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新竹科學園區既有高科技廠房進行 綠建築標章認證之研究

The Study of Existing High-Teck Plant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in Hsinchu Science Park Bureau

系 所 別 :營 建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學 號 姓 名 :E10116006 曾 煥 邦 指 導 教 授 :鄭 紹 材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8 月

(2)

摘要

綠建築是政府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亦持續鼓勵與推廣綠 建築標章認證及環境綠美化,不只可提升科技公司的正面形象,並可在節能減碳措施 中降低營運成本。本研究以專家訪談及問卷方式,探討新竹科學園區中廠商對於綠建 築標章認證的看法與意願。再以某科技廠商為個案進行模擬分析,應用價值工程的觀 念,規劃取得綠建築標章之方案評估,做為本個案規劃認證最佳選擇參考。

本研究經問卷調查後,歸納園區內科技公司認為綠建築標章認證障礙的因素有:

需花費相關綠建築設計建置及認證費用,以及綠建築標章認證對公司國際形象提昇幫 助程度有限,另外公司本身無綠建築經驗專業人才及認證指標未達標準時,仍需花費 大筆費用。

本研究在個案依現況帶入軟體試算結果後達標章認證合格級標準,建議園區內 科技公司,可先進行公司廠房現況登入綠建築評估軟體試算,以便瞭解是否有到達認 證標準,再評估可行方案進行改善,以最佳價值效益完成綠建築認證成果。

關鍵字: 綠建築、認證、價值工程

(3)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vernment policy development, Hsinchu Science Park Bureau has continued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the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green landscaping, not only can enhance the positive image of the company's technology, and reduce operational in carbon reduction measures costs. In this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explore the park in Hsinchu manufacturers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for the views and wishes, and then to a technology company as a case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value engineering, planning to obtain the green building program assessment, planning certified as the best choice in this case the reference.

This study wa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summarized in the park technology companies consider factors that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barriers are: it takes to build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certification costs, as well as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the company to help improve the limited degree, in addition the company itself has no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the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indicators and sub-standard takes large sums of money.

In this study the cases filled software trial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existing state standards in Chapter certified class standards in the proposed park technology companies, can be carried out in existing state company plant Log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oftware trial to see if there reach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re-evaluation of feasible programs improvements to optimize the value of benefits is completed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results.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Value engineering

(4)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ii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3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 4

1.4 研究方法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2.1 綠建築標章文獻 ... 6

2.1.1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發展沿革 ... 6

2.1.2 我國綠建築評估系統 ... 7

2.1.3 美國 LEED 評估系統 ... 20

2.1.4 既 有 科 技 廠 房 認 證 選 擇 、 適 用 範 圍 及 限 制 條 件 ... 21

2.1.5 EEWH 各指標進行認證技術重點 ... 29

2.1.6 新建物綠建築標章規定及獎勵 ... 38

2.1.7 綠建築認證分級 ... 40

2.2 國內既有建築物綠建築認證評估系統研究 ... 41

2.2.1 EEWH 認證流程 ... 41

2.2.2 綠建築認證專業技師簽證項目 ... 41

2.2.3 綠建築評定申請費用 ... 42

(5)

2.2.4 綠建築評估軟體 ... 43

2.2.5 綠建築標章案例研究及整理 ... 45

第三章 園區既有建築物標章認證問卷調查 ... 53

3.1 問卷調查對象及數量 ... 53

3.2 調查結果及分析 ... 53

3.3 小結 ... 57

第四章 個案認證現況及可行性分析 ... 59

4.1 個案認證現況 ... 59

4.2 認證可行性分析 ... 63

4.2.1 評估系統軟體基本資料數據建置 ... 63

4.2.2 專家訪談及試算結果 ... 66

4.2.3 方案規劃之策略分析 ... 69

4.3 專家驗證 ...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9

參考文獻 ... 80

附錄一 問卷調查表 ... 83

附錄二 電子軟体試算表格 ... 87

(6)

圖目錄

圖 1.1 綠建築標章申請例年申請案件 ... 2

圖 1.2 歷年通過案件建築類型分析圖 ... 2

圖 1.3 歷年通過案件綠建築等級分析圖 ... 3

圖 1.4 研究流程及架構 ... 4

圖 2.1 綠建築標章認證之類型 ... 8

圖 2.2 綠色工廠認證過程 ... 14

圖 2.3 綠色工廠清潔生產評估系統架構 15 圖 2.4 綠色工廠清潔生產評估系統評分面向 ... 15

圖 2.5 LEED 評估系統認證分類 ... 20

圖 2.6 EEWH-GF 日常節能評估步驟 ... 26

圖 2.7 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RN)之認證方式 ... 27

圖 2.8 認證分級 ... 40

圖 2.9 EEWH-RN 性能效益認證分級 ... 40

圖 2.10EEWH-RN 實際減碳效益認證分級 ... 40

圖 2.11EEWH-BC/GF 認證流程 ... 41

圖 4.1 個案平面配置圖 ... 59

圖 4.2 個案外觀 ... 60

圖 4.3 綠建築複層綠化及屋頂花園 ... 60

圖 4.4 個案內部建置之元氣活力館 ... 63

(7)

表目錄

表 2.1 各國綠建築沿革 ... 7

表 2.2 國際間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差異分析 ... 13

表 2.3 二氧化碳基準值 ... 16

表 2.4 外殼耗能量基準值 ... 16

表 2.5 園區綠美化暨環境維護競賽評分表 ... 19

表 2.6 EEWH-BC/GF/RN 適用對象 ... 22

表 2.7 EEWH-BC/GF/RN 共用指標 ... 22

表 2.8 EEWH 三種類型門檻指標及性能確認制度差異 ... 23

表 2.9 EEWH-BC 性能效益評估分項指標 ... 23

表 2.10 EEWH-GF 空間類型及限制 ... 25

表 2.11 EEWH-GF 評估分項指標 ... 25

表 2.12 綠建築標章評定申請費用 ... 43

表 2.13 EEWH-BC 評估系統軟體表格清單 ... 44

表 2.14 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參訪之綠建築物概況 ... 46

表 2.15 綠建築廠房之指標整理 ... 52

表 3.1 知識構面問卷調查概況 ... 54

表 3.2 意願構面問卷調查概況 ... 55

表 3.3 執行構面問卷調查概況 ... 56

表 4.1 個案節能項目及數據 ... 61

表 4.2 個案減廢項目及數據 ... 62

表 4.3 評估系統試算個案基本資料數據 ... 63

表 4.4 評估系統試算個案結果資料數據 ... 68

表 4.5 個案 SWOT 分析表 ... 70

表 4.6 個案價值工程分析表 ... 76

表 4.7 個案綠建築標章等級提昇方案... ...78

(8)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地區新建建築物樓地板面積約佔整體建築物比例 3%,其餘 97%為既有建築物 [1],這些既有建築物由於缺乏永續節能之設計觀念,常造成建築性能低落及浪費大 量能源,其高耗能、高耗水問題是造成國土暖化及尖峰用電量節節上升的主因之ㄧ。

新竹科學園學區於1980年成立,至今已滿33週年,已有481家廠商進駐,從業員 工總人數達14萬8仟餘人,一塊面積佔台灣不到萬分之四的土地,卻能創造出近五年 每年平均高達350億美元的耀眼產值,特有的產業群據效應發展為全國高科技產業重 地,園區廠商不僅創造出舉世稱羨的產值,也成功帶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成 長,所開創「點矽成金」的成功經驗,成為各國成立科學園區相繼模仿之典範,各公 司廠房在減低營運成本及提升產業競爭力壓力下,均卯足全力在形象塑造及節能運用 上,新竹科園區管理局為建立舒適、建康及環保的園區,亦持續鼓勵及推廣獎勵環境 綠美化暨維護維護競賽及綠建築標章之認證,並舉辦多次參訪及研討會,目地在希望 園區內公司多參與認證及達到節能減碳之成效,但除了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外,既有科 技廠房建築物少有參與進行綠建築標章認證,累計至2013年新竹科園區取得綠建築標 章只有12件,其中鑽石級4件、黃金級1件、銀級1件、銅級1件、合格級5件[2]。

全國於 2000-2012 年間共 853 件通過綠建築標章(不含候選)如圖 1.1,通過綠建 築標章建築類型如圖 1.2,通過綠建築標章等級如圖 1.3,民間認證只有 154 件且均 以住宅建物為主,故民間認證意願不高,其中認證分級以合格級最多[1],而園區內 481 家公司參與進行綠建築標章認證比例約 2.5%為相當之低申請數量現況,值得檢討 及研究。

本研究除了以個案現況背景進行認證模擬,能在認證模擬進行過程中得以建立選 擇各項指標之程序外,並同時探討在園區內各公司綠建築標章認證之執行障礙重要因 素,除了可提供政府機關推展之改善評估,亦可讓園區內欲認證之科技廠房作為指引 及概要參考,並可作為個案規劃認證最佳方案參考。

(9)

圖 1.1 綠建築標章申請例年申請案件[3]

圖 1.2 歷年通過案件建築類型分析圖[3]

(10)

圖 1.3 歷年通過案件綠建築等級分析圖[3]

1.2 研究目的

一、歸納綠建築標章認證之障礙及執行困難因素

園區內 481 家公司參與進行綠建築標章認證比例約 2.5%為相當低比例之現況,

對高科技廠之廠房投資金額龐大及國際對供應商在環保節能之要求下,相信廠房設計 及營運過程必需加入環保節能觀念條件,故應能輕易的符合綠建築認證標準,但為何 申請者之少,必有其關鍵認證意願度或認證過程之障礙及執行困難因素須探討,透過 問卷調查方式以瞭解及彙總其中障礙及執行困難因素。

二 、 規劃個案標章認證最佳方案

在個案認證模擬進行過程前,參考歸納標章認證之障礙及執行困難因素,並透過 SWOT 分析及專家訪談驗證,規劃出個案標章認證之最佳方案,以進行後續認證申請 作業。

(11)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透過文獻回顧找出相關綠建築知識背景及認證程序,並對園區內認證問卷調查後 找出障礙因素作為個案認證參考,最後經專家建議及可行性分析規劃最佳方案,研究 流程及架構如圖 1.4:

圖 1.4 研究流程及架構

(12)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除瞭解認證程序及內容外並多與認證通過之廠房多加參訪及指導,最 終以申請及通過認證為目標,為求認證周延及順利採用以下研究方法如下:

一 . 次 級 資 料 分 析 法 :

透過搜尋各種學術論文期刊及主管機關綠建築標章認證申請網站搜集所要研究 之主題相關資料整理歸納後進行探討及瞭解以協助本研究之認證需求及掌握 二 . 專 家 訪 談 驗 證 法

針對個案綠建築標章認證之指標程序及知識背景,蒐集完整資料,與認證過之公 司承辦者檢討及協助並與需簽證單位專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承辦者、建築師、..) 進行意見交流及認可,輔以專家焦點訪談之知識基礎,規劃出最佳可行性方案 三 . 個 案 研 究 法

本案是以研究者任職之公司作實體認證,故屬於個案研究(case study),而個案 本身就是在探討特定脈絡及情境下的活動性質,以了解它的獨特性與複雜性,且能真 實的呈現研究時之所有狀況或深入剖析。

四 . 問 卷 調 查

以問卷方式瞭解新竹科學園區各廠商對綠建築認證之認知及意願度,並找出認證 之障礙及執行困難之因素,並彙集後提出建議

五 . S W O T 分 析

本研究透過專家訪談法與次級資料之整理,並以理論分析建構出研究架構,

其理論之探討包括SWOT策略分析評估個案現有環境及設備狀況在綠建築標章認證推 動方案內在條件之優勢、機會、劣勢與威脅,配合外在環境條件之機會與威脅,提出 各項因應策略分析表,最後綜合歸納出建議的最佳可行性方案。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綠建築標章文獻

隨著全球大量碳排放造成氣候變遷,各國建築業為碳排放量最高的產業之一,如 何在此產業節能減碳,變成各國努力首要解決問題,因而以節能減碳與環境共存之各 國綠建築陸續推展及擴大演變,本研究依與綠建築有相關之評估系統在發展及文獻上 作資料整理,並歸納後進行探討及瞭解。

2.1.1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發展沿革

全球第一部綠建築評估系統 BREEAM,在 1990 年首先由英國建築研究所 BRE 提 出,此方法後來影響了 1996 年美國的 LEED、1998 年加拿大的 GBTool 等評估法,「綠 建築」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築」,有些歐美國家則稱之為「生態建築」、「永續建 築」,在美洲、澳洲、東亞國家,北美國家則多稱為「綠建築」。1992 年巴西的地球 高峰會議以來,隨著地球環保熱潮,在建築產業界也興起一片綠建築運動。建立於 1999 年的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 EEWH,是來自亞洲的一匹黑馬,也是全球第四個上路 的系統。日本的「建築物綜合環境性能評估系統 CASBEE」、澳洲的「Energy Star」, 則正式啟動於 2002 年[3]。

2000 年以後,可說是全球綠建築評估體系發展的顛峰,像德國的 LNB、澳洲的 NABERS、挪威的 Eco Profile、法國的 CECALE、韓國的 KGBC、香港的 HK-BREEAM 與 CEPAS、新加坡的 Green Mark,都相繼成立。2006 年中國建設部以節地、節能、節水、

節材為主軸,公佈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成為新興工業國家建築環保的示範。到 了 2011 年,全球正式擁有綠建築評估系統已達二十六個國家,已成立或正籌組綠建 築相關協會的國家已達 89 個國家。其中有些系統,像 LEED、CASBEE、BREEAM、EEWH、

Green Mark,已繼續擴大其適用範圍,並發展出不同建築類型的專用版,甚至提出舊 有建築物、生態社區的評估版本,有些甚至已變成該國公共建設必要的規範。在地球 環境危機的威脅下,在短短二十年中,綠建築評估工具在全世界已呈現百花齊放、爭 奇鬥豔之勢[4]。

追求永續當做企業使命到以綠色價值鏈串起社會責任,讓台灣各領域的不同產業

(14)

都能得到啟發,一同關注社會與環境這些不會出聲的利益相關者,一起創造價值,為 打造台灣的永續競爭力來共同努力,各國綠建築沿革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各國綠建築沿革[3]

國家 英國 美國 日本 台灣 中國

制定 單位

BRE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USGB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JaGBC

(Japan GreenBuild Council)

內政部建築研 究所

中華人民共 和國住房和 城鄉建設部 建立

方式

前身為官方設立 之研究機構

完全民間發啟建立 政府單位輔 導建立

政府單位輔導 建立

政府單位輔 導建立 系統 BREEAM LEED CASBEE EEWH 綠色建築評

價標準

評估 工具

法院、學校、進 階教育機構、較 高等教育機構、

工業建築、醫療 機 構 、 辦 公 大 樓、零售業、監 獄、複合住宅及 其他建築類型等 版

獨立住宅、社區開 發、商業室內、核 心與外殻、新建 築、學校、醫療、

商業及既存建築等 版本。

新建築、既存 建築、更新建 築、熱導效 應、獨立住 宅、區域開發 臨時建築、新 建築(簡 式)、日本各 地方政版、都 市地區+建 築、區域開發

新建(2009)、

生 態社(2010)、

熱 島效 (2010)、生 態廠房 (2010)

此工具適用 於住宅、辦公 建築、商場與 旅館等公共 建築。

執行方式比較與各系統成立的背景有關,主要區分為自願與強制性兩大類,除 LEED 外,由各政府單位輔導成立者,肩負執行國家政策的使命,由上至下推廣綠建 築,以身作則強制公有建築執行,再藉由獎勵、優惠等措施延伸影響至私人企業[5]。

2.1.2 我國綠建築評估系統

一、綠建築標章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鼓勵興建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之綠建築建,特委請財團 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於八十八年九月一日正式公告受理「綠建築標章」申請,標章之核

(15)

給須進行綠建築四大指標群九大指標評估系統之評估,四大指標群包括生態

Ecology、節能 Energy Saving、減廢 Waste Reduction、健康 Healthy,九大指標包 括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日常節能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廢 棄物減量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生物多樣性指標與室內環境指標等九大指標經綠 建築標章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始可發給標章,評定為綠建築[1]。

自 101 年 5 月 1 日起分 2 階段實施不同專用綠建築標章暨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 定,「社區類(EEWH-EC)」及「舊建築改善類(EEWH-RN)」,為自 101 年 5 月 1 日開始 實施,而「廠房類(EEWH-GF)」、「基本型(EEWH-BC)」及「住宿類 (EEWH-RS)」,則 自 102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使我國正式邁入綠建築分類評估時程[16]。

舊 建 築 改 善 類 ( EEWH-RN)為台灣「綠建築家族」中繼綠建築評估系統社 區類(EEWH-EC)、綠建築評估系統廠房類(EEWH-GF)之後,第四發展完成的綠建築 評估系統。基於全球和區域性永續發展的 CO2 減應對措施,本評估系統以既有建築物 的綠建築更新為目標,如 EEWH 重點指標或節能減碳之改善,評估上可採用 EEWH 性能 改善效益或減碳效益二大方法進行綠建築更新之評定。希望能改善龐大既有建築物之 綠色環境性能,使既有建築物朝向更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方向前進,更有助於 生態都市之永續發展,並希望能藉此誘導政府在營建及都市更新之相關政策,建立我 國建築市場的永續發展模式[18]。

圖 2.1 綠建築標章認證之類型

(16)

二、智慧綠建築標章

以綠建築為基礎,導入智慧型高科技技術、材料及產品之應用,並運用資通訊高 科技軟實力成就,滿足安全健康、便利舒適與節能減碳之庶民生活需求,全面提昇生 活環境品質,開創產業發展新利基在既有綠建築基礎上,導入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產業的技術優勢,進一步降低環境負荷,研發更 安全、更健康的智慧綠建築,開創產業發展新利基[11]。

隨著資通訊科技(ICT)的不斷進步,智慧化科技與智慧建築之相關產業也隨之蓬 勃發展,為因應節能減碳趨勢及帶動國內產業發展,行政院延續先前推動「綠建築」

及「智慧化居住空間」之政策,提出推動「智慧綠建築」政策,目標是結合綠建築與 智慧化居住空間,進一步提升綠建築效益及ICT產業優勢,並將智慧綠建築定義為:「以 綠建築為基礎,導入智慧型高科技技術、材料及產品之應用,使建築物更安全健康、

便利舒適、節能減碳又環保」,作為推動智慧綠建築之發展依循[22]

在考量國際發展趨勢及現行國內各項法令、制度,現階段推動方式將採「智慧建 築標章」與「綠建築標章」2項評估系統並行同步推動方式進行,針對建築智慧化的 規劃與設計,以新版智慧建築標章的各項評估指標基準及技術的整合應用為主要內 容,包括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健康舒適、永續節 能、貼心便利等八項指標如下說明[6]:

1.綜合佈線指標

綜合佈線是一種提供通信傳輸、網絡連結,建構智慧服務的基礎設施,目的為結 構、系統、服務與營運管理,運行最佳化之組合,達成高效率、高功能與高舒適性的 功效,滿足使用者的舒適性、操作者的方便性、設備的節能性、管理的永續性與資訊 化的服務性。建築物之智慧化,首要在建置各種資訊、通信、控制與感知系統,提供 現代生活的高速連網、語音數據、資訊擷取、影音娛樂、監控管理與便利等服務,而 系統之連結與整合,須倚賴綜合佈線有效之規劃建置與管理[27]。

2.資訊通信指標

智慧建築所需之資訊及通信系統應能對於建築物內外所須傳輸的訊息(包含語 音、文字、圖形、影像或視訊等),具有傳輸、儲存、整理、運用等功能;由於科技 發展快速,資訊及通信之傳輸速度也在不斷的提高,所需傳送的資訊量也不斷的增

(17)

加,因此,智慧建築之資訊及通信系統應能提供建築物所有者及使用者最快速及最有 效率的資訊及通信服務;相關資訊及通信系統機能的規劃、設計、建置與維運,必須 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使用的方便性及未來的擴充性,並充分應用先進的技術 來實現。

3. 系統整合指標

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進步與人們的需求,各種應用建構在建築物上的自動化服務系 統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如空調監控系統、電力監控系統、照明監控系統、門禁控制、

對講系統、消防警報系統、安全警報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等,但因這些不同的應 用服務子系統,常出自不同的製造商或系統商,使得系統設備間無法資源共享,彼此 間的訊息也無法相互溝通與綜合協調運用,限制了建築物整體服務管理的成效,也阻 礙了建築物未來的永續發展[28]。「系統整合指標」是基於建築的永續營運管理與發 展來訂定的,目的為評定在建築物內各項自動化服務系統在系統整合上之作為、成效 與效益,藉此讓業主與管理者對於建築物各項智慧化系統在規劃導入之時,在系統整 合上應考量與注意的重點與方向,期能達到提高整體管理的效率與綜合服務的能力,

降低建築物的營運成本,發揮在建築物內發生突發事件之控制與處理能力,將災害損 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4. 設施管理指標

智慧型建築之效益係透過自動化之裝置與系統達到節省能源、節約人力與提高知 性生產力之目的。可能涵蓋之系統設施將包括資訊通信、防災保全、環境控制、電源 設備、建築設備監控、系統整合及綜合佈線與設施管理等系統之整合連動。運用高科 技把有限資源及建築空間進行綜合開發利用,以提供舒適、安全、便捷之使用環境,

並有效地節省建築費用、保護環境及降低資源消耗。所以需有良好的設施管理才能確 保各系統的正常運轉並發揮其智慧化的成效。設施管理系統之設計除須滿足現有相關 法規之要求外,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及充分應用先進技術來設計 為目標,以使建築物保持良好智慧化之狀態。

(18)

5.安全防災指標

安全防災指標是於評估建築物透過自動化系統,分別從「偵知顯示與通報性能」、

「侷限與排除性能」、「避難引導與緊急救援」三個層面下,對於可能危害建築物或威 脅使用者人身安全之災害,達到事先防範、防止其擴大與能順利避難之智慧化性能指 標。因此,安全防災主要目標(Goals)是以保命護財為核心,以更有效且符合人性化 與生活化設計為方向,提供使用者一安全無虞之使用及生活環境;其執行目標 (Objectives)則並不是漫無止盡的投資與增設系統,而是於現階段科技發展下,思考 以合法規設之安全相關設備如何以可行、有效之方式,產生適當的連動順序,進而達 到設備減量與系統整合,以及主動性防災智慧化程度。

6.健康舒適指標

「健康舒適」指標區分成「空間環境」、「視環境」、「溫熱環境」、「空氣環境」、「水 環境」與「健康照護管理系統」等六大項目。「空間環境」指標乃是指建築物室內空 間具有開放性與彈性,可提供高效率與便利的工作環境,保持室內空間的便利性與舒 適性。「視環境」指標乃是指建築物室內採光環境與照明環境間所形成之室內綜合視 覺環境舒適性的指標。「溫熱環境」指標乃是指建築物室內溫濕環境與空調環境間之 舒適性處理對策的指標。「空氣環境」指標乃是指建築物室內空氣清淨與空氣品質控 制之處理對策與健康性的指標。「水環境」指標乃是指建築物室內生飲水系統水質處 理對策的指標。「健康照護管理系統」指標乃指藉由醫療支援服務提供共用空間與專 用空間中醫療資訊服務與醫療服務之健康環境。

7.貼心便利指標

服務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與國家經濟發展的主 幹,更可以帶領台灣繼續成長的重要引擎。隨著科技發展的腳步,服務突破以往既定 的模式。智慧化的建築空間中提供貼心通用的無障礙空間環境、隨手可得的各種資訊 顯示服務,及貼心便利的生活娛樂管家服務等,逐漸被導入優質的智慧化居住空間 中,成為一種生活的模式。貼心便利指標主要區分為「空間輔助系統」、「資訊服務系 統」、「生活服務系統」三項指標項目,「空間輔助系統」係指能提供使用者在空間中

(19)

迅速搜尋公共資訊,且能安全便利無障礙的抵達地點,包含公共空間資訊顯示、各種 通用且無障礙的輔助系統、語音提示服務和導覽服務[27]。

「資訊服務系統」則是提供使用者即時的訊息服務,能快速了解食衣住行娛樂相 關訊息,並透過環境和能源的顯示了解空間環境和能源使用狀態,此指標的評估項目 包括即時訊息服務、線上購物系統、食衣住行等各項生活資訊服務、環境資訊和能源 資訊的顯示以及儲物管理系統等[28]。

「生活服務系統」則是指生活中貼心的服務系統,如訪客的接待和信件的收發、

管家服務、娛樂服務以及創造各種情境環境的紓壓服務。本指標之擬訂乃為提升使用 者之生活品質,鼓勵「人性化」之空間規劃設計,創造「便利」的貼心服務,以期塑 造出優質的智慧化居住空間。

8. 節能管理指標

以往建築設備的發展,主要是提高建築的經濟性與便利性,隨著社會的富裕,對 舒適性的要求逐漸增加。為了維持建築環境的舒適,建築設備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在 地球環境意識抬頭的今日,考慮各項節能之技術已漸成為建築設備重要的課題[28]。

本指標以「節能效益」與「能源管理」等面向為評估內容,主要評估智慧型建築 物設備系統之節能效益,以各類建築物用電之空調、照明、動力設備等為主,評估空 調、照明、動力設備等設備系統是否採用高效率設備,是否具有設備之節能技術,是 否具有再生能源設備等,再配合評估是否具有能源監控管理功能[2]。

三、綠色工廠

綜觀產品生命週期各環節可發現,在設計階段、物流階段、使用階段以及廢棄階 段所造成之環境污染,皆可透過產品生態化設計得到大量改善,使產品製造階段所造 成之污染,回歸工廠面之改善以得到根本解決,故各國為採取各種永續策略,衍生出 全球性的環保規範,綠色工廠概念便成為國際發展趨勢[10]。

細究工廠活動階段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則可分為硬體與軟體兩部分,硬體部分

主要係工廠廠房於建造以及使用過程所造成之環境負擔,如建材特性、建築物空調設

(20)

計、基地保水性等,而軟體部分則為產品製造過程所造成能資源耗用與污染物排放之 環境管理問題。為因應上述過程所衍生之各類環境問題,綠色建築與清潔生產機制遂 成為國際間重要的解決工具。

研析國際間相關建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內容在清潔生產評估方面,GREEN SEAL、中 國大陸清潔生產標準及台灣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在評估機制方面為通用性指標;指標屬 性皆為定性/定量指標;而在評分方式方面,GREEN SEAL 及中國大陸清潔生產標準為 分級制,美國 MBDC-C2C 及台灣清潔生產評估系統採取不分級之方式,國際間相關清 潔生產評估系統差異分析如表 2.2。

表 2.2 國際間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差異分析[21]

統 項目 建立時間 評分/分級 簡介及推動狀況 美國 GREEN

SEAL 1991

綜合評分 /分級制

通用性指標,依適用指標發展各 行業清潔生產指標

美國

MBDC-C2C 1995

綜合評分 /不分級

提供產品搖籃到搖籃的認證

中國大陸清

潔生產標準 2007

綜合評分 /三等級

通用性指標,依適用指標發展各 行業清潔生產指標

清 潔 生 產 相 關 評 估 系

統 台灣清潔生

產評估系統 2012

綜合評分 /不分級

通用性指標,依適用指標發展各 行業清潔生產指標

我國「綠色工廠」標章認證即為整合建築工程及清潔生產之系統化解決機制,為 全球首創,透過綠色工廠框架之建置及清潔生產評估系統指標之擬定,可評估工廠進 行綠色永續發展之程度,使決策者得以研擬綠色永續管理策略,提升國家永續競爭優 勢,另可使我國有機會藉由發展綠色工廠,躍身為國際環保標準制定之先。台灣於 2012 年 1 月由經濟部工業局公告綠色工廠標章作業要點,正式推動綠色工廠標章制 度,並於 4 月起正式受理廠商申請[21]。

(21)

「綠色工廠標章」申請對象為完成工廠登記之製造業,要求申請者必須同時具 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頒發的「綠建築標章」(以綠建築評估系統 EEWH-GF 及 EEWH-RN 為評估準則),以及經濟部工業局頒發的「清潔生產證書」,且就兩者重疊的範圍向 工業局換發對應之「綠色工廠標章」;「清潔生產證書」由「清潔生產審議委員會」

審查與查核,「綠色工廠標章審議委員會」則負責執行「綠色工廠標章」的審議與追 蹤查驗,綠色工廠標章框架如。標章有效期限預定 3 年,以配合既有的建築標章申請 審核相關規定[3]。

圖 2.2 綠色工廠認證過程[21]

清潔生產評估系統為綠色工廠標章認定標準之一,概分為「一般行業清潔生產評 估系統」及「特定行業清潔生產評估系統」。一般行業評估系統適用於所有行業之評 定,目的在於評估工廠是否持續進行清潔生產活動,將有助於推動國內產業綠化工 作。由於各行業別屬性不同、能資源耗用與污染物排放等環境議題差異大,經濟部工 業局將依據產業之政策與重點發展項目,陸續發展各特定行業之評估系統,以契合不 同行業之特性、建立行業別之綠色產業基準,評估系統架構及評分面向說明如圖 2.3 及圖 2.4 所示:

(22)

圖 2.3 綠色工廠清潔生產評估系統架構[21]

圖 2.4 綠色工廠清潔生產評估系統評分面向[21]

工廠申請綠色工廠標章時,應選擇適當之特定行業評估系統進行清潔生產評定,

若工廠所屬行業之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尚未公告,可使用一般行業評估系統進行評定。

符合評估系統者,將取得清潔生產評估系統符合性判定,始符合綠色工廠於生產營運 管理之要求。

因本公司屬半導體 IC 設計產業,運作空間只有佔公司面積不到 1/5 置放測試 IC 機台之測試區廠房,非半導體製程生產,故無認證綠色工廠之必要。

四 、 綠 建 築 建 築 技 術 規 則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七章綠建築基準提供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指標 之統一計算方法與評估標準如下:

(23)

建築基地之綠化,除應符合其直轄市、縣(市)主管建築機關之綠化相關規定外,其 綠化總二氧化碳固定量應大於其二分之一法定空地面積與表 2.3 二氧化碳固定量基 準值之乘積。

表 2.3 二氧化碳基準值[24]

區域 二氧化碳固定量基準值 (公斤/平方公尺)

學校用地 500

商業區、工業區 300

前二類以外之建築基地 400

1.建築基地保水

建築基地應具備原裸露基地涵養或貯留滲透雨水之能力,其建築基地保水指標應 達○.五以上。建築基地之保水設計檢討以一宗基地為原則;如單一宗基地內之局部 新建執照者,得以整宗基地綜合檢討或依基地內道路分割範圍單獨檢討。

2.建築物節約能源

辦公廳類、百貨商場類、旅館類及醫院類建築物,為維持室內熱環境之舒適性,

其外殼耗能量應低於基準值如表 2.4:

表 2.4 外殼耗能量基準值

類別 氣候分區 外殼耗能基準 千瓦.小時/(平方公尺.年)

辦公廳類 北部氣候區 80

G類第一組 中部氣候區 90

G類第二組 南部氣候區 115

大型空間類建築物之屋頂平均熱傳透率應低於 1.2 瓦∕(平方公尺.度)且其居 室空間之窗面平均日射取得量應分別低於基準值。但平均立面開窗率在百分之十以下

(24)

者,其窗面平均日射取得量得不受限制。其他類建築物之屋頂平均熱傳透率應低於 1.5 瓦∕(平方公尺.度)。

3.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

建築物應就設置雨水貯留利用系統或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擇一設置。設 置雨水貯留利用系統者,其雨水貯留利用率應大於百分之四;設置生活雜排水回收利 用系統者,其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率應大於百分之三十。由雨水貯留利用系統或生 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統處理後之用水,可使用於沖廁、景觀、澆灌、灑水、洗車、

冷卻水、消防及其他不與人體直接接觸之用水。建築物設置雨水貯留利用或生活雜排 水回收再利用設施者,應符合規定輸水管線之坡度及管徑設計,應符合建築設備編第 二章給水排水系統及衛生設備之相關規定。

雨水供水管路之外觀應為淺綠色,且每隔五公尺標記雨水字樣;生活雜排水回收 再利用水供水管之外觀應為深綠色,且每隔四公尺標記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水字 樣。

所有儲水槽之設計均須覆蓋以防止灰塵、昆蟲等雜物進入;地面開挖貯水槽時,

必須具備預防砂土流入及防止人畜掉入之安全設計。

雨水貯留利用設施或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設施,應於明顯處標示雨水貯留利用 設施或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設施之名稱、用途或其他說明標示,其專用水栓或器材 均應有防止誤用之注意標示。

五、園區相關綠建築規定及推動措施

新竹科學園區建築及景觀控管維護原則包含:公共空間整體植栽美化綠化及廠房 與法定空地等私領域空間之建築物造型、量體、色彩及植栽綠化設計說明如下[1]:

1. 建築基地綠化規定 : 基地空地之透水率及綠化面積依園區開發計畫與細部計畫 之規定辦理。

綠覆率:

(1)園區事業專用區:空地之40%面積種植喬木(每9m2 種植一棵)、60%

植草,另10%種植雙行綠籬。

(2)停車場用地:空地之20%面積種植喬木(每9m2 種植一棵)、15%植草。

(3)環保設施用地、電力設備用地:空地之20%面積種植喬木(每9m2種植

(25)

一棵)、30%植草,另10%種植雙行綠籬。

(4)道路用地:道路二側每3 公尺種植一棵行道樹,並植成行灌木及帶狀 草坪。

(5)公園:空地之60%面積種植喬木(每9m2 種植一棵)、60%植草,另20

%種植雙行綠籬。

(6)滯洪池用地、鐵路用地:用地面積40%植草。

(7)綠地:60%面積種植喬木(每9m2 種植一棵)、50%植草,另20%種植 雙行綠籬。

透水率:

(1)計劃園區平面設置:不得低於空地率之65%之規範要求 (2)計劃園區山坡設置:不得低於空地率之80%之規範要求 植栽密度及規格

(1)每一建築基地植樹量,以每五十平方公尺至少栽植喬木一株計,少於五株者以 五株計,餘數不滿五十平方公尺者以一株計。

(2)灌木應以叢植或列植為主,自然形式密植之灌木叢,外緣應為不規則形。遮蔽 性綠籬應為雙排以上列植灌木。

(3)景觀規劃時應考量週邊及基地內原存之景觀元素,與自然植生做最適當的配 合,以做最小改變為原則,基地內原有植物應儘量保留,如有變動應經過園區 管理局許可核准。

(4)為有效控制地表逕流,廣場、停車場或車道鋪面若使用透水材料者,可以舖面 面積乘以獎勵係數計入綠化面積。植草磚鋪面的獎勵係數為一,連鎖式透水磚 的獎勵係數為零點五。

(5)基地分期開發時,應有整體景觀規劃。並配合先期建設,提前完成後期發展地 區之地被綠化。為確保植物根部充分生長空間,植物必須保有足夠的覆土深度。

開發時應保留基地表土作為回填綠化表土之用。

2.園區為鼓勵各公司針對綠化及環境提昇,每年邀請幾位業界或教育界專家舉辦『園 區綠美化暨環境維護競賽』,評分內容如表 2.5:

(26)

表 2.5 園區綠美化暨環境維護競賽評分表[1]

2014 園區綠美化暨環境維護競賽評分表

受 評 單 位 評 比 日 期 評 比 人 簽 章 總 分

評 分 項 目 評 分 1.整體室內及戶外綠美化規劃 (0~10 分)

2.公共藝術與景觀設施配置(含植栽解說牌)(0~5 分)

3.整體植栽設計(植栽多樣性、豐富度、層次感及適地適栽等) (0~10 分)

室內及戶外 綠美化整體 規劃創

意 (30%)

4.立體綠化、屋頂綠化、複層栽植或生態水池等生態都市設計 (0~5 分)

1.植栽修剪及廠房四周防除情形 (0~10 分)

2.植栽健康狀況 (病蟲害防治及無裸露地或缺株) (0~10 分) 3.園區公園、綠地、道路或行道樹認養情形 (0~5 分) 景觀綠化維

護情形 (40%)

4.與過去綠化相比較:景觀提升與改善措施成果(0~15 分)

1.外牆清潔及戶外車輛停放情形 (0~10 分) 清潔維護情

(20%) 2.積水容器及水溝清理情形、廠房四周物品堆置及垃圾清理情形 (含病媒蚊與鼠害防治情形) (0~10 分)

1.園區綠美化座談會參與情形 (0~5 分)

本局預計於現場評比後舉辦綠美化座談會(時間將另行通 知),參加的單位可計本項分數。

其 他 (10%)

2.推動廠區綠美化及環境維護措施之教育宣導、員工參與及執行 情形 (0~5 分)

備註

(27)

2.1.3 美國 LEED 評估系統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與環境先導設 計」由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於 1994 年開始制 定,為定義高效能綠建築之市場導向式自願性評估系統,用以鼓勵永續性建築的發展 與實行,並提供業界作為設計更健康、更環保與更有利潤的建築物之準則[12]。LEED 目前已成為全美國各州公認之綠建築評估準則,各地方政府陸續將取得 LEED 認證標 章列為公共建設之必要條件,近年來更廣為全世界其他先進國家所採用,或當作該國 制定綠建築評估系統之範本。為了提供不同建築市場的需求,美國綠建築協會針對不 同的建築類型與使用行為如圖 2.5,陸續發展出下列各種獨立之 LEED 版本[6]:

圖 2.5 LEED 評估系統認證分類[3]

LEED 綠建築評估認證系統評估建築行為對環境與健康的影響因子,並包括材料 的選用、能源與水資源的消耗、及室內環境品質等方面的評估,運用範圍則包括新建 築、既有建築與整修改建案。LEED 評估系統可說是建築專業人士的一項有利工具,

除了做為綠色設計的指導原則外,LEED 設計過程鼓勵設計團隊,從設計開端到施工

(28)

完成採取整合導向式設計,降低設計衝突機率並提升設計效率,評估系統內容包括七 大項:永續性基地(Sustainable Site)、用水效率 (Water Efficiency)、能源與 大氣環境 ( Energy & Atmosphere)、材料與資源(Materials & Resources)、室內 環境品質 (IndoorEnvironmental Quality)、創新與設計過程 (Innovation &Design Process)以及區域性優惠得分(RegionalPriority),總分 110 分,並分為合格級

(Certified)、銀級(Silver)、金級(Gold)與白金級 (Platinum)四個認證等級 取得 LEED 認證的綠建築,除節能節水與創造健康舒適建築環境的效益外,還有提升 業主企業形象、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廢棄物產生量、降低建築物營運費用、增加 建築物價值及自我行銷效果等利基。

全世界已有超過 3.5 萬件 LEED 申請案,其中約有 6,000 多件已取得認證,面積 總計高達 8, 400 萬平方公尺。台灣也已經有多件 LEED 申請案例,LEED 綠建築評估 認證系統自 2006 年起引進台灣,由台積電南科晶圓廠率先申請,2010 年底前 已經 有五個案件順利取得 LEED 認證,且均取得金級認證,另外已註冊正在執行中的 LEED 專案目前為止共有 27 件,總計 32 件,專案累計總面積已達 190 萬平方公尺(包括 台北 101),主要申請業主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台達電、宏達電、台北 101 與 台灣花旗銀行等,今年預計至少會有八個案件陸續取得認證[4]。

2007 年以前全台灣 LEED 案件數量僅為個位數,2008 年增加至 14 件,2008 由於 發生金融海嘯,導致 2009 年案件數量無明顯成長,2010 年則 是 LEED 案件成長最快 的一年,約有 14 個 LEED 案件註冊執行。這些已取得認證或是執行中的 LEED 案件超 過五成是高科技廠辦,可見在台灣申請 LEED 仍以高科技廠辦為主,其次為商辦,其 他則有住宅、資訊機房與飯店等類型建築。

執行 LEED 系統不僅對業主本身有利,獲得 LEED 認證之綠建築每年均吸引許多國 內外慕名而來之參觀團體,參觀者可以從國際媒體報導、USGBC 官方網站之認證目錄 等管道上,獲得已認證 LEED 綠建築之相關資訊,非常具有行銷效果[12]。

2.1.4 既 有 科 技 廠 房 認 證 選 擇 、 適 用 範 圍 及 限 制 條 件

以現有園區內既有科技廠房可認證綠建築型態,排除社區類(EEWH-EC)及住宿 類 (EEWH-RS)為非廠房型態而有所限制外,大致只能選擇 EEWH-RN、EEWH-BC 及 EEWH-GF 三種類型。共用指標部分只編寫在 EEWH-BC 中,其他版本則不再贅述,因此

(29)

EEWH-BC 是其他版本的共同參考基礎,使用其他版本時,都會參考 EEWH-BC 手冊來計 算。由於建築機能與規模的差異,五類專用綠建築評估手冊之評估範疇與指標數調整 各異。由於 EEWH-BC 版本,適用於大部分新建建築物,可能像過去一樣,被政府列為 強制推動綠建築政策的依據,但其他二類 EEWH-GF 與 EEWH-RN 兩版本因為牽涉民間建 築較多,可能維持自願性申請認證之制度。其中,由於沒有政府預算執行壓力,並考 慮設備投資的實質節能效益,特別引進建築設備的「性能確認制度」,此乃我國綠建 築政策邁向實質 Commissioning 的里程碑其適用對象如表 2.6-表 2.8 說明:

表 2.6 EEWH-BC/GF/RN 適用對象

專用綠建築評估系統 適用對象

基本型(EEWH-BC) 除了下述以外的新建或既有建築物

廠房類(EEWH-GF) 以一般室內作業為主的新建或既有工廠建築

舊建築更新類(EEWH-RN) 取得使用執照三年以上,拆除改建或增建之建築物樓地板 面積,不應超過更新後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之 40%

表 2.7 EEWH-BC/GF/RN 共用指標

四大範疇 九大指標 EEWH-BC EEWH-GF EEWH-RN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 ◎

二﹒綠化量指標 ◎ ◎ ◎

生態

三﹒基地保水指標 ◎ ◎ ◎

節能 四.日常節能指標 ◎ ◎

五﹒CO2 減量指標 ◎ ◎ ◎

減廢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 ◎ ◎

七﹒室內環境指標 ◎ ◎

八﹒水資源指標 ◎ ◎

健康

九﹒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 ◎

(30)

表 2.8 EEWH 三種類型門檻指標及性能確認制度差異

手冊類別 大範疇 指標數 門檻指標 性能確認制度 EEWH-BC EEWH 9 日常節能、水

資源 無

EEWH-GF EEWH 15

高階主管承 諾,設備 TAB,

日常節能

有 EEWH-RN EEWH 性能或減碳指標 無 有

壹、 EEWH-BC 認證限制條件及範疇

以「日常節能」及「水資源」為二項門檻指標,其它指標雖無合格與否之認定,

申請者以儘量申請所有指標以取得整體高分為原則,未申請該指標者該項系統指標 RSi 為零分,對於未達一公頃基地免「生物多樣化指標」評估之規定,EEWH-BC 評估 分項指標如表 2.9 內容:

表 2.9 EEWH-BC 評估分項指標[16]

四大領域 九大指標 設計值 基準值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BD BDc 二﹒綠化量指標 TCO2 TCO2c 生態

三﹒基地保水指標 λ λc

建築外殼節能 EEV EEV EEVc=0.8 空調節能 EAC EAC EACc=0.8 節能

四.

照明節能 EL EL Elc=07 五﹒CO2 減量指標 CCO2 CCO2c=0.82 減廢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PI Pic=3.3 七﹒室內環境指標 IE Iec=60 八﹒水資源指標 WI Wic=2.0 健康

九﹒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GI Gib=10

(31)

貳、 EEWH-GF 認證限制條件及範疇

EEWH-GF 系統名為「綠建築評估手冊 - 廠房類」,是專為工廠類建築量身訂做 的綠建築評估系統。我國政府自 2012 年起開始推行「綠色工廠標章」之認證,將執 行兩階段之雙認證系統,其第一階段將以綠建築工程為範圍,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執 行本「EEWH-GF 標章」之認證;第二階段將以工業減廢、污染預防、清潔生產為範圍,

由經濟部工業局執行「清潔生產標章」之認證。此雙認證制度未來將連動產業獎勵機 制以推動全面「綠色工廠」的政策。本 EEWH-GF 系統只是「綠色工廠」第一階段認證 之依據,其內容只涉及建築營建工程相關評估。

EEWH-GF 與 EEWH-RN 兩版本,由於沒有政府預算執行壓力,並考慮設備投資的實 質節能效益,特別引進建築設備的「性能確認制度」,此乃我國綠建築政策邁向實質 設備性能確認的里程碑。

一、EEWH-GF 建築物適用範圍有下列限制:

1.評定申請指標項目及計分參數如圖表,其中申請有兩項基本必要門檻指標,第一個 門 檻 為高階主管承諾,第 二 個 門 檻 為 空 調 系 統 之 測 試 調 整 平 衡 ( T A B ) , 另 九 大 指 標 內 至少通過四項指標,且「日常節能」及「水資源」為二項門檻指 標。綠建築標章 EEWH-GF 評估系統-2 個必要門檻指標為高階主管承諾:因申請單位 高階主管出具執行承諾書,以揭示執行綠建築的決心,由上往下的行政組織架構,

可促成產業效率有莫大助益。空調系統之測試調整平衡(TAB):高科技廠房之熱負荷 來源主要為外氣和製程設備,亦即空調系統占了約 40%,而此冰水主機又占了約 27%,可見外氣之除濕與降溫和潔淨室空調循環系統的冷卻是耗能之主要所在。在 於確保空調性能無誤採用適當量測技術以調適及平衡空調系統使其運轉處於最佳 狀態達到能源效率之作業流程。本指標適用空調主機容量超過 500RT 以上並須委託 認可之性能確認專業人員實施性能確認審核簽證標群內容。

2.廠房認證不接受增建或改建,必需整棟或多棟檢討,對廠房內空間類型所佔面積比 例限制如表 2.10 說明:

(32)

表 2.10 EEWH-GF 空間類型及限制

廠房內空間類型 不得超過廠房總面積

辦公室(含守衛室、接待室及會議室)

及研究室

1 / 5

三百平方公尺以上之工廠,得附設單身 員工宿舍

1 / 3

員工餐廳(含廚房)及其他相關勞工福 利設施

1 / 4

上述附屬空間合計 2 / 5

二、EEWH-GF 指標認證分項共有 19 個分項指標其設計值及系統得分如表 2.11 所示:

表 2.11 EEWH-GF 評估分項指標[10]

申請項目 設計值 系統得分率 R

□ 高階主管承諾

□ 空調測試調整平衡 TAB 必要項目門檻 不計分 TCO2= _

□ 綠化量

TCO2C= _ Rec1=TCO2/(3.0×TCO2c)= _ λ= _

□ 基地保水

λc= _ Rec2=λ/(2.0×λc)= _ AWSG= _

外殼節能 AWSG= _ Ren1=a×(AWSGc-AWSG)/AWSGc=_ EAC= _

空調節能 EACc= _ Ren2=1.67-1.67×EAC= _ EL= _

分項 評估

照明節能 ELc= _ Ren3=2.5×(0.8-EL)= _ DEC= _

□ 日 常節 能

能源成本評估法

SEC= _ Ren4=3.0×(SEC-DEC)/SEC= _

□ 綠色交通 ΣR5= _ Ren5=Σ R5i= _ Cn= _

□ 再生能源設施

Cn'= _ Ren6=Cn/Cn'= _

□ 建築二氧化碳減量 CCO2= _ Rw1=2.0-(2.5×CCO2) = _

□ 營建廢棄物減量 PI= _ Rw2=1.75-(0.5×PI)= _

□ 水資源(生活節水) WI= _ Rw3=WI/5= _

□ 生活污水及垃圾 ΣGi= _ Rw4=ΣGi×0.8= _ 吸菸室設置 ΣRh11=

□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

CO 濃度監測 ΣRh12= _ Rh1=ΣRh1i= _

(33)

表 2.11EEWH-GF 評估分項指標(續) CO2監測 ΣRh13= _

□ 音環境 A+B+C= _ Rh2=(A+B+C)÷100= _

□ 光環境 D+E+F= _ Rh3=(D+E+F)÷100= _

□ 通風換氣環境 G= _ Rh4=G÷100= _

□ 室內建材裝修(低揮發) H+I= _ Rh5=(H+I)÷100= _

□ 員工休閒健康管理 ΣXi= _ Rh6=ΣXi= _

□ 創新設計 Ri1= _ Ri1= _

□ 環境彌補措施 Ri2= _ Ri2= _

三、日常節能分成非中央空調建築物及中央空調建築物,非中央空調建築物以逐項節 能指標評估,中央空調建築物由能源成本評估法及逐項節能指標評估兩者選一項進行 評估如圖 2.6 所示:

圖 2.6 EEWH-GF 日常節能評估步驟[10]

(34)

參、 EEWH-RN 認證限制條件及範疇

EEWH-BC及GF缺乏對舊建築有改善目標及性能查驗制度,且舊建築更新改造不易,

故發展對既有建築物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RN)之認證方式,區分為「EEWH 性能效 益評估法」及「實際減碳效益評估法」二種如圖 2.7,申請者可以任選有利或容易改 善方法之一,申請辦理評估認證,並於有創新方案另額外獎勵升級之評估方式。

圖 2.7 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RN)之認證方式[18]

選擇「性能效益評估法」時,係以生態、節能、減碳、健康四大 範疇的性能改 善效益百分比ΔRSr(EEWH Renovation Ratio),就具有實質改善者,進行評估以及分 級認定計算.

「EEWH 性能效益評估法」是以該案 EEWH 評估系統中,綠建築 EEWH 性能評分值 的最大改善潛力 RSc=Rsmax-Rsb 為分母,改善Δ值為分子,其中 Rsmax 為現行綠建築 評估系統 EEWH-BC、EEWH-RS 或綠色工廠評估系統 EEWH-GF 得分的最大值,BC 為 70 分,GF(中央空調)為 83 分,GF(非中央空調)為 73 分,詳式(2.1)所示:

Rsb:改善前 EEWH 評估得分(分)

(35)

Rsa:改善後 EEWH 評估得分(分)

RSc:最大改善潛力= Rsmax-Rsb

Rsa — RSb

△ RSr(EEWH 性能改善百分比)= × 100 % (2.1) RSc

如選擇「實際減碳效益評估法」時,則係依據其建築物基地內各項全年實際耗能 量(電力、燃料及瓦斯等),經換算所得之總 CO2 排放量,進行 TCE(Total Carbon Emission)評估,經計算既有建築物實際減碳效益改善百分比ΔCRr(Carbon Reduction Ratio)後,進行分級認定。

EEWH-RN 之第二類評估法,「減碳效益評估法」,在計算各項耗能量時(包含電力

、燃料、瓦斯等)時,必需先將各類能源換算成 CO2 排放量,再計算改善前後的減碳 效益百分比ΔCRr(Carbon Reduction Ratio)為評估標準。假設改善前之建築物總耗 能換算出的碳排放量 Total Carbon Emission (TCE)為 Ceb,改善後為 Cea,則其減 碳效益百分比詳式(2.2)所示:

Ceb-改善前建築物總碳放放量(kg-CO2/yr.)

Cea-改善後建築物總碳排放量(kg-CO2/yr.)

Ceb - Cea

△CRr(減碳效益百分比)= × 100 % (2.2) Ceb

EEWH-RN 評估系統之認證宗旨,係以獎勵先天體質不佳之舊建築進行綠建築更新

,再則為避免在後續申請綠建築標章時,產生應採用何種評估版本之混淆,因此必須 妥適規範申請資格以避免浮濫,故 EEWH-RN 只接受「構造性更新」和「非構造性更新

」二類建築物之認證,對於其他改建案,例如超出樓地板面積 40%之增建案例,則應 視同新建建築物。

由於 EEWH-RN 遠比 EEWH-BC、GF 等新建築之綠建築認證寬鬆,因此申請 EEWH-RN 認證時,必須遵守以下限制條件:

(1) 必須有完整的基地範圍,其基地範圍可為單筆或多筆土地,以既有建築物 原始申請建照或竣工圖之基地範圍為依據,可接受複數棟的申請。

(36)

(2) 若建照之基地面積過大(學校或工廠),欲申請之建築物可依合理分割或產 權範圍方式界定。

(3) 申請案之劃分基地範圍若以合理分割或產權範圍方式界定時,改善前後之 基地範圍不得增減或變更。

(4) EEWH-RN 以地面以上明顯獨立結構、獨立出入口、獨立營運機能之建築物 為申請對象,亦即可接受以全棟建築物,或同一建照中低層相連而上層分 立之局部完整建築棟作為申請案,但不接垂直分割之局部建築部分作為申 請案。

(5) 拆除改建或增建之建築物樓地板面積不應超過更新後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 之 40%。若超過 40%時,該建築物應視同新建案條件以 EEWH-BC、RS 或 EEWH-GF 評估版本進行評估。其中增改建的主體應與原建築相連接,而非 基地內加建一棟建物或以廊道相連之建物。

(6) 進行 EEWH-RN 舊建築改善評估之建築物,應為完工之合法建築物,且取得 使用執照至少三年以上者。

(7) 當建築物或基地其產權分散於不同人或複數以上者(如公寓型或透天集合 住宅、辦公大樓等,申請時應由專責該建築物各項事務之組織或單位進行 申請(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適用對象為使用取得執照三年以上且建築 更新面積不超過 40%以上之既有建築物

2.1.5 EEWH 各指標進行認證技術重點

對於四大指標群到底要如何符合認證要求均有其公司內部現有環境之限制及企 業文化需求,在認證過程要探討其最佳化改善範圍及適用性,以下特將較適用於 EEWH 的各指標分項之技術進行重點說明[19],作為選取指標項目之參考:

一、生態

(1)複層綠化、雜生密林: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木,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不 需額外的工程,可將原有草皮發揮最大的綠化潛力,對於基地空地比例小 的建築物執行上較為容易。

(37)

(2)立體綠化、屋頂、陽台綠化:

可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以爭取綠化量;或盡量在屋頂、陽台 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3)生態綠網系統連貫性改善:

若申請基地內外的綠地分佈較分散時,可運用綠廊、綠行道、或車道綠化 等方式進行連貫性的改善,特別綠地被30 公尺以上的道路或設施物截斷 時。

(4)提高植物歧異度及原生誘鳥誘蝶植物:

在進行綠化量的改善時,應優先考慮與原生基地內不同物種及具原生或誘 鳥誘蝶的植栽,便可於綠化量評估中取得較高的優惠計算。

(5)小生物棲地之塑造:

既有基地增加大面積的綠化範圍可能較困難,但小生物棲地塑造並不需要 很大的範圍,若能在既有的綠地上,圍塑出一小塊的「生態水池」、「濃縮 自然」區域,或將原本混凝土之圍牆改造為具多孔隙環境的「生態圍籬」、

「生態邊坡」,但生物多樣性適用於基地一公頃面積以上者,若小於此規 模則無需考慮本項及第4 項的改善技術。

(6)透水鋪面改善:

過去的設計欠缺透水性鋪面的觀念,因此許多車道、步道、停車場及廣場 仍為不透水的硬質地面,此時可運用連鎖磚、再生礫石、廢棄輪胎與植草 磚等手法,改造成透水性植草磚鋪面,同時改善綠化量及基地保水性能。

(7)貯集滲透水池:

若於基地之廣場、綠地上部份閑置空間作成具有緩慢滲透排水功能的貯留 水塘亦可有效增加其基地保水性能,但需注意基地位於透水良好之粉土或 砂質土層時,「基地保水」性能的更新改善以「直接滲透設計」為主;基 地位於透水不良之黏土層時,才以以「貯集滲透設計」為主,進行此類改 善時應先對基地土質條件進行了解。

二、節能

(1) 外殼遮陽改善:

(38)

凡建築物隔熱性能、開口大小、方位等影響外殼耗能的因子,若既有建 築物要進行更新改善時均需要經歷拆除整建的過程,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及成本,因此,最簡易的改善方式是。於外牆及屋頂的開口部之室外側,

裝設遮陽構材以遮蔽日射,減少室內熱負荷。

(2)改善外牆、屋頂隔熱:

在不破壞建築物結構及軀體構造的前提下,亦可考慮於外牆或屋頂上加設 隔柵花架,屋頂增設隔熱材或屋頂花園,以增加牆體厚度、覆土來提高建 築物軀的隔熱性能,同時還可結合立體綠化的概念。

(3)採用節能玻璃:

建築物有大面積開口又採用日射遮蔽性能不佳的玻璃時,會大幅增加室內 的熱負荷,此時可考慮以節能Low-E 玻璃或貼隔熱膜等方式來改善。

(4)空調設備性能改善:

汰換安裝新型高效率主機,再配合各項空調節能技術的導入,或個別式空 調設備改採具節能標章證明機種等技術,是綠建築更新的重點改善手法。

(5)照明設備性能改善:

既有建築物的照明系統及設備的改善是最普遍及便利的綠建築更新手 法,改善時應汰換發光效率不佳之燈具,改採用高效率光源、高燈具效率 的燈具,在系統規劃上則可採工作面直、間接照明並用、有良好照明開關 控制的概念。

(6)採用再生能源:

在 EEWH 的評估系統中,再生能源的使用均可於空調及照明節能評估中取 得優惠計算,亦是既有建築物可考慮的改善手法。

三、減廢

(1)舊結構再利用:

既有建築物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於構造、材料、形狀等建築物軀體較難 改善,但若進行結構補強、外牆、屋頂或樓版、室內隔間、設備管線等整 修,只要在保留原有主要結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架或 屋頂)過半的前提下,均視為舊結構再利用之空間,可計算其減廢的性能 改善得分。

(39)

(2)耐久性提升:

於修繕過程中,將既有設備管線改以明管方式設置,對延長建築物壽命、

減低設備維護困難度均有很大的幫助。

(3)修繕時的營建汙染防治:

當建築物之更新改造涉及土方工程或增建、改建、修建等建築軀體工程 時,則應善加考慮工程不平衡土方比例及施工空氣污染防治等措施。

四、健康

( 1 )改善室內音、光、通風換氣品質:

室內音環境的改善,可由設置天花板吸音筒、吸音材、樓板緩衝材、改用隔 音氣密窗等技術達成;光環境的改善,可由採用具有室內眩光防制的燈具達 成;通風換氣環境則可考用增設通風塔或將固定窗改為推窗等技術來改善。

(2)減少不必要的室內裝修:

減少既有室內裝修如夾層天花板,改設置明架天花板,並可配合空調設備 管道等的明管化設計。

(3)採用省水器材:

汰換原本省水效率不佳的器材(大便器、小便器、供公眾使用之水栓),以 具節水標準之省水器材達到更高的得分。

(4)設置大耗水項目彌補措拖:

若有大量人工草皮、草花花圃之建築物,或設置按摩浴缸、SPA、三溫暖、

噴水池、戲水池、游泳池等大耗水設施,可設置對應的節水澆灌系統、雨 水貯集利用或中水利用設施等彌補措施。

(5)改善垃圾管理及儲存空間:

藉由改善後開始確實執行廚餘收集再利用或源垃圾分類回收等垃圾管理 而達成,同時也可考慮於基地內規畫充足垃圾儲存處理運出空間,或設置 一處經綠美化或景觀化處理的專用垃圾集中場。

對於 EEWH 九大指標的基準要求,在認證前可先分析現有環境及設備資料進行比 對而找出有利認證之優缺點範圍,經整理如下供認證者參考[16]:

一﹒生物多樣性分析

1.綠地面積儘量在 25%以上。

(40)

2.基地內綠地分佈均勻連貫

3.喬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 20 種以上 4.灌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 15 種以上 5.綠地採複層綠化最好綠地三成以上 6.屋頂陽台牆面實施立體綠化

7.全面採用有機肥料禁用化肥除草劑 8.不要採用高反射玻璃造成光害

二﹒綠化量分析 :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若注意下列事項,應可達到要求:

1.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綠覆率儘量在 15%以上。

2.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3.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 滿灌木。

4.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5.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

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6.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7.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8.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三﹒基地保水分析 : 基地保水性能與土壤的透水效率有關,基地保水指標僅針對透 水性較好的粉土、砂土土壤而評估;至於透水性不良的黏土土壤,則因其保水性 能惡劣,實施相關保水設計並無實質意義。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大致可分 為下列幾類:

1.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 的綠地,屬於最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2.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 鋪面積。

3.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 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41)

4.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等人工地盤上 的花園植栽槽,採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5.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 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6.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

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7.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8.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 水低地」。

9.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四﹒日常節能分析

綠建築的「日常節能指標」的評估,更要求建築外殼耗能的合格基準比現行節能 法規約嚴格 20%,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此項指標同時 也加強對空調設備及照明系統的節能要求,對於建築的節能設計設定更高的目標。主 要評估項目為建築物外殼熱負荷比、空調效率比、照明節能比值等,另外對於採用再 生能源的比例,評估時提供一定的獎勵係數,以鼓勵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為了達成 符合指標基準的要求標準,日常節能設計上可善加運用的手法列舉如下︰

1.建築外殼節能設計重點包括︰建築外殼開窗率、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建築物 之座向方位、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外殼設計,屋頂的隔熱處理等。

2.空調節能效率設計重點(以中央空調為對象)︰建築空間應依空調使用時間實 施空調區劃、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系統、選用高效率熱 源機器。

3.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採用高效率燈具、盡量 採自然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

五﹒CO2 減量分析

建築物軀體的CO2排放量指標為 E CO2,必須由其建材的實際使用量及建材之 單位CO2排放量累算求得。E CO2指標計算值越小,象徵此建築物使用越經濟的建材,

而其CO2排放量越少,對地球環境的傷害越少。為了達成CO2減量指標的基準要求,

建築物的建材使用計畫應善加配合之規劃原則包括[9]:

(42)

1.結構輕量化─

建築物的輕量化直接降低了建材使用量,進而減少建材之生產耗能與CO2排 放。最具體的做法,即為推行「鋼構造建築」以及「金屬帷幕外牆設計」。 2.合理的結構設計─

為了降低建材的使用量,首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統設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 的跨距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設計,減少不必要的 造型結構荷重。

3.採寒帶林木為材料的原木結構、集成材木構造、預鑄木構版、木地板等材料,

可儲存大量大氣中的CO2,但是使用熱帶林木則不然 六﹒廢棄物減量:分析廢棄物減量指標與基準

本廢棄物減量指標著眼於工程平衡土方、施工廢棄物、拆除廢棄物之固體廢棄物 以及施工空氣污染等四大營建污染源,採用實際污染排放比率來評估其污染程度,四 大營建污染源排放比例採相同比重來評估,所計算的數值必須小於廢棄物減量基準 值,才能符合「綠建築」的要求[9]。如何達到合格標準如下:

1.基地土方平衡設計─

任何建築開發案最好能夠以土方之零排放與零需求為原則,多餘土方與不足土方 均有害於地球環保。建築設計前應慎重考慮地形地貌變化設計與地下室開挖上取 得最佳的挖方填方平衡計畫。

2.結構輕量化─

為了降低營建廢棄物與施工空氣污染,建築結構的輕量化設計是首要目標,亦即 盡量採用鋼構造與金屬外牆設計,或採用大跨距的木造建築物。

3.營建自動化─

如不能採用鋼構造而採用RC、SRC 構造時,應儘量引進營建自動化工法以降低 營建污染,例如採用系統模板、預鑄外牆、預鑄樑柱、預鑄樓板、整體預鑄浴廁、

乾式隔間等自動化的工法,對施工中的廢棄物減量有莫大的助益。

4.多使用回收再生建材─

使用回收再生建材相當於減少建材生產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營建廢棄 物,一舉數得。

5.採行各種污染防制措施─

欲減少建築施工過程的空氣污染,首要工作即加強工地污染管理,且列入施工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初至當期累計 按年變動 主要指標 單位 參考期

年初至當期累計 按年變動 主要指標 單位 參考期

附 附件二 件二 件二 件二、 、 、教師專業成長 、 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海外研習營 教師專業成長 海外研習營 海外研習營 海外研習營)相關證明文件 相關證明文件

事實上,彙整金融海嘯前後之成長表現,2003 年至 2007 年全球平均 經濟成長率為 5%左右,但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的 2008 年至 2014

減:本年度提列折舊數 本年度期末帳面價值 本年度提列折舊數 醫療成本 管理及總務費用 上年度期末帳面價值

( )如圖為自民國 79 年到 88 年臺灣地區每人每年平均用紙量(kg)折線圖,請問哪一年間,每

西元 1624 年至西元 1633 年台灣海峽海盜橫行,中國帆船過來台灣的並不 多,同一時間,荷蘭人又因「濱田彌兵衛」事件與在台灣貿易的日本商人發生衝 突,導致在西元

至於在台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 1950 年至 1960 年代,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