讀活動沒有漸進的策略去確實推展,難以帶領學生到較高層. ‧. 的心理活動,卻會造成學生對文章一知半解,或者停留在文字的認知和句子的文意理解. y. Nat. 階設,而無法體驗到理解文章內涵的樂趣。結果,久而久之,對學生而言,閱讀活動就. n. al. er. io 貳、閱讀的重要性. sit. 變成額外的功課負擔,導致其對閱讀喪失興趣。. Ch. engchi. i n U. v. 閱讀的重要大家都持正面態度,閱讀使人類可以超越時空與文獻進行對話,是人類 獲得經驗、知識的管道之ㄧ。人類之所以與動物不一樣,在於人類能透過圖書的閱讀, 加以吸收、傳承知識,累積經驗。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切的知識與價值都以知識為核 心,而一切的知識均由閱讀開始,柯華葳教授常舉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為例,他大量閱 讀資訊,透過解讀,再將資訊與自己的知識、經驗相連結,積累了「預判產業未來走向」 的能力(彭杏珠,2012)。 閱讀素養更是終身學習的指標之一,各國近來紛紛推動閱讀活動,強調閱讀習慣養 成應往下紮根,由兒童時代培養。芬蘭政府大力推動閱讀教育,給予民眾免費基本教育, 提撥經費訓練專業教師,鼓勵學生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事物,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 13.

(23) 力,使芬蘭的閱讀成果在國際間大放異彩。 考試院保訓會培訓發展處處長彭富源指出,「擁有閱讀力這把鑰匙,所有學科將暢 行無阻。」。藉由自主之閱讀學習,學生才能跨越學校教育的限制,隨時吸收及內化知 識(許麗鈞,2009)。而我國自93年起推動「焦點三百─國小兒童閱讀計畫」,95年起 針對偏地區國中小推動閱讀推廣計畫,而97年推動的「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閱 讀提升計畫」,改變了過去針對弱勢地區的輔助,轉為全面性的閱讀政策推動。100年 持續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充實公立國民小學圖書館(室)圖書及設備」計畫,補助達1 億0,500萬元(教育部國教司,2011)。政府扮演了加強公共圖書館以及學校圖書館的資. 政 治 大. 源、縮小城鄉差距角色,讓學童更容易接觸到書籍。顯示學校是提升閱讀力關鍵的重要 環節。. 立. 閱讀是增進個體獨立、心理運動和生活品質的重要元素,也是社會互動、資訊更新. ‧ 國. 學. 和生命愉悅的基本需求(邱天助,2009)。小小閱讀城的創辦人黃寶財教授也簡要地提. ‧. 出閱讀的三個特質(小小閱讀城,2002):. y. Nat. (一)閱讀是一種享受(Read to Enjoy);. n. al. 参、閱讀研究發展的歷程. Ch. engchi. er. io. (三)閱讀是一種學習(Read to Learn)。. sit. (二)閱讀是一種分享(Read to Share);. i n U. v. 從閱讀研究發展的歷程來看,閱讀研究是一個與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圖書館 學等學科關係緊密的研究。最早將閱讀活動當作科學課題加以研究的即是教育學者和心 理學者。(黃葵、俞君立,1996;陳明來,2001) 閱讀研究者運用了許多科學理論與方法,對閱讀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下就閱 讀研究基本內涵加以說明。 一、關於閱讀的本質研究 研究者對研究的對象、學科性質、研究方法以及閱讀原則、閱讀過程、閱讀主體與 閱讀客體其交互關係,進行探討研究。研究重視讀者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閱讀是語 14.

(24) 言與思維互動的歷程,是讀者知識、經驗、情感之間交流的歷程。 Ellis (1993)指出閱讀的目的是理解,所以閱讀的歷程是從個別文字中確認其意義 的。即是由文字為輸入端,透過讀者的視覺分析系統,進入腦部活動,以解析了解文字 意義,而輸出端則是讀者解析書面文字意義的正確率。 二、關於閱讀心理的研究 在閱讀研究領域裏,閱讀心理的研究比例算較多。研究者認為,閱讀活動是一綜合 多種心理因素的心理活動,像策略的規劃、概念的連結、重點的選擇,複習背頌等,其 中概念的連結是讀者最常用的心理活動。每個人過去的經驗不同,在遇到同樣訊息時其. 治 政 大 Kintsch 提到,在閱讀的過程中,人們根據過去經驗,在腦海裡形成與文本相關的 立. 解讀並不相同。. 意義圖像,是「追求意義的過程」(幸曼玲,2008)。. ‧ 國. 學. 在追求意義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多重的心理運作,而這一連串的心理運作交織成閱. ‧. 讀的心理歷程。幸曼玲(2008)將之分成三部分. y. Nat. 1. 閱讀的流暢性:指的是「解碼」、「字義接觸」和「語句結合的過程」。人遇到不. er. io. sit. 認識的字,從音跟形進行文字的解碼,但讀者還無法掌握字的意義,還需將各詞語 的意義整合,句子的意義才會完整。閱讀要從上而下整合文義,而非只瞭解「關鍵. n. al. 字」。. Ch. engchi. i n U. v. 2. 閱讀理解:文章由段落組成,閱讀理解需耗費大幅的認知資源,讀者需回顧過去的 經驗,暸解文章結構,統整段落間的邏輯關係,將人、事、地、物等背景,在讀者 大腦中建構屬於自己的閱讀歷程,理解文本意義。 3. 閱讀教學:目前的教學多停在閱讀流暢性的層次。教學多半是教師講解,學生進行 聽講、要求學生背誦重點語詞的層次。進行閱讀教學,教師宜瞭解語文學習不是只 有工具的學習,而應注重思考的串連性。閱讀是輸入,寫作、溝通表達是輸出,鼓 勵學生以不同語言脈絡解釋文本意義,犯錯後修正才是真正的學習。 心理學家 Csikszentmihalyi (1990) 指出當人們沉迷於某種活動時,會因全心地投入 活動中,而忘卻週遭現實時空,進入渾然忘我的狀態,享受一種自我實現滿足與靈思泉 15.

(25) 湧的經驗,這種無上的經驗就是所謂的「心流」(flow)。 多數的心流體驗需要在活動中發揮大量的認知技巧(skill)與接受挑戰能力 (challenge),兩者之間須達到平衡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舉例來說:「閱讀」就是能 引發心流的活動之一,因為閱讀有具體目標、需要集中注意力,且閱讀者也必須熟悉語 言的規則(Csikszentmihalyi, 1990)。 閱讀行為是一種以心流經驗為中介的輸入與輸出轉換過程,讀者個人的文化資本存 量,它控制著對閱讀活動的挑戰能力,透過意識與文本融合的經驗過程中,樂趣成為心 流經驗所輸出的酬賞,而樂趣酬賞又將成為讀者重複閱讀的動力根源。. 治 政 大 動機,在過程中對所有文辭不假思索地進入一種渾然忘我的狀態中,心情隨之起伏,而 立 蘇慧堅(2004)將閱讀心流經驗定義為:「讀者能主動選擇文本且帶有明確的閱讀. 享受一種愉悅的共鳴感。」蘇慧堅結合現象學派的閱讀觀點,建立閱讀過程的心流特質,. ‧ 國. 學. 說明如下:. ‧. 1. 期待視野(閱讀事前階段). y. Nat. (1)閱讀目標與即時回饋︰當讀者在選擇閱讀文本時,預期將會達到內在目. er. io. sit. 標的滿足,在選擇之前必受個人閱讀動機與情境等影響。在閱讀過程中,個 人能了解每一段文辭的意義反饋,並同時滿足自己所投注的精神能量的回應. n. al. Ch. (吳思慧,2008)。. engchi. i n U. v. (2)脈絡掌握:讀者從文字的規則、意像轉化、辨識文化與歷史背景等元素 中,重新組構成為讀者自我的意義,是閱讀時掌握情節、情境脈絡、認知力 的內在秩序。 2. 自我意識投入(閱讀經驗階段) (1)全神貫注:當讀者全神貫注於文本時,其知覺泯沒於文本的情節中,人 與閱讀活動合一的精神能量。 (2)情移作用:讀者進入文本的世界中,意識與情緒跟隨著文本的情節而起 伏,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題「無我之境,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 何者為物」之境。 16.

(26) (3)覺的喪失:當在這階段中個人完全投入一項活動時,往往產生一種與 環境結合的感覺。在閱讀互動中,面臨閱讀想像或詮釋能力的挑戰,忽略對 身體及週遭環境的現實感。 3. 閱讀快感(閱讀結果階段) (1)產生共鳴:讀者的經驗與文本形成一股高度認同的知覺,造成某種驚奇、 興趣、愉悅的共鳴,喚起個人心靈情感上與文本共同的經驗,與文本世界互 動孕生深刻情感。 (2)樂在其中:閱讀歷程提升到不同的層次,樂趣取代厭煩。「經驗若能產. 治 政 大 的報償」(Csikszentmihalyi,1990)。 立. 生自動自發的報酬,當下的生命當然有意義,不需要再受制於將來可能出現. (3)時間感扭曲:客觀時間標準時鐘,為閱讀節奏扭曲了。當閱讀情節進入強烈. ‧ 國. 學. 緊張的狀態時,心理時間感比現實時間快;當文本節奏較為緩慢時,常常心. ‧. 理時間感比現實時間慢。. y. Nat. 心流狀態在閱讀的引動下,個人的心智意識沉浸在一種享受與探索的經驗中,同時. er. io. sit. 會自我引發行為動機,因為閱讀是愉悅感和刺激不間斷的反覆(蘇慧堅,2004)。Chen, Wigand & Nilan (1999) 認為當一項活動能夠讓人產生高度享受的經驗,即使沒有外在動. n. al. i n 機或物質的酬賞,個體都會很樂意地重複此項活動。 Ch engchi U. v. 第二節 需求與行為相關理論 壹、圖書資訊學領域. 在這複雜的資訊環境,我國的青少年同樣地被快速膨脹、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著。 青少年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個體肩負兒童期所儲備的知識技能,使之成為 自己的一部份,再利用這些整合過的知識與技能來開創另一片新機,以便將來能獨立解 決周遭的問題。個體的認知能力在這個整合的契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也衍生出對 各式各樣資訊的需求(江福貞,2004)。原則上青少年對於自己的資訊需求會有較高的 知覺度,也懂得加以思考搜尋資訊的策略,並在行為上具備更多的自主性。從青少年的 17.

(27) 行為特徵來看,其脫離了幼年期,朝向成人的世界邁進;在這個過渡時期,由於生、心 理的發展,思考能力隨之增長,雖未必具有縱觀人事物全貌的能力,卻有自己獨特的主 張(黃正鵠、楊瑞珠,1997)。 青少年留置於學校的時間,占有三分之一天長。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如能幫助人生 發展階段中可塑性最高的青少年揀選適合自己的資訊,儼然已是資訊社會相當重要的課 題(李玉瑾,2005)。 一、資訊需求 Atkin(1973)和 Derr (1983)對資訊需求提出看法指出當個人的內在認知與外在. 治 政 確定事物之企圖,此一心理狀態為「資訊需求」。 大 立. 環境接觸後,在心理層面產生了不確定感,因而衍生出企圖找尋更多資訊以供判斷此不. 資訊需求是多數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的一種內在需求(Wilson,1981;王. ‧ 國. 學. 梅玲,林志鳳,王美鴻,賴美玲,2003),個體在其知識匱乏無法順利解決問題,需要. ‧. 其他外來的知識以添補想法上的缺漏。因此,當個人的知覺系統產生問題意識時,便會. y. Nat. 衍生出對資訊的需求感(吳美美,楊曉雯,1999)。且不同階段所需的資訊會因外在各. er. io. sit. 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如為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或僅是為了滿足純粹的興趣或好 奇心等;而其實質的內涵,則會隨著個人的意圖而演變出不同的樣貌(張欣儒,2010)。. al. n. v i n Taylor(1968)在圖書館諮詢的過程中,將讀者的資訊需求分成四個層次: Ch engchi U 1.. 內藏型需求(visceral need):內心隱約存在某種需求,但個體對於資訊難 以確切意識,不足以具體形成一個問題,因而無法表達或未能表示之。. 2.. 意識型需求(conscious need):有意識到自己內在需求的形成,但尚未 能以口語表達的需求。在這個階段,個體可能會與他人討論,解以釐清對問題 的模糊感。. 3.. 正式型需求(formalized need):能使用確切的詞彙以清楚且合理地陳述其 問題與所需的資訊,同時考慮使用何種策略尋求資訊。. 4. 修飾型的需求(compromise need):經過思考後修正的需求,對圖書館員或 資訊檢索系統提出問題,以資訊系統的方式表達可傳遞何種檔案,亦稱為協 18.

(28) 商的需求。 二、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與資訊蒐集行為只是翻譯不同, 其研究亦出自資訊科學領域的範疇。相關研究伴隨資訊需求的轉移而有所變異。多數學 者皆認為資訊尋求行為意指當個體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知識系統不足以應付當前情況,而 出自本能地感受到需要更多的資訊以便解決問題,故而採取一系列的活動搜尋資訊使自 身的需求獲得滿足,這個過程即是「資訊尋求行為」(Hewins ,1990 ;. Line,1974 ;. Wilson ,1981;張欣儒,2010)。. 治 政 大 尋資訊及使用或傳播資訊的活動;內涵包括四大要素:資訊需求、促發需求的因素、回 立. Wilson(2000)界定資訊行為模式,係指當某人產生資訊需求時、會用各種方式搜. 求行為是個人用來解決資訊需求時所依循的途徑。. 學. ‧ 國. 應需求的歷程與行動、影響回應需求的因素」。蘇諼(1995)在其論著中結論出資訊尋. ‧. 著名傳播資訊學者Dervin(1992)在其意義建構(sense-making)理論中指出,人們的. y. Nat. 所知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經驗,並藉由新的經驗累積以解決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所以當. er. io. sit. 資訊需求者的經驗不足以應付新的狀況時,便是個人的知識狀態產生了落差(gap);資 訊需求者為了解決問題,便會激發因應策略,這些策略即是「資訊尋求行為」。Dervin 將. al. n. v i n 這過程視為一個三角形態的循環(S-G-H),如圖 2-2-1 所示;而循環的過程亦伴隨著 Ch engchi U 經驗值的持續積累強化問題解決的效率。. 問題情境(situation) 經驗值. 落差(gap). 使用(use∕help). 圖 2-2-1 Dervin 意義建構循環理論 資料來源:Dervin, B.(1992).From the mind’s eye of the user: The sense-making qualitative-quantitive methodolog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glewood,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 P61-84.. 19.

(29) Kuhlthau以高中生為對象進行觀察,其發現受訪者尋求資訊的管道雖不盡相同,但 在行為上具有共同模式(Kuhlthau,1993)。Kuhlthau亦應用意義建構論,說明資訊搜尋 行為的個人化特質,強調資訊蒐集過程是個人從許多原先可能不協調的資訊中,試圖找 出道理,建構自己能明白的意義歷程(賴鼎銘,黃慕萱,吳美美,林珊如,2001)。 1.. 開始(task initiation):開始察覺資訊需求。. 2.. 選擇(topic selection):選擇研究的題目。. 3.. 探索(prefocus exploration):先調查一般的文獻情形,以增加初步了解,是形 成個人觀點前的探索。. 4.. 政 治 大. 成形(focus formulation):從查尋到的資料中已能清晰確定題目,縮小尋求資 訊的範圍。. 立. 蒐集(information collection):蒐集符合焦點相關的資訊。. 6.. 發表(presentation):完成資料蒐集、尋求結束(search closure)。. ‧ 國. 學. 5.. ‧. 這六個過程中,資訊尋求者在心理上從開始階段充滿不確定感、於選擇題目方向後. y. Nat. 開始感到樂觀,但在調查該方向的大致文獻後產生混淆、挫折與懷疑感,而確定研究題. er. io. sit. 目後轉為清晰感,收集相關資料後有了方向感和信心,並對所收集的資訊感到滿意或不 滿意。其思考與認知方面,由模糊轉為焦點集中、清晰,且興趣增強。至於行動方面,. al. n. v i n 則由尋求相關資訊,轉為選擇適當的資訊(引自王福從,2002)。 Ch engchi U 三、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關連性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關連性. 由專家從資訊需求一直到資訊蒐集行為之歷程中了解,當人們產生了需求,即有蒐 集資訊的行為,以滿足其所需。Chang ,Shan-Ju(1992)更提出資訊搜尋行為之階段歷 程,有五個面向:需求、搜尋、蒐集、評估及利用(引自賴鼎銘等 4 人,2001),其資 訊搜尋行為如圖 2-2-2 所示:. 使用者需求 User With a need. 20. 資訊搜尋 Information seeking 資訊系統.

(30) 資訊評估 Information evaluation 資訊利用 Information use. 治 政 大 圖 2-2-2 Chang 資訊搜尋行為 立 資料來源:Chang,Shan-Ju(1992).Relating information uses to information needs in specific ‧ 國. 學. contexts:What’s in the literature and what’s missing.Occasional Papers:Vol.2. School of.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tudies, Rutgers University,New Jersey.ERIC ED P348-999.. y. Nat. sit. Wilson(1997)指出資訊行為研究是為了解個體如何尋找所需資訊,促動個體去找. n. al. er. io. 資訊的前因或動機,以及事後如何判斷資訊、利用資訊的過程,而提出一資訊尋求的基. i n U. v. 模,如圖 2-2-3。從模型當中可以發現當資訊使用者因有困惑而產生資訊需求,以正式. Ch. engchi. 的或非正式的資訊系統搜尋資訊來源,可能成功找到所要的資訊,但也可能失敗。此外, 也發現資訊使用者在其間也會有資訊交換及利用資訊的行為,當利用資訊之後,不管滿 意或是不滿意都有可能會再產生新的資訊需求,繼而再尋求資訊,週而復始。. 資訊使用者 21. 滿意/不滿意. 需求.

(3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2-2-3 Wilson 資訊尋求的基模 資料來源:Wilson, T.D.(1981). 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7(1),3-15.. y. Nat. er. io. sit. 綜言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關係密不可分。資訊行為啟始於資訊使用者需求 的動機、待解問題等,當個體產生資訊需求時,資訊尋求的任務即開始。首先進行的是. al. n. v i n 分析資訊需求的內涵、種類、搜尋的方式等,進而評估和選擇有利的檢索行動,並在執 Ch engchi U. 行工作後評估結果,並不是使用者找到資訊就算完成整個資訊行為的過程。資訊若不足 以讓使用者滿意,則會再次進行檢索行動。這個過程不必然具有順序性,可能同時進行; 重新檢索時,需再檢視資訊需求的分析,或回到資訊行動的選擇。如果此過程較為複雜 時,整個循環會不斷的繼續直至個體需求被滿足為止;相對地,若資訊需求不能被滿足, 就需要更多的檢索行為來產生新的資訊。 Kuhlthau 指出資訊尋求的過程彷彿是像漏斗般的型態,資訊蒐尋的範圍從廣泛的 「相關資訊」逐步聚焦到經過篩選、與主題相關的「適當資訊」(Kuhlthau,1993);且 人的思慮及情感也會隨著蒐尋的過程而起伏變化;曾淑賢、楊曉雯也特別提醒研究者如 在觀察資訊尋求的行為時,需注重資訊使用者在找尋資訊時的真正動機,以及促使他從 22.

(32) 事資訊行為的環境特質,如:個人知識背景、個人特質、職業、社會環境等(曾淑賢, 2001;楊曉雯,1994),此為之資訊心理學的基本精神。. 貳、心理學領域 「需求」是一種心理與個體上的缺乏,而產生的渴望。張春興(1998)提出需求有 三種解釋:(一)需求是指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二)需求是指個體內在的一種匱乏 狀態;(三)從個體的動機與驅力來分析時,各派觀點不一。 當個體產生某些需求而未獲得滿足時,將引發個體的內在焦慮,進而激發其動機, 促使個體產生某些行為以滿足其需求。因此,人們因需求而產生動機,再因動機而引發. 政 治 大. 外在行為模式,正可以解釋閱讀需求、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的關連性,如圖2-2-4。. 焦慮狀態. 需求無法滿足. 學. 動機. sit. io. er. Nat. y. ‧ 滿足需求 平息焦慮. 新的需求. 行為. ‧ 國. 立. al. n. v i n 圖 2-2-4 C 需求、動機、行為的活動週期模式 hengchi U 資料來源: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臺北市:東華。 社會心理學(頁 221) 引自耿華、徐凱、高虹霄(2005)。信息時代高校學生讀者閱讀需求的思考,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館工作與研究,2005 卷 5 期,80-82。 個體需求的產生不可單獨視為一個問題,亦不能和個人的感知或發生的情境分開。 換句話說,問題因人而異,端賴個人的需求不同而產生相異的實質內涵;而尋求滿足則 被視為是一種基本的需求,可使個人的問題或存在之困境獲得解除(曾淑賢,2001); 為了滿足自我或解決問題,人們則會進行資訊尋求的行為,以便取得相關的資訊(黃慕 萱,2001)。 相較於兒童較為被動地接收訊息的學習模式,青少年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原則上能 23.

(33) 更精準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也懂得加以思考搜尋資訊的策略,並具自主行為能力。因為 擁有上述的身心特質,使得青少年在這資訊傳播. 的時代中,成為電腦原. 民的族. 群。但是即便如此,這些青少年在同 、傳播媒體、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等影響力交互 作用下,又較成人容易對這些廣大的資訊感到迷 ,也往往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和處理。 故而,學校師長與父母若能在充分瞭解青少年與互相信賴的前提下, 盡關懷與引 導者角色的功能。了解青少年需要的究鄔是哪些資訊?是否能夠評估、確認自己的需求 種類與需求程度?又可從哪些管道搜尋所需的資訊?在上述之心理與行為層面,不同知 識背景的青少年是否會展現出不同的自我覺察與認知?此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一。. 第三節. 立. 治 政 高職生閱讀需求相關研究 大. ‧ 國. 學. 壹、閱讀的需求類型. 郝明義(2001)於「閱讀的風貌」一文中提出,閱讀的需求類型分四種:. ‧. 一、閱讀,是為了求知的需求. sit. y. Nat. 為了使生活更美好,在工作上、課業上、生理上、生活上,讀者都有各種知. al. 書、電腦書、語. er. io. 識的需求。知識需求的閱讀,閱讀教科書、商管類書籍、保. v. n. 言學習類書、勵志書等等,此類知識類需求為了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而激發 出思想深處的結醰。. Ch. engchi. i n U. 二、閱讀,是為了思想的需求 文學、. 學、科學、藝術等範疇,都屬於思想類需求。此範疇書籍有一個很. 大的特色,就是價值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歷久而 思想需求的閱讀之間,有時. 會感覺到一些. 新。在知識需求的閱讀和. 色地帶,似乎難以分別。. 三、參考閱讀的工具需求 這種閱讀,是為了幫助查. 、參考其他書籍。也就是對於字典、百科全書、. 地圖等的需求。工具需求類的書籍,功能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總要隨時代 的變遷而調整。. 24.

(34) 四、休閒需求 這種閱讀,主要是為了娛樂、消. ,是一種休閒運動。漫畫、羅曼史小說、. 寫真集、休閒雜誌等皆屬休閒類需求。而Sebbins(1982)為「深度休閒」下的定 義:「業餘者(amateur)、. 好者(hobbyist)系統並有計畫的從事某一活動,此. 活動對參與者而言是有價值和趣味的自. 性活動,而他們投入如事業般的專注,. 並能夠在此生涯經歷中獲得與表現特殊的技巧、知識與經驗」。. 郝明義認為,閱讀的書籍種類和獲得的滿足沒有. 對關係。同樣是雜誌,有些讀者. 治 的需求而閱讀雜誌,並不能單以休閒 政 大 需求來認定書籍單一的價值,讀者也可能為了滿足更深層內在的價值而閱讀。而這 立. 是為了求知而閱讀專業領域的雜誌,有些是為消 消. 樣的現象可說明,讀者選擇閱讀文本類型的同時,並非只是文本類型所指的表面意義。. ‧ 國. 學 ‧. Hatt(1976)認為讀者的閱讀需求期待透過與文本(text)的互動以完成目標。因此當. y. Nat. 讀者選擇進入閱讀狀態,必定是因為讀者在其閱讀的對象中發現,他的需求能獲得一定. er. io. sit. 程度之滿足,亦即他具有特定目的,而且認為在和這份資料互動中,他可以有所得,因 此,瞭解促使讀者進行閱讀之需求有助我們更能掌握其閱讀的喜好(李美月,2003)。. n. al. Ch. engchi. i n U. v. Escarpit 則認為讀者並非是涵納一切資料內容的收容. ,而是搜尋. 文中能和自. 己程度及認知需求相符合的部份。不同的社會角色和生活造就不同的閱讀動機和閱讀類 型(引自李美月,2003)。圖書館的選書政策與選題政策的擬定,有異曲同工之妙,都 要考慮讀者的需求。所謂滿足讀者需求不是滿足任何個別讀者或某類讀者的訊息需求, 而是透過分析了解大多數讀者或. 在讀者的需求(陳信元,2005)。因此本文中的閱讀. 需求研究不能再受限於過去的「文學賞析」為觀點層面,而是針對高中職生現實的生活 面,實際瞭解高中職生從事閱讀的閱讀文本種類及閱讀讀物的來源。. 参、讀者閱讀文本種類及閱讀讀物來源分析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omputer-aided scoring system on teaching and scoring , as well as find out how much influence of this software has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irst of all, by observing on 393 Junior High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