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科護理人員對愛滋病毒篩檢孕婦之照護的知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產科護理人員對愛滋病毒篩檢孕婦之照護的知識"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產科護理人員對愛滋病毒篩檢孕婦之照護的知識

蘇燦煑

*

摘要

為了防止母子垂直感染愛滋病毒 (HIV),孕婦接受 HIV 篩檢及後續照護,是當今重要的議題。本研 究目的為探討產科護理人員對HIV 篩檢孕婦之照護的知識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本研究採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參與台灣周產期醫學會2005 年度產科護理人員再教育研討會之護理人 員,經其同意參與本研究,發出問卷105 份,回收有效問卷 74 份,有效回收率 70%。研究工具為自擬結 構式問卷,內容包括一般HIV 感染的途徑、母子垂直感染 HIV、醫療政策、照護措施等四個向度,共 32 題,由0 (非常不了解) 到 10(非常了解) 自我評量認知程度。資料以 SPSS 1 1.0 版 / for widows 分析。 結果顯示知識較低的部份包括:(1)母子垂直感染 HIV 之途徑、HIV(+)孕婦之產科合併症與孕婦及新 生兒藥物之使用,(2) HIV 篩檢的時間,與(3) HIV 檢測後之諮詢。教育程度及制定照護指引為相關影響 因素。結論:產科護理人員的再教育應加強母子垂直感染 HIV、HIV 篩檢及諮詢,並於工作單位制定照 護指引。 關鍵字:愛滋病毒、孕婦愛滋病毒篩檢、愛滋病毒感染之孕婦、母子垂直感染愛滋病毒。

壹、前言

全世界愛滋病毒(HIV)感染的女性正快速增加,其中成年的感染者,女性佔了將近一半,而台灣地區 至民國94 年底之累積個案中,男女比率分別為 91.72%及 8.28%,雖然男女比率仍相差極大,但是,男女 感染之年齡分布均以20-29 歲佔最多,其次為 30-39 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007, 巫等, 2008, 馮、 柯, 2008),這顯示女性感染者中,生育年齡之婦女佔了多數的比率,也因此,易造成母子垂直感染的機會。 台灣地區為了防治母子垂直感染HIV,衛生署從民國 94 年 1 月開始,施行孕婦全面 HIV 篩檢的政策, 即是替下一代的健康做把關。因此,孕婦接受HIV 篩檢及其被篩檢出陽性反應的後續照護,對產科護理 人員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議題。 過去認為婦女不是HIV 的高危險群,然而,事實卻不然,經由異性性交的傳染途徑,也會造成女性 感染HIV (Tabi, 2003)。女性的感染是被忽略或不自知的;黃彥芳等(2005) 對台灣地區至 2003 年底累積 的9 位母子垂直感染之愛滋寶寶,探討感染之相關因素,結果發現這 9 位愛滋寶寶是由 8 位 HIV(+)的母 親所感染,而這些母親為被感染而不自知或隱瞞感染之患者,均失去防治垂直感染之時機。因此,孕婦 HIV 篩檢之諮詢服務與全面篩檢是必要的。

* 作者為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通訊作者:蘇燦煑 地址:(22061)台北縣板橋市四川路二段 58 號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 電話:(02)77380145 分機 6112

(2)

Yang 等學者對台灣地區 HIV(+)母親-兒童垂直感染的研究,研究結果強調 HIV(+)孕婦在懷孕期間及 早發現並及早治療的重要性(Yang, Lu & Lee, 2004)。目前 HIV(+)孕婦治療的措施包括:儘早檢測出 HIV(+) 孕婦、於懷孕期間接受抗反轉錄病毒藥物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治療、施行剖腹產、配方奶餵食新 生兒、新生兒接受ART 治療(Lyall, et al., 2001, Msuya, et al., 2002, Brook et al., 2000, Olayinka & Oni, 2000, Weinberg, 2000)。

Schrooten 等對歐洲地區 HIV(+)患者獲知其檢驗結果之經驗的研究,顯示 HIV(+)的檢驗結果,會對一 個人的生活造成相當大的打擊,包括身心社會的重大打擊 (Schrooten, et al., 2001)。告知患者的過程是需 要顧慮患者的隱私、適當的支持、及後續處理與照護的訊息。告知 HIV(+)是一件需要很謹慎與細緻的工 作,需要溝通的技能、關懷的態度與HIV 方面足夠的知識。聯合國愛滋病計畫組織於 1999 年對有關 HIV(+) 告知的指引,特別提出:檢查前需讓患者有所準備,包括讓其知道接受檢查及等待接受檢查結果,而揭 露 HIV(+)的結果,需要考量適當的時間和技巧,並提供充份的訊息、生育的決策及情緒上的支持是很重 要的。 一般認為HIV 病患的照護是醫學中心、急診或感染科等特殊單位的事,只要該單位的醫療人員具備 與加強照護及防護知識即可。但是,隨著HIV 感染人數的快速增加,女性感染的人數增加,甚至母子垂 直感染等,使得產科護理人員更有機會照護HIV 感染之孕婦(陳、吳、李,2000,黃、謝、蔡,2005,毛、 柯、趙,2005)。 柯乃熒等有關護理人員照顧愛滋病患的經驗或意願的研究,認為護理人員的共同經驗為害怕被感 染、缺乏照顧經驗及醫療團隊的推託(柯、潘、馮,2002)。而在職教育、行政支持與角色模範的帶領是他 們所需要的。有關護理人員之愛滋病照護知識之研究:張等發現護理人員愛滋病照護的知識偏低(張、鄒、 任,1999),于博芮等(2000)更進一步發現護理人員愛滋病的知識,以有關感染途徑的認知程度較高,而 臨床表徵之認知程度最低。而黃子庭及簡瓊惠(1995)比較感染科與非感染科護理人員之愛滋病照護的知 識,發現非傳染科人員的知識較低。然而,這三個研究都認為曾參加愛滋病相關研討會者知識得分較高, 且強調在職教育的重要。 由於產科護理人員是直接面對孕婦的產檢問題及後續照護,因此其對孕婦接受HIV 篩檢,及其被篩 檢出陽性反應的照護等知識,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產科護理人員對HIV 篩檢孕婦之照 護的知識,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藉以提供護理人員在職教育的依據。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調查法,研究情境為台灣周產期醫學會2005 年度針對產科護理人員所舉辦為期二天之再教 育研討會。研究對象為參與該研討會之與會人員,目標母群體為台灣地區之產科護理人員,經由台灣周 產期醫學會通知各醫療院所,而報名參加之與會人員為可及母群體,經其同意參與本研究,共發出問卷 105 份,扣除一份不完整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 74 份,有效回收率為 70%。

研究工具為自擬結構式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一般HIV 感染途徑、母子垂直感染 HIV、孕婦 HIV 篩檢 的醫療政策、HIV 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者之照護措施等四部份,共 32 個題目,而每一題目,分別對個人 在該題目所了解的程度,由0 到 10 之非常不了解 (0 分) 到非常了解 (10 分) 加以自我評分。此量表以專 家內容效度測試及修正,並以相隔二週測穩定度,得r=0.82,以 Cronbach’s α 測內在一致性,得 α=0.87。

(3)

資料收集於為期二天之研習會中進行,讓研究對象對各題項之認知程度,做自我評分。每人填答約 15 分鐘。資料分析使用 SPSS11.0 版 / for Windows,以頻率、百分比、平均值等描述性統計敘述,以 t-test、 ANOVA 檢定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工作性質、愛滋病照護經驗、具愛滋病之在職教育經驗等之不同, 與其知識程度的差異,並對有差異的題項,再以Bonferroni 多重比較分析。以 Pearson correlation 測四個 向度之知識間得分的相關性。

參、結果

一、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本研究對象共74 人;年齡平均 32 ± 7 歲,工作年資,以 6-10 年為最多占 41.9%,其次為 10 年以上 占36.5%,顯示本研究對象多數為資深護理人員。教育程度方面,專科學歷以下者為多數,占 60.8%,大 學學歷以上者占39.2%。工作性質以臨床工作者為多數,占 94.6%。大部份的研究對象在工作中不曾照顧 過HIV(+)的患者,但曾接受 HIV(+)照護之在職教育者占 52.7%,而 53.4%之研究對象的工作單位有常規 性的HIV(+)照護之工作指引 (表 1)。 二、孕婦接受 HIV 篩檢之照護的知識程度 一般性HIV 感染途徑的知識:六個題項的得分均大於 8 分 (表 2);顯示研究對象了解婦女感染愛滋 病的途徑與可能性。 母子垂直感染HIV 的知識:15 個題項中,有三個題項得分低於 7 分 (表 2);分別為 HIV(+)孕婦於懷 孕期間使用預防性反轉錄病毒藥物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給胎兒 (6.1±3.1)、新生兒出生 4-6 週內使用預防 性反轉錄病毒藥物可預防愛滋病毒的感染 (5.8±3.1)、孕婦接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有助其健康的維護 (6.2±3.1)。這些是屬於藥物的使用之知識;包括對孕婦及與新生兒等之用藥知識。其次,另有 7 個題項低 於8 分 (表 2);分別為愛滋病毒會透過哺餵母乳傳染給新生兒 (7.9±2.5)、產婦接受剖腹產可預防愛滋病 毒傳染給胎兒 (7.1±3.0)、使用奶瓶哺餵配方奶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7.2±2.7)、HIV(+)的孕婦其 發生胎兒早產的機率較一般孕婦高 (7.2±2.7)、HIV(+)的孕婦發生胎兒子宮內生長遲滯的機率較一般孕婦 高 (7.2±2.7)、HIV(+)的孕婦發生死胎的機率較一般孕婦高 (7.4±2.7)、HIV(+)的孕婦破水時間的延長會增 加胎兒感染HIV 的機會 (7.7±2.7)。這些是屬於母子垂直感染 HIV 的途徑及 HIV(+)孕婦之產科合併症方 面的知識。 孕婦HIV 篩檢的醫療政策:四個題項中,有三個題項之得分低於 8 分 (表 2);分別為孕婦於第一孕 期第一次產檢時應接受HIV 篩檢 (7.7±2.8)、孕婦未於第一孕期篩檢時可於產前任何孕期儘早接受 HIV 篩 檢 (7.7±2.8)、孕婦生產前仍未篩檢者亦可於生產時接受 HIV 篩檢 (7.4±3.0)。這些是屬於有關孕婦接受 HIV 篩檢的時間。 HIV 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者之照護措施:共七個題項,其中一個題項得分低於 8 分 (表 2),為 HIV 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者應通知其到醫院當面告知 (7.9±2.4)。這是屬於 HIV 檢測後之諮詢的知識。 三、孕婦接受 HIV 篩檢之照護知識的相關因素 由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分析護理人員對HIV 篩檢孕婦之照護知識的差異,結果顯示年齡、工作年 資、是否照護過HIV(+)病患、是否曾受 HIV(+)照護訓練等因素與 HIV 篩檢孕婦之照護知識無統計上顯著 性的差異 (表 3)。但是,教育程度、工作場所有無 HIV(+)照護指引等因素與 HIV 篩檢孕婦之照護知識具

(4)

染途徑的知識低 ( 8.6±1.4 VS 9.1±0.9, P=0.04)、(2) 工作場所無制定 HIV(+)照護指引者較有制定者在母子 垂直感染 (7.0±1.8 VS 8.1±1.1, P =0.004)、醫療政策 (6.8±2.7 VS 8.7±1.7, P=0.001)、照護措施 (8.1±1.5 VS 9.0±1.3, P=0.011) 的知識較低。 另一方面,分析問卷「HIV 篩檢孕婦照護」之四個向度知識的相關性,結果顯示:一般 HIV 感染途 徑與照護措施之知識具有正相關 (r=0.53, P<0.05)、母子垂直感染與醫療政策及照護措施之知識具有正相 關 (分別為 r=0.57、0.56, 二項 P 值均<0.05)、醫療政策與照護措施之知識亦具有正相關性 (r=0.52, P<0.05) (表 4)。

肆、討論

由國內愛滋病之相關研究,檢視本研究的結果;國內於民國75 年診斷出第一位愛滋病個案(Chuang, Chang, Lin, 1993, Hung, Chang, Chen, 2000),於民國 82 年起陸續許多有關愛滋病患的照護、防治、護理人 員的知識與照護意願等論文發表(王, 1993,張,1993)。民國 89 年開始有關愛滋病毒感染之孕婦的健康 照護之論文發表(劉、郭、張,2000,楊、何,2000),於民國 92 年有胎兒與新生兒愛滋病毒感染之研究(周, 2003),民國 94 年開始有關母子垂直感染 HIV 之相關因素與孕婦 HIV 篩檢的論文(盤、盛、洪,2005,許、 盛,2005)。由這些文獻,呈現出於民國八十年間,國內有關愛滋病的研究為對愛滋病患的照護,於民國 九十年初已關注HIV 感染孕婦及其胎兒的照護,而於民國 94 年開始對母子垂直感染 HIV 進行預防性的 防預措施。另一方面,國內於民國94 年全面的推廣孕婦 HIV 篩檢,更是對下一代的感染採取初段預防的 健康維護政策。因此,現階段鼓勵與推廣孕婦願意接受HIV 篩檢,及針對陽性反應者儘早提供預防性治 療等是落實此初段預防的重要措施。臨床上,護理人員在HIV 母子垂直感染的初段預防之工作,具有關 鍵性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產科護理人員對一般性HIV 感染途徑的知識得分高;顯示近年來護理人員在護理的 養成教育或在機構中的在職教育均能加強護理人員具備HIV 感染途徑的知識。 但是,本研究結果發現:護理人員對於母子垂直感染HIV 與孕婦 HIV 篩檢之醫療政策的知識得分卻 較低;這呈現護理人員在母子垂直感染HIV 中,對於下一代受感染之初段預防的知識應即刻加強。國內 愛滋病例的感染史與國內對愛滋病之相關研究,於民國94 年起始重視母子垂直 HIV 感染之議題,本研究 結果的發現呈現產科護理人員對當今母子垂直感染的知識,仍屬較欠缺。本研究結果,同時呈現出在學 校的養成教育或機構的在職教育,應隨時依據環境的快速變化或政策的修定與制定,作最快速與有效的 提供適合現今社會需求的課程。 然而,學校教育應擔負起護生具備基本與一般性專業知識的能力,機構更應擔負起護理人員具備專 科方面的知識及知識的創新之能力。本研究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與工作單位是否制定照護常規與護理人 員之知識程度具有相關性。因此,護理人員的在職教育更應依據護理人員的教育與工作經驗背景給予加 強再教育。此外,護理人員的再教育之外,工作單位制定照護常規是需要同時兼顧的。 本研究結果建議:周產期單位之再教育應即刻加強HIV 篩檢孕婦之照護的知識;包括母子垂直感染 HIV、孕婦接受 HIV 篩檢及 HIV 檢測後之諮詢。此外,臨床工作單位應制定照護指引,以提供照護之依 據。

本研究因限於研究對象為參與周產期醫學會繼續教育之護理人員,在樣本的代表性上,偏向資深的 一群,亦可能在工作之機構或單位上擔負起傳達新知或領導的一群,因此,在結果的呈現可能有高估的

(5)

傾向。日後研究建議擴大樣本,包括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等多型態之醫療機構,深入探討影響護理人員 之知識的因素,以供學校教育與機構在職教育之參考。

誌謝

本研究的完成要感謝參與本研究之所有研究對象提供個人的經驗、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的協助及 Mary Ellen 修女的指正,在此一併致謝。

參考文獻

王曼溪,〈愛滋病的護理原則〉,《護理雜誌》,第40 卷,第 1 期(1993 年),頁 74-78。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台灣地區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統計月報表〉《HIV/AIDS 統計月報表》, 2007 年,摘自 http://www.cdc.gov.tw/index1024.htm。 巫沛瑩、孫幸筠、胡賦強、羅一鈞、劉玟君、吳政信、洪健清、張上淳,〈愛滋病病毒匿明篩檢陽性及重 複篩檢的相關因子〉,《台灣醫學》,第12 卷,第 5 期(2008 年),頁 513-524。 周怡宏,〈胎兒及新生兒的愛滋病毒感染〉,《中華民國新生兒科醫學會會刊》,第 12 卷,第 1 期(2003 年),頁1-3。 張耀雄,〈我國愛滋病防治現況及展望〉,《護理雜誌》,第40 卷,第四期(1993 年),頁 16-19。 許孟璇、盛望徽,〈懷孕婦女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之安全性〉,《愛滋病防治》, 第 51 期(2005 年),頁 30-42。 馮明珠、柯乃熒,〈運用悲傷輔導原則協助愛滋病患配偶渡過喪偶之悲傷期〉,《護理雜誌》,第55 卷,第 3 期(2008 年),頁 97-104。 黃彥芳,謝雅汶,蔡淑芬,〈臺灣愛滋病毒母子垂直感染個案之分析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 24 卷,第3 期(2005 年),頁 217-223。 楊雅玲、何弘能,〈愛滋病毒感染之婦女與嬰兒的健康照顧〉,《台灣醫學》,第4 卷,第 4 期(2000 年), 頁434-445。 劉寶芝、郭素娥、張圓圓,〈一位感染HIV 的外籍產婦之照護經驗〉,《護理雜誌》,第47 卷,第 6 期(2000 年),頁95-102。 盤松青、盛望徽、洪健清,〈防止愛滋病毒母子垂直感染之治療建議〉,《愛滋病防治》,第 51 期(2005 年),頁43-68。

Brook, M. G., Taylor, G. P., Dale, A., et al, “Management of HIV and pregnancy in England's North Thames Region 1999: a survey of practice in 21 hospitals”, HIV Med , 1(3), 2000:143-147.

Chuang, C. Y., Chang, P. Y., Lin, K. C., “ AID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92”, Clin Infect Dis,;17(suppl 2), 1993:S337-340.

Hung, C. C., Chang, H. J., Chen, M. Y., et al., “The current state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ntiretroviral care in Taiwan”, AIDS, 14(1),

(6)

Lyall, E. G., Blott, M., Ruiter, A.,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V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and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HIV Med, 2(4), 2001:314-334.

Msuya, S. E., Mbizvo, E., Stray-Pedersen, B., et al,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of HIV among women in Moshi, Tanzania”,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81(9) , 2002: 886-893.

Olayinka, B., Oni, A.O., Mbajiorgu, F. E., “ Impact of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on the risk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in Zimbabwe”,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36(4), 2000:313-317.

Schrooten, W., Dreezen, C., Fleerackers, Y., et al, “Receiving a positive HIV test result: the experience of patients in Europe”, HIV Med,;2(4), 2001:250-254.

Tabi, M. M., Frimpong, S., “HIV infection of women in African countries”, Int Nurs Rev, 50, 2003: 242-250.

Weinberg, G. A., “The dilemma of postnatal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to breastfeed or not? ”, Birth, 27(3), 2000:199-205.

Yang, S. C., Lu, C. Y., Lee, C. Y., et al, “Clinical course of childre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mothers in Taiwan”,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37(4), 2004: 225-230.

(7)

表1 個案基本資料 變項 平均值 ± 標準差 人數 百分比(%) 年齡(歲) 32.4 ± 7.3 ≦25 10 13.5 26-30 26 35.1 31-35 20 27.0 36-40 8 10.8 ≧41 10 13.5 教育程度 ≦專科 45 60.8 ≧大學 29 39.2 工作年資(年) ≦2 7 9.5 3-5 9 12.2 6-10 31 41.9 ≧11 27 36.5 工作性質 臨床工作 70 94.6 教學工作 2 2.7 社區工作 1 1.4 學生 1 1.4 HIV(+)的照顧經驗 有 17 23.0 無 57 77.0 HIV(+)照護在職教育 有 39 52.7 無 35 47.3 HIV(+)照護指引 有 39 53.4 無 34 46.6

(8)

表2 護理人員「愛滋病感染孕婦之照顧」的知識 題目 平均值 ± 標準差 一般性愛滋病毒感染的途徑 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可能會感染愛滋病 8.6 ± 1.9 性行為不只和伴侶發生性關係,亦和伴侶的過去之性行為史發生關係 8.9 ± 1.4 愛滋病潛在的傳播模式是對於性伴侶之過去性行為史不了解 8.2 ± 2.1 愛滋病並不是同志與男性的專利 9.4 ± 1.1 家庭因可能出現的外遇現象,導致配偶罹患愛滋病的機會提高 9.1 ± 1.4 單純的良家婦女,固定的性伴侶,也有罹患愛滋病的機會 8.7 ± 2.0 母子垂直傳染愛滋病毒 孕婦愛滋篩檢,可避免因感染愛滋病毒而生出愛滋寶寶 8.9 ± 1.6 孕婦在產前檢查時,可以同時進行愛滋病毒篩檢 9.2 ± 1.6 懷孕婦女,於民國94 年可參加免費愛滋篩檢 8.1 ± 2.7 愛滋病毒會透過母親的胎盤傳染給胎兒 8.7 ± 1.9 愛滋病毒會透過母親分娩過程傳染給胎兒 9.1 ± 1.4 愛滋病毒會透過哺餵母乳傳染給新生兒 7.9 ± 2.5 懷孕期間服用反轉錄病毒藥物,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給胎兒 6.1 ± 3.1 產婦接受剖腹產,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給胎兒 7.1 ± 3.0 使用奶瓶哺餵配方奶,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7.2 ± 2.7 新生兒出生4-6 週內使用反轉錄病毒藥物,可預防愛滋病毒的感染 5.8 ± 3.1 孕婦接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有助其健康的維護 6.2 ± 3.1 HIV(+)的孕婦,其發生胎兒早產的機率,會較一般孕婦高 7.2 ± 2.7 HIV(+)的孕婦,其發生胎兒子宮內生長遲滯的機率,會較一般孕婦高 7.2 ± 2.7 HIV(+)的孕婦,其發生死胎的機率,會較一般孕婦高 7.4 ± 2.7 HIV(+)的孕婦,破水時間的延長,會增加胎兒的感染機會 7.7 ± 2.7 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的醫療政策 對於「孕婦愛滋病毒之篩檢」,醫療人員應在檢查前「事先告知與說明」 8.4 ± 2.3 第一孕期第一次產檢時,提供愛滋篩檢 7.7 ± 2.8 來不及於第一孕期篩檢者,可於產前任何孕期儘早篩檢愛滋病毒 7.7 ± 2.8 生產前仍未篩檢者,亦可於生產時篩檢愛滋病毒 7.4 ± 3.0 愛滋病毒檢測後之照護措施 告知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是需具備專業的知識與能力 8.4 ± 1.7 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者,應通知孕婦到醫院且當面告知 7.9 ± 2.4 告知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時,應安排適當的時機 8.6 ± 1.7 告知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時,應提供足夠的諮詢 8.8 ± 1.6 告知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時,應提供適當的支持 9.0 ± 1.5 告知孕婦愛滋病毒篩檢結果為陽性反應時,應提供轉介之後續處理 8.7 ± 1.9 愛滋病毒之篩檢應僅告知當事者本人,不可洩露給其他人 8.5 ± 1.9

(9)

表3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與「愛滋病感染篩檢孕婦之照顧」問卷四向度之知識 的比較 變項 一 般 垂直傳染 醫療政策 照護措施 M±SD P M±SD P M±SD P M±SD P 年齡(歲) ≦25 8.5±1.4 0.91 8.0±1.5. 0.32 8.5±1.9 0.72 8.7±1.8 0.91 26-30 8.8±1.3 7.2±2.0 7.6±2.6 8.7±1.5 31-35 9.0±1.1 7.3±1.7 7.5±2.8 8.3±1.5 36-40 8.9±1.8 7.9±1.4 7.3±2.3 8.5±1.8 ≧41 8.7±0.8 8.3±0.9 8.4±1.1 8.6±0.9 教育程度 ≦專科 8.6±1.4 0.04* 7.9±1.4 0.06 8.2±1.9 0.12 8.7±1.4 0.53 ≧大學 9.1±0.9 7.1±2.1 7.2±2.9 8.4±1.6 工作年資(年) ≦2 8.3±1.5 0.64 6.7±2.7 0.17 7.0±3.2 0.60 7.9±2.1 0.39 3-5 8.9±0.9 8.3±1.4 8.5±2.5 9.1±1.3 6-10 8.9±1.4 7.3±1.8 7.6±2.7 8.6±1.5 ≧11 8.7±1.1 7.8±1.2 8.0±1.7 8.5±1.3 HIV(+)的照顧經驗 有 8.8±1.3 0.93 8.0±1.2 0.28 8.3±1.6 0.22 9.0±1.2 0.21 無 8.8±1.2 7.5±1.8 7.6±2.6 8.5±1.5 HIV(+)照護在職教 育 有 9.0±1.2 0.12 7.8±1.6 0.26 7.8±2.5 0.99 8.7±1.4 0.40 無 8.6±1.3 7.3±1.8 7.8±2.3 8.4±1.6 HIV(+)照護指引 有 8.9±1.1 0.26 8.1±1.4 0.004* 8.7±1.7 0.001* 9.0±1.3 0.011* 無 8.6±1.4 7.0±1.8 6.8±2.7 8.1±1.5 * P < 0.05 表4 「愛滋病感染孕婦之照顧」問卷四向度之知識的相關矩陣 內容向度 一般 垂直傳染 醫療政策 照顧措施 一般 1 垂直傳染 0.26* 1 醫療政策 0.11 0.57* 1 照顧措施 0.53* 0.56* 0.52* 1 * P < 0.05

(10)

Knowledge of maternity nurses in the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screening

Tsann-Jun Su, Ph D.

*

Abstract

HIV screening and the follow up care for pregnant women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preventing mother-to-child (MTC) transmission of HIV.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screening.

Using a survey, 74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maternity care nurses who attended the 2005 Congres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Perinatology which was held for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he nurses. All subjects completed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routes of HIV transmission, MTC transmission of HIV, medical policies, and nursing care.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32 items, each item having a ten-point scale. The lower the scores, the lower the knowledge level of the nur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in the lower level included: (1) routes of MTC transmission of HIV, complications due to HIV in mother and fetus, and the drug therapy given the mother to prevent MTC transmission of HIV and to the child after birth, (2) medical schedule of HIV screening and (3) counseling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HIV testing.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nurses 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guideline in the workplace wer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knowledge level of the nurses. We suggested that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maternity care nurses focus on MTC transmission, HIV screening, counseling and workplace guidelines.

Keywords : HIV, HIV screening for pregnant women, HIV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數據

表 1  個案基本資料  變項  平均值  ±  標準差  人數  百分比(%)  年齡(歲)  32.4  ±  7.3  ≦25   10  13.5  26-30   26  35.1  31-35   20  27.0  36-40   8  10.8  ≧41   10  13.5  教育程度  ≦專科   45  60.8  ≧大學   29  39.2  工作年資(年)  ≦2   7  9.5  3-5   9  12.2  6-10   31  41.9  ≧11   27  36.5
表 2  護理人員「愛滋病感染孕婦之照顧」的知識 題目  平均值  ±  標準差  一般性愛滋病毒感染的途徑  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可能會感染愛滋病 8.6 ±  1.9  性行為不只和伴侶發生性關係,亦和伴侶的過去之性行為史發生關係 8.9 ±  1.4  愛滋病潛在的傳播模式是對於性伴侶之過去性行為史不了解 8.2 ±  2.1  愛滋病並不是同志與男性的專利 9.4 ±  1.1  家庭因可能出現的外遇現象,導致配偶罹患愛滋病的機會提高 9.1 ±  1.4  單純的良家婦女,固定的性伴侶,也有罹患
表 3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與「愛滋病感染篩檢孕婦之照顧」問卷四向度之知識        的比較  變項      一      般          垂直傳染        醫療政策          照護措施      M±SD  P  M±SD  P  M±SD  P  M±SD  P  年齡(歲)  ≦25 8.5±1.4  0.91  8.0±1.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