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飲食評估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而言,飲食評估的目的包括:(1) 調查個人或群體食物和營養素的攝取狀況 (2)制定或評估國家健康及 農業政策 (3)進行流行病學研究,探討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4)做為商業 目的使用,提供調查數據給食品製造商發明新產品 (吳幸娟等,2001;

Lee & Nieman, 1996)。通常飲食評估會因研究對象不同而有所差異,要 依研究者本身的研究目的和設計來選擇合適的飲食評估法。本節將分 成三部份進行整理。一、孕婦營養狀況評估方法。二、飲食頻率問卷 之信效度研究。三、昇糖指數及昇糖負荷之信效度研究。

一、 孕婦營養狀況評估方法

婦女懷孕期間的飲食狀況通常會與非懷孕期的飲食情形略有不 同,但一般常用來評估孕婦飲食狀況的方法與一般人相同,包括飲食 紀錄法(Food Record)、24 小時飲食回憶法(24 Hour Recall)、飲食頻率 問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

1. 飲食紀錄法(Food Record):

飲食紀錄法是由受訪者記錄過去一段時間的飲食,包含食物種 類、品牌名稱、烹調方式及食用份量等(Thompson & Byers, 1994),再 使用食品成份分析資料計算營養素攝取量。通常可分為估計式飲食紀 錄 法 (Estimated food record) 與 秤 重 式 飲 食 紀 錄 法 (Weighed food record);估計飲食記錄法是利用家中秤量工具(碗、杯子、湯匙等)、圖 片、模型等估計進食量,而秤重式飲食紀錄法則利用秤量工具直接測

量飲食量,且秤量需與飲食同時進行,才不會遺漏食物項目或份量。

估計式飲食紀錄法雖正確性較低,但紀錄結果可用來了解個人在群體 中營養素的平均攝取量與分佈情形。此外,飲食記錄法為開放式的作 答方式,受試者可自由記錄下所有的飲食項目,對於飲食種類廣泛的 受試者而言,可收集到完整的飲食資料(Briefel et al., 1992),故飲食記 錄可取得較為正確的受試者飲食量,進而可用於估算熱量及營養素的 攝取情形,故飲食記錄常作為評估其他飲食評估法之黃金標準。但由 於飲食記錄法需要隨身攜帶秤量工具並隨時記錄,過程較為繁瑣,故 需要有高度動機的個案才能配合參與,才能得到受試者的飲食攝取資 料,若不具書寫能力之受試者,則可使用錄音機輔助(Todd et al., 1983;

Thompson & Byers., 1994)。

若僅收集一天的飲食記錄無法代表受試者的飲食,通常要收集一 星期所有天數,才能減少每天的飲食差異性,取得較具代表性之飲食 資料(Beaton et al., 1983) ,故可採取一星期中平日與週末等比例天數作 記錄。但隨著飲食記錄天數增加,受試者的動機卻大幅降低(Gersovitz et al., 1986),處於生命特殊時期的情況,如懷孕婦女,往往有較強的動機 作飲食記錄,因此孕婦適合此方法來做飲食評估。

2.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24 Hour Recall):

此法為飲食調查最常使用的方式,可分為單一的 24 小時飲食回憶 法(只收集一天飲食)和重覆的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進行多次重覆施測) 二種;單一的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實施較簡單,適合使用於評估大群體,

但用於評估個人的日常飲食可能代表性不足(Gibson, 1990)。如對同一 對象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重覆施測或進行連續多天施測,即重覆的 24 小

時飲食回憶法,則所得資料可用來評估個人的日常飲食攝取(吳幸娟 等,2001)。24 小時飲食回憶法的優點為對受試者負擔較輕,對正規飲 食較無影響,配合度也較高,所需時間短,且適用於不識字之受訪者 (Thompson & Byers, 1994)。飲食資料的收集是經由受過訪談訓練的營 養專業人員訪問受訪者或受訪者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請其回憶前一 天或過去 24 小時內所吃的食物,並詳細記錄烹調方式、品牌名稱、食 用份量等,若有服用補充劑者也需一併記錄(Thompson & Byers, 1994;

Willett, 1998)。由 24 小 時 飲 食 回 憶 法 所 獲 得 之 飲 食 內 容 , 可 用 飲 食 成 份 資 料 庫 來 計 算 營 養 素 攝 取 量 , 故 訪 視 者 須 注 意 所 獲 得 之 飲 食 內 容 是 否 與 受 訪 者 平 日 飲 食 型 態 相 似 , 才 能 具 代 表 性 。 此法成功與否決定於受訪者的記憶力、合作態度、表達能力、訪 員技巧及食物份量估算的正確性所影響(余雅萍,2003)。在訪問過程 中,訪員常要使用標準化的探索性問題,提醒受訪者是否有遺漏的項 目,以獲得詳細之飲食資料。而受訪者是否能正確的估計出進食量也 十分重要,食物份量通常採用量器(如杯、碗、匙等)作為記錄,並可利 用食物模型、照片等輔助工具來幫助受訪者回想及估算(Thompson &

Byers, 1994;Willett, 1998)

3. 飲食頻率問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

飲食頻率的發展起源於 Burke 於 1947 年發展了一份飲食歷史,其 內容包含 24 小時飲食回顧訪談、3 天飲食記錄及食物表選單,來評估 個人飲食情形,其中食物表選單(checklist)是飲食頻率問卷的前身。為 了能簡單快速收集個人平日飲食資料,1950 年代,研究調查者開始發 展飲食頻率問卷,並評估它在飲食評估上的角色。1961 年,Heady 使 用飲食記錄法,證明了食物的攝食頻率與相同食物在數天的總秤量重

具有高度相關性。飲食頻率問卷於 1970 年代廣泛的被使用,經過不斷 的修正與努力,飲食頻率問卷已成為一種相重要的飲食評估方法 (Willett, 1998)。

此法是藉由問卷方式詢問受訪者過去一段時間內的飲食情形,來 得到個人長期的飲食相關資料,故可以用來輔助收集短期飲食(如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的不足,來做為個人長期的飲食評估。問卷經由訪員 詢問或受訪者自填特定一段時間(每日、每星期、每月或每年)內的飲食 及食用頻率(Gibson, 1990)。一般分為兩大部分︰食物名稱(food list)與 攝取頻率(frequency),在食物名稱方面應先考慮研究目的,再決定食物 選項的種類,而在選擇上應具備三個特點:(1)選擇大部份人經常選用 的食物 (2)包含含量高且經常攝取的營養素 (3)可用來比較人與人之間 的差異情形;在食物種類的選擇上約有 60-152 個選項。為了評估相關 或全部的營養素攝取,還會加入食物份量(portion size)。有些則利用特 定份量,形成半定量飲食頻率問卷,如一片吐司、一顆雞蛋(Thompson

& Byers, 1994;Willett, 1998)。飲食頻率問卷相較於 24 小時飲食回憶 法而言,是一個較容易操作且較便宜的營養評估方法,隨科技的進步 使得處理飲食頻率問卷的機械化,減少許多編碼、資料處理的繁瑣過 程。此外,對受試者的飲食行為干擾也少,可以收集到代表個人長期 飲食的飲食型型態,而非單一幾天的飲食攝取。雖飲食頻率問卷所收 集的飲食資料只是做估算值而非精準值,但此法常應用於流行病學研 究中,將受訪者依攝取量或攝取頻率高低分組,探討食物攝取情形與 健康疾病的相關性。

評估孕婦懷孕期間營養狀況,較常使用的評估法為 24 小時飲食回 憶法(Hunt et al, 1976;Landman & Hall, 1989;Newman et al., 1991;

Benny et al., 1991;Andersen et al., 2003)。國內黃惠煐和高美丁(1994) 探討高雄地區孕婦之膳食攝食狀況及評估其營養素攝取情形時,即是 利用 24 小時飲食回憶分別收集懷孕不同時期孕婦的飲食攝取狀況。但 24 小時無法評估長期的飲食情形,許多研究為了得到懷孕期間的飲食 資料,則會使用飲食頻率問卷來進行飲食評估(Moore et al., 2004)。但 對於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不同種族的人群,在同一份食物頻率問卷的 信效度會所有不同;此外,食物頻率問卷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會影響 到它對飲食攝取的準確測量,因此必須進行食物頻率問卷的信效度研 究(Willett, 1998)。

Fawzi 等學者(2004)探討半定量式飲食頻率問卷是否適用於懷孕婦 女,分別徵募 72 位美裔非洲及 132 位白人孕婦,以飲食頻率問卷及實 際血液生化值做比較。血樣是測定血漿中類胡蘿蔔素及γ-維生素 E,

紅血球中的長鏈脂肪酸(n-3)、α-亞麻油酸和反式脂肪酸。結果發現,

在類胡蘿蔔素及γ-維生素 E 上,以飲食頻率問卷和血漿實際濃度比 較,相關性很高; 長鏈脂肪酸(n-3)、α-亞麻油酸和反式脂肪酸方面,

飲食頻率問卷和紅血球濃度比較,除了α-亞麻油酸外,相關性也很高。

因此作者認為,在評估一般孕婦的營養素上,飲食頻率問卷是一項適 當的評估工具。

研究有時候會利用兩種以上的飲食評估法來評估孕婦懷孕期間飲 食狀況。張素瓊(1991)在進行台南地區孕乳婦營養素攝取之調查研究 時,利用自編飲食調查問卷,以 24 小時飲食記錄法收集婦女懷孕期及 授乳期三天飲食資料,同時採用飲食回顧法收集懷孕前食物攝取資 料。此外,陳姮霏(2004)利用四種飲食評估法,包含 24 小時飲食回憶、

飲食頻率問卷、三天飲食記錄、一週飲食及活動頻率問卷來收集懷孕

婦女之飲食相關資料。此研究以飲食頻率問卷評估孕婦懷孕前一年及 懷孕全期的飲食狀況,並於懷孕期間每月進行一次以電訪完成的 24 小 時飲食回憶與自編之一週飲食及活度頻率問卷,再配合在懷孕三期各 一次的三天飲食紀錄,由受訪者自行寄回。

綜合上述,選擇適用的飲食評估法需要考慮研究目的、適用範圍 及研究資料等。飲食記錄法被認為是效度最佳的飲食評估方法,可正 確的評估攝取量,但要完成飲食記錄需要識字且主動參與的受試者。

而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雖可短時間的訪視來快速得到一個人的飲食攝 取量,且適用於不識字的群體,但由於個人的每天飲食變異大,測量 一次的 24 小時飲食回憶無法得到代表個人的飲食資料。飲食頻率問卷 可用來評估一個人某一段時間的飲食,雖然此法無法收集到個人詳細 的飲食資料,來精確計算出個人的飲食攝取量,但可以區別個人飲食 的高低攝取分組,了解個人一般較長期的飲食型態,適用於大規模的 研究中。

二、 飲食頻率問卷信效度研究

許多探討有關孕婦營養狀況的研究,都希望藉由飲食頻率問卷來了 解孕婦的長期營養狀況。而研究者為了檢測飲食頻率問卷的效度,通

許多探討有關孕婦營養狀況的研究,都希望藉由飲食頻率問卷來了 解孕婦的長期營養狀況。而研究者為了檢測飲食頻率問卷的效度,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