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oRT 方案

在文檔中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 (頁 38-44)

壹 、 CoRT 之 內 容 及 實 施 方 式

CoRT 是 Cognitive Researching Trust 的首字縮 寫,中文稱為認知研究信託方案。為了方便稱呼,有人 直接稱其為 Cort,這是為了避免價值判斷,因此以一創 新 的 中 性 名 詞 稱 呼 它 。 它 是 由 水 平 思 考 法 的 發 明 人 Edward de Bono 發展和指導的思考教材。de Bono 設計 此一教材,希望能提供教師一個教學的架構,並保持最 大的彈性讓老師依實際的情形與教學對象進行調整。以 此一有效的指導方式,將思考當作一種技能來教學,藉 著 集 中 注 意 焦 點 及 練 習 基 本 技 巧 能 以 增 進 思 考 能 力 (蘇 宜青譯,民 88; de Bono,1986bd; Trip,1980)。

此 一 思 考 教 學 使 用 情 境 廣 泛 , 適 合 不 同 年 齡 (從 小 學到成人,甚至還可以向兩端延伸)與能力層次(從 IQ 80 到資優生),其內容有趣及簡單、實用的特性使其受到許 多 國 家 或 機 構 的 推 廣 研 究 與 運 用 (陳 美 芳 、 盧 雪 梅 , 民 77;陳超明,民 77;蘇宜青譯,民 88; de Bono,1986b) 。

CoRT 之內容共有六大領域(寬度、組織、互動、創 造力、資訊及情感、行動),每個領域有十個單元,而每 個領域設計為一學期的課程,每週上課一次。然而,實 際的教學上,應視班級特性、學生興趣等做適當的調整 (引自游健弘、王雅奇,民 91)。六大領域課程介紹下:

表 2-11 CoRT 六 大 領 域 之 教 學 目 標

領域 教學目標

寬度

擴展對各種事物、情形的察覺力、想法及觀點。

以使我們能在任何的思考情境中,不至於只看到 立即的、明顯的、自我中心的問題。同時這些工 具也用來作計劃及下決定。

組織 發 展 思 考 技 能 而 非 只 對 一 些 問 題 的 討 論 感 興 趣,著重於基本思考運作及運用時的組織能力。

互動

不在於評分或是贏得辯論獲勝,而是藉由教導驗 證的規則,讓學生能認知何為是?何為非?並從 爭論中獲得有用的結果。

創造力 利 用 不 同 的 課 程 內 容 訓 練 引 導 學 生 產 生 創 意 的 想法及做法。

資訊及情感

了解訊息的來源,並加入情緒及價值因素時的選 擇方式。讓學生了解到資訊和情感的作用,並體 認感受為思考的一部份。

行動

是 一 種 Step-by-Step 的 思 考 架 構 , 運 用 PISCO(Purpose , Input , Solutions , Choice , Operation)的架構進行思考。

資料來源:

de Bono ,E.(1986).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inking using the CoRT method. Special Service In The School.3(1-2),33-47.

其 教 學 包 含 了 五 步 驟 分 別 是 : 介 紹 說 明 (introduction)、練習(practice)、過程(process)、原 則(principles)、計劃(project)。運用直接的思考教學 方式,增加學生擴散性思考及產生多元的想法,幫助學

生訂定目標,設定順序以及改善與他人的互動並融入感 受於思考之中(de Bono,1986bd)。

貳 、 CoRT 方 案 的 相 關 研 究 與 實 施 情 形

CoRT 課程在世界各地,皆有其相關的研究或實驗計 劃,甚至有些研究的結果,已支持學校將 CoRT 課程納入 學校的教學之中,例如:保加利亞的前導性計畫,驗證 了 CoRT 課程的正面影響,因而決定將思考納入所有學校 的 課 程 中 。 委 內 瑞 拉 教 育 當 局 在 經 過 一 年 的 教 學 實 驗 後,將 CoRT 教材納入各級學校的課程之中;加拿大的資 優領導學校(The leading school for the gifted),進 行六年的 CoRT 思考課程,目前已有相當高比例的學校將 直接教學納入學校課程之中;馬來西亞政府也在一段的 實驗期過後,將這思考教學引入精英教學的「科學學校」

中。此外,美國進行的實驗教學亦逐漸增加中。而目前 還有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以色列、馬爾 他等國家採行,中國也計劃將此課程於一年內使用於二 千五百萬學生的教學上(陸士豪,民 84;陳美芳、盧雪 梅,民 77;張修維,民 87; de Bono,1986ad)。

一 、 國 外 的 相 關 研 究

國外有許多對 CoRT 方案進行的教學實驗研究,且大 部 份 皆 為 正 向 的 影 響 (Edwards & Baldauf,1983;

Eriksson,1990; Melchior,1988; Tripp,1979) Sandra(2001)彙整多篇關於 CoRT 方案的實徵研究,發現

CoRT 方案在不同國家、以不同方式進行,有許多不同類 別的成效,諸如:Edwards 和 Baldauf (1983)對 72 位 15 歲的男生進行五週的 CoRT 廣度課程於科學課程中。

再以前後測進行相似與不相似的主題之短文評論,發現 學生在二者間都有明顯的進步,此外,CoRT 的成就表現 也與期末的科學測驗成就有相關。 Edwards 和 Clayton (1989)的報告指出,針對 12 歲的學生,在小學的最後一 年,進行 CoRT 全部六十個單元的教學(每週兩次,共三 十週),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學生在量化的成績表現上有 顯著的進步,老師也認為自己在思考上更為深入,學校 的校長也發現,老師與學生的反應更好,而且更有自信。

不過也有研究結果對於 CoRT 方案持質疑的看法。

例 如 : Allan(1987) 分 析 IE 方 案 (Instrumental Enrichment)與 CoRT 方案的內容對於學生喚起概念化思 想的方法是否和杜威呈現在 TIE(Towards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Some things to Look For in Classrooms and Schools)的 哲 學 觀 一 致 ? 根 據 他 的 研 究 有 四 點 發 現:(一)這兩個課程,在轉換課程活動所學之技巧到學

校課程中有相當大的困難,而這也是這兩項課程的最大

張修維

綜觀國內外的研究結果,我們不難發現 CoRT 在世界 各地都有研究者以不同的對象、形式進行實驗研究,雖 然也有學者持負面的看法,但大部分的研究結果肯定了 CoRT 實施之成效及其適用性。因此有不少國家,以 CoRT 課程推行大規模的思考教學。

雖 然 國 內 在 推 行 創 造 思 考 教 學 上 投 注 相 當 多 的 心 力,但卻沒有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案,以致教師們在面對 既有課程進度與缺乏教材的情況下,無法順利的進行創 造思考教學。而國小資優班,由於進行充實課程,在教 學內容及形式上較具彈性,因此有利於進行直接的創造 思考訓練課程。不過 CoRT 方案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雖然其成效受到許多研究者與國家的肯定,但其內容實 需因應不同時代、地區背景,結合更新的教學方式與媒 體應用,以符合實際教學上的需求。正如 de Bono 提到 CoRT 方案只是提供教師一個思考訓練的架構,老師應扮 演課程內容、課程形式篩選與改變的角色。故本研究嘗 試以國小資優生為對象,並對原來的課程內容與形式進 行修正,以配合國內資優班的實際教學情境、學生學習 經驗及運用多元的教學媒體,期能提供資優班老師們在 實務上的需求與教學上的建議。

在文檔中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 (頁 38-4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