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對道德事件之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對道德事件之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闕 tL 蔓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2014 '的巷, 4 期, 475-495 頁 DOl: 1O.6251IBEP.20130730

幼兒對道德事件之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周育如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本研究探討學齡前幼兒的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lP. Y 耳現以此變項進行的研究為幼兒道德推理 領域帶來的新發現。以 77 名 6 歲幼兒為對象,透過道德推開作業之個別訪談及父母問卷,探討 道德謂知 l肅 l道德情緒的關係、情緒歸因解釋的情境是具與個人反應傾向,以及父母教養對情緒 師肉解釋能力的影響。主要發現有三: (I)較之傳統上採用的道德判斷推時,以情緒歸因解釋 能力為品、知變頂時,幼兒道德推理與道德情緒間 E赴現合運韌的 m~ 關係 ;(2) 幼兒情緒歸因解 釋之道德推開牌次較低﹒但其反應閃道德情境而異,且各↑奇境之道德情緒與情緒歸因解釋傾向 間 tilE 向關迎:

(3

)父母在幼兒犯錯時採取酒和說理的方式收:lo t幼兒犯錯表達哀傷反應者,幼 兒的迫德、悄給帥閃解釋能力較佳。根據研究結果並提 lH未來幼兒道德、推理研究及道德教育 k的 建議。 間鐘詞:幼見、情緒歸因解釋、道植推理 對道德的思考是哲學 J-_ 的古老問題, {旦發展心理學上對見童道德推理能力的探討,則要到

Piaget (

1965)與 Kohlberg

(

1976)才開始出現代表,性的論述。半世紀以來,雖然道德推理研究有 許多新的進展,但以幼兒為對象的研究卻由於幼見認知能力及研究方法上的限制,一直未能有明 確的突破。整合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的研究取向興起後,許多研究者開始質疑傳統上以道德判斷 推理為認知變項的研究並不適用於幼見,並轉而尋求新的認真日變項來探討幼兒的道德推理能力, 此趨勢促使幼兒道德推理研究從過去以對道德判斷進行推理解釋的「冷認知」﹒逐漸轉向以對情緒 歸因進行推理解釋的「熱認生日J' 方法上的轉變終於促使幼見道德推理研究在近幾年有了突破,長

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研究者的議題,例如快樂的加害人現象(happy

victimizer

phenomenon) 或幼見

時期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分離等現象,也在新的研究取徑中有了新的發現與解釋(

Malti

,

Gasser

, &

Suc仙n詛咒 2009;

Malti

&

Latzko

,

2010) 。

本研究將回顧幼見道德推理研究的轉變,並針對近年被視為道德推理熱認知變項之情緒歸因 解釋能力 (justifications

of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 進行探討,分析幼兒在不同情境下提出之道德 情緒歸因解釋與傳統上採用的道德判斷解釋有何不同;採用了新變項後,幼兒時期道德認真口和道 德情緒的關係有什麼新的發現;以及父母的教養如何影響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我國目前

幼兒道德推理的相關研究甚少,且仍以傳統的道德判斷推理為主(林芳菁,2010 :蔡子瑜、簡淑

(2)

真,

2003)

,尚未見任何道德情緒歸因解釋之探究。預期本研究的結果將可為我國的幼兒道德推理 研究帶來新的視野,也可提供幼見道德教育上的重要參考。

一、對幼見道德推理的相闊論述與研究土的困境

Piaget ( 1965)

r 兒童道德判斷J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的發表是道德推理研究之 重要里程碑。 Piaget 擺脫了 Freud 學派對良心的論述,直接透過訪談及測試作業瞭解見童對道德的 思考,進而提出他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在 Piaget 的理論中,兒童的道德認知呈結構性的發展歷 程,其中學齡前的幼兒尚虞於「前道德期」﹒很少表現闕,心或知道道德規則。其後,

Kohlberg ( 1976 )

以道德兩難故事進行道德、認知的研究,在進行大量的訪談及長期追蹤後, Kohlberg 提出了他的道 德認知發展論,詳細說明了八歲以後兒童的道德認知推理如何從避罰及享樂的思考,依序發展至 較高層次的成規及自律的思考,在 Kohlberg 的理論中,學齡前的幼見因為認知能力及經驗的限制, 對公平TF.義鮮少有思考,在道德推理I:尚無清楚的區辨能力。 半世紀過去,道德推理發展的研究有長足的進展,包括不同發展時序的驗證 (Col旬,

Kohlberg,

Gibbs,

& Lieberman,

1983; Walker,

1980) 、不同文化對道德理解的差異(Li, 2002)' 關懷倫理(

Gilligan,

1982 卜分配正義(

Sigelman &

Waitzm徊,

1991

)和利社會道德推理(

Eisenberg &

Muss凹,

1989)

等道德概念的擴充等。在以幼見為對象的研究中,後績的研究者儘管4再批評 Piaget

( 1965

)與

Kohlberg ( 1976

)低估了幼兒的道德推理能力及幼兒道德認知的複雜度,但研究發現卻非常紛歧, 一﹒方面,有些研究指出,道德思考和道德情感等道德人格的基本組型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初步建仗, 例如 Eisenberg 等人( 1999) 長達十七年的縱貫研究就發現,從幼兒時期一直到成人期,個體的道 德傾向是穩定的,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卻發現,幼兒時期不僅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有分離的現 象,同時,幼見的道德判斷根本無法預測他們在道德情境中的行為(Shaff祉', 2005 )。

為什麼幼見道德推理的研究發現會呈現這麼不 A致的現象呢? Malti 與 Latzko

(2

0 I0

)在回顧

性的文獻中指出,問題癥結可能出在研究方法上。 Malti 與 Latzko 指出﹒幾十年來幼兒道德推理的 研究一直承續認知結構學派的傳統,以對道德行為對錯的判斷和解釋來研究幼兒的道德推理能 力,但由於幼見認知能力及自我發展的限制,這樣的方式可能存在著根本的瑕疵,對學齡前的幼 兒並不適合。幼兒對行為對錯的道德判斷推理反映的可能只是幼兒對道德規範的客觀知識,並未 成為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將之視為幼兒面對道德情境時個人化的思考結果,幼見各道德成份 間產生落差的主要原因,可能也來自於對道德推理研究方法上的問題。 二、幼見道宿推理研究的轉哩:從泠認知到無認知 由於幼兄道德推理研究的困境,許多研究者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尋求突破,道德認知和 道德情緒的整合觀點逐漸成為主流,而近年的重要趨勢則是在幼兄道德推理的測試歷程中加入情 緒的影響 c 傳統上的道德推理作業要求幼兒先判斷道德、事件故事主角行為的對錯,再解釋為什麼會這樣 判斷,以幼見的解釋作為道德推理能力的判準,但這種推理作業常得到幼見標準答案式的回答; 近年受到重視之道德情緒歸因解釋作業則是要求幼見設想自己就是道德事件之故事主角,然後作 出情緒推測,繼而解釋為什麼作出這樣的推測,以幼見是否能根據道德原則對情緒進行歸因解釋 作為道德推理能力的判準。近年的研究顯示,以後者進行道德推理測量的研究方法有助幼見產生 自我及情緒的涉入,較能反映幼兒面對道德情境個人化的想法 a

(3)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77

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之所以在近年幼兒道德推理研究中受到重視,甚至被認為是道德推理 的熱認知變項,事實上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相關研究逐步推移而來,而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研究取 向的重要發現。蓋說明如-F: (一) r 快樂的加會人現象」之探討 在幼見道德、發展的研究領域中, r ,快樂的加害人現象」一直是極受注目的議題。這系列的研究 致力於探討為何幼見能夠判斷違犯道德的故事主角之行為是錯的,卻認為這個加害人會感到快樂 的現象。研究發現,在進行道德認知判斷時(例如:偷吃別人的餅乾),四到六歲的幼見可以清楚 指出故事主角的行為是違犯道德規則的,在評價上也認為故事主角很可惡,但在對故事主角的情 緒進行推測時,多數幼兒卻認為故事主角會感到快樂,理由是因為他達到了個人的目的(例如: 吃到了餅乾)(

Arsenio

&

Kr

amer,

1992; Murgatryod

&

Robinson,1993; Nunner-Winkler

&

Sodian,

1988;

Yuill

,

Pemer,

Pearson,

Peerbhoy, &

van den Ende,

1996)

.這些研究顯示,幼見的道德認知很早就發 展出來,但似乎並沒有相對應的道德情緒感受,一直要到學齡期之後才有罪疚等道德情緒出現。 這些研究呼應了 Nunner-Winkler(1993) 提出的兒童道德發展兩階段論,即幼兒是先發展道德認知 然後才出現道德情緒。 但仔細閱讀相關文獻卻會發現,不同的研究在結果上其實有很多的出入,例如Harter 與

Whitesell ( 1989

)的研究以五到八歲的幼見為對象探討該議題,但研究結果卻完全沒有發現任何快 樂加害人的現象,該研究發現,五歲的幼見就能在違犯道德的情境中作出負向的情緒推測; Murgatryod 與 Robinson

( 1993,

1997) 多年齡層的橫斷研究卻指出,從幼見、學齡見童,甚丰.高到

成人,快樂的加害人現象其實一直都存在。 Keller 、 Louren~o 、 Malti 與 Saalbach

(2003

)重新回顧 以此為主題的研究後指出,幼見因為認知能力的限制和自我發展尚在萌芽,不像學齡見童己能察 覺受測的目的,並設想、自己在所設計的道德情境中可能的反應,因此,研究間不-致的情況,主 要的關鍵在於題目的問法是否能幫助幼兒產主自我和情感的涉入。例如題目問的如果是故事主角 在違犯道德後「應該有什麼感覺?J ﹒則幼兒通常會直接根據道德、知識回答故事主角會產生負向情 緒,但這並不表示幼見本身已有道德情緒的覺察;如果題目問的是故事主角在違犯道德後「他的 感覺為何? J 則幼見通常因為故事主角已達成個人目的,因而回答故事主角會有JE向情楠,此時 快樂的加害人現象就會出現,但這也不表示幼見本身就是後果導向的現實主義者,沒有發展出道 德情緒,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根本沒有把自己設想成故事主角。Keller 等人因此修改了題目的 問法,重新進行快樂加害人現象的研究,他們把題目改成「如果你做了這件事,你會有什麼感覺?J 並加入了新的題目,包括問幼見「有兩位主角做了相同違犯道德的事,但一位感到快樂,一位感 到難過,誰比較壞? J 研究結果發現,當幼見對道德情境產生自我涉入時,幼見作出的大都是負 向的情緒推測,也可以清楚的對道德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解釋,同時,即使是五歲的幼見也可以 清楚的判斷,做錯事卻感到快樂的故事主角比做錯事後感到懊悔的主角更加可惠。這顯示如果可 以把情緒的因素加入道德推理的歷程中,並讓幼見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涉入時,即使是學齡前的幼 見也已經有道德情緒出現,並有能力根據道德原則對其情緒反應進行推理解釋,因此,過去研究 認為幼見時期只有道德認知卻還沒有發展出道德情緒,或是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分離的情形,可 能是研究方法不適合幼見所造成的問題。 (二)道德輯知與道德情緒之整合 一直以來,道德認知研究的重點是瞭解見童進行道德、判斷時的推理,但後績的研究者卻認為, 這種道德推理忽視了道德的動機面,使得測量出來的結果無法反映見童面對真實|育境時的道德思 考,也使得道德、推理和道德行為間產生了明顯的落差。 Hoffman (2000) 認為,道德認知和道德行 為間的落差必須靠道德情緒作為橋樑來彌補,去做對的事是道德的「冷認知」﹒必須加上同理和同 情等「熱情緒 J '才能使道德、判斷成為具備動機的「熱認知 J'

Eisenberg

(2000) 也認為,道德推 理必然包含了認知和情感的成份,道德推理研究是否能有所進展,端1視如何在道德認知的推理歷 程中反映出情綿的影響。 Tangney 、 Stuewig 與 Mashek (2007) 則指出,道德情緒是人類道德經驗 中的核心成份,也是解釋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間為何會有落差的關鍵,在進行道德認知探討時必 須把道德情緒的影響考慮進去, Nunner-Winkler 、 Meyer-Nikele 與 Wohlrab (2007) 也認為,對行

(4)

為進行道德、判斷反映的只是個體對道德規則的客觀知識,惟有當道德情緒出現時,才表示個體對 道德規範有了個人的體驗並接受其價值。

上述道德推理研究必須考慮情緒之動機面的看法影響了以幼見為對象的研究,在把道德情緒 的因素加進來後,許多研究者發現,在幼見時期,道德情緒似乎比道德判斷更能解釋幼兒的道德 行為。例如 Eisenberg 、 Spinrad 與 Sadovsky (2006) 的研究發現,有攻擊傾向的幼見與利社會的幼

見在道德、知識上沒有差異,但攻擊的幼見較少出現道德情緒 ;Malti 、 Gummerum 與 BuchmannC

2007 )

的研究也發現,幼見的反社會行為與缺乏同情及罪疚等道德、情緒有闕,同時,反社會行為的幼見 傾向於推測故事主角在違犯道德時有正向感受; Malti 等人 (2009 )的研究則發現,攻擊的幼見與 利社會幼兒都一樣可以正確的判斷故事主角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但攻擊的幼見在道德情緒推測 上出現較多快樂加害人的傾向; Gasser 與 Keller

( 2009

)的研究則發現,霸凌別人的孩子道德判斷 的能力與-般孩童無異,但以道德、原則進行情緒推測的能力卻明顯較差。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道德情緒對社會行為預測效果大於道德判斷推理的預測效果,這種情形 只在幼見身上看到,到了見童就沒有這種效果了,

Eisenberg C2000

)指出,較大見童己學會用社 會預期的方式回答問題,因此動機面的預測效果不高,反而是傳統上使用的道德判斷推理較能反 映出見童的道德思考。她並指出,未來在幼兄道德情緒研究上應有更細緻的探討,幼見犯錯產生 負面情緒未必有道德的理由,可能有其他私人的理由,所以對道德情緒的歸因解釋是重要的,道 德情緒背後隱含的推理思考將是未來道德認知研究的重點。 Malti 等人 (2009 )則特別針對幼兄道 德推理的研究提出看法,他們指出,同時考慮道德認知與道德情繡的研究方式有助突破幼見認真日 上的限制,幼見在受測時由於認知上自我涉入的能力不足,導致道德判斷推理測量到的常只是幼 兒對道德規則知識上的瞭解,而非幼見對道德情境個人化的思考,情緒的喚起有助幼兒對道德情 境產生自我涉入,因此,未來的研究應尋求能整合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的變項進行探討,以瞭解 幼兒時期的道德推理發展。 (三)近,聽年幼見道德推理,由認知費項的尋求 雖然情緒在道德推理上的重要性一再被提及,但多數的研究都僅探討幼見對故事主角情緒反 應的推測,作為是否出現道德情緒的指標,或加入同理,心的變項,作為道德、認知以外情緒面的補 充

(

Hughes

&

Dunn,

2000; Woolgar,

Steele,

Steele,

Yabsl呵,

&

Fonagy,

2001

)。整合道德認知與道德 情緒的呼聲日高後,開始有研究者提出,只是在道德判斷推理以外加入道德情緒變項是不足夠的, 道德情緒的產生背後一定有認知歷程的支撐,隱藏於情緒推測背後的認知推理可能更為重要。在 這樣的背景下,擴充道德情緒的測量,使其再加上情緒歸因解釋之推理歷程的探討,成為近幾年 的重要方向。 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因而成為被寄予希望的重要變項。 Malti 等人 (2007 )的研究發現 '6 歲見童對自己在道德違犯情境中負向的情緒推測,以及對情緒進行歸因解釋時的道德推理層級與 其利社會行為有關。 Malti 等人 (2009 )的研究則以有攻擊傾向及其利社會傾向的孩童為對象,探 討其道德推理和|宵緒歸因能力的差異,結果發現,攻擊的幼見和利社會幼兒的道德判斷推理能力 沒有差別,兩類幼見都可以清楚指出違犯道德的行為是錯的,但兩類幼兒的情緒歸因能力卻有明 顯的差別,相較於利社會幼兒,攻擊的幼兒較少認為違犯道德者會有負面的情緒,同時,兩類幼 見對為什麼這個行為會導致負面情緒提供的解釋不同,利社會兒童會解釋該行為導致負向情緒的 原因是違犯了道德規範,但攻擊的兒童卻傾向於認為該行為導致負向情緒是因為會被處罰:該研 究還進一步指出,雖然過去研究大多發現幼見的道德推理無法預測道德行為,但改以道德情緒歸 因解釋能力為變項時,道德推理和道德行為的相關是顯著的;由於得到行為證據的支持, Malti 等 人因此提出,幼兒面對道德、事件時可能有兩種不同的認知推理產生,一種是過去一直被測量的道 德判斷推理﹒但這反映的只是幼兒接受道德教導所得的知識,另一種是與情緒相伴發生的道德推 理,此種情緒歸因推理與幼兒對道德的個人體驗有關,因此較能反映出道德行為的差異,他們並 認為,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可能就是幼兄道德推理研究-直在尋找的,可以將情緒整合入認知

推理歷程之熱認知變項。 Malti 、 Gasser 與 Gutzwiller-Helfenfinger (2010) 為了驗誼 k述看法,進 一步比較了道德判斷推理解釋和情緒歸因推理解釋與道德行為的關係'把見童提出的解釋依符合 道德原則的程度計分,然後求取其與道德行為的相閥,結果發現,道德判斷推理解釋的得分和攻

(5)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79

擊行為有負相闕,情緒歸因推理解釋的得分則不僅與攻擊行為有負相關且與利社會行為有正相 闕,顯示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更能靈敏反映幼見道德行為差異之變項。

值得注意的是,為驗證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否為合宜的道德、推理變項,近年的研究者刻意區

分出不同的道德情境,透過情境間的差異來檢驗變項的靈敏度。Miller 、 Eisenberg 、 Fabes 與 Shell

(

1996) 指出,較之「不做不該做的事」之禁制性道德. r 做應該做的事」之利社會道德需要個人 更深的道德覺察,該研究發現,幼見對違反禁制性道德的反應較強烈,但對利社會道德的覺察程 度較低,例如在不分享的情境中,許多幼見並不覺得分享具有道德 t的義務性;

Smetana (2006)

則指出,禁制道德違犯情境(例如:偷竊)闕,心的是見童對正義的看法,但利社會道德的違犯情 境(例如:不分享)闕,心的是兒童對關懷的看法,在測量幼見道德推理時包含不同的道德違犯情 境,可以較完整的測到幼兒道德思考的不同面向;Malti 等人 (2009 )也指出,干IJ社會道德和禁制 性道德有品質}二的差異,利社會道德不只是不做不該做的事而己,而是一→種由衷的道德品質,包 含了對他人福祉的考量,該研究發現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不僅與攻擊行為有闕,還能反映利社 會行為的差異,因此推論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更靈敏的道德推理變項J 由於檢視情境差異有助辨別幼兒道德推理能力之不同面向,故本研究也將區分違反禁制性道 德和違反利社會道德兩種不同的情境進行探究,藉以暸解幼見在不同情境中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 力的表現情形。 三、影響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教賽因素 以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作為道德推理變項是這幾年才開始的新嘗試,由於道德發展一向被 認為與父母的教養有密不吋分的關{菜,但以道德情繡歸因解釋能力為依變項,進行父母教養因素 探討的研究至今仍缺乏e 故本研究在探討幼見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時,也試圖將過去研究所發 現影響幼兒道德發展之父母教養變項列入,進行教養因素的探討,冀能對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之發展機制有所瞭解,也有助於提供教育上之參考。 過去關於父母教養對幼見道德發展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類類從依附理論出發,探討親于 關係對嬰幼見良心發展的影響,男一類則分析父母道德教導的方式對幼見道德發展的影響。在親 子開係的影響方面.Eisenberg與 F泌的( 1998) 的研究發現,親子間的正向情感與孩子利社會行為 及自我規範的能力有關;Kochanska與 Muny (2000) 的研究發現,兩歲到兩歲半跟母親相互回應 性高及共享正向情感的嬰見,到了四到六歲時,當大人不在場時較能遵守道德規則,並在自己犯 錯時有明顯的罪疚感,此外,幼兒時期親子間的相互回應性可以預測學齡以後的道德推理發展, 顯示道德人格在幼見時期已初步成形;Kochanska 、 Forman 、 Aksan 與Dunbar

(2005

)則以自然觀

察的方式長期記錄了嬰幼見與母親之間的互動,探討親子之間的相E回應性與幼兒道德發展的關

係,結果發現,嬰幼見時期的母嬰相互回應性可以高接預測幼見時期的道德情感,而母嬰相互回 民黨性與道德行為的關係則受到親于互動樂趣及對母親的順從兩個因棄的中介,而母嬰相互回應性 與道德語、知的關係則受到親子互動樂趣的中介。這些研究顯示,早期正向且親密的親子關係有助 幼兒道德良心的發展。

在道德教養的方面.Kochanska 、 Padavich 與 Koenig

( 1996

)的研究指出,幼兒在家庭中有關

道德的談話量與母親開明的教養方式皆有助幼兒良心的發展 o Kochanska 與 Thompson

( 1997

)的 研究發現,對道德進行教誨的頻率與幼兒對道德規則的認知有闕,親子若經常談論對過去發生事 件之道德相關內涵,有助孩子發展出與道德有關的情緒理解和認知技能。 Thompson

( 1998

)的研 究則發現,父母道德說理的效果與說理時的表達方式有闕,溫和理性的方式有助幼兒注意父母說 理的內容,但父母說理時若伴隨著嚴厲責,罵或體罰時,則幼兒的注意力會轉移到父母激烈的情緒 上或應付自己的思懼,而較不注意父母所試圖確認的道德價值。 Davidov 與 Grusec

(2006

)的研究 則發現,母親在教導幼見道德規則時,如果採取情感導向的表達方式,包括表現出對幼兒犯錯的

憂傷及表達對受害者的同情,則幼兒也會出現較強烈的道德情緒及同情心表現'Reese、 Bird 與 Tripp

(6)

研究發現,父母對幼兒所發生的道德相關事件若較多的提及情緒感受,並有較多評價性談話,則 幼見對他們自己的道德、有較佳的理解;而父母對過去發生的道德相關事件有越多正面及支持情緒 的談話的孩子自尊較高。這些研究顯示,父母對幼兒的道德教導除了教導的頻率外,教導的方式、 對情緒的關注和表達也是重要的關鍵。 根據 Eisenberg等人(1999 )長達十七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幼兒時期可能是道德大格傾向建立 的重要時期,幼見時期有較強烈道德情緒及道德推理能力較成熟的幼見,在整個見童期、青春期 甚至到成年以後都還是更具道德傾向。因此,關注幼兄道德發展不僅有研究上的需要,更具有教 育上的價值。我國目前以幼兄道德推理為主題的研究很少,且以故事討論對利社會道德推理的影 響為主(林芳菁 '2010 ;蔡于瑜、簡淑真.

2003)

,尚未見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之相關探討。 故本研究將以幼見的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為研究主題,首先探討這種被視為熱認真日的道德 推理與傳統仁使用之道德、判斷推理與道德情緒間的對應關f系,藉以檢視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關係 的爭議;其次透過情境差異及個人反應傾向,檢驗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否為合宜的道德推理變項; 最後探討父母教養對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影響,以瞭解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發展機制。研究 結果有助充實我國之幼兄道德推理研究,並作為道德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進行檢驗: 首先,為檢驗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否可以在道德推理歷程反映情緒的影響,本研究提出假設 一:幼見的情緒歸因解釋與道德情緒之間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其次,為檢視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 否為合宜的道德推理變項,本研究提出假設二:情緒歸因解釋之傾向會因道德情境而異,以及假 設三:幼兒在各情境的道德情緒與情緒歸因解釋傾向之間具正向關聯:最後,為瞭解情緒歸因解 釋能力的發展機制,本研究提出假設四:親子關係影響幼兒情緒歸因解釋能力,以及假設五:道 德教養影響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過去研究發現,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於約六歲左右出現(Kel1er

et

泣.

2003; Ma1ti et ai.,

2009)

,故本研究以大班幼見為對象,對北部地區四所幼兒圈發放父母同意函,回收後父母同意其 幼兒接受施測者共86 名。同意接受施測者父母須填寫幼見基本資料及親于互動問卷,幼兒則進行 語言理解測驗及道德推理作業之測試。扣除2 名未通過語言理解測驗以及7 名在道德推理作業中 無法完整作答或錄音資料不完整之幼兒,最後共有77 名幼見的資料列入本研究之分析。男41 名, 女 36 名,平均年齡為6 歲 3 個月,年齡分佈為5 歲 6 個月到 6 歲 10 個月。父親教育程度分佈為 國中 5 .5%、高中職 23 .3%、專科 9.6% 、大學 30.1% 、研究所 3 1.5% '母親教育程度分佈為國中 13.0% 、高中職 22.1% 、專科 16.9% 、大學 37.7% 、研究所 10.4%。 二、研究工具 (一)幼見部分: I.華語見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 由於本研究所欲進行之幼兄道德推理作業含故事圖卡的說明,故每f立幼見都先進行「華語 見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之語言理解量表篩選,以確保幼兒答題反應不是因為語言理解能力不 足所致。本測驗由黃瑞珍、簡欣瑜、朱麗璇與直磁(2011 )編製,為適用於三到六歲兒童之語言 能力篩檢測驗,分為理解及表達兩部分的量表,並各自包含命名、歸類、定義及推理四個分測驗; 全測驗之一致性信度為 .80- .俑,重測信度為 .80- .97 。本研究採用理解量表進行受試幼見的篩

(7)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81

選,將測驗結果為「能力不足」及「低下」兩等級的幼兒資料排除,共有兩名幼見的資料因而從 本研究中刪除。 2. 幼兄道德推理作業 本研究採用兩個道德情境故事來瞭解幼見道德推理能力,一個故事是「不分享 J' 一個是「偷 東西」。這兩個道德情境作業最早是由 Eisenberg

( 1982

)發展,之後的研究者以 Eisenberg 的版本 為基礎加以修訂,包括 Keller 等人 (2003 )以及 Malti 等人 (2009 )研究都採用這兩個道德情境故 事 3 兩個故事分別代表了道德的兩個不同面向, I 分享」的故事涉及了試圖逃避應該做的事,而偷 竊的故事則是做了不該做的事,前者的核心道德是「閱價 J' 而後者的核心道德是「公平正義 J' 本研究根據 Malti 等人 (2009 )的版本繪製圖卡並完成題目敘述後,先對 18 名幼見進行預試, 以確定團卡表達和題目敘述適當,這 18 名幼見的資料不納入正式研究中。 正式施測的故事呈現採對抗平衡設計,而故事人物的性別與受試者相同,施測時研究者依次 指著三毛格圖卡說明故事|宵節。故事例子說明如卡﹒

( I )

I 不分享」故事 團一:這是小明,他帶了玩具車來學校,你看!好好玩的車子哦! 圖二:這是小箏,他家裡很窮,都沒有錢買玩具。他看到小明的車子,他好想玩哦!他就跟 小胡說: I 你可以借我玩嗎?J 團三:小明把車子拿間,說: I 我才不要借給你! J

(2)

I 偷竊」故事 團一:這是小花,她正在吃一盤好好吃的巧克力餅乾。這是美美,她看到餅乾也很想吃,但 小花一直沒有請她吃。 圖二:但是美美實在太想吃了,所以她就趁小花離開房間時偷吃了餅乾! 國三:小花回來房間,發現她的巧克力餅乾都不見了。 聽完故事後,研究者間受試幼見以下問題:

(

I

)道德判斷與解釋:這個主角做的事是對的嗎? 為什麼? (2)情緒推測與解釋:如果你這樣做,你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 (這 題並提供與幼見性別相符的情緒驗譜圖卡以供選擇) 幼見回答完道德推理作業的題目後,研究者還加問兩個問題,以瞭解在其實主;三活情境中,父

母在幼見違犯道德時的實際處理方式,題目內容參考 Gutzwiller-Helfenfinger 、 Gasser 與 Malti(20

I0 )

的問法:

(

I

)請你想一想你有沒有做過什麼讓別人很難過的事,例如不分享玩真、拿別人的東西 或打人等等? (2) 當你這樣做時,媽媽會怎麼處理? (3)將嫣知道你這樣做,有什麼感覺? (若 問卷所填答的主要照顧者不是媽媽,則這題問的時候依填答結果改成爸爸或祖母) (二)父母部分:親子互動問卷 為瞭解父母對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影響,本研究自編親子互動問卷。第一部分為背 景資料,合幼兒性別、年齡、排行、父母教育程度等基本基料;第二部分則分兩大題項,第一大 項為親子關係,包括對親子關係的評估、相處時的快樂程度、親子相互回應的程度等;第二大項 為道德教導,包括父母對道德教導的重視程度、教導的方式、孩子犯錯時的處理及情感表達等。 本問卷請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填答,回收結果有 92.2%是由媽媽填答 '6.3%是爸爸填答,另外的 1.5% 為祖母填答,故本研究對父母教養影響的分析,所反映的結果主要是媽媽的影響。 三、研究程序 取得圍所進行研究的同意後,先發放研究同意書說明研究目的、施測流程及幼見的權益,以 徵詢父母的同意讓幼見參與本研究。親子互動問卷則在同意書回收後發出,請老師幫「亡讓幼見帶 回給父母填答。問卷回收後 if:即進行壹錄,填答不完整或不清空費者再以電話連絡父母,以確認所 有的項目都填答完整。 為求幼兒施測時狀況儘量一致,請圍所都把施測時間安排在下午點L、後,幼見睡飽且吃飽的 時段,於圍所安排的獨立空間進行。施測以闖關遊戲方式進行,幼見先進行語言理解測驗,再進

(8)

行兩個道德故事推理作槳,每完成一開蓋一個好寶寶章,三關都完成的幼見可以領一個小獎品, 整個過程的 20-30 分鐘,全程錄音o 四、記分與資料處理 (一)書面見宜理解興衰遼闊彙瀏驗 本測驗僅作為篩選之用,施測結果依記分手冊的規定計分並轉換成標準分數後,區分幼兒語 言理解能力之等級,落入「能力不足」和「低下」兩級的幼兒資料不予採用。 (二)幼見道德推理作業 本研究採取 Malti 等人 (2009 )以及 Malti 等人(2010 )的記分系統,對幼兒在道德推理作業 |三的答題表現,依符合道德原則的情況進行記分。 l 道德判斷 幼兒先對故事主角的行為進行道德判斷,若幼兒回答故事主角不分享或偷竊的行為是不對 的,記 l 分,回答該行為是對的,記O 分 o 2. 道德、判斷解釋 請幼兒對道德判斷的結果提供解釋。解釋分成以下數種:

( 1

)道德導向的解釋:提到道德規範或義務,或是受害者的處境或感覺。例如:小朋友應該 要分享、這樣小華會很傷心 (2)制裁導向的解釋:提到成人處罰或生氣。例如.老師等一下來了會生氣、媽媽發現會說 我不乖. (3)合理化的解釋:提出合理化或正當化理由。例如,玩具是小明的,他可以決定要不要借 (4) 享樂主義的解釋:提到滿足了個人的目的。例如:他就可以玩玩具了、因為她喜歡吃巧 克力餅乾.。

(5

)不知道或無法解釋.說不出理由、重覆說該行為就是不對但無法提供解釋。 「道德判斷解釋」的得分採Malti 等人 (2010 )的評分系統,依解釋內容符合道德原則的程度 加以計分,道德的解釋4 分,裁制導向的解釋3 分、不知道或無法解釋2 分、合理化的解釋和享 樂主義的解釋各 l 分。不知道或無法解釋的得分比享樂主義解釋的得分高,因為Malti 等人認為這 反映出孩子對道德天真的理解。 3. 道德情緒 幼兒解釋其道德判斷後,接著進行道德情緒推測。研究者問幼兒「如果是你這樣做,你會有 什麼感覺?你會高興、生氣、難過、害怕,還是沒有感覺?J 並提供情緒臉譜圖卡以供選擇。幼 兒回答「難過」或「害怕」記l 分, I 害怕」也被記分為道德情緒,是因為Malti 等人 (2010) 認 為這表示幼兒已有道德察覺,回答「高興」、「生氣」或「沒有感覺」則記0 分 o 4. 情緒歸因解釋 幼兒推測情緒後,要求幼見解釋為什麼他有這樣的感覺?情緒歸因解釋的記分方式與道德判 斷解釋相同。 5. 道德情緒總分及情緒歸因解釋總分 為分析父母教養的影響,將幼兒在「不分享」和「偷竊」兩情境中道德情緒的得分加總為「道 德、情緒總分J '並將兩情境之情棉歸因解釋得分相加為「情緒歸因解釋總分J '作為變異數分析之 依變項之用 o 幼兒施測的資料根據編號隨機抽出的份,由另一名記分者根據錄音檔重新記分。評分者間一

致性以 PASW 18.0 版之交叉分析進行Cohen's Kappa 值的計算,信度評定結果道德判斷K=

1.

0 '

道德判斷解釋 K=.妞,道德情緒推測 K

=

1.0

'情緒歸因解釋 K=.79 。情緒歸因解釋的信度較低,

原因是這個項目有些答案判斷較為困難,例如在回答為何偷吃別人的餅乾會覺得高興時,有的幼 見回答「因為我把餅乾吃掉沒關係'我再買一包還給她,她就有餅乾了 J' 在編碼時研究者認為這 是對偷竊行為合理化的解釋,但另一名編碼者卻將之編碼為道德導向的解釋,理由是幼見提到了

(9)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83

要對過錯進行補償,但因為情況是幼見先感到高興文說吃掉沒關係,並不是把重點放道德考量上, 所以最後還是歸為合理化的解釋。不一致的題目經過討論後,研究者自己都再重新聽錄音,仔細 判斷後決定最後的編碼。 所得資料皆進行描述統計說明,並進行各變項在「不分享」和「偷竊」兩情境之平均數t 考驗、 道德推理解釋得分和道德情緒得分的相閥,以及父母道德教導影響之二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考驗。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幼兒在遍體推理作聾的審團反應 首先,在道德判斷上,本研究所有的幼見答案都很一致,都認為不分享玩具及偷竊別人的餅 乾是不對的。在情緒推測方面,由表l 可以看到,在不分享情境中,回答自己如果是當事人會感 到「難過」的幼見有22 人,會感到「害怕」的有的人;在偷竊情境中,回答會感到「難過」的 有 17 人,會感到「害怕」的有40 人,其餘幼見則未回答道德相關的情緒。根據本研究的結果, 雖然百分之百的幼兒在兩種情境中都判斷故事主角的行為是不對的﹒但由情緒推測的比例可知, 幼見在兩種情境中出現「難過」之罪疚情緒的比例都不到三成,若再加上較低避罰層次之「害怕」 情緒的比例,幼見在不分享|育境出現道德情緒的比例只有四成八左右,而在偷竊情境中出現道德 情桶的比例也僅接近七成五,此結果與早期的研究-致之處在於,幼見雖然能夠判斷違犯道德的 行為是錯的,但未必有相對憊的道德情緒產生(

Sha

tT

er,

2005

)。 即使如此,本研究的幼見仍出現了相當比例的道德情緒,而兩情境中出現快樂情緒的比例都 不到一成,因此,先前的研究提出,幼見時期雖有道德知識卻要到學齡之後才有道德情緒出現

(Nunner-Winkler,

1993)

,或是根據快樂加害人現象提出的論據(Arsenio

&

Kramer,

1992;

Murgatryod

&

Robins凹,

1993; Nunner-Winkler

&

Sodian,

1988; Yuill et aI.,

1996)

,似乎並不能完全 解釋幼見時期道德判斷和道德情緒分離的現象。 表 1 幼兒在不同道祖情境中的情緒推測/人數(百分比%)N=77 不分享 偷竊 難過

22 (28.57)

17 (22.08)

害怕 的 (19.48)

40(5

1.95)

生氣

13 (16.88)

I (

1.30)

高興

6 ( 7.79)

7 ( 9.09)

沒感覺

21 (27.27)

12 (15.58)

那膺,有什麼其他的解釋呢?為暸解當中的緣由,本研究檢視了幼見不E道德判斷和情緒推測 背後的推理,表2 呈現了幼兒對道德判斷和對情緒推測所作的解釋及實例。 在對道德判斷所作的解釋上,在兩種情境中提供道德導向解釋的幼見分別是74 人和 73 人, 都高達九成以上,而且完全沒有幼見對道德判斷作出合理化的、享樂主義的或不知道的解釋,顯 示幼見不只知道該行為是不對的,也能相當一致的提供道德上的理由。但在情緒歸因解釋上,幼 見就出現了較多元的答案,在「不分享」情境中,僅有22 人提出道德導向解釋,另有17 人提出 制裁導向的解釋,而出現最多的是合理化的解釋,有24 名幼見提出「如果借給他玩具會被弄壞」 等理由,解釋自己不分享是情有可原的,還有7 名幼見提出享樂主義的解釋,例如「不要借他自 己才能好好玩J .在「偷竊」的情境中,只有的名幼兒提供道德導向的解釋,出現最多的是制裁 導向的解釋,有44 名幼見對偷竊情境的主要考量是擔心會被發現或處罰,另有5 名幼見提出合理

(10)

化的解釋,例如「小花帶餅乾來,不分享是不應該的J '說明自己偷別人的東西是因為別人有錯在 先,還有 7 名幼兒提出享樂主義的解釋,把焦點放在能吃到餅乾等個人需求的滿足上。 由表 2 和實例可以看到,對於相同的事件,幼兒的道德判斷解釋和情將歸因解釋是有落差的, 雖然絕大多數幼兒在道德判斷時能夠以道德的理由進行解釋,但在進行情緒歸因時,幼兒卻另有 不同的思考,幼見在進行情緒歸因解釋時更多的考慮到自己的處境及利益,不僅出現較多害怕被 處罰等較低層次的道德思考,也出現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甚至享樂主義等非出於道德原則的解釋。 道德的 制裁的 合理化 享樂的 不知道 表 2 幼見在不同情境中之道值判斷解釋及情緒歸因解釋/人數(百分比%)N=77

丕主主

且且

道德判斷解釋 情精歸因解釋 道德判斷解釋 情緒歸因解釋

74

(9略 .10)

22 (28.57)

73 (94.81)

15

(1

9.48)

3(3.90)

17(22.08)

4(5.19)

44(57.14)

。(

.00 )

24 (3

1.1

7)

0 (

.00 )

5 ( 6.49)

。(

.00)

7 ( 9.09)

0 (

.00)

7 ( 9.09)

。(

.00)

7 ( 9.09)

0 (

.00)

6 ( 7.79)

【實例一】﹒不分享情境 研究者:你覺得小明不借小華玩具,是對的還是不對的? 幼兒:不對。 研究者:為什麼不對呢? 幼兒:因為小朋友應該要分享。(道德導向的解釋) 研究者:如果你是小明,有人要向你借玩具,可是你不借他,你會有什麼聲色覺呢?(呈現情 緒圖卡)你是高興、生氣、難過還是害怕? 幼兒:生氣。 研究者:為什麼你會生氣呢? 幼兒:因為那...他想玩他自己應核要去買啊...而且...而且如果借他他會把玩具弄壞...0 (合 理化的解釋) 【實例:】﹒偷竊情境 研究者:你覺得美美偷吃餅乾,是對的還是不對的? 幼兒:不針。 研究者:為什麼不對呢? 幼兒:因為她偷東西,她應該要先閃過 ~J 人。(道德導向的解釋) 研究者:如果妳是美美,妳很想吃餅乾'就像她一樣偷吃 T 餅乾'妳會有什廢鐵覺呢? (呈 現情緒圖卡)妳會高興、生氣、難過還是害怕呢? 幼兒:高興。 研究者:為什麼你會高興呢? 幼兒:因為這個...巧克力餅乾很好吃。(享樂主義導向的解釋) 分析了幼兒的道德判斷解釋和情捕歸因解釋後,本研究發現,幼見的道德判斷解釋相當-致, 多數幼兒都能以道德原則進行解釋,但情緒歸因解釋則顯得較個人化且分歧,低層次的解釋或非 道德、的解釋也比較多。 Eisenberg (2000) 曾指出,幼見的情緒推測背後隱含了不同的道德、推理思 考,所以分析幼兒情緒歸因解釋有助瞭解幼兒道德推理的不同面向;也有研究者認為,過去研究 採用之道德判斷推理測量到的可能只是幼兒客觀的道德、知識,但道德情緒反映的卻是幼兒對道德 的個人體驗,兩者向度不同,除非道德推理作業能夠測量到幼兒對道德情境個人化的思考,否則

道德判斷和道德情緒分離的情形並不足為奇 (Malti

&

Latz旬,

2010; Malti et aI.,

2009;

Nunner-Winkler et

泣, 2007 )。

如果情緒歸因解釋是可以反映幼兒個人化思考的道德推理變項,那麼,此種道德推理和道德 情輔之間的對應關係為何?表 3 和表 4 呈現了幼兒情緒推測和情緒歸因解釋之間的關係。由表 3

(11)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85

可知,在不分事情境中,幼兒出現「難過」之罪疚情緒者有22 人,其中 19 人作出道德導向的解 釋,高達八成五以上,顯示道德情緒背後的確有道德導向的推理在支撐,回答自己會「害怕」者 有 15 人,全部都提供了制裁導向的解釋,擔心自己做錯事會被處罰;而回答「生氣」的幼兒有13 人,這些幼兒的思考焦點都不在自己行為的過錯上,提出的都是例如1日果借他玩具會被他弄壞」 等自行合理化的解釋:至於回答「高興」的幼兒則有6 人,其中 4 人提出享樂主義的解釋、 2 人提 出合理化的解釋,完全沒有幼見在回答高興時提出道德導向的解釋。由此可知,以情緒歸因解釋 為認知推理變項時,幼見對道德事件的情緒推測和推理解釋之間呈現出合邏輯的對應關係,同時, 「快樂的加害人」之現象也完全未出現。 在偷竊情境中也呈現類似的狀況,如表 4 ,幼見回答自己會「難過」者有 17 人,當中有 14 人提供道德導向的解釋,達八成以上;回答會「會怕」的幼見有40 人,全部都提出制裁導向的解 釋;回答自己會「高興」者有 7 人,其中 6 人提出享樂主義的解釋. I 人提供合理化的解釋,再 度顯示情緒反應背後都有相對應且合邏輯的認知推理:唯-的不同點發生在幼兒回答「生氣」時, 在偷竊情境中有一名幼見感到生氣,而他提供的是制裁導向的解釋,指出其生氣的原因是大人要 處罰他,與不分享情境中幼見提出合理化解釋的情況不同,但兩情境仍有的共通點,即出現「生 氣」情緒的幼兒都是把思考的焦點從自己的過錯上移開而轉嫁到別人身上,過去有些研究發現,

在道德情境中產生「生氣」的情緒與幼兒的攻擊行為有關(

Arsenio

&

Gold,

2006)

.顯示幼兒在做

錯事時出現生氣情緒是值得格外留意的。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出現道德情緒的幼見提供的都是道德導向或制裁導向解釋,而未出現道 德情緒的幼兒提供的都是非道德導向的解釋,情緒推測和情緒歸因解釋間的對應相當清楚。過去 研究曾提出幼兒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分離觀,或是先有道德認知後有道德情緒之階段論,由於當 時所測的道德認知是幼見對道德「應該是如何」的看法,因此顯示出幼見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無 法對自臣,且道德認知發展在先,但道德、情緒發展在後的情況;但情緒歸因解釋試圖測量的是幼兒 面對道德情境時「實際怎麼想」的個人化反應,因此與反映個人體驗的道德情緒聞出現了清楚的 對應關係,呈現出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密切關連的情形。早期的分離觀與階段論,根據當時的測 量方法而得的結論而言並不是不對,只是未能在研究方法上區隔出較大見童與幼見認知特性的差 別( Eisenbe嗯.

2000)

.而這三卡多年來幼見道德推理研究-直想突破的是,能不能夠找到比較貼 近幼兒個人道德思考的變項,對這種道德推理變項發展情形及發展機制的瞭解,才更有助於對幼 兒道德發展提供有意義的指導與介入的依據。本研究以幼兒的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為變項進行 分析,研究結果支持了假設一,幼見的情緒歸因解釋與道德i'l育緒之間有明確的對應聞係,並呼應 了 Keller 等人 (2003 )的看法,若能採取適合幼見認知特性的研究方法,即使是幼見也能清楚呈 現出道德認知與道德情緒之間合邏輯的關連﹒ 不知道

I (

4.55)

。(

.00)

。(

.00)

。(

.00)

6 (28.57)

享樂的

o (

.00)

。(

.00)

。(

.00)

4 (66.67)

3 ( 14.29)

制裁的

2 (

9.09)

15 ( 100.00)

。(

.00)

。(

.00)

I (

4.76)

道德的

19 (86.36)

。(

.00)

。(

.00)

。(

.00)

2 ( 9.52)

幼兒在「不分軍」情境中之情緒推測及情緒歸因解釋/人數(百分比

%)N=77

情緒歸因解釋 合理化的

o (

.00)

。(

.00)

13 (100.00)

2 ( 33.33)

9 ( 42.86)

表 3 情緒推測 難過 (n 言 22

)

害怕 (n=

15)

生氣 (n=13) 高興 (n=

6)

沒感覺 (n=

21 )

(12)

不知道 。(

.00)

。(

.00)

。(

.00)

。(

.00)

6 (50.00)

享樂的 。(

.00)

。(

.00)

。(

.00)

6 (85.71 )

1 ( 8.33)

制裁的

3 ( 17.65)

40 ( 100.00)

1 (100.00)

。(

.00)

。(

.00)

道德的

14 (82.35)

。(

.00)

。(

.00)

。(

.00)

1 ( 8.33)

幼兒在「偷曬」情境中之情緒推測及情緒歸因解釋/人數(百分比%)N=77 情緒歸因解釋 合理化的 。(

.00)

。(

.00)

o (

.00)

1 (14.29)

4 (33.33)

表 4 情緒推測 難過 (n=17) 害怕 (n=

40)

生氣 (n=

1)

高興 (n=

7)

沒感覺 (n=

12)

二、情緒歸因解釋是否揖屬「i草種」推理 到上述的分析為止,本研究證明了在幼兒對道德事件的情緒反應背後,存在著另一層面的認 知推理 (Eisenberg,

2000)

,這種以情緒為核心的解釋雖然道德層次較低,較個人化且分歧,但與 道德情緒間有明確且合邏輯的對應關係。但是,這種情緒歸因解釋可能只是L、智理論早已發現的, 幼兒對於心智狀態和情緒感受間具有因果關係的暸解,因此,仍然可以進-步質疑的是,這種推 理會不會純粹只是幼兒對情緒因果關係的理解﹒與「道德、」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或者,真如近年 研究所推論,情緒歸因解釋是一種道德推理的熱認知,此種道德推理使幼兒產生情緒涉入,有助 突破幼兒認知能力的限制,可以更有效反映出幼兒對道德情境個人化的思考(MaIti

et

a

I.,

2009;

MaI

ti et

aI.,

2010) 。 為驗證此疑點,本研究將從兩個方面進行驗證﹒暸解情緒歸因解能力是否真為合宜的道德推 理變項,其一考驗幼兒情緒歸因解釋之關向是否因道德情境而異,以瞭解此變項反映道德情境差 異的靈敏度,其二檢視幼兒情緒歸因解釋和道德情緒之間是否在同情境及時情境中均有正向關 連,以暸解情緒歸因解釋是盃能反映出個人-致的道德傾向。 (一)幼見情緒歸國解釋之個向是否因道德情境而異 首先,若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確為道德推理變項,則幼兒在此變項的反應應該會因道德情境而 異。本研究採取 MaIti 等人 (2010 )的計分系統,將幼兒在道德推理作業中各變項的答題反應,依 符合道德原則的程度計分,然後考驗幼兒反應是否因道德情境而異。 表 5 呈現幼兒在「不分享」和「偷竊」情境中各變項之答題反應。在道德判斷 t ,所有幼兒 都認為不分享及偷竊是不對的,所以幼兒在兩個情境中的平均得分都是 l 分,看不出情境差異, 惟需留意的是,本研究根據之計分系統對於道德、判斷之計分採用二元變項('不應該」計為 l 分、 「應該」計為 O 分) ,無法區辨道德情境嚴重程度之差異,為本研究分析之限制。在道德判斷解釋 方面,幼兒在「不分享」情境和「偷竊」情境中的道德判斷解釋分別是 3.92 分和 3.95 分,平均數 差異考驗 1=

-.53 •

p>

.05 未達顯著,顯示幼兒的道德、判斷解釋也未能顯示出情境的差異。在道德 情緒方面,在「不分享」情境中的平均得分是48 分,在「偷竊」情境中的平均得分是.74 分, 平均數差異考驗1=-3.99

'p<.OI

'幼兒在偷竊情境感到不安的情況甚於不分享情境,顯示幼兒道 德情緒的答題反應因道德情境而有所不同;最後,在情緒歸因解釋方面,幼兒在「不分享」情境 中的平均得分為2.39 分,低於「偷竊」情境的平均得分2.81 分.

1 = -.2.72 ' p

<

.01

'顯示幼兒在 進行情緒歸因解釋時,考量道德原則的程度的確因道德情境而異,違反禁制性道德的情境引發道 德考量的程度高於違反利他性道德的情境 o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雖然傳統上習慣以道德判斷及其解釋作為幼兒道德推理能 力的測量依據,但事實上用這兩個變項對幼兒進行測量時,幼兒的答題反應並未因道德情境而異, 而道德情緒和情緒歸因解釋則有較佳的道德情境靈敏度。在道德情緒方面,幼兒在不同性質的道 德情境中展現出不同的道德情緒反應,支持了 Miller 等人( 1996) 的看法,幼兒對不同情境產生 個人義務性的感受有所不同;在情緒歸因解釋方面,幼兒在情緒歸因解釋時考量道德原則的程度 因道德情境而異,將此結果對照先前的研究發現,即幼兒的道德判斷解釋與其道德行為沒有關連,

(13)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87

但情緒歸因解釋卻能反映道德行為的差異(

Gasser

&

Keller,

2009; Malti et aI.,

2007; Malti et

泣, 20肘,

Malti et aI.,

2010)

,本研究結果傾向於支持假設二,幼見情緒歸因解釋之傾向會因道德J情境而異。 對幼見而言,情緒歸因解釋是比道德判斷解釋靈敏的道德推理變工頁,幼見的情緒歸因解釋不僅僅 是對情緒作出的因果解釋而己,也能反映出幼兒對道德情境差異的敏覺程度。 表 5 幼見在「不分摹」情境和 r 偷揖」情境的答題展廳 (N=77) 丕拉圭 盤盤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道德判斷 (Max=

I )

1.00

.00

1.00

.00

道德判斷解釋得分 (Max=

4)

3.92

.39

3.95

.22

道德情緒(

Max

=

I )

.48

.50

44

情緒歸因解釋得分(

Max

=

4)

2.39

1.28

2.81

.93

(二)幼見在各情境的道德情緒與情緒歸因解釋傾向之間,是否具正向關聯 根據 Eisenberg 等人( 1999) 長達卡七年的縱貫研究發現,道德人格的差異從幼見時期就顯現, 而且個人的道德傾向從幼兒時期一直到成年都呈現相當一致的情形。如果情緒歸因解釋是可以反 映幼兒個人化思考的道德推理變項,則不僅應該在相同的情境中與道德情緒有合理的對應關係, 還應該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反映出道德情緒與情緒歸因解釋傾向之間的正向關聯。 將道德判斷解釋及情緒歸因解釋依符合道德、原則的程度計分後,求取其於相同情境及不同情 境道德情緒及推理解釋之相關。由表 6 可以看到,幼兒之道德判斷解釋得分與所有變項的相關都 未達顯著,而情緒歸因解釋得分則不僅在相同情境中與道德情緒得分有高度正相閥,也與不同情 境的道德情緒得分和情緒歸因解釋得分都有正相關。在「不分享」情境中,幼兒的情緒歸因解釋 得分與相同情境之道德情緒得分相關 r= 肘 'p<

.01

'在「偷竊」情境中,幼兒的情緒歸因解釋得 分與相同情境之道德情緒得分相關為 r=

.80' p

<

.01

'都是高度的正相闕,顯示當以情緒歸因解釋 為道德推理變項時,幼見有相同情境中的道德推理和道德情緒是彼此緊密相連的。更重要的是跨 情境的相關分析,幼兒在「不分享 J 情境和在「偷竊」情境中的道德情緒得分之間有正相關 r=

.27 '

p< 肘,兩情境間之情緒歸因解釋得分也有正相關 ,

r=

.30' p

<

.01

'甚至兩情境間的道德、情緒得 分和情緒歸因解釋得分也有正相闕,依序為 r 矢口 'p

<

.01 以及 r= 凶 'p <.肘,本研究相同道 德情境及跨道德情境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在六歲左右,幼兒個人→致的道德傾向已經出現,在 不分享情境展現出道德情緒者,在偷竊情境也較易展現出道德情緒,在不分享情境中以較符合道 德原則的方式進行推理者,在偷竊情境也傾向於以較符合道德原則的方式進行推理。根據此項分 析,本研究結果支持假設三,幼兒在各情境的道德情緒與情緒歸因解釋傾向之間具正向關聯。由 於假設二與假設三都得到支持,故本研究的結果於傾向接受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確是可以反映幼 見道德推理的合宜變項。 表 6 幼見在不同情境下道儷判斷解釋、情緒歸因解釋與道儷情緒之相間 (N=77) 變項

1 2 3 4 5

6

I.道德判斷解釋得分(不分享) 2. 道德判斷解釋得分(偷竊)

.10

3 情緒歸因解釋得分(不分享)

.14

.07

4 情緒歸因解釋得分(偷竊)

.18

.08

.30**

5. 道德情緒(不分享)

.13

.13

.85**

.29**

6. 道德情緒(偷竊)

. 1 1 . 0 I

.32**

.80**

.27*

註:

N=77' *p<.05' **p<.OI'

(14)

三、父母教聲對道祖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影響 由於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發展機制尚未見探討,故本研究根據文獻整理出與幼兒道 德發展有關的父母教養變項,包括親子關係和道德教養等兩個主要方面,道德教養並分成對道德 教導的重視程度和教導頻率,以及孩子違犯道德時的處理和情感表達,分別設計成問卷的題目, 希望能瞭解父母教養與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關係。 但問卷回收的結果卻發現,在親子關係的填答方面,有96.1%的父母填答其親子關係「非常良 好」、也有高達 93.5%父母填答親子相處的感受「非常快樂J' 在對道德教導的重視程度和教導頻率 方面,更是 100%的父母都填「非常重視」、「經常教導J' 這樣的填答情形除了實際親子狀況真的 非常理想以外,更可能原因是父母並非根據實際狀況填答,而是以社會預期的方式結答案。若要 瞭解親子互動的實況,未來可能需要以實地觀察的方式才能取得較為可信的資料。由於父母在親 子關係和道德教導的填答呈現幾乎無變異的狀態,故此部分的資料不列入分析,放棄對假設四的 驗證,而假設五僅驗證父母在孩子違犯道德時的處理和情感表達對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影響。 在「孩子違犯道德時的處理和情感表達」方面,父母的回答則有不同。在孩子違犯道德、時的 處理方式上,填答「好好講道理」佔68.8% 、「講道理並處罰J 29.9% 、「直接處罰J

1.3%

;在孩子 違犯道德時的情感表達方面,填答「保持冷靜」佔 48.0% 、「生氣」佔 35.8% 、「難過 J 15.6%; 但 對照幼見在受測時的回答卻發現,父母的填答和幼見的回答並不一致,恨據幼見的回答,當幼見 做了違犯道德的事情時,父母(主要是媽媽)的處理「打我或罵我」佔 63.6% 、「好好講道理」只 佔 36 .4% '而父母的情感表達「生氣」佔 6 1. 0% 、「難過」佔 24.7% 、「不表情緒」佔 14.3% 。親子 回答有明顯落差,可能的原因除了父母的回答反映的不是實情而是社會預期,也可能是親子之間 對相同事情的知覺和感受不同所致,故本研究將親于兩方的答案都分別放進來分析。結果發現, 父母的填答結果和幼見的道德情緒歸因能力沒有關係,但幼見所知覺到其父母在幼見犯錯時的處 理方式和情感表達,就與幼見道德情緒及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有明顯的關 f系。 將幼兒在「不分享」及「偷竊」兩情境中之「道德情緒」得分加總,為第一個依變項「道德 情緒總分 J' 再將幼兒於兩情境中之 r ,情緒歸因解釋」得分加總,為第三個依變項「情緒歸因解釋 總分 J '幼兒所回答之父母在其犯錯時的處理分為「處罰」和「講道理」兩個水準,父母在其犯錯 時的情感表達分為「生氣」、「難過」、「不表情緒」三個水準'進行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描述統計結果呈現如表 7'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呈現如表 8 。由表 7 及表 8 可知,當幼見作出違犯道 德的事情時,父母犯錯處理和情感表達對幼見道德情緒總分和情緒歸因解釋總分的主要效果都達 顯著,但犯錯處理和情感表達之交互作用不顯著 o 首先,父母犯錯處理的影響方面,較之父母採取處罰方式的幼見,父母採講道理方式的幼兒 其道德情緒總分較高 ,

F

(I ' 71 )

=

4.02 '

p

<

.肘,情緒歸因解釋總分也較高 ,

F

(I ' 71)

= 4.肘, p<.肘,此與過去的發現一致,即父母對道德的認知說理是有效果的,若父母能清楚說明幼見所犯 過錯如何違反了道德規則,確實有助於幼見發展出與道德相關的情緒理解和認知技能 (Kochanska

&

Thompso

n,

1997; Kochanska et a!.,

1996)

,而父母在孩子犯錯時如果以嚴厲的方式處罰,則促使 幼見將焦點放在自己的恐懼而非過錯上,不只抑制了道德情緒的出現,也使認知說理的效果降低

(Thompson

,

1998) 。 其次,在父母情感表達所造成的差異上,在幼見犯錯時父母若表達出「難過」的情緒,其幼 兒的道德情緒總分最高,高於父母表達「生氣」和「不表d情緒」的幼見得分 •

F

c2 .

71)

= 4.訓, p<.肘,在情緒歸因解釋總分上也顯出類似的效果,父母對幼見犯錯表達「難過」者,其幼見的情 緒歸因解釋得分最高 'F(2'71)=4.的 , p<.肘,此結果顯示父母在孩子違犯道德時的情感表達 對幼兒道德發展也有顯著影響,幼見不只受到父母對其行為處理方式的影響,也敏覺於父母對其 行為的感受。根據幼見的回答,父母在其犯錯時表達「難過」的原因主要是「媽媽會覺得我沒有 愛心,會很失望」、「媽媽會難過我是不懂事的孩子 J .這種在孩于違犯道德時父母的哀傷反應可能 有助於幼見將焦點放在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上,包括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及對道德自我概念所造成 的傷害;而父母在E妻子犯錯時表達「生氣」者,幼見的道德情緒和情緒歸因總分都是最低的,顯 示父母的憤怒對道德教導無益,反而會抑制道德情緒的出現並導致較低層次的道德推理;值得注

(15)

幼兒道德d情緒歸因解釋

489

意的是,父母在孩子犯錯時如果「不表情緒J .則幼兒道德情緒和情緒歸因解釋的分數也低於父母

表達「難過」情緒者,甚至和父母表達「生氣」情緒者沒有差異,這印證了父母的情緒表達也是 道德教導的重要成份(Davidov

&

Grusec,

2006; Reese et

祉 .2007) .並再度印證了道德是一種結合 認知和情緒的複雜整體,情緒的涉入溫熱了道德的冷認知成份,父母在道德教導時合宜的情感表 達有助引發幼兒的道德情緒感受,並但使幼見在面對道德情境更傾向於以道德原則進行思考,假 設五得到部分的支持,即父母在孩子違犯道德時的處理和情感表達影響幼見的情緒歸因解釋能力。

1.50

.75

5.89

1.81

1.06

.72

4.80

1.67

1.63

.50

6.11

1.3

7

1.02

.77

4.70

1.73

1.36

.81

5.73

2.05

表 7 父母處理方式、情緒賽連輿幼兒道億憎甜甜分及情緒歸因解釋總分 道德情緒線外 (Max

=

2)

情緒歸因解釋總l外 (Max

=

8)

變項

M

~

M

~ 父母犯錯處理 好好講道理 處罰(打或責罵) 父母情感表達 難過 生氣 不表情緒 難過〉生氣,難過〉不表情緒 難過〉生氣,難過〉不表情緒

4.05

.048

4.68

.012

27

.763

4.02

.049

4.51

.014

.06

.943

1.98

2.22

.03

.49

1

1.1

8

12.92

75

2.76

1.98

I

4.44

2

.06

2

34.96

71

158.00

77

1

1.1

8

I

25.84

2

1.50

2

196.04

71

2322.00

77

表 8

父母處理方式、情感表遠與幼兒情緒推測細分及情緒歸因組分之蠻真數摘要表

變異來源

55

df

M5

F

P

Post hoc tests

依變項﹒道德情納總分 犯錯虞理 (A) 情感表達 (8)

Ax8

誤差 總數 依變項.情結歸因解釋總分 犯錯虞理 (A) 情感表達 (8)

Ax8

誤差 總數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回顧了幼兒道德推理研究的爭議及研究觀點的轉變,並採取近年受到重視的道德情緒 歸因解釋為變項,探討其在幼兒道德推理研究上所帶來的突破。 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首先,在幼兒之道德判斷及道德判斷解釋方面,幾乎所有幼兒都能判斷行為的對錯,並提供 道德導向的解釋,但此種道德判斷推理與道德情緒間沒有相對憊的關係;幼兒的道德情緒及情緒 歸因解釋則顯得較個人化而分歧,而且道德、推理的層次較低,但此種情緒歸因推理可能較接近幼 兒面對道德情境時實際的思考,因此與道德情緒之間有明確且合邏輯的對應關係。 其次,為檢驗情緒歸因解釋能力是否為合宜的道德推理變項,本研究考驗了情緒歸因解釋能 力反映道德情境差異的靈敏度,並分析了幼兒個人化的道德、反應傾向。結果發現幼兒情緒歸因解

(16)

釋之傾向的確因道德情境而異,而各情境的道德情緒和情緒歸因解釋個向之間也都有正相關。顯 示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確是可接受的道德推理變項,也證賣了個體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一致的反 應傾向在幼兒時期已經出現3 最後,在幼兒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發展機制方面,本研究發現幼兒所知覺到的父母道德教導 方式影響幼兒的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在犯錯處理的影響上,較之父母採取嚴厲處罰方式的幼 兒,父母採溫和講理方式的幼兒情緒歸因解釋層次較高;在父母情感表達所造成的影響上,父母 對犯錯表現出哀傷反應的幼見情緒歸因解釋層次最高,優於父母表達憤怒或不表達情緒者,顯示 父母的情感表達也是影響幼兒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重要因素。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在未來的研究方面,建議可對幼兒的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進行發展上 的探討,暸解學齡前後道德情緒歸因解釋能力的轉變歷程,或區分不同的背景,探討性別和語言 等因素的影響,更可針對本研究未能深究之親于互動關係進行探討,以進-步瞭解幼見道德情緒 歸因解釋能力的發展。 在教育的建議方面,本研究發現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一致的反應個向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出 現,故道德教育需於幼兒時期開始紮根:本研究也發現,自我和情緒的涉入有助幼兒對道德情境 進行思考,故討論幼兒個人真實的道德經驗可能比傳統上習慣採用的故事討論更能貼近幼兒道德 思考的特性,若要提供道德故事或事件與幼兒討論,則需提示幼兒設想、自己是當事人,如此有助 幼見對所欲傳達之道德教導有較佳的體會與理解;最後,本研究發現,有影響力的教養因素不是 父母回答的結果,而是幼兒覺知到的教養情形,也許父母覺得自己是在講道理,但幼兒感覺到的 卻是父母在罵人,因此,父母應該要更留意自己在教導孩子道德時的表現方式,採取溫和說理的 策略伴隨合宜的情感表達,讓幼兒在免於思懼的情況下,留意父母道德、教導的內涵並產生更深的 情感涉入,才能使道德教導的效果得以真正發揮。

參考文獻

林芳菁 (2010) :繪本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c 台中教育大學學報.

24 ( I ) •

107-127

0

[Lin

,

F. C. (20 I0). The impact of the story telling and talking on preschool

childr凹 's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 Journal ofTaichung University ofEducation

,

24( I)

,

107-127.]

黃瑞珍、簡欣瑜、朱麗璇、盧駱 (2011) :蕾帽見.:理解興衰遁詞彙瀏驗。台北:心理。 [Hua呵, R.

J.

,

Chi凹,

H.

Y.,

Ju, L.

S.,

& Lu, L.

(20 II).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vocabulary test. Taipei:

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蔡子瑜、簡淑真 (2003) :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影響之研究 以具“分亨,內涵之故事討論為例 3

家政教育學報 .5'41-650[Tsai, Z. 玄, &Chi凹,

S. C. (2003). The

e能ctiveness

of story-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凹 's

moral reasoning. Journal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

5

,

41-65.]

Arsenio, w.,

& Gold, 1.

(2006). The

e臨的 of

social injustice and inequality on 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 and behaviour: Towards a theoretical mode

l.

Cognitive

Development. 刃, 388-400

Arsenio,

W. 且,

&

Kramer,

R. (1992). Victimizers and their victims: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the mixed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moral transgressions. Child

Development, 的, 915-927.

(17)

幼兒道德情緒歸因解釋

491

Colby

,

A.

,

Kohlberg

, L.,

Gibbs

,

J.

,

&

Liebennan

,

M. (198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oral judgment.

Monographs of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的 Child

Development.

48 (Nos. 1-2

,

Serial No. 200).

Davidov

,

M.

,

&

Grusec

,

J. E. (2006). Untangling the links of parental responsiveness to distress and

wannth to child outcomes. Child Development. 77

,

44-58.

Eisenbe啥,

N. (1982).

Th

e development ofpra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

NY: 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

N. (2000). Emotion

,

regulation

,

and moral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刃,

665-697.

Eisenberg,叭,

&

Fabes

,

R. A.

(1

998).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

N. Eisenberg (Eds.)

,

Handbook ofchild psychology

(pp. 701-778). New York

,

NY: Wiley.

Eisenberg ,叭,

Guthrie

,

I.

K.

,

Murphy

,

B. C.

,

Shepard

,

S. A.

,

Cumberland

,

A.

,

&

Carlo

,

G (1999).

Consistency and development ofprosocial dispoaitions. Child Development. 70

,

1360-1372.

Eisenberg,叭,

&

Mussen

,

P. H.

(1

989).

Th

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此,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嗨,

N.

,

Spinrad

,

T.

L.,

&

Sadovsky

,

A. (2006).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in children. In M.

Killen

&

J. Smetana (Eds.)

,

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p

p. 517-549). Mahwah

,

NJ:

Erlbaum.

Gasser

, L.,

&

Keller

,

M. (2009). Are the competent the morally good? Perspective taking and moral

motivation of children involved in bullying. Social Development. I8(4)

,

798-816.

Gillig側,

C.

(1

982). In a difference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ηI

and women

s

development.

Cambridge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tzwiller-Helfenfinger

,

E.

,

Gasser

, L.,

&

Malti

,

T.

(2010).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judgments in

children's narratives: Comparing real-life and

hypothetical 恤nsgressions.

In B. Latzko

& T.

Malti

(Eds.)

,

Children

s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cognition: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29

,

11-3 I.

Harter

,

S.

,

&

Whitesell

,

N. R.

(1

989).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ingle

,

multiple

,

and blended emotion conceptions. In C. Saami

&

P.

L.

Harris (Eds.)

,

Children

s

understanding ofemotion

(pp. 81-116). New York

,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

,

M. (2000).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The implications for caring and justice.

Cambridge

,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

C.

,

&

Dunn

,

1.

(2000). Hedonism or empathy? Hard-to-manage

childr間 's

moral awareness and

links with cognitive and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NE subject, characterised by its (i) curriculum structure; (ii) curriculum aims; (iii)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v) curriculum contents, can enhance the

Beside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uch as morning assemblies, school assemblies, class teacher periods and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schools also make use of other

Apart from spelling out clearly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tent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moral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elated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2   OL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consists of five areas, i.e.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Because both sets R m  and L h i ði ¼ 1; 2; :::; JÞÞ are second-order regular, similar to [19, Theorem 3.86], we state in the following theorem that there is no gap between

In these lessons, students will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n our daily life, and analyze the moral issues raised in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Utilitarianism uses only a simple principle to make moral judgement of right and wrong: “Do things that increase happiness and reduce pain.” This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