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業4.0時代下台灣航運業策略轉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工業4.0時代下台灣航運業策略轉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全球台商班碩士論文. ‧. ‧ 國. 學. 工業4.0時代下台灣航運業策略轉型之研究 -以A公司為例 治 政 The Study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大 立 Shipping Business in the Industry 4.0 Times - Base on A firm for a Case. er. io. sit. y. Nat. n. al 指導教授:季延平 博士 iv Ch. n U engchi. 研究生:邱昆雄.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 要 論文名稱: 生產力4.0下台灣航運企業策略轉型之研究 校所別: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頁數: 100 畢業時間: 一百零四學年度 第二學期. 學位: 碩士. 研究生: 邱昆雄. 指導教授: 季延平. 治 政 大 工業4.0自2011年在工業大國德國漢諾威工業展(EMO)被提出,就如 立 ‧ 國. 學. 火如荼地全球蔓延發展,不僅促進工業、生產觀念的進化,更帶動全球 各產業的積極落實。. ‧. sit. y. Nat. 海運業在此潮流下扮演如何角色,雖然不是相關生產產品的變化,. a. er. io. 但也隨著全球物流網的建構及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而勢必會改變其經. n. v 營模式及作業型態。有鑑於此以”A”公司為例作為如何創新轉型的研究 l ni Ch. engchi U. 以期能與時俱進,突破傳統航運業的經營瓶頸而能在工業4.0風潮帶動之 下,使公司企業更能符合趨勢所求得以永續經營之出路。. 關鍵字: 生產力4.0、台灣航運、策略轉型. 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Abstract. The Study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Shipping Business in the Industry 4.0 Times - Base on A firm for a Case NCCU colloge of Commerce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Chui, Kun- Hsiung Advisor: Jeffery Y.P. Chi.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Industry 4.0 was proposesd from the Hanover Fair, 2011 in German and spread to the world in full swing to improve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 concept of production.. y. Nat. io. sit. Marine industry is not the. er. What is the role of shipping industry beyond the trend of logistics? With. al. n. v i n C hand the change U the growth of logistics network of lifestyle, though the engchi. shipping services do not change, the business model and the operation model must be changed. In the view of above, we take “A” company as a sample to find the way to break through a barrier of shipping business model. We hope that the company could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trend and keep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through the industry 4.0.. Keywords:Industry 4.0, Taiwan Marine,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iii.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致 謝 100年在上班途中收聽飛碟電台廣播國立政治大學EMBA招生廣告, 燃起報考企圖,當年剛卸下公司CEO,工作方面較為輕鬆,且年屆55歲 了,工作三十餘年想再回到學校接受學術洗禮以及自我生涯規劃就已有 工作中的經驗,想在學習中再求得一些靈感與驗證。很幸運的錄取台灣. 政 治 大. 國立政治大學100年全球台商班EMBA,競競業業完成兩年學程,其間不. 立. 乏頂尖師長傾囊相授,與各領域事業有成的同學們一起度過此生最充實. ‧ 國. 學. 愉快的學習時光,獲益良多,謹在此感謝師長悉心教誨及同學們的切磋. ‧. 精進。. y. Nat. er. io. sit.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過五年,年初在指導教授:季延平老師鞭策下、 黃瓊玉老師不吝協助,還有工作同仁資料提供及全力配合協助,忝為完 a. n. iv l C n hengchi U 成論文作業,也圓了此生夢想,謹在此由衷銘謝這些貴人相助。. 邱昆雄 識 105.7.12.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目次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誌 謝 ………………………………………………………. v 目 次 ………………………………………………………. vii 表. 次 ………………………………………………………. ix. 圖 次 ………………………………………………………. ixi 第一章 研究緒論 …………………………………………. 1 政 治. 大. 第一節 背景動機 立 …………………………………. 1. ‧ 國. 學. 第二節 方向目的 …………………………………. 7 第三節 預期貢獻 …………………..………………. 8. ‧.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8. sit. y. Nat.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9. er. io.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n. 第一節 工業4.0 10 a ……………………………………. v 第二節. i l C n 智慧物流h……………………..….………. engchi U. 14. 第三節 工業巨量資料 ……………………………. 17 第四節 巨量資料與智慧物流 ……………………. 20 第五節 物流業商業模式 …………………… …… 21 第六節 業務轉型 ………………………....………. 29 第七節 企業流程再造 ……………………………. 40 第八節 傳統海運向現代物流轉型 ………………. 46 第九節 航運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的策略選擇 ……. 53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 69 vii.

(1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70 第四章 個案分析 ……………………………….…………. 74 第一節 產業分析-航運業 …………………………. 74 第二節 個案營運現況之說明 ………….…………. 83 第三節 因應工業4.0時代之作法 ………………….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1 第一節 結論 …………………..……………………. 91 第二節 建議 …………………..……………………. 92 治. 政. 大 參考文獻 ……………………………………………………. 94.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表 次 表 1-1 個案公司 2007 年至 2015 年營業收入、盈虧 、貨櫃數量統計表 …………………………………. 4 表 2-1 業務轉型、業務重組、業務流程再造的比較 ……. 31 表 2-2 業務轉型與多角化的區別 …………………………. 32 表 2-3 BPR 的定義 ………………………….………………. 41. 治. 政 表 2-4 工業經濟時代與資訊經濟時代管理方式的比較…. 42 大. 立. 表 4-1 世界十大貨櫃船公司運力排名 ……………………. 74.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13) 圖 次 圖 1-1 個案公司 2007 年至 2015 年營業收入圖 …………… 5 圖 1-2 個案公司 2007 年至 2015 年營業盈虧圖 …….………. 5 圖 1-3 個案公司 2007 年至 2015 年營業 TEU 圖 …………. 6 圖 2-1 四次工業革命及特徵 ………………………………. 11 圖 2-2 工業 4.0 的機會空間 …………………………………. 18 圖 2-3 BPR 實施結構 …………………………………..……. 44 治. 政. 大.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立…………………………………………. 69. ‧ 國. 學. 圖 3-2 訪談問題架構圖 ……………………………………. 73. ‧. 圖 3-3 研究步驟圖 ……………………….…………………. 73. sit. y. Nat. 圖 4-1 航運產業鏈關係圖 …………………………………. 76. er. io. 圖 4-2 航運產業鏈架構圖 …………………………………. 77. n. al 圖 4-3 個案公司組織結構圖 ……………..…………………. 84 iv 圖 4-4. n U engchi 個案公司西航線圖 …………….…………………….. Ch. 88. 圖 4-5 個案公司東航線圖 ………………….………………. 89 圖 5-1 完整海運生態鏈 ……………………………………. 92. xi.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n U. v.

(15) 第一章 研究緒論 工業4.0自從2011年在工業大國德國漢諾威工業展(EMO)被提出, 就如火如荼地全球蔓延發展,不僅促進工業生產觀念的大進化,更帶 動全球各種產業的積極落實。當然,與機器設備必不可分的海運業, 更是處於工業4.0時代的潮流,投入工業4.0的發展已是必然趨勢。有 鑑於此,海運業者如何進行工業4.0的發展,而建立推動的策略與模 式,進而利於物流業整體營運績效的提昇,即是本研究的主軸。所 以,本研究不僅針對工業4.0進行文獻探討,並從個案公司營運現況、 產業結構、工業4.0狀況等三方向進行分析,以其萃取其重要的關鍵要. 政 治 大 本研究亦期經由本個案研究,可供學術探討與企業實務相關的參考, 立. 素,而期益於個案公司推動工業4.0與推動策略與模式的建立。除此, 而利於物流業推動工業4.0研究領域之發展。. 背景動機. ‧. ‧ 國. 學. 第一節. y. Nat. 進行本研究的背後緣由與基本想法,如下分成背景與動機說明:. io. sit. 一、研究背景. a. er. (一)工業4.0帶動商業與服務創新. n. v l 製造革命只是工業4.0的基礎條件,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商業模式與 ni C. U. hengchi 智慧服務體系的創新技術變革,兩者才是未來工業界競爭的藍海。隨著 智慧感測和3D視覺技術成熟,將帶動商業與服務模式創新的良性循環。 未來工業界的機會空間可以分為四部分:  滿足使用者可見需求和解決可見問題,如品質、汙染和浪費等問 題,需要持續改善與不斷完善的標準化。  避免可見問題,從使用資料中挖掘新的知識,對原有生產系統和產 品做加值改善。  利用創新方法與技術解決未知問題,例如具有自動察覺能力的設 備,以及利用智慧手環管理睡眠品質,都是使未見問題透明化,進 而管理和解決。  尋找和滿足未見的價值缺口,避免未見因素的影響,需要利用資料 1.

(16) 分析產生的智慧資訊創造新的知識和價值,是工業 4.0 最終目標。 透過分析資料、預測需求、預測製造、利用資料去整合產業鏈和價 值鏈,是工業4.0的思維。現在各個領域都在談大數據,大數據本身是一 個看待問題的新方式,利用大數據創造價值才是根本目的。工業4.0是一 場在未見世界中的戰爭,數據分析則是連接可見與未見世界的橋樑。 由於互聯網和電腦技術高度發展,在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過程中引 發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技術、商業模式和創新模式等方面的深層 變革,是整個工業系統邁向全面智慧化的革命性轉變。 1.聚焦需求 創造產品價值 工業4.0的另一個特點,是製造過程和製造價值向使用過程的延續,. 政 治 大. 不僅關注將一個產品製造出來,還應該關心如何使用好這個產品,實現 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立. 產品的創新和創值,不再以滿足使用者可見的需求為導向,而是利. ‧ 國. 學. 用使用者的使用資料去創建使用情景模擬,從中找到用戶需求的缺口, 或稱「未見的需求」,因為即便是用戶自己都很難意識到。. ‧. 在工業4.0時代的市場競爭,會從以往滿足客戶可見的需求,轉向尋找用. sit. y. Nat. 戶需求的缺口。以往將產品賣給客戶後,就幾乎到達生產價值鏈的終 點,工業4.0時代將價值鏈延伸到雲端,以產品作為服務的載體,以使用. io. a. er. 資料作為服務的媒介,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挖掘用戶需求的缺口,並利用. n. v l 資料採擷產生的資訊服務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ni C. U. hengchi 例如未來人們到店內選車,不只是選擇車型、顏色和內飾等客製化. 特徵,還可以在布滿感測器的車內試駕,感測器自動記錄整個座椅上的 壓力分布,一款符合用戶身形和坐姿習慣的座椅就自動設計完成了;在 用戶開車過程中,汽車內部的感測器自動記錄使用者的駕駛動作,進而 預測用戶的駕駛習慣,兼顧駕駛操作感、舒適性的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 被自動匹配完成。在用戶駕駛汽車的過程中,汽車能夠自動識別用戶駕 駛習慣的改變,提醒用戶對於能源消耗和剩餘里程的影響。 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車能夠透過巨量的交通資料預測未來一段時間 內可能通過道路的擁堵情況,並為使用者推薦最佳行駛路徑。在駕駛過 程中,汽車還可以記錄路面平整情況,在系統內分享,提醒後面的駕駛 者減速駛過一段坑窪路面,隨後這些資料被發送給市政管理部門,第二. 2.

(17) 天再經過相同路段時發現坑窪的路面已經被修補好了。 用戶回家後,可以透過手機或網頁查看一天的駕駛紀錄,不同駕駛 模式下的能源消耗一目了然,可以與社區內其他用戶比一比誰更加節能 環保,系統還提供相應的駕駛習慣改善建議。 查看汽車的健康狀態報告,包括各個關鍵零組件和故障風險,相匹 配的維護保養建議也被自動提供,網上預約後就可以到4S店進行維護, 如果只是簡單的更換,還提供影片及文字講解的詳細步驟說明。 以上情景未來5年甚至更短時間就可現實,工業界賣給使用者的不 再是產品,而是價值能力。對於駕駛者而言,汽車帶來行動力、時尚 感、經濟性、舒適性和安全性等一系列能力,這些能力將根據使用者使. 政 治 大 2.智慧感測、3D視覺技術助攻 立. 用情況和需求提供客製化的最佳匹配。. 再舉一個日常生活例子。我們買鞋墊只會問要買多大碼,同一個尺. ‧ 國. 學. 碼每個人得到的鞋墊都相同,但其實每個人腳的形狀、體重、站姿、走 路習慣、搭配的鞋子都不同,因此不可能有一款鞋墊能夠同時滿足每一. ‧. 個人的需求。美國爽健(Dr. Scholl)公司在賣給用戶鞋墊前,先讓用戶 布,隨即客戶就可以獲得一個客製化的鞋墊。. io. sit. y. Nat. 站在一個連接感測器的踏板上,系統會記錄使用者站立時足底的壓力分. a. er. 這其實只是開端,還有更多價值空間可以挖掘。比如足部壓力資料. n. v l 的採集只考慮站立情況,但是走路和跑步時的壓力分布同樣重要,同時 ni C. U. hengchi 還要考慮與運動鞋、高跟鞋、皮鞋等不同鞋子的搭配。這些資料可以賣 給製作鞋子的公司,在買完鞋墊後向用戶推薦一款適合搭配的鞋子。這 些資料如果結合醫學研究,還可以提醒用戶站立姿勢和跑步習慣可能造 成足部和膝蓋損傷的風險,提供改善習慣的建議。 製衣公司也是一樣,在給用戶進行量體時都是按照固定姿勢,沒有 考慮使用者在動態情況下的舒適度。如果我是一名教師,經常要抬手在 黑板上寫字,手臂運動幅度很大,手肘和腋下部分就需要加大彈性。 因此,未來量體應該是動態,給使用者穿上特製衣服後按照喜好隨 意活動,衣服的感測器會自動記錄幾個關鍵位置的應力情況,據此為使 用者製作出更加合身的衣服。這些隨著智慧感測和3D視覺技術成熟,已 經變得觸手可及,是科技進步帶動商業與服務模式創新的良性循環。. 3.

(18) 由此不難看出,資料是為使用者提供客製化產品最重要媒介,無論 是發現用戶價值缺口、發現和管理未見問題、實現無憂的生產環境 (Worry-Free Productivity)料將自動決定生產系統各個環節的決策,實 現生產上下游的整合,人的工作難度大大降低,工廠組織架構趨於扁 平,生產資源利用效率更加優化。 工業4.0為目標,藉由大數據分析深化既有的精密製造優勢,精進生 產效率。提升附加價值,跨入按需生產(Production on demand)的經營模 式在科技服務階段需跨足雲端,大數據與服務領域,積極朝商貿邁進。 上述這些種種規劃將改變人類生活模式,但要瞭解有了這個網絡方 便的規劃後,如何使供應者將物品能夠順利、快速送到使用者處,這需. 政 治 大 行,我們海運公司就是做這個任何貨品移動的角色,因此傳統的思維已 立 要很綿密且精確的運輸系統,所謂物聯網,概念形成網路規劃付之實. 無法應付貿易商品模式需求,所以應積極投入,舉凡物流、報關、交通. ‧ 國. 學. 運輸等相關行業的整合與規劃。 (二)個案公司營運變化甚鉅. ‧. sit. Nat. 至2015年營業收入、盈虧、貨櫃數量統計如下 :. y. 個案公司主要業務航線為台灣-香港-華南地區(珠三角),其自2007年 表1-1個案公司2007年至2015年營業收入、盈虧、貨櫃數量統計表. io. 年盈虧. er. 營運總收入. al. n. v i 26,542,117.13 US$ -585,651.31 n Ch e nUS$ 33,458,060.00 g c h i U548,136.05. 2007年 US$ 2008年 US$. 營運TEU數 73,817 82,916. 2009年 US$ 28,930,515.00 US$. 1,255,404.63. 80,616. 2010年 US$ 38,773,908.79 US$. 4,677,868.38. 96,808. 2011年 US$ 41,272,716.84 US$. 1,051,682.38. 99,151. 2012年 US$ 47,352,318.09 US$. 3,808,533.21. 104,708. 2013年 US$ 47,925,289.92 US$. 4,395,274.69. 105,866. 2014年 US$ 50,363,279.89 US$. 4,667,409.08. 112,532. 2015年 US$ 44,222,604.50 US$. 1,988,284.51. 104,830. 由上列統計數字得知2014、2015年高峰後,現在2016年前五個月;  在營運收入方面 2016 年前五個月比 2014 年減少 21%,比 2015 年減. 4.

(19) 少 30%。  在營運數量方面 2016 年前五個月比 2014 年減少 21%,比 2015 年減 少 18%。  在盈虧方面 2016 年前五個月為(-USD 555,812)而 2014 年為+USD 1,868,920 ; 2015 年為 +USD 1,579,6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io. n. al. er. 圖1-1個案公司2007年至2015年營業收入圖. Ch. engchi. i n U. v. 圖1-2個案公司2007年至2015年營業盈虧圖. 5.

(20)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圖1-3個案公司2007年至2015年營業TEU圖. ‧ sit. y. Nat. 上述這些資料,都一再顯示2016年公司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轉變海 運產業傳統思維及經營模式為當務之急。. io. a. er. 有鑒於上述(ㄧ)(二)的背景,可知現今工業也進入4.0被視為“第四次. n. v l 工業革命”在工業4.0的模式下,人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功能跳過中間的 ni C. U. hengchi 銷售環節,直接向智慧工廠訂購商品,從設計到功能都可以客製化,且 價格更低廉。這是人類生活方式天翻地覆的大改變,因此傳統海運行業 也要抓住這股浪潮跟著轉型,因應市場需求才有機會存活,否則一個巨 浪打下來沒有站在浪頭是會消失無蹤的,不得不戒慎恐懼。所以,我們 傳統海運公司如不能夠積極隨著4.0時代來臨求新求變,勢必被淘汰出 局,因此如何轉型佈局是最主要的課題了。. 二、研究動機 個案公司從成立到現在,期間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危機、 大陸崛起BDI指數大漲帶動貨櫃輪船租大漲。等大環境經濟起伏劇烈變 動。而建華公司走過22年,目前員工有220員,年營業額有二十億的小. 6.

(21) 型企業,她如何能夠生存至今,然而到了2014、2015年的高峰後,2016 年上半年出現多年來未有的負成長及虧損,這是否意味著公司正面臨經 營瓶頸?如果是,個案公司應如何渡過如何轉型並迎接往後挑戰,使公 司可以永續經營。然當前正處於工業4.0時代一般工廠都積極轉化為智慧 工廠,而以往海運業的營運模式為港對港(Port to Port),是否亦應跟進工 業4.0腳步轉為門對門(Door to Door)服務。但是個案公司若要達到門對門 的服務,不僅需要結合海運、報關、運輸、倉儲等全方位服務細節方能 達到效果,更要從傳統的點對點擴及到整個面,才能達到完整的服務效 果,進而促成個案公司突破瓶頸。 因此,本研究的動機,主要是如下兩方面:. 政 治 大. (一)協助海運業在工業4.0時代進行策略轉型面臨問題的挖掘. 立. 與克服. sit. 方向目的. ‧. Nat. 第二節. y. 略,利於個案公司整體績效的提升. 學. ‧ 國. (二)協助個案公司在工業4.0時代建立策略轉型的模式與策. io. 的,並分別說明:. er. 為促使本研究的聚焦探討,本研究提出如下三方面的方向與目. a. n. iv l C 一、分析研究主體之設備海運業產業發展現況及產業結構, n hengchi U 以利研究主題的掌握。 首先,對於本研究主體之海運業產業發展現況及產業結構之複雜體 制與繁瑣業務,進行各種分析,而清楚地呈現產業的特性、個案公司所 處的內外環境,進而利於研究主體的掌握與後續研究的進行。. 二、針對工業4.0與發展策略的角度進行文獻探討,以奠立研究 架構與實施步驟基礎。 其次,本研究先對工業4.0與採取哪種發展策略的角度之各種相關理 論與應用,進行文獻探討,藉以獲得正確的研究知識,並啟發基礎的研 究觀念,進而奠立本研究的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以促有序進行。. 7.

(22) 三、探討個案公司為客戶發展工業4.0之關鍵重要因素,以利 整體績效的呈現。 最後,本研究依據前述文獻探討、產業特性與個案發展進行探 討,繼而針對個案公司在當前工業4.0時代下進行策略轉型之過程與結 果,進行關鍵重要因素之分解與剖析,並提出合理可行方向,以利個 案公司之策略轉型整體模式的建立。. 第三節 預期貢獻 對於本研究的預期貢獻,可分為對學術研究與企業實務兩方面,. 政 治 大. 如下分別說明:. 一、學術研究方面 立. (一)有助了解海運業產業因應工業4.0而進行策略轉型之實. ‧ 國. 學. 況、困難、因應之道。. (二)從中獲得更多啟示與重點,以助於未來相關研究。. ‧ sit. y. Nat. 二、企業實務方面. (一)有助個案公司掌握其發展因應工業4.0時代所需的策略轉. io. a. er. 型之關鍵要項。. n. v l (二)提供相關企業於因應工業4.0時代進行策略轉型的思考根 ni C. 基與注意之處。 h e n g c h i. U.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本研究論文共分五章節,個章節內容的要點略述如下: 第一章 研究緒論: 主要說明研究之背景動機與方向目的,並闡述預期貢獻、論 文結構及相關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針對工業4.0的意義與發展、工業4.0帶來的改變(如巨量資料 等)、業務轉型與流程再造、海運業轉型與轉型策略等方面進. 8.

(23) 行相關文獻的探討。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架構、方法、進行研究之步驟與範圍。 第四章 個案分析探討: 針對海運業的產業狀況、個案公司的營運發展、個案公司為 因應工業4.0的投入等進行深度訪談,進而分解剖析而呈現其 方向與要點。 第五章結論建議: 針對海運業的個案公司因應工業4.0時代,而進行策略轉型作 法之分析,並嘗試提出整體結論與相關建議,以供相關企業. 政 治 大. 與學界參考。. 第五節 研究限制. 學. ‧ 國. 立. 本研究的研究主題,雖然與時代的趨勢結合,但是研究的進行. ‧. 與完成,乃具有如下的限制:. sit. y. Nat. 一、個案研究之限制. 本研究屬於單一個案的研究方式,資料雖經由詳細地蒐. io. a. er. 集、閲讀、判斷與整理,但內容的闡述仍以此個案的單一角度. n. v l 進行邏輯推理,則恐無法以一推多。所以,本論文具有無法完 ni C. hengchi 整代表一般現象的限制。. U. 二、實務導向之限制 由於研究者身處產業多年,因而深受多年實務經驗的影 響,則對於部分內容的分析難免融入個人主觀認知,雖然研究 者已盡力依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與完成,但是仍屬不易完全符 合學術要求。所以,本論文具有偏向實務導向的限制。. 9.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篇論文研究主題工業 4.0 下台灣航運企業策略轉型之研究,因此 本論文從工業 4.0、智慧物流、工業巨量資料、巨量資料與智慧物流、物 流業商業模式、業務轉型、企業流程再造、傳統海運向現代物流轉型與 航運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的策略選擇等 9 個主題來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工業 4.0 工業 4.0 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工業 4.0 模式下,人們可以 跳過中間的銷售環節,直接向智慧工廠訂購商品,從設計到功能,都可. 政 治 大. 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訂製,而且價格更低廉。(工業 4.0 工作組,2013). 立. (一)工業革命的演進. ‧ 國. 學. 歷史上,人類社會先後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發 生在 18 世紀至 19 世紀,始於英國,逐漸發展到法國、美國、德國、義. ‧. 大利等國。這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使用為標誌,在工業製造業領域, 人類實現了機械生產代替人工勞動的重大進步。. sit. y. Nat.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於 19 世紀後半期,電氣化是這次革命的主要. io. er. 標誌,因此又叫“電力革命”。在工業製造業領域,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 了工業生產線的形成,零組件生產與產品裝配成為彼此獨立的環節,這. n. a. l C 開創了產品批量生產的新模式。. h. i. i n U. v. e n世紀後半期。原子能、電腦、空間技術 gch 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於 20. 和生物工程都是這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誌,又被稱為“資訊革命”。這一 階段,科技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資訊科技、新能源技 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發展迅速,不僅改變了社會經濟發展方 式,更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在工業製造業領域, 電子工程和資訊科技在這一時期被植入到工業過程中,實現了生產過程 的自動化。自此,機械能夠逐步替代人類作業。德國有強大的機器和設 備製造業,在資訊科技領域也表現出很高的水準和能力。在開拓新型工 業化的探索中,他們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觀念:工業 4.0。這一觀念最早 在 2011 年德國舉辦的工業設備展覽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2011”上提. 10.

(25) 出,兩年後,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2013”上,工業 4.0 策略最終報告發 佈,較為有系統全面地闡述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形態、內容、面臨的挑 戰和應對之策。報告認為,工業 4.0 時代將實現由物聯網與服務網際網 路構成的“智慧工廠”,由網路技術決定生產製造過程,並實現即時管 理。工業製造業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械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實 現了電氣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實現了自動化,而今,透過工業 4.0, 將步入“分權式”的新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伴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製 造設備的出現,人類進入 了“蒸汽時代”. 伴隨著基於勞動分工的, 電力驅動的大規模生產的 出現,人類進入了大批量 生產的流水線式的“電氣 時代”. 提升了生產效率,使大規 模生產自動化水準進一步 提高. 機械化->電氣化. 模擬化->數位化. 隨著電子技術、工業機器 政 治 大 人和IT技術的大規模使用. 基於巨量資料和物聯網 (感測器)融合的系統在 生產中大規模使用. 自動化->智慧化. Nat. sit. n. al. er. io. 複 雜 程 度. y. ‧. ‧ 國. 第四次工業革命. 學. 機械自動化. 立. 第三次工業革命.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次工業革命3.0 第二次工業革命2.0 第一次工業革命1.0. 18世紀末. 20世紀初. 20世紀70年底啊. 圖2-1四次工業革命及特徵 來源:工業4.0工作組,2013. 11. 現在. 時間線.

(26) (二)什麼是工業 4.0 工業 4.0,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生產方法。 它透過智慧整合感控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建立標準化的 智慧工廠,採用動態配置的方式實現智慧生產。我們可以透過以下這些 關鍵字,初步瞭解工業 4.0 的基本觀念。(工業 4.0 工作組,2013) 1. 工業 4.0 的本質: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是工業 4.0 的本質。對於智慧產品和智慧服務,現代人並. 治 政 大 不陌生。而工業 4.0 則是要實現工廠本身的智慧化。在未來智慧工廠 立 中,人類、機器和資源能夠互相通信,就像社交網路中一樣自然。 ‧ 國. 學. 在智慧工廠中,產品從設計到製造,整個過程中產生的資料源源. ‧. 不斷地彙總成一個即時更新的“產品資料庫”,讓廠商能夠對生產流程的. sit. y. Nat. 每個細節實現動態化、精細化掌控,並根據生產需要及時做出相應改 變。即使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和故障,也可以彈性應對,最佳化決. er. io. 策。透過這種新型生產模式,生產者也可以用較低的成本讓客戶充分實 a. n. iv l C n 現個人化的訂製需求。 hengchi U 2. 工業 4.0 的原理:智慧整合感控系統. 3. 智慧整合感控系統是實現智慧工廠的前提。智慧整合感控系統是 指透過傳感網路緊密連接網路與現實世界,將網路空間的高級 計算能力有效運用於現實世界中。它將計算程序和實體程序統 合為一體,是整合計算、通信與控制於一體的下一代智慧系 統,將改變人類與實體世界的對話模式,使未來製造業中的物 質生產力與能源、材料和資訊三種資源高度融合,對實現“智慧 工廠”和“智慧製造”提供有效的保障。 12.

(27) 4. 工業 4.0 的核心: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 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是工業 4.0 的核心。它主要是指從事作業的機 器人(工作站)能夠透過網路即時存取所有與生產相關的資訊,並根據 資訊內容,自主切換生產方式、更換生產材料,將生產作業調整到最匹 配模式。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能夠實現為每個客戶、每個產品制定不同 的設計、零組件構成、產品訂單、生產計畫、生產製造、物流配送方 案,杜絕整個鏈條中的浪費環節。過去的傳統生產線生產的是統一設 計、統一標準的產品,而在動態配置的生產線中,在生產之前或生產過. 政 治 大. 程中,都能夠隨時變更最初的設計方案。. 立. 5. 工業 4.0 的目標:工廠標準化. ‧ 國. 學. 標準化是工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以高精密製造業聞名的德. ‧. 國工業之所以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現行很 多工業技術國際標準都誕生於德國。但在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產. y. Nat. io. sit. 品的“標準化”,而工業 4.0 將推行“工廠的標準化”。在工業 4.0 變革. er. 中,標準化主要是指圍繞智慧工廠生態鏈上各個環節制定合作機制。為. n. a. iv. l C 此,需要制定一整套共同標準,並透過在生產過程中推行一系列具體標 n. hengchi U. 準對生產流程進行最佳化。如果說智慧工廠代表了工業 4.0 的生產樣 式,那麼工廠標準化則是制定工業 4.0 時代的“遊戲規則”。如果一個國 家或經濟體能將自身的工業 4.0 標準推廣到國際市場,那麼就將在未來 的工業製造業的競爭中處於極為有利的領先地位。 6. 工業 4.0 的願景: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 工業 4.0 之所以被人們寄予厚望,是因為它具備解放生產力的巨大 潛力。其一,它能夠滿足用戶的個人化需求。過去,客製化產品成本高 昂,而透過工業 4.0 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即使生產一次專案、只生產. 13.

(28) 一件產品,成本也不會比批量生產高太多。其二,它具有很高的彈性, 能夠根據產品設計、零組件庫存、能源供應等情況調整製造流程。其 三,它能夠最佳化決策。由於生產過程中不斷提供資料回饋,工業 4.0 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生產全程的透明化,可以及時驗證產品設計、生產流 程是否合理,並且及時糾錯。從創新的角度來看,工業 4.0 的出現,將 開發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價值的新方法和商業模式。尤其是對新創業公司 和小企業來說,這將是他們的巨大機會。 (三)物流行業面臨挑戰:智慧物流. 政 治 大. 工業 4.0 與前三次工業革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不再以製造端的生. 立. 產力需求為起點,而是將用戶端的價值需求作為整個產業鏈的出發點;. ‧ 國. 學. 改變以往的工業價值鏈從生產端向消費端、從上游向下游推動的模式, 從使用者端的價值需求出發提供客製化的產品和服務,並以此作為整個. ‧. 產業鏈的共同目標,使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協同最佳化。. y. Nat. io. sit. 物流也將變成智慧物流,智慧物流將以顧客為中心,促進資源最. er. 佳化配置。智慧物流將會更加重視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根據消費者需. n. a. iv. l C 求的變化,彈性調節運輸的方式。其中將應用條碼、RFID、感測器、 n. hengchi U. 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透過資訊處理和網路通信平台,實 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作業和高效率最佳化管理,從而將促進區域經 濟的發展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方便人們的生活。. 第二節 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由“智慧地球”觀念衍生而來,利用射頻識別技術、感 測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透過資訊處理和網路通信技術 平台廣泛應用於物流業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基本活動環 節,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作業和高效率最佳化管理,提高物流行. 14.

(29) 業的服務水準,降低成本,減少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消耗。 (一)全程感知:系統即時監控 物流全程感知系統的功能涵蓋了指揮中心、智慧感知監控系統、 車載行動感知系統。各個系統間以 RFID 技術、GPS 技術、視訊監控技 術、行動運算技術、3G/4G、Wi-Fi 等技術實現從身份識別到對產品位 置、實體屬性和環境資訊的全面傳感識別,提升了物流作業的視覺化程 度物聯網在供應鏈上的採購、生產、運輸、倉儲、配送、銷售、售後和 回收活動環節等各個環節都存在具體有效的應用,從而能夠打造出完整. 政 治 大. 的智慧物流體系。以下分別說明之。(郝賢雲,2014) 1. 採購活動環節. 立. ‧ 國. 學. 在採購環節採用物聯網技術中的 EPC/RFID 技術,可以識別不同原. ‧. 料的生產廠商和生產日期,有效地控制採購量和合理安排採購批次;同. sit. y. Nat. 時也可以監控原料採購的品質,保證採購效率和採購過程的合理性。特. io. n. 證了產品品質和售後服務的即時追蹤。 a 2. 生產活動環節. er. 別是對大宗複雜原材料和配件的唯一標識的記錄,便於管理和識別,保. iv l C n hengchi U. 把 EPC/RFID 技術應用到生產過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就會得到很 大的提高。該技術的使用可以完成對原材料、零組件、半成品和產成品 的動態監控和準確識別,降低由於人工作業不當而引起的錯誤和成本, 從而實現效率和效益的雙豐收。同時,該技術還能夠有效的協助管理人 員掌控生產進度,出現缺貨的情況時能夠及時發出補貨資訊並補貨。這 樣可強化對生產過程的即時監管和生產品質的有效控制,促進生產過程 的穩步和順利。. 15.

(30) 3. 運輸活動環節 在運輸環節採用車載行動感知系統(GPS/GIS 追蹤系統),該系統採 用車載觸控式螢幕來為司機提供必要的配送資訊。如何為司機提供行車 導航,指導配送具體位置,對車輛入位提供引導,避免誤入車位的情 況;為司機提供裝貨資訊,使其能夠明確貨物裝載量;如果遇到緊急事 件或特殊狀況,還可以透過該系統直接客服指揮中心,進行即時語音通 訊、手動開啟電子門鎖。同時該系統具備對公司所屬的在全國運行的車 輛進行有效管控的功能,能夠對車輛進行定位、感知、追蹤和智慧調. 政 治 大. 度。同樣借助於這一技術,物流資訊平台可以對行動中的車輛發出指. 立. 令,提供線上配貨資訊,讓返程的空車就近配貨,實現線上即時管控,. ‧ 國. 學. 提高物流運輸環節的效率。 4. 倉儲活動環節. ‧. RFID 技術運用於倉庫中可以達到存取貨物的自動化和庫存盤點的. y. Nat. io. sit. 高效率化,相對於人工存取和盤點貨物而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 er. 工作成本,所以 RFID 技術廣泛應用於倉庫管理中。RFID 技術與智慧. n. a. iv. l C 貨架技術的融合,實現了收發退貨的正確性,保證了補貨的及時性,能 n. hengchi U. 夠準確掌握庫存的容量資訊、物品的堆放情況及空間利用情況。這些技 術優點有利於提高階主管理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倉儲成本及各種 不利的損耗。 5. 配送活動環節 配送指在經濟合理區域範圍內裡,根據客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 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用,並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工作過 程。物聯網技術在在配送過程的運用有很多好處,如加快配送的速度、 縮短挑揀的時間、提高工作準確率和減少成本等。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 16.

(31) 下,可以完成如下配送過程:配送商品貼上電子標籤→貨物經過配送中 心大門→門上的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籤上的資訊並存入資料庫→系統將資 訊與發貨記錄進行核對→出示檢測問題→更新電子標籤並顯示商品存放 地點和狀態。這樣,工作人員只需操控網路就可以輕鬆掌握庫存情況、 可以知道商品運送到什麼地方及預計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可以查到商品 的具體資訊等。 6. 銷售活動環節 7. 電腦資訊科技應用到物流業將對物流的銷售環節起到最佳化作. 政 治 大. 用。它能夠縮短銷售過程、動態監控庫存、即時追蹤運輸、及. 立. 時快捷補貨,極大地提高銷售環節的工作效率,也減少由於人. ‧ 國. 學. 工手動操作而引起的錯誤。售後和回收活動環節. ‧. 消費者購買商品後,透過商品的識別標籤,瞭解到商品從原材料 到生產過程等詳細資訊。並在售後服務時間段內,企業根據 POS(Point. y. Nat. io. sit. of Sale)系統、客戶資料庫管理技術、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系. er. 統提供的資訊,即時追蹤消費者的使用情況,及時回饋資訊,如有在使. n. a. iv. l C 用過程中的問題追溯生產問題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提高顧客的服務水 n 準,提升市佔率。. hengchi U. 第三節工業巨量資料 在工業 4.0 時代,資料是為使用者提供客製化產品最重要的媒介, 工業 4.0 時代的製造將透過資料把終端使用者與製造系統相連接,這些 資料將自動決定生產系統各個環節的決策,實現生產上下游環環相扣的 整合,人的工作難度將被大大降低,在這種模式下工廠的組織架構將趨 於扁平,生產資源的利用也將更加最佳化。. 17.

(32) 未來工業界的機會空間可以被分為四個部分,如圖 2-2 所示。第一 個部分是滿足使用者可見的需求和解決可見的問題。第二個部分在於避 免可見的問題,需要從使用資料中探勘新的知識為原有生產系統和產品 增加價值。第三個部分在於利用創新的方法與技術去解決未知的問題, 如具有自省能力的設備,以及利用智慧手環管理睡眠品質等例子都是使 不可見的問題透明化,進而去加以管理和解決不可見的問題。第四個部 分是尋找和滿足不可見的價值缺口,避免不可見因素的影響,這部分需 要利用資料分析產生的智慧資訊去創造新的知識和價值。. 立. ‧ 國. ‧. 第一部分:持續的 第三部分:利用創 改善與不斷完善的 新方法與技術解決 標準化 未知問題. n. a. er. io. sit. y. Nat. 解決. 第二部分:利用新 第四部分:利用智 知識增加價值 慧資訊去創造新的 知識和價值. 學. 避免. 政 治 大. l 可見的. Ch. v. 不可見的 ni. engchi U. 圖 2-2 工業 4.0 的機會空間 資料來源:李傑,2015 (一) 工業 4.0 的巨量資料環境 巨量資料是工業 4.0 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為什麼?在美國和德國 的工業 4.0 規劃中都提到了巨量資料,而巨量資料在工業領域中的興起 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李傑,2015) 1.設備自動化過程中,控制器產生了大量資料,然而這些資料所蘊 藏的資訊和價值並沒有被充分探勘;. 18.

(33) 2.隨著感測器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獲取即時資料的成本已經不 再高昂; 3.嵌入式系統、低耗能半導體、處理器、雲端運算等技術的興起使 得設備的運算能力大幅提升,具備了即時處理巨量資料的能力; 4.製造流程和商業活動變得越來越複雜,依靠人的經驗和分析已經 無法滿足如此複雜的管理和協同最佳化的需求。 (二)工業巨量資料的價值. 政 治 大. 從應用端來看,巨量資料環境能夠為工業界帶來的價值主要展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 立. ‧ 國. 學. 1.以較低成本滿足用戶客製化的需求;. 2.使製造過程的資訊透明化,提升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和資. ‧. 源消耗,實現更有效的管理;. y. Nat. sit. 3.提供設備全生命週期的資訊管理和服務,使設備的使用更加高效. er. io. 率、節能、持久;減少維運環節中的浪費和成本,提高設備的可用率;. al. n. v i n Ch 4.使人的工作更加簡單,甚至部分代替人的工作,在提高生產效率 engchi U. 的同時降低工作量;. 5.實現全產業鏈的資訊整合,使整個生產系統協同最佳化,讓生產 系統變得更加動態和彈性,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 (三) 物聯網的潛在危機 說到工業巨量資料環境的產生,毋庸置疑,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現今大家公認的工業智慧化的重要基礎方法工業巨量資 料的探勘也應該有“二維”方向。首先是垂直的價值探勘,需要使用工業 巨量資料思維,從針對應用價值的功能與目標出發,反推需要分析與利 19.

(34) 用的資料要求,進而設計滿足要求的物聯網資料環境與資料標準,這是 前提。 (四)探勘工業巨量資料價值的核心技術—CPS 智慧整合感控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即:從實體空間 的對象、環境、活動中進行巨量資料的蒐集、存儲、建模、分析、探 勘、評估、預測、最佳化、協同,並與物件的設計、測試和運行效能表 徵相結合,產生與實體空間深度融合、即時互動、互相耦合、互相更新 的網路空間;進而透過自感知、自記憶、自認知、自決策、自重構和智. 政 治 大. 慧支援促進工業資產的全面智慧化。(李傑,2015). 立. 第四節巨量資料與智慧物流. ‧ 國. 學. 巨量資料所涉及的資訊量規模巨大,巨量資料技術使得人類認識. ‧. 世界的觀念及方法發生變革。智慧物流是利用整合化、智慧化、行動化. sit. y. Nat. 技術,使物流系統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 的某些問題的能力,它包含了智慧運輸、自動倉儲、動態配送及智慧資. er. io. n. 訊的獲取、加工和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為供應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潤, a v. i l C n 為需求方提供最佳的服務,同時也應實現消耗最少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 hengchi U 源,從而形成完備的智慧物流整合管控體系。(張國伍, 2015) 巨量資料觀念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人們認識世界由因果 關係變成相關關係;二是原來做抽樣調查,現在講資料全面性;三是現 在不再追求精確性,而是追求複雜性。巨量資料出現的背景就是資訊爆 炸,或資料爆炸。除了傳統的資料以外,社交網路、電子商務、行動互 聯等大量資料的誕生出現了巨量資料。 智慧物流要求具備資訊化、數位化、網路化、整合化、視覺化等. 20.

(35) 先進技術特徵,依據巨量資料對物流資訊處理流程,歸納巨量資料背景 下的智慧物流資訊科技主要包括智慧物流資訊捕捉技術、智慧物流資訊 推送技術、智慧物流資訊處理技術、智慧物流資訊分析技術、智慧物流 資訊預測技術。 智慧物流資訊處理技術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即時性。智慧物流資訊 分析技術利用資料探勘技術對物流市場資料進行分群分析,能夠有效幫 助物流企業規避風險、做出合理決策。 對於物流來說,物品的智慧化應該從製造開始,所有環節的智慧. 政 治 大. 化,就是智慧物流階段的到來。智慧化,從決策出發,從企業決策和主. 立. 管決策出發。綠色化,從節省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出發。全球化和國際. ‧ 國. 學. 化,服務的高品質化。協同化,交通行業需要協同,物流領域更需要協 同。. ‧. 物聯網包括巨量資料和智慧物流發揮重要的作用。貨櫃追蹤管理. y. Nat. er. io. 全性。. sit. 和監控,運用物聯網 RFID 技術,能夠大大提高貨櫃利潤率和效率及安. al. n. v i n Ch 巨量資料背景下,智慧物流服務強調的是行動端的服務。 engchi U 第五節物流業商業模式. (一) 荷蘭 TNT“因地制宜”模式 1. 引導企業走“規模化”道路 荷蘭 TNT 快運在調整經營結構中,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模式。TNT 快運在歸納澳洲 TNT 快運和歐洲快運的經驗,將快運的經營模式變分 散獨立經營到統一經營,從各自形成系統、網路變成一個系統、一個網 路,從運輸的“小而全”到快運各個環節的專業化作業、標準化作業。重. 21.

(36) 組後充分發揮了大規模、大網路的作用,展現快運規模經濟,以網路和 規模效益取勝。它的這種經營結構的調整模式,引導企業向規模化方向 發展,鼓勵跨行業、跨區域企業購併重組,發展一批全國性和區域性的 物流和快運企業。 2. 結合各國國情“因地制宜” 荷蘭 TNT 快運與物流發展的經驗證明:沒有強大的、有一定規模 的貨物快運網路的支援,其物流業務就無法發揮更大的效益。透過快的 網路系統為物流供應鏈管理從運輸、配送延伸到倉庫管理、包裝、簡易. 政 治 大. 加工、原材料訂購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礎,說明了物流與快運有著密切的. 立. 關係。物流企業要從運輸、倉儲和代辦服務入手,向兩頭逐步拓展業. ‧ 國. 學. 務,一方向為他們的貨物運輸、倉儲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為他們提供其 他的物流業務方面的加值服務。專業運輸企業也要加強水平聯合,擴大. ‧. 網路,這樣才能提供更多、更廣泛的服務。發展物流既需要傳統、專業. y. Nat. sit. 的運輸倉儲企業轉變成新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更需要一些具有物流理. a. er. io. 念、物流策劃、供應鏈管理等整合管理能力的物流企業。要發展新型的. n. v 物流企業,需要物流專業人才,要加大物流入才的教育,造就具有物流 l ni Ch. U i e h n c g 理念、懂管理、精通技術的物流入才,透過這些人才進入物流企業,提 升物流企業的管理水準和服務水準,才能形成新的物流理念、推動物流 發展。發展物流同時要將物流資訊化同步發展。透過資訊系統將物流供 應鏈地連接起來,利用物流資訊系統與工業企業、銷售企業的資訊系統 相連。所以物流資訊系統的開發要立足於本企業的物流業務,同時資訊 系統要實行開放性,與其他企業的物流資訊系統相銜接。(亞太博宇, 2009) (二) 物流企業競爭策略模式. 22.

(37) 物流企業要想在物流市場獲得穩定的市佔率,就需要建構一定的 稀有性資源,其中,倉儲和運力是最基礎的必備條件。歸納物流企業策 略致勝的十個作業模式,可以得出現代物流企業穩健快速成長需要注意 的重點。其內容如下:(亞太博宇,2009) 3. 作業模式一 企業專門為某一具備一定壟斷競爭市場地位的大型運輸企業做獨 家貨運代理,負責為其攬取貨源,同時,企業在此基礎上自行展開與所 代理業務有關的各種延伸業務,這樣,一方面有助於所代理的運輸企業. 政 治 大. 專注於做好本企業的核心運輸業務,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又. 立. 為廣大貨主提供運輸業務為核心的一條龍物流服務,而這又將有助於所. ‧ 國. 學. 代理的運輸企業貨源的大量增加。當所代理的運輸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增 加運力後,又能進一步為廣大貨主提供更加高品質和全面的服務,這就. ‧. 形成一種多方良性互動的局面,從而保證了企業具有較好的成長性。. y. Nat. er. io. sit. 4. 作業模式二. 從進出口貿易業務和部分簡單物流業務到全面供應鏈管理業務。 a. n. iv l C n 此種模式的原理是,在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和部分物流業務的基礎上, hengchi U 整合企業的優勢資源,適應世界物流業發展的規律,為不同行業、不同 類型的客戶企業提供全面的量身訂制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5. 作業模式三 以倉儲為基礎,向運輸、配送等相關業務延伸。此種模式的原理 是以倉儲業務作為企業的基本業務,向與倉儲有關的運輸和配送等業務 延伸,進而為客戶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在增加業務種類和利潤成長點的 同時,又反過來促進企業原有的倉儲業務的發展。. 23.

(38) 6. 作業模式四 企業在成立之初即專門針對某些類別客戶為其提供部分或全面的 企業物流委外服務,並隨著這些類別客戶的業務發展而增加相應的物流 業務。此種模式專門針對某些類別客戶為其提供企業物流委外服務,成 為這些類別客戶專業的企業物流委外商,隨著企業提供該項服務內容的 擴充和品質的提高,可以取得更多同類客戶的信任,從而可以佔據更多 的市佔率。 7. 作業模式五. 政 治 大. 高標準、高起點地直接按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標準進行新建物. 立. 流企業的規劃和投資。此種模式的原理是在企業正式介入物流行業或進. ‧ 國. 學. 行大規模擴張之前,即根據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趨勢,發揮後發優勢,按. ‧. 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要求,高標準、高起點地進行企業物流專案的規 劃、投資和作業。. sit. y. Nat. 8. 作業模式六. er. io. n. 以空運代理、海運代理為基礎,並整合從事代理報關報檢、深港 a v. i l C n hengchi U 運輸和部分港口業務或其他業務。此種模式的原理是以傳統的空運代理 或海運代理業務為基礎,同時實行多角化發展的政策,展開代理報關報 檢業務等,採取見縫插針,有業務就做的經營策略,努力增加企業的經 濟成長點,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 9. 作業模式七 投資興建貨櫃碼頭,不斷提高貨櫃碼頭的現代化管理水準。此種 模式的原理是透過投資興建貨櫃碼頭,建造用於貨櫃班輪停靠的泊位, 並興建其他相關碼頭配套設施,以吸引各國船舶公司開設的不同航線的. 24.

(39) 貨櫃班輪定期掛靠碼頭,向停靠碼頭的貨櫃班輪收取相關的費用而取得 一定的獲利。 10. 作業模式八 組建貨櫃運輸車隊,大力發展公路運輸業務。此種模式的原理是 透過購置一定數量的車輛,組建一定規模的貨櫃運輸車隊,展開普通貨 櫃疏港運輸、碼頭內運拖車運輸服務、保稅區運輸和危險化學品運輸等 專業化公路運輸業務。 11. 作業模式九. 政 治 大 成立航空公司,展開國際和國內航空運輸業務。此種模式的原理 立. ‧ 國. 學. 是透過購置一定數量的飛機,經營一定數量的國內航線、國際和地區航 線,向使用其航空運輸服務的貨主收取運費和其他相關費用而獲得一定. ‧. 獲利。. sit. y. Nat. 12. 作業模式十. er. io. 投資大型物流園區,並以物流園區為單位展開承攬企業物流委外. n. al 業務。此種模式的原理是透過投資興建物流園區,為入駐客戶提供用於 iv n U engchi 倉儲、配送、展覽、交易、辦公、生活整合需要的場地和設施以及相關. Ch. 配套服務,向其收取相關費用而獲得一定的獲利。 歸納上述十個作業模式,得出現代物流企業穩健快速成長需要注 意以下幾方面的重點:首先是物流企業如果要尋求穩健的發展之道,首 先就必須從運輸方式的角度,或從將服務對象定位於哪一行業,甚至哪 一行業中的哪一類企業的角度,或從其他有效角度,找到一個市場切入 點,選擇企業要重點發展的物流業務。其次是在當前物流市場競爭十分 激烈的情況下,要想在物流市場獲得穩定的市佔率,就需要建構一定的. 25.

(40) 稀有性資源,其中,倉儲和運力是最基礎的必備條件。所以,在找準市 場切入點之後,就必須為展開業務需要而建構帶有一定稀有性特點的物 流資源,或倉儲,或運力,以保證企業所要服務的客戶因為物流資源的 稀有性而對企業提供的業務產生較大和穩定的需求,從而保證企業展開 的業務具有可靠的客戶來源。三是物流企業在物流市場的某一業務領域 站穩腳跟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發展方向的選擇:或進一步提高既有 業務的專業化水準,將既有業務做精、做專、做大和做強;或在供應鏈 上向不同環節的業務領域進行垂直延伸,為客戶提供一站服務,以有效. 政 治 大 業務已經有了垂直延伸以後,再向其他行業進行水平的延伸。四是在業 立 提高客戶的供應鏈競爭優勢作為物流企業的努力方向,在對某一行業的. ‧ 國. 學. 務發展的過程中,大力進行企業的品牌建設,努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並透過多種方式參與大型企業的物流專案招標活動,爭取承攬客戶企業. ‧. 的物流專案,以此作為最重要的行銷方式。最後,物流企業如果具備較. sit. y. Nat. 強的實力,則可以發揮後發優勢,從一開始就按現代物流業的最新要求 進行企業的規劃和投資,高起點進行作業。. er. io. n. al (三) 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模式 Ch. i. i n U. v. engch 生產企業委外的服務第一是幹線運輸,第二是市內配送,第三是. 儲存保管。商業企業需求的服務第一是市內配送,第二是儲存保管,其 次是幹線運輸。這表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對物流服務內容的著重點有 所不同。企業對加值性高、整合的物流服務如庫存管理、物流系統設 計、物流總代理等的需求還很少。因此,物流企業在推進第三方物流服 務時,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現實需求,從基本的服務功能入手,從簡單 的服務開始,在不斷鞏固自身提供常規服務能力的前提下擴展延伸服 務。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應該從區域客戶的需求出發,根據企業的實際情 況,首先從提供基礎物流服務開始,展示他們有能力把這些服務做得最 26.

(41) 好,隨後才開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從而逐步實現物流環節的系統化 和標準化,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亞太博宇,2009) 13. 電子商務與第三方物流的整合模式 電子商務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第三方物 流的發展又為電子商務的實現提供了現實保障,與電子商務整合,將成 為第三方物流主要作業模式之一。從實際作業狀況來看,第三方物流與 電子商務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其一是第三方物流作為電子商務 組成要素,承擔物流作業,完成 B2B 或 B2C 中的物流環節;其二是第. 政 治 大. 三方物流透過建設自己的電子商務,為企業與客戶之間提供交換資訊、. 立. 進行交易、全程追蹤的資訊平台,從而實現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配. ‧ 國. 學. 合。. ‧. 14. 整合物流代理模式. sit. y. Nat. 目前物流企業在數量上,物流網路資源豐富,但利用和管理水準 低。發展整合物流代理業務是指:不進行大的固定資產投資,低成本經. er. io. 營,將部分或全部物流作業委託他人處理,注重自己的銷售團隊與管理 a. n. iv l C n 網路,實行特許代理,將合作單位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 hengchi U 心能力就是整合物流代理業務的銷售、採購、協調管理和組織的設計與 經營,並且注重業務流程的創新和組織機構的創新,使公司經營不斷產 生新的成長點。 15. 集中物流模式 集中物流模式的特點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一定的資產和範圍較 廣的物流網路,在某個領域提供整合度較低的物流服務。由於不同領域 客戶的物流需求差別很大,當一個物流企業能力有限時,他們就可以採 取這種集中策略,力求在一個區隔市場上做精做強。. 27.

(42) (四) 物流企業“國際化”模式 物流企業國際化發展有三個動因:一是對外經濟的發展;二是外 國投資的增加;三是國內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劇。這使得物流企業開始考 慮要走到海外。走出海外有幾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和本土的製造業一起出國,也就是伴隨著核心客戶 走出國門。 隨著核心客戶海外業務的開發和延伸,結合自身的策略佈局和網 路服務能力,追隨其進入特定的行業市場,以總包業務、分包操作的形 式,拓展海外物流服務。.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種模式是直接到海外投資,建立國際網路。 以國內市場為基礎,擇機主動進入海外市場,選擇地理中心或貿. ‧. 易入口進行直接投資,在目標領域進行市場拓展,建立國際化服務網. sit. y. Nat. 路。. er. io. 第三種模式是透過資本作業迅速擴張,也就是海外收購。. n. a. v. l C 透過策略篩選,採用資產購併、股權購併、先合資再購併的方 ni. hengchi U. 式,迅速完成市場佈局,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進入市場的目的。 第四種模式是和海外的同行結成策略聯盟謀求共贏。 在未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的情況下,物流企業之間透過市場互 換、專案合作、業務合作等形式,實現相互進入市場的目標。 第五種模式是直接參與國際競標實現突破,也就是與跨國的一些 大型專案投標。 以專業人才、基礎資源、專案經驗等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打造自 身的核心能力,走出國門,直面海外物流企業,參與國際專案的競標。 28.

(43) 第六節業務轉型 實現企業的持續成長和永續發展一直是理論界和企業界關注的著 重點。90 年代中後期市場出現複雜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業務 轉型”以謀求企業復興或實現持續成長。從理論層面看,業務轉型理論 將企業變革管理理論、企業策略管理理論、企業成長理論和產業轉型理 論聯繫在一起,研究這一系列主題可以豐富和發展企業變革管理理論、 可以拓展對企業成長認識、可以深化對成長策略選擇的理論研究。從現 實層面看,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處於動態變化中,是企業的不可控因. 政 治 大. 素,企業只有適應市場環境才能生存與發展。. 立. (一) 企業業務轉型的涵義與特徵. ‧ 國. 學. 業務轉型是指企業順應環境的變化,透過重新配管自身資源,從. ‧. 根本上實現核心業務的轉移和變化,以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促進. y. Nat. 企業持續生存和不斷發展的過程。可以從兩個角度來了解企業業務轉. er. io. sit. 型:(馬召勇,2010). n. 第一,業務轉型是企業資源的轉移與再建構的過程。透過業務轉 a v. i l C n 型,可以促進企業資源建構效率的最大化,重新建立企業核心能力,即 hengchi U 企業實施業務轉型也就是企業資源的重新建構的過程,進而實現企業經 營方向轉變和成長路徑的最佳化。 第二,業務轉型表現為企業核心業務的內容和性質都改變。核心 業務既是企業實現宗旨和目標的載體,也是企業得以持續生存和發展的 基礎,因此其性質和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組織架構、管理模 式和企業文化特徵。因此,企業實施業務轉型必然會導致包括企業組織 結構、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多層面變革和轉型。. 29.

(44) 業務轉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馬召勇,2010) (1)整體性。企業轉型是策略行為,具有整體性。首先,業務轉型 必須以企業處境整體分析為基礎,在轉型過程中,除了必須重構其核心 業務能力外,還涉及到觀念更新、管理方式轉變、組織流程再造等方面 的問題。 (2)期間性。業務轉型不是一種經常性的行為,往往表現為一定的 期間性。業務轉型是企業透過對目前所在產業結構、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的分析及對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的分析,在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某一. 政 治 大. 時期所採取的重大策略行為,起點為轉型決策,出現轉型結果,不論成. 立. 功與否,轉型過程均結束。. ‧ 國. 學. (3)風險性。業務轉型從過程上看是企業資源再分配的過程,過程. ‧. 中需要對新的業務投入大量資源,同時企業要面對新的顧客、新的競爭 對手、新的經營環境。. sit. y. Nat. (4)不可逆性。企業業務轉型具備高風險,企業透過重新分配企業. er. io. 內部資源,建立新的核心業務能力,導致企業成長路徑和發展方向發生 a. n. iv l C n 根本轉變。企業一旦決定實施業務轉型,決定進入一個全新領域,就面 hengchi U 臨著進入與退出壁壘。無論企業轉型是否成功,企業投入的資源、企業 組織結構的改變和對產生各方面的影響都是不可逆轉的。 (5)重要性。業務轉型不是一般的新產品研發,也不是一般的業務 組合調整,而是企業透過業務結構的根本性變革促進企業生產要素的重 新整合,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更高邊際產出,從而促進企業的持續生存 與不斷發展。所以說業務轉型是直接關係到企業興衰成敗的重大策略決 策行為,這一時期關乎企業存亡。 (二) 業務轉型相關觀念. 30.

(45) 1. 業務重組、業務流程再造與業務轉型 業務重組是對企業業務組合進行重新最佳化、調整進而形成新的 業務組合,以促進企業經營業務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營運成 本降低,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績效,促進企業持續成長。 業務流程再造以改造業務流程為中心,以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為 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徹底的再設計。透過利用高等的製造技 術、資訊科技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實現技術上的功能整合與管理上 的功能整合。進而實現成本、品質、服務等方面的戲劇性改善。因此,. 政 治 大. 業務流程再造只能是在環境變化不大且現有核心業務生命力比較強的前. 立. 提下,用來提升企業彈性和回應速度. ‧ 國. 學. 業務轉型是指企業順應環境的變化,透過重新建構自身資源,從. ‧. 根本上實現核心業務的轉移和變化,以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促進. er. io. sit. Nat. 發生根本行改變,改變的是企業成長的路徑。. y. 企業待續生存和不斷發展的過程。表現為企業的核心業務的內容和性質. 表 2-1 從變革對象、變革方式、變革結構、追求目標和對企業的影 a. n. iv l C n 響等等多角度描述了業務轉型、業務重組、業務流程再造的比較。 hengchi U 表 2-1 業務轉型、業務重組、業務流程再造的比較 變革對象. 變革方法. 變革結果. 追求目標. 業務轉型. 業務結構. 業務結構 升級. 企業長期 績效提高. 業務重組. 業務結構. 內部培 養、併 購、置 換、剝 離、分離 併購、置 換、剝 離、分離. 業務結構 合理化. 短期績效 改善. 31. 對企業的 影響 將改變企 業的經營 方向和成 長路徑 組織結 構、企業 文化等重.

(46) 業務流程 再造. 業務流程. 引進新的 管理方式. 建立起以 流程為核 心的組織. 短期效率 提高. 組,調整 企業經營 方向 使組織結 構扁平 化,但不 改變經營 方向. 資料來源:(馬召勇,2010) (2)業務轉型與多角化. 政 治 大 等不同方面比較了業務轉型和多角化之間的異同。 立. 如表 2-2 所示,該表從策略意圖、行為特徵、展現結果和實現方式. ‧ 國. 策略意圖 行為特徵 誘因 展現結果 改變企業 收縮或擴 威脅或機 業務結構 成長路徑 張 會 高級化 以實現持 續成長 擴大企業 擴張 機會 業務結構 v多角化 經營範圍 a l i n Ch 以實現持 engchi U 續成長. ‧. 業務轉型. 學. 表 2-2 業務轉型與多角化的區別. n. er. io. sit. y. Nat. 多角化. 實現方式 內部培 育、併購 等 內部培 育、併購 等. 資料來源:(馬召勇,2010) 業務轉型與多角化有如下多方面的關聯: 第一、多角化是企業業務轉型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企業實施業 務轉型需要經歷一段多角化過程,即需要經歷一段新舊業務共存的階 段。 第二、業務轉型可能是多角化經營的一種意外結果。企業在多角 化策略實施過程中,新業務一開始只是一種邊沿業務,由於環境變化,. 32.

(47) 邊沿業務迅速擴張,同時現有核心業務縮減,繼而導致了企業的業務轉 型。 第三、業務轉型是企業實現從多角化向專業化轉變的方式。若企 業在多角化階段沒有核心業務或該業務已經進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企 業就必須透過實施業務轉型,建立新的核心業務。 (三) 企業業務轉型的決策 企業業務轉型是一項高風險的措施,轉型的成敗直接影響到企業 發展,甚至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所以,轉型過程如何決策就成了企業 面臨的重要議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業務轉型的決策內容. 業務轉型決策可分為四個問題:1.該不該轉,即對轉型的理由和可. ‧. 能性做出判斷。2.往哪裡轉,是判斷轉型方向的決策,選擇某業務領域. sit. y. Nat. 作為轉型的方向,詳細分析內外環境後定位企業的新核心業務。3.怎樣. er. io. 轉,激進式轉型還是漸進式轉型?新業務的進入方式和原業務的退出方. n. 式的選擇。4.什麼時候轉,是轉型的時機決策問題,什麼時候進入新核 a v. i l C n hengchi U 心業務、什麼時候退出現有業務。業務轉型的決定的四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對轉型的必要性做出 判斷。如果得到否定的答案,則此次轉型過程就此結束,企業繼續保持 現狀經營或進行業務重組。如果判斷結果有轉型必要,就進入下一個環 節的決策。 第二步,在做出轉型的決定後,就要判斷企業轉型方向。透過搜 尋,如果找到了合適的業務領域,決策將進入下一環節。業務轉型時的 方向包括機會識別、選擇方向的原則以及影響方向選擇的因素分析等。. 33.

(48) 第三步,一旦確定了轉型方向,就要對轉型的路徑和方式做出判 斷。轉型路徑既包括新業務的進入路徑也包括原業務的退出路徑;轉型 模式是指進入或退出業務的快慢程度,分為激進式和漸進式。 最後,選擇合適的時間開始實施業務轉型。 (四) 業務轉型的動因分析 首先,企業要明晰為什麼要進行轉型和轉型機會的大小。關鍵是 要透過內外環境掃描和對企業總體發展策略,尤其是策略目標進行審視 以判斷企業有無進行轉型的必要並辯識是否存在轉型的機會。只有既發. 政 治 大. 掘到機會同時也具有利用機會的能力時,企業才可以作出實施策略性業. 立. 1. 企業實施業務轉型的外部動因. 學. ‧ 國. 務轉型的決策。. ‧. 企業面臨下面外部環境時,一般會驅動企業實施業務轉型。. Nat. sit. y. (l)原產業進入衰退階段. er. io. 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將會進入衰退期。導致產業衰退的原因除了. n. a. v. l C 新興產業的出現外,還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消費者需求偏好 ni. hengchi U. 的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開始出低層 次向高層次轉化,趨同性需求向個人化、多樣化需求轉變。對某些產業 產品需求的減少會迫使這些產業衰退。2.政策制約。出於某些原因的考 慮,政策制定部門會人為限制某些產業發展,造成該產業的衰退。3.資 源枯竭。這主要發生在那些能源類行業,資源的枯竭也將導致相關產業 的衰退。 (2)新興產業出現 近年來,資訊科技、網路技術、微生物技術等高科技的出現越來.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ue to a definition of noise factor (in this case) as the ratio of noise powers on the output versus on the input, when a resistor in room temperature ( T 0 =290 K) generates the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Two cross pieces at bottom of the stand to make a firm base with stays fixed diagonally to posts. Sliding metal buckles for adjustment of height. Measures accumulated split times.

z The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 with the 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was completed in March 2002. z Employability : skills required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