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建置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建置之研究"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61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六十四卷第四期 2019 年,64(4),61-86 doi:10.6209/JORIES.201912_64(4).0003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建置之研究

張志銘

*

周倩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摘要

近年來,因網際網路盛行促使了社會的重大改變,使得品德教育必須有新的思維與內涵。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網路品德教育核心價值的行為準則,以作為發展網路品德教育課程的開 端。本研究採兩步驟進行:一、蒐集並分析參與線上研習課程的 140 位國中、小教師所發表 的回應文章,以建立行為準則初稿之開放式問卷;二、實施德懷術研究法,由 17 位具備數位 學習、網路素養與認知或品德教育領域之專家、教授、國中、小教師,透過線上德懷術系統 進行審視與修正,最終經三回合的調查,歸納出 64 個網路品德教育之行為準則。最後,本研 究提出相關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以期能為網路世代的品德教育訂立新的範疇與研究取向, 並作為未來教育推廣與政策訂定之參考。 關鍵詞: 行為準則、品德教育、網路品德教育、網路素養 通訊作者:周倩,E-mail: cchou@mail.nctu.edu.tw 收稿日期:2018/08/17;修正日期:2018/11/05;接受日期:2018/11/19。

(2)

62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壹、前言

品德教育是國民基本教育的目標之一,其課程的實施亦列為各教育階段的重點項目。早 期的生活與倫理、道德與健康,以及公民與道德,都是實施品德教育的課程;隨後於九年一 貫課程中,雖未將品德教育列為單一科目或領域實施,但仍將其列為重要的教育方針(教育 部,2014a)。我國於 2019 年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其總綱也提出「道德實踐與 公民意識」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部,2014b)。然而,品德教育雖然在不同的時代皆被 列為重要的教育目標,但隨著時代潮流的改變,品德教育的實施與推動必須有新的思維與轉 化。換言之,透過重新思考其課程內容,才能賦予品德教育新的時代意涵(李琪明,2007a; 教育部,2014a;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 沈六(2004)和蘇永明(2000)認為,現代學生的品德表現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 果。因此,當其所處的環境改變時,其品德的認知與實踐也會隨之改變。近幾十年來網路與 3C科技產品的盛行,大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互動行為,形成了新的網路社會脈絡,也 產生了新的品德課題。簡成熙(2006)亦認為,資訊科技形塑的網路社會有著與傳統社會迥 異的人際互動與表現。因應上述的變遷,傳統品德教育的規範即具有修正與調整的必要性, 亦即在引導學生做價值判斷與形塑品德概念時,必須考量網路社會的特性(陳迺臣,2007)。 換言之,我們必須從這個新的網路社會脈絡中去體察新的規範,致力於傳統德行(virtue)的 現代轉換,以期品德教育能符合網路時代學生的需求。 再者,現代學生在網路社會的偏差行為時有所聞,更凸顯當代品德教育的範疇應多加關 注於網路社會的領域(Lickona, 1996)。任何世代的兒童與青少年,在其身心發展的時期需進 行各種形式的人際交流,但網路世代可超越傳統學校與家庭的人際互動,擴展至網路社會 (Yang, 2006)。基於網路的匿名性、無實體性(disembodiment)、線上私密感(intimacy)等 特性所伴隨而至的問題,凸顯網路是一個有利於不當行為發生的環境;更甚者,網路可能成 為品行不端和越軌行為的溫床與避風港(Orgad, 2007; Selwyn, 2008)。面對網路世代層出不窮 的問題行為,傳統的品德教育已不敷當代學子的需求。我們除了重視其中的問題所在並提醒 學生這些偏差行為的嚴重性之外,更應督促他們擔負品德上的義務與責任,故倡導與網路時 代相關的品德教育將是可以嘗試的一種解決方案(Stephens, Young, & Calabrese, 2007; Yang, 2006)。

在傳統品德教育中,進一步發展網路社會可依循的行為準則與價值觀念,是當代教育工 作者應努力與重視的議題(Milson & Chu, 2002; Willard, 1997)。陳延興、李琪明、方志華與劉 秀嫚(2015)提出和品德教育推展重點相關的議題與重要理念,其中一項為「科技倫理」,內 涵即為國民基本教育階段的學生在資訊科技與網路時代所應具備的品德素養。科技倫理期望

(3)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63 學生在網路社會中能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朝向成為數位公民的目標 前進。這些學者認為,國小階段的學生要能瞭解網路中的基本規範;國中階段的學生需能舉 例生活中符合與不符合資訊素養的事件,並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社會責任;高中階段的學生則 應能體認資訊時代中個人的社會責任與公民行動。上述這些都是資訊科技與網路時代的品德 教育目標,是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與能力。 雖然資訊科技與網路時代的品德教育已受重視,但目前尚無更進一步提出具體的課程發 展案例。教育部(2014a)品德促進方案明示,品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建立核心價值(core values), 經由教育的歷程讓學習者發展其核心價值的行為與觀念(Lickona, 1996; Marshall, Caldwell, & Foster, 2011; Milson & Chu, 2002; Steutel, 1997; Vallor, 2010)。因此,欲開始發展資訊科技與網 路時代的品德教育課程,就必須從建立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開始著手。所謂的核心價值 即是人們可用以判斷、感受或行動的內在根源與重要依據,也就是品德特質(traits of character) 或德行之意(教育部,2014a;Lickona, 2003),如尊重、負責、自制等。在正向心理學的研究 中,Peterson 與 Seligman(2004)認為除了德行之外,個人長處(character strengths)與能力 (abilities)也是能促使人們具備良善行為的重要特質,如熱愛學習、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 力等。再者,教育部品德促進方案亦提及,品德教育應兼具內容與歷程,即除了品德教育的 核心價值之外,亦應包括其具體行為準則,此準則即為實踐核心價值的參酌標準或目標。綜 言之,要推展當代的品德教育課程,除了要找出資訊科技與網路時代所需的核心價值之外, 亦應建立其具體行為準則,以作為課程發展與實施的依據。 為了有別於探討一般情境下的品德教育,本研究以「網路品德教育」來指明其專門探討 網路社會中所需遵循的品德教育。為了作為發展網路品德教育課程的設計開端,本研究目的 如下: 一、先透過蒐集中、小學教師的意見,建立具體行為準則的初稿,再以專家德懷術進一 步檢閱,以制定出網路品德教育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 二、依據本研究成果,針對未來網路品德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建議。

貳、文獻探討

一、網路品德教育

近年來資訊科技盛行與網路時代興起,產生了許多新的道德議題,使得傳統品德教育必 須修正與調整,並賦予新的意涵。張曉校(2006)認為現今網路社會中的道德議題是傳統品 德教育的擴展與補充,也是傳統道德教育的新轉化和新選擇。本研究將網路品德教育視為是 品德教育的延伸,故將傳統品德教育的本質與內涵加入網路社會情境中的特性來考量。 因此,要定義網路品德教育的意義,需先探究傳統品德教育之定義。首先,Lickona

(4)

64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1996)認為品德教育的內容需涵蓋道德的認知、情意與行為,其定義品德教育為:讓學生 具備能知善、欲善及行善(knowing the good, desiring the good, and doing the good)的知能,並 能將核心價值(core values)作為個人行為與價值判斷的依據,建立良善的品德生活。Kaplan (1995)、Vessels 與 Boyd(1996)則認為品德教育是促使學生追求好的品德特質和美德,並 能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如公平、誠實、同情心、責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同樣地,吳 培源、黃錫培與徐明和(2007)認為品德教育亦強調建立個人良好的特質,發展個人良好的 行為,以遵守社會的規範。吳清山與林天祐(2005)亦認為,品德教育就是人品與操守的教 育,學校與教師經由適切的教育歷程,形塑學生良好品德的行為、習慣與能力,使其成為有 品德素養的公民,具備良好的社會行為與個性。綜合而言,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期望能 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行,並依此德行作為己身價值判斷與行事的依據,以符合社會的規範,具 備品德素養的生活。此外,李琪明(2007b,p. 13)將當代的品德教育(character and moral education)定義為: 針對道德核心價值,在民主開放社會中轉化、重建、溝通與共識形塑,其兼具認知、 情感與行動等多元層面及深度意涵,以期達致私人領域、公共領域及專業領域等共 榮共善之理想。 Chang與 Chou(2011)依據國內、外專家及李琪明(2007b,p. 13)對品德教育的定義, 再納入網路社會的具體情境,認為網路品德教育為: 針對道德核心價值,培養學習者在網路社會的公、私領域中的個人道德認知、情感、 意志與行為,亦可謂是一種引導其在網路社會中實踐知善、樂善與行善的歷程與結 果。 簡言之,網路品德教育屬於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延伸了傳統品德教育的範疇,關注網路社會 中的品德教育議題,也就是依據網路社會應遵循的核心價值,培養網路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行 為,於網際網路社會中表現出良好的品德行為,並於網路社會中實踐善的德行。

網路品德教育亦與網路倫理(cyber ethics)、網路素養與倫理(Internet literacy and ethics) 的內容相關。網路倫理是線上環境中的行為規則(Voiskounsky, 2004; Whittier, 2013),而網路 素養與倫理的定義則是: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與媒體時,能具備「安全、合理、合宜、合法」 的行為準則,在面對資訊科技相關倫理議題時,能瞭解自身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並做出正 確的行為(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無日期)。因此,網路倫理包含於網路素養與倫理之中, 而網路素養與倫理是指除了使用網路資訊的能力之外,還需遵循網路倫理的概念,更進一步 關注網路上使用者的行為是否能合於規範與倫理,如使用者在網路上該如何發言、該怎麼自

(5)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65 律、如何不致於觸犯法條規範等。 網路素養與倫理的內容較偏重「網路規範」(cybernorms),此取向與網路品德教育的意涵 有所差異。因網路素養與倫理規範了網路使用者的行為通則,其較偏向網路社會中行為面的 關注,如需注意網路中的智慧財產權、要遵守網路聊天室的版規等。而網路品德教育則著重 於最根本的個人品德核心價值,如在網路社會中應具有尊重、禮貌、自制等行為表現(Chang & Chou, 2015; Chang, Hung, Lu, & Chou, 2018),若網路的使用者皆具有這些基本的品德核心價 值,並能依此作為個人在網路社會中言行舉止的根據,則網路社會中的不當行為就會減少, 也能更進一步促進網路社會中的良善行為。 綜觀之,本研究認為網路品德教育屬於品德教育的一部分,亦和網路素養與倫理的部分 內容重疊;網路品德教育延伸傳統品德教育的範疇,關注網路社會中的品德教育議題,同時 也是網路素養與倫理更進一步追求的較高層次目標。此三者息息相關,互為表裡,共同追求 的都是使用者在網路社會中依循品德核心價值,表現出正向的言行舉止與態度。

二、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

德行就是品德特質,一個人的品德是由其德行所組合而成(Milson & Chu, 2002; Steutel, 1997)。但德行並非是天生或自然存在的,其可透過學習來改變(Vallor, 2010),而品德教育 即聚焦於德行取向,因此,要推展網路品德教育,首要工作即是找出符合網路社會所需的核 心價值。 教育部(2014a)與 Lickona(2003)的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皆認為,品德教育的目的在於透 過教育的歷程促使學生具備品德的核心價值。網路品德教育是植基於現行教育部推行的品德 教育,其亦重視引導學生在網路社會中具備品德之核心價值,以作為判斷、感受或行動的內 在根源與重要依據。但面對多元文化及多樣價值取向的後現代社會,李奉儒(2004)認為, 教學者不宜將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直接沿用於其他社會情境中,因不同的社會情境,其所關 注的核心價值會有所差異和不同的需求。因此,面對網路社會的特殊性,網路品德教育的核 心價值應根據網路社會的脈絡特性而進行調整。 要發展網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驟就是探討其重要核心價值為何,由正面的角度觀之, Willard(1997)認為尊重最為重要;Milson 與 Chu(2002)提出網路公民應具備之核心價值 包括:尊重、負責、誠實、有禮、自制、自由、正義與公平;Stephens 等(2007)指出網路社 會中,學生需具備公正、尊重、公平、誠實與負責等核心價值;Bao 與 Xiang(2006)亦認為 在網路中,人人皆化身為數位符號,因此真正的公平與正義是有可能在網路世界中實現的。 從上述學者的研究中歸納得知,網路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可能是尊重、負責、自制、誠實、 守法、關懷等,較特別的是 Amichai-Hamburger 與 Furnham(2007)認為網路可以提供社會邊 緣的弱勢族群有一發聲的園地,同時也能獲得支持,促進其交流互動與自信,以及獲得舒緩

(6)

66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與慰藉,這可以說是平等、關懷、博愛等核心價值的真實實踐。曹勁松(2002)認為網路社 會中,比較重要的道德規範包括:明辨真偽不輕信(明辨)、保持真誠不撒謊(誠實)、履行 責任不妄言(負責)、遵守協議不侵權(守法)、提高警惕不放任(謹慎)、拒絕誘惑不沉溺(自 制)。 從負面行為的防範角度而言,Bao 與 Xiang(2006)認為近幾年網路資訊欺騙愈來愈嚴重, 因此誠信變成網路使用者存在與互動的基本價值。Hinman(2005)和 Stephens 等(2007)針 對數位作弊、網路抄襲及剽竊的行為,提出需要培養學生公正、尊重、公平、誠實、負責等 核心價值,來適應網路社會的特殊脈絡。這些學者認為唯有考量這些美德,才有可能減少網 路抄襲中引發的道德問題。Lian、You、Huang 與 Yang(2016),以及 van Deursen、Bolle、 Hegner與 Kommers(2015)的研究皆發現,手機沉迷的現象與使用者的自制與自律表現具有 關聯性,透過自制與自律兩個核心價值的提升,可望降低手機沉迷的行為。Lazuras、Pyżalski、 Barkoukis 與 Tsorbatzoudis(2012)則指出,在青少年的網路霸凌行為中,同理心是主要的關 鍵影響因素,若能具備此品德,則可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此外,Vallor(2010)提出人們在 線上溝通時,必須特別注意耐心和同理心。首先是耐心,在面對面溝通時,人總是或多或少 必須有耐性,但網路社會並不利於耐心的存在與發展,如用即時通訊軟體聊天,使用者隨時 可以結束離開;同理心則是為他人著想,在網路情境中,因為看不到彼此,甚至不會感受傷 害到對方的實體或感受,因此,同理心是重要的,但卻很難培養。 Chang等(2018)進行臺灣網路品德教育的重要核心價值研究,採量化的問卷調查法,分 析臺灣國中、小教師與家長 1,508 份抽樣問卷來瞭解各核心價值的重要程度。其中,獲得三分 之一(33.3%)以上的國中、小教師(250 位)與家長(252 位)認為重要的核心價值共有 12 個,依序為:守法、尊重、自制、服務貢獻、分享、禮節、誠實、負責、終身學習、關懷、 正義與合作。分析其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守法」、「尊重」和「自制」是最重要的前三個核 心價值,同意人數高達七成以上,表示多數的教師和家長皆認同此三者是在網路社會中應具 備和依循的核心價值,接著依序為「服務貢獻」、「分享」、「禮節」、「誠實」、「負責」、「終 身學習」、「關懷」、「正義」與「合作」,亦是網路社會中的重要核心價值。然而,這些核心價 值的文字抽象層次頗高,每個人的解讀可能都不盡相同,更遑論在網路情境中實踐。所以本 研究認為,為了發展後續網路品德教育課程,必須進一步探究與建立此 12 個重要核心價值的 具體行為準則;也就是針對各個網路情境,訂定出每一個核心價值具體而可實施的作法,如 此才能讓學生易於理解、接受且有效實踐,並成為他們在網路社會中有所依據的行動方針。

參、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發展網路品德教育之具體行為準則,可分為兩步驟進行:一、具體行

(7)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67 為準則的初稿制定,本研究蒐集並分析參與線上研習課程的 140 位國中、小教師所發表的回 應文章,以建立初稿之開放式問卷;二、實施德懷術研究法,由 17 位具備數位學習、網路素 養與認知或品德教育領域之專家、教授、國中、小教師,透過線上德懷術系統進行審視與修 正,經三回合的調查,建立最終的網路品德教育之具體行為準則。

一、具體行為準則初稿的制定

(一)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蒐集參與網路素養與認知線上研習課程的 140 位國中、小教師所發表的文章,並 進行分析,以獲得臺灣各地不同教師對具體行為準則的看法。此線上課程為期八週,開課的 系統平台為 K12 數位學校(http://ds1.k12.edu.tw),參與者皆為中、小學在職教師,其中包括 63位男性,77 位女性,該工作坊的課程內容是有關中、小學網路素養的議題介紹與討論。

(二)研究工具

為了蒐集具體行為準則的初稿,本研究於 K12 數位學校線上課程進行期間,邀請學員利 用兩週的時間,針對「請依照 12 個重要的網路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守法、尊重、自制、服務 貢獻、分享、禮節、誠實、負責、終身學習、關懷、正義、合作,分別舉出在網路的情境中, 哪些具體行為是符合其意涵的表現」此題目,利用課程網路平台的議題討論區發表心得與觀 點。參與課程的中、小學教師根據其在教學現場的經驗、知識及對學生的瞭解,於線上課程 中發表意見。

(三)資料分析

研究者針對上述 140 位中、小學教師發表的文件進行分析,第一個步驟是資料的彙整, 研究者先將所有教師發表的同一個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彙整於同一個檔案,例如:將某 位教師所發表之「守法」與「尊重」的準則分置為兩檔案。 第二個步驟是刪除與移動,研究者將同一個核心價值內重複出現的準則只留下一則,其 餘刪除。若是與該核心價值不相關之準則,則移至其他相符類別中。例如:「在網路上聊天發 言,除非和對方很熟識,否則所使用之詞語和表情,盡量可讓對方或他人明白易懂,以免徒 增彼此的困擾與誤會」此一具體行為準則,原本該位教師是發表在「尊重」核心價值中,經 研究者判斷後,認為其較偏向「禮節」,故將其由「尊重」移至「禮節」之中。 第三個步驟是分類,研究者以「句」為單位,將描寫類似的準則叢集在一起。以「尊重」 為例,以下三個文句就會被叢集在一起:「尊重他人發表個人看法,不任意批評」、「尊重他人 的發言權利,包容各種不同意見,不相互攻擊」、「尊重網友發言的權利」。 第四步驟是合併,也就是將類似的準則合併為同一個句子。以上述為例,研究者會將此 三個準則和其他類似的準則合併,最後成為:「能看重與維護他人在網路中表達不同意見的自

(8)

68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由與權利。例如:網路討論版中每個人都有發言權,看到不同立場的發言也不可批評、攻訐」。 根據上述步驟,可將所有教師發表的文章,分類至 12 個核心價值的 67 個具體行為準則 中,並諮請兩位資訊素養與倫理的學者專家協助內容的審視,以獲致良好的專家效度。兩位 學者專家先瞭解上述分析的步驟,接著將原本中、小學教師發表的原始文章與本研究者彙整 出的 67 個準則做比對,審查其中刪除、分類與合併的步驟是否有不適當之處,最後,再將此 結果編製成德懷術問卷題目,供下一階段研究的專家審視其適切性與重要性。

二、線上德懷術調查

(一)研究步驟

本研究採用德懷術的循環問卷調查,藉此瞭解專家對這些具體行為準則的重要性與適切 性的看法。德懷術是一種匿名性專家群體的決策技術,透過連續性的問卷進行反覆性的調查, 以獲取專家群對某一議題的共識(趙美聲,2009;劉協成,2006)。其具有隱密回覆的特性, 使參與的專家以匿名的方式發表意見與觀點,既可避免受他人作答的影響,亦可提升參與者 作答的獨立性。德懷術另具有提供回饋、反覆進行的特性,經由連續多個回合的問卷填答過 程,且每回合過程皆提供所有參與的專家群體意見,可讓參與的專家能有再度思考的機會。 透過這樣反覆回饋與修正的過程,可使得專家群體的意見趨向一致性,並聚焦出結論(吳雅 玲,2001)。本研究即根據上述德懷術之特點,選擇其作為建立網路品德教育具體行為準則的 研究方法,希望透過眾多專家學者的參與,集思廣益歸納出結論,以作為課程發展建議之依 據。實施德懷術的主要步驟如下(吳雅玲,2001;趙美聲,2009):

1. 選取參與研究的專家

首要就是決定參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學者,因德懷術實施的過程長達一個月以上,故須 先徵詢其參與意願後,再決定最終參與專家的人數與名單。

2. 實施反覆性的問卷調查

德懷術必須實施數回合的調查過程,將第一份問卷寄送專家審視並全數填答之後,研究 者彙整並統計第一回合專家群作答之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瞭解專家群對各準則看法的 一致性,並依據專家群提供的建議修訂增刪文句之後,繼續編入第二次問卷,並併同寄送前 一次所有參與專家的反應集中量數,以及參與專家本人在第一次問卷中對各題項的填答資 料,讓參與專家審視這些資料之後再重新判斷及調整,整個過程反覆實施直至專家群體的意 見趨於一致為止。

(二)研究參與者

參與研究的專家是德懷術的核心,因透過聚集具代表性且多元性之專家對問題的判斷與 討論,可使得德懷術的結果更加嚴謹、客觀且更具價值(吳雅玲,2001)。本研究德懷術之專

(9)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69 家群體成員,以具備數位學習、網路素養與認知、品德教育領域之專家、教授、國中、小教 師為對象,共邀請 27 位專家學者參與,最後獲得 19 位同意參與,成員身分類別如表 1 所示。 第一類為以品德教育為研究領域的五位學者;第二類為曾推行或實施品德教育並具備網路素 養專業知能的八位國中、小教師;第三類是以網路素養或數位學習為研究領域的六位專家, 主要為大專校院教授或博士班學生。本研究於第三回合問卷回收時流失兩位專家,因此於三 回合結束時參與全程問卷填寫之專家共有 17 位。 表 1 德懷術專家類別與人數 類別 人數 說明 品德教育學者 5 各大專校院具品德教育研究專長的學者 國中、小教師 8 有實施品德教育課程經驗的國中、小教師 網路素養專家 6 各大專校院具有網路素養研究專長的學者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德懷術採用網路平台填答方式實施,參與者皆會收到線上德懷術系統的登入帳 號和密碼,從網路登入系統即可直接觀看和填寫問卷題目。 本研究採結構化的問卷,由研究者根據前述的 67 個具體行為準則初稿,設計成 Likert 七 點量表的問卷,以調查出其重要程度(「非常不重要」1 分至「非常重要」7 分),除此之外, 還包含建議應增列或刪除項目及其他建議事項等部分供專家提供建議。問卷範例如圖 1 所示, 為「尊重」的具體行為準則初稿之問卷內容。

(四)資料統計與分析

1. 質性分析

將各回合具體行為準則的初稿問卷調查結果及專家提出的具體建議,加以整理、詮釋、 分析和歸納,研究者先將相似的意見予以合併,並進一步提出修改或刪除的方案,以調整為 下一回合調查之題目。各專家的編碼方式,以其名字的英文縮寫為代碼,如「智明」的編碼 為「CM」。

2. 量化分析

針對各準則「重要程度」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集中量數(平均數或四分位數)與變異 量數的分析。本研究採用趙美聲(2009)、劉協成(2006)及 Powell(2003)的德懷術專家問 卷達成共識標準:4.95<平均數<7,表示該項準則屬於「非常重要的」,應予以優先保留;0

(10)

70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圖1. 核心價值「尊重」的具體行為準則初稿問卷題目 <平均數<3.05,表示該項準則屬於「不重要的」,應予以刪除。四分位差則採取:0≦四分位 差≦0.5,表示「意見非常一致」,該題的重要性已達共識;1.0<四分位差,表示「意見分散」, 必須再度實施調查。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具體行為準則初稿的發展結果

本研究蒐集參與網路素養與認知線上研習課程的 140 位國中、小教師所發表的回應文章 進行分析,以獲得臺灣各地區教師對網路品德教育重要核心價值具體行為準則的看法。 本研究先經由內容的整理、分類與歸納過程,將相同內容的準則歸類後予以命名,繪製 成「尊重」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心智圖(如圖 2 所示),並將這些準則分為「不同的文化、 族群」、「版規、社群文化」、「隱私」、「智慧財產權」、「發言權」等主題。 根據這些主題,本研究彙整出「尊重」的具體行為準則初稿: (一)在網路中的發言要有禮、有內涵,保持自重人重的心態。例如:在網路中使用正 確、有禮、合宜及得體的語句;謾罵、粗話、火星文和注音文不可出現;對於打字較慢者、 資訊技能較差者要有耐心。

(11)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71 圖2. 尊重的具體行為準則心智圖 (二)能看重與維護他人在網路中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與權利。例如:網路討論版中每 個人都有發言權,看到不同立場的發言也不可批評、攻訐。 (三)能尊重網路上他人的智慧財產。例如:不恣意批評他人的網路作品、文章;不隨 意下載、篡改、盜用、複製、散布其他人的智慧財產;如果要使用,一定要告知且獲得使用 同意,同時也要引註出處。 (四)要尊重所有人在網路中的隱私權。例如:不隨意散布他人的相片、不臆測他人帳 號密碼、不隨意觀看他人 E-mail、使用他人的電腦要獲得同意、不要追問網友不想透露的個人 資訊。 (五)要尊重並遵守各網路社群或討論版的版規與文化。例如:要留意網路留言版的發 言規定,瞭解其中的權利、義務與限制。 (六)能知道網路中有不同的族群與文化,並能接受彼此的差異,和諧共存。例如:網 路中有許多不同宗教、不同風俗、不同性取向的網站內容,應試著瞭解彼此的差異,並能接 納他們。 本研究依此方式彙整出 67 個具體行為準則初稿,並將此結果編製成德懷術問卷。

二、德懷術調查之過程與結果

本研究共實施三回合的線上德懷術調查,以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過程為 例,第一回合之問卷調查,共實施一週,經專家填答之後,其調查過程與結果分為具體行為 準則的修正、調整與刪除,以下分別詳述之。

(一)修正

以「尊重」的第一題為例,在第一回合問卷中,專家的修改意見為:「第一題火星文與注 音字眼建議刪除,這也是一種網路表達方式」(CS)。 瞭解多元、欣賞差異、接納共存 要遵守各社群、留言版的文化與規定 要注意發言的權利、義務與限制 不隨意散布他人的相片 不臆測他人帳號密碼 不隨意觀看他人 E-mail 使用他人的電腦要獲得同意 不要追問網友不想透露的個人資訊 不同的文化、族群 版規、社群文化 隱私 智慧財產權 發言權 尊重 自己 他人 不批評、不攻訐、尊重差異 使用正確、有禮、合宜、得體的語句 謾罵、粗話、火星文、注音文的言語不可出現 對於打字較慢者、資訊技能較差者要有耐心 在結束線上聊天時要告知對方 每個人都有發言權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意見 不隨意下載、篡改、盜用、複製、散布 不恣意批評他人的網路作品、文章 要告知、獲得使用同意、要引註出處

(12)

72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謾罵、粗話、火星文和注音文不可出現,前者和後者不相當。火星文、注音文不應 和粗話並列。(CH) 研究者將此題目修正為:「在網路中的發言要有禮、有內涵,保持自重人重的心態。例如: 在網路中使用正確、有禮、合宜及得體的語句,謾罵與粗話不可出現,火星文與注音文要謹 慎使用,對於打字較慢者、資訊技能較差者要有耐心」。

(二)調整

在第一回合問卷中,亦有專家提出其他的修改意見: 本項目第三與第四點,和守法的第二、第四點,兩者似乎有所重疊,如何區分?可 以再加以審慎思考。(YS) 研究者決定將此題提請所有專家決議是否重疊,或應調整歸屬於哪一核心價值,直至所 有專家對於這些具體行為準則的修正結果皆無異議,趨於一致。

(三)刪除

本研究於德懷術問卷調查的第一回合,有 67 個網路品德重要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初 稿,經三回合的調查,刪除了三項。此三項刪除的歷程如下: 1.在「自制」的具體行為準則中:「2.對於網路的好奇心要有所節制,知所取捨。例如: 不觀看暴力、色情和毒品的不當網站、不造訪不符自己年齡分級的網站、不窺伺他人隱私」 和「10.要依自己的年齡程度造訪適當的網站。例如:有限制級內容的網站宜避免進入」,專家 提供以下意見:「第 10 題與第 2 題部分內容重疊,建議刪除」(FC);「第 10 題與第 2 題內容 類似,第 10 題的用語應該比較適合 K5-9 的學生」(HY)。因此,本研究保留第 10 題,刪除 第 2 題。並將此變動編入下一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中,並經所有專家學者同意後成為定稿。 2.在「關懷」的具體行為準則中:「4.可以慎選權威公正的單位來代為執行網路關懷活動。 例如:參加政府單位發起的網路募款活動」,專家認為:「第 4 題主要在於『慎選』的能力, 而非『關懷』的價值,建議刪除」(HY)。在調查其他專家的意見之後,皆同意刪除關懷的第 4題。 3.在「服務貢獻」的具體行為準則中:「2.能利用網路貢獻個人專長,以進行知識的整理 與傳遞,進而促進公眾的知識。例如:樂意為網友解惑、能投入自由軟體的設計與推廣、進 行網路資源的整理與分享」和「4.能利用網路將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貢獻給他人。例如:在網路 中協助回答問題、參與編寫維基百科、開發自由軟體」,專家提出刪除意見:「第 4 題與第 2 題部分重複,建議合併即可」(FC)。

(13)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73 第 4 題與第 2 題內容類似,第 4 題主要在於貢獻知識,而第 2 題的專長就不限於知 識,應該對這兩題的敘述加以修改。(HY) 根據上述兩位專家的建議,研究者將「服務貢獻」的第 2 題與第 4 題合併,並將第 2 題修改 為:「能利用網路貢獻個人專長與知識,為大家服務。例如:樂意為網友解惑、能投入自由 軟體的設計與推廣、參與編寫維基百科、進行網路資源的整理與分享」,並將重複性極高的 第 4 題予以刪除。接著將修改後的第 2 題編入下一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中,最後經所有專 家學者同意後達成合併的共識。

三、具體行為準則完稿

本研究利用多回合的專家德懷術調查修正具體行為準則的初稿,完稿如表 2。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1. 能遵守各種網站的使用規範,例如:發言的規定、應遵守的版規 6.37 7 0.5 2. 在網路中要遵守智慧財產權。例如:以合法途徑取得和分享軟體、音 樂和圖片等,且不在網路中隨意下載、篡改、盜用、複製、散布其他 人的智慧財產 6.89 7 0.0 3. 不可盜用他人帳號與密碼,也不可隨意入侵他人電腦。例如:不使用 他人帳號,獲取財物或散播不合宜或不合法之資料,不入侵他人帳號, 侵犯他人隱私權,或者散播網路病毒 6.79 7 0.0 4. 使用網路時不可侵犯他人隱私權。例如:窺伺他人的 E-mail 內容、竊 取或未經同意分享私密相片和檔案、冒用他人身分、窺探他人帳號與 密碼 6.89 7 0.0 5. 使用網路時需注意言論自由,不可觸犯公然侮辱罪、毀謗罪或妨害風 化罪。例如:發表不實與偏激的網路言論、散布網路霸凌影片、張貼 不雅照片 7.00 7 0.0 6. 不透過網路進行非法交易。例如:在網路中不可買賣藥品、動物、盜 版光碟、盜版服飾、色情光碟、黃牛票等非法物品 6.60 7 0.5 守法 7. 不架設不當網站散播不當訊息。例如:網站內容傷風敗俗、違法亂紀、 助長不當行為,提供非法軟體下載的空間與伺服器 6.60 7 0.5 (續)

(14)

74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續)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1. 在網路中的發言要有禮、有內涵,保持自重人重的心態。例如:在網 路中使用正確、有禮、合宜及得體的語句,謾罵與粗話不可出現,火星 文與注音文要謹慎使用,對於打字較慢者、資訊技能較差者要有耐心 6.53 7 0.5 2. 能看重與維護他人在網路中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與權利。例如:網路 討論版中每個人都有發言權,看到不同立場的發言也不可批評、攻訐 6.53 7 0.5 3. 要尊重所有人在網路中的隱私權。例如:不隨意在網路中散布他人的 相片、不臆測他人帳號密碼、不隨意觀看他人 E-mail、使用他人的電 腦要獲得同意、不要追問網友不想透露的個人資訊 6.63 7 0.5 4. 要尊重並遵守各網路社群或討論版的規範與文化。例如:要留意網路 留言版的發言規定,瞭解其中使用者的權利、義務與限制 6.42 N/A 0.5 5. 能知道網路中有不同的族群與文化,並能接受彼此的差異,和諧共存。 例如:網路中有許多不同政治、宗教、風俗文化和多元性別的網站內 容,應試著瞭解彼此的差異,並能接納他們 6.37 6 0.5 尊重 6. 在網路中與人互動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例如:與朋友互動可以簡潔輕 鬆,與師長溝通可能需要注意禮節,要視情況謹慎使用火星文、注音 文、表情符號或網路 e 語言 6.20 6 0.0 1. 上網時間能有節制,以不影響身心健康、作息與他人權益為原則。例 如:不影響視力與體力、不影響睡眠與其他活動的進行、不占用別人 使用公用電腦設備的時間 6.84 7 0.0 2. 要依自己的年齡程度造訪適當的網站。例如:有限制級內容的網站應 避免進入 6.63 7 0.5 3. 不因使用電腦網路的時間過長而與家人有所衝突。例如:網路使用時 間結束,能自我約束的關閉電腦,以免為此而與家人有衝突 6.53 7 0.5 4. 在網路中的消費能合宜適當,不過度放縱揮霍。例如:上網費用、網 購費用、遊戲點數的花費要節制 6.32 7 0.5 5. 網路資源雖然豐富,但要節制使用。例如:不要無限下載與非法下載 網路資源,不要濫用與濫發網路資源 6.37 6 0.5 6. 在網路中發表言論要謹慎小心。例如:不要洩漏個人隱私,不發表偏 激的言論、不攻擊他人,以保護自己 6.68 7 0.5 7. 網路交友不可過度放縱與濫交,現實與線上的人際互動都要兼備。例 如:不沉迷網路人際互動、網路色情交友 6.74 7 0.5 自制 8. 應拓展多元的興趣,不以線上遊戲或交友為唯一休閒,投入太多時間。 例如:沉迷網路遊戲 6.47 7 0.5 (續)

(15)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75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續)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1. 能夠協助維護網路的秩序,讓網路秩序更良好。例如:舉發網路中的 不當內容、影片,發現霸凌或不當的訊息通知教師或家長 5.89 6 0.5 2. 能利用網路貢獻個人專長與知識,為大家服務。例如:樂意為網友解 惑、能投入自由軟體的設計與推廣、參與編寫維基百科、進行網路資 源的整理與分享 5.86 6 0.0 服務 貢獻 3. 能利用網路獻身公益,促進社會的良善風氣。例如:網路中助人訊息 的串連傳播、在網路中為弱勢族群發聲與提供援助、號召動員網友的 愛心力量 5.74 6 0.5 1. 在合法的情況下,能彼此交換、共用網路資源。例如:不受智慧財產 權所限制的共享軟體、免費遊戲等,可任意分享、下載與共用 5.95 6 0.5 2. 能利用網路與他人交換、發表和共用好的資訊,樂意與家人或朋友分 享網路新知。例如:互相分享工作、生活、消費、娛樂、旅遊、好用 工具等,好的資訊、經驗與心得 5.89 6 0.5 分享 3. 能利用網路與他人交流和共享自己個人的作品。例如:在自己的作品 (如 blog)加上創用 CC(Creative Commons)的公眾授權圖示(如引 用需要標示姓名、不可販售、不可改作等),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創作, 並能在授權模式下保護自己的創作 6.07 6 0.0 1. 書寫 E-mail 時能清楚明確,具備該有的格式內容。例如:寫 E-mail 時, 主旨、稱呼、署名不可少,不可以有錯字,視情況謹慎使用火星文、 注音文和表情符號,也不寄發給不相關的人 6.14 6 0.0 2. 在網路留言版發言要具備誠心,且言之有物。例如:發表帖子要能遵 守版規,同時也要適時給予他人的文章回應 6.05 6 0.5 3. 使用公用電腦設備要有禮貌。例如:要珍惜使用圖書館的電腦,盡量 不占用太久,若發現有別人的資料留在公用電腦也能不窺伺,若要下 載檔案也要考量是否會占用太多頻寬,避免造成他人上網不便 6.32 6 0.5 禮節 4. 在網路中要表現有禮的風範與言行。例如:使用溫和的言語、多使用 「請、謝謝、對不起」 6.74 7 0.5 1. 在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在網路中與人互動要保持真誠的態 度。例如:不要為了衝人氣或獲得好印象,不要在網路中偽造作假個 人的資料(身分、照片、年紀、姓名、職業等),可以適時保留隱瞞, 而不虛報資料,隨意編造作假 6.22 6 0.5 誠實 2. 在網路中發表的言論要誠懇確實,不可誇大不實。例如:要客觀誠實 的發表旅遊心得或食記 6.16 6 0.5 (續)

(16)

76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續)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3. 要坦白交代自己在網路中引用的資料。例如:引用網路的資料要引註 出處,不進行網路抄襲 6.68 7 0.5 4. 網路交易的買賣雙方要能遵守誠實的原則,以獲得彼此的信任。例如: 賣方要詳實說明物品情況與訂定適當價格,買方在網路購物後的消費 評價要誠實,不可誇大灌水好評 6.08 6 0.0 5. 在網路中所犯的過錯要誠實面對。例如:在網路中有造成別人的不便, 便要誠實自首承認 6.26 6 0.5 6. 要誠實告訴教師或家長自己使用網路的狀況。例如:能對教師或家長 坦白自己網路交友的情形 6.05 6 0.5 1. 在網路上做任何事之前,務必先思考後果及影響性,要謹慎小心。例 如:不隨意附和他人的網路留言、不隨意點選與發送網路信件 6.61 7 0.5 2. 要對自己在網路世界中的行為負責,不造假也不信口開河。例如:以 假身分騙網友、隨意在網路中給承諾 6.29 6 0.5 3. 勇於承認在網路中所犯的錯誤,並能致歉,更需要進行補救與改正。 例如:造成網路謠言要及時澄清 6.50 N/A 0.5 4. 對於自己放在網路中展示的個人作品,要考慮可能對社會產生的影 響。例如:不在網路中發表傷風敗俗的個人作品內容 6.50 7 0.5 5. 對自己在網路中所發表的言論能承擔其可能造成的後果。例如:要考 慮自己在網路中發表的文章、信件、留言、評論等,都會有人觀看, 都可能在網路中流傳永久 6.67 7 0.5 負責 6. 要信守對網友的承諾,能做到不誇言、說到做到。例如:不要對網友 信口開河,自吹自擂 6.21 6 0.5 1. 能具備識讀網路資訊的能力。例如:網路資訊、資料或資源的搜尋、 辨識、整理、應用技能 6.58 7 0.5 2. 能樂意在網路中吸收新知。例如:在網路中能讓個人獲得多元、廣泛、 有趣、個人化、國際化、在地性的知識 6.32 7 0.5 3. 能在網路中進修個人專業知能。例如:與同學在線上討論功課、參加 線上課業輔助網站、參加線上專長培訓課程 5.89 6 0.5 4. 能利用網路找到學習的夥伴,彼此互相激勵與支持。例如:在網路社 群中能容易找到具有共同話題、主題、背景、經驗與同興趣的網友, 能一起學習與成長 5.58 6 0.5 終身 學習 5. 能善用網路沒有時空限制的優勢,讓學習的進行更有彈性,並能方便 重複練習。例如:可以利用自己方便的時間觀看網路教學影片,能重 複且不斷練習 5.95 6 0.0 (續)

(17)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77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續)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6. 能利用網路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他人觀摩並獲得改進的建議。例 如:將自己的作文發表在網路中,除了獲得肯定的成就感之外,還能 請網友給予意見 5.63 6 0.5 7. 能持續不斷善用網路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智慧與能力。例如:能在人 生每個階段都能利用網路學習新知,也可以利用網路記錄個人的學習 歷程 6.00 6 0.0 1. 能善用網路來搜尋與注意需要被關心的人。例如:為同學、親友、弱 勢族群、偏鄉居民、低潮者、災民、資訊技能低者等加油打氣 6.06 6 0.5 2. 能利用網路來關心人類社會中發生的不好的事。例如:注意環保、生 態、人權、飢餓、犯罪、疾病等消息 6.07 6 0.5 3. 能利用網路來幫忙社會中需要被關心的人、事、物。例如:張貼鼓勵 的網路訊息回應給低潮者,將求援與助人的網路訊息傳遞出去,動員 號召網友或社群募集資源 5.87 6 0.0 4. 現實與線上的關懷都要同時進行。例如:救災的消息可以透過網路傳 遞,但也可以投入救災的行列 6.06 6 0.5 關懷 5. 能利用網路與遠方的親友聯繫,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例如:用網路 電話、視訊與爺爺奶奶連絡、透過社群網站或網路工具與外地的親戚 聯繫近況 6.01 6 0.5 1. 面對網路中的不實言論能夠明辨是非,不盲目跟從。例如:不盲從網 路謠言、網路攻擊言論,不輕易分享(或按「讚」)網路霸凌或負面的 留言和影片 6.74 7 0.5 2. 面對網路中不公不義的人、事、物,能夠挺身糾舉揭發。例如:向網 路警察與網管人員舉發網路霸凌、不良言論、不當網站、非法交易、 不當網路內容 6.26 6 0.5 3. 能抵制網路中的非法交易與行為。例如:不做非法侵權的檔案或軟體 下載、不購買非法侵權的商品 6.53 7 0.5 正義 4. 能在網路中濟弱扶傾。例如:協助網路尋人、援助弱勢者 5.58 6 0.5 1. 能在網路上與他人一起合作學習。例如:參加網路讀書會、與他人在 線上一起討論功課、跨校進行專題研究 6.01 6 0.5 2. 能與網友一起建構知識。例如:協助編輯維基百科、提供知識家的解 答、共同充實網路資源庫、充實社群討論版的內容 5.89 6 0.5 合作 3. 能與網友合作,共同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以達成有意義的目標。例如: 與網友合作一起傳遞助人的訊息、串連網友的力量幫助弱勢團體 6.02 5 0.5 (續)

(18)

78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表 2 專家德懷術調查結果(續) 核心 價值 具體行為準則 M Mo Q 4. 能集合網友的力量,完成滿意的商業買賣。例如:揪團購、議價、交 流彼此的產品使用經驗 5.47 N/A 0.5 5. 能透過網路與具有共同興趣的網友結識成社群,並一起為這個團體努 力。例如:遊戲玩家共同完成遊戲任務關卡、社群結盟 5.74 5 0.5 本研究共實施了三回合專家德懷術,在此過程中發現所有具體行為準則之平均數>5.00, 四分位差≦0.5,且已無增刪之準則,可發現專家群體的意見已達成共識並收斂(趙美聲, 2009;劉協成,2006;Powell, 2003),代表此 64 項具體行為準則都是重要的。如表 2 所示, 就平均數(M)而言,各項準則的平均數皆介於 5.47~7.00 之間,顯示所有學者都認為各準則 皆為「重要」到「非常重要」的程度;就眾數(Mo)而言,以選擇「重要」和「非常重要」 者居多;就四分位差(Q)而言,64 項準則的四分位差≦0.5,顯示所有學者專家的意見是一 致的。

四、結果討論

在本研究歸納的 12 個核心價值共 64 個具體行為準則中,守法(七項)的內容主要包括 侵犯智慧財產權、隱私權、電腦安全,架設不當網站、非法交易及公然侮辱罪、毀謗罪等相 關行為;尊重(六項)的內容包括對不同的文化、社群、個人隱私、發言權的尊重具體行為; 自制(八項)的內容包括交友、線上遊戲、隱私、言論、網路資源、金錢、時間、上網約定 及好奇心的自制行為,例如:建議學生上網時間能有節制,以不影響身心健康、作息與他人 權益為原則;服務貢獻(三項)的內容包括獻身公益、促進知識和維護秩序;分享(三項) 的內容包括資源、知識和能力的分享行為;禮節(四項)的內容包括使用公用設備、資源、 發表訊息、與人互動;誠實(六項)的內容包括人際互動、言論、交易、網路使用狀況、過 錯等行為的坦誠表露;負責(六項)的內容包括對言論、交易、個人作品、承諾、行為、網 站等網路事物的負責行為,例如:建議學生在網路上做任何事之前,務必先思考後果及影響 性;終身學習(七項)的內容包括成果分享、學習夥伴、資訊識讀、吸收新知等;關懷(五 項)的內容包括關懷的工具、對象與作法等方面的描述;正義(四項)的內容包括濟弱扶傾、 抵制非法、主動提報、明辨是非;合作(五項)的內容包括學習、知識建構、商業交易、群 眾動員、結盟等網路的合作行為。 由於網路品德教育主要是以國中、小學生為對象,故這些具體行為準則都是與此階段學 生應有的網路觀念有關。以「禮節」為例,其具體行為準則之一為:「書寫 E-mail 時能清楚明

(19)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79 確,具備該有的格式內容。例如:寫 E-mail 時,主旨、稱呼、署名不可少,不可以有錯字, 視情況謹慎使用火星文、注音文和表情符號,也不寄發給不相關的人」,使用 E-mail 是中、 小學學生常有的網路行為,此準則敘明了其撰寫 E-mail 時應把握清楚明確的原則,並提出實 際作法,符合中、小學學生程度且可行的行為示例。以「尊重」為例,其具體行為準則之一 為:「能看重與維護他人在網路中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與權利。例如:網路討論版中每個人都 有發言權,看到不同立場的發言也不可批評、攻訐」。以「守法」為例,其具體行為準則之一 為:「在網路中要遵守智慧財產權。例如:以合法途徑取得和分享軟體、音樂和圖片等,且不 在網路中隨意下載、篡改、盜用、複製、散布其他人的智慧財產」。以「正義」為例,其具體 行為準則之一為:「面對網路中的不實言論能夠明辨是非,不盲目跟從。例如:不盲從網路謠 言、網路攻擊言論,不輕易分享(或按「讚」)網路霸凌或負面的留言和影片」。這些具體行 為準則符合李琪明(2007b)對當代品德教育的期許:兼具認知、情感與行動面向,且呼應私 人領域、公共領域及專業領域的需求,亦可用以實現 Amichai-Hamburger 與 Furnham(2007)、 Milson與 Chu(2002)、Willard(1997)等人提出的網路社會中基本核心價值(如尊重、誠實、 平等、正義等)。本研究所歸納的準則不但有正面引導的意義(如在網路中的發言要有禮、有 內涵,保持自重人重的心態),也期待能預防學生產生不當的網路行為(如不可盜用他人帳號 與密碼,也不可隨意入侵他人電腦)。 本研究提出的具體行為準則可補充傳統品德教育的不足,使其擴充到網路情境中,讓學 生在網路社會中具備品德的良善態度與行為。陳延興等(2015)針對網路世代的行為表現, 在不同學習階段提出了各項要求。例如:在國小階段,建議學生要能瞭解網路中的基本規範, 對照本研究提出具體行為準則,教師在教學中可強調網路使用者自身應有的基本行為表現與 觀念:發言時要遵守各種網站的使用規範(守法)、要有禮貌(尊重),言論要誠懇確實(誠 實)、發言時務必先思考後果及影響性(負責)、上網時間能有節制(自制)、在合法的情況下 才去交流網路資源(分享)。除此之外,教師應培養國小學生網路資訊識讀的基本能力,也就 是從小培養利用網路成為終身學習的利器與習慣。 陳延興等(2015)建議,國中階段學生必須能舉例生活中符合與不符合資訊素養的事件, 並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社會責任。此階段,本研究之具體行為準則能提供教師教學內容的參考, 並可請學生舉出資訊科技對社會產生的正反影響實例,以及在網路社會中與他人相處應有的 行為表現:遵守智慧財產權(守法)、能看重與維護他人在網路中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與權利 (尊重)、結交網友不可過度(自制)、在網路留言版發言要具備誠心(誠實)、面對網路中的 不實言論能夠明辨是非,不盲目跟從(正義)。當然,教師可培養學生樂意在網路中吸收新知 的習慣(終身學習),並能在網路上與他人一起合作學習(合作)。以上所述皆與本研究的具 體行為準則結果是相符且一致的。因此,本研究提出之網路品德教育 12 個重要核心價值的 64 項具體行為準則,可成為學生在網路社會中的明確行為依據,依此即能展現符合核心價值的

(20)

80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行為與觀念。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品德教育之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建立核心價值,經由教育的歷程讓學習者發展其符合核心 價值的行為與觀念(教育部,2014a)。推展網路品德教育,除了要找出服膺網路社會所需的核 心價值之外,亦必須發展各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以作為課程發展與實施的依據,同時 成為青少年在網路社會中可依循的行動方針。網路品德教育的目標,在國小、國中、高中、 大學等階段皆然,因網路品德教育屬於品德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品德教育範疇的延伸,其 目標為培養網路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行為,於網際網路社會中表現出良好的品德行為,並於網 路社會中實踐善的德行。為了因應不同的生活經驗與身心發展階段,網路品德教育在不同的 教育階段應有不同的具體行為準則,故本研究以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為對象,發展出在網路 社會中可依循的相關具體作法。本研究之具體行為準則,都是與中、小學階段學生應有的網 路行為與觀念有關。 由於網路品德教育的相關研究不足,其重要核心價值的具體行為準則在先前的研究中未 見,故本研究先採用開放式問卷廣泛徵詢中、小學教師之意見,針對網路品德教育的 12 個重 要核心價值:守法、尊重、自制、服務貢獻、分享、禮節、誠實、負責、終身學習、關懷、 正義與合作,共整理出 67 個具體行為準則初稿。接著透過德懷術,獲取品德教育和網路素養 與倫理等相關領域的專家與教師對這些準則適切性的看法與共識。依據此實證性的研究歷 程,本研究最後彙整出 64 個具體行為準則,可成為網路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及學習內容, 亦可以此為據發展出課程內容,俾提升學生在網路中的品德行為表現。

二、建議

資訊科技與網路的日新月異,已深深影響了現代學生在網路社會中的行為表現,網路品 德教育的發展與實施,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先前由於網路品德教育的相關實證研究不足, 使得課程發展與實施難以開始,因此,透過本研究的奠基,已探究出網路品德教育中 12 個重 要核心價值之 64 個具體行為準則。值得注意的是,李琪明(2007b)認為現代品德教育的核 心價值與行為準則,需採由下而上(bottom-up)的方式,採民主及多元參與的過程決定,而 不是依照以往傳統由上而下(top-down),由上層教育政策規定,且要求各級學校一致化實施。 因此,本研究擬訂的結果可提供各教育單位參考,建議各教育單位在發展網路品德教育課程 時,可採民主及多元參與的過程,視學習對象、教育願景及校園文化的不同,加以抉選或調 整本研究提出的重要核心價值與具體行為準則,以建立符合學校本位的網路品德教育課程,

(21)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81 此為較適宜且可行的方式。各校在進行網路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時,可依據本研究的重要核心 價值作為課程的實施重點與內涵,並參考具體行為準則擬訂教學目標。接著,依據核心價值 與具體行為準則的內容設計教材,並依據適切的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此外,為了瞭解學生的 學習成效,可依據具體行為準則設計評鑑的項目,以評估課程的有效性、可行性與學生的學 習成效。 未來研究建議方面,由於本研究是以教師和專家的觀點來探究中、小學學生網路品德的 具體行為準則,後續若能進一步從學生端的觀點來論證與檢視這些結果,應可使本議題的研 究更加完整。再者,由於網路科技變動快速,學生在網路社會中發生的狀況也持續不斷變動, 因此後續研究可持續修正本網路品德教育的具體行為準則,使其與時俱進。在後續發展網路 品德教育課程時,亦應研究出實施策略、行動方案與評鑑方法,並探究適宜的教學方法與教 材,讓課程得以順利實施,學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除此之外,也可透過後續研究,擬 訂網路品德教育在師資培育、網路資源、行政支援等相關政策與辦法。透過親師生、學校、 行政和政府一起關注此議題,才能真正落實網路品德教育的推展,並有助於完整提升學生於 網路社會中的品德表現。

三、研究限制

因時間與人力的限制,本研究未將家長、學生及行政人員納入研究對象之中。雖然本研 究以品德教育專家、網路素養專家、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對本研究議題有專業與代表 性的看法,但與家長、學生及行政人員的想法或許有落差。再者,本研究以德懷術為主要的 研究方法,樣本數僅有 17 人,在議題探討的廣度有所限制,故建議在推論本研究結果時應加 以注意。 本研究提出以上結論與建議,希冀能讓網路品德教育的應用與研究範疇更深、更廣,也 期待能對學生產生更多影響與幫助,俾能減少網路社會中的不當行為,並在其中實踐出知善、 樂善與行善的歷程。

誌謝

本研究係由第一研究者博士論文《青少年網路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實施與評鑑》修改 而成;另感謝科技部計畫補助(計畫編號:MOST100-2511-S-009-002-MY3),特此致謝。

(22)

82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無日期)。何謂網路素養。取自 http://eteacher.edu.tw/Archive.aspx?id =276

【eTeacher. (n.d.). Internet literacy. Retrieved from http://eteacher.edu.tw/Archive.aspx?id=276】

吳培源、黃錫培、徐明和(2007)。國小二年級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 期刊,3(2),47-81。

【Wu, P.-Y., Huang, S.-P., & Hsu, M.-H. (2007). An action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s planning and practice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2), 47-81.】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Wu, C.-S., & Lin, T.-Y. (2005).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search, 64, 150.】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5。

【Wu, Y.-L. (2001). Delphi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urriculum study. Education Research, 9, 297-305.】 李奉儒(2004,12 月)。道德教育的再轉向或新保守?對於品格教育的一些質疑與期待。論

文發表於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中市。

【Lee, F.-J. (2004, December). Moral education going leftwing or rightwing? Questions for and expectations of current charact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f Moral Education, Taichung, Taiwan.】 李琪明(2007a)。中小學品德校園之實施策略與評鑑方式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59,5-17。 【Lee, C.-M. (2007a). Strategy and assessment for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59, 5-17.】

李琪明(2007b)。德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主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pp. 9-53)。臺北市:編者。

【Lee, C.-M. (2007b). The core concept and re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Ed.), The core concept and realization of five ways of life (pp. 9-53). Taipei, Taiwan: Editor.】

沈六(2004)。論道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道德教育。臺灣研究,24,2-18。doi:10.6395/ TER.200402.0002

【Shen, L. (2004). The psychological essence and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 Essay on moral education. Taiwan Research, 24, 2-18. doi:10.6395/TER.200402.0002】

張曉校(2006)。網絡文化的道德規約。現代遠距離教育,3,68-70。

【Zhang, X.-X. (2006). Morality stipulations in the Internet civilizatio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3, 68-70.】 教育部(2014a)。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取自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4a). Guidelines for facilitating character and/or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Retrieved from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2014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 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23)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83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4b). Directions governing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Retrieved from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曹勁松(2002)。網絡道德建設初探。道德與文明,2,63-66。

【Cao, J.-S. (2002).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net world.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2, 63-66.】

陳延興、李琪明、方志華、劉秀嫚(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品德課程組織模式之建構。 課程與教學季刊,18(2),79-100。

【Chen, Y.-H., Lee, C.-M., Fang, C.-H., & Liou, S.-M. (2015). A study on building a character and moral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model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ly, 18(2), 79-100.】

陳迺臣(2007)。品德教育基本原理及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59,5-14。

【Chen, N.-C. (2007). The basic theory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159, 5-14.】

趙美聲(2009)。德懷術。載於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主編),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 (下冊)(pp. 342-380)。臺北市:學富。

【Chao, M.-S. (2009). Delphi method. In Taiw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II, pp. 342-380). Taipei, Taiwan: Pro-Ed.】

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 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79-109。doi:10.6209/JORIES.2015.60(2).03

【Liou, S.-M., Lee, C.-M., Chen, Y.-H., & Fang, C.-H. (2015). Survey on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character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response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60(2), 79-109. doi:10.6209/JORIES.2015.60(2).03】

劉協成(2006)。德懷術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師之友,47(4),91-99。doi:10.7053/TF.200610. 0091

【Liu, S.-C. (200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lphi method. Teacher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47(4), 91-99. doi:10.7053/TF.200610.0091】

簡成熙(2006)。品格教育能夠促進公德嗎?課程與教學季刊,9,13-30。doi:10.6384/CIQ. 200604.0013

【Chien, C.-H. (2006). Can we promote the gongde (public morality) by implementing character education?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ly, 9, 13-30. doi:10.6384/CIQ.200604.0013】

蘇永明(2000)。後現代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5,147-168。

【Shu, Y.-M. (2000). Postmodern and moral education.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search, 25, 147-168.】

二、外文文獻

Amichai-Hamburger, Y., & Furnham, A. (2007). The positive 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2), 1033-1045. doi:10.1016/j.chb.2005.08.008

Bao, Z., & Xiang, K. (2006). Digitalization and global ethics.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8(1), 41-47. doi:10.1007/s10676-006-9101-7

(24)

84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and virtues in cyberspace: Base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Annual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Chang, C.-M., & Chou, C. (2015).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young students’ core virtues of e-character education: The Taiwanese teacher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44(4), 516-530. doi:10.1080/03057240.2015.1048791

Chang, C.-M., Hung, M.-L., Lu, J.-L., & Chou, C. (2018). The virtues of Taiwanese internet-using adolesc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yber virtues scal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1(1), 104-111.

Hinman, L. M. (2005). Virtual virtues: Reflections on academic integr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R. Cavalier (E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our moral lives (pp. 49-68). Albany, NY: Suny Press.

Kaplan, A. (1995). Conversing about character: New foundations for gene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45(3), 359-378. doi:10.1111/j.1741-5446.1995.00359.x

Lazuras, L., Pyżalski, J., Barkoukis, V., & Tsorbatzoudis, H. (2012). Empathy and moral disengagement in adolescent cyberbullying: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Studia Edukacyjne, 23, 57-69.

Lian, L., You, X., Huang, J., & Yang, R. (2016). Who overuses smartphones? Roles of virtues and parenting style in smartphone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5, 92-99. doi:10.1016/j.chb.2016.08.027

Lickona, T. (1996).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5(1), 93-100. doi:10.1080/0305724960250110

Lickona, T. (2003). The content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 10(1).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aracter-education.info/articles/thecontentofourcharacter.pdf Marshall, J. C., Caldwell, S. D., & Foster,. J. (2011). Moral education the CHARACTERplus way.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40(1), 51-72. doi:10.1080/03057240.2011.541770

Milson, A. J., & Chu, B.-W. (2002). Character education for cyberspace: Developing good netizens. The Social Studies, 93(3), 117-119. doi:10.1080/00377990209599894

Orgad, S. (2007). The Internet as a moral space: The legacy of Roger Silverstone. New Media & Society, 9(1), 33-41. doi:10.1177/1461444807075202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owell, C. (2003). The Delphi technique: Myths and realiti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1(4), 376-382. doi:10.1046/j.1365-2648.2003.02537.x

(25)

張志銘、周倩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85

Selwyn, N. (2008). A safe haven for misbehaving? An investigation of online misbehavior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6(4), 446-465. doi:10.1177/0894439 307313515

Stephens, J. M., Young, M. F., & Calabrese, T. (2007). Does moral judgment go offline when students are onlin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s’ beliefs and behaviors related to conventional and digital cheating. Ethics & Behavior, 17(3), 233-254. doi:10.1080/1050842070 1519197

Steutel, J. W. (1997). The virtue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Some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1(3), 395-407. doi:10.1111/1467-9752.00064

Vallor, S. (2010). Social networking technology and the virtues.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2(2), 157-170. doi:10.1007/s10676-009-9202-1

van Deursen, A. J. A. M., Bolle, C. L., Hegner, S. M., & Kommers, P. A. M. (2015). Modeling habitual and addictive smartphone behavior: The role of smartphone usage typ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ocial stress, self-regulation, age, and gender.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5, 411-420. doi:10.1016/j.chb.2014.12.039

Vessels, G. G., & Boyd, S. M. (1996). Public and co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NASSP Bulletin, 80(579), 55-62. doi:10.1177/019263659608057910

Voiskounsky, A. (2004). Current problems of mor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he IT environment. In K. Morgan, C. A. Brebbia, J. Sanchez, & A. Voiskounsky (Eds.), Human perspectives in the Internet society: Culture, psychology and gender (pp. 33-41). Southampton, UK: WIT Press. Whittier, D. (2013). Cyberethics: Envisioning character education in cyberspace.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8(2), 225-242. doi:10.1080/0161956X.2013.775882

Willard, N. (1997).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 gov/fulltext/ED425016.pdf

Yang, S. (2006). An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Internet matters: Moral construc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9(1), 65-83. doi:10.2753/CED1061-193 2390106

(26)

86 網路品德教育行為準則 張志銘、周倩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2019, 64(4), 61-86

doi:10.6209/JORIES.201912_64(4).0003

Development of E-Character Behavioral

Standards

Chih-Ming Chang

Chien C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raditional personal virtue education is insufficient for addressing the contemporary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use; thus, e-character education is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bridging the concerns in cyberspace and those in the real world.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ablish and verify the behavioral standards that should apply in cyberspace.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was first developed. After collecting discussion posts on an online course in which 140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ed, we drafted an initial ver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67 behavioral standards in 12 core value categories. Next, to verify these standards and evaluate their importance, we invited 19 experts (character education experts, experienced teachers, and Internet literacy scholars) to form a Delphi-technique group. After three Delphi rounds, 17 experts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64 most important behavioral standards that would be applicable to student behavior in cyberspa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curriculum design, policy formul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n e-character education.

Keywords: behavioral standards, character education, e-character education, Internet literacy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en Chou, E-mail: cchou@mail.nctu.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MNE subject, characterised by its (i) curriculum structure; (ii) curriculum aims; (iii)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v) curriculum contents, can enhance the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Beside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uch as morning assemblies, school assemblies, class teacher periods and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schools also make use of other

Apart from spelling out clearly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tent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moral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elated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updated vers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 To Sustain, Deepen and Focus on Learning to Learn (Primary 1 - 6) aims at reiterating the overall aims of the

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has been conducting regula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udies since the 2002/03 school year to tra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Besides, although the elements of STEM education are embedded in individual KLA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of the local school curriculum, the coh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