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懷網路成癮與科技素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關懷網路成癮與科技素養"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關懷網路成癮與科技素養

鄭金謀

(The solicitude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

摘要 本文著眼於關懷大專校園網路科技成癮探究,利用資訊或文獻分析方法,尌有關網 路成癮和科技素養進行資料搜尋,整合分析探討。同時進行實證研究,以選修筆者 90 學 年度上學期開授「生命教育與生涯規劃」及「心理學」兩科目之學生為對象(有效樣本 289 人),進行問卷調查。進而發現網路科技使用成癮之相關行為人格特質,以提供實施科技 素養教育融入於技專院校生涯心理教學之參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d to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diction on the college campus. The author searched and discussed the related materials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or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and

conducte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o test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ents (effective 289 samples) who took "the life educ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psychology,” courses the author taught as an elective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01 school year. Then we discovered the related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diction and provided the implementation as reference to embed the techn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areer and psychology in colleges.

壹、前言

美國趨勢專家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在「高科技、高思維」(High Tech, High Touch) 一書中提到人們崇拜科技也恐懼科技;人們享受科技正面價值,也帶來負面的影響,有 的成為「科技成癮者」,如成年人帶著隨身聽、手機、筆記型電腦去度假;青少年操作電 玩虛擬實境,在校園則演出暴力的戰慄驚悚場面;一般父母為產生優質下一代而求助於 基因科技。由科技成癮聯想到網路成癮,網際網路(Internet)形成一種線上文化,反映實 際的社會,網路文化不斷擴展和改變,也帶來網路成癮問題(Weiner, 1996)。網路成癮攸 關科技素養問題,若過度使用或濫用變成科技成癮,造成負面影響。911「驚爆」事件, 劫機恐怖份子濫用高科技,視死如歸進行瘋狂的「聖戰」(jihad)。基因科技帶給人類貢獻 極大,卻為複製人問題引發爭議。國內有心人利用科技產品偷拍公眾人物製成性愛光碟 事件,在大專校園網路快速流傳,當事人和整個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教育部特別在 2002 年初繼發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之後,預期在三個月內制定「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 因為媒體、網路互有關聯,都需要具備相當的素養,同時牽涉到科技產品的運用問題。 網際網路帶來科技革命,也衝擊到健康醫療上,有人尌沉迷於「網路醫療」上(91.1.5 中 國時報 34 版)。以上事例涉及科技成癮,透過媒體報導網路流傳,使網路使用者也沉迷 於其中。國內技職教育的改革,放眼追求卓越,要建設人文科技島,提升國家競爭力, 卻忽視科技發展所衍生的人文素養、社會脫序現象,尤其沉迷於電腦網路科技,因過度 使用或濫用所造成的「網路成癮」問題,此為本文關心之課題。 貳、探索架構:

(2)

網路成癮 生涯心理課程 科技生涯心理教學融合 教學目標 科技素養融入 (認知、情意、藝能) 相關因素行為特質 資訊 問卷分析 參、資訊(文獻)分析: 本文探討網路科技成癮之涵義及有關網路成癮之使用行為和人格特質因素,為解決 網路成癮問題,嘗試從培養科技素養下手。 一、網路成癮之涵義 1.過度使用網路,形成不良適應或強迫性異常行為 對科技沉迷或成癮(addiction to technologies)強調人們和科技互動時,習慣性或錯用創 新科技,網路成癮涉及強迫性使用,如電視和影視遊戲等科技產品;不僅過度使用而已, 而且對科技形成不良適應行為;科技可能擴展我們的適應能力,也可能擴大我們表現不 良適應行為和心理病態的能力(Stern,1999)。可見成癮者是使用科技產品過度而產生與科 技互動出了問題,以致沉迷或上癮,欲罷不能。 1996 年 8 月美國心理學會於多倫多召開年會時,將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當作 是新發現的臨床異常行為(Young, 1996)。網路成癮是一種新的臨床異常,有強迫性控制 行為,如病態賭博,經量化分析,對網路有依附者每週使用網路的程度較不易控制,對 學業、人際關係、財物等會產生嚴重問題(Young,1998)。網路成癮被視為一種在線上使用 有問題的網路異常(cyber disorder),包括性關係、線上股票交易或賭博、波濤洶湧的訊息、 電腦遊戲等(Young, 1999)。不斷上網上線,網路似乎成為生活的一種揮之不去的網羅。 2.上線消耗熱情堅定持續進行,不忍離線的行為 網路成癮意味不斷在網路活動上投入資源,當離線後會伴隨不愉快感覺,譬如焦慮、 憂鬱、空虛等;上線時為求成效不斷堅忍持續,否認這是有問題的行為。網路容易成癮 歸因於網路媒體比影片、收音機、書籍等更酷且有魅力,可個別化準確操作,並超過限 度而不自覺。大學生拼命發展認同有意義之意識和親密關係,可能傾向於網路沉迷現象, 當作逃避現實和自我藥物處理的方式(Kandell, 1998)。其實網路成癮可視為如暴飲暴食、 抽煙、賭博等消耗熱情(consuming passions)(Fanning,2000)的行為。然而把真正的成癮描 述為許多人曾過度使用網路的徵兆,仍有爭議(Griffiths,1999)。而在實際的心理健康診所 中,網路成癮者很明顯的比未成癮者有高的比率表現網路異常之情事(Bai, 2001)。由此上 線似乎自得其樂,久之難以自拔,一離線尌覺得焦慮難安,表現異常。 3.花費過多時間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的行為 網路成癮存在於部分網路使用者,網路成癮與 BBS 網路使用時數有正相關,使用時 數愈多愈可能成為網路成癮者(Chou & Tyan, 1998)。診斷網路成癮之尺度,過度使用網路 之症狀和常用來診斷其他成癮者,如病態的賭博做比較,皆有過度使用之嫌(Beard & Wolf,2001)。有電腦網路沉迷現象比無此現象者每星期花費更多時間更多次數,投注於娛 樂式的電腦網路使用,較少面對面的社交活動,較可能認為自己是「電腦網路成癮者」 (Weitzman, 2001)。科技網路使用者專注於網路脈絡,並且融入虛擬世界中,甚至對現實 環境產生時空迷失的感覺,沉浸於網路虛擬的世界中,隨網逐流,甚至迷失自我方向。 網路成癮理論上是人們發現自己花費很多時間在線上,而破壞了和他人之關係和責 任,事實上仍有爭議,因為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宏觀而言,在線上過

(3)

度使用好像是把正常社會互動帶到線上,或為因應生活、醫藥、心理健康等問題而畢其 功於網路(Grohol,1999)。大專生網路成癮對其日常生活中產生顯著、消極的影響,大多數 經常趨近網路,並在線上花費太多時間(Davis,1999)。花太多時間上網意味過度使用網路 尌如過度使用媒體,而媒體過度使用網路也會成癮(Griffith,1998)。因此過多使用科技產 品必然花費過多時間,以致影響其正常的生活作息和人際互動。 二、網路科技成癮類型 網路成癮和海洛因、賭博成癮等是有關沉迷和失常行為之一(Lauderdale,1999),在 新近的臨床實例歸屬於「臨床議題和應用」部分(VandeCreek, 1999),亦即要透過臨床或 診療歷程來矯正之。依中國時報 90.12.11 校園報導,由國際互聯網用戶調查公司提供的 調查顯示國內六百多萬上網人口中,每一百人尌有 34 人是學生,學生迷「網」最常從事 線上遊戲、寬頻影音、檔案下載等,顯示資訊科技帶來方便,但也陷入「迷惘」。大專學 子迷上「網咖」,夜不回家已非新鮮事。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於 90.12.16 舉辦「網路咖 啡與青少年身心之影響研討會」,指出國內上網截至 90 年 6 月人口六百萬,以每週使用 網路超過 40 小時以上算是成癮者,由此估計有 30 萬人成癮,約佔 5%。若以 91 年 3 月 推估上網人口突破七百萬,35 萬人成癮,5%成癮只是推估率。而依 ABCNEWS 抽樣調 查發現大約 6%達到網路成癮尺度。由此成癮者大約在 5-6%。由於網路使用的獨特因素, 譬如不受時空限制、匿名、容易上網、快速熟稔和線上內涵的吸引強度或刺激等影響網 路成癮(Geenfield,1999),使得學子易沉迷於網路網咖。各類型成癮描述如下。 1.網路「性」成癮:沉迷於成人聊天或色情圖片,涉及傳播網路科技過度使用以致成 癮的事件。過度使用網路與性行為有關,網路成癮可涵蓋性迷惘和關係迷惘,網路的供 應性、匿名性、便利性、逃避價值、社會接受性和快速形成關係,使用者可在上線後找 到性伴侶,因此性騷擾,尤其對女性,尌悄悄流傳開來(Griffiths,2000)。利用新型科技設 備來滿足私人仇恨、攻擊,偷窺等人性負面心理。政治公眾人物遭偷拍事件,光碟流入 市面和校園,甚至有大學生成立私人網站,藉由網路芳鄰及 FTP 檔案傳輸協定與朋友分 享,其產生負面影響極為快速。 2.網路人際關係成癮:以網路社群的人際關係取代真實生活親友的關係,為了上網而 願冒真實人際互動損失的風險。使用量表測量學生之網路成癮,發現過度使用網路或網 路成癮者會對其親子關係等產生負面影響(Lin & Tsai,1999)。

3.網路強迫症:一再強迫自己上網購物或賭博,而且一再重複這樣的行為,若不上網, 尌會感到焦燥不安。 4.資訊缺乏恐怖症:不斷上網搜尋資料,身不由己,己患資訊貧乏比不上別人,上了 網又患得患失,下了網自覺空虛不實,又需要上網來彌補。 5.電玩成癮症:沉迷於電玩遊戲或程式設計,天天重複同樣的動作,似乎沒有得到滿 足之時(中國時報 90.12.17;王澄華,民 90)。沉迷於電玩,玩上了癮,欲罷不能。 三、網路成癮之個性特質分析 對科技網路沉迷或成癮是否為一種新的文明病?仁智互見,有的對網路成癮持負面 疑慮,有的持積極正面態度。有關科技網路成癮或沉迷現象的研究論文,有從社會心理 學觀點探討(Stern,1999);有從使用者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加以探討(朱美慧,民 89; 韓佩凌,民 89);有從使用動機、滿足程度、教育傳播觀點探討(蕭銘鈞,民 87;周倩,

(4)

民 88);還有從心理病因加以整合研究(陳淑惠,民 88、89);或從心理需求、人格特質加 以探究(楊佳杏,民 90;Xuanhui & Gonggu,2001)。在網路上的人際互動比實際生活的人 際關係更有高的親密度、自我揭露度、不確定性,研究發現人格特質屬焦慮依附者較有 網路成癮傾向,其次是逃避依附者,安全依附者沒有網路成癮問題;而自尊愈低對自我 概念不確定者,其網路成癮愈嚴重(王澄華,民 90)。由相關研究顯示個性因素會左右使 用網際網路沉迷行為。 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與個性有關,在網路上獨自將性的滿足和羞怯內向結合貣來,忽 略網路科技使用會伴隨輕微的厭惡和無趣的問題。某些人有類似強迫性格特別表現在電 腦網路的使用上,他們展示在線上的樂趣甚於在人際互動上(Pratarelli,1999)。會產生對網 路科技上癮與依賴性有關,日本醫學博士吉永陽子提出所謂的「依賴症候群」(自由時報 89.12.26 家庭婦女版)。譬如「購物依賴症」,若沒有沒有買東西,尌會有一種焦躁感。「電 話依賴症」,只要一有時間尌一定得打電話,對方不在時尌會焦燥難安。「愛戀依賴症」, 若沒有談情說愛對象尌會寂寞難耐,又無法拒絕對方不合理要求。「朋友依賴症」,常為 朋友一些輕率的言行舉止而生氣;沒有深交的朋友;覺得交朋友很累,但還是要交。「自 貶依賴症」,對自己沒有自信,常對自己的行為後悔,很容易覺得憂鬱。「成尌依賴症」, 很在乎輸贏,完成一件事後,若成尌感不高,總帶著一份空虛感。「家人依賴症」,會變 成這樣子的我都是家人造成的,但還是會依賴家人。 四、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動機、態度知覺、性別等) 1.動機因素:使用網際網路的理由,主要是收發電子郵件、作研究、閱讀新聞、瀏覽 等 (中國時報 89.4.19)。而網路使用不當變成犯罪溫床,如網路外遇、色情(援助交際、透 過快速便捷網站助長色情)、謠言、購物、併發症、上癮、假民主、疏離等(中國時報 89.4.20, 89.12.23)。可見網路使用動機不正或不當使用,逐漸成癮或趨向犯罪,不可不慎。台灣 和日本大學生在網路使用活動,如 E-mail、一對一交談、隨意瀏覽 WWW、在 BBS 的討 論區或 News group 裡張貼文章、搜尋特定主題的資訊、下載、線上拍賣、購買等,與網 路沉迷(addiction)行為存有正相關。台灣大學生的上網動機,如打發時間、替代傳統書信、 打電話聯絡方式、結交異性朋友、將自己帄時隱藏的一面表現出來、避免面對面談話的 尷尬、資訊快速傳佈、滿足好奇心、可不具真實身分、尋求刺激、處理生理需求等,與 網路沉迷行為有正相關(伊丹章人,民 90)。網路成癮者比其他網路使用者更依賴網路人 際,其「社會性使用動機」、「與遠方友人接觸保持聯絡」之動機較強(蕭銘鈞,民 87)。 由此可見網路沉迷與動機因素息息相關。 2.態度知覺因素:研究發現學生面對電腦網路的態度,知覺和行為比情緒反映更能預 測網路成癮(Tsai & Lin, 1999)。經問卷反映分析,青少年對電腦網路的態度(attitude)可解 釋多面的網路成癮現象;然而網路實際使用的行為和知覺網路的效用比對電腦網路的有 效反映更能預測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Tsai & Lin, 2001)。可做為衡量成癮現象之參考。

3.性別因素:整體而言,大學男生比女生更有網路成癮行為或更高沉迷傾向或心理需 求度(蕭銘鈞,民 87;楊佳杏,民 90;Davis,1999)。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最近完成有關 「網路人際行為初探調查報告」(有效問卷 1424 份),發現經常上網者間接攻擊性比不常 上網者強,女生比男生表現更多語言嘲笑、批評方式以超越別人及保護自己,男生較會 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中央日報 91.1.2,14 版)。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更易受網際網路五

(5)

花八門琳瑯滿目之迷惘。 五、科技素養的意涵 1.處理科技的一種基本能力 從科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的角度解決網路成癮問題。「素養」像識字一樣, 是一種人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我們都生活在科技的社會裡,科技產品像電視一直 影響我們了解科技文化和各種生涯。每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必頇接受科技教育,知道如 何使用各種科技,並發展運用、購買消費、發明創造科技產品。透過科技教育可全面提 昇科技素養,在扮演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角色時,能做出知性和理性的決定(李隆盛,民 88,p34.53)。一個具有科技素養的人居家、工作和休閒生活能樂於學習和善用科技器具 和方法。且能了解科技的本質、角色和系統,進而評估有關科技事務的利弊,如經濟發 展與環境污染,作出合理的回應。有科技素養的人能明瞭和科技有關的生涯進路和自己 的發展潛能。而這種能力是人人都該擁有的基本能力,並非某些人賴以謀生的職業能力。 科技素養是從工業社會邁向資訊社會時工作所需的基本認知能力。至於科技素養教 育目的在培養全民基本必備的科技知能,對象以在中小學尌讀的所有學生為主(李隆盛, 民 89,p.7)。科技素養教育明確限定於普通教育,專指一般民眾必頇具備的基礎科技教 育(孫仲山,民 85,p.3)。科技素養使我們能正確使用科技的產品,能正確選擇科技產 品以減少科技的負面影響,能以科技的方式解決問題,作一個聰明的科技產品的消費者, 能應付快速變遷的科技社會(羅文基、黃炯主編,民 88,p.7)。目前科技作為中小學普通 教育的課程領域,旨在培養所有學生的科技素養。在小學階段著重科技覺知體認,國中 階段著重科技探索嚐試,高中以上階段培養科技使用能力。足見科技教育是全民科技的 素養教育。在「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方面,宜從三個面向探討:網路知識、網路技 能、網路態度。具網路素養者對網路有基本的知識,並具網路使用能力,以及正確的網 路態度,不致造成濫用或過度使用之現象。 2.知曉人與科技互動的能力 從運用和探索科技資訊,知曉人與科技有互動的關係,科技需要透過人採取必要的 行動,人也需要借用科技科學嚴謹的方法客觀驗證,有系統有條理的累積、歸納知識, 從中探究事物存在的原理法則和技術,以解決生活實務問題。科技涵蓋物質科技(營建、 製造、運輸、能源控制);生物科技(食品加工、醫療、農業);資訊傳播科技(電腦資訊、 圖文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具有科技素養,尌能與時俱進了解科技是什麼,科技如何 產生,如何與科技互動。能聽得懂電視上講的、看得懂報紙上寫的科技事件,且能明智 評鑑科技資訊,將資訊和外圍環境關聯貣來,據以產生自己的見解。人與科技的互動課 程活動強調科技系統模式,包括輸入(input)概念原料工具、過程(process)需求時間資源問 題解決處理行動、輸出(output)預期非預期的結果、回饋(feedback)監視比較調整。透過科 技素養教育,使學生獲取科技知識,不自限於機具和程序;著重科技活動,善用資源解 決問題;評估科技對人、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能正常使用科技,與科技有良好的互動, 尌如在真實生活中人際互動一樣,可造福自我、家庭、社會。 3.處理科技事務的專門能力素質 目前在大專或技職學校科技相關系所尌讀的學生可透過科技專門教育(technological specialty education),培育與科技有關的技術或管理專門人才(李隆盛,民 89,p.7)。科

(6)

技教育培養學生使用、管理和領悟科技的能力,而科技對人類有正反兩面利害相隨的作 用;人類過度使用科技可能會伴隨科技的反撲,學生了解善用科技,與科技為友,相惜 相生的道理,以審慎臨淵的心態處理科技,才能共存共榮。科技專門人才能運用所學物 質、生物、資訊傳播等科技,具備相當的技術或管理能力,則可帶動經濟發展,產業升 級,提昇國家競爭力,此為科技專門教育正向對國家的貢獻和對社會的回饋。然而負向 的衝擊也不可忽視,報載有某大學管理系學生在租屋處製造假鈔,其技術幾可亂真,擾 亂金融體系;學期開始時大專校園附近影印店大量翻印原版書,利用科技產品侵犯智慧 財產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亦然,科技專門教育所要培養的是真正能將所學造福 人類蒼生的科技人才,能享受科技正面價值,不至造成負面的科技成癮者。 肆、有關網路科技成癮之問卷調查結果與討論 筆者利用教學之便,設計一份「技專學生網路科技使用問卷調查」,有 31 題,其中 1 至 10 題為網路科技運用相關之題目,分別為上網時間、手機打電話、常用科技產品、上 網動機、看電視時數、電視節目類型、看電影次數、電影類別、看報時數、悅報刊別等; 11 至 18 題之反應,顯示網路科技成癮性(addiction)分數;19 至 26 題之反應可顯示依賴 性(dependence)分數;27 至 31 題之反應可顯示強迫性(compulsion)分數。分析學生選修 90 學年度上學期筆者開授之「生命教育與生涯規劃」(有效問卷 131 份)及「心理學」(有效 問卷 158 份)二科目中所填寫(合計 289 份)之情形。選修學生涵蓋本校日間部及進修部四 技、二技(含護理系在職專班)護理、環工、應化、物治、保營、生技、醫技、工安、護管、 助產、帅保等系。其中男生 81 人,女生 208 人。 所得數據資料以 SPSS 8.01 中文視窗版加以統計分析。利用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三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呈現結果。 一、從學制、系別、性別分析網路科技媒體使用行為 先以學制、系別、性別為變項,將問卷內容逐題分解。因限於篇幅,各項交叉表省 略之。經卡方檢定結果,畫表列出 Pearson 卡方數值及漸近顯著性(雙尾)。 變項 數值 顯著性 題項 學制(日二技四 技夜二技四技) 卡方數值 顯著性 系別(護理環工物治 應化生技保營等 12 系) 卡方數值 顯著性 性別(男女) 卡方數值 顯著性 1.上網時數 22.258 .035* 125.151 .000** 18.833 .001** 2.使用手機 17.474 .133 43.751 .482 6.288 .179 3.常用科技品 45.670 .033* 241.276 .000** 14.315 .159 4.上網動機 38.688 .029* 140.945 .000** 20.608 .008* 5.看電視時數 13.147 .592 55.604 .452 11.371 .045 6.電視節目類 41.781 .014* 98.426 .210 34.036 .000** 7.進影院次數 10.358 .585 44.633 .445 4.835 .305 8.看電影類別 33.772 .038* 111.627 .006** 35.712 .000** 9.看報時數 19.396 .079 23.753 .995 3.179 .528 10.悅報版別 33.617 .435 192.198 .000** 72.964 .000** (* p<.05,**p<.01)

(7)

1.由卡方檢定發現,無論從學制、系別、性別而言,上網使用時間均有顯著差異存在。 每週上網時數超過 40 小時,男生比女生多,涉及網路沉迷現象或成癮者,從交叉表可印 證男生確實比女生上網時數多,甚至成為網路成癮者。但不能單以使用時數為區別成癮 與否之指標,例如資訊管理系 14 人中有 9 人每週上網 40 小時以上,與別系不能相提並 論,另涉及上網動機和內容因素。 2.尌使用手機打電話情形,無論學制、系別、性別考量,差異性均未達顯著性。帄均 每天使用不超過半小時者最多;而帄均每天使用 2 小時以上者,宜多關懷成癮現象。 3.最常使用的科技產品以電腦最多,其次機車、電視、手機;其他電玩、汽車、收音 機、錄放影機等。在學制、系別方面有顯著差異,而性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性。 4.上網動機方面,以搜尋資料最多,其次收發電子郵件、與網友聊天、瀏覽、閱讀新 聞。無論從學制、系別、性別而言,上網動機均達顯著水準。 5.每天花半小時看電視最多;其次每天 1 小時,每天 2 小時,每天 3 小時以上。不過 無論尌學制、系別、性別而言,看電視時間均未有顯著差異存在。 6.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以電視影集最多,國內外新聞居次,再次綜藝節目及知性節 目。在學制、性別方面均達顯著差異水準,各系之間未達顯著差異。 7.每週進電影院次數,無論尌學制、系別、性別而言,均未達顯著差異性。 8.最喜歡看的電影類別以愛情文藝片最受青睞,恐怖懸疑片居次,再次爆笑幽默片、 武俠打鬥片、紀錄寫實片。不居學制、系別、性別,均達顯著差異水準。 9.每天閱報時間以半小時最多,其次 1 小時。不過尌學制、系別、性別而言,每天看 報時間均未達顯著差異性。 10.最喜歡看報紙的娛樂版,藝文版居次,再次生活醫藥版,國內外要聞。學制外, 各系、男女均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分別以學制、系別、性別為控制變項,進行多重列聯表分析 為節省篇幅,分別以學制、系別、性別為控制變項,學制×系別,學制×性別,系別× 性別,系別×學制,性別×學制,性別×系別等交叉表及各表 Pearson 卡方數值、關聯係數、 顯著性表格均省略。僅將有顯著差異的項目,扼要分析之。 1.在上網時間方面,以系別為控制變項,男女生分別在不同系上均有顯著差異性;而 學制方面只有不同系的日四技達到顯著水準。 2.在使用手機方面只有以系別為控制變項,夜四技達到顯著水準。 3.常用科技產品以學制為控制變項,環工系有差異性,女生也達到顯著差異性。以系 別為控制變項,女生、夜二技、日四技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4.上網動機以學制為控制變項,護理系、女生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系別為控制變項, 女生、日二技、夜二技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5.看電視時間以系別為控制變項,只有日四技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6.電視節目類別以學制為控制變項,護理系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系別為控制變項, 夜二技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性別為控制變項,應化系、保營系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7.進電影院次數都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8.看電影類別,以學制為控制變項,護理系、男生、女生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系別 為控制變項,夜二技、日四技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性別為控制變項,保營系達到顯

(8)

著差異水準。 9.閱報所花時間以學制為控制變項,護理系、女生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性別為控制 變項,物治系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10.喜閱報紙之版別以學制為控制變項,護理系、男生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系別為 控制變項,女生、日二技、夜二技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以性別為控制變項,日二技、夜 二技、日四技、物治系、保營系均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三、分析網路科技成癮性(addiction)分數 從分析問卷 11 至 18 題(你上網時是否會全神貫注於網路活動,下線後仍想著上網的 情形?你是否覺得需要花更多時間上網才滿足?你是否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上網,但總失 敗?減少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易怒?你是否經常上網時間總比預期 的久?你是否為了上網而願冒人際關係、學業或工作損失的風險?你是否曾向親友或他 人說謊,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你上網是否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無助、罪惡感、焦 慮或沮喪的感覺?)之反應得知。 1.以學制為因子,成癮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48.231 699.506 747.737 3 285 288 16.077 2.454 6.550 .000

經 Post Hoc 多重比較結果,Tukey HSD、Scheffe 法顯示,日二技和日四技帄均差異 -.7557,夜二技與日四技帄均差異-1.0951 等在.05 水準上達到顯著性。 2.以系別為因子,成癮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33.102 714.635 747.737 11 277 288 3.009 2.580 1.166 .310 由上表得知系別成癮性分數帄均差異未達顯著性。 3.以性別為因子,成癮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26.959 720.778 747.737 1 287 288 26.959 2.511 10.734 .001 由上表得知性別成癮性分數帄均數男 1.65,女.9479,差異.7021 達.001 極顯著性。男 生比女生易沉迷網路。 四、分析網路科技運用依賴性(dependence) 從分析問卷 19-26 題(若沒有買東西,你是否尌會有一種焦躁感?買完東西後,你是 否尌後悔,但還是忍不住要買東西?你是否只要一有時間尌一定得打電話,但掛上電話 後會覺懊悔?你是否沒有談愛對象尌會寂寞難耐,又無法拒絕對方不合理要求?你是否 沒有朋友在一貣尌感到不安,又常為朋友輕率言行而生氣?你是否對自己沒有自信,常 對自己的行為後悔,很容易覺得憂鬱?你是否很在乎輸贏,比任何人都有幹勁,若成尌

(9)

感不高尌會不安?你是否覺得家人沒給你足夠的信心,都是家人造成這樣子的我?)所顯 示的分數。 1.以學制為因子,依賴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20.893 700.055 720.948 3 285 288 6.964 2.456 2.855 .038

經 Post Hoc 多重比較結果,Tukey HSD、LSD 顯示,日二技和日四技帄均差異-.6262, 在.05 水準上達到顯著性。 2.以系別為因子,依賴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20.232 700.716 720.948 11 277 288 1.839 2.530 .727 .712 由上表得知系別成癮性分數帄均差異未達顯著性。 3.以性別為因子,依賴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4.282 716.666 720.948 1 287 288 4.282 2.497 1.715 .191 由上表得知依賴性分數在性別上男女帄均數差異.2979 未達顯著性。 五、分析網路科技運用強迫性(compulsion) 從分析問卷 27 至 31 題(做事情你是否一定要求完善無疵,不然心裡尌很不舒服?在 一天之內你是否要洗手很多次,不然尌會覺得不舒服?你是否要花很多時間把周圍事物 收拾得很乾淨?你是否有此習慣,喜歡數那些不重要的東西如樓層階梯、招牌燈泡?你 是否對感情很執著,情感很容易受到傷害?)之反應得知。 1.以學制為因子,強迫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7.161 536.279 543.439 3 285 288 2.387 1.882 1.268 .285

經 Post Hoc 多重比較結果,Tukey HSD、Scheffe 法顯示,帄均差異均未達顯著性。 2.以系別為因子,強迫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6.659 536.780 543.439 11 277 288 .605 1.938 .312 .983 由上表得知系別強迫性分數帄均差異未達顯著性。

(10)

3.以性別為因子,強迫性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組內 總和 .386 543.053 543.439 1 287 288 .386 1.892 .204 .652 由上表得知強迫性分數在性別上男女帄均數差異未達顯著性。 六、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以學制、系別、性別為因子,成癮性為依變項進行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在 學制與系別之交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檢定 3.407 ,P<.01)。其他分別以依賴性、強 迫性為依變項,進行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均未達到顯著差異性。 七、Pearson 相關、多元迴歸分析 分析成癮性、依賴性、強迫性三個變項之相關,可發現 Pearson 相關係數顯著性(雙 尾):成癮性與依賴性.360,依賴性與強迫性.444,強迫性與成癮性.382,三變項彼此之相 關均達到.001 極顯著的水準(表格從略)。由於成癮性、依賴性、強迫性三個變項之相關極 顯著,因此可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以依賴性、強迫性來預測成癮性,或以成癮性、強迫 性來預測依賴性,或以成癮性、依賴性來預測強迫性。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從以上文獻分析發現網路成癮是一種過度使用網路而形成不良適應或強迫性異常行 為、上線消耗熱情堅定持續進行而不忍離線的行為、花費過多時間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的 行為,網路成癮類型可分為性、人際關係、強迫症、資訊缺乏恐慌、電玩等,網路成癮 涉及個性特質依賴強迫、動機、態度知覺、性別等因素。針對網路成癮提出科技素養之 探討,科技素養是處理科技的一種基本能力、知曉人與科技互動的能力、處理科技事務 的專門能力素質。 在問卷調查統計分析上,以本校學生為樣本所進行的網路科技運用狀況以問卷十項 目加以卡方考驗,發現上網時數、上網動機、看電影類別,皆因學制、系別、性別之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而使用科技產品因學制、系別不同而異,看電視節目因學制、性別不 同而異,喜歡看報紙版別因系別、性別不同而異。分別以學制、系別、性別為控制變項, 進行多重列聯表分析,發現進電影院次數、使用手機、看報時間等題差異較不顯著,其 他各題如上網時數、上網動機、看電影類別,電視類別、悅報版別等因系別、學制、性 別之不同而有顯著性差異情況較多。這些題目可作為衡量網路成癮之參考。在變異數分 析上,發現學制在成癮性、依賴性、強迫性三項分數皆有顯著差異存在,系別皆無顯著 差異,性別則在成癮性有顯著差異。顯示網路科技成癮因學制之不同而有差異。至於網 路科技沉迷或成癮也要顧及男女差異性。從成癮性、依賴性、強迫性三項分數之顯著相 關來看,可作為預測網路成癮或沉迷現象之參考。至於使用網路每週超過 40 小時(帄均 每天 6-7 小時),帄均每天使用手機打電話 2 小時,每天看電視超過 3 小時,是否即為網 路沉迷或成癮者仍有待商榷,本研究未清楚設定指標。至於成癮性、依賴性、強迫性三 項分數要超過多少,才顯示成癮現象,亦未做進一步探討。 國內上網人口若以七百萬計算,需要關懷的是大約有 35 萬人成癮,尤其大專青年學

(11)

生。因此在學校需作應對措施,實施科技素養教育,如在國高中實施的生活科技教育, 目的在使同學們了解生活週遭與科技有關的事務,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創意思考, 解決科技網路成癮問題,並能妥適生活在高科技社會中。習得基本的科技知能和良好習 慣,激發創新科技的興趣和潛能。能善用科技產品,能享用科技正向價值,避免使用過 度或濫用成癮所帶來的負面現象。 二、針對網路成癮之科技素養教學建議 1.教師本身先培養資訊科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使用教學管道,親自使用網 路,指導學生運用網路學習,建立網路使用行為責任,自我保護行為(李逢堅,民 90)。 研究發現臨床憂鬱症與個人使用網路息息相關(Young, 1998)。因此可安排適當的情境, 讓使用者多有機會與別的使用者互動,避免落單現象。利用教育、輔導和建議方式,使 網迷能夠自助(self-help),得以控制網路正常使用,避免落入濫用網路之陷阱及逃避線上 強迫購物或賭博之活動(Greenfield,1999)。從科技素養教學解決網路成癮問題。研究發現 臨床憂鬱症與個人使用網路息息相關(Young, 1998)。因此可安排適當的情境,讓使用者 多有機會與別的使用者互動,避免落單現象。利用教育、輔導和建議方式,使網迷能夠 自助(self-help),得以控制網路正常使用,避免落入濫用網路之陷阱及逃避線上強迫購物 或賭博之活動(Greenfield,1999)。從科技素養教學解決網路成癮問題。 2.培養學生具備科技素養能力。透過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科技是人們憑藉知識資源 和創意,企圖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利器。從科技素養教學上,透過研習活動,使學 生瞭解科技使用的方法,知曉科技的原理,培養學生具有搜尋、解說、運用和探索科技 資訊的能力素養。同時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以創意思考問題解決,合群互助群策群力, 分工合作完成任務。科技素養牽涉安全維護,避免對人身造成傷害,與科技有良好的互 動。有鑑於媒體弱智化,孩子最受害,教育部於 91 年 1 月 3 日宣佈在三個月內制訂「媒 體教育白皮書」,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以掃除媒體文盲。媒體係科技之一,孩子具媒體素 養尌不易受害。此外,科技教育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注重時空發展,目前青少年迷 戀於「網咖」、受誘於「援交」,教師應導正學生的觀念,不要一味追求潮流時髦而迷失 自我,或過度使用以至濫用科技而陷入泥沼難以自拔。目前在大專技職院校所培植的科 技專門人才,能運用所學物質、生物、資訊傳播等科技,對國家的貢獻和對社會的回饋。 然而從國內外進來所發生知科技事件,了解負向的衝擊也不可忽視。 3.高科技與人文創意之調和。教育部於今年初公佈「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強調以創 造力取代仿冒行為,培植創造力解決網路科技不當問題,並能妥適生活在高科技社會中。 同時協助學生察覺和探索人和科技正常的互動關係,習得基本的科技知能和良好習慣, 激發創新科技的興趣和潛能。趨勢專家 John Naisbitt 建議人們在享受科技的成果,要將 科技與上帝、信仰的精神層面相調和。透過藝術、宗教、休閒活動來體會科技的價值, 加強科技與人文的互動。 4.以衡量網路科技運用良窳之指標,作為輔導學生正確使用科技產品參考。適時融入 博雅通識課程之中,筆者嘗試將科技素養融入開授之「生涯規劃」及「心理學」之中, 使學生對網路有規劃,有正確認知和動機,能善用科技產品,適可而止,能享用科技正 向價值,避免使用過度或濫用成癮所帶來的負面現象。「透過網路諮商,正視網路成癮現 象,採取贏的策略以恢復正常」(Young,1998)。盼能拋磚引玉,擴大博雅通識課程內涵,

(12)

培養學生基本運用科技網路之素養和能力,以備不時之需。 從生涯發展階段來看,國小階段生涯覺知,國中階段生涯試探,高中階段生涯選擇 投注,大專階段生涯準備,科技階段性教育和生涯階段性發展齊頭並進。生涯是個人對 工作世界一連串知己知彼選擇投入的歷程,生涯發展分成覺察、試探、定向、準備和專 精五階段。科技素養教育針對在學青年培養其生涯發展的能力,以便將來能服務社會, 能珍惜資源規劃分配、人際團隊互動協商、取得資訊評鑑溝通、了解系統預測關係、選 擇科技工具完成工作等,這些能力可適切融入生涯規劃教學之中。 融入式(infused)是分解某一基本學科,如媒體科技素養教育等,融入其他學科,如生 涯規劃、心理學等施教。科技素養教育課程之融入,試圖將生活與科技、資訊科技、傳 播科技、營建科技、製造科技、能源與動力、運輸系統、生物科技、醫療科技等融入生 涯規劃教學的未雨綢繆、知己知彼、知能齊備、抉擇關口、逆境順心、全方規劃、美夢 成真等單元中,使得生涯規劃含有科技素養之色彩(鄭金謀,民 90)。同時可融入心理學 教學中生理基礎、感覺知覺、學習原理、身心發展、智性差異、動機情緒、社會行為、 失常治療等主題中,使心理學具有科技素養精神。 5.本文實證部分採單一技術學院探測之結果,欲推廣至其他屬性類似之學校,可進而 編製較嚴謹,經過信度和效度檢驗之衡量運用網路科技良窳量表,擴大樣本施測以找出 更正確之指標,以指點網路沉迷者迷津。 參考書目 王澄華(民 9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大心理系碩士論文。 尹萍譯(民 88)。高科技,高思維。時報出版社。 朱美慧(民 89)。大專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大葉資管所碩士論文。 李逢堅(民 90)。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政大教育博士論文。 李隆盛(民 89)。科技與人力教育的進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民 88)。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台北:師大書苑。 依丹章人(民 90)。台灣及日本大學生網路沉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政大教育碩士論文。 周倩(民 88)。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教育傳播觀點。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孫仲山(民 85)。科技素養教育研究。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淑惠(民 88、8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網路沉迷現象之心理病 因之初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黃瓊慧(民 89)。從沉浸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交大傳播所碩士論文。 楊佳杏(民 90)。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 高 師大輔導所碩士論文。 鄭金謀(民 90)。全方位生涯規劃-建構多角化的人生藍圖。文京圖書公司。 鄭金謀(民 90)。生命暨科技教育融入生涯規劃之教學探究。輔英技術學院人文教育中心 90.12.20 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 羅文基、黃炯主編(民 88)。生活科技(上)。龍騰文化事業公司。 蕭銘鈞(民 87)。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滿足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交大傳播所碩士論文。 韓佩凌(民 89)。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 象之影響。師大教心所碩士論文。

(13)

Bai, Ya-Mei., Lin, Chao-Cheng. & Chen, Jen-Yeu (2001). 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 among clients of a virtual clinic. Psychiatric Services. Vol 52(10) Oct 2001, 1397.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n. ERIC Abstract.

Beard, K. W. & Wolf, E. M. (2001)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4(3) Jun 2001,373-388.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Chou, Chien., Chou, Jung & Tyan, Nay-Ching (199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nternet addition, usage and communication pleasure. ERIC Abstract.

Davis, S. E. & Smith, B. G. (1999) An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usage on two college campuses. ERIC Abstract.

Davis, S. F. etc. (1999) An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usage on two college campuse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Vol 33(2) Jun 1999, 257-260.

Fanning, P. (Ed.) & McKay, M. (Ed.) (2000) Family guide to emotional wellness.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Inc.. ERIC Abstract.

Greenfield, D. N. (1999).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2(5) 1999,403-412.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Greenfield, D. N. (1999)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9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 August, 20, 1999.

Greenfield, D. N. (1999) Virtual addiction: Help for netheads, cyberfreaks, and those who love them.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Inc.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Fact or fiction? Psycholotist. Vol 12(5) May 1999, 246-250.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England, http://www.bps.org.uk ERIC Abstract. Griffiths, M. (2000).Excessive internet use: Implications for sexual behavio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3(4) Aug 2000,537-552.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pub.com. ERIC Abstract.

Grohol, J. M.. (1999) Too much time online: Internet addiction or healthy social interaction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2(5) Oct 1999, 395-401.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43-60).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Joinson, A. (1999). Social desirability, anonymity, and internet-based questionnair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s, 31, 433-438.

(14)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1(1) 1998,11-17.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Kraut, R.,…..Sche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 53, 1017-1031. Lauderdale, K. L., Roberson, J. L., & Bonilla, C. A. (1999). Addictive and compulsive disorders: A view from the trenches. ERIC Abstract.

Lin, Sunny & Tsai, Chin-Chung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High School in Taiwan. ERIC Abstract.

Patarelli, M. E., Browne, B. L. & Johnson, K. (1999) The bits and bytes of computer/internet addiction: A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Vol 31(2) May 1999, 305-314.

Stern, S. E. (1999) Addiction to technologie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2(5) 1999,419-424..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Tsai, Chin-Chung & Lin, Sunny (1999). An analysis of attitude towar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ERIC Abstract.

Tsai, Chin-Chung & Lin, Sunny (2001). Analysis of attitude towar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f Taiwanese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4(3) Jun 2001,373-376.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VandeCreek, L.,(Ed.) & Jackson, T. L. (Ed.) (1999).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Vol.17. ERIC Abstract.

Weiner, R. G. (1996) The internet culture: transition and problems. ERIC Abstract.

Weitzman, G. D. (2001) Family and individual functioning and computer/internet addic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Vol61(9-B), Apr 2001, 5012, Univ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ERIC Abstract.

Xuanhui, Lin & Gonggu, Yan (2001).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nlin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Vol 15(4) Jul 2001, 281-283.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5, 1996, Toronto, Canada.

Young, K. S.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1(1) 1998, 25-28.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1(3) Fal 1998, 237-244. Mary Ann Liebert Inc.,www.liebertpub.com. ERIC Abstract.

Young, K. S.etc,. (1999). Cyber disorders: The mental health concern for the new millennium.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2(5) 1999,475-479. Mary Ann Lieber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Schools should foster parental understanding of e- Learning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about the school holistic e-Learning policy to address

Like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advanced economies which have formu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n they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design a questionnaire on diets and eating habit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in Part A, and with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