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語的語法與修辭及其教學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語的語法與修辭及其教學探究"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成語的語法與修辭及其教學探究

何永清

*

摘 要

「成語」在中文裡應用極為廣泛,本文自語法、修辭和語文教學的角度分別 探究成語的意義、語句結構和修辭技巧,並提出成語的教學原則及方法。研究結 果顯示:在語法方面,成語的結構有短語、單句、兼語句、複句、倒序句和省略 句這兩種特殊句式。在修辭方面,成語運用的技巧分別有摹況、譬喻、轉化、映 襯、借代、對偶、排比、類疊、頂真、回文、鑲嵌、倒裝、誇飾、婉曲、析形、 節縮、互文、轉品、藏詞十九種。在教學方面,成語的教學應當把握生動化、統 整化、實用化與多樣化四個原則;一些具體可行的教學方式,如:成語尋寶、成 語接龍、成語填字、成語配對、說成語故事、成語造句、用數字猜成語、成語形 象畫圖等,均是良方。

關鍵字:成語、語法、修辭、成語教學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2)

成語的語法與修辭及其教學探究

何永清

壹、緒論

「成語」(idioms)在漢語中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熟語,在現代的語文中使用 頻繁,誠如余光中所說:「一個民族的語文,依其文化的長短深淺,總有不少 慣用的詞句,泛稱成語。」1。成語在語文的教學中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關於「成語」的界說,諸家所說如下引述: 臺灣中華書局印行《辭海》(1980):「古語常為今人所引用者曰成語。或出 自經傳,或來從謠諺,大抵為社會間口習耳聞,為眾所熟知者。」(頁 1859)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1981):「指在語言歷史中形成而流傳下來的語詞 固定的組織;有時還包含著一個歷史故事或傳說。如「矛盾」、「畫龍點睛」之類。」 (頁 3482) 高樹藩編《國民常用字典‧成語簡介表》(1987):「成語在寫作或談話是一 種長期沿用,約定俗成的詞語:它具有三大特性:在結構上多已固定,不能隨意 變動;在含意上專有所指,不能望文生義;在功能上相當於一個詞之定型組成短 語。」(頁 20) 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辭源》(1989):「習用的古語,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 定型詞組或短句。」(頁 1186) 萬永富等編《小學語文手冊》(1989):「成語是指人民群眾長期使用的固定 詞組或短句。成語以『四字格』為基本形式,例如:『理直氣壯』、『孜孜不倦』、『迫 不及待』、『力爭上游』、『生氣勃勃』等等。但也有三個字、五個字、六個字甚至 更多字的,例如:『莫須有』、『疾風知勁草』、『有志不在年高』、『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頁 166) 1 余光中,「成語和格言」,中國時報,93 年 2 月 9 日,人間副刊。

(3)

莊濤、胡敦驊、梁冠群主編《寫作大辭典》(1990):「熟語的一種。指人們 長期以來習慣使用的形式簡潔、意思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它大多由四字組成, 也有三字或四字以上的。有些成語字面上不難理解,例如『毛遂自薦』、『怒髮衝 冠』。成語的結構要保持嚴格的定型化,使用時不能任意改變,如『鐵杵磨針』不 能改變為『鐵棍磨針』。文章中恰當運用成語,能使語言簡潔生動。」(頁 335) 李國炎、莫衡、單耀海、吳崇康編著《新編漢語辭典》(1991)云:「人們長 期以來習用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漢語的成語大多由 四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如『察言觀色』、『黃粱美夢』、『完璧歸趙』等。」(頁 1336) 周祖謀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成語》(1994):「語言詞彙中的一部分定型的 詞組或短句。」(正體字版),語言文字卷頁 36) 陶然、趙更群主編《中國教師百科全書》(1994):「習慣使用的定型詞組或 短句,有結構固定、言簡意賅的特點。漢語成語一般由四個字組成,多來源於神 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等。」(頁 663)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1994)卷 5:「指長期習用,結構定型,意義完 整的固定詞組。大多由四字組成。」(頁 204) 三民書局印行《學典》(1998):「一般習用的詞語。通常由簡短的片語組成, 表達一個觀念或人生智慧。」(頁 462) 高振鐸主編《古籍知識手冊》(2000):「成語是人們多少年來習用的定型化 了的詞組或短句,也就是現成話的意思,在結構上一般是固定不變的,通常是四 字格(但也不是絕對的)。」(第二冊「古代漢語知識」,頁 176) 國語日報印行《新編國語日報辭典》(2000):「社會上習用的古語以及流行 的詞語。成語結構多樣,來源的途徑很多,有可以從字面看出的,有本來有典故 的,有很典雅的,有很粗俗的。」(頁 672) 張振德、周永惠、馬道五編著《漢語正序倒序多用詞典》(2001):「(一)一 種相沿習用具有書面語言色彩的固定短語。(二)習有的古語。」(頁 1681) 綜上所述,「成語」的定義及特點如下: 它是人們長期在書面上或口語上習用,所形成了的一種「現成語」;這種現成 語有時會隨著時潮改變其中的語素或內涵,正如譚全基《修辭精華百例》所說: 「成語的內容與表達形式都是可以改變的,而是朝著通俗易懂的方向改變。」2 2 見頁 118。

(4)

第二、它具有固定的語素,通常是四言的形式,如郭紹虞說的:「所謂成語即 所謂『慣用語』,這是各種語言中都有的,但是其他各族的慣用語,都沒有漢語那 樣整齊,所以這種四言成語也就成為漢語的特徵。」3 第三、它可以沿用固然的語意,並且含有典故或故事。 第四、它在白話文的應用中,原則上不能任意改字,但有時候因為修辭的 需求會產生「斷章取義」或「一語多義」的現象。 第五、在語言的風格方面,有些成語較典雅古奧,有些成語較通俗易懂。無 論是典雅古奧或通俗易懂,都會有人在現代漢語的口語或書面中加以援引使用, 形成漢語特有的一種特質。

貳、本論

一、「成語」的語法結構探討

自語法結構來分析,成語有下列的形態:

(一)「短語」的成語

1.「並列短語」的成語 酸甜苦辣、望聞問切、風花雪月、禮義廉恥、起承轉合、之乎者也。 這些並列短語的成語均由四個並列的「單純詞」並列組成。 張三李四、子虛烏有、魑魅魍魎。 這些實例分別由兩個「合成詞」並列組成。 良辰美景、良師益友、羽扇綸巾、水月鏡花、字裡行間。 這些實例分別由兩個「偏正短語」並列組成。 2.「偏正短語」的成語 這種成語又可細分為兩類: (1)單一方式的偏正短語 斷頭將軍。 本例為定語「斷頭」┼中心語「將軍」。 豁然開朗。 本例為狀語「豁然」┼謂語「開朗」。 3 見《漢語語法修辭》第 6 章詞組篇,頁 654。

(5)

心腹之患。 本例為定語「心腹」(這是個並列短語)┼助詞「之」┼中心語「患」。 採薪之憂。 本例為定語「採薪」(由述語「採」加上賓語「薪」組成述賓短語)┼助詞 「之」┼中心語「憂」。 (2)多重方式的偏正短語 枯魚之肆。 本例為定語「枯魚」┼助詞「之」┼中心語「肆」;定語「枯魚」本身又是偏 正短語,定語「枯」」┼中心語「魚」。 龐然大物。 本例為狀語「龐然」┼中心語「大物」;中心語「大物」本身又是個偏正短語, 定語「大」┼中心語「物」。 南柯一夢。 本例為定語「南柯」┼中心語「一夢」;中心語「一夢」本身又是個偏正短語, 定語「一」┼中心語「夢」。 九牛一毛。 本例為定語「九牛」┼中心語「一毛」;「九牛」本身又是個偏正短語,係定 語「九」┼中心語「牛」。「一毛」本身也是個偏正短語,係定語「一」┼中心語 「毛」。 眾所周知。 本例為定語「眾」┼中心語「所周知」;中心語本身是個所字短語4。 3.「數量名短語」的成語 這是由數詞加上量詞,後面再接上一個名詞性質詞語構成的一種短語。 一寸丹心。 本例為數詞「一」┼量詞「寸」┼名詞短語「丹心」。 4.「同一短語」5的成語 這種短語中前後兩個成分代表著同一個內涵的事物。 三更半夜、半斤八兩、獨一無二。 「三更」即等同「半夜」,「半斤」即等同「八兩」,「獨一」即等同「無二」。 4 此例的「所字短語」為偏正短語的語法結構。 5 又稱為「複指短語」。

(6)

(二)「單句」的成語

這種成語多為「主謂句」的形式,又可細分成下列四種句型: 1.「動詞謂語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由動詞作謂語的主謂句。 惺惺惜惺惺。 本例為主語「惺惺」┼述語「惜」┼賓語「惺惺」。 語無倫次。 本例為主語「語」┼述語「無」┼賓語「倫次」。 曇花一現。 本例為主語「曇花」(「優曇缽花」的縮語)┼狀語「一」┼謂語「現」。 南山可移6。 本例為主語「南山」┼「可」是由能願動詞構成的狀語,┼謂語「移」。 邪不勝正。 本例為主語「邪」┼否定狀語「不」┼述語「勝」┼賓語「正」。 色如死灰。(《莊子‧盜跖》:「目茫然無見,色如死灰。」) 本例為主語「色」┼述語「如」┼賓語「死灰」。 老馬識途。 本例為主語「老馬」┼述語「識」┼賓語「途」。 識時務者為俊傑。 本例為主語「識時務者」┼述語「為」┼賓語「俊傑」。 憂能傷人。 本例為主語「憂」┼狀語「能」┼述語「傷」┼賓語「人」。 患生於忽。 本例為主語「患」┼述語「生」┼補語「於忽」(由介詞「於」加上表示方 面的副賓語「忽」組成)。 明辨是非。 本例為述語「明辨」┼賓語「是非」,主語省略。 嫁禍於人。 本例為述語「嫁」┼賓語「禍」┼補語「於人」(由介詞「於」加上表示對 6 本句在意義上具有「被動」意味。

(7)

象的副賓語「人」組成),主語省略。 拒人於千里之外。 本例為述語「拒」┼賓語「人」┼補語「於千里之外」(由介詞「於」加上 表示處所的副賓語「千里之外」組成),主語省略。 斤斤計較。 本例為狀語「斤斤」┼謂語「計較」,主語省略。 久聞大名。 本例為時間狀語「久」┼述語「聞」┼賓語「大名」,主語省略。 紙上談兵。 本例為處所狀語「紙上」┼述語「談」┼賓語「兵」,主語省略。 炯炯有神。 本例為狀語「烔烔」┼述語「有」┼賓語「神」,主語省略。 向隅而泣。 本例為狀語「向隅」┼連詞「而」┼謂語「泣」,主語省略。 替天行道。 本例為狀語「替天」(由介詞「替」加上關切副賓語「天」組成。)┼述語 「行」┼賓語「道」,主語省略。 2.「名詞謂語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由名詞作謂語的主謂句。 一日三秋。 本例為主語「一日」┼謂語「三秋」。 一刻千金。 本例為主語「一刻」┼謂語「千金」。 天下第一。 本例為主語「天下」┼謂語「第一」。 家徒四壁。 本例為主語「家」┼表示範圍的狀語「徒」┼謂語「四壁」。 草木皆兵。 本例為主語「草木」┼表示範圍的狀語「皆」┼謂語「兵」。 3.「形容詞謂語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由形容詞作謂語的主謂句。

(8)

世態炎涼。 本例為主語「世態」┼謂語「炎涼」。 精神煥發。 本例為主語「精神」┼謂語「煥發」。 信誓旦旦。 本例為主語「信誓」┼謂語「旦旦」(謂語由疊字形容詞組成)。 六神不安。 本例為主語「六神」┼表示否定的狀語「不」┼謂語「安」。 勃然大怒。 本例為情狀狀語「勃然」┼表示程度的狀語「大」┼謂語「怒」,主語省略。 老於世故。 本例為謂語「老」┼補語「於世故」(這個短語由介詞「於」加上「世故」 這個表示方面的副賓語組成),主語省略。 俗不可耐。 本例為謂語「俗」┼補語「不可耐」(這個偏正短語由狀語「不可」加上謂 語「耐」組成),主語省略。 4.「主謂謂語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由「主謂短語」作謂語的主謂句。 伉儷情深。 本例為主語「伉儷」┼謂語「情深」(謂語本身又是個主謂短語) 江郎才盡、兒女情長。

(三)「兼語句」的成語

兼語句又稱為遞繫式。劉月華、潘文娛、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云:「兼 語句的謂語是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在一起構成的,謂語中前一個動 賓短語的賓語兼作後一個主謂短語的主語。」7 無計可施。 本例中,「計」字是個兼語,兼作第一個述語「無」的賓語和第二個述語「施」 字的主語。 視﹝﹞8為知己。 7 見增訂本頁 708。 8 符號﹝﹞表示成分省略。

(9)

本例中,「視」為第一繫的述語,兼語省略,「為」為第二繫的述語,「知己」 為賓語。 點石成金。 本例中,「石」字是個兼語,兼作第一個述語「點」的賓語和第二個述語「成」 字的主語。 指鹿為馬。 本例中,「鹿」字是個兼語,兼作第一個述語「指」的賓語和第二個述語「為」 字的主語。 轉危為安。 本例中,「危」字是個兼語,兼作第一個述語「轉」的賓語和第二個述語「為」 字的主語。

(四)特殊句式的成語

1.「倒序句」的成語 成語的「倒序句」大都承襲古漢語的特殊語法。 惟力是視9、「惟命是聽」10。 「惟力是視」意即「惟視力」,此處的「是」字在古漢語的語法中係有倒置的 現象,將賓語「力」用在述語「視」之前。「惟力是視」意即「惟視力」,它也是 倒序句。這種句式的成語,現代人也經常運用,誠如何師淑貞教授《古漢語特殊 語法研究》說:「線代漢語仍保留『唯……是……』的結構,如:『唯利是圖』、『唯 你是問』等。」11 2.「省略句」的成語 「省略句」是指其中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 奉﹝﹞為圭臬。 本例省略了兼語。

(六)「複句」

12

的成語

1.「並列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運用具有並列關係的分句造成複句。 9 見《左傳》襄公 24 年。 10 見《左傳》成公 2 年。 11 頁 129。 12 分句與分句之間用≠符號表示。

(10)

興高≠采烈。 日就≠月將。 水深≠火熱。 焚書≠坑儒。 惹草≠拈花。 人怕出名≠豬怕肥。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以上諸例的成語兩個分句沒有運用連詞作關聯。 玄之≠又玄。 本例的成語兩個分句間運用連詞「又」作關聯。 2.「承接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運用表示分句間的動作或事件連續發生造成的複句;承接複句又 稱為「連貫複句」或「時間複句」。 舉一≠反三。 一笑≠置之。 久別≠重逢。 見利≠思義。 走馬≠看花。 雨過≠天青。 否極≠泰來。 以上諸例的成語兩個分句沒有運用連詞作關聯。 曲肱≠而枕之。 以上諸例的成語兩個分句間運用連詞「而」作關聯。 3.「轉折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是運用分句間的轉折、乖戾關係造成的複句 有眼≠無珠。 口是≠心非。 聲東≠擊西。 臨難≠不懼。 求之≠不得。

(11)

前倨≠後恭。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眾人皆醉≠我獨醒。 以上諸例的成語兩個分句沒有運用連詞作關聯。 樹欲靜而≠風不止。 心有餘而≠力不足。 可望而≠不可及。 質而≠不俚、視而≠不見。 似是而≠非。 以上諸例成語在兩個分句之間用連詞「而」作關聯。 4.「假設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係運用一個表示假設的分句作前提和另一個表示結論的分句造成複 句。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本例成語兩個分句間沒有使用連詞作關聯。 人而13無信,≠不知其可。 本例成語在第一分句中運用連詞「而」作關聯。 5.「因果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係運用一個表示原因的分句作前提和另一個表示結果的分句造成複 句。 樂≠不思蜀。 安土≠重遷。 作賊≠心虛。 水漲≠船高。 以上諸例成語其中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同時兩個分 句間沒有使用連詞作關聯。 6.「條件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係運用一個表示原因的分句作前提和另一個表示結果的分句造成複 句。 13 許世瑛先生《論語 20 篇句法研究》云:「主語『人』與謂語『無信』之間所加的『而』字,是個 表假設的關係詞。」(頁29)

(12)

水滴≠石穿。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兩人同心,≠其利斷金。 以上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以上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前,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後。 7.「推論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係運用一個表示條件的分句作前提和另一個表示結論的分句造成複 句。 言多≠必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本例成語兩個分句間沒有使用連詞作關聯。 既來之,≠則安之。 本例成語在兩個分句之間用連詞「則」作關聯。 8.「目的複句」的成語 這類成語係運用一個表示緣由的分句作前提和另一個表示目標的分句造成複 句。 負荊≠請罪。 捨己≠救人。 殺雞≠取卵。 吹毛≠求疵。 削足≠適履。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煮字≠療飢。 拋磚≠引玉。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以上諸例的成語兩個分句沒有運用連詞作關聯。

(13)

二、成語的修辭技巧探討

成語是一種精練修辭的語句,因此饒富修辭技巧。從語用學的層面來看,吾 人在文章中能夠靈活運用成語,也等於承受了一些修辭技巧,,因此運用「成語」 可謂為作文的雙重寶藏14。以下分別按辭格來加以列述: 1.成語的摹況修辭 摹況,或稱為「摹寫」,是運用感官的直覺直接對人事物作描述的修辭法。黃 師慶萱教授說:「對自己感受到的各種境況和情況,特別是其中的聲音、色彩、形 狀、氣味、觸感等,恰如其實地加以形容描述,叫做『摹況』。」15 呱呱墜地。 「呱呱」形容嬰兒的啼哭聲,這是用聽覺來修辭的成語。 萬紫千紅。 形容春天群花盛開的美景,這是用視覺來修辭的成語。 臭氣沖天。 這是用味覺來修辭的成語。 2.成語的譬喻修辭 譬喻修辭是一種打比方的修辭方法。成語的譬喻修辭可分成「明喻」、「略喻」、 「借喻」。 其一、明喻 陳正治教授說:「明喻就是明顯的譬喻。它的形式是本體、喻體、喻詞一起出 現。」16 恩同再造、味同嚼蠟。 以上實例使用喻詞「同」。 深藏若虛、安之若素、趨之若鶩、受寵若驚、浮生若夢、虛懷若谷。 以上實例使用喻詞「若」。 恩情似漆、柔情似水。 以上實例使用喻詞「似」。 首如飛蓬、骨瘦如柴、淚如泉湧、動如脫兔、人心如面、守口如瓶、波平如 14 拙著《動動腦趣味語文》云:「作文有三寶:成語、格言、修辭好。」(頁 93)。 15 見《修辭學》(增訂 3 版),頁 67。 16 見《修辭學》(2 版),頁 13。

(14)

鏡、日月如梭、安如磐石、危如累卵、勢如破竹、揮金如土、料事如神、一貧如 洗、惜墨如金。 以上實例使用喻詞「如」。 其二、略喻 陳正治教授說:「略喻就是省略喻詞,留下本體和喻體的譬喻。」17 人心鼎沸。 其三、借喻 陳正治教授說:「借喻是借用喻體來表達整個意思的譬喻法。這種譬喻法省略 了本體和喻詞。」18 夢熊之喜。 比喻「生男孩」。 滄海一粟。 比喻「非常渺小」。 井底之蛙。 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老蚌生珠。 比喻「老年生子」。 3.成語的轉化修辭 「轉化」是一種轉變本質化成他種截然不同的性質來對人或事物描述的修辭 法。 其一、「擬人」的轉化 草木皆兵、失敗為成功之母。 其二、「擬物」的轉化 笑容可掬。 4.成語的映襯修辭 「映襯」是藉著兩種相關的人、事、地、物來作對比的修辭法。 其一、「人」的映襯 紅男綠女、善男信女、黃髮垂髫。 17 同前揭書,頁 18。 18 同上,頁 19。

(15)

其二、「事」的映襯 脣亡齒寒、聲東擊西、貪生怕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三天打魚,兩天 曬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其三、「地」的映襯 天南地北、旁門左道、須彌芥子19。 其四、「物」的映襯 南船北馬、脣槍舌劍。 5.成語的借代修辭 「借代」是用別名代替本名的修辭法。 目不識丁。 本例用「丁」借代「文字」。 期頤之壽。 本例用「期頤之壽」借代「百歲」。 梁上君子。 本例用「梁上君子」借代「小偷」。 一帆風順。 本例以「帆」借代「船」,這是用部分借代全體的方式。 回祿之災。 本例用「回祿」借代「火」,「回祿之災」即「火災」。 桃李滿門。 本例用「桃李」借代「門生」。 一命嗚呼。 本例用「嗚呼」借代「死亡」。20 四大皆空。 佛家稱地、水、火、風為「四大」。 哀鴻遍野。 本例「哀鴻」借代「流離失所的難民」。 烏飛兔走。 本例中,「烏」借代「日」,「兔」借代「月」。 19 佛家語,以最大之須彌山納於細小的芥子,名為不可思議之解脫。 20 這也是一種「諱飾」的修辭。

(16)

6.成語的對偶修辭 「對偶」是前後兩個語詞在詞性上一一相同、結構上相互對應的修辭法。成 語中的對偶修辭以「當句對」居多,「當句對」即本句自對。分別下列的方式: 其一、以「述語┼賓語」相對偶 平心靜氣、幸災樂禍、驚天動地。 其二、以「主語┼謂語」相對偶 山明水秀、山窮水盡。 其三、以「表語┼次賓語21」相對偶 得心應手、痛心疾首。 其四、以「副語22┼表語」相對偶 四平八穩、龍蟠虎踞。 其五、以「副語┼述語」相對偶 四捨五入、出將入相。 其六、以「定語┼中心語」相對偶 微言大義、愁眉苦臉、千頭萬緒。 7.成語的排比修辭 「排比」是將三個以上的語句並列鋪敘的修辭法。 直諒多聞、天時地利人和。 8.成語的類疊修辭 「類疊」是運用同一個字詞前後重疊或前後間隔出現的修辭法。 其一、「疊字」 唯唯諾諾、瘋瘋癲癲、朝朝暮暮、形形色色、熙熙攘攘。 其二、「類字」 十全十美、土生土長、見仁見智、非驢非馬、畏首畏尾、「成也蕭何,敗也蕭 何」。 9.成語的頂真修辭 「頂真」又稱為「頂針」,它是在句尾運用同一個字詞以造成「首尾蟬聯」效 果的修辭法。黃永武《字句鍛鍊法》云:「以後字的開端字,和前句的結尾字相同, 21 或稱「副賓語」。 22 或稱「狀語」。

(17)

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略不間斷的修辭法,叫做『頂真』。」23 自欺欺人。 本例「欺」字頂真。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本例「言」字頂真。 10.成語的回文修辭 「回文」是運用兩個詞語在前後句中構成「…A…B…B…A…」回環的修辭 法。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本例「詩」、「畫」在前後句中構成回文的修辭。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本例「人」、「我」在前後句中構成回文的修辭。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本例「來」、「善」在前後句中構成回文的修辭。 11.成語的鑲嵌修辭 「鑲嵌」是在語句中鑲入特定詞語的修辭法。 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本例中,這四個「乃」字皆是助詞,助襯音節之用,無實義。 亂七八糟、七上八下。 這兩個實例中的「七」、「八」均是為了拉長音節,加強語意而使用數目字的 「鑲字」。陳正治在《修辭學》說:「鑲字所鑲的字,可以鑲虛字,也可以鑲數目 字。」24即為此意。 12.成語的倒裝修辭 「倒裝」是一種將漢語正常語序變換為特別語序的修辭法。 之無不識。 「不識之無」的倒裝,係為了強調賓語「之無」而將它提前到述語「識」之 上。通常漢語敘述句的基本語序為「主語+述語+賓語」。因此賓語如果提前到述 語之前,則是一種基於修辭上「強調」需要所作的倒裝。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3 見增訂本頁 132。 24 見該書頁 326。

(18)

本例為「路人皆知司馬昭之心」的倒裝,賓語「司馬昭之心」倒裝在述語「知」 之前。 恩將仇報。 本例為「將仇報恩」的倒裝,賓語「恩」倒裝在狀語「將仇」與述語「報」 之前。 神乎其技。 本例為「其技神乎」的倒裝,形容詞謂語「神乎」倒裝在主語「其技」之前。 處之泰然。 本例為「泰然處之」的倒裝,謂語「處之」倒裝在狀語「泰然」之前。 13.成語的誇飾修辭 「誇飾」是一種將事實誇大描述的修辭法。 氣吞山河。 本例是形容「氣勢很大」的成語。 千頭萬緒、萬家燈火。 「千」和「萬」都是誇張描述的虛寫數字。 一葉知秋、三生有幸。 上例皆是「時間誇大」的誇飾。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上例皆是「人情上」的誇飾。 14.成語婉曲修辭 「婉曲」是一種含蓄表達的修辭法。 天下無雙。 意即「天下第一」。 忠貞不二。 意即「忠貞專一」。 15.成語的析形修辭 「析形」是一種離合字形的修辭法。 止戈為武。 本例見《左傳》宣公十二年。按:《說文解字》第十二篇下云:「楚莊王曰:『夫 武,定功弭兵,故止戈為武。』」

(19)

16.成語的節縮修辭 「節縮」是將一個長的語詞縮短的修辭法。 班輸之巧。 「班」為人名「魯班」的節縮,「輸」為人名「公孫輸」的節縮。 17.成語的互文修辭 「互文」是運用前後句的語義相戶補足的修辭方式。 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本例在語義上係「猛將、謀臣如雲,謀臣、猛將如雨。」係運用了互文的方 式而寫成。 18.成語的轉品修辭 「轉品」是轉換基本詞性為特定詞性的修辭法。 銅筋鐵骨。 本例「銅」、「鐵」二字皆由名詞活用為形容詞性質的定語。 土崩瓦解。 本例「土」、「瓦」皆由名詞活用為副詞性質的狀語。 十風五雨。25 本例「風」、「雨」由名詞活用成動詞性質的謂語,義為「颳風」、「下雨」。 19.成語的藏詞修辭 「藏詞」是將某個語詞的部分文字藏省的修辭法。 司空見慣。 本例意為「事情常見,不足為奇」。這是運用歇後的修辭方式造成的成語,由 劉禹錫詩句「司空見慣渾閑事」而來。

三、成語的教學原則與方法

(一)成語的教學原則

成語的教學最忌食古不化與囫圇吞棗,所以教師同仁在從事成語的教學,宜 達到下列的準繩。 第一、生動化 多樣的教學法與趣味教材是成語教學成功的保證。教師千萬不可僅僅拘束於 25 十天颳一次風,五天下一場雨,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風調雨順。

(20)

成語解釋或成語抄寫等固定的教學方式,宜加以變化出新,多多運用語文的遊戲 來導引學生廣泛學習成語。當小朋友對於成語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去翻閱、 探索更多的成語。 第二、統整化 成語教學必須結合說話、讀書、作文等等語文教學活動,甚至統整數學、藝 術與人文等相關的領域, 以收聯絡照應之效。 第三、實用化 成語的教學,必須使學生在作文能力上受益,正如蔡師宗陽在《文燈》一書 的建議:「運用格言、俗語、成語、諺語,不止可以使文章精采,也可以使文章簡 潔。」26 第四、多樣化 教材要靈活,教法要新穎,勿照本宣科。此外,教學資源要豐富多樣。除了 成語辭典外,電腦媒體或漫畫也是教師可資利用的教學媒介。

(二)成語的教學方法

成語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類似「甘草」的腳色,能讓白話文活潑生動,倘若 教師能善加運用比較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在語文教育中能產生趣味化的效果。 以下提出幾個具體可行的成語教學方法,供教師同仁們參酌: 1.成語尋寶 教師讓學生運用成語辭典或上網分別找出成語中的動物名、植樹花草名、人 名、數字,在趣味中讓他們多認識成語。例如:歧路亡「羊」、養「虎」遺患、抱 頭「鼠」竄、管中窺「豹」、盲人摸「象」(以上為含動物名的成語),人面「桃 花」、「曇花」一現、「鐵樹」開花、步步生「蓮花」(以上為含植物花草名的成語), 名落「孫山」、「韓信」點兵、「大禹」治水、「武松」打虎、「向平」之願(以上為 含人名的成語),不「一」而足、接「二」連「三」、「四」分「五」裂、「七」上 「八」下、「百」年大計、「千」秋「萬」世(以上為含數字的成語)。 2.成語接龍 運用成語來作頂真式的連環接串。例如:不可一世、世道艱難、難捨難分, 分文不取,取長補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理名言,言之有物,物極必反, 26 頁 120。

(21)

反躬自問、問心無愧。又如:一言九鼎、鼎足而三、三言兩語、語不驚人、人言 可畏、畏首畏尾、尾生之信。再如:騎虎難下、下情上達、達官貴人、人生如夢、 夢筆生花、花言巧語、語重心長、長袖善舞、舞文弄墨、墨守成規、規規矩矩。 3.成語填字 在填字格中空缺一些成語當中的字讓學生來練習填寫。例如:成語填字的一 個實例。27 始 處 一 二 差 如 不 強 一 鳴 驚 1 洋 洋 2 意 4.成語配對 這是運用成語來作對子。例如:「將父作馬」對「望子成龍」、「穩紮穩打」對 「百花百中」、「三言兩語」對「七嘴八舌」、「打草驚蛇」對「掛一漏萬」。 5.說成語故事 有些成語的本身即是一個歷史故事的縮影,教師可以藉著說講那個成語的歷 史故事,使學生多方學習到身處世的道理,或請以成語為題來說那個成語的故事。 例如:我們可以講解「臥薪嘗膽」這個成語故事,讓學生領悟「刻苦自勵」或「表 示人不忘記失敗的教訓」的哲理。又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成語,可以 讓學生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6.成語造句 運用一個成語來造句。例如:「再接再厲」→老師鼓勵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 好的成績。28又如:「火樹銀花」→元宵節一到,處處火樹銀花,燈火輝煌。29再 如「小心翼翼」→為了怕打破玻璃杯,他小心翼翼地捧著。30 7.用數字猜成語 這是結合數學科的一種成語教學。例如:「3.5」這個小數可以用來讓學生猜 27 參考答案:一、終,二、變,1、人 2、得。 28 見《小學生成語辭典》,頁 78。 29 見李清榮主編《成語分類大辭典》(最新版),頁 158。 30 見《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頁 49。

(22)

「不三不四」這個成語,「1510」這個千位數字可以用來讓學生友猜「一五一十」 這個成語,「7/8」這個分數可以用來讓學生猜「七上八下」這個成語,「2÷1=5」 這個等式可以用來讓學生猜「二一添作五」這個成語。「1×1=1」這個算式可以用 來讓學生猜「一成不變」這個成語。 8.成語形象畫圖 教師也可以結合藝術與人文,讓小朋友用圖畫或形象來畫出成語,例如:「一 箭雙鵰」、「三頭六臂」、「二人同心」、「愚公移山」、「九牛二虎」、「並駕齊驅」、「針 鋒相對」、「三言兩語」、「一日千里」這些成語都是學生很容易入手畫圖的語料。

參、結論

從語法結構來看,成語具有「短語」、「單句」、「兼語句」、「複句」的形態。 自古以來,成語在我國語文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清人編著《幼學故事瓊 林》一書即在教導童蒙學習成語,例如:「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天文)、「天 生羽翼」謂兄弟之相親(兄弟)、「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為(器用)、「芒刺在背」 言恐懼不安(花木)31。自認知層面而言,懂得愈多成語語法和修辭的學生,他 的語文程度比較優越;又自技能方面而言,記憶愈多成語詞彙的學生,他的作文 能力也就相對卓越;其次,自情意方面而言,瞭解愈多成語故事內涵的學生,他 的思想會比較敏銳,創造力必較強。總之,成語對於漢語的表達作用有三:一是 「言簡意賅」,能夠讓我們藉由精短的詞句表現複雜的思想內容。二是「整齊勻 稱」,文章中適度使用成語可以協調句式,讀起來節奏感強。三是「形象生動」, 成語能讓文句充滿修辭效果,富有感染力。32最後吾人謹仿擬一句流行廣告詞的 來強調成語的語文價值:「成語的教學在整個語文教育中,雖然不是萬能;然而語 文教育中要是沒有成語的教學,則是萬萬不能。」今後的語文教育裡,成語將扮 演著更重要角色,這是無庸置疑的。 31 拙著《動動腦趣味語文》「讀《幼學故事瓊林》」單元,頁 30-31。 32 參張斌主編《新編現代漢語》第 3 章第 8 節,頁 261-262。

(23)

參考書目

許慎著、段玉裁注(1980)。說文解字。臺北:南嶽。 繆天華主編(1985)。成語典。臺北:復興。 顏崑陽主編(1991)。故鄉實用成語辭典。臺北:故鄉。 龔鵬程主編(1991)。故鄉實用成語辭典續編。臺北:故鄉。 林松培編(1995)。成語辭典。臺北:國語日報。 周何審訂(1996)。小學生成語辭典。臺北:五南。 郭玉梅編(1996)。成語的故事。臺北:泉源。 金淵博、曾鴻儒合編(1998)。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臺南:金安。 袁林、沈同衡原著;李添富主編(1999)。洪葉活用成語典。臺北:洪葉文化。 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2000)。新編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國語日報。 張林川主編(2001)。現代漢語成語詞典。北京:中國書局。 李清榮主編(2004)。成語分類大辭典。臺中:文化。 許世瑛(1978)。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臺北:臺灣開明。 郭紹虞(1979)。漢語語法修辭新探。北京:商務。 何師淑貞(1985)。古漢語特殊語法研究。臺北:學海。 上海師大中文系漢語教研室(1997)。語法初階。臺北:書林。 張斌主編(2002)。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 蔡師宗陽(1992)。文燈。臺北:國語日報。 黃永武(1992)。字句鍛鍊法(增訂本)。臺北:洪範。 黃師慶萱(2002)。修辭學(增訂三版)。臺北:三民。 陳正治(2003)。修辭學。臺北:五南。 何永清(2003)。動動腦趣味語文。臺北:國語日報。 何永清(2000)。修辭漫談。臺北:臺灣商務。 何永清(2005)。現代漢語語法新探。臺北:臺灣商務。 譚全基(1993)。修辭精華百例。臺北:書林。

(24)

A Study on Chinese Idioms in the Viewpoint

of Grammar and Rhetoric With it’s Teaching

Methods

Yung-Ching Ho

*

ABSTRACT

Idioms were used widely in Chinese.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grammar, rhetoric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study idiom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s followings: Prima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grammar,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formation in Chinese idioms, which are phrases, single sentences, complex sentences, pivotal sentences and special sentences. Second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rhetoric, we can conclude nineteen talents of rhetoric in Chinese idioms. Third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struction, four principles must be adopted, and the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are finding the named words in idioms, idioms-joint, searching antithetical couplet with idioms , speaking the story of idioms, to stuff the blanks concerning idioms, making sentences with idioms, to guess the answer of the riddle about idioms.

Key words: chinese, idioms, grammar, rhetoric, the instruction of idiom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he DAS (decimal adjust after subtraction) instruction converts the binary result of a SUB or SBB operation to packed decimal format. • The value must be

Classical information theory uses Shannon entropy to quantify the uncer- tainty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r information sources,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after the value of a

(3)In principle, one of the documents from either of the preceding paragraphs must be submitted, but if the performance is to take place in the next 30 days and the venue is not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the Academy for Gifted Education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for commissioning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Thus, our future instruction may take advantages from both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Keywords:Traditional Instruction、Web-based Instruction、Teaching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