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有限元素基本理論

在文檔中 穿孔樓版之振動特性 (頁 25-30)

有限元素法在建立元素力與位移的關係時與矩陣位移法相似,因 此靠近似的位移關係式,而非理論上真正的關係式來建立,根據功與 能量的原則來處理。有限元素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基本 概念是將一個複雜的結構體分割成許多小區域的單位元素

(element),此分割動作又稱網格化(mesh),即使再細的分割,分割 數目是一有限的數。每一單位元素有若干節點(node),每一節點有若 干自由度,由力學分析可求得每一個元素的平衡方程式,由於結構必 須滿足諧和(compatibility)條件,因此可以把個別的元素的平衡方程 式與諧和條件連結起來,這個過程可以把整個結構以一組聯立方程式 表示出來,進而得到整體結構的平衡方程式,而主要變數即為結構物 元素節點上的變數(位移、斜率、力等),像矩陣分析法一樣,有限元 素法也分別有位移分析法與力分析法兩種[12],視節點的主變數是位 移或力而定。另外也有混合型有限元素,即節點的主變數同時用位移

- 5 -

與力來表示;最後透過矩陣運算求得結構受負載之位移變形與結構應 力、應變等近似解。此法優點有內插函數之選擇可依問題精度調整,

解析部分較快速及精確,但因須對整個區域做離散化,所需計算機容 量大,故不適用於無限域或半無限域問題。

有限元素法的元素類型依形狀區分為三大類:

1. 線形元素:如桁架(truss)元素、樑(beam)元素、介面(interface) 或接觸(contact)性元素,在可依使用場合分為 1D、2D、3D 元素,

但皆呈線段形式,每一節點的自由度數由所考慮的維度而會有不 同的自由度定義,而同樣維度的線形元素,其自由度也會依元素 特性而不同。

2. 平面形元素:典型的平面元素,依形狀可分為三角形(triangle) 及四邊形(quadrilateral)元素,相同的平面元素,可有不同數目 和位置的節點定義,自由度數也依使用場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 立體元素:所有的結構可以說都是立體的,原則上任何結構都可 依立體元素分析,常見的立體元素有角錐體(tetrahedron)及立方 體(hexahedron)元素,可依分析需要加上邊節點和體內節點。

有限元素法有兩項基本原則,稱為相容性條件:

1. 元素內任一點之位移或自由度,可表示成該元素所有節點位 移或自由度的函數

2. 相鄰元素所共有的節點,此節點有相同的位移或自由度,也就 是結構的諧和(compatibility)。

有限元素法處理問題的基本流程:

大體上可分為三個步驟:前處理、求解、後處理

前處理部分,是根據所面對的問題型式,將原來的問題適當地離 散切割成有限個元素,再利用各個元素上的節點以及問題本身所牽涉 到的物理量,來形成一整體的勁度矩陣 K(stiffness matrix)及負荷 向量 F(load vector),再與待求向量 U 組成一線性聯立方程組 KU=F。

求解部分,則是根據前處理所形成的線性聯立方程組,再使用直 接法或迭代法來求解線性聯立方程組,求出待求向量 U。

若一元素的所有節點位移或自由度可表示成 {a}e ,{a}e 定義為 元素之節點位移向量nodal displacement vector ,由第一個相容性 條件知,可定義一個形狀函數(shape function)矩陣 [N] ,滿足下式:

{a}nd*1=[N] nd*n{a}e,其中{a}為該元素內任一點之位移或自由度的向量

表示式,nd為該元素考慮的位移或自由度的數目,n為元素所有節點的 總自由度數,而在固體力學中,應變與位移之關係式知:

{ε}=[δ] {a} , 則

{ε}=[δ]{N} {a}e =[B] {a}e 其中, [B]= [δ]{N} ,

[B]為形狀函數矩陣{N}之微分,再由應力與應變之關係得:

{σ}=[D] {ε}=[D][B] {a}e

在結構靜力分析中,每一個元素都要平衡,都有其平衡方程式,每個 元素有nn個節點,每個節點有nd個自由度,所以每個元素有n=nn×nd個自 由度,該元素的節點位移向量(或自由度向量)以

{ }

aenx1表示,而該元素 每個節點自由度的外力向量(nodal external force vector) 定義為

{ }

f enx1。以虛功原理推導該元素之平衡方程式,首先假設該元素的虛位

- 7 -

{ } δ

aenx1,則由節點外力向量所做的虛外功為:

δW f =

{ }

δa eT

{ }

f e

由應變與變形關係,可得虛應變 {δε}=[B]

{ }

δa e

又該元素由內應力所做的虛內功(virtual internal work)為 δW i =

eδWio d(vol)………(2-1)

其中δWio為元素內單位體積的虛內功,且 Wio

δ = {δε }T{σ}

={δε }T[D] {ε}

=([B]{δa})T[D] ([B]

{ }

a e)

={δa} [B]eT T[D] [B]

{ }

a e 再代入(2-1)式,得

δW i =

ea} [B]eT T[D] [B]

{ }

a e d(vol)

由於元素節點之虛位移向量{δa}及元素節點位移向量

{ }

a e為常數,故 δW i ={δa} [eT

e [B]

T[D] [B] d(vol)]

{ }

a e ={δa} [K]eT e

{ }

a e

其中 [K]e為元素勁度矩陣

再由虛功原理知,外力所做的虛外功要等於虛應力所做的虛內功 δW i=δW f 所以得

a} [K]eT e

{ }

a e

{ }

δa eT

{ }

f e 簡化得

[ ]

K e

{ } { }

a e = f e 上式即為元素之平衡方程式

而結構體由ne個元素所組成每一個元素的平衡方程式為

[ ]

K e

{ } { }

a e = f e e=1、2、3、……、ne

由於結構體的諧和,可得所有的元素平衡方程式組合得結構體之平衡

方程式

[ ]

K g

{ } { }

a g = f g 其中 [K]g =

= ne

e

K e 1

]

[ 為結構勁度矩陣,為n x n 的矩陣

{ }

a g 為結構節點位移向量,為 n x 1 的向量

{ }

f g 為結構節點外力向量,為 n x 1 的向量

其中n為該結構所有自由度之數目,有限元素法即是將一連續的結構 體,分割成ne 個元素,分別得到所有元素之平衡方程式,再由結構之 諧和條件,組合得結構之平衡方程式,代入已知的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或位移限制displacement constraint,以及外力負荷狀況 loading condition,即可求聯立方程式之解,得到結構所有未知的節 點位移及節點外力,再可求得結構之應力、應變。

歸納整個有限元素法分析的步驟

1. 建立結構體之有限元素分析模型,決定使用的元素形式(element type)、分割(mesh)方式、定義已知的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定義已知的外力負載。

2. 定義元素勁度矩陣、及其平衡方程式

3. 定義整體結構的勁度矩陣、及其平衡方程式

4. 代入已知條件,如邊界條件、外力:當位移已知,則外力為未知;

當外力是已知,則位移為未知。因此由結構平衡方程式,得 n 個 方程式,求 n 個未知數,這些 n 個未知數代表未知節點位移及未 知節點外力。

5. 求解結構平衡方程式,可得結構節點位移向量

{ }

a g、結構節點外力 向量

{ }

f g。此稱為有限元素的初始結果(primary results)

6. 求解二次結果(secondary results),也就是在求得應力、應變,

- 9 -

求結構體的應力場與應變場,以作為結構之破壞與設計分析。

在文檔中 穿孔樓版之振動特性 (頁 25-3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