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美館親子教育活動規劃與實施之運作歷程

本節探討北美館親子教育活動的實際實施歷程,實施的方式會根據不 同承辦人的風格而有不同,計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綜合闡述三類型 北美館親子教育活動的規劃歷程;第二部分,分別探討三類型活動執行者 對親子教育活動的意義與影響;第三部分,從空間情境的觀點,分析三類 型親子教育活動在不同空間氛圍中體現的意涵。

一、北美館親子教育活動從規劃到實施的歷程

前文述及,親子教育活動的規劃與活動的形成受到人、成效與週期等 因素的影響,在人的影響因素中,館長與推廣組的組長引領整個館的走向 與推廣組的方向,這個大方向的架構透過人、透過政策形塑組織的氛圍,

使得在執行各種推廣教育活動的各活動的館方人員有明確的目標。承辦人 則在這樣的情境中,扮演著對活動形成、規劃的主導性,因此就活動的規 劃歷程而言,在北美館中三種類型親子教育活動由於各有一位承辦人負 責,規劃活動歷程的體驗自然投射在承辦人的行事裡,隨承辦人風格想法 的不同,所呈現出的規劃過程也有不一樣的面貌。儘管館長或推廣組組長 對活動有意見,然而要經歷再次修正、重新規劃與最後定案的內容仍是由 承辦人來承擔。

所以探討活動規劃的歷程,其實也是體現在承辦人如何將活動從一個 點或一個交辦的事項,經過發想一直到定案、執行的過程,思索探究的是 承辦人如何將每個活動類型不同的目的轉化成多樣且豐富的活動,從發想 到定案執行之間呈現的規劃歷程。但是,這個歷程除了行政流程,如公文 上簽等,必要的程序之外,實際上規劃歷程並沒有一個穩固不變的規劃模 式,畢竟活動的許多新點子或好的概念是不會在理想規劃模式中自動產生 的,中間的變動因素也是非理想規劃模式所能涵蓋的。

以下綜合三位承辦人規劃活動時的歷程,先說明承辦人對活動規劃的 整體想法,再探討訂定活動目標、設計學習活動、實施與調整、活動行銷

方式等從規劃到實施的歷程。將研究發現之規劃到實施歷程以圖表來呈 現,有助於理解其中的要項,如圖 4-2 所示:

2圖 4-2:親子教育活動規劃與執行歷程的要項關係

(一)活動規劃歷程的整體看法

呼應文獻探討所述及 Vallance(2004)故事陳述觀點的美術館課程設 計,認為以往這些對於課程的思考並不足以描述與形容觀眾在美術館中接

始、過程與結尾三個階段的故事。

承辦人規劃親子教育活動歷程,正在於「編織」故事的部分。承辦人 會不停思索的是關於定位的問題,亦即參與者到底能從中獲得哪些不同的 經驗,這是關於「編」故事人需要清楚知道的,活動目的與整個館與參與 者之間的關係。館方的承辦人在訪談中也提到自己對於規劃歷程的一些思 考:

我思考的部份是美術館的藝術教育跟學校跟安親班的定位問題,

美術館有自己的藝術教育,我認為不是學校那一套,也不像畫室 一直在畫畫,這部份我們也參考很多不同國家及美術館的作法…

美術館的兒童藝術教育的定位是什麼?是需要去思考的(I 館員 03-01-950521)。

在訪談活動教師的結果中也發現到這個「說」故事的角色同樣需要一 套方法,或說是一套中心思想,才能詮釋這個故事,因此「目的」階段如 果沒有很清楚的思索也會影響到執行階段。當設定活動的目的時,不是單 純的依照 Tylor 線性課程模式在規劃課程教案一樣設定課程目標、設計學習 活動、執行與評鑑,而是在設定目標時便承認故事中所有演員都可能加詞 或漏演;在故事過程的設計裡,提供參與的機會,與物件或經詮釋過的材 料互動;與最後設計一個包含多元反映的結論。

在北美館裡親子教育活動的故事陳述觀點與活動方案規劃的流程加 以整合,可歸納出幾個歸納歷程的內涵,包括訂定目標、設計活動、實施 與調整、行銷等階段,以下將分別詳述之。

(二)確立活動目標

前文中已探討北美館各類型親子教育活動的目的,活動目的透過教育 活動來傳遞,而親子教育活動目標的訂定可以分為活動主要目的與單元活 動目標,主要目的是較少變動的,其意涵即是活動的宗旨,而單元活動目 標是依據每次活動主題與內容的不同而設定,可以提供承辦人與教師活動 中的具體指引,單元活動目標的設定也會在承辦人與活動教師的理念間產 生協調。

1、以「主題→計畫目標、活動主旨→活動教學目標」為規劃軸線

以資源教室「黑洞幻像:新媒體的藝術探險」之活動計畫目標為例:

(1) 本展覽希望藉由新媒體的媒介作為溝通的平臺,並以「影像 藝術」的歷史脈絡作為規劃主軸,讓觀眾在遊戲與操作中體 驗影像藝術的創作手法。

(2) 提供國中、國小及親子一個運用感官體驗新媒體藝術的機會 及空間。

(3) 開發一般觀眾在一個沒有壓力的藝術體驗空間中,思考新媒 體藝術創作手法及美學意涵,進而欣賞「龐畢度中心新媒體 藝術展」的藝術表現。(D 計畫 03-12)。

而該活動在活動教案中呈現的學習目標為:

(1) 博物館利用教育學習。

(2) 認識龐畢度建築。

(3) 「龐畢度錄影藝術展」作品欣賞。

(4) 在遊戲與操作中體驗影像藝術的創作手法。

(5)對新媒體藝術(錄影藝術、數位藝術、虛擬實境)有初步的認識 及興趣。(D 教案 03-12)。

整個活動目標其實是跟著所配合展覽的主軸「新媒體」來訂定,使參與 者認識影像藝術的創作媒材,但是在廣闊的新媒體與影像藝術中,活動所 要呈現的是什麼樣的學習「主軸」呢?再以「裝飾美好生活」為例,其活 動教學目標為:

(1) 凡參與資源教室學生能對 ART DECO 風格的作品,有所體驗及 認識並能加以欣賞。

(2) 凡參與資源教室學生能運用 ART DECO 風格特徵元素,進行不 同的活動創作,並能充份享受創作所帶來的樂趣(D 教案 03-11)。

目標都傾向以比較具體的方式來說明,但是對於活動所要呈現的學習 主軸卻較少顧慮到。

2、活動目標下再設小單元的具體目標

另外有些活動區分不同的小單元,每一個單元也需要提供教師教學時 具體指引,因此會訂定更具體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聽聽看:聲音探索」

活動中的教學目標是:

(1) 使每位學生能覺知環境與個人關係,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 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 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及文化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風 格及其文化脈絡,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並熱忱參與多元文 化的藝術活動。

(3) 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擴展藝術的視野,尊 重與了解藝術創作(D 教案 03-10)。

這些是比較寬廣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單元活動的性質分別為每 一段活動設定具體目標,呈現如下:

(1) 「發現聲音」:(目標) 運用生活單一聲響,發揮專注力與聽 覺能力。

(2) 「聲影音像」:(目標) 結合美術館週邊聲影,從多種混雜的 視覺與聽覺干擾中,解離各項聲音元素。

(3) 「動聽創作」:(目標) 發揮個人創作與小組合作的聽覺與動覺 表現。

(4) 「體驗分享」:(目標) 綜合討論與分享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

聽覺與動覺的相互關連,並激發觀察與欣賞的能力。

(5) 「展場導覽」:(目標) 「異響」的欣賞與博物館利用教育。(D 教案 03-10)。

具體目標將教師應教導的方向與參與者將學習到的內容都條列的說 明,這樣的方式比較接近傳統教案的撰寫方法,若以美術館的特質來比較,

是否能相互呼應?依據 Erickson(引自徐純,2001:94-95)提出博物館使用 以「概念(concept)」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在親子教育活動中往往從活動主 題發展活動單元目標與內容,忽略了在活動的核心中支持「持久性理解」

的「概念」或「big idea」,越是基本的共通的概念越能讓來自不同背景的親 子都可以理解,因為那是與生活經驗、先備知識最貼近的。因此若是為活 動訂定穩固的、狹隘的學習目標其實較難符合美術館經驗與學習的本質。

若能進一步轉化單元目標的規劃方式,重視在活動中所要傳達的基本意義 核心,以提出幾個本質性問題的形式來設計活動主軸,或許更能提供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導引,也提供參與者更寬廣的學習空間。

(三)設計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計包含活動內容、活動流程的規劃以及確定活動策略與 所需資源,前文中已分別討論三種類型的活動內容,以下則將研究中與規 劃時活動設計考量歷程有關的部分加以歸納分析,包括轉化展品、結合規 劃資源與考量影響因素三部分,以下分項加以說明。

1、以展覽為資源箱,以展品為核心教材

在三種類型的親子教育活動中,親子導覽與資源教室的活動大部分是 從北美館的展覽發展出來的,因此,在思考活動的走向與主題時,會從展 覽檔期的主軸來抓:「配合展覽,從展覽中抽出一些元素,做空間的設計,

或是從整年度的展覽脈絡的屬性中挑出資源教室可以獨立出來的部份,但 還是希望可以讓他們看到真的東西真的作品(I 館員 03-01-950521)。」而 假日親子活動是以配合節令、展覽或與教師、藝術工作者為主軸來考量。

2、邀集專業資源規劃學習活動

資源教室的規劃從展覽中轉化要素,受訪談的館方人員提到活動的規 劃流程的困難點在於:

每一檔規劃對我來講都是新的,都是從零開始,所以那個感覺就

每一檔規劃對我來講都是新的,都是從零開始,所以那個感覺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