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Kohlberg 與 Neo-Kohlbergian 理論背景

壹、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觀點探究

一、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之起源

Kohlberg 的道德研究是開始於 1945 年,他認為自己高中時所違反的是專制傳 統的規章,而非正義的規範或是考慮到他人權利與福祉的規章,對正義的興趣不僅 是青春期對傳統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的懷疑,而更是出自於自己積極努力支 持他人權益與福祉的緣故。同年,Kohlberg 從軍成為美國商務船隊一員,並看見戰 爭造成的後果,認為是不義罪行。在結束美國商務船隊服務後,Kohlberg 嘗試著幫 助猶太難民通過英國的封鎖前往巴勒斯坦,但是並沒有成功,旋即被英國擒獲,並 將 Kohlberg 與其夥伴送往塞浦路斯集中營,但猶太反抗軍組織幫助了 Kohlberg 逃 離該處,最終回到了美國。上述這些經歷,使 Kohlberg 思考著,是否有一種普遍

19John Lock、John Stuart Mill 以及 Tomas Jefferson 的著作中,領悟到一種相對於文化的或許特定個 體而言的普遍性人類權利與福祉(俞筱鈞譯,1993a,頁 7)。

16

基本性的原理,這種原理能奠定所有道德探討的基礎。而他最後找到了康德(I. Kant) 關於無上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之基本原理的陳述20。Kohlberg 認為對個人尊 嚴的平等尊重,是公正的基礎(俞筱鈞譯,1993a,頁 7)。

Kohlberg 從 Bruno Bettleheim 學習心理分析;從 Carl Rodgers 學習人本心理 學;從 Jacob Gewirtz 學習行為主義。這麼多學派的學習,Kohlberg 認為似乎沒有 一個學派能適用於解決病人們的道德問題和醫院裡的公正問題。

因此 Kohlberg 認為道德發展研究的進行,核心觀點是基於研究必須由道德哲 學來指導。被視為道德的或是發展進步的概念,首先必須從某些哲學定義、假定及 爭論著手。這些假定應能依據實徵性研究發現加以檢驗,並且沒有人能夠獨立於價 值觀之外來考察的(俞筱鈞譯,1993a,頁 8-10)。

總之,Kohlberg 之所以會開展自身理論的發展,是基於本身的成長經歷外,也 包含了在哲學方法上的探究,以及接觸實徵研究層面的應用。Kohlberg 多面向的研 究後,認為各學派皆有其限制,因此為了能解決一直以來的道德問題,譬如是否有 一種普遍性的道德?或是道德選擇都是相對的,因為不同的文化或個人的想法或感 受而定?Kohlberg 以在 1958 年時所提出的《10-16 歲道德思維與判斷模式之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Modes of Thinking and Choices in Years 10 to 16)博士論文為理 論發展的開始,最終成為了在認知學派中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二、Kohlberg道德發展之三期六階段道德發展論

Kohlberg 根據博士論文研究的結果,在 1969 年出版了《道德思考與行動發展 分期》一書,並提出了其最重要的學說─三期六階段道德發展論,下表為三期六階 段道德發展論之簡要整理。

20 「把每一個人作為自己的目的(end in it self)而非手段來對待」?(俞筱鈞譯,1993a,頁 7)。

17

資料來源:張春興(2010,頁 84);單文經、汪履維(1988,頁 62-64)

根據上表的分類,以下為各期與序階之敘述:

(一)前成規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屬於此時期的人,對自我的

社會期待是外在的。其觀點是一個具體的行動者會遵守規則是為了避免麻煩、滿足 需求和增加他的利益,凡事先考慮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一序階:避罰服從取向(punishment-obedience orientation):避罰服從取向 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最低程度。對行動的物理性與心理性結果不能清楚的加以區別,

只能從某一個觀點建構自己與社會的互動,不同的觀點並不能清楚的被認知或統 合。

第二序階:相對功利取向(instrumental-relativist orientation):相對功利取向 是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他幫助別人是為了希望別人幫助他。一個人理解不同的人 有他們自己的觀點、需要、利益、意圖等等。人們被視為在施與受的基礎上彼此相 互關聯,會考慮彼此的反應(葉光輝譯,1993,頁 36;張春興,2010,頁 86-87)。

18

(二)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此一階段的個人,面對道德兩難的

情境時,一般都是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認同自己對個人的及社會的相互義務和期 許,但這並不意味一個人認同他的社會,可能是次文化,如家庭或宗教等。

第三序階:尋求認可取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尋求認可取向是一 種社會從眾(social conformity)的心態,社會大眾認可的就是對的,反之就是錯的。

道德角色取替著重在特定關係,同時重視好人的共同特質,但忽略制度或社會體系 的觀點。

第四序階:遵守法規取向(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遵守法規取向是一種信 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秩序的心理取向。道德發展到此一程度的人,在心理上認同自 己,在行為上有責任心與義務感(葉光輝譯,1993,頁 36;張春興,2010,頁 87)。

(三)後成規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個人面段攸關道德的情境 時,可本諸自己的良心及個人的價值觀從事是善惡的判斷,而未必完全受傳統習俗 或社會規範所限制。換言之,個人從特定的社會或人際間的期許、法律和規範中抽 離出自由、平等和團結的共同原則,自我從其他人的期許中分化出來,視本身隸屬 於全人類或對所有成員之義務的超越原則。

第五序階:社會法制取向(social-contract legalistic orientation):社會法治取向 的道德觀,是以合於社會大眾權益所訂定法規為基礎作為道德判斷標準的。因此,

若有不合時宜的法規,則應該針對社會需要,在大眾共識下,修改合時宜的法規。

也就是說,社會契約建立在信賴、個人自由,以及平等對到所有人的原則上,此原 則應該是社會和人際相互關係的基礎。

第六序階:普遍倫理取向(universal-ethical-principle orientation):普遍倫理取 向的道德觀,是個人根據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建立了自身對道德事件判斷時的 一致性與普遍性的信念。亦即,個人以「道德觀點」表達尊敬人本身就是目的的無 私態度。尊重應該經由對話和奠基在理想的角色取替的互動上等其他形式來表達。

19

理想的角色取替會使涉及道德兩難中的人們對訴求與觀點會予以同等的考慮(葉光 輝譯,1993,頁 36;張春興,2010,頁 88)。

綜合上述,Kohlberg 從其博士論文的研究結果歸納出三期六階道德發展論,亦 即每個人自身的道德判斷可與相對應的三期六階道德發展論相互呼應,而其中又 該如何得知個人自身的道德判斷屬於那一序階呢? Kohlberg 提出一種測量的方法,

即是道德判斷晤談法。

三、道德判斷晤談法(Moral Judgment Interview,MJI)

道德判斷晤談法式 Kohlberg 提出測量道德判斷的一種方法,其計分方式是根 據標準議題評分手冊來算分。最初是在 1956 年開始美國男性 20 年縱貫研究中,

對 72 位 10~16 歲男孩定期接受晤談(interview),採用九個假設的兩難故事,並根 據研究結果制定一本手冊,但因該研究結果不能完全合理的解釋研究所獲得的資

20

貳、

Neo-Kohlbergian理論發展歷程

一、DIT測驗形成初期

創始者Rest生於1941年,歿於1999年,享年58歲(曾麟喬,2008,頁23)。Rest和 他的同僚在1970代早期開發了名為Defining Issues Test(DIT)的測驗方式。這種測驗

21

方式,被認為是Kohlberg 道德判斷發展半結構評量的另一種選擇(Thoma, 2013, p.4)。

1970~1979年為DIT早期研究階段,其效度是奠基於以下四類主要證據:

(一)樣本的道德判斷呈現相當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Neo-Kohlbergian 學群提出新的研究問題,試圖回答什麼生活經驗會影響道德判斷;不

22

三、FCM (Four-Component Model)模式之實徵研究

第三階段的發展時間為 1986-1994 年,建立在 DIT 第二階段的實徵研究成果 與尚未解決的問題上,Neo-Kohlbergian 學群試圖辨明其他道德運作相關構念的測 量,這階段發展與 FCM 模式的提出密切相關。FCM 模式是 Rest 在 1983 年所提 出,因此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有部分重疊。FCM 模式將道德行為分為四個不同的 心理歷程:道德敏感度、道德判斷、道德動機與道德品格,且四個歷程是互相影響,

並沒有一定的順序,其中道德判斷只被當作促成道德行為的其中一個成分而已,更 詳細的內容將在本章第三節詳述。

23

此外,這階段也逐漸關注於道德教育,尤其是專業倫理教育方面,許多研究與 DIT 結合擴展道德教育的內涵,以及發展道德判之外的研究,譬如道德敏感度以 及其他成分的相關研究。在 1994 年時 Rest 與 Narvaez 出版的《專業道德發展》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fessions)一書,說明了此一階段的結果(張鳳燕,2004a;

曾麟喬,2008,頁 28)。

四、Neo-Kohlbergian現況

第四階段即在回應對 DIT 以及相關的批評,再度檢視道德判斷構念與 DIT 的 測量特性,對理論與實徵測量基礎進行全面的瞭解,並提出修正與改進。1999 年,

Rest 等四位學者出版《後成規期道德思考:Neo-Kohlbergian 取向》一書,開始以

「Neo-Kohlbergian 取向」稱號正式代表他們的理論研究(曾麟喬,2008,頁 28)。

此外,一直以來聚焦於中介概念(intermediate concepts)測量的發展,尤其對各 行各業。中介概念測量是典型被公認在參與者與結果數據的消費者二者間皆具有 高信度。Neo-Kohlbergian 模式已經促進了許多測量的發展,捕捉道德功能的各種 方面,包含道德敏感、判斷與動機的測量(Thoma, 2013, pp.24-25)。

此階段也蓬勃發展全新的測驗─DIT-2,其為 Rest、Thoma 和 M. Bebeau 發展 新的 DIT 版本,比起原有版本,DIT-2 的指導語更加簡化,內容長度更短(曾麟喬, 算「鑑別測量」(measure of discrimination)。將階段五與六議題敘述的平均分數,減去階段二與三議 題敘述的平均分數,這中間的差距為試題鑑別力測量。將相減後的平均分數標準化,也就是將之除 以階段 2、3、5、6 的標準差 23。若有漏答則用以中間分數代替,但若有超過兩組題目或超過八題 漏答,則該樣本不採用。將上述所得的分數乘以 3,因為該鑑別力分數大約是 P 分數標準差的三分 之一,再加上最先算出的 P 分數,總和即為 N2 分數(曾麟喬,2008,頁 65)。

24

故事的刪除,因時代的變遷,有些用字遣詞已不合時宜需要更改,而故事的刪除則 是將與研究最不顯著相關的故事刪除,即韋柏斯特的故事 (孫秀娟,2007,頁 32)。

總之,目前發展的現況為對 DIT 與 DIT-2 及其所內涵的道德判斷發展理論不 斷的修正與改進,以及對 FCM 模式及其內含的道德教育理論與實務與專業倫理教 育領域的探究,並著重於中介概念測量的發展。

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