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5.3 MWW 族群

5.3.1.1 XRD

MWW 族 群 的 XRD 繞 射 圖 譜 如 圖 5.16 所 示 , 插 層 處 理 後 的 M22(50)-S 在低角度出現強峰,意味著成功導入 C16TMA+至層間距中而 生成介孔峰,此時層間距約 4.8 nm;將 SiO2水解柱撐,進行煆燒處理後 的 M36 仍保留有低角度強峰,此時層間距約 4.5 nm,同時 23.5∘的主峰 仍存在,意味著仍保留有十圓環孔道的 ab 平面結構。

圖 5.16 MWW 族群(A)低角度、(B)全掃描之 XRD 繞射圖譜。

74

75

5.3.1.3 酸性鑑定

MWW 族群的酸性鑑定如圖 5.18 和表 5.6,經過柱撐處理之後的 M36 矽鋁比測試結果也有上升,總酸量和 IQ(50)-s 相近,但是酸性分布卻相 差許多,M36 的高溫脫附峰(> 800 K)比例極少,此峰代表著路易士酸,

可能是在柱撐處理時導入的二氧化矽可能會掩蓋到活性點,使得酸量下 降70

76

圖 5.18 MWW 族群在 NH3-TPD 中的脫附曲線

表 5.6 MWW 族群之矽鋁比及總酸性對應特定脫附峰之酸量表

Catalyst Si / Al a (mol / mol)

Total acidity (mmol/g)

NH3-TPD peak temperature (°C) and Specific area acidity (mmol/g; %

distribution)

M22(50) 25.1 7.37 658 (4.99; 67.7%) ; 848 (2.38; 32.3%) IQ(50)-s 34.1 6.93 603 (1.96; 28.3%) ; 654 (1.59; 22.9%) ;

828 (3.38; 48.8%)

M36 32.8 6.25 610(1.21; 20.5%) ; 773 (4.63; 78.6%) ; 873 (0.05; 0.8%)

a 由 SEM-EDS 測量

77

5.3.2 正丙基苯歧化反應

吾人使用正丙基苯歧化反應來觀察脫層及柱撐後孔道結構的變化,

結果如表 5.7 所示。 M36 的異構物選擇率和 IQ(50)-s 相似,相對於 M22(50),M36 較偏向十二圓環和十圓環參半的結果,意味著柱撐所生成 的介孔洞亦有參與反應,更進一步推測或許 MCM-36 額外生成的介孔洞 是在兩個半籠結構中柱撐二氧化矽而成,歧化反應亦是在半籠結構中進 行,才會有和 IQ(50)-s 相近的選擇性。

然而 M36 和 IQ(50)-s 在異構物間位(p-DPB)和對位(m-DPB)有 些許差異,M36 的選擇性結果多以 p-DPB 為主,而 IQ(50)-s 則是參半,

這樣的選擇性或許和擴散時孔洞的開口有關,M36 在內部介孔反應過 後,產物擴散有可能會短暫的經過十圓環孔洞造成產物位置選擇性的變 化71

78

表 5.7 MWW 族群在 NPB 中的催化選擇性

Time on stream : 60 min

a Light gas, toluene, xylene, cumene, C10+C11 aromatics

M22(50) IQ(50)-s M36 Product Selectivity (%)

nnPB 47 33 38

niPB 53 67 62

Product yields (wt%) C6

79

5.3.3 線性烷基苯催化反應

MWW 族群在線性烷基苯催化的結果如圖 5.19 和圖 5.20,柱撐後的 M36 顯示出和 IQ(50)-s 相似的催化穩定性,其 LAB 產物選擇率則偏低,

伴隨著雙烷化苯產物選擇率明顯增高,而在 LAB 異構物選擇率的結果和 M22(50)相似。

穩定性的提升和雙烯烴取代的產物或許和介孔洞的生成有關,相對 於裸露在表面的半籠結構,M36 層內的介孔洞擴散速率不如二次反應來 得快,導致多次的反應生成雙烯烴取代產物。而 2-LAB 的異構物選擇性 和 M22(50)的相似,其結果可能和先前正丙基苯歧化反應的結構異構物

(p-, m-DPB)有關,因擴散路徑導致選擇性的不同,此時亦可推測 M36 在產物異構物選擇性上仍和十圓環孔道有關係。

80

圖 5.19 MWW 族群在 R10 進料下之催化結果。(A)1-十二烯的轉化率、

(B)LAB 和雙烯烴取代產物選擇性和(C)異構物選擇性(160°C、300 psi、WHSV = 4 h-1,H2/HC = 3)

81

圖 5.20 MWW 族群 R4 進料下之催化結果。(A)1-十二烯的轉化率、

(B)LAB 和雙烯烴取代產物選擇性和(C)異構物選擇性(160°C、300 psi、WHSV = 4 h-1,H2/HC = 3)

8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