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漢族群工資差距之探討:人力資本與勞動市場條件的再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原、漢族群工資差距之探討:人力資本與勞動市場條件的再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治. 政 原、漢族群工資差距之探討: 大. 立. ‧ 國. 學. 人力資本與勞動市場條件的再分析. ‧. The Wage Gap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 Chinese in Taiwan: A Reanalysis of Impacts of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n. CChin-Han Chan hengchi. 指導教授:關秉寅. er. io. al. sit. y. Nat. 研究生:詹智涵 撰. i n U. v. 博士. Advisor: Ping-Yin Kuan, Ph.D.. 中華民國一○六年一月. January 2017.

(2) 目錄 章節. 頁碼. 目錄 附圖與統計表目錄 中文摘要. i iii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前言. 1. 一、原住民社經處境的近年趨勢. 1. 二、台灣族群與社會不平等研究之進程. 4. 三、研究問題聚焦.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政 治 大 一、職前的人力資本投資與代間傳承 立 二、族群化的勞動市場條件:原、漢族群的職場差異. 10 15. ‧ 國. 學. 三、勞動市場成就之中的社會差別待遇 四、小結:原、漢族群社經不平等研究的再思考. y. Nat. 24 25. sit. 一、資料來源. 29. io. al. n. 四、分析方法. er. 二、研究變項與資料管理說明 三、研究假設. 第四章 描述統計分析結果 一、總樣本之描述統計. Ch. n U engchi. 22. ‧. 第三章 資料來源、研究假設與分析方法. 20. iv. 24. 29 43 43. 二、兩世代樣本之描述統計. 46. 第五章 分析結果. 50. 一、整體勞動市場下,原、漢族群工資取得之概況. 50. 二、原、漢族群合併樣本之工資取得的比較分析. 56. 三、原、漢族群之工資取得的交互作用分析結果. 59. 四、原、漢族群經濟不平等的再比較:差異分解結果. 69. 五、小結. 78.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80. 一、主要研究結論. 80. 二、研究限制與討論. 83. 參考文獻. 85 i.

(3) 附錄. 94. 附錄一:近十年原、漢族群社會經濟、職業以及產業等相關比例分配. 94. 附錄二:原、漢族群社經不平等之歷年研究資料表. 100. 附錄三:總樣本之變項相關性及多重共線性診斷. 102. 附錄四:區隔性別之原、漢族群工資差距的交互作用與差異分解分析. 1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附圖與統計表目錄 一、附圖 圖 1.1:近十年原、漢族群平均月收入差異. 2. 圖 1.2:近十年原、漢族群平均高等教育比例差異. 2. 圖 1.3:近十年原、漢族群職業位階比例差異. 2. 圖 1.4:近十年原、漢族群高技術產業別差異. 3. 圖 1.5:近十年原、漢族群基礎技術與體力產業別差異. 3. 圖 1.6:近十年原、漢族群公職、教育與社福相關產業差異. 3. 圖 5.1:原、漢族群教育程度之工資回饋. 61. 圖 5.2:原、漢族群教育年數之工資回饋. 62. 圖 5.3:原、漢族群潛在年資之工資回饋. 63. 政 治 大 圖 5.4:原、漢族群職業聲望之工資回饋 立 圖 5.5:原、漢族群工作型態之工資回饋. 65. ‧ 國. 學. 圖 5.6:原、漢族群職業聲望分配差異 二、統計表. 64. ‧. 表 3.1:社會變遷與原住民變遷的勞動參與比例. y. Nat. 表 3.2:勞動參與率選擇性之估計結果. io. 表 4.2:國教—壯年世代下原、漢族群之描述統計. al. n. 表 4.3:高教—青年世代下原、漢族群之描述統計. Ch. 表 5.1:原、漢族群總樣本工資取得之迴歸模型. engchi. er. sit. 表 4.1:原、漢族群總樣本之描述統計. i n U. v. 67. 39 41 44 48 49 51. 表 5.2:原、漢族群合併總樣本之階層性迴歸模型. 58. 表 5.3:原、漢族群交互作用分析. 60. 表 5.4:未校正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70. 表 5.5:Heckman 校正後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72. 附錄表 1.1:近十年原、漢族群社經與教育境況之描述統計. 95. 附錄表 1.2:近十年原、漢族群職業分配之描述統計. 96. 附錄表 1.3:近十年原、漢族群行業分配之描述統計. 97. 附錄表 1.4:比較原、漢族群社經不平等之歷年研究資料狀況. 100. 附錄表 4.4:原、漢族群總樣本各變項之相關係數矩陣. 103. 附錄表 4.5:原、漢族群總樣本各變項之變異數膨脹因素、條件指標,條件數 104 與變異數分解 iii.

(5) 附錄表 5.6:原、漢族群男性交互作用分析. 106. 附錄表 5.7:原、漢族群女性交互作用分析. 108. 附錄表 5.8:未校正男性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110. 附錄表 5.9:Heckman 校正男性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112. 附錄表 5.10:未校正女性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114. 附錄表 5.11:Heckman 校正女性之原、漢族群工資差異分解分析. 1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原、漢族群工資差距之探討: 人力資本與勞動市場條件的再分析. 詹智涵 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中文摘要. 治 政 的工資不平等之現象根源。長久以來,原住民從成長、學校教育,到進入職場, 大 立,以至於與主流社會的社經處境有難以克服的落差。 莫不受各種條件的不足所制. 本研究主旨是從人力資本理論以及勞動市場條件的觀點,來探討原、漢族群. ‧ 國. 學. 本研究採用 2007 年「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五期第三次」階層組以及休閒組調查, 和 2007 年「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調查研究」 ,三筆具代表性且規模相. ‧. 近的面訪資料、共 2393 位私部門受雇者來加以比較。透過群體加權校正,本研 究首先透過多元迴歸與交互作用分析,來探討兩族群的人力資本和勞動市場條件 分解,來分析兩族群工資落差中的結構與現象差異。. io. sit. y. Nat. 與工資取得高低之間的關係。接著,再以經 Heckman 校正 Blinder-Oaxaca 差異. er. 研究結果顯示,人力資本和勞動市場條件能說明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確有. al. n. v i n Ch 果,而不同於漢人能持續成長;不論是年資、職業聲望或是工作型態,原住民的 engchi U 工資上的族群歧視現象。原住民教育的工資報酬率在義務教育階段後即無顯著效 工資報酬率都顯著也比漢人低落,且影響更勝教育差異。這些現象即使是在差異. 分解校正結構差異後依舊存在。是故,既有量化研究除了從教育面向來探討原、 漢族群社經不平等之外,實應持續重視原住民族進入職場後,所面對的勞動市場 問題。. 關鍵字:工資;原住民;漢人;社經不平等;群體比較;Blinder-Oaxaca 差異分解. v.

(7) The Wage Gap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 Chinese in Taiwan: A Reanalysis of Impacts of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Chin-Han Chan Gratuat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wage gap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 Chinese in Taiwan.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on the wage gap. Throughuot the life course trajectories of schooling and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aborigines in Taiwan persistently face dire straits, resulting in insurmountable soci-economic gaps with Han Chinese. The data. 政 治 大. sources of the research are from Taiwan Social Changy Survey (TSCS) 2007, Phase 5,. 立. Wave 3: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module and The Leisure Time module, and Social. ‧ 國. 學. Change and Policy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Survey (TIPS) 2007,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to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total sample sizes are 2393. ‧. employees in private sector and roughly equal in size between two ethnics. With weighting, regression 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estimat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y. Nat.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on wage differences between aborigines. sit. and Han Chinese. Moreover, the research uses two-steps Heckman selection model to. al. er. io. correct selection bias of labor marke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Blinder-Oaxaca. v i n The finding of interactionC models that human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 h e nshow gchi U n. decomposition to analyze the ethnic disparities in wage.. conditions can explain the wage gap and reveal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borigines. While on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aborigines’ wage, Han Chinese could benefit from all stage of education. Job tenures, occupational prestiage, and employment types are more benefitical to Han Chinese than to aborigines, and the impacts of these factors on wage are greater than education. These result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ther than education inequality,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uture studies of ethnic disparities in soci-economic inequality should concern more about ethnic differences in labor market conditons. Keywords: wage; aborigines; Han Chinese; soci-economic inequality; group comparison; 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vi.

(8) 第一章. 前言. 一、原住民社經處境的趨勢與近況 長久以來,各界對現今約莫 55 萬 2000 多人、佔全台總人口約 2.35%的原住 民族之社會經濟境況多有關注,並試圖從不同途徑來改善其弱勢境況1。由歷年 的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以及人力運用調查結果(原住民族委員會〔後簡稱原委會〕 2004-2015;主計處 2004-2015)觀察,不難發現:原住民的工作收入始終低於 漢人約莫 1 萬元、平均僅約漢人收入的七成左右,甚至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 高峰時擴大到 1.2 萬元(圖 1.1) 。至於教育程度方面(圖 1.2) ,原住民平均擁有 專科、高等教育程度的比例由 2004 年的 12.71%才逐步到 2015 年 19.6%;而漢 人則是穩定地從 2004 年的 27.4% 到 2015 年 29.85%,足見自 1986 年以來的高. 政 治 大 再從圖 1.3 歷年職業分布結構的歷年變化來看,屬於政商高階主管的原住民 立. 等教育擴張,對原、漢族群的影響也有相當地差異。. 一直都在 1%-2%左右徘徊;而漢人則在這十年來為政商高階主管的比例平均為. ‧ 國. 學. 4.1%。若進一步觀察專業以及技術人員的比例,原住民與漢人的差距平均都是 1 到 3 倍的落差。自 2004 年起的十年之間,專業人士之原漢平均的比例分別是. ‧. 6.05%和 10.05%;而技術人員的原漢平均比例,則各為 5.58%以及 18.69%。唯有 基層技術工,體力工等職業,原住民平均比例才比漢人要高得多(49.9%與. y. Nat. sit. 31.69%),可見原、漢之間的職業分佈有相當的區隔(莊昆祐 2003)。最後,由. er. io. 圖 1.4 和 1.5 來檢視各行業結構從 2006 年到 2015 年的原、漢族群分配2,特別是 資訊、金融等高度專業領域,原住民及漢人分別約有 1%和 3.02%;而諸如營造、. n. al. Ch. i n U. v. 運輸等耗費大量體力與時間的行業,原、漢族群比例則分別是 7.96%還有 4.72%。. engchi. 至於公職、教育或醫療社福等領域,原、漢族群則分別約有 5.18%及 4.3%。凡 此種種,均顯示近來原住民族與漢人在各種社會經濟條件上的差異3。 三十多年前李亦園(1983:104-112;169-171)的調查即指出,台灣傳統的 經濟體系自 1960 年伊始的 10 年內,已隨資本主義興起改頭換面;原住民族比起 漢人,更深受現代化(modernization)浪潮的挑戰(王增勇 2002) ,進而成為政 府眼中「…保護扶植山胞,積極發展教育與經濟,以提高其文化經濟水準,增進 其社會福利,促使早日與一般社會融合」的少數、弱勢族群(李亦園 1983:7)。 至今,面對這一系列社經處境指標所顯示的差距,原委會也坦承:「長久以來,. 1. 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查詢日期:2016 年 12 月 8 日。 自 2006 年起,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採第 8 次修訂版行業表準分類,無法與之前調查的結果相 ,故採 2006 年開始作為行業別境況說明。 比較(原委會 2006:50) 3 近 10 年來詳細月收入、教育程度、職業以及行業的趨勢變化,可參考附錄表一的整理。 2. 1.

(9) 隨著不同時空的社會變遷與社會結構轉型,臺灣原住民族在經濟狀況、收入、失 業率、離婚率、老年人口與單親家庭等,相較於臺灣地區一般民眾,皆處於相對 劣勢的狀態。…」(原委會 2014: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歷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以及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3.

(11) 若同時再從歷年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蘇建勳、江沛潔 2000;原委會 2006,2010,2014)4來看,原住民的職業處於低階產業結構;消費性支出比例 大、少有投資儲蓄;有近乎八成(79.28%)的學歷僅止於中學等情況,都是政府 認定原住民身處弱勢的長期原因。易言之,從早年「山地平地化政策」所推行的 就業輔導辦法、創業生產貸款要點等,到近年 1987 年頒布的〈原住民學生升學 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 、1992 年〈就業服務法〉第五條明訂禁止歧視、1996 年原委會成立,到 2001 年〈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等5,從教育、就業著手的 「促使早日與一般社會融合」漢化措施,都沒能根本性地改善其社經境況。弱勢 的出身背景與教育,以及低落的經濟成就,加上在漢人主導之下,其政治權力微 不足道,使得原住民的弱勢依然陷入世代傳承的惡性循環中(李亦園 1983: 169-171;盧政春 2002;于若蓉、辛炳隆 2010:124-130)。. 政 治 大 台灣社會族群與不平等的議題,歷來是社會科學界重要的研究議題。蔡淑玲 立 (1988,2001)、吳乃德(1997)、王宏仁(1999),和范雲、張晉芬(2010)等 二、台灣族群與社會不平等研究之進程. ‧ 國. 學. 人都強調,早年國民黨的戒嚴統治,加上戰後的復員動盪,相當比例的外省族群 因政治因素,而能位居社經與政治階層高位;其子女還憑藉家庭背景及優勢文化. ‧. 上的親近,而有積累之優勢。相較之下,佔多數但受統治的閩南與客家族群,則 因為省籍、應試和語言政策等緣故,僅少數能克服升學的重重篩選;而其他則多. Nat. sit. y. 群聚於需要友誼人脈、信任的中小企業或藍領階層,進而經營出另一番天地(熊 瑞梅、黃毅志 1992) 。是故,過去漢族中由省籍所切割出的區隔,在後來的經濟. io. n. al. er. 轉型、教育擴張後,已不再如過去犄角相抵,並在 1990 年代後趨於混合而隱微 (蔡淑玲 2004;陳婉琪 2005;蘇國賢 2008)。.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漢人各族群因環境與制度變革帶來的平等效益,卻未使原住民族雨露 均霑。巫有鎰(1999,2007)、陳怡靖、鄭耀男(2000)認為原住民亦如漢人, 會受限於出身社經背景、家庭結構,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等條件的不足, 而失去後天取得較高成就的機會(王天佑 1999,2000;張善楠、黃毅志 1999)。 莊昆佑(2003)、王天佑(2002,2003)、于若蓉、辛炳隆(2010:159-164)以 及李佩嬛(2013)透過跨調查資料的比較,也指出教育水平低於漢人,是原住民 受限較低階職業結構和收入低落的主要原因。此外,偏遠校園資源短缺、師資更. 4. 除了蘇建勳、江沛潔(2000)特別統整了 1999 年前後原住民社經狀況相關的政府報告之外, 研究者從原委會網站上關於《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報告》的連結,最早期只找到 2006 年的版 本。查詢網址: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C5FBC20BD6C8A9B0。查詢日期: 2017 年 1 月 1 日。 5 詳細與原住民就業有關的法令和政策措施變遷,可以參考于若蓉、辛炳隆(2010:124-130) 鉅細靡遺地整理。 4.

(12) 迭頻繁,基層教師難免的漢人本位成見等,更有礙原住民學童成長(洪儷瑜 2001; 甄曉蘭 2007) 。這些原住民學子離不開、避不掉,從出身背景和教育資源短缺所 造成的直接結果,都被視為是經濟競爭的種種不如人的主因。原住民多屈居於次 級勞動市場(secondary labor market)下的惡劣環境、資歷蒙受輕視、工作不穩 定,乃至工傷風險等窘境,亦為亟待解決的關注焦點(謝高橋 1997;衛民 2000; 王增勇 2002;王永慈 2005:38,46;徐儆暉、陳秋蓉、楊啟賢、謝曼麗 2012; 郭俊巖、吳惠如、賴秦瑩、王德睦 2013)。 除了既有條件的不足之外,漢人本位的政策觀點也無助於改善原住民族的弱 勢地位。2007 年 12 月 8 日,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到即將被迫遷的溪洲部落視察時, 脫口說出:「…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把你教育,好好的提供 機會給你,我覺得應該這樣子做,所以我覺得原住民的心態,要從那個地方調整…」 6. 政 治 大. 。這種出於漢人本位的官方觀點,在日益重視多元文化平等的氛圍下,引發相. 當大的爭議。2016 年原住民族紀念日上,蔡英文總統在總統府接見原住民代表,. 立. 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長期受統治者壓迫致歉的過程,亦遭人砲轟是「好似皇帝欽. ‧ 國. 學. 點」的「空洞儀式」7。這一連串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衝突,除了一再 暴露主政者的漢人中心之文化優越感,原、漢族群之間有形無形的社會經濟、文. ‧. 化差異與權力不平等與不滿,亦表露無遺(謝世忠 1992)。 三、研究問題聚焦. Nat. sit. y. 從戒嚴時期至今各種原住民政策的漢化立場與措施、歷年社經調查所著墨的. io. er. 癥結,到前述對原住民族弱勢的觀察和爭辯,實都在追問:少數、弱勢族群的社 經劣勢,究竟是在職前即不如人,所以教育時應多培育一技之長,免得在職場上. n. al. i n U. v. 無力競爭(Neal and Johnson 1996) ;抑或這弱勢實建立在赤裸裸的支配關係上,. Ch. engchi. 縱使原住民一廂情願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更像合格的漢人,但這對自我生命的可能 性都只僅止於杯水車薪、無濟於事(Tomaskovic-Devey, Thomas and Johnson 2005)。 畢竟,現今原住民族的各種條件之弱勢,除了是過去歷史造就的特殊前提,還可 能涉及種種或明或暗的統計性歧視(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制度性障礙以及 差別待遇(institutionalized discrimination)所交錯共構而成,箇中的孰是孰非實 不容易釐清(Holzer 1996; Pager and Shepherd 2008)8。 6. TVBS,2007, 「我把你當人看」馬英九發言生波。12 月 26 日。 自由時報,2007, 「把原民當人看」馬發言挨批。12 月 27 日。 7 自由時報,2016,不滿政策空泛 原民團體批小英道歉「只是空洞儀式」。8 月 1 日。 東森新聞,2016,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 張震嶽:好似「皇帝」欽點。8 月 2 日。 聯合報,2016,蔡英文道歉假的?學者:原轉會無錢無權。8 月 10 日。 8 discrimination 一詞在比較研究的討論中,尚還有正向優待(positive discrimination)以及負向 歧視(negative discrimination)的不同(Jann 2008) 。前者意指基於群體別的無端溢酬(但其他群 體還可以同時是處於得所應當的效益關係) ;後者則代表群體別本身帶來的折扣減損(而其他群 5.

(13) 易言之,在由出身背景、學校教育,到勞動市場等一連串基礎即已弱勢之下, 原住民所面對的,還並非只有明確的個人偏見或特定政策措施上的敵視。大多數 漢人的習慣性預期、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乃至於整體社會規範 長久以來的漢人本位基調,讓主流社會的大眾難以深切同理(empathy)他者 (others)的處境(王增勇 2002;紀駿傑 2005) ,也是促成此弱勢的原因。長久 的基本條件落後,加上人們對原住民族處境習焉而未察的框架,使得原、漢族群 之間扞格的關係充斥著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Merton 1948;傅仰 止 1994)的惡性循環,也使彼此現今的社經、權力關係的具體樣貌更加複雜。 誠如 Lieberson(1985: 44)所言:「社會學的研究,基本上是比較的研究」。 原、漢族群的社經關係之競合,實還需要有適當的跨群體比較(between-groups comparison; Tam 2002; DeMarris 2004),才有機會進一步細究兩族群之間,各種. 政 治 大. 隱而未顯的異同關係。現況台灣原住民族的社經不平等之研究,可說是各異分殊 的理論典範(paradigms)同時並進(周惠民 2010;施正鋒 2011)。少數由量化. 立. 觀點出發、透過調查數據收集的研究,要不因原住民族樣本數過少,難以推估. ‧ 國. 學. (inference)而將之排除於分析;不然就以原、漢間不成比例的樣本差距之比較; 亦或礙於成本,雖只就特定地區的有限調查,但卻以具人口代表性般加以推論9. ‧. (林忠正、林鶴玲 1993;蔡淑鈴 1988,1996,2004;孫清山、黃毅志 1996; 楊肅棟 1997;蔡淑玲、麥朝成 1998;陳怡靖、鄭耀男 2000;黃毅志 2001,2011;. y. sit. 吳迪 2015)。. Nat. 王天佑 1999,2000,2002,2003;于若蓉、辛炳隆 2010;李佩嬛、黃毅志 2011;. er. io. 相較於上述幾種常見的研究處理方式,除了歷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都. al. v i n Ch 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將之與同年的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加以合 engchi U 併比較。李佩嬛(2013)則合併 2007 年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五期第 n. 會直接和人力運用調查結果相比較之外,莊昆佑(2003)就曾用 2002 年「臺灣. 三次:階層組」(後簡稱:「社會變遷調查」)的漢人樣本,以及同年的「臺灣原 住民社會變遷及政策評估調查」 (後簡稱: 「原住民變遷調查」) ,來比較原、漢族 群的社經境況之異同10。這些分析都透過跨調查資料的合併,來克服傳統上原住 民樣本規模不足的難題;並再將結論推估到全台原、漢族群之教育、社經和經濟 成就的代表性,以檢視原、漢族群差異的整體局面。 就(準)實驗設計([quasi-] experimental design)立場而言,跨群體比較除 了隨機化(randomization)之外,利用配對(matching)去平衡實驗組和對照組 體也依然是得其所是的) 。因此當單用 discrimination 一詞的概念時,本文統一翻譯作差別待遇, 來與正向優惠及負向歧視相區隔。 9 與本研究相關文獻的資料來源,和分析的原、漢族群相對樣本數,置於附錄表 1.4 提供參考。 10 雖然並沒有針對教育和收入進行比較分析,但章英華、林季平與劉千嘉(2010)實也有從遷 徙(migration)的觀點來比較原、漢族群基本的社經境況之空間分佈。 6.

(14) 間干擾的共變項(covariates) ,亦是常見的作法(King, Keohane and Verba 1994)。 在常不能行實驗操控(manipulation)的社會(科)學之中,循配對的邏輯所進 行的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之比較,特別在分析僅佔總人口 2.35% 的原住民族議題上,應是另一具建設性的研究取徑(King et al. 1994; Morgan and Winship 2015 )。 畢 竟 ,「 比 較 法 就 是 製 造 一 個 反 事 實 條 件 敘 述 的 研 究 法 」 (Lieberson 1985: 47) ;在原住民族種種的基本條件與主流社會有相當差距之下, 比較分析更應要有適當的結構校正(structure adjustment) ,才能控制粗差異(crude differences)之假象,進而有效觀察兩群體的真正差異(true differences)之所在 (謝雨生、鄭宜仲 1997)。循著觀察性研究的限制,本研究將以 Blinder-Oaxaca 差異分解(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Blinder 1973, Oaxaca 1973)這種具反事 實(counterfactual)意涵的比較技巧(Jann 2008),透過校正不同群體的結構差. 政 治 大. 異進行比較,來探討原住民族及漢人之間,在勞動市場結果上的粗差異之餘,進 一步分析出兩族群的真正差異之樣貌11。. 立. 資料來源與研究標的上,本研究選用「社會變遷調查」和「原住民變遷調查」. ‧ 國. 學. 等面訪資料,來作為分析的資料來源;並依循既有研究成果的指引,以工資率 (wage rate)──也就是時薪(wage per hour)──作為本次研究的勞動市場結 果之標的12。之所以會以工資率作為比較原、漢族群社會條件異同之標的,一方. ‧. 面原住民的經濟狀況一直以來多仰仗受僱給薪(原委會 2014) 。直接探討影響時. y. Nat. 薪的來源與差異類型,是最能直接理解原住民族對比起主流社會的相對定位。另. sit. 一方面,除了依據兩族群樣本規模懸殊的既有且可能有問題的研究結果之外,比. er. io. 例對稱的原、漢族群比較研究方面,則或是將兩族群分開獨立分析(莊昆佑 2003),. al. n. v i n Ch 為核心研究議題,故無法細探族群間經濟成就的不平等。藉由兩種樣本數充足又 engchi U 同一時點的次群體比較,以工資率作為原、漢族群的關係基礎,本研究預期能降. 又或如李佩嬛(2013)研究般,僅附帶性地提及族群間經濟不平等的討論,而非. 低社經條件和大環境相互影響的複雜性,為兩族群的比較提供直觀的平台。 畢竟,在欠缺原、漢族群有效比較之完整圖像的現況,容易讓大眾的討論止 。面對不時 於個人立場的宣示,欠缺公眾討論的共同平台可能性(張培倫 2007) 質疑、反對弱勢補助的社會政策之聲音,傅仰止(1994)已指出:原住民所身陷 各種社經結構的困境,個人歸因(individualistic attribution)不但在各社經地位 的漢人身上多有所見,甚至就連多與漢人相處的原住民更容易持此觀點,讓各自 對原住民族弱勢的自我實現預言反覆驗證。透過以工資率為標的與更完整的原、 11. 在量化方法上,粗差異代表兩群體因為條件平均數(conditional mean)的差異,如一般線性 迴歸估計結果有的直接差異;而真正差異則代表在兩群體的條件平均數一致之下,其斜率(slope) 仍會有顯著差異。詳細情況將會在後續說明。 12 為避免行文過於單調,以下本文中工資率和時薪將會交替使用,但指涉的仍是同一個指標; 而不同於(月)收入(income [per month]) 、財富(wealth)所界定的經濟特徵。 7.

(15) 漢族群資料之比較,本研究將更進一步描繪出原、漢差異的具體癥結,來重新釐 清兩族群之間在勞動市場上的經濟成就差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接承前述既有原、漢族群關係的歷史社會條件之異同,本章會將先以強調個 人條件累積的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 ,和著重出身背景傳承的地位 取得模型(status attainment model)之見解及研究發現為主軸,來簡介原住民族 與主流社會的家庭、教育境況和工資回饋的相互關係。接著,會再進一步論及台 灣近年的勞動市場條件(labor market conditions)變遷,和原住民族的職場處境 概況,來討論兩族群分別面臨的勞動和工資待遇差異。由於原住民族研究的旨趣 與關懷,始終是個多元典範並進的議題領域(施正鋒 2011:7-13);本章將會以 原、漢族群之勞動市場結果作為討論核心,來擷取不同族群關係與原住民族研究 的共同關懷,嘗試勾勒出原、漢族群所面對的整體社經結構與不平等之圖像。. 政 治 大 半部美國經濟成長有其無解釋處。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因論及家庭、教育等累 立 積性社會條件對日後職場競爭的影響,正可補充傳統經濟學解釋不足之處. 以實體資本(tangible capital)與勞動力等為主的傳統經濟學,對二十世紀前. ‧ 國. 學. (Sweetland 1996: 439;吳慧瑛 2000:98)。人力資本理論強調個人的社會化歷 程當中,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水準、職業訓練或技術密度,以及年資積累等無形資. ‧. 本對工資取得,乃至於對總體經濟成長的正向效果(Mincer 1958, 1962, 1974; Becker 1960, 1993[1964]; Schultz 1961, 1971; Denison 1962)。此後,許多有助於. y. Nat. sit. 個體生產力提升的種種環節——不論是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是法治環境或民主. er. io. 態度——都被歸納為廣義的人力資本類型,並將研究的視角延伸出市場經濟之外, 進而企圖對各種政治、社會現象的運作提出經濟學解釋(Swanson and King 1991;. n. al. Ch. Becker 1993;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52)。. engchi. i n U. v. 相較於經濟學著重在個人能力的歸因上,Blau 及 Duncan(1967)的地位取 得模型則側重父親教育水準和職業聲望等家庭社經背景,對於代間社會地位流動 的重要性,以企圖囊括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意涵。如此一來,在將分析對象的歷史 社會條件納入考量後,地位取得模型呼應了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Turner 1960)主張競賽流動(contest mobility)在當代社會中,理應當要日益勝 過薦舉流動(sponsored mobility)的觀點。至今,人力資本理論和地位取得模型 都已累積為數眾多的跨國、代間之實證結果(Alexander et al. 1976; Benhabib and Spiegel 1996; Barro 2001; de Gaaf and Kalmojn 2001)。 無論是人力資本理論或是地位取得模型,二者首要的共通關懷都在於個人於 進入職場前,所可能乘載的各種機會與限制——從家庭背景、代間流動,乃至教 育機會與資源等。以下,本研究將從族群關係的視角,首先聚焦到這些職前條件 所導致的經濟不平等議題,來簡介人力資本理論和地位取得模型的洞察。 9.

(17) 一、職前的人力資本投資與代間傳承 早先 Coleman 與 Hoffer(1987)延續 Blau 和 Duncan(1967)關心不同族群 的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 mobility)差異,探討出身背景影響不同族群教育成 就的可能。他們評估發現中產階級、白人家庭的雙親相較於低社經地位、有色人 種家庭的父母,更常與教師、校方往來,進而對子女的學業成績有額外的助益。 這樣的特徵甚至在依然有助於其子女的高等教育取得,以及後續生命歷程中的種 種成就。透過縝密的田野觀察,Lareau(2011)進而區分出協作培育(concerted cultivation)和成就自然成長(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的教養類型,具 體而微地指出不同族群與階級區隔之家庭基礎的根源所在。對此,DiPrete 以及 Eirich(2006)從積累優勢(cumulative advantage)的角度指出,雖然童年的代 間優勢及人力資本培育與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Merton 1968)的旨趣不盡相. 政 治 大. 同,但家庭優勢而起的立基點差距,確是造成社經不平等的關鍵之一。 Coleman、Berry 與 Blum(1972)以一系列的追蹤研究發現,大多進入職場. 立. 前的社會資源對美國社會非洲裔起薪的助益都不低於白人,其中又以教育的報酬. ‧ 國. 學. 最為重要。然而從整體社會結構而言,白人具較多的社會與教育資源,且在代間 回饋到勞動市場成就上的傳承效應,依舊遠勝於非洲裔;此外,白人以此基礎所. ‧. 在後續能得的工資增長,往往又比非洲裔更顯著。光就職之前、職場之外對經濟 成就的回饋,就讓白人享有多元的經濟結果優勢;非洲裔等弱勢群體唯有仰賴生. y. Nat. 命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如結婚、遷居等),才能使之與主流群體的收入差距不會. io. sit. 急速擴大。Borooah 及 Mangan(2002)比較澳洲的原住民及其他族裔的職業和. er. 收入區隔指出,原住民教育程度普遍的不足,確實讓他們難以順利打進高技術專. al. n. v i n C 加拿大進階教育(post-secondaryheducation)影響原住民社經地位的研究中,也 engchi U. 業與管理階層,更不用提追上白人的平均薪資了。Jenkins(2007)在比較美國和 有類似的發現。在教育取得仍為少數、弱勢族群向上階層流動的主要憑藉之下 (Blendick and Egan 1988),教育成就的經濟回饋所存有族群差異,著實挑戰了 現代化理論原初所描繪的美好藍圖。 除了家庭背景與代間的影響之外,Freeman(1981)相信,1960 年代末期所 同時推動了各式平權、工作平等法案還有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雖然難有每一個 方案具體的效益評估,但非洲裔、女性等弱勢群體和主流群體在工資差距上的改 善是不爭的事實。Grogger(1996)主張,1960 年代以來弱勢族群在勞動市場的 境況改善,正是來自教育大幅開放、入學的少數族裔逐年增多之故。雖然到了 1980 年代歐美各大產業轉型和外移至亞非地區,讓如此好轉的趨勢逐漸疲緩, 但教育增值弱勢族群的人力資本、從而改進其於勞動市場上的競爭力依然功不可 沒。King(1992)彙整福利國家時期前後的族群研究資料指出,各式各樣的社會 10.

(18) 特性變遷也都比不上自 1970 年代起平權法案與社會運動的勝利,以及各式制度 變革的效果來得顯著。這些福利國家與反歧視改革還適逢歐美各國的教育體制大 幅擴張,讓非洲裔等少數、弱勢民族有更多升學名額,試圖從他們的成長歷程上 擺脫上一代身處的惡劣環境(Esping-Anderson 1990; Breen and Johnson 2005: 223)。 在台灣,蘇國賢(2008)比對自 1928 到 1977 年不同出生世代(cohorts)中 各世代之間的職業流動圖像後,指出台灣每個世代的總流動率都穩定地超過 70%, 而略高於英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因為教育擴張和經濟結構轉變,整體社會階級 的流動性(social fluidity)亦隨著時代逐年日益開放,讓台灣社會的階級流動很 早就趨於現代社會的成熟型態。台灣一如歐美社會,家庭社經狀況較佳者,可透 過營造較友善的學習環境、充分的教育措施,甚至是雙親長輩從舉手投足之間所 展現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來改變子女的學習動機與升學機率,進而提. 政 治 大. 升經濟成就的可能性,來促進代間的階級流動(孫青山、黃毅志 1996;陳怡靖、. 立. 鄭耀男 2000;Tam 2002)。. ‧ 國. 學. 薛承泰(1996)強調,除了女性是從教育擴張和經濟轉型之中,逐漸弭平過 去教育上性別不平等,並從教育分流與經濟結構改變裡受益最多的一方外,雙親 教育程度和省籍仍然是個人人力資本培育中,不可忽視的影響來源。這意味著:. ‧. 除了單純的經濟條件之外,教育所伴隨的身心陶冶、文化培育在台灣確還有額外. y. Nat. 的社會流動意涵。黃毅志(2011:56-59,84-93)則比較 1997 年和 2005 年間台. sit. 灣社會的地位取得趨勢變化指出:父代職業位階始終都對子代的教育成就和職業. er. io. 取得有相當的影響;即使是到了 2005 年,雙親的教育程度依然對子女的收入有. al. n. v i n Ch 主張,比起國家政策的介入,家庭階級以及代間地位變遷,更能反映子女求學乃 engchi U 至初入職場歷程中的經濟和教育條件。然而黃毅志(2011:57)及吳乃德(2013). 顯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像王宏仁(1999)及范雲、張晉芬(2010)都. 所指出,過往國家政策對集中在公部門的外省移民優惠,鞏固了早期族群間教育 與經濟的不平等;公部門效應至今對子女的教育水平,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 除了既有的家庭背景和代間資源的效果之外,台灣各級教育體制的大幅擴張, 常被視為是促成經濟轉型另一不可忽視的動力源(吳慧瑛 2000;鄭保志 2004; 陳建州、劉正 2014) 。台灣自從 1968 年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 1985 年私校開 放申請設立,以及 1994 年高等教育擴張,整體教育規模連連倍增,就連大專院 校也從 1972 年的 99 間,到 2005 年擴增成 162 間(蔡淑鈴 2004:51-57) 。光是 在 1997 年到 2002 年 5 年之內,就增加了 61 所,可說是「一月一大學」 地倍 增(張峯彬、關秉寅 2012:70),台灣整體的教育結構改變之劇烈,不難想見。 而教育體制的擴張,也會連動改變不同受教世代之的人力資本與世代間的教育資 源,對個人成就的影響(Bound and Turner 2007)。 11.

(19) 黃美玲、謝雨生(2014)以出生世代-教育進階(birth cohort-educational transition)的觀點指出:不同時點的教育擴張確實明顯地影響到教育競爭性和受 教機會。1970 年的出生世代曾一度將近 3 個人競爭 1 個大學名額,到 1983 年的 出生世代迅速下滑到約 1.5 個人競爭 1 個大學名額;到了 1980 年末期的出生世 代,升高中甚至還比升大學來得更加競爭。駱明慶(2001,2004)就已注意到, 高社經家庭背景始終是教育擴張潮最首要的受益者;且自 1965 年的出生世代之 後,漢人族群之內性別差異儼然消失,且漢人各族群之間的教育成就差距也則逐 年縮減。此外除了教育體制擴張的供給面驅力,雙親教育程度、都市資源群聚, 都是影響子女教育成就取得的主因。這些因素都讓不同世代的人享有不盡相同的 教育機會,進而改變不同世代的謀職給薪的可能性。 隨著高教擴張而來的教育與能力之積累轉變,吳惠瑛(2000)探討 1978 年 到 2001 年間教育擴張的社經效應,發現在這段教育成就可及性大增的時期,一. 政 治 大. 般人平均的教育對於薪資的提升有 5%-7.8%左右,為晚近台灣的經濟成長立下穩. 立. 當的根基。鄭保志(2004)也發現,1967 年後出生世代工資的平等化趨勢,教. ‧ 國. 學. 育因素是最主要的解釋成因;這顯示 1986 年起的大學擴張潮確實結構性改變了 台灣平均的人力資本,並反映到勞動市場的經濟回饋上。儘管如此,謝雨生、黃. ‧. 美玲(2012)觀察 1941 到 1980 年的出生世代中則注意到,雖然各級教育日趨開 放,小學與國(初)中學歷的取得已不具階級間的差異,但高中職、高等教育的. y. Nat. 取得仍有顯著的階級差異。家庭階級背景的影響力仍不因教育供給的加大而有所. sit. 縮減,顯示出身背景對人力資本培育,乃至於之後工資競爭的影響力依舊可觀。. er. io. 若觀察台灣 1960 至 2005 年所得分配趨勢,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顯示. al. v i n C h。相較世界各國——特別是後進、經濟現代化 度逐漸拉開(蘇國賢 2008:194) engchi U 的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台灣整體所得不平等都在平均之下(朱 n. 的貧富差距到 1980 年前一直縮減;唯自 1980 年到 2005 年才平均以 0.08 倍的速. 敬一、康廷嶽 2015)。但與「經濟奇蹟」一片好景相比,1985 年原住民平均的 家戶財富(household wealth)就已少於漢人家庭的一半(新台幣 21 萬比 46 萬); 到了 2006 年調查時,差距更擴增到三倍之多(新台幣 32 萬比 106 萬;章英華等 人 2010:90) 。原住民並未如大多漢人享受到「經濟奇蹟」的果實,本就弱勢的 處境在主流社會順勢得益的趨勢之下,反而突顯其更加惡化的社經處境。 在如此經濟轉型、教育制度改革等環境變遷的總體驅力之下,原、漢之間的 社經差異已不止於家庭所得的落差,原住民教育處境則似乎受惠於教育擴張的程 度有限。甄曉蘭(2007)透過長期的偏鄉學校觀察與調查指出,偏鄉中小學往往 連基本條件——編制員額不足、流動頻繁的師資、硬體老舊缺損、行政業務繁重 等——都不足,就連漢人教材都少有教完,何況是原住民教材。巫有鎰(1999, 2007)比較北市與台東小學生後就強調,家庭社經地位受文化資本、社會資本, 12.

(20) 與教育經濟支出等的中介作用,進而影響到學童自幼開始的成績表現。例如雙親 的教育期待不足、社會資本也鮮有經營等,都使得原住民子女從小學高年級,平 均就落後於漢人(黃毅志 2001) 。原住民文化在正式教育裡已是極為邊緣,正規 教材又多無法與原住民固有知識和世界觀對話;再加上家長很少能像漢人家長, 能與教師建立協作培育的網絡關係,使得原住民的學校學習和測驗挫折不斷(陳 張培倫 2010;陳昱升 2012),還常被標籤化成族群的天生生理差異(例如:智 力不足)所致(楊肅棟 1997;蘇船利 2009)。台灣原住民的困境一如歐美各國 的少數、弱勢族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Elman and O’Rand 2004; Jenkin 2007)。 吳迪(2015)彙整自 1998-2014 年間的資料指出:正如同蔡淑玲(2004) 、吳 慧瑛(2007)的發現,原住民族平均的教育程度與漢人之間的落差雖然在中、小 學階段幾乎弭平,但至今在高等教育取得上仍有 7%-11%左右的差距。章英華等 人(2010:86-87,94-104)比較 1980 年代和 2000 年後的變化,比起漢人大幅. 政 治 大. 向高等教育邁進(24%),原住民卻僅有高中職人口增加了 25%。原住民到了升. 立. 學階段,其家庭與教育基礎之不善的負面效果便昭然若揭(陳怡靖、鄭耀男 2000)。. ‧ 國. 學. 縱然自 1988 年原住民族教育法、2005 年原住民基本法頒布,以法令來保障原住 民義務教育以上的升學機會(原委會 1987) ,但李佩嬛、黃毅志(2011)觀察基 本學力測驗的結果指出:雖然原住民有三分之一的加分,但因為原始分數過低,. ‧. 加分後仍然低於漢人近 20 分之差。其中,家庭收入和結構、雙親教育水平,以. y. Nat. 及城鄉差異,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條件較好的原住民學子,其升學率與進入好. sit. 的高中職機率也高出許多,也進而影響人力資本的累積及其後經濟回饋的效益13. er. io. (薛承泰 1996;黃毅志 2011;黃銘福、黃毅志 2014)。. al. n. v i n Ch 經濟與教育環境的變革,有惡化原住民相對境況的可能 e n g c h i U 。從代間流動的角度來看, 代間的族群教育向上流動之差距反而由 19%擴增到約 24.7%,與蔡淑鈴(2004) 王天佑(1999,2001,2003)一系列的原、漢族群比較研究指出,晚近台灣. 的發現相吻合;而兩代的代內職業流動差距方面,原住民的向上流動機率的差距 雖有縮小,但依然比漢人要來得低,分別為 15.9%和 3.2%。對於兩族群之間社 經地位上的種種異同,他認為不論是教育轉銜,乃至經由教育而間接影響人力資 本兌換到職業取得的家庭代間基礎,只有漢人等主流族群才得以受益。正如前述 Coleman 及 Hoffer(1987)和 Lareau(2011)等人所強調,原住民的家庭條件除 了平均不如漢人富裕且多為農業出身之外,自然成長的養育邏輯亦是另一無助人 力資本增值的根本因素。 這樣的結果甚至使得原住民的教育程度,都無助其初職取得和工資提升,顯 見慣於以競賽流動來度量社經不平等的思維只見一隅、未得全貌。李佩嬛(2013) 13. 聯合報(2015)技職畢業卻學難致用 科大生嘆「不如大學生」 。11 月 19 日。 13.

(21) 的分析則發現,以初職取得的角度來探討家庭背景和教育的影響力,雖然父親的 職業地位和個人的教育程度都有助更高的初職地位,但原住民依然會因為族群差 異而顯著落後於漢人,且這種差距僅發生在不同族群的男性之間。而若僅考量家 庭背景和出身城鄉差異,原住民本身依然會顯著不利更高的工資取得;但若進一 步同時考量教育程度和職業類別,這種族群上的工資差異效應就會消失。莊昆佑 (2003)從人力資本的立場指出,高中職及大專以上的原、漢族群差異,是整體 職業區隔的主要來源,進而主張原住民受制於低位職業與低薪的根源,可能主要 還是肇因於平均教育程度所致。于若蓉、辛炳隆(2010:157-161)則在探討非 原鄉男性原住民與漢人的差異時,發現當控制了職業位階和工作型態,教育程度 對工資提升的幫助就反而變得不相關了。隨著這一連串反覆、不盡相同角度的探 討,人力資本投資對原住民族而言,是否能有效對價到勞動市場的經濟報酬,而. 政 治 大. 有助緩解族群間的社經不平等之爭辯,又再次浮上檯面。 吳迪(2015)針對兩族群之間社經地位的世代趨勢(cohort trends)分析顯示:. 立. 整體來說,不同世代的家庭背景之幫助僅對漢人有意義;對原住民而言,只有教. ‧ 國. 學. 育投資是影響其初職位階的職前因素,且初職取得還會因此隨著世代演進,而可 預期兩族群間的差異將會縮減。若由性別差異進一步分析,男性現象與整體趨勢 一樣,漢人比起原住民族既受惠於家庭基礎的優勢,又得益於教育投資的累積。. ‧. 至於女性方面,不同的是,其教育程度提升隨著世代的演進,能更有效提升原住. y. Nat. 民族的社經地位,1967 年的出生世代則超越漢人。進一步言,原住民的教育投. sit. 資在勞動市場回饋的兌換的重要性,在初職效益仍存在族群異質性之下,更不言. er. io. 而喻了。然而,陳珊華(2014:79-80)強調,雖然原住民近年觸及高等教育的. al. n. v i n Ch 民就讀私立專科的比例近乎公立的一倍之多(83%) e n g c h i U。除此之外,高等教育資格 雖歸有助提升原住民在族群裡的社會地位,但由於台灣高等教育膨脹過於快速, 機率,因整體高教制度的擴張而伴隨緩慢地上升;但在高等教育的範疇裡,原住. 自 2000 年後具高教資格的原住民失業率也逐漸攀升,甚至還有逐漸向低教育程 度者逼近的趨勢發展。 由上可知,台灣社會歷經了總體經濟轉型、高等教育大幅開放,加上原住民 族的教育保障措施頒布,法規制度與總體環境確實有大規模的改變。從人力資本 理論和地位取得模型所累積的經驗研究發現,不難想見不同成長背景之下的原、 漢族群所乘載的家庭支持、人力資本積累,甚至是教育上的城鄉差異,對進入職 場後的社經回饋或工資取得影響,都有相當程度的時代變遷。工資取得之比較應 是跨族群及各種條件的對照,且分析同一時間點、乘載不同人力資本基礎的勞動 力之時,這樣的時空與社會條件結構性變化,也會是分析原、漢族群的工資取得 所不可忽視。因此,還必須特別留意 1986 年高等教育擴張,讓人力資本在市場. 14.

(22) 回饋上有結構性的改變(吳慧瑛 2000,2007;鄭保志 2004)14。 除了這一系列的職前人力資本和家庭因素之外,王天佑(2003)對現職取得 的分析還發現,勞動市場對原住民族另有不平等待遇之處;吳迪(2015)也注意 到,即使歷經了經濟轉型、高教擴張,原、漢族群在職場上不同的勞動結構處境, 至今對族群經濟不平等依然有顯見的影響力,而非僅是教育取得差異就決定的結 果。如此一來,究竟是先天、教育栽培的立基點即已支配台灣原住民的經濟結果, 抑或勞動市場中各式各樣的條件才決定族群間經濟不平等的關鍵(Neal and Johnson 1996; Bratsberg and Terrell 1998; Calvó-Armengol and Jackson 2004; Tomaskovic-Devey et al. 2005),還必須進一步比較兩族群的勞動市場境況才行。 目前雖然並不存在主導性的勞動市場理論,可用來解釋兩族群所各自面對的職場 處境,但依然能從各方經驗研究所積累的洞見,勾勒出原住民比起漢人更可能面. 政 治 大. 臨的勞動市場困境。以下,本章將進一步從既有研究對兩族群在勞動市場上的探 討,以勞動市場條件概括統稱,來說明原住民與漢人的基本樣貌和實質處境。. 立. 二、族群化的勞動市場條件:原、漢族群的職場差異. ‧ 國. 學. 歷來,學校教育對職場表現結果的影響力多有爭議;Black 以及 Smith(2006) 就指出,過往的研究常常低估教育投資對職場成就的貢獻近 20%之多。立基於族. ‧. 群不平等的爭議基礎上,Neal 與 Johnson(1996)在重新檢驗不同族群在工資取 得上受惠於教育效果的差異後,發現非洲裔與白人的工資差距多能由學校中技術. Nat. sit. y. 培育和課程訓練的程度加以解釋。是故,他們認為族群經濟不平等的癥結當在進 入職場之前的教育取得或家庭背景,而不在勞動市場裡頭的差別。. io. n. al. er. Calvó-Armengol 和 Jackson(2004)也強調,家庭社經背景與族群差異還常延伸. i n U. v. 到子代在學時的校園交友與人脈往來上。這樣的結果如意使得不同族群與社經差. Ch. engchi. 序的效應再透過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與社會資本的區隔,在教育-工作 銜接,以及不同工作的轉銜等環節上,重新複製先天的社經與族群隔閡。這些結 果都讓這種種不平等從上一代到下一代,在有意無意之間得以成本低廉的形式持 存至今。 然而,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並不只有在成長與求學階段,散發出族群與社經 地位的區隔效果。無論是工作期間、轉職前後或升遷跳槽,白人男性的弱聯繫 (weak ties)雖然與非洲裔、拉丁裔和女性相去不遠,但既有社會結構與強聯繫 (strong ties)的的動員頻率以及能動員到的資源,都比非洲裔、拉丁裔和女性 來得有效許多,進而有助白人男性工資優勢的維持(Smith 2000)。此外,勞動 14. 台灣高等教育擴張除了 1985 年宣布隔年開放民間設立私校之外,實還有 1994 年另一波「一 鄉鎮、一大學」的廣設浪潮。之所以會特別選擇以 1986 年作為世代人力資本異質性的分段點, 是因為 1987 年原住民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的頒布,如此更可能一併識別出原、漢族群個別人力 資本的結構性變化。 15.

(23) 市場表現的起伏,甚至會影響到族群自身的認同。Saperstein 和 Penner(2012) 從追蹤資料的分析指出,諸如拉丁裔、部分的亞洲人或混血兒等不屬於傳統美國 的白人-非洲裔族群框架來說,就訪員判定為非洲裔者而言,認同較不穩定者在 失業前僅有三分之一以下會自認為非洲裔,但在失業後卻有近一半(45%)的受 訪者會自認為非洲裔。即使是訪員判定為白人者,在失業後大多數受訪者常不承 認自己是白人,失業前後依然自認為白人者的變化會高達 50%;可見勞動市場條 件的對族群經濟不平等,有其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Stolzenberg(1975)早已強調,族群差異可直接在職業區隔等勞動市場區位 上看出。從個人職業的分流開始,不同族群的職業結構差異以及伴隨而來的工資 區隔就油然而生。有時候,即使是在同一職業底下,族群的效應還可能會回頭扭 曲教育等人力資本對工資取得的報酬。King(1992)則運用 Duncan 及 Duncan (1955)的相異指數(the index of dissimilarity)來歸納 1940 到 1980 年代,美國. 政 治 大. 職場中性別和族群的區隔分合等雙元勞動市場趨勢(Piore 1970;張晉芬 2015:. 立. 。她發現:女性在年齡、地區別,以及私部門中所面對的族群隔閡,都 147-153). ‧ 國. 學. 遠較男性來得高;但教育水準對女性在職業上降低族群隔閡的效果則遠勝於男性; 換句話說,男性間的族群經濟隔閡,常留有更多無法解釋的空間存在其中。. ‧. Kimmel(1997)在研究美國鄉鎮工資上的族群差異發現,非洲裔與印度裔相較 於白人,除了從步入職場初期的教育回饋就明顯低落之外,人力資本效益的迅速. y. Nat. 滑落,是兩族群與白人女性工資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然而,相較於女性,男性. sit. 之間的族群隔閡,有更多是教育程度所無法涵蓋的變異,因而需要將更多勞動市. er. io. 場的因素納入考量。Pendakur 和 Pendakur(2002, 2011)前後比較加拿大原住民. al. v i n Ch 正向的幫助,但平均人力資本不足依然是造成他們受制低階職業和體力勞動型產 engchi U 業的主因。而且,原住民工作經歷的經濟回饋還隨著年齡增長,迅速與白人男性 n. 1970 到 2005 年左右的原住民社經情況後發現,縱使教育對原住民的工資取得有. 的工資拉開差距,職場因素之獨特影響力可見一斑。 台灣在 1992 到 2012 這二十年之中,原住民族擔任政治高層、白領管理人員 或企業主的比例始終約莫 1%;而在專業技術人員上,漢人的成長比例卻是原住 民的兩倍之多。歷年來原住民族大量從一級產業部門離開,同時卻是低階、無技 術等體力工、基層公職和個人服務業的比例倍增,比起漢人大幅轉向金融、資訊 工程等具技術要求的部門大不相同(吳迪 2015) 。台灣族群的職業隔閡與歐美經 驗亦有其相近之處:在美國,集中在都會周邊的製造業是非洲裔族群較能改善自 身經濟條件的機會所在,但也使得夾在白人和非洲裔之間的亞洲與拉丁移民四散 各行各業之間,因而身受工作環境和空間區位的影響。而在加拿大,印地安人近 50 年在中低階技術門檻、副職、重複性職務,以及產業的集中程度,一如其家 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等,也都幾乎沒有顯著改善的跡象(Lian and Mathews 1998; 16.

(24) McCall 2001; Boyd 2008)。莊昆佑(2003)則也透過同樣的相異指數測量發現, 漢人與原住民的整體職業位階的區隔性高達 28.91%;漢人多為技術人員,而原 住民則多低階的技術工、操作工、體力工以及服務工作等藍領職業;且在性別差 異上,原住民女性的低階職業比例還更高於漢人女性。 至於職業位階對工資的影響方面,莊昆佑發現與藍領職業相比,同為白領管 理職,漢人男性的工資就會比原住民男性高出約 10.1%;而女性在職位對工資水 平的效益雖然相反,差距僅約男性的六成左右15。至於低階白領職業和藍領職業 相比,只有原住民男性沒有顯著差異,意味著原住民男性的工資水平提升就職業 位階而言,比起漢人和原住民女性的選擇要來得少得多。于若蓉、辛炳隆(2010) 則發現不論是哪一族群,只有高階的管理階層對工資取得的幫助超過總平均水平, 而與傳統上的認知——職業區位與工資取得呈線性關係——不盡相同。原住民男. 政 治 大. 性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時數,比原住民女性以及漢人兩性都要高得多;但對工資取 得的幫助卻都低於漢人男性,意味著原住民男性的工資比起同等水平的漢人男性,. 立. 實有賴更長的平均工時,以及更長的職涯歷程。女性方面,原住民的工作經驗和. ‧ 國. 學. 工作時數平均也比漢人稍高一些,使其工資水準也因平均年資和時數較多,而要 比漢人更高一些(莊昆佑 2003)。. 從長時間職業區隔直接衍生的勞動市場影響,就是工作經驗品質與職場機會. ‧. 的差異。相較於白人,拉丁裔與非洲裔往往職業起步低落、編制上多為非典型勞. y. Nat. 動,因而少有工作技能的累積以及有建設性的在職訓練機會(Tomaskovic-Devey. sit. 1993) 。類似的結果後來由 Tomaskovic-Devey 等人(2005)以追蹤樣本來比較美. er. io. 國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同等學歷之各族群間的勞動市場軌跡所再次證實。. al. n. v i n Ch 在勞動市場過程中,管理階層或雇主也常有雇用偏見(employment bias)、職務 engchi U 分派族群化的選擇性存在。在各個不同的年資階段中,白人與少數族群的人力資. 拉丁裔和非洲裔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的弱勢既直接造成職場起跑點的不平等,. 本與專業技術的能力,還隨著職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位階越高,越有更極端地高 估及低估。這一連串欠缺機會與能力的錯估,都導致拉丁裔、非洲裔等不同族裔 的受雇者更難有工作配對(job matching)或另謀高就的選擇空間,並進而回頭 再強化管理階層或雇主由工作歷程篩選僱用或升遷的制度性歧視,讓弱勢族群一 切的累積和努力備受無端的無視(Holzer 1996; Pager and Shepherd 2008)。 透過族群樣本合併的觀察,黃毅志(2011:89-93)比對 1997 年和 2005 年兩 波調查資料,認為工作經驗、都會區域的工作、職業地位,以及公部門,是勞動 市場上對工資水平提升的主要來源。其中,就業於公部門是這一連串因素當中對 15. 至於同樣的職業位階,何以原住民女性從中獲取的工資得益會高於漢人女性,作者並沒有多 加解釋。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原住民女性的平均就業率比漢人女性要高,漢人女性在選擇性的結 果(諸如婚姻、照顧子女等家庭因素等)之下,使得能觀察到的收入低於原住民女性。 17.

(25) 工資提升最有幫助的因素,而且還比 1997 年時的影響要來得大。這樣的現象似 乎透露出,2000 年後台灣整體經濟成長減緩的環境背景,使得公部門的工資水 平要比一般勞動市場更誘人。此外,與李佩嬛(2013:61)所注意到相似的是, 不論是漢人內部的互相比較,亦或是原、漢之間的對比,族群因素在迴歸分析上 對工資取得的影響均業已消失。李佩嬛因而主張族群間沒有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原、漢之間的工資差異應僅來自個人的城鄉區域、職業位階,和教育水平而已。 晚近在台灣製造業大幅外移至中國、中南半島等外國的浪潮之下,林宗弘 (2009)強調台灣社會雖然自 1992 年後專業技術人員大幅擴張,但同時創業的 規模與比例卻筆直下降;且所得差距加大以資本與技術的有無最顯著。今日台灣 的整體階級結構雖具有無產化(proletarianization)的特徵,但大體軌跡仍以後工 業化(post-industrialization)──技術升值、服務業擴增、非技術人力貶值等特徵 ──為主。張宜君(2016)從工作職位的相對分配變遷觀點,發現過去三十年至. 政 治 大. 今,台灣的產業結構變遷呈後工業化以及兩極化的局勢。易言之,大幅擴張的服. 立. 務業內部分化出高薪、高技術門檻但量少的工作,和低薪、費時耗力確量大的工. ‧ 國. 學. 作,是自 2005 年以來更為突顯而出的勞動市場趨勢,與先前美國的勞動市場結 構轉型的趨勢相似(McCall 2001) 。這種兩極化且向低薪、不穩定的工作類型擴 增的勞動市場現象,也反映出台灣不具健全的勞動制度基礎。. ‧. 除了整體產業結構變遷所導致工作與職業分配的變化之外,柯志哲、張珮青. y. Nat. (2014)還注意到,以典型和非典型工作型態作為區隔標準的勞動市場,在台灣. sit. 已儼然成形;兼職工作在日後不但更可能持續兼職,且平均教育程度不足、專業. er. io. 技能門檻較低,還有初入及屆齡退休者,都是兼職工作者的主要特徵。縱有一部. al. n. v i n Ch 可見工時穩定性、職業位階終究是兼職工作者維持一定生活品質的關隘;而非典 engchi U 型工作儼然成為勞動市場的「陷阱」 (Kalleberg 2003, 2009) 。原住民在大環境如. 分長期兼職者的平均時薪比全職工作者要高,但平均月薪卻都低於全職工作者,. 此嚴峻的情況下,除了平均的職業位階遠低於漢人之外,2004 年至今平均約有 近 20%的原住民屈居不穩定的工作;如此不穩定的就職處境若再對比台灣近年大 量往大資本、高技術方向的產業轉型移動,不但不利於原住民在勞動市場上競爭 (郭俊巖等人 2013) ,且這樣的趨勢還有世代不平等傳承的惡化傾向。這代表原 住民的代間和職場經驗累積,既無助經濟結果的傳承與產出(章英華等人 2010: 88;吳迪 2015) ;而原住民族作為台灣職場上普遍最弱勢的一個族群,在這波後 工業化、無產化趨勢之下也往高危險的營造業、無固定雇主的承攬業務集中,職 災更加頻仍(徐儆暉等 2012;詹宜璋 2014)。 除了種種工時、職業、產業乃至公私部門差異,Smith 及 Welch(1977, 1989) 還發現,1940 年到 1980 年代間,非洲裔男性與白人的工資落差縮減,最主要來 自教育擴張後的教育程度拉近,以及非洲裔移入北方各都市區域,所帶來的族群 18.

(26) 平權效應。都市所形成的工資優勢不但來自產業群聚所連帶的規模與機會效應, 更還因為都會勞動市場的資訊整合,都是令鄉鎮區域相形失色、卻又無可奈何的 主因(Yankow 2006; Andersson, Burgess and Lane 2006; Buam-Snow and Pavan 2013)。Bratsberg 和 Terrell(1998)還比較不同族群在各州的現職年資、工作經 驗與薪資之關係。白人青年與非洲裔青年的年資效益雖然相去不遠,但與工資成 長的相互關係卻有截然不同的差異:白人的工作經驗可謂為一般人力資本 (general human capital),能在各行各業中如實累計、穿梭自如;但非洲裔的工 作經驗卻無助在勞動市場上跳槽到更高薪的工作,甚至會面臨雇主更迭而年資低 估的問題,且這樣的情景在南方各州更為常見。這樣的情況到了 1976 年至 1985 年間,族群間的工資差距又再度惡化,並在 1990 年代後又擴大。如此惡化的趨 勢不但讓原本的解釋歸因——高等教育加持下的技術優惠(skill premium)—— 逐漸失色,也讓族群關係又重回美國階層研究的焦點(Cancio, Evams and Maume. 政 治 大. Jr. 1996; Card and Lemuieux 1996; Tomaskovic-Devey et al. 2005)。. 立. 在台灣,區域城鄉差異也意味著產業、勞動市場與職業分布結構的不同。洪. ‧ 國. 學. 嘉瑜、陶宏麟與蔡智發(2003)就從人口遷徙的角度,指出人口的區域群聚,深 受經濟誘因和生活品質所驅動。都會區域的就業機會、相對工資,以及產業結構 都是吸引大家移入的主要動力,甚至常還會有過度反應、爾後再遷出的現象。這. ‧. 其中,產業結構變化引起大眾預期的工資改變,是牽動人口群聚驅力中最重大的. y. Nat. 來源。莊昆佑(2003)也分析到,不論是原住民或是漢人,北部區域的工作比起. sit. 東部,對工資提升的影響都最有幫助。章英華等人(2010:55-61)觀察近 50 年. er. io. 來台灣原住民的遷徙群聚,即使到了 2000 年,原住民約有 60%依舊住在原鄉區. al. v i n Ch 在都會核心地帶,大多(57.2%)原住民仍住在都會區週邊,與台灣主流的人口 engchi U 就業、移動趨勢大相逕庭。 n. 域,其中有 55.8%還是住在山地原鄉。非原鄉的 40%原住民中,也只有 21.6%住. 這一系列家庭、教育,乃至職業位階與城鄉差異等的原、漢族群勞動市場回 饋差異,自是反映出兩族群間的經濟不平等,以及職前與職場上的基本條件之不 同。就原住民的感受而言,有三成多的原住民認為工作升遷的機會和工資收入會 低於漢人;雖然自評生活有所改善,但整體生活滿意度仍然遠不及漢人(章英華 等人 2010:88-93)。這些感受的重要背景因素,正是漢族中心主義對原住民職 場特徵的選擇性污名(紀駿傑 2005) 。從漢族中心主義的角度來看,諸如易滿足 於當下而不努力思進取、蓄意酗酒、不接受低薪等「劣習」,常造成雇主困擾、 政府的無奈等,這些問題既讓社會救助體制疲於奔命,還應該「教育」他們「正 確的職場倫理」 (衛民 2000:293-295) 。這一系列若隱若現的制度性歧視,使得 在求職上多仰賴私人網絡的原住民,更顯得雪上加霜(王增勇 2002)。 縱然欠缺單一具主導性、並由族群的角度所建構出的勞動市場理論,但由既 19.

(27) 有各式的經驗研究,依然可以所歸納出原住民在現今台灣的勞動市場上,所可能 遭遇到的系統性困境。不論是進入職場的工作型態、所能對應到的職業位階,甚 至就連工作資歷,都處於非典型、低位階,以及常被漢人視為得「再教育」的負 面處境。這一系列族群化的職場區隔,卻始終難從直白的問答來反映現實與感受 上的落差,進而突顯出制度性區隔與統計歧視洞見的重要性(傅仰止 1994;莊 昆佑 2003;于若蓉、辛炳隆 2010)。 然而,不論是側重人力資本、地位取得模型或勞動市場條件,社會上的各種 差別待遇——不論是正向優待,或是負向歧視——實都和理論指出的種種要素, 有密切但不同的關係及意涵。畢竟,從思考的推演能直觀想見的是:這些要素的 積累自然有助平均工資的提升。但這也意味著:特定平均工資的水平只是取決於 這些要素的平均總量差異,而未將這些要素個別對工資取得的報酬率(rate of return)考量進來。於此,本章將再循著人力資本、地位取得模型以及勞動市場. 政 治 大. 條件的族群化結果,再進一步討論經濟成就上,種種社會差別待遇的研究焦點。. 立. 三、勞動市場成就之中的社會差別待遇. ‧ 國. 學. Becker(1971)從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和人力資本的角度強調:隨著 勞動市場的法規鬆綁、資訊流通日益透明,資本家的種種歧視,勢必禁不起勞動. ‧. 市場篩選的挑戰,若不即時改弦更張必遭競爭淘汰。Sowell(1981)則指出:同 為少數族群,重視教育的亞裔和印度裔的經濟成就還常勝過白人。是故成就不同. sit. y. Nat. 當來自文化等先天因素,而非族群、膚色差異(Chiswick 1985)。弱勢族群都是. io. er. 缺乏主流淵源、社會或制度性支持,像是非洲裔、西裔或印地安人等,就反覆陷 入貧困的泥淖;但如亞裔、印度裔或猶太裔子女則多選擇栽琣自我、努力克服障. n. al. i n U. v. 礙。這當是特定族群的貧窮文化、福利依賴(welfare dependency)所致(Kane and. Ch. engchi. Kirby 2003),而非制度性歧視或職場裡的人為打壓。. Darity Jr.等人(1996)主張,將社經弱勢歸咎給缺乏動機或短視近利等自我 選擇(self-selection) ,容易將解釋窄化到只剩理性選擇論的說法(Fevre, Rees and Gorard 1999)。延伸 Farley(1990)的研究,他們透過比較西裔中不同膚色女性 的分析結果發現:美國在教育擴張、福利制度推行後數十年,西裔女性平均收入 依然低於全國女性的平均,其中西裔且為非洲裔女性的收入,卻高於西裔但不是 非洲裔女性,可見族群依然有獨立於文化之外的影響力。若單純將經濟結果之別 歸咎給個人努力的不足,或是特定一群人所傳承下來的文化傳統,不但容易損失 更精確解讀社會條件變化的契機,更容易陷入譴責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 的倫理風險。 由比較的角度著手,Blinder(1973)和 Oaxaca(1973)認為,若直接比較不 同族群或性別的工資差距,很容易會混淆弱勢群體(少數或特定族群、女性)的 20.

(28) 不利根源差異,以及主流群體(白人、男性)的優勢條件。在深入兩群體於特定 特徵上的異同之前,必須先排除不同群體各自的基本特性分配的差異,才會是有 效地探討。透過分解(decompose)族群與性別之間的工資差異成分,他們校正 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結構性差異後16,發現白人比非洲裔多 1.07 倍的薪資大多來自 職場上的年資對工資的報酬率差異所致。不同族群的家庭背景和出生地域雖有落 差,但對弱勢子女成年後進入勞動市場的報酬率17,卻仍低於白人許多。此外, 如此職場和社經背景的負面歧視,甚至在白人之間的性別差異上更為明顯,足見 社會差別待遇與不平等始終穿插在勞動市場的各個面向,而未曾消逝過 (Corcoran and Duncan 1979; Cotton 1988; Oaxaca and Ransom 1994)。 Kim(2010)則針對 1980 到 2005 年不同世代間的黑、白人工資差距因素加 以重新分解後,發現除了人力資本和家庭背景變項之外,城鄉差別和婚姻狀況的. 政 治 大. 不同還會造成薪資差距的擴大。其中,1980 年代後白人的工資高於非洲裔的技 術優勢,實來自前者平均較多的教育程度,而技術優勢上的回饋率則相對小得多。. 立. 但過往白人的年資報酬率優勢依然獨立於教育的效果,且還因人口結構的老化逐. ‧ 國. 學. 漸增強,對年輕的少數族群相當不利。最後,地區與城鄉差距上對工資差距,也 因為都市核心的產業衰頹、美國南部對有色人種的相對不友善,依然相當不利於 非洲裔族群。. ‧. Brand 和 Xie(2010) ,以及 Pais(2011)則在平衡了不同族裔之間的差異後,. y. Nat. 以反事實分析中的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分析方法,分. sit. 別證明高等教育對不同族群影響的差異。高等教育的助益對社經背景低落的弱勢. er. io. 與少數族群青年——也就是絕大多數原本根本無法上大學的人——有最大的報. al. n. v i n Ch 高等教育,是因為預期如此選擇後會獲得最佳的報酬回饋;相反地,許多實際上 engchi U 沒進入大學就讀的弱勢族群子女,很可能是不得其門而入,而非不懂長期的人生 酬回饋。這樣的結果駁斥了理性選擇論單純地認為,人們之所以會「選擇」進入. 經營或盤算。這種因出身自勞工階層家庭而被拒於門外的報酬,不但是非洲裔等 少數族群最需要的,而且高等教育在他們身上的效益亦要比白人大得多。然而, 由非洲裔等少數族群與白人在高教比例上可觀的差距,社會歧視對弱勢族群後天 成就取得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原、漢族群面臨工資取得的社會歧視方面,莊昆佑(2003:49)的分解分 析發現,原住民及漢人之男女兩性平均工資分別相差約莫 12.5%與 11.5%。這約 莫 10%左右的差距當中,原住民男性有 57.9%是來自社會上的負面歧視;而原住 16. 詳細排除基本條件差異的方法,將會在研究方法中有具體的說明。 報酬率與截距項之差異即是俗稱的負向歧視或正向優惠之所在。然而,這些不同的差異類型 之顯著,尚還有分析樣本的選擇性、抽樣誤差,以及遺漏變項所導致的內生性問題等,故又常被 稱作是社會條件平均量所無法解釋之變異(Jann 2008) 。 17. 21.

(29) 民女性則因為結構性因素所導致的差異大過實際觀察到的差異,使其社會歧視指 標呈現負數(-42.37%) 。他認為,從漢人的角度來檢視原住民蒙受的負面歧視來 說,原住民女性在工資取得上非但沒有蒙受歧視,反而有正向優待、「負歧視」 的可能。 王天佑(2003)也透過分解影響原住民工資的人力資本和地位取得來源,發 現漢人的平均教育、家庭背景和年資都比原住民來得更有優勢;且漢人的平均教 育年數比原住民多了一半,是最具解釋原、漢工資差距的主要來源。更進一步來 說,年齡、婚姻等屬於人力資本或生命階段的組合,或是出身社經地位背景、職 業聲望等條件平均量,都已能解釋超過七成以上原、漢工資差距之變異量18。因 而他認為,只要能針對這些結構上的平均落差對症下藥,原、漢的工資差距應能 改善;族群差異的惡果並沒有伸入、扭曲職場給薪的標準。畢竟,教育差距是原、. 政 治 大. 漢工資差異中的制度、結構性的主因;教育的不足導致工資競爭力的不足,應理 當改善原住民子女的教育年數,即可圓滿解決。. 立. 于若蓉、辛炳隆(2010)則發現,即使是控制勞動市場的各種的工作狀態之. ‧ 國. 學. 下,教育程度、職業類別以及年資,是原、漢工資差距的結構性來源。這三個面 向的影響力就能解釋結構性差異中近九成的變異性,其中更以教育程度的比重最 大。假設原住民平均的教育程度能與漢人相近,兩族群間的工資差異預期可以縮. ‧. 減至少 20%左右,與王天佑的研究發現遙相呼應。至於社會歧視的面向上,教育. y. Nat. 程度和年資效應依然是對原住民工資較為不利的影響來源。他們認為,比較起中. sit. 學或高等教育的話,原住民的工資報酬率一如平均教育程度,也低於漢人;這代. al. er. io. 表同樣接受中學到高等教育,原住民能從教育上得到的工資回饋效率不如漢人,. n. v i n Ch 此外在工作資歷方面,他們還認為原住民因為多從事體力工、低階技術工等 engchi U 職業,故年資所能累積的工資報酬率較低。原住民可能在私人企業底下的升遷機 顯示教育對不同族群的經濟成就有根本性的差異。. 會較少、也較少有幫助的在職訓練,因而導致年資的工資報酬率比漢人更沒效率。 還應注意的是,公部門比起私部門更有助提升原住民的工資報酬率,顯示諸如原 住民就業保障法、基本法等弱勢保護法令,雖在公部門有其應有的成效,但反觀 私部門在報酬率上的落差,依然代表這一系列的法規措施有其未能發揮的效果。 四、小結:原、漢族群社經不平等研究的再思考 歐美社會中的弱勢、少數族群尚有受惠到的福利政策與教育擴張改革之影響, 但在台灣,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的弱勢則未見改善。台灣原住民未如外省、閩南人 之間的社經不平等,曾因與高教擴張和經濟轉型等的特殊歷史條件,而有經濟階 18. 然而,作者並沒有同時針對另一個差異類型——報酬率——進行討論,因而也無從得知不同 社會條件對原、漢族群的收入影響為何(王天佑 2003:47-48) 。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According to a team at Baycrest’s Rotman Research Institute in Canada, there is a clear link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a delayed onset of the symptoms of Alzheimer ’s and other

With the aid of a supply - demand diagram, explain how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ffective minimum wage law would affect the wage and the quantity of workers employed in that

The evidence presented so far suggests that it is a mistake to believe that middle- aged workers are disadvantaged in the labor market: they have a lower than average unem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