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EWH 各指標進行認證技術重點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頁 36-4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綠建築標章文獻

2.1.5 EEWH 各指標進行認證技術重點

對於四大指標群到底要如何符合認證要求均有其公司內部現有環境之限制及企 業文化需求,在認證過程要探討其最佳化改善範圍及適用性,以下特將較適用於 EEWH 的各指標分項之技術進行重點說明[19],作為選取指標項目之參考:

一、生態

(1)複層綠化、雜生密林: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木,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不 需額外的工程,可將原有草皮發揮最大的綠化潛力,對於基地空地比例小 的建築物執行上較為容易。

(2)立體綠化、屋頂、陽台綠化:

可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以爭取綠化量;或盡量在屋頂、陽台 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3)生態綠網系統連貫性改善:

若申請基地內外的綠地分佈較分散時,可運用綠廊、綠行道、或車道綠化 等方式進行連貫性的改善,特別綠地被30 公尺以上的道路或設施物截斷 時。

(4)提高植物歧異度及原生誘鳥誘蝶植物:

在進行綠化量的改善時,應優先考慮與原生基地內不同物種及具原生或誘 鳥誘蝶的植栽,便可於綠化量評估中取得較高的優惠計算。

(5)小生物棲地之塑造:

既有基地增加大面積的綠化範圍可能較困難,但小生物棲地塑造並不需要 很大的範圍,若能在既有的綠地上,圍塑出一小塊的「生態水池」、「濃縮 自然」區域,或將原本混凝土之圍牆改造為具多孔隙環境的「生態圍籬」、

「生態邊坡」,但生物多樣性適用於基地一公頃面積以上者,若小於此規 模則無需考慮本項及第4 項的改善技術。

(6)透水鋪面改善:

過去的設計欠缺透水性鋪面的觀念,因此許多車道、步道、停車場及廣場 仍為不透水的硬質地面,此時可運用連鎖磚、再生礫石、廢棄輪胎與植草 磚等手法,改造成透水性植草磚鋪面,同時改善綠化量及基地保水性能。

(7)貯集滲透水池:

若於基地之廣場、綠地上部份閑置空間作成具有緩慢滲透排水功能的貯留 水塘亦可有效增加其基地保水性能,但需注意基地位於透水良好之粉土或 砂質土層時,「基地保水」性能的更新改善以「直接滲透設計」為主;基 地位於透水不良之黏土層時,才以以「貯集滲透設計」為主,進行此類改 善時應先對基地土質條件進行了解。

二、節能

(1) 外殼遮陽改善:

凡建築物隔熱性能、開口大小、方位等影響外殼耗能的因子,若既有建 築物要進行更新改善時均需要經歷拆除整建的過程,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及成本,因此,最簡易的改善方式是。於外牆及屋頂的開口部之室外側,

裝設遮陽構材以遮蔽日射,減少室內熱負荷。

(2)改善外牆、屋頂隔熱:

在不破壞建築物結構及軀體構造的前提下,亦可考慮於外牆或屋頂上加設 隔柵花架,屋頂增設隔熱材或屋頂花園,以增加牆體厚度、覆土來提高建 築物軀的隔熱性能,同時還可結合立體綠化的概念。

(3)採用節能玻璃:

建築物有大面積開口又採用日射遮蔽性能不佳的玻璃時,會大幅增加室內 的熱負荷,此時可考慮以節能Low-E 玻璃或貼隔熱膜等方式來改善。

(4)空調設備性能改善:

汰換安裝新型高效率主機,再配合各項空調節能技術的導入,或個別式空 調設備改採具節能標章證明機種等技術,是綠建築更新的重點改善手法。

(5)照明設備性能改善:

既有建築物的照明系統及設備的改善是最普遍及便利的綠建築更新手 法,改善時應汰換發光效率不佳之燈具,改採用高效率光源、高燈具效率 的燈具,在系統規劃上則可採工作面直、間接照明並用、有良好照明開關 控制的概念。

(6)採用再生能源:

在 EEWH 的評估系統中,再生能源的使用均可於空調及照明節能評估中取 得優惠計算,亦是既有建築物可考慮的改善手法。

三、減廢

(1)舊結構再利用:

既有建築物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於構造、材料、形狀等建築物軀體較難 改善,但若進行結構補強、外牆、屋頂或樓版、室內隔間、設備管線等整 修,只要在保留原有主要結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架或 屋頂)過半的前提下,均視為舊結構再利用之空間,可計算其減廢的性能 改善得分。

(2)耐久性提升:

於修繕過程中,將既有設備管線改以明管方式設置,對延長建築物壽命、

減低設備維護困難度均有很大的幫助。

(3)修繕時的營建汙染防治:

當建築物之更新改造涉及土方工程或增建、改建、修建等建築軀體工程 時,則應善加考慮工程不平衡土方比例及施工空氣污染防治等措施。

四、健康

( 1 )改善室內音、光、通風換氣品質:

室內音環境的改善,可由設置天花板吸音筒、吸音材、樓板緩衝材、改用隔 音氣密窗等技術達成;光環境的改善,可由採用具有室內眩光防制的燈具達 成;通風換氣環境則可考用增設通風塔或將固定窗改為推窗等技術來改善。

(2)減少不必要的室內裝修:

減少既有室內裝修如夾層天花板,改設置明架天花板,並可配合空調設備 管道等的明管化設計。

(3)採用省水器材:

汰換原本省水效率不佳的器材(大便器、小便器、供公眾使用之水栓),以 具節水標準之省水器材達到更高的得分。

(4)設置大耗水項目彌補措拖:

若有大量人工草皮、草花花圃之建築物,或設置按摩浴缸、SPA、三溫暖、

噴水池、戲水池、游泳池等大耗水設施,可設置對應的節水澆灌系統、雨 水貯集利用或中水利用設施等彌補措施。

(5)改善垃圾管理及儲存空間:

藉由改善後開始確實執行廚餘收集再利用或源垃圾分類回收等垃圾管理 而達成,同時也可考慮於基地內規畫充足垃圾儲存處理運出空間,或設置 一處經綠美化或景觀化處理的專用垃圾集中場。

對於 EEWH 九大指標的基準要求,在認證前可先分析現有環境及設備資料進行比 對而找出有利認證之優缺點範圍,經整理如下供認證者參考[16]:

一﹒生物多樣性分析

1.綠地面積儘量在 25%以上。

2.基地內綠地分佈均勻連貫

3.喬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 20 種以上 4.灌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 15 種以上 5.綠地採複層綠化最好綠地三成以上 6.屋頂陽台牆面實施立體綠化

7.全面採用有機肥料禁用化肥除草劑 8.不要採用高反射玻璃造成光害

二﹒綠化量分析 :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若注意下列事項,應可達到要求:

1.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綠覆率儘量在 15%以上。

2.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3.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 滿灌木。

4.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5.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

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6.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7.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8.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三﹒基地保水分析 : 基地保水性能與土壤的透水效率有關,基地保水指標僅針對透 水性較好的粉土、砂土土壤而評估;至於透水性不良的黏土土壤,則因其保水性 能惡劣,實施相關保水設計並無實質意義。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大致可分 為下列幾類:

1.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 的綠地,屬於最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2.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 鋪面積。

3.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 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4.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等人工地盤上 的花園植栽槽,採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5.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 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6.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

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7.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8.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 水低地」。

9.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四﹒日常節能分析

綠建築的「日常節能指標」的評估,更要求建築外殼耗能的合格基準比現行節能 法規約嚴格 20%,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此項指標同時 也加強對空調設備及照明系統的節能要求,對於建築的節能設計設定更高的目標。主 要評估項目為建築物外殼熱負荷比、空調效率比、照明節能比值等,另外對於採用再 生能源的比例,評估時提供一定的獎勵係數,以鼓勵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為了達成 符合指標基準的要求標準,日常節能設計上可善加運用的手法列舉如下︰

1.建築外殼節能設計重點包括︰建築外殼開窗率、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建築物 之座向方位、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外殼設計,屋頂的隔熱處理等。

2.空調節能效率設計重點(以中央空調為對象)︰建築空間應依空調使用時間實 施空調區劃、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系統、選用高效率熱 源機器。

3.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採用高效率燈具、盡量 採自然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

五﹒CO2 減量分析

建築物軀體的CO2排放量指標為 E CO2,必須由其建材的實際使用量及建材之 單位CO2排放量累算求得。E CO2指標計算值越小,象徵此建築物使用越經濟的建材,

而其CO2排放量越少,對地球環境的傷害越少。為了達成CO2減量指標的基準要求,

建築物的建材使用計畫應善加配合之規劃原則包括[9]: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頁 36-4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