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 國父自由思想的貢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 國父自由思想的貢獻"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父自由思想的貢獻

﹒隊添丁

高旦、斗削雪白

國女天縱聖閉,本其睿智的識見,倡導了自由思想,對於數世紀以來,人類所極力追求的「自由」問題,提出正確允

當的見解,為人類未來的自由,開拓了一條光明之大道。誠如吾人所知,自由平等是人類生存的-願望,是社會進化的條件

,亦是敢抬追求的鵲的,更是天干為公的真理。如果無自由,則人類的才智無從發展;無平等,社會的公道亦因而無由建

立。尤其在敢抬之上,自由平等與民主政治相因而生,相需而成。經由民權革命而建立的民主敢抬,即無不以自由平等為 人權之基礎。蓋民權革命的基本原因,就在學取人群之自由平等;民主敢治之最大使命 f 亦在實現人群之自由平等。亦即

國女所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註一)之意也。因芝,人類由神權而君權,

由君權而民權,逐步邁向自由平等的大道。吾人試觀數世紀以來的敢抬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人類為爭取自由平等的奮門

史,亦可說是人類為學取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門犧牲史,足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

可拋。」具有其深切的意義了。準是觀之,「自由」成為人類的至寶,如影隨形與吾人不可氯典離也。

誠如吾人所知,自由對人類而言,猶如「水與魚」之關係'人類之能夠獲得自由,其快樂之情,豈僅止於無得水之樂而

已。對此一有關人類自由之問題,國女提出了確當的看法,認為放肆的自由,就是最自由,也就是「放蕩不羈,一盤散 沙」的自由,這種自由,既不受理性的約束,亦不受法律的制約。因此,這種為所欲為的自由,必然會長犯他人的自由, 如此,人人侵犯他人的自由,那麼,便個個無自由了。因之,國欠強調指出 •. 真自由乃是「為所應為」的自由,也就是 論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一九

(2)

一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二 O 「以法為之界」合理的自由。由此一論見而擴充的國女的自由思想,可以說是有其顛撲不破、萬古不易之至理,此一思 想,其崇高之哲理,可謂是「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悸,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萬古長存的定 律。單是觀之,國女的自由思想,對於我國家民族,乃至世界人類,具有非凡無比的貢獻,實為吾人所共見,茲將其偉 大的貢獻,分列四部分以述之,以瞭然其既深且鉅芝貢獻於萬一也。

貳、重整倫理道德思想

國女的自由思想中,特別強調「為所應為的自由」,其主要的著力處 •• 乃為政治的常軌在於不濫用自由,其意乃在於 自由不得濫用。引申之,即是人類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必讀能做到「為所應當為」'並且「不為所不當為」,如此,乃 能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合乎社會人群芝需求。車是觀之,此一偉大的創見,即對為世人所樂道的「倫理道德思想」, 發生了刺激與針眨之作用,因此,吾人認為國女的自由思想,對於「重整倫理道德思想」'具有偉大的貢獻。 一、倫理道德之要義 「倫理」一語,其意義有廣狹立分。廣義的解釋指事務的倫類而言。如朱子語錄 •• 「讀史常觀大倫理、大機會、大治 亂之得失。」、禮記上說 •• 「樂者,通倫理者也。」狹義的解釋,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他人的行為之間,發生密切的關係, 有一定的典則,我們稱為倫理。如 •• 明醒瑄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倫理而已矣。何謂倫?欠子、君臣、夫婦、長幼 、朋友五者之倫序也 o 何謂理?即女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芝天理也。」(註二)薛 瑄所謂「倫」即是「倫序」'人與人間有類則,有秩序。所謂「天理」,不是具有人格之神靈,而是閥博的公理,以為人 類行為的標車。先總統蔣公曾對倫理的意義,提出他的看法 •• 「倫就是類,理就是紋理,引申為一切有條貫有脈絡的條 理。是說明人與人的關係'這中間包括了分于對群體的關係'分于與分于間的相互關係'亦即是個人對於家庭、鄰里、社 會、國家和世界人額應該怎麼樣,闡明各種關係上正當的態度,訴芝於人的理性,而定為行為的標準'倫理與法制的不同

(3)

,就是倫理乃從人類本性上,以啟發其自覺心的;法制是代表著國家公共權力而帶著強制的,倫理不僅是指明某種行為是正 當的,而是從人生意義上,去探求為什麼這種行為是不正當的?」(註一二)因之,吾人由蔣公之言中得知,倫理不僅在 指出某種行為「正當的」,而且也在探求何種行為是「不正當的」,如此,與自由之真義,「為所應為,且不為所不應為 」之冒,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至於西洋,倫理一詞,英文為(開 FFnm) 法文為(開 555) ,德文為(開芸芸)或 GZZD-oFZ) ,乃源自希臘 文(開門 Enm) 這個字的字根為(啊。。 ω) 或口。 2( 開妄。∞),此一字之原義,是風俗習價小 nggsZEE 同),而後 此字之意義,轉為品性氣質 (ngz 立丘。『 Emug-立。口)。因之,倫理是個人的品性氣質,或社會習慣之學。(註四) 所以,亞里斯多德說:「倫理學與習慣字義同源,可知人生實行之德,無有得自於天然者。」(註五)意即人之倫理道德 ,必符合人群社會的正當習慣,絕沒有人生而具備倫理道德。唯必須在社會群體生活關係中,行為依循固定的道理,來表 現出個人的品住氣質。故倫理,就西洋的本義而言',它是人之所以為人,人群所以相處之原理原則,及條理分際之實踐方 法,亦即人與人扭對待相依倚的道理或法則,而為人人所當遵守履行的(註六)。由是觀之,西洋認為倫理,即人人所當 遵守的道理或法則,由此一端而言,倫理即為人類之準繩,依此,即可作「當為或不當為」之標車,果人人依此行為單繩 而行之,即不會侵犯他人的自由,而使人人之自由有所保障,此即真自由之要冒,亦即倫理之要義也。 國欠對於道德的意義,未見有詳細述論,但在復林修梅的信函中,曾明確表示他對道德的觀點,那就是 •• 「丈 •••••• 不 獨要求其根據法律行事,且勉其以道德立身。」(註七)吾人由此句話,可以轉成為 •• 「道德是立身的規範。」(註八) 這句話就是說,道德是修身的行為規範,即「道德乃吾人應遵循並據以割斷行為善惡的一組規範。」 F( 註九)而所謂修身 ,即道德的訓練,即完美人格的養成。(註十)因為人生自少至老,其所作所為,無時不與他人發生關係。人生的慾望無 窮,如果各個人都縱情肆歇,勢必發生彼此衝突,五相爭門,則人類社會就無法安寧,而要免除人類此種蝸居,就必須講 求修身之道。由此可知,以道德立身這句話,可視為國欠對於「道德」一詞所下的界說了。(註十一)依國失之見, 所謂道德,就是人生行為的規範'人類道德是以正當的行為為主。(註十二)來求達人生最高的善,以及全人格的完成。 (註十三)所以道德當於人類生命中求之,因此,道德是實現人生理想的生命活動所必需(註十四)由此可知,人額在社 論 國欠自由思想的貢獻

(4)

三民主羲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一 一 一 一 一 會生活的種種關係中,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行為規範,才能合乎人群的需要。換言之,人人以此一規範﹒作為人生行為的車

則,那麼,不但不會侵犯他人的好自由,而且更可保障人人之自由,以達到道德之境界,亦即達到真自由之境也。

朱子曾說 •• 「無所不在謂之道,自其所得謂之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又一般學者解「道者, 理也,猶道路為人所共由也 0,」〈註十五)「德者,行道而得於心也」(註十六)至於西方「道德」(宮。 zz3) 一詞, 來自拉丁文的 ZZZ ﹒原義即指風俗,其單數 ZS 即習慣。〈註十七)所謂的風俗習慣,就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共同的好惡

,也就是社會上的各個火,都必須跟從其社會的風俗習慣而行事。(註十八)凡社會公眾所喜好的,此社會中的各個人,

都必須順從這個公眾的意志去行動;至於公眾所厭惡的,在社會中的各個人,都必須跟從公眾的意志而不敢行動。(註十

九)也就是說,個人所作所為的,一定是風俗習慣所許可的。依此,風俗習慣,旺然是社會全體的人所必績共同遵守的,

那麼,它在無形中,便成為公眾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了。單是以觀,個人遵循人類社會的風俗習慣而行,便算是合乎道德

的行為了。

綜上觀之,中西學者對「倫理」「道德」的看法,均具有脈絡相通,奧竅相應之妙,其主冒,均在使人人遵守一定的

行為標車,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相依相待的和諧關係'換言之,即在使每個人的行為,都合乎做入做事的很本道理。申言

之,即在使個人之行為,合乎廣大人群的要求,個人可自由行事,但卻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以維護人人之真正自由為目

的也。單是觀之,國欠自由思想之要冒,可促使倫理道德的重整,而使固有的倫理道德,富有嶄新的意義與價值。

二、重整固有偷理道德 由上述可知,倫理道德就是虹會上,人與人間相處應循的道路,如果沒有倫理道德,人類社會的關係,就無正道可循

,定將混亂而不可收拾。因之,古聖先賢創立倫理道德的要目,以作為個人行為之草繩。在眾多的德目之中,對當今之社

會,仍具有振裹起弊之作用者,計有五倫、四維、入德、三達德等,均值得吾人學現與寶愛,茲﹒分述於下

•• 問五倫 ••

我國傳統的關念,認為一切人與人的關係,都可歸納為夫婦、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五倫,確認五倫是

倫理道德的基礎,要做到失義婦順,父慈子孝,君敬臣忠,兄友弟恭,朋友誠信之境。 ω 夫婦之倫 •• 中庸有謂 •• 「君子之

(5)

道,造端乎夫婦」。所以夫婦為人倫之始,必須做到「男有分,女有歸」夫婦必須互敬五愛、五諒互助,宜室宜家,夫婦 和而後家道戚。 ω 女子之倫 •• 父母子女是骨肉至親,為女須慈,歡養兼施,無所不至。為子必季,善孝為先,不僅奉養女 母之體,尤須蜈槃其身,不達其志,這樣,乃能女子(包括母女)相親。 ω 君臣之倫 ••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元 首由民選舉,為群之首,身負國家社會重責,群眾自應擁護教忠,同為國利民一瞄而奮門。君臣之關係,以公,言之,亦可謂 長官對部屬,或國民對公務員的關係'二者必相五尊重,以達安康之境也。仰兄弟之倫 •• 兄弟,天倫也。兄弟胏妹,同具 手足骨肉之情,兄弟之間自當友愛,兄友弟恭,長幼有序;孝梯忠信,孝以事長,梯以教弟。孝梯為仁之本,也是作人之 本。的朋友之倫 •• 人在

E

會群居之中,必有朋友。朋友之間相處之道,著重信義,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多交益友,友直 、友諒、友多聞;少交損友,少交邪惡、勢利酒肉朋友。以友輔仁,以道義相交,則肝膽相照,成敗與共。 ω 四維 •. 管子曾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稚,四維不張,國乃瀛亡。」又說:「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 ,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載。」(註二十)足見,四維的重要了。先總統蔣公曾謂 •• 「禮義廉恥者,乃發民德以成民事 ,為待人、處事、持躬、接物之中心規律,。」們註二一)因此,常以「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訓勉全國軍 民,並以「禮義廉恥」'列為全國各級學校的極訓,因之,四維實為中國倫理道德之精華。 ω 睡之功用,乃在於定親疏, 決嫌疑,到同異,明是非。先總統蔣公解釋體為規規矩矩的態度,其在新生活連動綱要中說:「暐者,理也。理之在自 然界者謂之定律一,在社會中者謂之規律,在國家者謂之紀律;人之行為,能以此,三者為單繩,謂之守規矩,凡守規矩行為 的表現,謂之規規矩矩的態度。」 ω 義的功用,,在教人不要驚虛妄進,一切要合乎事之宜。一個人如能為其所當為,而不 為其所不當為,也就是義。如此言之,「義」之要旨,即與「真自由」要求「為所應為」之奧義,不謀而合。因之,先總 統蔣公解釋「義為正正當當的行為」'即此之謂也。 ω 廉的功用 .•• 廉是要人界限分明,頓作取捨'廉潔果敢。蔣公曾 謂 •• 「廉者,現也,能辨別是非之謂也。合乎禮義為是,反乎禮義為非,知其是而取之,知其非而舍之,此之謂清清白白 的辨別。」(註二二 )ω 恥的作用,恥是一種自我的覺悟,一個人的行為有了過錯,應自知蓋惡慚愧,謂之知「恥」。孟 子曰:「人與禽獸異者,只是有羞恥。」(註二三)蔣公曾割切的說:「恥者,知知也,知有羞惡之心也。己之行為, 若不合體義興廉,而覺其可恥者,謂之蓋。人之行為,如不合體義與廉,而覺其可恥者,謂之惡 5 椎羞惡之心,但有過與 論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 一 一 一 一 一

(6)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三四 不及,故覺悟要切實,有切實之羞,必力圖上遲,有切實之惡,須力行湖雪,此之謂切切實實的覺悟。」(註二四) 的八德 •. 國女領導革命救國,強調恢復固有道德,特別倡導八德,他說:「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 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再其次是和平。」「這種特別好的道德,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不但是要保存 ,並且要發揚光大!然後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註二五)仙忠孝的意義 •. 國矢曾說一 •• 「我們做一件事,總要 始終不渝,做到成功,如果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犧牲亦所不惜,這便是忠。」(註二六)先賢朱熹說:「中心為忠」「 盡己之謂忠」。孟于說:「教民以善為忠」 o 吾人無論對上對下,對已對事盡其職責,了無自欺,都謂之忠。「孝者,背 也。」孔于以善繼人之意,善述人之事為孝。孝經首章指出 •• 「幸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國欠認為「孝經 所講究的幸字,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現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中國講到這陸完全。」(註二七)足 見,忠孝對個人之行為,以及對國家民族之復興,是如何的重要了。 ω 仁愛的意義 •• 國女說:「仁愛是中國的好道德,古時最講愛字的莫過於墨于,墨于的兼愛,與耶穌所講的博愛 是一樣的。古時在政治方面所講愛的道德,有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無論對著什麼事,都是用愛字去包括,所 以古人對於仁愛,究是怎樣實行,便可以知道。(註二八),仁與愛是相連的,仁以愛為核心,愛以仁為依歸,一個社會 必領能夠人人講仁愛,那麼,國利民一醋的境界乃可達到。 ω 信義的意義 •• 國笑說:「講到信義,中國古時對於鄰國和對於朋友,都是講信的。」(註二九)「在商業的交易 上,便可看得出,中國人交易,沒有什麼契約,只要彼此口頭說一句話,便有很大的信用,比方外國人和中國人訂一批貨 ,彼此不必立合同,只記入帳縛,便算了事。」(註三十)足見,「講信修睦」「重道義」'「弓一口忠信,行駕敬」'是中 國人行走四方,深入蠻話之邦,亦得順利並受歡迎之格言,信義誠為倫理道德中最重要之信條也。 川 W 和平的意義 •• 和為貴,平易近人是孔于教人的常用語。國父說:「中國有一種好道德,就是愛和平,中國人數千 年酷愛和平,都是出於天性,論到個人更重謙讓,論到政治便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和外國人更有大大的不同。」相應為 和,引伸白為平,要在和中求平,平中求和。中庸有謂 •• 「喜怒衷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干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由此足見,「和平」乃是修己待人,治國平天于所不

(7)

可或缺者,誠為全人類所必信守的圭祟。果人人具有「和平」之心胸,則侵犯他人之舉,則能消失於無形,亦足以保障人 人之自由也。 的三達德 •• 智仁勇三者,為中國倫理,通達宇宙的三種基本道德。孔子曰:「智仁勇三者為天下之達德。」國矢云 ﹒「智、仁、勇三者,即為軍人精神之要素 d 能發揚此三種精神,始可數民,始可赦國。」(註三一)智的定義,乃是聰 明而有見識之謂。國女說:「凡遇一事,以我之聰明,我之見識,能明白了解,即時有應付方法,而根本上又須合乎道 義,非以爾虞我詐為智也。智 YE 刷圖甚廣,牢 4 宙之範團皆為一智之範圈,故能知過去未來者,亦謂之智,吾人在世界其智識要隨事物之 增加,而同時進步,否則漸即八朽老頹唐,靈明自鍋,是以智之反面,則為蠹為愚。」(註三二)足,見,其有「智」者, 足以有各種方法,以廳付各種行為,使行為均能夠合乎道義。智的內容,大別可分為別是非、明利害、識時事、知彼此四 方面,一個人如能具有此四方面的修養,則可以分明「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如此,便可以合乎真自由的要求,使其 行為都合乎人群之需要者也。故謂「仁」'博愛之詞仁,國父說 •• 「博愛云者,為公安而非私心。」至於仁之種類,有 數世、數人、赦國三者,其性質皆為博愛。復謂「勇」'勇的定義,就是「不怕」。國父分析 •• 勇之種類不一,有發呸 之勇,有血氣之勇、有無知之勇,這些都是小勇。而成仁取義乃是世界之大勇。軍人的大勇在於長技能、明生死。以上所 述智仁勇三達德之意義及精神,固為中國之倫理道德,尤為軍人精神之要素。國父認為 •• 「如欲使之發揚光大,非決心 不能實現,決心的結果 ••

一日成功,二日成仁,從事革命故國事業的人,要抱定決心,不成功,即成仁。」(註三三)

綜上觀之,國欠的自由思想,由於確定,了「自由的限制」之 NM 要,因之,使人們對「自由」有新的體認,同時,對 於固有的倫理道德有新的評價,所以在今日固有倫理道德中的「五倫、四維、八德、三達德」等德目,仍為吾人行為之規 範,有此一規範'則人人將不再濫用自由,使每個人的自由,得到﹒更為充分的保障,以合乎真自由之要旨也。

一、公共道德輿服務道德的倡導

一般人講道德,大都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而言。但是,從國欠的自由思想之奧義中,五百人得知,國失為了確保 大家之自由,使人人的自由獲得最充分的保障,因此,除了主張恢復固有的倫理道德外,並主張要提倡公共道德(即社會 論 國欠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三五

(8)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一一一一六 道德是也 0) 國女說:「從前學界中人所知者,生存競爭,優勝劣敗而已。然此種學說,在歐洲三十年前,頗為盛行, 今日則不宜主張此說,應主張社會道德,以有餘補不足,大凡天之生人,其聰明才力,各不相同。聰明才力之有餘者,當 輔助聰明才力之不足者,在歐治上為工人,在社會上為社會公僕。」(註三四)在此,國安勉勵學生,在歐治上為工人 ,在社會上為社會公僕,其旨乃在倡導公共道德(亦即國女所謂的「社會道德」),希望人人以多餘的才力,以補助才 力不足者,以使整個社會,均能夠自由幸福也。所謂公共道德,簡言之,便是一個「義」字。韓文公說:「行而宜之之謂 義」'這個義字,包括了負責、坦白、公正和守法,是人類「群」的方面行為的規範。(註三五)所謂倫理道德,就是我 國傳統幸梯忠信的至里,而以孝梯為骨幹。曾于云 •• 「居處不鞋,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幸也,蒞官不敬,非幸也,朋友 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幸也。」足見,倫理道德是「己」的方面的行為規範。我國自古以農立國',人群的接觸較少 ,所以數千年來,社會所注重的是倫理道德,而忽略了公共道德。反之,西方國家,工商發達,人群接觸頻繁,因此社會

上所重視的,乃是公共道德,而忽略了倫理道德。因之,在我國大者違法、亂紀,小者亂丟紙屑、違反交通規則

••.••• 等危 害人群的行為,層出不窮,但是在個人倫理道德的修養方面,卸比西方稍勝一籌,因之,在現代社會裹,除了重整固有倫 理道德外,並且特別要倡導公共道德,由「己」推及「群」,使社會群體能夠達到自由幸福之境界。 再者,、國女特別重視「服務的人生觀」 o 曾說:「人人應該以服務為目的,不當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的人 ,當盡其能力,以服千萬人之務,造干萬人之一瞄;聰明才力略小的人,當盡其能力而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一帽。所謂 巧者拙之蚊,就是這個道理。至於全無聰明才力的人,也應該盡)己之力,以服一人之藹,造一人福。」(註三六)由是 推知,服務不但已成為人生之目的,而且更成為冷日世界,倫理道德的主要潮流了。依國女之言,不論聰明才力的大小 ,均當發揮服務的精神,而且要培養服貓的道德。這種服貓的道德,是積極的、主動的、進取的道德,是強者的道德。 國齡人認為:「現在文明進化的人類,覺悟起來,發生-種新道德,就是有聰明能力的人,應該要替眾人來服務,這種替眾 人來服務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註三七)由是觀之,服務的道德,應完全出於人類問偉大的同情心, 具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心慎,始可發為救人救世的行動。因之,為人群服務,總離不開犧牲和奉獻,如有許多革

命家、宗教家、慈善家,自己在極端的困難下,犧牲名譽權利,甚至生命財產,忍受種種困苦與屈厚,去數人助人,服務

(9)

大眾,真令人欽佩。但是,「互助」是相對的,人己相利的;而「服務」是絕對的,是損己利人的。因之,服務是不計報 酬,不計條件,而只求盡其在我,求其心之所安而已。依此而言,則服務的道德,誠把握了倫理道德全部的精義,亦即倫 理道德中的最高奧竅,實為最可珍貴的道德也。因之,人類由於服務道德心的發達,以犧牲奉獻為主,以「損己利人」為 樂事,果能如此,則人人不以己利為利,也就不會侵犯他人之自由與權益,如此,便可使人人之自由,得到真正確切的保 障也。 綜上觀之,國女的自由思想,第一個貢獻乃在於「重整倫理道德思想」,使我國的固有倫理道德,如五倫、四維 1 八德、三達德 •••

..

等,富有新的意義與新的生命,而重為人類行為之規範'並且促使吾人於重說「倫理道德」之外,對「 公共道德」與「服務道德」,給予必要的重視,與特意地倡導,以使我國的道德觀念,由重祖「自己」的私德(倫理道德 ),邁向重祖「人群」的公德(公共道德與服務道德),使公德與私德,得到了均衡之發展,以便個人有一個標車的行為 規範'以促使人人在「行為規範」之範圍內,均有最充分的自由,以便個人之個性與特質獲得充分之發展,社會人群獲得 充分之自由保障雙則國家民接之復興,將指日可待也。

蠱、擴大民主政治領域

誠如吾人所知,國欠除了重視個人自由外,更重觀「整個國家的大自由」 o 因此,他即主張的個人自由,是有範圍 的,是有限制的,絕不是「放蕩不羈」或「一盤散沙」式的自由。這種自由,吾人可以稱之為「合理的自由」。由於國 欠自由思想的激盪,促使人們體悟自由之真義,並且 τ 解「合理的自由 L' 才是吾人所追求的自由,也才是國家社會所夢 寐以求的真自由也。 回溯國矢首創國民革命,畢生奮門的目的,乃在復興中華、建立民國,實行三民主義,使中國成為民有、民治、民 享富強康樂的新國家,以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也。辛亥革命,摧毀了四干餘年的君主政體,推翻了二百餘年的滿清專制敢府 國欠嘗論此役的意義,謂 •• 「自值此役,中國民主敢抬,已為國人所公認。」(註三八)民國成立以後,國欠再三 論 國欠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二七

(10)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二八 開告國人的:一則日「中國宜於民主。」(註三九),再則日「不務民國之名而務主權在民之實。」(註四十)由此可知 國欠乃堅決主張中國必須行「民主改治」之偉大人物也。國欠孫中山先生(一八六六 l 一九二五)生逢新舊思想衝 澈的時代,內有滿清王朝的腐敗統治,外有帝國主義者的瓜分豆剖。真可謂 •. 「堂堂華胃,不齒於列邦;擠擠衣冠,被輕 於異族」的時代,尤以「集會有禁,文字成獄,偶語棄市」'更使「人民之集會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皆巳削奪殆盡 」(註四一),而且無論朝廷之事,甚至地方之事,百姓均無發言要與間之權。」(註四二)在此,故治之腐化,使得飽 受專制流毒的人民,或隱逸山林,要不聞國事,於是「眾人之事」,無人「管轄」'整個社會便成了一片散沙,國家論入 「次殖民地」的地位,亡國棋種之危機,迫在眉髓。職是之故,國失乃毅然主張實施「民主法治」'並以「民權代替自 由」'作為號召,且以民權主義,作為實行之目標,祈求「民主敢治」之偉大理想,能夠在中國早日實現,以使「人民有 權」'亦就是要全體人民,能夠「管理眾人之事」的故拾,如此,則「個人的自由」才有保障,而「國家的自由」也才能 為人人所重現。

一、民主敢治的要聽

國失所倡導的中國革命,是民主的草,命,國失自小就受西方民主教育的薰駒,深切瞭解西方民主改治思潮,及民主 改治的優劣,同時又深受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影響,加以國貧乏見識,治東西思想於一爐,而成為一種嶄新的民主自由 思想,乃最為合乎當代民主政治之要求。國失是個深信民主改治的偉大思想家,相信「主權在民」的學說,因之,他曾 說:「夫中華民國者,人民之國也。 •••••• 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註四三)由是可知,「主權在民」乃是反對君主專制、 建立民國的理論依據。所以,國女乃贊成民主共和,而反對君主專制,並且堅決主張「故治民主化」(註四四),又進 一步認為「主權在民」的實現,莫過於民治,所謂「民治」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人所能獨佔 •••••• 」'故 反對武人軍閥專制,他更主張把「故治上的主權實在拿到人民手一裊來。」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治國,否則空有主權之名, 是毫無用處的。(註四五)單是以觀,國失是非常重視「主權在民」的寶貴意義,其理甚興也。重視「主權在民」'亦 即主張「以民為主」,以「人民為國家之主人」 0 所以,國失主張必須實施民主改治之繳由,就在於要使主權屬於全體

(11)

人民,以使全民為國敷力,不但得到了個人的充分自由,亦使國家得到完全之自由也。 政治學權威張金鑑教授,在所撰「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論」一文中指出 •• 「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論, ••.••• 可把它歸納如于 四點:即抖理性主義,口個人主義,門口平等主義,仰自由主義。」(註四六)言簡意駭'綱舉目張。茲申述其要義如故 •. 民主政治就是一種法治政治,而法律代表民意,換言之,民意之所在,即在於法律,因為法律乃是民意的表現,或民 意代表機關的決議。吾人皆知,所謂法治,即是「依法為治」'法治可以說是民主政治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法治,民主 政治將落空,或成為虛倍之怪物,而無法存在。至於法律之基礎為何呢 ?ω 有持強權說者,認法律的基礎建築在力量上, 法律乃是一種強制執行的命令。 ω 有持契約說者,以為法律乃是治者與被治者締結的契約,以為共同遵守的車則,政府權 力與法律妓力之所在,乃基於被治者的同意。 ω 有持功利說者,以為法律乃是謀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工具,所以「 避害趨利」之所在,即為法律之所在。切有持模仿說者,以為法律乃由習慣所積成,法律是生長的,而非製造的;是發現 的,而非發闋的。對此,張金鑑教授認為「法律的基礎,應該是正義 (]5 立 2) 法律依理性而制定,其目的在於維持正 義,有殼的法律,必須是公平與合理的,所謂理性者,就是『天理』與『公理』。此理充塞於宇宙天地間,為世所公認的 行為單則。」(註四七)亦即「放諸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正道與至理。因之,理性是人所同具,物所共 有者,法治應以理性為基礎。「天理、國法、人情」三者,雖為維持社會秩序的三大要素,然三者皆本於公平正直的理性 ,其理甚明。民主政治,不僅講究理性也著重實證,故艾本斯坦 (4 司工立即自開 gag-口)在其所著「今日主義」(吋。 ET JZ 自由)一書中曾說:「民主政治就是一種理性的經驗主義」(口。昌。 nzn 可言"呂立。 s-oBZZ 已由自)(註四八 )同時,民主政治復堅信 •• 「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所以在政治上,不但應服從多數,也要尊重少數,對於反對的意見 ,尤應容忍與考量。法國富德爾(〈。 -zzo) 曾說 •• 「何謂民主政治(口。昌。 nza)? 民主政治是這樣的一回事;我完 全不同意你所說的話,但是,卸要以我的生命,保障你說這話的權利。」(註四九)由是可知,民主政治是以民為主的政 治,亦即人民統治的政治,或是一種多數統治的政治,也是一種「向大眾低頭」的政治。 綜上以觀,民主政治因為是以理性為基礎,以正義為依歸,所以無論社會任何事情,均應以和平手段解決,而非靠暴 力或戰爭解決。因此,民主政治所揉用的手段,乃是討論與表決或選舉。因為凡事本乎理性,以和平方式解決之,所以可 論 國父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二九

(12)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三 O 以說是 •• 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故治形態,因此可說?民主敢治就是「以理性代替武力」、「以選票代替槍彈」、「以數人 頭代替砍人頭」的故治。因之,如由此一端言,民主故治的要義,乃在於本乎理性,並從「個人」為出發點,旨在求得個 人的自由與平等,並求取全民的安全與幸福,以便「個人的自由」典「國家的自由」'同獲得最完全的保障為鵲的者也。

=、讀大民主敢治的領域

誠如吾人所知,民主敢抬乃為反對君主肢體而產生,從十九世紀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葉,乃是民主敢治盛況空前的時代 。這從布蜜士在其所著「現代民主政體」一書中,就可以看出一個大概 •.

第一、就事實言,在歐洲方血,幾乎所有君主敢體全都變為民主;在美洲方面,則北美合眾國由開始的十三州,擴充

而為一個包括五十州的民主國。同時還有二十個新的民主國擠於世界之林;英國的殖民地中,與其母國居於平等地位。那 時全世界有一百個以上的議會|民主國最垂耍的機闕,也可以說是民主國之所以為民主國者最不可缺少的表徵。(註五十 第二、就觀念言,民主敢治之為正常的和自然的故府形式,幾乎為全世界的人民,所一致接受。在這以前,歐洲的智 識階級,大都認為敢雄之逐漸為群眾所把持,將成為秩序與繁榮的威脅。因之,民主敢抬一詞,成為大眾無限的厭惡與恐 懼的對象。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厭惡一變而為稱頌,恐懼一變而為歡迎,因為大眾到了這時,都認 為民主政體,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好的政體,沒有任何別的故體,可以和它並駕齊驅或分庭抗禮,而且全世界各國,都在 朝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前進,或遲或早,都將加入這種最進步的潮流,全部成為民主國。(註五一)由上可知,舉世各國, 均認民主敢胎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因此,都向著「民主敢抬」的路向,勇猛精遲不已。吾人皆知,政以為民,古有明訓, 而順民之心,聽民之意,尤為古聖先賢所樂道。因為他們相信「人民是有理智的、有道德的」'所謂「是非自有公論」' 「公道自在人心」'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因之,民主敢抬優於其他任何一種故制,則為吾人難以否認的事實。儘管如此 ,無可諱言地,民主敢抬仍存有若干的缺點,為有智之士所詬病。因為,民主敢抬一祠,言人人殊,甚為龐雜,不但在實 行上,一國的民主制度大異於他國;就是在理論上,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主張。但是,在眾多的論見中,以國欠孫中山先

(13)

生的民權主義,顯然是後來居上。其所以如此者,乃是因為國艾眼見各國民主敢治的流弊,洞悉其底蘊,而憑其洞察幽 徵的眼光,和其對於中國文化深遼的認識,因而,乃能創立所說,而在民主政治的領域中,糾正了中西過去的缺失,而開 拓嶄新的新境界,令人敬佩。 國女的自由思想,乃是國艾所主張的民權主義的中心思想。由於國失自由思想的偉大貢獻,而擴大民主敢治的領 域。以自由思想為中心的民權主義,最足於糾正民主敢治的缺失,而擴展民主敢治的領域,以保障個人的自由及國家自由 者,那就是「權能區分」的制度。這一個「權能區分」制度,最大的貢獻,乃在於匡正各國現行股治的流弊,及補教中西 三權憲法的缺失,惟因如此,乃可擴展民主故治的領域。建立五權憲法的制度,而使人民有「權」'敢府有「能」之理想 ,能夠實現,亦才能使個人的自由,與整個國家的大自由,同獲確切的保障者也。 開匡正各國現行股治的流弊 近代的民主故治,由於人民久安專制之迫害,失去了自由與平等,因此,當人民從專制的政府中,爭得了民權之後,, 便惟恐政府成為萬能敢府,而剝奪了所爭得的民權;但社會日漸進步,事業日趨復雜,人民又希望得到一個萬能政府,以 便為民服務,因此便產生了敢抬上的困擾問題。幸而國失提出了「權能區分」的學說,主張「政府應有能,人民應有權 」'「權與能必須區分」。這樣,才解抉了這一個故治上的困擾問題。如果「權與能」能夠區分,那麼,便可以「萬能」 的故府來為全民服務,人民也有權監督敢府,這樣人民則可將國家所有的事務,交給敢府全權處理,而不怕敢府能力太大 了。這一偉大的學說,可促使歐府以全力為全民服務,以造福於全國;人民有全權,可以節制敢府,如此相互為用、相助 相成,可促進國家社會的進步繁榮,以及全民生活的幸福也。 反觀各國現行股拾,由於權能不分,而發生了流弊,產生了無窮的故治困擾問題。環顧當今各國敢治,共產主義國家 所實施者,是為眾所皆知的殘暴敢抬,其將為人類正義思想所掘棄,是毫無疑問的。除了共產主義國家以外,大部份國家 皆實行民主敢抬,實行所謂的「代議敢抬」。按「代議政治」其意義為:人民在投票以後,便不能再過問敢治,學凡國家 之一切事務,均須由民選的代表所組成的議會通過一,才能實行。人民在名義上是主權者,實際上是議員官吏獨裁,這種政 體便叫做「代議敢抬」。國射入說 •. 「從前沒有充分民權的時候,人民選舉了官吏議員之後,便不能夠再間,這種民權是 論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4)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間接民權,間接民權就是代議政體。」(註五二)可見所謂「代議政治」或「代議政體」,實指間接民權而言。 在三民主義立具體辦法講詞中說 •. 「現在應該要慎重聲明的,是代議制度還不是真正民權,直接民權才是真正民權。美國 、法國、英國,雖然都是行民權主義,但是他們還不是直接民權,是間接民權。兄弟底民權主義,是揉用瑞士底民權主義 ,這就是直接民推底主義。」(註五三)由此可知,美國、法國、英國所實行的民主政治(也就是民權主義),是間接民權 ,不是直接民權。姜、法、英三國所實施的,便是「代議政治」。 「代議政治」因為權能不分,因此發生了流弊,其一為以權害能,其二為以能害權。茲分述於下 •• 村以權害龍的現象 •• 的以法國言之,法國在第三共和時代,人民反對國會議員的獨裁,曾經發生過暴動,法國的小黨 林立-'同時國會地位特別優越,故易促成倒閣的結果。自一八七三年至一九一四年,英國僅有十一任內閣,而法國則有五 十任內閣。平均言乏,法國內閣任期尚不及八個月。例如,法國第四共和國成立以來,到一九五八年六月,戴高樂將軍組 織內閣為,止,內閣更送二十六次,其中任期最長的,也不過十五個月,最鍾的不及十天,每次內閣平均壽命僅有半年。法 國內閣壽命的起促,充分反映了以權害能的流弊。 ω 次以美國言乏,劉亦常先生曾在譯書中說:「美國國會,不是單純的一個立法機關。當然,國會的主要任務,是制 定廣逅的政策,以便利政府施政,但是另外還有一些任務,而且對於個別公民,及人民團體,發生密切的關係。國會有權 增訂憲法,這是一種『半立法性』的任務。國會的職權,可以大分為立法的職權與非立法的職權兩類。立法的職權,可以 分為@意法的增訂@官員的彈劫@總統的適學@法規程序的訂立@人事及條約的同意@行政機關的監察@案件的調查等項 。」再者,美國總統的政策,因不得國會的贊助,而不能實現者,為例甚多。如威爾遜總統發起國際聯盟,因參議院不肯 批准盟約而沒有參加。杜魯門總統欲教印度的糧荒,因國會不肯及時撥款而延擱下來,事實上,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對國 會所提出的要求,能完全如願以償的。由此可知,美國國會權利甚大,其非立法的職權,許多都屬於「政權」的性質,美 國國會就利用這些「政權」'以挾制行政機關,因此而影響了行政妓率,這是美國以權害能的流弊。 口以能害權的可能 •• 國究在民國十年,認為英國是國會獨裁的,事實上,後來已成為內閣控制國會。英國首相是所 屬政黨的黨魁,是眾議院的領袖,是內闋的主席及政策協調者,集黨魁、領袖、閣摸於一身,由此可知英國首相地位之顯 國欠會

(15)

赫。因內閣制的機動作用,首相權利不易規定於憲法之中,而端賴若干不很固定之政治習慣,因此,運用者每可取巧,而 走上專制之途徑。誠如鄒丈海教授所謂 •. 「首相利用多數黨領袖的地位,以政黨的成功與失敗為要挾,迫使議會服從他的 意旨,未免有形成一人專制的可能。」由此可見,英國以能害權的結果,是可能形成專制內閣或首相擅專的。 綜上以觀,各國現行的代議政治,實行權能混合的制度,其流弊為以權害能(如法美是),而會減少制度的敷能;或 以能害權,(如英國是),則會破壞民主的精神,這些都是各國現行代議政治所發生的流弊。 國欠指出,權能區分的意義,「是要把國家的政治大權,分開成兩個,一個是政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人民的 手內。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權,可以直接去管理國事,這個政權,便是民權。一個是治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政府的 機關立內,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國事務,這個治權,便是政府權。 •••••. 旺不偏重於人民管理政府的力量,也不偏 重於政府自身的力量,彼此平衡。」(註五四),也就是不容自由與專制各走極端,要能合乎中庸之道,使權能可以維持 平衡,如此才能建立一個萬能政府,為人民所用 γ 謀人民的福利;同時又不會流於專制,致不能管理,反而受政府的壓迫。 國艾文指出 •• 「國民是主人,就是有權的人,政府是專門家,就是有能的人,由於這個理由,所以民國的政府官吏 ••. ••• 只要他們是有本領,忠心為國家做事,我們就應該把國家的大權,付託於他們,不限制他們的行動,事事由他們自由去 傲,然後國家才可進步,進步才是很快。如果不然,事事都是要自己去傲,或者是請了專鬥家,一舉一動,都要牽制他們' ,不許他們自由行動,國家還是難望進步,進步還是很慢。」(註五五)由此可知國艾乃是主張要實行專家政治。事實上 ,實行專家政治是近代各國的共同趨勢,我們如要實行五權分立,分工治事,則非實行專家政治不可。因為當憲故時期, 是要實行憲法之治的,依照國欠五權憲法的理想,以及權能區分的原則,必須將政府權 ll 五個治權分工,乃能收到最 大的政治妓果。其內容為 •• 行政權 •• 就是管理國防、內政、外交、經濟、財政、教育 •••••• 等國家政務的治權。 立法權:就是制定國家法律的抬權。 司法權 •• 就是掌理民事、刑事,及行政訴訟之審鉤的治權。 考試權 •. 就是專管政府官員的考選,以及銓敘事宜的治權。 前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16)

三民主羲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三四 監察權 •• 就是監察敢府官員違法失職的治權。 綜而言之,權能區分的目的,在建立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全民政治。要把選舉、罷免、創制、直決四種「政權」完 全交到人民的手里;並把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治權」交到政府的手中,分工治事,實行專家政治,這 樣乃能使權能平衡,使每一位任事官員,都能夠負責盡職,造一幅於國家人民 b 由此可知,國父權能區分的學說,可以消 除各國以權害能,或以能害權的現象,而匡正各國現行代議政治的流弊。 臼補救三權憲法的缺失 五權憲法是以「權能區分」為主,即人民有權,故府有能是也。五權憲法是國女研究歐美近世紀的三權憲法,和我 國固有的三權(君權、考試權、和彈劫權)而創立的。它配不是歐美的三權加上我國固有的兩權(考試、彈劫),而等於 五的五權憲法;更不是歐美三權或中國固有三權,分為五的五權態法。換言之,五權憲挂不是中外古今,三權的無機的混合 物,而是古今中外三權的有機化合物或統一體。因為五權憲法的性質,根本與歐美的三權竄法(議會與政府的對立),和 我國君主時代的三權憲法(君主臣治)不同,所以五權憲法中的行政權,不同於歐美三權憲法,及中國君權中之行政權, 其餘四權亦復不相同。 西方的三權憲法,考試權不是獨立行便,而是附屬於行政權行使的;彈劫權也不是獨立行便,而是附屬於立法權行使 的。行政權兼考試權有兩個缺點 •• 第一是考試權行使的對象,僅能及於低級行政人員,不能及於,高級行政人員。第二是行 政機關自行考選本身所需的人員,辦理考試行便,難免有欠嚴密公平,致發生任用私人的流弊 0. 誠如國失所說:「考選 本是中國始創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卸被外國學去,改良之後,成了美制。英國首先仿行考選制度,美國也漸取法,大凡 下級官吏,必要考試合格,方得委任。自從行了此制,美國政治方有起色。但是他耳他能用於下級官吏,並且考選之權,仍 然在行敢部之下,雖少有補救,也是不完全的。所以將來中華民國憲法,必要設獨立機關,專掌考選權,大小官吏必績考 試 •••••• 這便可以除卸盲從濫選,及任用私人的流弊。」(註五六)立法機關而兼掌 c 彈劫權,也有兩個缺點 •• 第一、立法機 關可能利用彈劫權來要挾政府,控制政府,形成議會的獨裁。第二、議會的敢抬色彩太濃厚。民主敢抬實際上就是敢黨政 治,議會里的政黨,難免利用彈劫權,做政黨門箏的工具,而違背識傷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誠如國女所謂 •• 「國會

(17)

有了彈劫權,那些狡狷的議員,往往利用這個權來壓制政府,弄到敢府一舉一動,都不自由,所謂動輒得咎。」(註五七 )「比方美國糾察權歸議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權,挾制行政機關,使他不得不俯首聽命,因此常常成為議院專制。」(註 五八)因此,行政權而兼掌考試權,和立法權而兼掌彈劫權,兩者都發生流弊。國女的五權分立論,顧自「權能區分」 學說,因為考試權和監察權,都是獨立行使的,便可匡救西方三權憲法中,考試和彈劫兩權不能獨立行使的毛病。同時, 五權分立制度,對於中國固有三權憲法的缺失,也有匡教作用 q 因為從前在君權時代,實行君主政治,當時考試權和彈劫 權,雖可與君權平行,獨立行便,但在君主政治之干,君主慨然大權獨攬'集中掌喔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於君 主一人之手。所謂考試或彈劫兩權的獨立行便,在君權至高無上的情勢之干,有形無形的,總難免要為君權所左右,或受 君主意志的支配。誠如國女所說 •• 汁中國向來銓選,最重資格,這本是美意,但是君主專制園中,點酸人才,悉憑君主 一人的喜怒,所以難講資格,也是虛丈。」「中國從古以來,本有御史台主持風憲,然亦不過君主的故隸,沒有中用的道 理。」(註五九)這和國女所主張的監察權完全不同。因為五權分立是民主時代的產物,考試權和監察權獨立行便,是 受制於民的故權,是建築在民主政體之上,而不是建黨在君主肢體之上的。 綜而言之,國女依據「權能區分」學說所主張的五權憲法,是民主政體,是要實行全民政治,不是實行代議政治, 自然和君主專制時代,所獨立行使的考試權和彈劫權不同。因為有其完全的獨立性,可以充分發揮考試和監察的功能,所 以說,依據「權能區分」學說而創立的五權憲法,可以補教中西三權憲法的缺失,而促使人民團體,社會的繁槃,以及國 家的富強康樂。 綜上觀之,「權能區分」乃在使誼府的五種一「治權」'與人民的四種「政權」'獲得和諧的進展,以收分工合作之殼 。希臘聖哲亞里斯多德認為「民主政治」存在的理由是 •• 食客雖不懂烹飪'而能憑口味之是否適合,辨別廚子的好壤;住 客雖不懂建築'而能憑房屋之是否舒適,辨別木匠的良否。同理,政治臨然是為人民謀福利,其設施自然要合乎人民的好 惡和要求,因此,人民有權決定政策的方向。和當肢的人選,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如何適應人民的好惡,創何施行 觀定的故策,則出乎人民過間的範圍之外,而應當由有能的政府來決定。這便是說明「權能區分」制度的精義所在,乃在 彼此的分工合作,而不是在五相的制衡杯葛,其理甚明也。單是以觀,民權主義之中的「權能區分」制度,使「末民有權 青島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三五

(18)

一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一一一二六 、政府有能」,如此,使「自由與權威」,「放任與敷率」治為一爐,補偏教弊,兩得其平,此不僅怯除了「放蕩不羈」 或「一盤散沙」式的自由,更保障了「合理的自由」'亦即擴展了民主政治的領域,使國女自由思想的光輝,普照寰宇 ,永垂無誼之麻。

肆、復興民族文化

國艾的自由思想,旨在提倡合理的自由,以求國家之長治久安,亦即在求中國之自由與平等也。吾人欲求國家之自由 與平等,必續提倡國家民脹的自由,使國家民族的自由重於個人自由,此亦即國女自由思想之主要目的也。國女特別提 倡國家民族的自由,因此,對於復興民族文化的貢獻殊大也。誠如吾人所知,我中華民族雄關東亞,已歷五千年,此其間 ,雖還經內憂外患之打擊,而仍能舵立不搖者,其主因乃在民族文化之優越,其理甚興也。因之,吾人欲求國家之富強, 與民族之復興,必領首先暸解國女自由思想,並認清其對復興民族文化之偉大貢獻,以使我國家民族的自由獲得確切的 保障,並使個人獲得最合理的自由也。因之,吾人必續對於民接文化的要義,我國固有文化的特點,及復興民接文化的內 涵等,有一深切的認識,才可使吾人徹底瞭解國女自由思想之偉大貢獻也,茲分述於下 •• 一、民族文化的要議 談到民族文化的要義,首先吾人必領暸解「民族」是什麼?文化是什麼?一般而言,民族是由自然力形成的,由血統 、生活、語言、文字、宗教、風俗習慣、歷史、地理 ••.•••

等等要素而形成。至於「文化」一祠,人言言殊,莫衷一是。

以英文而言,即以們丘吉 2

表示「文化」'此英文字含有耕種、居住、祭耙三義,亦即指農村生活方式;另以

ct--2. 丘。口表示「文明」'含有公民、城市二義,亦即指攝市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包括宗教、哲學、醫術、工藝、科學 、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以及風俗習慣等。總之,英文們丘吉 ZUct--NmHFS 僅是指人類的生方式,並沒有指出何謂「丈」 ?何謂「化」?何謂「明」?「文化」與「文明」這兩個名詞,西洋到了十入世紀才出現,但是我國卸在三干多年前的周易即已出現

(19)

。譬如貴卦中就說到「文明以正」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離卦中就讀到「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革卦中也請到「大人 虎變,其文炳也。君于豹變,其文蔚也」。至於這兩名詞的意義,周易中有所分析,離卦是以柔融剛作為「文化」與「文明」的基礎 ,這就說明中國文化是一種剛柔互濟的韌性文化;貴卦之責是訓「飾」'這就是說明所謂「文明」不是純任目然,而是由人來創造某 些制度來裝飾自然的。所謂「文化 μ ,就是將各種文明制度,用王道方法,普及整個社會。(註六十)于曰:「質勝文則野,丈勝質 則見,文質彬彬,然後君于。」這四句話,是指純任目然,固有缺點,純任人文也有缺點,必須以自然為質,而飾之以人文的外飾, 然凌始能創造人類文明」-,將這種人類所創造的文明普遍化,就是「文化」。(註六一〕其次,就字義而言,所謂文,有「物相雜 故日文」之義;所謂化,有「和故百物皆化」之義。「丈」就是要各種相異的東西,很和諧的相雜在一起,秩然有序,爛然有彩,才 能夠阱做「丈」;「化」是以「和」為條件,而「和」顯然不是相同之物聚在一起,而是許多相異事物,經過和諧的調配,彼此融合

在一起,自然而然地、不顯形跡地就互相同化了。此種同化,我國人阱做潛移默化,較之有形之變又要高一層境界。(註六二)由此

可知,中國文化決不會排斥外來文化,相反的,它具有一種融合外來文化的潛力,不論來目何方的文化,只要對中國文化有益,我國 文化,就會把它吸收進來,融合在一起,變成中國本身的文化。(-註六三)「文化究竟是什麼呢?」中外學者見仁見智,言人人殊恥 但是,我國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說:「人額為了共同生存的需要,而有一切創造和發明,無論在精神方面,或物質方面的成就,都 稱之篇文明,及其影響到人類生活峙,就稱之為文化。」(註六四)此明確的說出文化的定義,也說明了文明與文化的區分。又舉中 庸的誠化過程之七階段 ••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間,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此劃出了文明典文化的分野,表明由誠至明,稱 之曰「文明」。由「現」而至「化」稱之曰「文化,」。(註六五)簡言之,「丈」是文字,代表知識,知識為文明之母。「化」是變 動,代表進步與進化。(註六六)傅啟學教授認為 •• 「一個國家創造發明的文、物、制度,叫做一文化。一個國家 λ 民的生活,表現於 食衣住行的,叫做文明。一個國家創造的文字,和用文字寫出的書籍;已有的建築和已製成的物品;曾經建立的社會和政抬制度,都 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文化。文化和文明,都是表現人類的智慧和能力。文化是蘊藏於內,偏重於思想方面,是過去創造的成果。丈明 是表現於外,偏重於實用方面,是現在生活的狀態」(註六七)此一說明,使吾人對文化與文明有一明確的認識,令人敬服。由是觀 之,文化的涵義,廣義的,是人類由草昧進文明,由文明更進文明,所作種種的努力,表現於各方面的綜合體,而足以影響人類生活 者。狹義的是 •• 指人觀獨特的智慧與德性,所累積而成的一種道統,具有繼往開來,化民成俗之主要作用,而蔚成立國精神。者。 論 國失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三七

(20)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三八 綜上以觀,所謂民族文化,就是那個民族的思想、感情、發明力、創造力,一點一滴,慢慢孕育而成的。因之,這個民族文化便 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如果文化論亡,民族也將隨之消誠,幸而未誠,也將成為沒有靈魂的東西,而名存實亡了。因此,吾人談「復興 民族文化」'當然在求中華民族固有優良文化的復興,其要義,乃在於褒揚「我國固有民族文化」之中的優良因素,吸取那些具有永 喧性的精華哲理,以禪益於國家社會,而且合乎人群之需要。換言之,「復興民族文化」的要義,乃在使我國固有的優良民族文化, 恢復過來,復興起來,以利人類求生存之需事,而使人人各遂其生,以使國家自由及個人自由,獲得充分的發展與保障也。 =、我國固有民族文化的特動 我國立國於亞洲,巳歷五千年,在這悠久的時間中,經過「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的千變萬化,我國家民族仍能舵立於世界 者,其原因安在?簡言之,即是我國優良的固有民族文化之維繫所致。我國的文化,經過「滄海桑田」的無窮變化,仍能存在且愈發 皇者,乃是在於我國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具有二大特點之故也。其一為 •• 地理的特點;其二為本質上的特點,茲分述於干 •• 村地理上的特點 •• 我國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南、山西、映西等地,屬於高原文化。根據史前遺址之發掘,中國上古文 化的地理分佈'唐虞文化誕生於山西省之西南,黃河大曲的東北岸,扮水兩岸,及其流入黃河的交叉地帶。夏代的文化,生於河南省 之西,黃河大曲南岸,及伊格二水兩旁。周文化生於快西東部,黃河之西岸,及滑水沿岸等地帶。在這一地區內,西面則丘陵起伏, 河岸高峻,河流揣擻,沒有灌溉航運之便利,東南黃河水災頻仍,尤以春秋二季為甚,而且經洪水沖積的土地,多是沙碟貧瘖,因此 ,我們的祖先,要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中,求取生存,只有仰賴辛勤的工作了,因此,使我國民族,自古以來,養成「不怕苦、不怕 難」,不畏強染,不欺弱小的偉大民族,這可說是地理上之特點。 口本質上的特點 •• 我國文化獨立創設,別具一格,在氣質與精』神方面,均與外人不同,如文字構造之特殊,藝術風格之迴異,不 僅氣質高雅,而且充滿了人性的溫馨與尊嚴,尤以倫理、民主、科學為然,這即是我國文化本質上的特點 •• (註六八) 開倫理文化本質上的特點 •• 我國固有的倫理文化,建立於五倫的關係上,從夫婦、砂〈子、兄弟、君臣與朋友之關係中,使人與人 之間的行為,有一標車的規範可循,此種倫理的關係,可以說是把國家社會的秩序,建立在以「孝」為主的家庭成員關係上,由此天 性的愛,推展到他人,以及國家社會。古人所謂 •• 「求忠臣必於孝子之們。」即認為一切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乃從幸道出發,以使

(21)

人人的行為合乎規矩。所謂「居處不鞋,非幸也 1 事君﹒不忠,非幸也;蒞官不敬,非幸也;朋友不信,非幸也;戰陣無勇 非幸也。」甚至「斷一樹,致一獸,不以其時,非幸也。」依此言之,以「幸道」為一切行為之草繩,乃為我國倫理文化本 質上的特點,此一特點,外國沒有提倡及實行的這麼徹底,因之,在此「幸道」之倡導下,使我國的社會,秩然有序 •. 人 人不任意侵犯他人的自由,如此,則大賽的自由,則可獲得安全的保障,此誠為我固有倫理文化之路也。 白民主文化本質上的特點:我國的政治規模,自黃帝建國,即有完備的政治形態,至唐虞之世,實施禪讓敢洽,此不 僅是我國、民主政治的獨特表現,尋之於世界政治史中,也是空前之創舉,就以近代世界政治文明之先進國家而言,雖有以 選舉作為政權轉移之事,但絕無股權甘心拱手讓人之先例,這是我國政治文化之最大特點。再則,我鷗在歷見上,雖有君 主的存在,但其本質,卸含有民主法治的精神。如古代的謙議制度,設置諒議之官 l 議議大夫、監察御見,以搜集民間的 輿論,以作帝王施政的學考,並負責謙議帝王之政治得失,間接直接地限制帝王的專橫,此種監察制度,使我國古代政治 ,尚合民主之精神。而考選制度,也是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揀選人才,蔚為公用,祖國家為人人所共有。古語說:「天 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這就是民主政治的風範。另外,我國政治,一貫主張實施「仁」政,而所謂仁政, 乃是最高道德標車的政治,以我國故有倫理道德「幸」為本,從己身做起,以推己及人,著重在「以人治人」,把人觀作 人,因之,壓迫蚊役之情事,比起西洋古代的政治社會,耳以說是少之又少了。在法治方面,主張「王子犯法,與廳民同 罪。」這種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之主張,頗富民主政治的精神,令人敬敬。 由是觀之,我國古代政治,雖有君主的志在,但是實權往往操在宰相之手,而宰相之產生,大部經由平民考選而來, 凡是有才能之人,均有「出將入相」的機會,因此,比起西洋,我國古代的政治,亦頗具有民主法治之精神,其理甚明。 因之,人民除了完糧納稅之外,便有先分之自由,可以從事自己願意傲的事情,在此自由的天地之中,亦可以充分的發展 自己之特長,以為社會大眾服務了。 jii 開科學文化本質上的特點 •• 「製器俏象,開物成務」'便是我國科學的來由。我國的科學文化,是屬於王道的文化。 由國父之言談之中,即可得知國妥當批評近百年來的歐洲科學文化說:「歐洲近百年是甚麼文化呢?是科學文化,在注 重功利的文化。這種文化,應用到人類社會, •••••• 只有飛機大繭,專是一種武力的文化。」(誼六九)又說 •• 「這種專用 論 國欠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三九

(22)

一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二四 O 武力壓迫人的文化,用我們中國的古語說,就是行霸道,所以歐洲的文化,是霸道文化。」(註七十)反之,我國是主張 人尊重人的女化,當然是屬於王道的文化,這種王道的文化,一切以人民的生存為依歸,事事均與求取人民的生活自由幸

福為出發點,所以我國古來食、衣、住、行的科學文化散發達,而且發展得最早。早在黃帝之時,四大民生需要,已有了相當

的進展,那時的社會已是農牧社會,在食的方面,不僅是熟食,並且對調味及四季不同的食物,都很講究,周代已有廚師 的設立了。因此,使我國的飲食,直至今日,仍為世界之冠;衣服方面,已由樹葉、獸皮而變成布鼎,而且已有幅于戴, 有鞋于穿了;在住的方面,由於胸瓷器的發明,所以在當時已有很美麗的宮室建集了。在行的方面,陸有車、馬,水有舟 輯,交通工具已洋洋大觀。此外,造曆、醫藥、樂器、文字、指南針、眛砂、豆腐、火藥、冶金、治鐵、拾鋼、造紙及機 器的發明,都是在解決與人民的生存有關的問題。由是可知,在我國古代科學文化極度文明發達之時,西洋諸民族大多仍 處在茹毛飲血之蠻荒之日。足見,我國固有的科學文化,是屬於王道的文化,這種科學文化,是為求人類的生存而存在, 絕不是像霸道文化是為消騙人穎而存在,其理甚明,此一特點,直到今日,仍為人們所稱頌不已也。 =、復興民族文化的內涵 倫理、民主、科學,是三民主義的本質。三民主義是我國立國的最高指導原則,也是國炙手創的遺教,所以三民主 義乃是一套完整的理想,也是一套可以實行的主義,這一偉大的主義,是國欠繼承中國數千年來的民族文化傳統,規撫 歐洲學術事蹟的精華,和國矢獨自的創見而發明的。當國女從事革命之時,中國的地位已到了亡國誠種的危陳境地。 國人對自己祖宗的文化,已經喪失信心,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者有之,主張「全盤西化」者有之。在當時,對西 方文化最暸解的人,莫過於國矢,國失不但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優點,而且更看清了西方文化的缺點,所以他能夠在風 雨飄搖的時代中,不為內外局勢所影響,而毅然肯定我民族文化的偉大價值。所以他說:「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還 要求之於中國。」他對大學之道,推崇備至,以為政治上一切基本的原理,都不外乎此,而他自己也明白地說是 .. 繼承了 中國堯、舞、禹、揚、文、武、周公、孔于的文化道統而來。由是可知,國失是將,中國的固有民族文化,取精用宏,推 歸入三民主義之中。因之,吾人可看出民族主義的王道精神,與儒家的仁義思想,脈絡是一貫相通的;而民權主義所著重

(23)

的民主自由的精神,與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民生主義「富民均富」的主張,正是儒家尊生重養思想的 發揚,所以國仗的三民主義,實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絕不是憑空創造而來,其淵源所在,早與我固有民族文化 同生同流,不過到了國矢,憑其卓越的歷史眼光,加以重新整理,構成一部完善的思想體系,而以復興民族文化為職志 ,以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為目的者也。茲將復興民族文化的內涵,簡述於干 .. 村就民族主義觀之 民族主義的本質是倫理,其內容是文化,因為文化佔最高地位,故能指導一切(註七一)。我中華傳統民族文化,主 張「天生蒸民」'「有教無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為國父「民族乃由王道自然力造成」主張之由來;傳統 文化主張「念舊德」「尊尊長長」'尊重先聖先賢之生存經驗,為國矢「恢復民族固有道德智能」主張之由來,因此, 國欠乃主張必領將@固有的道德!忠、幸、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固有的知識 l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 身、齊家、治國、平天干等八目;@固有的能力 l 磁針、印刷、火藥、茶黨、絲網、建築等八事, •••••. 等固有文明,都要 峽復過來,如此才可恢復民族固有的地位,而圖國家民族之復興也。再者,傳統文化主張齊家睦族,以安定社會,為國

失主張「以家族與宗族為團結宗族」之由來。因此可知,我民接文化,乃本乎孝梯為仁之本的道理,其始是「人人親其親

,長其長」,其終則「不獨親其親,不獨于其于」'且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轍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的倫理觀念,以啟發人性,先求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以爭取國家民族之獨立自由,消棋一切侵略勢力,以促進世界和平 ,並保障人類之自由者也。 口就民權主義觀之 民權主義的本質是民主,其內容是政治,政治握最大權力,故能支配一切。(註七二)以我固有民族文化而言,所謂 「堯麗的禪讓」'「咨於有眾」'「謀及瞧人」,即是伸張民權政治;所謂「聞誅一夫柯矣,未聞誠君」,即是應天順人 的革命;所謂「宮中府中」,即是權能區分的濫觴;所謂「鄉制遂制」,即是地方自治的典範,而「民為貴」、「民為邦 本」'「天視自我民說,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的民權思想,對我國政治發生深遠的影響。 對內則講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建立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民主制度,用五權憲法與均權制度的原則,組織廉能政 為 國父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四

(24)

三民主義學報第九期(七十四年七月 J 二四二 府,提高辦事教車,充分發揮為民服務的教能,對外則以「繼絕世,學廢圈,治亂持危」的傳統精神,以逼到「大道之行 也,天下為公」的境界。凡此皆足以見國失民權主義與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精神,脈脈相通,並非無根之移植。(註七三 )單是以觀,民權主義之中心思想|自由思想,更是執兩用中,對崇尚民主自由的憲肢體制,有非凡無比的貢獻者也。 臼就民生主義觀之 民生主義的本質是科學,其內容是經濟,因個人之生存,社會之維持,又端賴經濟,其感受性最敏速,最普遍的。( 註七四)由我固有民族文化觀之,由「固有能力」之入事可知,古聖先賢,本以制器為大事,重視生產,雖讀書人典故治 領袖,均不能例外。而於田地主張「國有」'所以有「井田、限田」的制度,於山澤國有,因有「砍快以時,網署有制」 的規定。人民一切養生之需,送死之具,皆規之以禮,使人人能盡其才,發揮國失所講的「真平等」的作用。使人人盡 己之力,創造發現,研求科學,以轉益人群之生活,使人人能有所安,有所樂。而先民重視人生價值,以「人類求生存」 為人類努力的原因,此尤為「民生史觀」論攘的重要張本。所以,民生主義踩用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的和平方法,使地 權與實本,仍為人民所有,而由故府以法律調節之,以收實教。同時,更主張發展科學,以最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配合積 極的社會故策及經濟故策,以達「改善人民的生活,維護社會的生存,發展國民的生計,促進群眾的生命」之目的。如此 ,便可以建立一個各得其所、各樂其生的和諧康樂、缸富且均的社會,在此一社會一裊,農民有自己的耕地,自耕目食,工

人有選擇職黨的自由,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其他商賈百業,各安居樂業,如此,則人民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六

大需要的問題,都可獲得完滿的解抉,此正符合了古來「正德、利用、厚生」的道理。由此一端言之,由於人民的民生六 大需要的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抉,人民才有多餘的精力,去從事故治 •••••• 等活動,以促成人人獲得最可寶貴的合理自由也 。 綜上觀之,國欠的自由思想,表明自由的目的,在提倡國家民旗的自由,重於個人的自由,因此,對於復興民旅文 化,著有貢獻。因之,吾人如欲求獲得國家民接之自由,必使復興民旅文化的工作,更能深入更能廣造的開展,以收最大 的敷果。易言之「骸復民旅固有文化,迎頭趕上西方科學」二語,實為今日復興民旅文化的南針,亦為吾人在研求國矢 自由思想,以保障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之時,不可領典或忘者也。

(25)

伍、促進世界大同

吾人由以上各章一節的敘述之中,可以瞭解國失自由思想之偉大,由此,便使吾人暸解三民主義的偉大,以及國失 生平行誼之偉大。國失為了爭取中國 ZK 均由平等,從事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倡導了博大精深的三民主義,為我國建國的 南針。其偉大之處,令人衷心景仰。黨翱先進吳稚暉先生會以「品格自然偉大,度量自然寬宏,精神自然專 tz' 研究自然 精博」來描寫他心目之中的國矢,由此四大「自然」的描述之中,更使吾人堅信國失為國家民族爭取自由的偉大自由 思想,其來有自矣。 傅啟學教授在所著「中山思想本義」一書中指出 •• 「國人最早批評中山先生的 •• 是陳天華先生。一九 O 五年(民國 前七年)中山先生抵東京,陳天華先生記『東京留學生歡迎孫君逸仙事』'頌揚為世界之太人物。 •••••• 他說:『孫君逸 仙者,非成功之英雄,而失敗之英雄也;非異族之英雄,而本族之英雄也。雖屢失敗,而於將來有大墓。雖為本族之英雄 ,而其為英雄也,決不可以本族限之,實為世界之大人物。彼之理想,彼之抱負,非徒注眼於本族正也,徵於全球之敢治 上、社會上開一新紀元,放一大異彩。後世吾不知也,各國吾不知也,以現在之中國論,則吾不敢保其必無也。然而舔君 為一造時勢之英雄,則吾所敢必也。 •••••• 彼之理想,彼之抱負、非徒注眼於本族正也,徵於全球之政治上社會上開一新紀 元,放一大異彩。』」(註七五)由此可知,才華絕世的天華先生,對國欠推崇如此,真是慧眼識英雄。單是以觀, 國笑不但是中國英雄中之英雄,為一造時勢的英雄,實為世界之大人物也。他不但要求我中華之獨立自由,更希望世界人 類能夠共同邁向大同之境,此即國欠自由思想偉大之處,亦即三民主義的要旨所在也。易言之,國欠的自由思想,不 但要求人民有「一張票」的自由,也希望人民有「一碗飯」的目由,同時兼顧了「政治的自由」與「經濟的自由」 o 單此 國女的自由思想,其要冒所在乃在徹底實行三民主義,以使人性的尊嚴和民族的目由二者兼顧;進而促進世界大同, 以使國家的主權與世界大同兩全其美,以便世界人類,早日步入大同之境,以增進人類和平幸福自由之祉。 論 國欠自由思想的貢獻 二四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兩個孫子 駕廠大 聾,帶領 大家前往 檀特山尋 找須大擎 夫婦。. 迎接隊伍中,有人持小

在學界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迴響。然而,在 1913 年 1 月 23 日的〈《尤金》的統計調查為 例:關於鏈中樣本的前後關聯〉(An example of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ext Eugene

西塞(Halima Cisse)是一名來自西非國家馬利的 25 歲孕婦,原先以為自己懷了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與楊國忠私通,在宣義里 建築相連的豪華住宅,土木都披掛上了絲綢,住 宅的奢華,東西兩都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他們晝 夜集會,沒有一點禮法。 (《舊唐書 楊國忠 •

一夫一婦授田 一夫一婦徵收租調 方便計算、吸納編戶 耕牛、奴婢授田 耕牛、奴婢納稅 增加稅收來源 桑田、麻田之分 桑土交帛、麻土交布 地盡其利 老弱授半夫田或不還田

• 按照《毛序》所釋,本詩意在歌頌「后妃之 德」,並藉此「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