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本位與鄉土文化課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本位與鄉土文化課程之研究"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學校本位與鄉土文化課程之研究:多元文化的觀點

A study 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from multiculturalism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0-2413-H-003-037 執行期間: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黃純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所)助理教授 (educmh@cc.ntnu.edu.tw) 計畫參與人:顏靜筠/台北市河堤國小教師 鐘碧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生 一、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的可能轉換,以及鄉土 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之間的聯繫與關係,並從多元文化的觀點分析鄉土文化 課程之實施以及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實地觀察、訪問與 晤談等方法進行。研究的主要發現共五項如下:(一)、鄉土文化課程的走向,從 其歷史發展脈絡可見端倪;(二)、鄉土文化課程的實施成效與問題,過渡於九年 一貫課程的實施之中;(三)、鄉土文化課程的可能轉換形式有教材融入、成為彈 性課程裡的重要議題、與校本課程結合、成為社區有教室方案的一部份、鄉土語 言繼續努力、以及建置鄉土教學網站等六種;(四)、從在地性與情境脈絡性觀點, 發展鄉土文化式的學校本位課程是切合可行的;以及(五)、從多元文化主義的精 神,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議題、與課程改革取向,以及文化研究中的認同政治 而言,鄉土文化課程與校本課程是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環與實踐。 關鍵詞:鄉土文化課程、學校本位課程、多元文化觀點 Abstract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s of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and its linkage wit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under the curriculum reform for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Data derived from literature review, fieldwork observation, school visiting, and individual

(2)

interview provided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clude: (1) the historical contexts show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2) the practical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are going to shift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for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3) th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s of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are multiple and diverse; (4) the homeland-culture-styl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fea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ocalism and contextualization; and (5) the spirit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mbedded in the 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xplain that the homeland culture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parts and praxi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Keywords:homeland culture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二、緣由與目的 九年一貫課程已於九十學年度在國小一年級實施,其他年級則仍舊採行 1993 年公佈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國中則仍採行 1994 年公佈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前者自 1993 年公佈後,於 1996 年起逐步實施;後者自 1994 年公佈後,於 1997 年起逐步實施。在鄉土教育方面,不同於以往課程標準的是:國小三至六年級, 逐年增設「鄉土教學活動」,每週一節四十分鐘,各縣市可針對地方特色,發展 符合地方需要的教材,學校也可以自行設計課程;國中一年級每週三節「認識臺 灣」,分為歷史篇、地理篇以及社會篇,每篇每週各一節,取代國一歷史、地理 以及公民與道德三科;另外國一在原音樂、美術課程之外,增設「鄉土藝術活動」, 每週兩節,包括本土美術、音樂以及其他藝術等(教育部,1993,1994a,1994b)。 這種改變是國民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將臺灣本土歷史、地理以及鄉土教育於國民 中小學課程中單獨設科。這種作法與戒嚴期間對鄉土教育忽視之弊,則戒之在過 (林瑞榮,1998)。不管是過猶或不及,這種轉變,從政治上而言,是臺灣中心政 治意識逐漸凌駕中國中心政治意識,從社會文化脈絡而言,則是從地理政治版圖 一統的強調到人民情感依附認同的追尋 (Huang, 1997)。 然而,國中小學鄉土教育單獨設科正方興未艾,成效仍有待檢核評估之際,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 1996 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其中對 課程與教學革新做出建議:生活中心,基本學力指標,統整課程減少學科,以及 減少正式上課時數。接著,教育部旋即於 1997 年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 案小組」,並在 1998 年九月三十日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決定自 2001 年 (九十學年度) 開始逐年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根據上 述可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研議幾乎與現行課程標準實施之年同時進行,而且

(3)

距離 1993/1994 新課程實施僅一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隨即公佈,而目前國小刻 正實施兩套課程標準。檢視這種課程改革的時間脈絡及其發生的課程事件,不禁 令人思維下列問題:九年一貫課程於九十學年度實施後,有關現行國中小學鄉土 文化課程之定位與可能轉換為何?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之間的可能聯 繫與關係為何?鄉土文化課程與九年一貫課程在理論與實際以及理想與現況之 間如何尋得適當的平衡點? 而現有的相關文獻中,有關國小鄉土教學活動或國中鄉土藝術活動之研究, 或以各縣市為單位,或以多個縣市為對象,或以議題進行分析研究,為數不少。 惟,大多聚焦於鄉土教材之內容分析,少數以其實施現況進行調查者,亦未觸及 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的定位、走向或可能轉換。因此有必要對現 行國中小學鄉土文化課程之實施情形,以及國中小學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 程兩者之間的關係與可能聯繫進行探究,以研擬出鄉土文化課程未來之可能走 向。另外,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均涉及文化的概念,因此也要從多元文 化教育的內涵與課程發展的觀點以及文化研究中的旅行理論,來分析鄉土文化課 程之實施以及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以便檢視多元文化觀點是否以及如何含蘊於 鄉土文化教材以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中。本研究所指稱的鄉土文化課程,包括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以及國中「鄉土藝術活動」等課程。 綜合上述,本研究旨在探究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的可能轉 換,以及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之間的聯繫與關係,並從多元文化的觀點 分析鄉土文化課程之實施以及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本研究重要的待答問題共 五項如下:(一)、鄉土文化課程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何?(二)、現行國中、小學鄉 土文化課程之實施情形與問題為何?(三)、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 的可能轉換為何?(四)、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之間的關係與可能聯繫為 何?以及(五)、多元文化觀點是否以及如何蘊含於鄉土文化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 之中? 三、研究方法 為了回答上述研究問題,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實地觀察、 訪問與晤談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其中,蒐集並分析國內外有關鄉土文化課程、 文化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等議題的書籍文章,據以作為觀照省思的理論基礎,並 輔以相關之檔案文件以及碩博士論文,從而有助於審視現行鄉土文化課程的實施 情形與問題以及未來的可能走向;在實地觀察與訪問方面,本研究走訪了台灣北 區共八所國中、小學,其中國小六所、國中兩所,分佈在台北縣市的都會區與偏 遠區,大多為試辦九年一貫課程或實施鄉土文化課程頗具特色的學校,可以就實 施的問題與展望提供經驗基礎;在晤談方面,本研究共有十五位晤談對象,包括 四位校長(國小二位,國中二位)、七位教師、兩位教育部局官員以及二位學者

(4)

專家,其中男性十位、女性五位,他們都是擔任學校鄉土文化課程領導與推動的 工作,以及富有教學實務經驗,或是專長於相關領域研究的人士,總共晤談了 19 人次,包括當面晤談後的電話追蹤訪談以及研究者與受訪者面對面的深度晤 談,晤談時間大多在 80 至 120 分鐘左右,而所依據的半結構晤談大綱則分為教 師、行政人員、以及學者專家適用三種。 四、結果與討論 結合文獻探討、學校觀察、訪問以及晤談所得的資料,茲將本研究經由整理、 分析所得的研究結果說明並討論如下。 (一)、鄉土文化課程的歷史發展脈絡 台灣鄉土文化課程的實施源自日據時期,歷經台灣光復、國民政府、解嚴、 以及民進黨執政。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都不單純是教材課程轉變的問題,其間 更反映出不同階段關於日本、中國、台灣認同危機的化解,也就是在發展階段性 的任務與使命。所以從無到有(忽視到單獨設科),歷經轉換,又到了無(九年 一貫課程實施科目名稱又不見了)。不管是無名無實、有名無實、或是無名有實, 鄉土文化課程的制訂與實施,或多或少都反應了當下政治意識型態之爭,而其未 來走向也可以從歷史發展脈絡中見出端倪。 (二)、鄉土文化課程的實施現況與問題 關於鄉土文化課程的實施可以從教材、師資、時間安排、成效等向度來說明。 教材有全縣統編版、鄉鎮市版、以及學校自編版本三種,並輔以錄影帶、錄音帶、 CD 光碟等媒體輔助教材,這些都收錄於鄉土教學資源中心。一般來說,統編版 由相關學經歷背景、有熱誠、肯投入的教師或文史工作者參與編輯,教材內容既 有廣度也有深度,生活化也活動化,教師接受度或滿意度皆高。惟,統編版材料 內容仍多難以刪除取捨,教材試教流程受制於時間的緊迫性而遭壓縮,高年級教 材則難度略高,而有些學校教師的自編版本,由於學校課程領導的缺乏,而落入 孤軍奮戰、或無頭馬車之境。師資一般都由相關學科且有興趣的教師任教,大多 為級任老師擔任,少部分有科任老師,有些則是給組長配課之用,因而相關素養 不一,有賴校內、外相關研習充實增強。排課情形,在隔週休二日時採隔週連排, 週休二日後則散在各節之中,有些則彈性作為全校性校外教學活動。實施成效方 面,教師認為學生對周遭生活的鄉土事物有所認識,有助於對在地文化的瞭解; 對教師而言,因著鄉土教學而吸引教師注意學校之外的生活事物,教師如此概念 化的轉化有助於學校課程的改變,以及學生學習的改變。這些實施的成效與問 題,並非隨著鄉土教學不再單獨設科而消失,而是以不同的形式轉換於九年一貫 課程的實施之中。 (三)、鄉土文化課程的可能轉換 鄉土文化課程自 87 年實施至 90 年即將滿一輪(3-6 年級)之際,隨即遭遇 小一於 90 學年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

(5)

不再單獨設科,其可能的轉換形式有六種:教材融入(學科知識融入社會學習領 域藝術與人文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或其他相關領域,活動方案則融入綜合 活動領域)、成為彈性課程裡的重要議題(在六大議題之外,加上鄉土教育)、與 校本課程結合(兩者都切合在地性的發展特色)、成為社區有教室方案的一部份 內涵(落實鄉土教育於社區之中)、鄉土語言繼續努力(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 領域的本國語文保有閩南、客家與原住民語文,可彌補以往鄉土語言未能切實實 施之憾)、以及建置鄉土教學網站(匯集並流通鄉土教學資源中心的各類教材) 等。從無名無實的忽視,歷經了有名無實的過渡期,期望上述各種轉換能真正落 實於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之中,達到無名有實之地。 (四)、學校本位與鄉土文化課程的關係 統整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是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裡的兩大特色,而鄉土教學則 是發展校本課程的基礎,結合學校所在地的鄉鎮社區資源,去發展學校的特色, 鄉土的意識與精神就隱含於校本課程之中。鄉土文化課程與校本課程的轉換關 係,其實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因為兩者都切合在地性的發展特色,並且都符合 課程發展的情境模式。以台北縣的平溪國中為例,該校從 88 學年度九年一貫尚 未起步之時,即陸續從學校本身的特色出發,結合了在地鄉土的資源,發展出「天 燈」、「花祭」、「樹賞」、「煤探」、與「河盼」等一系列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設 計,將課程統整的精神跟學校特色與鄉土資源相結合,並運用教師行動研究的方 式吸引學校師生與社區人士投注參與,展現生活、情意、世界觀與多元文化等鄉 土教育的重要特質與精神。該校在相關課程的研發、設計與實施上,配合學校所 在社區的特色,發展出具有鄉土教學意味的校本課程,獨具一格。其間不管是創 意主題的腦力激盪、教學見習、教學企劃發表、以及全校總動員的活動實施,充 分發揮了該校教師「明星團隊」的潛力與創意,以及校長課程領導的魄力與眼光。 不管是九年一貫之前的鄉土文化課程,或是九年一貫之後的校本課程,在地性與 情境脈絡性為其兩者的核心,鄉土文化課程依著九年一貫的趨勢,結合融入於校 本課程之中,縱使已無實名,精神猶存。就此觀之,發展鄉土文化式的校本課程 是諸多轉換中可長可久的一種。 (五)、多元文化的觀點 所謂多元文化的觀點是從多元文化主義的精神、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標、 議題、課程發展取向、以及文化研究中的認同政治等面向來說明。多元文化主義 相對於同化主義,強調含括官方、主流、單一、核心文化之外的多樣性、差異性、 與在地主體性。鄉土文化課程以周遭生活環境為起點,探究鄉土地域的各類微型 文化,認識、尊重鄉土文化的多樣、差異、與獨特性,頗符合多元文化主義的精 神。而多元文化教育的三個主要目標為促進教育的公平正義,增進學生的學要成 就,以及協助學生發展多元文化社會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鄉土文化課程讓 學生從認識、愛護自身鄉土開始,逐步發展出鄉土的認同,或擴大為國家、國族 的認同,或兼及鉅觀文化的認同,這對人權、正義、(異)文化的學習都是正面 的回應。另外,鄉土文化的內涵按課程標準規定,包括鄉土歷史、地理、自然、

(6)

語言與藝術,實際上則涉及族群、地域、語言、宗教、藝術民俗等向度,這跟多 元文化教育所要處裡的議題(種族/族群、階級、性別、語言、宗教、特殊例外 性、地域空間等)多所重疊,所以鄉土文化教育可以說是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重 要一環。若從多元文化課程改革取向而言,鄉土文化課程的內涵建構與實施,或 多或少都展現了貢獻取向、附加取向、轉換取向、以及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改革 四階段。最後從文化研究的認同政治觀點來說,值得關注的是鄉土在地的代表 性,是否影響國家認同的取向,是相互順應或抗拒,其實都跟大社會脈絡裡的政 治意識型態有關。 五、計畫成果自評 本研究不管是在研究內容或是研究進度執行上,除了參酌原審查意見稍做調 整外,都與原計畫頗為相符,所以原先預期的工作項目,也都大致完成。甚且, 原先預定的研究對象都為學校裡的相關教師、行政人員與校長,在研究歷程中透 過經驗的不斷累積以及相關意見的彙整,而將教育部、局的行政人員,以及大學 院校裡相關系所的教授專家們納入,因而擴大了意見觀點的多元範圍,並提升了 理念思考的層面視野。所以,除了對原先鄉土文化課程的學校執行情形有所瞭解 外,也增添了行政人員有關政令規劃與推動的考量, 以及學術界對鄉土文化相 關議題的關懷與執著。另外,在探討鄉土文化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的未來 走向與定位,其實也可以在歷史發展脈絡中窺其端倪,所以本研究也一併檢視鄉 土文化課程的歷史發展脈絡。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另外收穫,從而擴大了本研究 的主要發現。在觀察、訪問學校以及晤談相關人員之時,可以就實務現場獲得第 一手資料,並瞭解現場教師的心聲與期盼,以及行政人員的努力解套,這些都有 助於研究者在思維政策與實施、理想與實際之間,如何可能取得協調的平衡點。 綜上所述,本研究成果具有學術與教育實務的應用價值,將在近期內於學術期刊 發表論文。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 (2000)。邁向課程新紀元 (四) —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實例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方永泉(1999)。文化研究與比較教育研究。比較教育,46,頁 83-103。 王美文 (2000)。台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古金蓮 (1998)。台北縣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江碧貞 (1998)。國小學童地方感之探討—國小鄉土地理教育架構下的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7)

李佳玲(2002)。國中實施鄉土教學課程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錫津 (1998)。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 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 1-22。台北:揚智。 杜玥潾 (1998)。國小鄉土教學課程實施現況與教材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阮光勛 (1999)。國民小學課程實施之研究—以桃園縣鄉土教學活動為例。國立中 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卓世宏 (1997)。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國 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周珮儀(1999)。文化研究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研習資訊,16(1),頁 76-84。 周梅雀 (1996)。教育觀點論寒單爺民俗活動。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 林生傳 (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學評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 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 1-28。台北:揚智。 林立偉譯、Schwartz, B. J. 著(1999)。全球主義意識形態和比較文化研究。二十 一世紀,51,頁 15-21。 林秀容 (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 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 49-60。台北:揚智。 林佩璇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 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林秋亨 (1998)。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林雅卿(2002)。花蓮縣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國民小學四 年級為例。國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榮 (1998)。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邱美嬌 (2000)。國小鄉土美勞課程與教學研究—以高雄市光武國小美勞科教學為 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姜旭岡 (2000)。當前我國國民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探討—文化分析的觀點。載於中 國教育學會主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 173-191。台北:揚智。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 3 (3),頁 1-16。 洪英(2002)。鄉土教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育仁 (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唐維敏譯、Graeme Turner 著(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8)

唐維敏譯、Hall,Stuart 著(1997)。種族、文化和傳播—霍爾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前 瞻。當代,123,頁 70-79。 夏黎明 (1995)。鄉土的結構、內容與教育意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編,鄉土教 育,頁 3-9。台北:漢文。 高新建 (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 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 61-79。台北:揚智。 康自立、許世卿 (1999)。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改革。載於中華 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 171-194。台北:揚智。 張建成 (2000)。臺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 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 63-102。台北:師大書苑。 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台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嘉育 (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 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 23-47。台北:揚智。 張嘉育 (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課程自主: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例與 啟示。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 79-123。 台北:揚智。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4a)。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4b)。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莊東星 (1998)。國小教師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之行動探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許育齡 (1998)。國小學童鄉土意識內涵以年級及環境刺激因素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連俊智(2002)。九年一貫課程鄉土教學網路教材發展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至和 (2000)。台中市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陳光興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陳伯璋 (1995)。鄉土教學的課程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 23-26。台北:漢文。 陳伯璋 (1999a)。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 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 (上),頁 10-18。台 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伯璋 (1999b)。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 7 (1),頁 1-15。 陳枝烈 (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國立

(9)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未出版)。 陳美如 (2000)。多元文化課程統整的理想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 119-151。台北:揚智。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檢視與分析--1986∼1998。國教學報,12,頁 39-90。 陳富雄 (1998)。國小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議題探索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單文經、楊思偉、陳惠邦 (2000)。美國、日本與德國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 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 375-425。台北:師大書 苑。 彭震宇(2002)。花蓮縣壽豐鄉鄉土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祥榕 (2000)。地方層級課程發展之探討—以宜蘭縣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 程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黃玉冠 (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黃政傑 (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 (1999a)。國教九年一貫課程的展望。師友,379,4-9。 黃政傑 (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與經驗。載於黃政傑,課程改革 (三 版),頁 169-203。台北:漢文。 黃政傑 (1999c)。國內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動。載於黃政傑,課程改革 (三版), 頁 205-224。台北:漢文。 黃政傑、李隆盛編 (1995)。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黃純敏 (1999)。原住民教育:一個多元文化的課程設計。發表於「原住民課程發 展與教學策略研討會」,5/6-7/99,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黃純敏 (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臺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 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 43- 61。台北:師大書苑。 楊文森(2002)。楊梅鎮鄉土教材實施現況及其問題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洲松 (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後現代的觀點。載於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 29-51。台北:揚 智。 楊淑芳 (1998)。國民小學教師鄉土美術教育理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楊智穎 (1997)。台南縣新化區國小鄉土教材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詹茜如 (1992)。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未出版)。

(10)

廖孟慧 (1998)。鄉土教材之內容分析與教材發展過程之研究—以花蓮縣鄉土教材 第一冊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劉振倫 (1994)。臺灣母語及鄉土教材教學之文化意識分析—以宜蘭縣為例。東吳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劉唯玉 (2000)。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教學歷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邦查國小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未出版)。 歐用生 (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 10-22。台北:漢文。 歐用生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 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 (二)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頁 8-1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文斌 (1998)。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之合作行動研究—以結合新港鄉社區資源 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蔡佳雯 (1998)。置身台北地圖上—鄉土教學活動課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蔡清田 (1998)。大學教育學程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發展個 案為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 161-186。台北:揚智。 蔡蕙光 (2000)。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國立臺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謝樹寬譯、Easthope,Antony 著(1994)。評估英國文化研究。中外文學,23(3), 頁 119-129。 譚光鼎(2001)。鄉土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 教育,頁 163-197。台北:空大。

Anijar, K. (2000). Teaching toward the 24th century:Star trek as social curriculum. New York : Falmer.

Awakuni, G. I., & Mio, Gene I. (2000). Resistance to multiculturalism:Issues and interventions. Philadelphia, PA: Brunner/Mazel.

Banks, J. A. (1994).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ssues, approaches, and models. In J. A. Banks,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pp. 199-221).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1997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3rd ed.) (pp. 3-31).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1997b).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3rd

(11)

ed.) (pp. 229-50).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urz, H. L., & Marshall, K. (1997). Performance-based curriculum for language arts:From knowing to show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Campbell, D. E. (2000). Choosing democracy:A practical guide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Casella, R. (1999). What are we doing when we are “doing”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and why? Educational Theory, 49 (1), 107.

Casella, R. (1999). What are we doing when we are “doing”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And why? Educational Theory, 49 (1), 107-123.

Cornbleth, C. (2000). Nation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as cultural containment? In C. Cornbleth (Ed.), Curriculum politics, policy, and practice: Cases in

comparative context (pp. 211-238). Albany, New York: SUNY.

Cornelius, C. (1998). Iroquois corn in a culture-based curriculum:A framework for respectfully teaching about cultures. Albany, NY: SUNY.

Denzin, N. K. (1999). Cultural studies in search of a methood. Cultural Studies,13(1), 162.

Ford, T. (1999). Becoming multicultural:Pers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critical teaching. New York: Garland.

Gay, G. (1994). At the essence of learn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est Lafayette, Indiana: Kappa Delta Pi.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y, G. (2000).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 In G. Gay,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11-146).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nt, C. A., & Lei, J. L. (2001). Global construct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ies.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ay, A., Hermes, J., & Alasuutari, P. (2001). Histo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trodu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 (3), 259-260.

Harrell, S., & Ayi, B. (1998). Combining ethnic heritage and national unity: A paradox of Nuosu (Yi) language textbooks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Haselbach, D. (1999). Multiculturalism in a word of leaking boundaries. Albany, NY: SUNY.

Henson, K. T. (2000). Curriculum planning: Integrating multicultur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Dubuque, IA: McGraw-Hill.

Hernandez, H. (200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 teacher’s guide to linking context, process, and cont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12)

Hilden, P. P. (1998). Readings from the Red Zone:Cultural studies, history, anthropology.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10 (3), 524.

Huang, C. M. (1997). An ideological shift: Perspectives from instructional material analyses. In C. M. Huang,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aiwan: From nationism to nationalism (pp. 81-110). Ph.D. dissert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ytten, K. (1999). The Promise of cultu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49 (4), 527.

Kitsukawa M., McMahill, C., &Tagohka,R. (1999). Transforming the cultur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partnership with student. The Language Teacher, 23 (5), 11.

Knight, M. G. (2000). Translating the curriculum:Multiculturalism into cultural studies by Sandra Huddleston Edger.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2 (5), 939-941. Knight, M.G. (2000).Translating the curriculum:Multiculturalism into cultural studies

by Sandra Huddleston Edger.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02 (5), 939-941.

Kraniauskas, J. (1998). Globalization is ordinary:The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cultural studies. Radical Philosophy, 90, 9.

Kymlicka, W. (2001).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R. (1998). Resistance to theory:American studies and challenges of cultural studies.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28 (2), 1.

Lynch, J., Modgi, C., & Modgil, S. (Eds). (1992). Education for diversity: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v.1-4.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Mahalingam, R., & McCarthy, C.(2000).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New York: Routledge.

McIntyre, E., Rosebery, A. S. & Gonzales, N. (Ed.). (2001). Classroom diversity: Connecting curriculum to students’ live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Michaelsen, S. (1999). The limits of multiculturalism:Interrogating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Anthropology.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vando, C. J. (1997). Language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3rd ed.) (pp. 272-296). Boston: Allyn and Bacon.

Ovando, C. J., & McLaren, P. (Ed.). (1999). 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Students and teachers caught in the cross fire. Boston: McGraw-Hill.

Parekh, B. C.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phan, W. G. (1999). Reducing prejudice and stereotyping in school.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3)

Sterba, J. P. (2000). Three challenges to ethics:Environmentalism, femin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zuki, B. H. (1984).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6 (3), 294-322.

Switzer, L., McNamara, J., & Ryan, M. (1999). Critical-cultural studies in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4 (3), 23. Tapp, R. B. (Ed.). (2000). Multiculturalism: Humanist perspectives.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Taylor, S. (Ed.). (2002). Ethnographic research. London: Sage.

Wang, M. C., & Boyd, W. L. (Eds.). (2000). Improving result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Linking collaborative services with school reform efforts. Greenwich, CT: IAP.

Watkins, E. (2000). Middle takes all:Cultural studie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Review of Education Pedagogy Cultural Studies, 22 (3), 191-206.

Watson, C. W. (2000). Multiculturalism.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lburn, W. C. (1999)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7 (1/2), 157.

Woods, P., Boyle, M., & Hubbard, N. (1999). Multicultural children in the early years:Creative teaching, meaningful learning. Philadelphia, PA: Multilingual Matters.

Yetman, N. R. (1997). American studies from cultural concept to cultural studies? American Studies, 38 (2),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ECG) is prepared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to advise secondary schools on how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to

• Assessment Literacy Series - Effective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Writing at Primary Level.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even learning goals should continue to focus on promoting the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hands-on and minds-on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sustain their interests in science

2.8 The principles for short-term change ar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teachers and schools to develop incremental change, and enhancing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