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行政的新思維──變中平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行政的新思維──變中平衡"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學校行政的新思維——變中平衡 專訪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湯教授志民 (兼政大附中籌備處主任) 特約採訪︰廖文靜. 受 訪 者 小 傳 現職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政大附中籌備處主任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開放教育學會(監事)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經歷 1、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教系、國教所兼任副教授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教系、國教所兼任副教授(80.9~) (80.9~) 2、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祕書、專員、督學、第一、二科科長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祕書、專員、督學、第一、二科科長(76.8~84.8) (76.8~84.8) 3、基隆市政府教育局督學、國教課長 、基隆市政府教育局督學、國教課長(75.5~76.8) (75.5~76.8) 4、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科員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科員(74.11~75.5) (74.11~75.5) 5、臺北縣政府教育局課員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課員(71.10~74.11) (71.10~74.11) 6、臺北縣江翠國小教師 、臺北縣江翠國小教師(65.8~71.10) (65.8~71.10) 四、著作(*(*為代表性著作 為代表性著作)) 為代表性著作. 湯志民(民81)* 湯志民( 8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湯志民((民83) 湯志民 83)。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畫。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 。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畫。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 (第3期)。 湯志民((民84) 湯志民 84)。學校建築的本土教育環境規畫。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 。學校建築的本土教育環境規畫。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 (第4期)。 湯志民((民85) 湯志民 85)。開放空間的教育環境規畫,臺北教育通訊 。開放空間的教育環境規畫,臺北教育通訊((第10 10期 期)。 湯志民((民85) 湯志民 85)。學校的新天地──遊戲場的設計 。學校的新天地──遊戲場的設計((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教育資料館,教學革新與環境規畫。臺北:作者。 湯志民((民86) 湯志民 86)。學校環境規畫。載於吳清山等,有效能的學校。臺北:教育資料館。 。學校環境規畫。載於吳清山等,有效能的學校。臺北:教育資料館。 湯志民((民86) 湯志民 86)。學校開放空間的規畫與運用 。學校開放空間的規畫與運用((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 辦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系列研討會。 湯志民((民86) 湯志民 86)。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方向。臺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 。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方向。臺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第 6期)。 湯志民((民87) 湯志民 87)。開放空間及其教學運用。載於中華民國開放教育學會主編,開放教育。臺北:作 。開放空間及其教學運用。載於中華民國開放教育學會主編,開放教育。臺北:作 者。 湯志民((民87)* 湯志民 87)*。學校遊戲場的設計。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學校遊戲場的設計。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邱錦昌、黃國彥、江文雄、湯志民、陳添球、楊慶齡和阮靜雯((民87) 邱錦昌、黃國彥、江文雄、湯志民、陳添球、楊慶齡和阮靜雯 87)。我國教育視導制度改進之 。我國教育視導制度改進之 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 研究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民88) 湯志民 88)。校園的創意設計。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辦八十七學年度技職校院校園環境規畫研 。校園的創意設計。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辦八十七學年度技職校院校園環境規畫研 討會研討手冊((第19-31 討會研討手冊 19-31頁 頁)。臺中:僑光商業專科學校。 108�.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2) 政大附中. 係教育部、政治大學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籌設,創全國 高中的首例,績效如何,眾所矚目。該校於民國87年. 1月奉行政院核准設立,校地位於臺北市木柵二期重劃區內,面積約2公頃,預定 高中18班、國中15班,學生人數1280人,校舍工程於92年2月動工,預計於94年 3月竣工,94學年度正式招生。 該校在辦學理念上,以全人教育為目標,希望學生具有鄉土情懷和國際化的 視野,並懂得學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做事(learning to do)、學相處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學做人(learning to be),進而達到自我實現。 在空間特色上,突破基地的嚴峻坡度條件限制,空間設計充分結合教育理念、課 程和教學之需:(1)創造人性化教育情境和文化藝術景觀;(2)校舍採「學 科教室型」設計,提供師生多樣化的教學、研究和生活休憩空間,讓「學校像一 個家」;(3)附中是一個社區化學校,無圍牆設計,併公園綠帶整體規畫,學. 經. 校與社區完全融合;(4)努力建構e校園學習環境,並踐行「綠色學校」理念;. 驗. (5)在險峻的坡度上,創造校園全境無障礙環境。此外,政大附中的特色,還. 傳. 有全時制教師、生活化課程時間、國際交流、多語言選修、多樣化獨立學習、免 修和預修課程等,將充分結合政大和校外資源,推展各項教育實驗,政大附中的 成立,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政大附中籌備處湯主任志民,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和學校建築研究 學會理事長,專長領域包括教育行政、學校行政、中等教育、國民教育和學校建 築等,在學術成就上,卓然成一家之言。在實務經驗上,歷任臺北縣教育局課員 、省教育廳科員、基隆市教育局督學和國教課長、臺北市教育局秘書、專員、督 學、第一科和第二科科長,教育行政經驗豐富。今特借重湯主任豐富的學校行政 理論和實務經驗,以政大附中籌設為例,進行專訪,以了解學校行政在快速的社 會變遷中,應有的新思維一「變中平衡」。. 變是唯一的不變 問︰社會快速變遷,學校行政應體會的環境本質為何?可否舉例說明? 答︰社會快速變遷,學校行政應體會的環境本質是「變是唯一的不變」。 「變」的英文字“ change”源於古法文”changer”,意謂「彎曲」、「轉彎」, 就像樹枝或藤蔓趨向陽光一般。約公元500年前,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辯證. �.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109. 承.

(3) 法奠基人Heracleitus的年代,即有「唯一不變之道就是變」之說法;中國古籍易 經之「易」,即兼有「簡易」、「變易」和「不易」之意。過去,生活儉樸,社 會步調和緩「簡易」;現在,生活繁雜,社會互動快速「變易」,「變是唯一的 不變」已成為顯見之事實;未來,如何從三百年的牛頓理性科學理論世界,走到 20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世界,再走進21世紀初因SARS肆虐才驚覺 已赫然成形的奈米(nanometer)世界?人類的生活也由第一次工業革命一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一電力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一電腦網路時代,走到21世紀初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奈米科技,生活界面則結合傳統物理的鉅觀(macroscope)、量 子物理的微觀(microscope)和奈米物理的介觀(mecroscope),此一變動將產生新的 世界觀。人類的知識、人口和產能暴增、生活瞬息萬變,多元社會多元價值並存 ,矛盾情境共生,有序的社會與無序的社會、真實的世界與虛擬的世界,世代之 間快速界分逐漸脫離(X、Y、Z、e世代),如何在人類社會和科學世界的「變易」 之中,掌握「不易」之理,是生活的課題,也是教育的課題。 以政大附中的籌設為例,其發展的也有長遠的變動性。民國70年,政大 即報請將政大實小延長至國中未果,其後持續於73年、76年、81年間爭取北政國 中為附中,惟礙於臺北市政府與市議會對於校產「無償撥用」之爭議,未竟其功 。84年,政大鄭校長丁旺將設立附中列為施政重點,正值陳總統水扁於臺北市長 任內倡議增加高中容量,教育部政策主張分別於北、中、南三區設立國立大學附 屬高級中學,政大乃掌握政策契機,提出「(與臺北市政府)共同開發萬壽國中 (預定地)為政大附中計畫」,並積極協調,獲得臺北市政府同意,85年政大校 務會議通過政大附中籌設案,87年行政院審查通過政大附中設校案。惟, 87年 10月籌備處成立迄今不到5年,政大附中的籌建,已經歷二任市長、四任教育局 長、四任教育部長、三任中教司長和主辦科長、二任政大校長、三任總務長和教. 110�.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4) 研所長,91年政大附中的主政單位又從中教司轉移至中部辦公室,行政決策也產 生轉銜的變數。例如,88年發生921大地震,震災學校重建經費需求龐大,加以 89年2月精省後省立高中職174校均改為國立,教育部倡議國立大學附設中學政策 逆轉,以致附中校舍興建經費之籌措發生重大困難,後雖經奔走突破,並已發包 動土,惟籌設期間所面臨的諸多難題和未來仍有許多內外在環境的變動,都待靜. 經 驗 傳 承. 觀其變,以靜制動。. 渾沌的學校行政 問︰近年來教改風起雲湧,教育大環境隨時代變遷愈來愈快速,學校行政的運作 和推展是否變得更困難?政大附中的籌設也有相對應的難題嗎? 答︰的確,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動,學校行政的運作和推展也陷入「渾沌」的局 面。 20世紀教育行政的發展有四個基本理論模式,依政大教育學院秦院長夢群之 見解,1900年代為理性系統模式(rational system model),著重確立目標正式化、 階層化和法令規定;1930年代為自然系統模式(natural system model),重視心理 需求、角色衝突、人際關係和組織氣氛;1950年代為開放系統模式(open system model),強調情境變數、權變策略、戰略計畫和開放系統;1990年代則進入非均 衡系統模式(non-equilibrium system model),關切耗散結構、蝴蝶效應、奇特吸 引子和回饋機制之影響,此即著名的渾沌理論(chaos theory)。Gleick(1987)在「 渾沌︰新科學的產生」(Chaos:Making A New Science)一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 的為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所謂「巴西的蝴蝶展翅,德州就可能颳颶風」, 印證於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之影響,對於週遭環境小問題的起始效應,都不可等. �.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111.

(5) 閒視之,宜隨時掌握關鍵時刻,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近年來,教改風起雲湧,美、英、加、日、紐、澳、歐盟等,莫不戮力以赴 。臺灣,也趕上這波教改浪潮,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年的「教育改革 總諮議報告書」,提出「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升學管道」、 「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之綜合建議。學校行政因應教育鬆綁 (educational deregulation),去集中化(decentralization)的教改理念,使過去「由 上而下」(top-down)的決策模式,逐漸轉型為「由下而上」bottom-up)決策模式 ,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建構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互動 決策的基模,促進校園民主化和社區化。民國88年,國民教育法正式將校長遴選 列入校園民主機制,此一轉折,將學校行政帶入新紀元,卻也因國內教育體質的 不圓熟,而陷入渾沌之時局;這可由學校行政人員任期急遽縮短(如87年北市高 中主任、組長平均任職10年,89年降為2.6年,91年降為1.2年),大量轉任教師和 教師的退休潮,可見端倪。例如,去(91)年報載,臺北市24所市立高中的教務主 任大嘆行政難為,有2/3教務主任在8月1日請辭回歸教職。析其主因,學校行政 大環境改變,「民主」的好事是參與,但太強調代表,易使專業淪喪,例如教師 和教育是一種專業,現在臺灣的社會人人都談教育,但有多少人是學教育的?如 果每個意見不以時間來融合,教改匆促上路,其後遺症如何解決?既有行政院教 改會和教育部的教改大政,又為何有現今的教育亂象?行政難為不正因大環境的 渾沌,導致學校行政有崩潰之兆,此一問題實不能等閒視之。 就政大附中籌設而言,看似單純的案例,實則因此為政府合作案首例,籌辦 期間行政作為也產生許多新介面,如何往前走,沒有明顯的軌跡,致常陷入「渾 沌」之中,茲舉二例說明︰(1)萬壽國小用地因斷層帶影響崩陷,臺北市都發局為 112�.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6) 解決此一問題,曾要求將國小併入政大附中規畫,或請政大提供一公頃校地作為 國小用地,此一思維錯置政大與市府開闢附中的合作關係;(2)附中校地由國中用 地變更為高中用地,需辦理都市計畫變更,部分不明究理的社區人士要求保障子 女就學附中權益,揚言反對都市計畫變更案,殊不知附中的設立與社區發展共生 共榮,社區的反對會產生自我無法發展的矛盾,後來社區居民了解此一矛盾,轉 而支持附中都市計畫變更。此外,政大教職員子女與社區學童入學比例問題、附 中籌設經費問題、政大校內資源運用問題、附中校舍樓層限高問題、都審要求附 中減班減量問題,雖都在艱苦的行政協調聯繫溝通中逐一解決,但合作關係的定 位卻在彼此需求的拉力中,產生失衡的渾沌現象。. 變中平衡的思維 經 問︰� 現今的學校行政因校園民主化,常出現對立的現象和矛盾,許多人易固守於 自身的立場,學校行政應如何思維而能將對立的現象和矛盾化解?可否再以 政大附中籌設經驗,略舉一、二說明?. 驗 傳 承. 答︰渾沌的學校行政,要以「變中平衡」來思維。渾沌是一個時局不清的空間 現象,在時間軸上不停的產生變局,猶如「耗散結構」般,大環境會解體再變, 任何小刺激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變中平衡」則運用立足於某一「奇特吸 引子」,來平衡大環境的耗散,使蝴蝶效應不能激化。當我們找平衡點的時候, 必須多方位思考,對每一個需求者都要找出對他最有利的說服條件,但又不能使 相對的一方陷於不利的窘境,與過去的溝通只要尋求對方和己方最有利,即可形 成共識,有很大的不同。「變中平衡」,是為彼此需求不同的二方協調,這二方 需求對立彼此是「敵」,對居於協調中心的籌備處而言都是「友」;因此在溝通 時,不能以對另一方不利的條件,作為說服這一方的理由。「變中平衡」得行政 施作猶如在空中走鋼索,須先找到平衡點才能往前走,任何一步失衡就無法走下 去。 以現有的學校行政為例,教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教育鬆綁」,而有「學校 本位管理」之經營模式,國內校園民主化腳步雖快,如民主素養和成熟度不足, 競逐權力多於民主合作,學校經營成效會適得其反,許多學校在校園民主化之後 ,反而陷入紛紛擾擾的困境,即為顯例。個人認為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互 動的學校行政決策基模,如同三輪車,教師會和家長會是三輪車的二個後輪,應 該一樣大,不可有大有小,學校行政則為前輪,可大不可小,至少要和後輪一樣 大,三輪車三個車輪如大小失衡,學校行政決策無法推展,三輪車的車夫則由校 �.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113.

(7) 長來擔任,車夫要常鍛鍊腳力和踩車技巧,要看準方向用力踩,偶而要下來看看 輪胎有沒有氣,多打打氣,讓三輪車更好跑。至於顧客是誰?當然是我們的學生 ,沒有學生,就沒有班級,就沒有老師,就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行政,家長和 學校行政人員、老師都是生命共同體,彼此沒有衝突的本錢,只有努力共塑學校 願景,開創優質的學校環境,提供學生發展的最佳教育空間,亦即三輪車的行駛 ,要以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為方向,三輪車不可亂繞,要掌握車況、路況,避免擁 塞路段,不可誤闖單行道,此一最便捷的行駛路線即為學校發展願景,一條提供 學生發展的坦途和環境。這種學校行政思維是以「學生」和「學校發展」作為奇 特吸引子,大人與小孩相對,自然要平衡,成為其助力而非阻力。 政大附中籌設是一個新的行政互動模式,籌備處立於政大、教育部、教育局 、市議會、社區之間,彼此需求不同,在沒有學生的前提下,籌備處失去發言的 最大本錢,籌措發言本錢的最佳方法是讓附中的籌備成功走下去,每一次的進度 和成功,會凝聚更多支持學校的向心力,亦即以「學校續辦」和「成功」作為合 作案的奇特吸引子,但成功並不容易,首先要找到各方需求的平衡點,一如走鋼 索維持住平衡才能走下去,失衡則舉步維艱,甚至遭致合作案的失敗,這是難度 較高的部分;以過去的既有經驗來看,這個案子的籌備過程不算太難(即使設校 基地狹隘、高低差大、地質不良),比較困難的是,合作案是一個全新的行政互 動模式,找橫向的平衡點要經過漫長的探索歷程,會讓設校進度略嫌緩慢。例如 ︰ (一)學生就讀比例,會形成政大與社區需求的拉力,市議會關切社區需求在 所必然,88年6月與市議會協調學生就讀比例,除一一拜會臺北市議會教審會委 員及相關市議員,並請臺北市教育局及教育部協助,增設國中部一班,89年1月 114�.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8) 市議會教審會議決政大附中國中部每年級五班,其中社區與政大教職員子女之人 數比例設定為65%:35%,至90年3月臺北市議會大會通過上述比例,歷時1年9個 月。 (二)附中籌設經費,會形成政大和教育部需求的拉力,政大附中校舍興建經 費總額8.48億元,除教育局補助2.8億元早已匡定之外,教育部原擬編預算支應, 卻因九二一大地震後,經費拮倨,加以省中大量改為國立高中,教育部員政策鬆 動,致89年4月教育部通過附中「工程構想書」審查,惟興建經費卻要求政大全 數自籌。經政大鄭校長丁旺、鄭校長瑞城和教育學院秦院長夢群協助奔走協調, 90年5月政大確定自籌2億元,90年12月教育部確定總經費並同意補助不足經費, 歷時1年8個月。 (三)政大校內資源,因附中的自籌經費也會產生排擠的作用,致使附中籌設 略顯飄忽。即使這個案子已經走在路上,不但經校務會議決議,又經行政院核定. 經. ,校規會同意自籌款,一些質疑附中籌設的雜音,在校務會議、公聽會和行政會. 驗. 議上仍不時出現。當然,92年2月附中動土之後,這些「蝴蝶效應」的影響勢必 減緩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析言之,「變中平衡」的要訣是將己方中立出來,而不是與不同的需求雙方 對立,溝通協商過程中,二邊都要視為朋友,談的攏固然把手言歡,談不攏也不 能算是敵人,只是尚待進一步協商而已,絕不可以把朋友的關係破壞掉,現實一 點說,籌備處視任何一方為敵人,這個案子就結束,沒有任何機會了。進行協商 時,經常會碰到對方非常堅持,但是我們瞭解,對方也只是想達到其目的而已, 他們還是要這個學校的,他們的威脅也只能達到某個程度—瀕臨破局的程度。因 此,這些威脅是可以解除的,只是需要時間—互探底線的時間。籌備處的壓力在 於,我們不可能用太久的時間來協商這件事,合作案拖久了,大家的期待變淡, 說不定會成為一種危機。大家期待太久,心裡可能冷卻放棄,而三方中任何一方 有放棄意念,合作案可能就要重起爐灶,重新開始;這個效果猶如特技團表演以 長杆轉圓盤一樣,每個圓盤隔一段時間都要撥一下,每個單位都要安撫OK沒問 題,需要一直不斷地這樣做。每個問題的協商結果如何,也要向各單位報告,讓 他們確定案子往前進一步了。籌備處必須在各單位之間來來回回跑來跑去,任何 問題一浮現要立即解決,一方面保持前進的平衡,一方面抓緊進度並保持對各方 期待的積極回應,這是比較辛苦的地方。. �.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115. 傳 承.

(9) 平衡是不易之理 問:� 政大附中的籌設是教育部、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設立高中的首例,如果未來 再採用這樣的模式設校,您有何建議?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意義為何? 答:政大附中的籌設,的確為政府之間的合作確立一個新模式,彼此合作互惠, 共生共榮,平衡是學校行政合作和發展不易之理。 政大附中合作籌設,就市政府來說,運用政大資源,將一塊位處偏遠的學校 用地,開發出最大的使用效能;就政大來說,達到內部安定教心和外部參與教改 拓展聲望的雙重目的;就社區來說,有優雅的社區化學校做厝邊,子女可以享受 最佳的就學環境,各方均得利。因此,合作案本身,對於政府的施政和資源有效 運用有其重要價值。 本案的成功處,還有有二點值得再說明。其一為,政大附中校地北側鄰接幅 寬僅15公尺的細狹公園綠帶,籌備處為增加校舍完工後師生使用的安全性,減少 未來施作對社區的衝擊,爭取與公園處合作,將公園綠帶併入整體規劃與施築; 同時,為利於學生就學和社區居民進出,特另爭取校地北側二個囊底路搭設二座 連通橋樑,雖增加校舍工程進行的複雜度,卻可使社區學校的理想更臻完善。其 二為,臺北市政府的積極配合推動,樹立合作典範,88年6月臺北市政府召開政 大附中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由白副市長秀雄主持,相關局處首長參加,白副市 長致詞時表示,政大附中係臺北市政府與政大共同籌設開發,更是全國首創之合 作開發模式,籲請市府各單位全力配合,積極協助推動各項籌設事宜。其後教育 局補助款穩定的編列,並主動協助校舍規畫審查、校舍容積率和共同起造人問題 ,以及讓工程起造督導單位單一化,以簡化工程督導和起造流程等等,皆值肯定 。 以政府施政來看,政大附中合作案的新模式,雖然難度高,我不反對未來繼 續使用。不過,以籌備單位的立場,籌設過程中,如缺少上級單位主動關懷助力 又乏人可資問津的時候,會有求助無門的強烈無奈感。合作案的籌備和一般學校 的籌備是不同的,後者只要做好內部事情,前者往往需要去說服各方的長官,並 與其他許多單位做協商,這個難度相當高,當任何一方對此案有不清楚、不明瞭 或有意見,都會導致本案無法進行,像太空梭升空,所有零件都要OK,任何一 小片不妥當,就可能造成爆炸。未來政府如有相關案例,再次合作,相關合作單 位,可能要有一些更主動的關切力量進來,建議各單位要有一個主辦窗口,並且 在態度上,應該以「合作者」的立場來幫忙解決問題,這個角度對於籌辦單位是. 116�.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2003/7.

(10) 很重要的。合作單位和籌辦單位的關係,應該是合作單位決策要合作,由籌辦單 位去執行。籌辦單位的角色是負責推動這個案子,而各合作單位的角色是幕後的 鞏固力量,在籌設過程遇到問題時出面協助解決,如此,合作案的籌辦單位就好 做多了。新模式,必須有新思維,在合作模式下,有關單位的思維角度應該要調 整,當政策已定,所有合作單位的資源和力量都應該下來,以當事人的立場來促 成。 就學校行政而言,政大附中由政府和大學合作開發的啟示意義,在於跨單位 的合作並不容易。試想,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師與教師協同教學的推展、教育 部與基層教師心聲的融合,何其不易;學校本位管理,學校行政、教師會和家長 會的合作,也需要時間磨合,特別是行政與教學,在許多場合仍然是對立多於支 持。析其主因,在於立場互異,需求各有不同,大環境的快速變遷中,人的因素 仍然是最難掌握的。學校行政應在「變易」的大環境中,以「學生」和「學校發. 經. 展」作為平衡校內各方需求的奇特吸引子,平衡學校內外在需求拉力,化阻力為. 驗. 助力,以促進學校的發展,「變中平衡」實為現今學校行政面臨渾沌環境的不易 策略,僅以此拙見與學校行政同仁分享,並請方家不吝賜教。. �. 學校行政雙月刊 26. 傳 承. 2003/7. 117.

(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公共領域與法治規範。..

銷售: 博客來│誠品│ 金石堂│三民書局│ TAAZE │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A02 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翻「閱」時空,悅「讀」人生 A03 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 流動的饗宴-讀出建國真滋味 A05

公辦公營 85(26%) 32-45元 3菜1湯 公辦民營 49(15%) 35-50元 3或4菜1湯 他校供應 48(15%) 同供應學校 同供應學校 外訂團膳 143(44%) 39-52元

1.建設安全優質雅緻、環保的學習環境:規劃學校整體建設及改善

如圖是臺北地區民國 81~90 年每人每年平均用紙量(kg)折線圖,請問 90 年比 81 年每人每年平

教育部於 109 年修正高中以下學校的服裝儀容法規,規定在天氣寒冷時,學 校應開放讓學生在校服內外都可以加穿保暖衣物,但 2 月中氣溫下降時,臺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