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角形三個極小值問題的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三角形三個極小值問題的探討"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三角形三個極小值問題的探討

李政豐

1

* 傅淑婷

2

陳昭地

3 1國 立 竹 南 高 級 中 學 2臺 北 市 立 敦 化 國 民 中 學 3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數 學 系

壹、前言

在 編 寫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國 民 中 學 數 學 教 材 原 型 的 過 程 中 , 感 覺 到 目 前 中 學 幾 何 課 程 的 份 量 , 在 國 高 中 均 有 減 輕 的 趨 勢 , 然 而 要 訓 練 學 生 證 明 與 推 理 的 能 力 , 幾 何 是 數 學 家 公 認 不 可 或 缺 的 學 程 。 在 台 灣 師 大 數 學 系 陳 昭 地 教 授 的 指 導 下 , 我 們 藉 由 三 個 初 等 數 學 的 問 題 : (1) 平 面上 一 點 到 三角 形 三 邊 所在 直 線 距 離和 之 最 小 值。 (2) 最 大內 角 小 於 或等 於 120 度 的 三角 形 邊上 或 內 部 一點 到 三 頂 點的 最 小 距 離和 。 (3) 給 定一 個 銳 角 三角 形 , 求 三邊 內 接 三 角形 的 最 短 周長 。 利 用 Geogebra 為輔 助 工 具, 並 透 過 五篇 參 考 資 料(A.S.Posamentier、 陳 昭地 等 , 詳 見本 文 末 參 考 文 獻), 以 動 態 模 擬 的 方 式 , 藉 由 視 覺 化 的 圖 說 證 明 , 得 到 一 些 結 論 , 導 出 以 ABC  的 三 個 對 應 邊 長 a,b,c 表 出 的最 小 值 計 算公 式,以 我們 所 知,這 三 個公 式 是一 項 新 的 創 見 : (1) 平 面上 任 一 點 到三 角 形 三 邊所 在 直 線 的距 離 和 之 最小 值 , 為 最大 邊 上 高 的長 度 , 不 妨 設a b c,  ,則它的最小值計算公式: 2 s s a s b s c( - )( - )( - ) c , 其 中 2 a b c s   , ( ,a b c ),公 式 對任 意 三 角 形都 成 立 。 (2) ABC邊 上 或 內 部 一 點 P 到 三 頂 點有 最 小 距 離和 ,P 稱 為等 角 點 , 其最 小 距 離 和公 式 : 2 2 2 1 2 ( ) 4 3 2  abc    ,其中 = s s a s b s c( - )( - )( - ) , 2 a b c s   。 這 個 公 式 對 最 大 內 角 不 超 過 120 度 的 三角 形 均 成 立。 (3) 銳 角三 角 形 ABC ,當 三 邊 的 內 接 三 角 形 有 最 短 周 長 時,此 最 短 周 長 的 內 接 三 角 形, 恰 是ABC的 垂 足 三 角 形 。 此 內 接 三 角 形 的 最 短 周 長 公 式 : *為本 文 通 訊 作 者

(2)

( )( - )( - )( - ) 2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abc      , 這 個 公 式 對 於 銳 角 三 角 形 才 會 成 立 。 在 中 學 幾 何 課 程 日 漸 縮 減 的 時 候 , 希 望 能 拋 磚 引 玉 , 引 起 中 學 生 藉 由 數 學 軟 體 探 討 幾 何 學 的 興 趣 。

貳、本文

一、平 面 上 任 一 點 到 三 角 形 三 邊 所 在直 線 的 距 離 和 之 最 小 值 為 最 大 邊 上 高

的長度。

ABC  中 ,A的 對 應 邊BC a ,B的 對 應 邊 AC b , C 的對應邊 AB c 。 若 AB c 是最大的邊, CH 是最大邊上的高,P 點是平面上任一點。 1. 當 P 點在 三 角 形 ABC 的 內 部 或 邊 界 , 如 圖(一) 圖 (一 ) PAB  的 面 積 +PBC的 面 積 +PAC的 面 積 =ABC的 面 積 1 1 1 2AB PD 2BC PE 2AC PF = 1 2AB CH 。 但 是 , 因 為 AB 是 最大 的 邊 。 1 1 1 2AB PD 2AB PE 2AB PF

1 1 1 2AB PD 2BC PE 2AC PF 故 1 1 1 2AB PD 2AB PE 2AB PF

1 2AB CH 兩 邊 除 掉 1 2AB , 得 到(PD PE PF  )

CH 2. 當 P 點在 三 角 形 ABC 的 外 部 , 如 下 圖(二 )

(3)

圖 (二 )

(PAB的 面 積 +PBC的 面 積 +PAC的 面 積 )>ABC的 面 積

1 1 1 2AB PD 2BC PE 2AC PF > 1 2AB CH 。 但 是 , 因 為 AB 是 最大 的 邊 。 1 1 1 2AB PD 2AB PE 2AB PF > 1 1 1 2AB PD 2BC PE 2AC PF 故 1 1 1 2AB PD 2AB PE 2AB PF > 1 2AB CH 兩 邊 除 掉 1 2AB , 得 到(PD PE PF  )>CH , 此 時 沒有 最 小 值 。 (PFPD PE )>CH =2 s s a s b s c( - )( - )( - ) c , 2 a b c s   ,a b c,  。 由 以 上 的 証 明 , 若ABC非 正, 則 P 為 頂 點 C, 才 有 最 小 值CH 。

二、探討最大內角小於或等於

120 度的三角形邊上或內部一點到三頂點的

最小距離和

(有最小距離和的點我們稱為等角點或費馬點)。

例 1、 在 邊 長 5,6,7 的 三 角 形 的 內 部 一 個 動 點 F, 當 F 移 動 時 , 觀 察FA FB FC  的 最 短 距 離 和 。 步 驟 一 : 如 圖(三), 固 定 三角 形 三 邊 長 5,6,7, 先 讓學 生 們 一 個接 一 個 上 台到 電 腦 桌, 藉 由 手 動 模 擬 , 讓 上 台 同 學 都 能 動 手 操 作 , 藉 由 同 儕 學 習 的 力 量 , 互 相 比 較 哪 一 位 同 學 找 得 的 距 離 和 是 最 小 , 此 時 老 師 正 是 扮 演 裁 判 的 角 色 , 有 讚 賞 有 風 趣 ,

(4)

當 然 也 增 添 了 教 室 熱 絡 的 氣 氛 。 圖 (三 ) 步 驟 二 : 要 激 發 同 學 們 探 索 的 興 趣 ,「 為 什 麼 我 們 找 到 的 這 個 點 F 會使 得 到三 頂 點 的 距 離 和 最 小 」。 把 三 角 形 AFC 以 A 為中 心 左 旋 60 度,如 圖(四), CF C F  , AFF F ,FB 不 變 。 圖 (四 ) 因 為 當 我 們 將AF 左 旋 60 度 時, AFF 是 一 個 頂 角 60 度 的 等 腰 三 角 形,也 就 是

(5)

正 三 角 形,於 是 把AF 的 長 度 用 FF 來替 換,此 時 FA FB FC  =FF'FB F C ' ', 由 於B 點與 C 點 是固 定 的 點,不 論 動 點 F 如 何移 動,只 有 F 會 跟 著動,B, C 這 兩 點 的 坐 標 是 不 變 的 。 而 B, C 兩點 之 間 以直 線 最 短 。 步 驟 三 : 調 整 F 點 使 C , F ,F,B 四點共線,如圖(五),使得 C F F F FB  最 小 , 亦 即 使 FA FB FC  最 小 。 我 們 發 現 : 當 F 落 在 BC 上時 C F F F FB 最 小 。 圖 (五 ) 步 驟 四 : 同 理,將 把 三 角 形 BFC 以 B 為 中 心 右 旋 60 度,如 圖 (六 ),FC F C  '',FB FFFA 不 變。 此 時 FA FB FC  =AF FF ''F C'' '' 圖(六 )

(6)

步 驟 五: 再 調 整F 點,使 得 F 落 在 AC 上,如 圖 (七 ),因 為 A, C 是 固 定點,兩 定 點之間 以 直 線 距 離 最 短 , 此 時 FA FB FC  =AF FF ''F C'' ''為 最 小 。 圖(七 ) 步 驟 六 : 當F 落在 BC 與 AC 的 交 點時 FA FB FC  最 小 , 如 圖 (八 )。 當FA FB FC  最 小 時 ,F 稱為 等 角 點 或費 馬 點 (Fermat Point) 圖(八 ) 步 驟 七 : 當 F 是 費 馬 點 時 ,AFB BFC AFC120, 如 圖 (九 )。 因 為 C , F ,F,B 四 點 共 線 ,AFF 是 等 邊 三 角 形 , FF A =60 度 , 故 AFC= AF C  =120 度 。 同 理 BFC  120 度,則AFB=120 度 。

(7)

因 為 四 邊 形AFCC 中 , AC C  =60 度 , AFC =120 度 , 對 角互 補 , 是 圓內 接 四 邊 形 , 故 四 邊 形AFCC 有一 個 外 接圓 。 圖 (九 ) 步 驟 八 : 如 圖(十 )若 將 最 大 內 角 不 超 過 120 度 的 三 角 形 的 三 邊 , 往 外 各 作 正 三 角 形 , CC    =D=60 度, CFA  CFB=AFB=120 度,因 此 若以 AB 為 一 邊 ,往 下 做 正ABD,AFB ADB180, 則 AFBD四 點 共 圓 , 費 馬 點 F, 即是 這 三

個 正 三 角 形 外 接 圓 共 同 交 點 。

(8)

步 驟 九 : 如 圖(十 一), AF 是 左 右 兩 圓 之 公 共 弦 , 與 連 心 線 GH 互 相 垂 直 , 垂 足 為 J, 同 理 ,BF 與 GI 互 相 垂 直, 垂 足 為 K, 四邊 形 GJFK 中 , FJG  FKG=180 度, 對 角 互 補 , 是 圓 內 接 四 邊 形 , 因 為JFK=120 度,故 GHI 中 , =60 度,同G 理H =I =60 度 , 則 不 論 A,B,C 如 何移 動 , GHI 永 遠 是 正 三 角 形 。 圖 (十 一) 如 圖(十 二),分 別過 三 頂 點 A,B,C 作 線段 FA 、 FB 、 FC 的 垂線,若 三 垂線 的 交 點 為 U,V,W, 則 四 邊 形 AUBF 對 角 互 補 是 圓 內 接 四 邊 形 ,AFB=120 度 ,

AUB

=60 度, 同 理 可證 UVW 也 永 遠 是 正 三 角 形 。

(9)

如 圖(十 三), 過三 個 正 三 角形 的 外 頂 點 M,N,P 作 CM 、 AN 、BP 的 垂 線 ,三 垂 線 交 在 L,J,K。 因 為AFM是 正 三 角 形 ABM 外接 圓 的 弦AM 所對 的 圓 心角 , 故 AFM  =MFB=60 度,同 理 AFP  PFC=60 度, CFN  NFB=60 度,四 邊 形 LPFM 對 角 互補 是 圓 內 接四 邊 形 ,PFM=120 度, 故L=60 度。 因 此, 不 論 A,B,C 如 何 移動 , LJK , 永 遠 是 正 三 角 形 。 圖(十 三 )

步 驟 十 : 當ABC的 邊 長 為 a,b,c 時 FA FB FC  的 最 小 值 要 如 何 用 a,b,c 來 表 示 ? 如 圖 (十 四 )

(10)

由 海 龍 公 式  s s a s b s c( - )( - )( - ), 其 中 周 長 之 半 2 a b c s   。 根 據 餘 弦 定 理 , AC 2 c2a22accos(60B), 由 和 角 公 式 , 2 2 2 1 3 2 2

2 ( cos sin ) cos 3 sin ...(1) 2 2 AC caac BBcaacBacB 2 2- 2 cos 2 a c b B ac   ,面 積 公 式 1 sin 2ac B    sin B 2 ac   ,將 sinB, cosB 代入(1)式 2 1 2 2 2 ( ) 2 3 2 AC  abc    ,最短距離和為 1( 2 2 2) 2 3 2 AC  abc    = 1 2( 2 2 2) 8 3 4 abc   = 2 2 2 1 2 ( ) 4 3 2  abc    再 找 一 個 特 別 的 三 角 形 來 印 證 , 當 邊 長 是 a =5,b =6,c =7 的 三 角 形 , 代 入 1 AC = 2 (110)+4 3 9 4 3 2 10.29 2        , 符 合 上 面 實 驗 操 作 的 結 果 。 上 面 所 討 論 的 情 形 對 於 最 大 角 120 度 以 內 的 三 角 形 均 成 立 。 換 言 之 , 對 於 最 大 內 角 120 度 以 內 的 三 角 形 , 它 的 等 角 點 都 在 三 角 形 的 內 部 , 上 述 討 論 的 情 形 均 成 立 。

三、探索銳角三角形三邊內接三角形的最短周長(Fagnano

s Problem)

例 2、 如 圖(十 五),P,Q,R 分別 為 5,6,7 的ABC三 邊 上 的 點 求PQR的 最 短 周 長 。 圖(十 五 )

(11)

步 驟 一 : 固 定ABC的 邊 長 分 別 為5,6,7, 在 三邊 BC , CA , AB 上 分別 取 一 點 P,Q,R,讓 學 生 輪 流 上 台 拖 曳 這 三 點,看 誰 能 求 得 周 長 的 最 小 值,這 又 是 一 番 熱 鬧 的 氣 氛。 步 驟 二 : 作 法 說 明 ; 如 圖 (十 六 ), 選BC 邊上 一 點 P,P 對 AC 線 段 的 對稱 點P ,對 AB 線 段 的 對 稱 點P ,連接 AP P  。 圖(十 六 ) 步 驟 三:如 圖 (十 七 ) AP P 是 以AP 為腰,頂 角 固定 是2 A 的 等 腰 三 角 形,當 腰 長 最 短 , 底 邊P P  最短,此時將 Q,R 移到 P P  上, PQR 的 周 長 最 短 。 圖(十 七 )

(12)

步 驟 四 : 如 圖(十 八)當 P 是 BC 邊上 高 的垂 足,AP 最 短,頂 角 固 定是2 A 的 等 腰AP P 的 兩 腰 最 短,則 底 邊P P  也最短,若將 R,Q 移到 P P  與 AB、 AC 的交點,則 PQR 周 長 最 短 。 APR= AP''R= AP'Q= APQ   , 而 且 PQC= P'QC= AQR  , 僅 當 BQAC時 ,BQR= BQP 才 會 成 立 , 故 Q 是 垂 足,同 理 R 也 是垂 足。把 P 點 同 樣 的 程 序 套 用 在Q,R 上 也有 相 同 的 結果。於 是 得到,到 三 邊最 短 距 離 和,恰 是 垂 足 三 角 形 的 周 長 。 圖(十 八 ) 步 驟 五 : 當ABC的 邊 長 為 a,b,c 時PQ QR RP  的 最 小 值 要 如 何 表 示 ? 令 高 AP AP AP ,由餘弦定理 h 2

P P  =h2h2- 2  h h cos 2A=2 (1- cos2 )h2 A =2h22sin2A4 sinh2 2A

P P  = 2 sinhA, 令BC a 三 角 形ABC 面 積 1 2ah  

h 2 a   , 另 一 方 面 1 sin 2bc A  

sin A 2 bc   則P P  = 2 4 2 8 2 sinh A a bc abc        將 海 龍 公 式 ( - )( - )( - ) 2 2 2 2 a b c b c a a c b a b c s s a s b s c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4 a b c b c a a c b a b c       代 入 上 式 , 可 得P P  = ( )( - )( - )( - ) 2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abc     

(13)

則 連 結 三 角 形 三 邊 之 最 短 周 長 為 ( )( - )( - )( - ) 2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abc      再 找 一 個 特 殊 的 三 角 形 來 印 證,當 邊 長 是a =2,b =2,c =2 的 正 三 角 形,它 的 垂 足 三 角 形 周 長 為 3, 若 代 入P P  = ( )( - )( - )( - ) 2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abc      =3, 符 合 上 面 推 導 的 結 果 。

參、結語

藉 由 Geogebra 視覺 化 的 圖 像表 徵 , 搭 配明 顯 易 懂 的圖 說 證 明 ,再 利 用 三 邊 長 a,b,c 為 參 數 , 導 出 漂 亮 的 結 果 : 1. 到 三 邊 所 在 直 線 的 最 短 距 離 和 公 式2 s s a s b s c( - )( - )( - ) c , 2 a b c s   ,a b c,  。 對任 意 三 角 形 均 成 立 。 2. Fermat 最 短 距 離和 公 式1 2 ( 2 2 2) 4 3 2 abc    ,對最大內角 120 度以內的三角形 成 立 。 3. Fagnano 最 短 周長 公 式( )( - )( - )( - ) 2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abc      , 對 銳 角 三 角 形 成 立 。 這 是 可 以 量 化 的 公 式 , 如 果 能 夠 把 它 引 進 中 學 生 幾 何 學 的 內 容 , 將 會 是 一 堂 很 有 趣 的 數 學 課 程。國 中 學 生 還 沒 有 三 角 函 數 的 基 礎,可 用 Geogebra 的 代 數 功 能,先 找 到 這 兩 個 極 值 的 近 似 值 。 高 二 學 生 則 可 以 放 在 三 角 形 面 積 的 海 龍 公 式 之 後 , 完 整 的 教 完 上 述 兩 個 可 將 三 個 極 值 量 化 的 公 式 及 其 內 容 , 是 一 則 結 合 資 訊 科 技 與 幾 何 三 角 的 綜 合 性 教 材 。

參考文獻

黃 武 雄, 高 中 數 學 實 驗 教 材 編 輯 小 組 (1984) 。 第 五 章 : 用 各 種 方 法 處 理 平 面 幾 何 。 (pp.288-295), 高中 數 學 實 驗教 材 第 三 冊自 然 組 修 訂本 。 台 北 市: 數 理 出 版公 司 。 傅 淑 婷、曹 博 盛、陳 昭 地(2013)。處 處多 數 是 等 腰三 角 形。國 民中 學 數 學教 材 原 型 C 冊 第 2-3 單 元 主 題(陳昭 地 主 編)。新 北 市 : 國家 教 育 研 究院 。 傅 淑 婷、曹 博 盛、陳 昭 地(2013)。三 角形 的 三 心。國 民 中 學 數學 教 材 原 型 C 冊 第 1-5 單 元 主 題(陳 昭 地 主 編)。 新 北 市 :國 家 教 育 研究 院 。

A.S.Posamentier & J. Stepelman(1986). Unit 43 : The Equiangular point(pp.284-285) In Posamentier S.A. & Stepelman J. (Eds.) 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2nd Ed.), Columbus OH, Merrill.

A.S.Posamentier & J. Stepelman(1986). Unit 44: The minimun Distance Point of a Triangle (pp.285-286) In Posamentier S.A. & Stepelman J. (Eds.) 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2nd Ed.), Columbus OH, Merril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uen Long District Secondary School Ip Chun Wing Survival A_SS22. Shek Lei Catholic

Study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Put a “T” in the box if the statement is true and a “F” if the statement is false. Only alcohol is used to fill the bulb of a thermometer. An

A conical flask containing oil and water A sectional diagram of the set-up Examples of drawing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pparatus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ers may introduce how to use short division to find the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and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of two numbers at Learning Objective 1.4

(b) An Assistant Master/Mistress (Student Guidance Teacher) under school-based entitlement with a local first degree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will be eligible for

Home > Education System and Policy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 Applicable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Direct Subsidy Scheme..

PREP a RE schoo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raining curriculum Workshop 2 crisis intervention &recovery: The roles of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2nd

It provides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parents”)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including Hong Kong’s education system, major education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