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能獲取可靠資訊的條件
4. 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絡教育及輔導服務」
參考網頁: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家長教育網頁
中文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Parent-Education/pe-index.html
英文
http://www.edb.gov.hk/en/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Parent-Education/pe-index.html
家長教育相關影片:
「健康網絡由你創」
https://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parents-related/ebulletin-for-parents/2017-2018/20180615.html
http://iclass.hk/doc/mdm_partnership_programme.php http://elearning.eee.hku.hk/video/mdm.mp4
香港大學
流動裝置管理系統 (MDM)
網絡安全 – 網絡欺凌
什麼是網絡欺凌?
嚇
•
•
•
•
真
來源:香港大學 <<明德電腦>> 教科書
網絡欺凌定義
來源: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4/26/ED1004260016.htm
<<只是一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dBY0dYINLFM?rel=0
來源:香港青年協會
模擬影片
不同形式的網絡欺凌
•各種形式的網絡欺凌都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極大困擾,
而在極端情況下, 更可能會最終導致自殺的悲劇。
•像現實世界中的欺凌者一樣,網絡欺凌者有時會嘗試游 說或威迫其他人參與欺凌。不同的是,網絡欺凌者可在 網上隱藏他們的身份,而不需如傳統欺凌者般親身運用 武力或社交本領來達到目的。
•網絡欺凌者更可利用即時通訊科技對受害者作出持續而 不受地域限制的攻擊。因此,我們通常難以有效地遏止 網絡欺凌的發生。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你並 不能 透過簡單的「刪除」鍵徹底刪除你在網上披 露的資訊。即使你後悔在網上發出一篇即興的評論,並 在張貼後一小時內把它刪除,但已經為時已晚,這篇評 論可能已被大量傳閱。
•例子: 一名準新娘在社交網站發表對結婚賀禮不滿的言 論。不久之後,大批網民批評她的態度,並公開她的婚 禮日期及地點。她因此承受極大壓力並為自己的言論公 開作出道歉。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 你或會在網上張貼訊息、資料或相片前三思,並只限「朋友」
查閱,但你卻 不能 控制他人在網上分享該資訊。你的朋友 在其帳戶或網站轉貼你的訊息前未必會徵求你的同意或通知 你。
• 例子 : 一名女子在網上向朋友發訊息,抱怨遭男友拋棄。
她指控前男友曾把她推落樓梯,引致她受傷。 結果,她在網 絡世界上的所謂「朋友」為表示支持她,在網站展示她前男 友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 相片及住址。
• 該名「被指責者」為逃避指責因而缺課數天,及後在電台節 目澄清有關指控是沒有事實根據的。部分網民其後在網上張 貼該名女子的個人資料,聲稱為她前男友報復。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一般消費者均可負擔購買具上網功能和 高質素攝錄鏡頭 的智能電話。智能電話用戶時常可拍攝公眾地方的所見 所聞並上載至網上。
•不論你是否情願,你偶爾的 失禮行為都可能會被拍攝,
不斷被取笑或挖苦,你也可能因此成為「網絡紅人」。
•眾所周知,有些網上論壇的成員擅於為片段中人物
「 起底 」。即使你或你的朋友只是在不同網站留下零 碎資料,別人亦可在你不知情下,從各種途徑匯集所有 關於你的資料。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 例子 : 兩名巴士乘客因座位問題而發生爭執。爭執的過程被另一 名乘客以智能電話拍下,並在網上分享有關片段。
• 其後網民揭露該兩名乘客的身份,公開他們的姓名及電話號碼,
結果令該兩名乘 客面對巨大的壓力。大多數的網上論壇充斥對該 兩名乘客的批評。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你在網上所說的話或分享的資訊可受到關注及批判,程 度遠超你的想像。網絡欺凌者或會以網絡公義為名,將 你分享的資訊作出點名批評。
•他們會對你的網上言論或行為 進行審判,並作出裁決。
但常見的是「攻擊者」最後亦可能會變成受害者。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例子 : 一名憤怒的顧客張貼一段短片,以號召網民杯
葛某商店。她以粗言穢語表達對該店的客戶服務的不滿。
•但令她驚訝的是,網民認為她的行為不合理,她反而成 為被攻擊的對象。她的相片、 住址及辦公地址在網上 被公開。一個社交網絡群組亦因此成立,目的為要求她 作出道歉。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網絡欺凌者亦可能會 假冒受害者,並盗用受害者的社交 網絡帳戶,向受害者「朋友」名單上的朋友及家人發出 冒犯、騷擾、不恰當的訊息或「恐嚇侮辱」電郵。
•例子 : 一對情侶交往不久,共用男方的社交網站帳戶 的密碼。結果,該女子從男友的社交網絡活動紀錄中發 現他有其他感情關係,而她事前並不知道。該女子感到 失望,於是假冒男友向他的前女友發出騷擾訊息。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網絡欺凌者或會 蓄意觸怒受害者,令他們以激進或冒犯 性的言論回應。當受害者如此回應時, 網絡欺凌者會 在其社交網絡或聊天螢幕按鍵通知網絡服務供應商,舉 報受害者的帳戶有令人反感的內容。
•例子 : 一對夫婦離異。雙方在一個網上論壇互相洩憤。
雙方均有其支持者。他們具攻擊性的言論遭對方向網絡 服務供應商舉報為不恰當,雙方的帳戶因而被網絡服務 供應商終止。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網上分享資訊的風險
•你可能以為既然自己從沒有在網上披露個人資料,又沒 有在網上與他人溝通,就以為自己不會受到網絡欺凌。
然而,互聯網的連繫是如此緊密,任何人(不論是否網 民)都會很容易被不負責任的網上行為傷害。
•例子 : 一個沒有社交網站帳戶的女孩被同學誣蔑牽涉 援交。這謠言在某網上論壇流傳,該女孩的一些朋友還 張貼她的相片及電話號碼,以作「調查」。結果,該女 孩收到數以千計要求性服務的滋擾電話。
來源: https://www.pcpd.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c.pdf
http://www.youthcan.hk/zh-hk/theme/bullying/infograph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