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雲駕物」 第一屆全國雲教授創意教材設計競賽

Download (0)

Full text

(1)

物理教育學刊

2019, 第二十卷第一期, 38-39

Chinese Physics Education 2019,20 (1), 38-39

「乘雲駕物」 第一屆全國雲教授創意教材設計競賽

林建宇* 余進忠

國立高雄大學 應用物理學系 ban1968040@gmail.com 「乘雲駕霧」,原指孫悟空駕著觔斗雲,一躍十萬八千里的厲害;而在物換星移的今日 ,2018 生活智慧「乘雲駕物」全國雲教授創意教材設計競賽中,引申上述原意提出以強大高 速的雲端科技駕馭萬物的概念。 此一競賽較為特殊之處在於,參賽者須使用智榮基金會贊助的「宏碁雲教授物聯網智造 套件」,有別於其他物聯網元件,雲教授製造套件功能頗為強大,主辦單位於 7 月辦理了一 場雲教授使用說明會。雲教授教具的科技延伸領域包括網際網路、物聯網、巨量資料、人工 智慧、遠端監控、開放資料、機器人、智慧家庭、智能工業、智慧城市等。會中說明雲教授 教具硬體規格、操作方式、支援配件,及宏碁的雲端系統連結方式等,以發揮出雲端強大的 功能,並實踐雲端資料的上傳、下載,語音及影像辨識,並使用名為 CPF blocks 的 APP 撰 寫程式,只要利用 APP 內預先設計好的系統,那怕初學者也能撰寫出有趣的程式內容。期間 學生除了解雲教授教具的功能外,同學間也不時三五成群,訴說著自己的構想與對雲教授教 具的理解,藉以配合雲教授教具的優勢,開發出適合智慧生活及科普教育的數位科學教具與 教材。 今年是第一屆舉辦上述競賽,由中華民國科技部、陸軍司令部指導,中華民國物理教育 學會、宏碁基金會主辦,陸軍軍官學校物理系、資訊系、智榮基金會、臺中一中物理學科中 心協辦,並於於 12 月 22 日在「國立工藝科學博物館」進行決賽,甫入館內主辦方利用電視 牆呈現「乘雲駕物」雲教授創意教材設計競賽的影像。評審團由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宏 碁基金會的專家學者組成,上午安排有各參賽隊伍進行五分鐘口頭報告,下午則在整個科工 館大廳作為呈現教具及解說場地,除了讓評審進行現場評定成績外,也開放民眾近距離的參 觀詢問,同時也為各隊伍建立很好的交流機會 參賽隊伍中有以機械化取代人力的智慧工廠投料系統,與鴻海機器人大軍有著相似理念 ;也有主打防災、防震、居家安全的智慧設計;解決農場社團經營問題的智慧開心農場,每 項成果各有其特色,都代表著未來的可能性。我與管學院黃智輝同學組成「青山非雲」隊, 並製作一「智慧生態水族箱」,此作品具較小的體積,可放置於辦公桌上,利用簡單的程式 設計搭配許多感測器及馬達驅動,透過手機可進行自動餵食,並監控水質、水溫及水位的智 慧水族系統,很適合上班族或是居家的簡易水族箱使用,然成品僅具備水溫測量而沒有加入 自動加熱器功能因此仍有不足之處,但感謝評審在設計理念及製作上的肯定,因此獲得大會 佳作。 創新發明是世界各先進國家的重要國力,而校園青年學子正是創新發明的先鋒。這次的 10.6212/CPE.201907_20(1).0004

(2)

「乘雲駕物」 第一屆全國雲教授創意教材設計競賽 - 39 - 競賽中學生間不僅交流彼此成品的心得,也在成品展示區中與民眾近距離接觸交流、介紹作 品與聆聽民眾的意見,提升了自己實作的能力也開拓了探究科學的思路。而學生的作品充當 著科學與民眾間的橋梁,令民眾以最直白的方式領會科學技術知識,達到倡導科學方法、傳 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科普目的,協助國內推動生活智慧資訊教育扎根之能量。 學生從構思、準備相關器材、製作及撰寫雲端程式,在學期中除了應用物理系修課壓力 外,學生先後花費近 5 個月準備此次競賽,也於競賽前反覆進行口說演練,直至競賽結束後 走出科工館,見偌大的廣場中神龍翻湧於前,高掛的渾天儀隨著龍嬉戲似乎緩緩運轉著,也 許下一次察覺物換星移,便是青澀的構想被成熟運用在生活中了。 圖 1:參賽隊伍合影 圖 2:宏碁基金會執行長致詞 圖 3:會場擺攤演示 圖 4:智慧生態水族箱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