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風格分期與代表作品

第二章 荀貝格生平與代表作品

第二節 音樂風格分期與代表作品

5

第四節 五個樂章整體比較

第五章 總結

6

7

當時演出獲得好評。他對荀貝格早期音樂的發展影響深遠,也是荀貝格學習音樂 路途中唯一正式的老師;荀貝格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澤姆林斯基幾乎已經把所 有了解的作曲技巧與疑問都教給自己。8 1901 年十月,荀貝格與澤姆林斯基的妹 妹瑪蒂爾德(Mathilde Schoenberg, 1877-1923)結婚,婚後短暫移居至柏林,育有三 位子女。

在柏林期間,荀貝格結 識兩位音樂家: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與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他向兩位介紹自己的作品,如 還未完成的《古勒之歌》(Gurrelieder, 1911)片段與交響詩《佩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

und Melisande, op. 5, 1903)。之後獲得理查‧史特勞斯的賞識,引薦他榮獲德國音

樂協會李斯特獎(Liszt Preis),9 並幫他安排音樂院的教職工作。至於布梭尼,雖未 替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頓,但兩人仍保持一段真摯的情誼。 1903 年荀貝格返回維也 納,因其作品《昇華之夜》(Verklärte Nacht, op. 4, 1899)的演出,而認識另一位音 樂大師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馬勒總是給予他許多支持與鼓勵,並無私 的提攜荀貝格,介紹許多私人學生跟他學習作曲,其中一位就是後來著名的學徒 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隨後另一位學生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也 正式拜師學習,音樂史上「第二維也納樂派」如此成形。10

8 Arnold Schoenberg, “My Evolution, in Style and Idea”, ed.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0.

9 潘皇龍,《讓我們來欣賞現代音樂》(台北:全音樂出版,1999),13。

10 西洋古典音樂時期,維也納有三位活躍的大師: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相隔約一 百年後的維也納,再次出現引領世界音樂潮流的音樂家,故在音樂史上被稱做「第二維也

8

除了作曲之外,荀貝格亦發展其他專業領域;他於 1907 年開始學習繪畫,故 此時期樂風深受當代表現主義的影響,並結識畫家康丁斯基,彼此交流美學論點;

另外於 1910 年著手寫作音樂理論專書《和聲理論》(Harmonielehre, 1911),更增添 荀貝格在音樂教育的地位。西元 1912 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荀貝格被迫暫停 剛起步的新音樂創作以及音樂院的教學工作;直到 1917 年他才再度展開教職,並 創立「作曲家協會」(Society for Private Musical Performances),此社團會定期舉辦 現代音樂會,以演奏經典的現代音樂為主。荀貝格費心經營於此社團,這段期間 未寫作任何新作品,一直到 1920 年才寫了幾首鋼琴曲和室內樂,這些樂曲片段之 後會出現在非凡的《五首鋼琴作品》(Five Piano Pieces, op.23, 1923),11 十二音列 理論也會逐漸成形。在 1923 年他的第一任妻子瑪蒂爾德因病去世,次年荀貝格認 識小他二十四歲的葛楚德(Gertrud Kolisch, 1898-1967),並在他慶祝五十歲生日後 不久再婚;荀貝格的人生到此時逐漸趨向圓滿,而他的音樂生涯也已開始嘗到甜 美的果實。他在 1925 年接受「國際作曲家協會」(ISCM)12 的邀請,於其音樂節中 指揮演出《小夜曲》(Serenade op.24, 1923)而大獲好評。到此時,荀貝格的作品已 受到樂界矚目,並經常在其他國家被演出;同時,他的指揮足跡也拓展至歐洲多

9

(String Quartet no.4, op. 37, 1936)、 《第二號室內樂交響曲》(Chamber Symphony

no.2 , op. 38, 1939)、

《晚禱》(Kol nidre, op.39, 1938)…等。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 束後,荀貝格終於又與歐洲的親友們恢復聯絡,他的作品再次於歐洲重要的音樂 節被演出,並且被許多音樂院積極的邀請擔任教職,但這些邀請都被荀貝格所拒 絕;他始終不願回去曾將他排除在門外的歐洲音樂界,而繼續留在美國維持創作。

他曾於 1948 年出版論文集《風格與思想》(Style and Idea, 1948),最後在 1951 年 7 月 13 日逝世於美國洛杉磯。

10 前,自己完全信奉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2)等後浪漫樂派大師的音樂風格;14 傳統德奧派音樂家如: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貝多芬、布拉姆斯、華格納等,在他的音樂學習路上 影響深遠。荀貝格在幼年時期的創作以聲樂曲為主,但多數未被留傳下來,或只

11

風格,代表作品為:《昇華之夜》、《古勒之歌》、《佩利亞與梅麗桑》、《第一號室內 樂交響曲》(Chamber Symphony no.1 in E Major, op. 9, 1906)、第一號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inor, op.7, 1905)和第二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

in F-sharp Minor, op. 10, 1908)。

二、非調性時期(1908-1920):

古典音樂發展至後期浪漫樂派,和聲愈來愈龐大厚重,調性結構最後崩塌而 發展出所謂的「非調性音樂」─ atonality,荀貝格即這項創新的先驅,但他比較 偏好用 ”pantonal” 這個字來稱呼它。16 西元 1908 年,荀貝格受到當代表現主義 潮流的影響,開始發展非調性的音樂語彙,如 1909 年完成的《空中花園之書》(15 Gedichte aus Das Bush der Hängenden Gärten, op.15, 1909),他在首演音樂會的節目 單上提到:

(Pierrot lunaire, op. 21, 1912)…等。另外,此時期的作品常可看到荀貝格運用巴羅 克時期的音樂寫作手法,如:卡農、持續低音…等。

16 Waiter B. Bailey, 1998, 83.

17 Willi Reich, “ Schoenberg: A Critical Biography ”, trans. Leo Black (New York: Praeger, 1971), 48-49.

12

三、序列音樂時期(1920-1936):

大約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荀貝格逐漸由非調的音樂語彙發展出十二音列理 論,初期比較出名的作品包括:《五首鋼琴作品》、《小夜曲》、《鋼琴組曲》(Suite for

Piano, op.25, 1923)…等,受到當時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影響,曲式大多使用

古典時期的傳統形式。於 1928 年之後所作的十二音列作品開始他的成熟期,包括:

《交響變奏曲》(Variations for Orchestra, op.31, 1928)、《兩首鋼琴作品》(Two Piano

Pieces, op.33a, 1931)、

《第四號弦樂四重奏》、《華沙的劫後餘生》(A Survivor from

Warsaw, op.46, 1947)…等。

四、晚期序列音樂與調性時期(1930-1951):

荀貝格一方面致力於開創新的音樂風格,另一方面他依舊寫作傳統調性的作 品,有些是改編或繼續完成未寫完的調性作品,如 1906 年開始創作但 1939 年才 完成的《第二號室內樂交響曲》(Chamber Symphony no.2 , op. 38, 1939);全新創作 的作品包括:《為管風琴所作的變奏式宣敘調》(Variations on a Recitative for Organ,

op.40, 1941)、

《三首鄉村歌曲》(Three Folk Songs, op. 49, 1948)…等;另外他也改編 古典樂派大師的作品。晚期調性的創作大多是在移居美國後所寫的,這時期的創 作中包含許多合唱作品,如《晚禱》;而晚期的十二音列作品逐漸又走回傳統的調 性音樂思想:著重音與音之間的對稱關係、使用六音組(hexachord)…等,在他的作 品《拿破崙頌》(Ode to Napoleon Buonaparte, op.41,1942)中就可以看見以上手法。

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