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例題來源與實驗設計

第四章 例題測試與結果分析

4.1 例題來源與實驗設計

39

40

表 4.1 測試例題基本設定(續)

已知最佳解 題號 場站數 顧客數 容量 配送時限 每場站

車輛數 車隊數 總成本

pr05 4 240 180 420 5 20 2385.77 pr06 4 288 185 400 6 23 2723.27 pr07 6 72 200 500 1 6 1089.56 pr08 6 144 190 475 2 12 1666.60 pr09 6 216 180 450 3 16 2153.10 pr10 6 288 170 425 4 24 2921.85

在所有例題中,p01~p07 無限制配送時限、p08~p11 僅限制車輛行駛總時 間而無考慮服務顧客之時間,而 pr01-p10 為限制行駛與服務顧客之時間。

表 4.2 配送時限與顧客點數整理表

例題 配送時限 顧客節點數

p01-p07 無限制 50、75、100 p08-p11 僅限制車輛行駛總時間而無考慮配送時間 249

pr01-p10 限制車輛行駛總時間(包含行駛與配送之時間) 48、72、96、144、

192、216、240、288 本研究針對方法與模組之組合方式、控制參數之設定,進行測試之實驗 設計。整個測試過程可分成以下三個實驗,整理如表 4.2 所示。

表 4.3 實驗設計

實驗一 起始解可行度測試

實驗二 可行調整解模組及鄰域搜尋模組之解題績效測試 實驗三 門檻接受模組之參數解題績效測試

實驗一為起始解可行度測試,針對前述之 16 種起始解法(NNS1、NNS2、

NNS3、NIS、NNP1、NNP2、NNP3、NIP、TC1_FI、TC2_FI、TC3_FI、TC4_FI、

TC1_FN、TC2_FN、TC3_FN、TC4_FN)進行測試,測試評估指標如表 4.3 所 示。雖然構建起始解時不見得能夠立即為可行解,所得出之精確度也可能是 在不可行範圍內,但是之後可與實驗二與實驗三的績效作比較,觀察其變化。

41

解題精確度包括兩項指標:1. 使用車輛數;2. 運輸成本誤差(%),通常使用 與「已知最佳解」之成本誤差(%)為比較基準,定義為:

%

×100 成本

文獻已知最佳解之運輸

成本 文獻已知最佳解之運輸

-求得解之運輸成本

(4.1)

表 4.4 實驗一之測試資料與評估指標

起始解模組方法 測試例題 評估指標

單 階 段

NNS1、NNS2 NNS3、NIS NNP1、NNP2 NNP3、NIP 兩

階 段

TC1_FI、TC2_FI TC3_FI、TC4_FI TC1_FN、TC2_FN TC3_FN、TC4_FN

p01~p11 pr01~pr10

1. 可行度 = ×100

%

測試例題總數

求得可行解之題數 2. 精確度:

(a) 運輸成本誤差(%) (b) 車輛數

實驗二為可行解調整(FA)模組以及鄰域搜尋(NS)模組執行組合之解題績 效測試。本實驗延續實驗一進行 FA 模組及 NS 模組執行組合之解題績效測 試,除了在測試 FA 模組之解題可行度外,也同時測試 NS 模組中,不同的兩 種鄰域搜尋組合方式對於例題求解後其解題之精確度。實驗二的評估指標仍 延續實驗一之可行度指標與精確度指標。相關評估指標如表 4.5 所示。

表 4.5 實驗二相關測試資料與評估指標 起始解 鄰域搜尋模組 評估指標

NNS1、NNS2 NNS3、NIS NNP1、NNP2 NNP3、NIP TC1_FI、TC2_FI TC3_FI、TC4_FI TC1_FN、TC2_FN TC3_FN、TC4_FN

N1 N2

1. 可行度

(求得之可行解題數/測試例題總數)*100%

2. 精確度

(a) 運輸成本(僅考量距離) (b) 車輛數

另外針對鄰域搜尋方法之組合方式進行測試,考量路線內及路線間交換 法之執行順序,共設計了兩種組合:(1) N1,先執行路線間的交換再執行路

42

線內之交換;與(2) N2,先執行路線內的交換再執行路線間之交換。詳細執 行順序如表 4.6 所示。

表 4.6 實驗二鄰域搜尋模組交換法組合方式

鄰域搜尋 代號

先路線間後路線內

[(2opt_R)+(2opt_D)+(1_0)+(1_1)+(2_0)+(1_2)] Æ [(2_opt)+(Or_opt)] N1 先路線內後路線間

[(2_opt)+(Or_opt)]Æ[(2opt_R)+(2opt_D)+(1_0)+(1_1)+(2_0)+(1_2)] N2 實驗三為門檻接受法之解題績效測試。本實驗延續實驗二所得出之結 果,利用實驗二測試較佳之鄰域搜尋順序並在執行之後使用門檻接受法,並 觀察不同起始解法在不同門檻值時其對於解題績效之影響。

實驗三挑選出 N1 與 N2 中測試結果較佳者,並以此做為 NS 模組的執行 順序,來作為後續實驗三測試的基礎。實驗三主要測試不同起始解與不同起 始門檻比率對於求解品值之影響,最後並與目前蒐集到之最佳解進行精確度 比較。表 4.7 為 TA 參數之設定範圍,以及實驗三評估指標之整理。

表 4.7 實驗三之 TA 參數設定範圍與評估指標

TA 參數設定範圍 起始解 鄰域搜尋模組

T0 K

評估指標

NNS1、NNS2 NNS3、NIS NNP1、NNP2 NNP3、NIP TC1_FI、TC2_FI TC3_FI、TC4_FI TC1_FN,TC2_FN TC3_FN、TC4_FN

從 N1 與 N2 中 挑 選 實 驗 二 測 試結果較佳者

0.01、0.05、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0.9

30 、 40 、 45 、 50 、 55 、 60 、 65、70

精確度:

1. 運輸成本誤差(%) 2. 車輛數

在 T0值與 K 值之設定方面,如 3.4.2 節所述,因本研究門檻值設定之門 檻計算公式已先除以(N+R),使得計算時起始門檻值較小,會因此無法跳脫 區域最佳解之限制。因此本研究將 T0 測試範圍設為起始可行解成本之 0.01 至 0.9 之間,較以往設定為高。而 K 則設為 30 至 70 之間。

43

不同執行模式,例如執行順序、執行時機或執行次數(K),可能有不同的 改善效果,本研究將組合代號命名為「起始解法_鄰域搜尋法_T0_K」,例如:

TC1_FI _N1_0.01_20。

本研究所有執行架構皆以 C++語言撰寫程式,並在 Pentium 4 2.8GHz, 1GB RAM 及 Windows XP 作業平台上執行測試所有例題。首先針對各種起始 解進行可行度測試,之後加入可行解改善模組後,分析其所得出之可行解結 果,然後將可行解配合鄰域搜尋法則測試其改善效果,最後再進行門檻接受 模組之測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