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方念萱 博士. ‧. ‧ 國. 學. 治 政 大 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 立 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盧沛樺 二○一二年一月.  . v.

(2)  . 致謝辭 這段自我質疑的時日總算捱過,而達到兩年半畢業的預期,自然也是件令人 寬慰(也變得沒那麼懷疑自我能力、略提振了點自信)的事情。不過,之所以能 在短時間裡寫成這篇論文,我想是各種因素加乘,催促著我快馬加鞭、矢志完成。 首先,特別感謝指導老師 方念萱副教授。方老師真正是位讓人如沐春風 的學者,擔任方老師研究助理兩年來,她以身教示範了研究的功夫,特別是難以 見諸教科書的研究倫理議題與研究者的批判自省。身為方老師的指導學生,我也 從未感受到師生間的權力關係,而能在方老師面前侃侃而談,勇於表達自身立場 與觀點,或以蹙眉搔頭等肢體動作,清楚表達自己尚未掌握老師的提議。在這邊 要向老師特別致歉的是,我時常挾身為指導老師研究助理之便,掌握老師行蹤, 因此總在老師甫自國外開會回國之際、指派研究工作的信裡,便魯莽地向老師徵 詢論文開會時間,干擾老師休息與作息──不過,方老師從未訓斥,也充份配合, 我深切感到虧欠與感謝。.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其次,也要向兩位口試委員林鶴玲老師、陳順孝老師致謝。碩二時旁聽鶴玲 老師在台大開的資訊社會學課程,收穫不少,特別是課上老師引導學生深化思 考、討論、反身性地回到自身經驗等。也在這門課上,便就論文主題和老師有過 幾次討論。無論是論文提案和最終的口試,鶴玲老師也始終從宏觀的社會學層面 體貼、耐心地提醒我思慮不周之處。阿孝老師則在更早的年會裡結識,自彼時起, 便與老師建立良好的互動,學術議題交流之餘,連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第四次署外 守夜網路動員也特別請老師幫忙了呢。事實上,這篇論文也可說是延續老師的長 期關懷,行文中便不時引述老師的作品,口試時,老師也特別提醒我在文末提出 實務上的貢獻與未來研究建議。口試過後,我謹遵兩位口委的建議著手修訂,不 過如若研究上仍有任何瑕疵,必當是自身能力不及、未能企及師長建議。.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再次,則要感謝我的家人。很幸運的是,我有對開明的父母,他們總是尊重、 且支持我的決定,並且全心信賴。因此,就讀研究所期間,他們看到我熬夜苦讀, 只是為我遞上一杯熱茶、聽到我加入球隊,還對我說運動很好、明白我不能像其 他人在兩年內畢業,則是叮囑我慢慢來、壓力別太大了…還有我完美的啦啦隊, 姊、弟,不僅時而化身小丑,逗我開心,偶爾還要付出物質代價,帶我四處打牙 祭,讓我酒足飯飽、穩健啟航。 接著,感謝環繞在我身邊給予我研究建議的紹良和小批、不時提振我士氣的 國中、高中、大學摯友、陪我打球舒壓的交大與政大球友、伴我度過最充實卻也 最乏味的研究所生活的每一位新研所九八級同學。當然還要特別謝謝遠在新竹的 蘇小豪,謝謝你和我約定豪賭、也謝謝你這兩年多來的一路陪伴,讓我更加獨立 自主、不輕易抱怨、全力以赴、面面俱到…從你身上,我真的獲益良多。 i  .

(3)  .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感謝每位熱情與我分享經驗的受訪者,這篇論文沒有你 們是不可能完成。不過,比起幫助我完成論文還要重要的是,謝謝你們懷抱熱忱、 站上前線,傾盡心力守護台灣的未來。論文寫作本身是個再社會化的過程,我不 僅從中重新理解自身研究上、思慮上、寫作上等等的侷限,也深受你們的言行影 響,第一次認真地、執拗地認為成為公民是件多麼嚴肅、而刻不容緩的事情。真 的很謝謝你們為我上了這麼一課,我深深地認為,這是我選擇唸研究所最不悔的 一件事。 二十五歲,二○一二農曆新年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 i n U. v.

(4)  . 摘要 評估探究網路社運的研究結果紛雜,與其說結果歧出,不如重新檢視用以分 析的路徑。我認為著眼於技術形式的分析路徑可能有所不足,因此,本研究切換 視角,自科技與社會研究中汲取養分,從使用中科技(technology in-use)的角 度切入,藉機勾勒數位科技在善於把玩者手中所形成的各色風貌,及其打造有別 於傳統社運的抗爭戲碼。文中便整理多樣數位科技在社會運動中快或慢地跳脫原 先功能與使用方式的情形,突顯全青盟成員是以長期的網路使用經驗為基礎,才 能深具創意地將特定科技依運動階段轉換角色,或是有技巧地應運動階段帶進不 同的科技,並在多元的科技間加以協調、組合,或是勝任翻譯者的角色,在運動 的聲援者與網路使用者之間快速轉換,將嚴肅的運動資訊應數位平台的特色與文 化裁剪為引人共鳴的文本。簡言之,用於加強社交的強勢腳本已在愛用且善用的 使用者手中退位,數位科技重新以社會運動科技的姿態登場。事實上,這正反映 網路世代對社會運動的想像與行動已難排除長期耽溺的網路經驗,於是,無論是 社會對話、群眾串聯、組織形式均深受數位參與文化的潛移默化,開創有別於傳 統的社運圖像。.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關鍵字:網路社運、科技與社會、數位原民、媒體素養、參與文化、腳本.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 i n U. v.

(5)  . Abstract The findings of cyber activism research that focus on technical forms are diverse and confusing. Thus,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reexamine the way of analysis. The article uses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in-use which draws from Society, Technology, and Science (STS) approach to trace the dynamic of young activist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social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internet-embedded social movements beyond traditional ones. The study shows that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departed from original scripts in different degrees. Based on the long-term experiences of using internet, members of National Youth Alliance Against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roject creatively changed roles of technologies and tactically composed multiple technologies according to the stages of movement. Moreover, they successfully reedited the campaigns which widely disseminated in digit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ir capacity for switching identities between activists and internet users. In short, digital technologies were originally used to strengthen human relations. The skilled users/activists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however, utilized these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social movements. In fact, as mentioned above, it also reveals that the imagination and actions of social movements by net generation cannot exclude their long-term experiences of internet use. Therefore, regardless of social dialogue, mobi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which are critical elements of social movement, they all have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digital participatory cultur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Keywords: cyber activism, Society, Technology, and Science (STS), digital native, media literacy, participatory culture, script. Ch. engchi. iv  .

(6)  . 目錄 第壹章、. 1. 緒論. 第一節、 反國光石化運動,讚(like). 1. 第二節、 研究視角與研究貢獻. 6. 第貳章、. 9.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技術本位的科技─社會運動研究 1-1、科技烏托邦的觀點. 10. 1-2、科技反烏托邦的觀點. 14. 政 治 大. 16. 2-2、科技分析應從科技祈使轉移到科技使用. 17. 第二節、 使用中的科技 2-1、駁斥科技決定論. 立. ‧ 國. 學. 第三節、 數位原民與新素養. 16. 3-1、蔓生的數位參與文化:分享、合作. 第參章、. ‧. 3-2、數位公民及其政治實踐. 研究方法. sit. n. al. er. io. 2-1、參與觀察. 2-2、深度訪談. 第肆章、. Ch. engchi. 研究分析. 25 29. i n U. v. 29 31 31 34 38. 第一節、 全青盟的網上行動紀實. 38. 1-1、臉書(facebook). 38. 1-2、Google 的應用服務. 47. 1-3、批踢踢八卦板. 51. 1-4、網路直播軟體. 55. 1-5、數位編輯與剪輯軟體. 57. 1-6、小結. 60. v  . 22. y. Nat.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個案代表性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1.

(7)  . 65. 第二節、 數位原民的社運劇碼 2-1、準備好被搜尋,讓網路成為說帖. 65. 2-2、從烏合之眾到(半)公眾. 68. 2-3、我們不是組織,我們都只是網友. 73. 2-4、小結. 78. 第伍章、. 81.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與補充. 81. 第二節、 理論概念探討. 84. 2-1、腳本/去腳本. 84. 2-2、懶人行動主義. 85. 政 治 大. 86.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參考文獻. ‧. ‧ 國. 學. 附件、深度訪談邀訪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 88. i n U. v. 97.

(8)  . 圖/表目錄 圖 1-1. 網友改寫工業局廣告《誰偷走了你的一切?!》. 圖 2-1. 新興數位行動類型. 12. 圖 3-1. 網友揪團參與實體示威行動. 32. 圖 4-1. 網友拉進認識的彰化人來壯大社團. 41. 圖 4-2. 框線處即出現在塗鴉牆的活動邀請訊息(非本個案圖片). 43. 圖 4-3. 慫恿社群成員將個人顯圖換成運動標語. 44. 圖 4-4. 受訪者陳寧個人塗鴉牆上的組圖. 45. 圖 4-5. Google 的電子郵件也可流通 YouTube 的影音. 50. 圖 4-6. 全青盟的官方網頁及其嵌入的大量 Google 其他服務. 51. 圖 4-8. 政 治 大 框線內即該文章推/噓文數之統計 立 三月初台大就業博覽會的文宣. 圖 4-9. 參與實體集結的民眾在活動後上傳現場拍攝的照片. 71. 53 58. 學. ‧ 國. 圖 4-7. 4. 71. 圖 5-1. 腳本/去腳本光譜. 84. 表 2-1. 數位參與文化的關鍵素養. 表 2-2. 數位時代的公民身分轉型. 表 3-1. 受訪者清單. n. er. io. al. sit. y. Nat. 表 4-1. ‧. 圖 4-10 網友透過數位創作成為網路上聲援運動的行動者. n U engchi 全青盟成員馴養科技的情形. Ch. iv. 25 28 36 61. 表 4-2. 全青盟成員所落實的資訊素養. 68. 表 4-3. 網路社運與傳統社運的比較. 80. vii  .

(9)  . 第壹章、緒論 一九九四年,行政院成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推動小組,預計部建國家資訊基 礎建設,引領臺灣社會邁向嶄新、進步的資訊社會。在此願景下,加上全球資訊 科技的產業佈局,複合政治、經濟條件,加速臺灣邁入成熟的資訊社會階段。其 具體癥候包括:資訊基礎建設普及、國人使用資訊傳播科技的時間日增、行動寬 頻計費祭出割喉戰、網路服務日新月異、電子服務與虛擬社群逐漸與日常生活整 合等。網際網路與日常生活頻繁,逐漸難以切割,反映它不再是純粹的媒體景觀, 而是支撐當代資訊社會的物質條件(Castells, 1996)。換言之,多重的資訊科技 密切交織孵育了嶄新的社會型態。隨著社會型態變遷,與社會脈動同步的社運自 然就有不同的氣象。. 政 治 大. 第一節、反國光石化運動,讚(like). 立. ‧. ‧ 國. 學. 如果是特別留意社會運動的朋友,應當都有感受到反國光石化運動正在為國 內的環境運動留下新的里程碑。吹奏這場運動號角的樂手蔡嘉陽在受訪時細數這 場運動與傳統環境運動的差異,包括不再強調議題在地化、不再由政治人物代 言、不再以在地受害人為動員的主要對象等。因此,自二○一○年底【石化政策 要轉彎 環保救國大遊行】始,到去年由各個聲援團體舉辦的記者會、餐會、兩 次環境影響評估會議,示威現場集結社經地位差異頗大的族群,包括彰化在地鄉 親、各領域專家學者、藝文界與醫界代表,甚至,抗爭火炬也交付青年手上。. sit. y. Nat. n. al. er. io. 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以下簡稱全青盟)是為去年初【國光石化‧決戰 未來 1/26 百萬青年站出來】的活動成立,成員主要由甫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研 究生、大學生等組成,負責環保署外靜坐守夜的行動。他們在一月十九日召開首 次籌備會議,我有幸應朋友之邀參與這場會議。雖然是籌備實體活動,我卻在會 議中清楚感受到青年運動者將網路帶進運動的情形,例如動員組為了收動員之 效,發想各種宣傳策略時就想到運用各種數位平台來接觸與凝聚網上的群眾,例 如爭取網上各家獨立媒體與知名部落客幫忙宣傳議題、在電子佈告欄批踢踢即時 熱門看版八卦板偷渡運動消息,也曾試圖聯繫批踢踢站長是不是能在各板入口張 貼運動消息。不久,有名成員就在 Google 成立反國光工作群組,經此管道我發 現他們很快地建立運動部落格(請參考 http://fangyuan-tache.blogspot.com/),並 於其上嵌進各種應用服務,如 Google 論壇、Google 協作平台、YouTube 等,來 加速議題曝光,並加強全青盟與群眾的互動機會,以利未來運動組織。. Ch. engchi. i n U. v. 一月底的行動結束後,實體行動的餘溫蔓延到網路上,各種參與行動的心得 在臉書(Facebook)、部落格(blog)、噗浪(Plurk)等處發佈、流轉: 那兩天,我仍不免會沮喪想到,依存的這島正在破落沈淪,但大家 1  .

(10)  . 在行動中展現的團結厚實力道,最終仍鼓舞了我、重振信心,讓我相信, 只要付出行動,我們這個世代,一定能救回被財團和政府埋葬的土地正 義、健康未來,證明農鄉與城市應是平等的。 … 農曆年後,我們要繼續再戰下去,期待你也加入,「青年站出來, 國光石化倒下來」! (豆腐魚聽自由自語,2011 年 1 月 30 日)1 這段文字摘自〈「國光石化撤案‧守護青年未來」行動有感〉 。部落客在文章中娓 娓道出籌備過程的情緒、出席示威現場的感動,並在文章最後呼籲其他人站出 來。乍看之下,這是部落客出席實體活動後在私人的數位空間留下參與心得,不 過由於網路的公開性,參與心得成為其他人可以搜尋、分享、訂閱的資訊內容, 於是,部落客自身成為傳遞運動資訊,並經此動員群眾的節點,如統計至二○一 一年二月底共有 277 人在文章後按「讚」(like)。.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二○○九年,臉書取代無名小站,成為國內最大的社交網站。全青盟成員均 在參與運動前均有自身的臉書帳號。第四次環境影響評估會議後,便見全青盟成 員呼籲用臉書建立網路社團,即時凝聚在網上熱烈討論的群眾(請參考. ‧.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719111179&ref=profile#!/groups/17909542 2126821/),以利未來行動的動員。社團開好後,支持者不斷湧入,有的是全青 盟邀請其它社運團體,如蠻野心足協會、地方環保團體、社區大學、聲援的專家 學者,有的是網友主動要求加入,有的是加入後的網友再去拉人,帶進身邊關心 議題的朋友,也有人是一口氣拉進身邊所有住在彰化的朋友。於是,這裡很快累 積大量人氣,這些人也都積極維繫著社團的動能,例如轉貼相關資訊、上傳圖像 影音、分享行動感想、發掘資訊、討論激辯、喚起行動等。.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以工業局製作《誰偷走了你的一切?!》 (請參考 http://we-need-pc.com/)的 網頁廣告為例。廣告打著石化製品造就型男、正妹的口號,目標瞄準青年。不過, 當有人將它分享到臉書社團時,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宣傳說服效果,反而從下列 回應,看到臉書成為眾人集思廣益、反制不肖廣告的前哨站:有人藉機變通,重 新思考運動策略,如「說不定文字說明落伍了,或許我們也要用圖像跟他 PK」、 也有人從事查證,舉發廣告不實,如「用 Google map 查一下地圖 Basf 的那個廠 區其實比國光石化的預定地小太多了」、或掐緊廣告未署名的事實,提議化為反 宣傳的素材,如「這種偷偷摸摸的方式正是反國光宣傳的大好素材,看看怎樣把 源頭找出來」。.                                                         1.  . 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5 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skydaughter 2.

(11)  . 這則廣告也被轉到噗浪,噗友的反映也是一面倒地攻擊廣告內容及其廣告未 署名的行徑: 台北出世欸南部囝仔|大頭 : (誰偷走了你的一切?!)這東西是做 出來討罵的嗎?幹! 2011-03-02 01:01:26 留言數 : 5 GinOy 歐陽靖 推 (這什麼爛廣告啊!?) 要不要來做一個海豚 與沿岸居民的版本?聽聽他們說ㄕˊㄏㄨㄚˋ...請正妹跟型男別 穿尼龍製衣服、別開車他們會死嗎?但海豚跟沿岸居民可是會死 耶... 2011-03-03 18:34:31 留言數 : 8. 政 治 大. CSC 推 (誰偷走了你的一切?!) 這東西是做出來討罵的嗎!? 沒 有石化的日子我能想像,但是沒有地球的日子我無法想像,謝謝。. 立. ‧ 國. 學. 2011-03-03 11:23:25 留言數 : 2. ‧. glasslin 說 ([ReP]) @Tzaralin: (沒有石化的日子,不就是現在這 個樣子而已?)這官網又花了多少錢作的?. sit. (資料來源:今日我最噗 PlurkTop). n. er. io. al. y. Nat. 2011-03-02 12:42:23 留言數 : 2. Ch. i n U. v. 網友除了透過回應(comment)和轉噗(ReP) ,也有人運用數位美工的專長 從事創作,收文化反堵之效。文化反堵行之有年,作法是「將相反的訊息切入企 業自身的溝通方式,使原本意欲傳達的訊息出現完全扭曲的結果。…引導觀眾思 考原本的企業策略」 (徐詩思譯,2003: 331-2) 。圖 1-1 即網友以工業局的網頁廣 告為對象,惡搞為「靈車版」。他將原本「沒有石化的日子,你能想像嗎?」改 寫為「國光石化的日子,你能想像嗎?」然後,又在網頁上加入一部靈車和興建 國光石化廠後的國內罹癌人數統計,清楚地傳達石化業擴張是以整體國民的健康 為代價──即使石化製品真的滿足當代消費社會的民生必需品,不過原始的廣告 並沒有把事情說完整,故意遮蔽健康風險的問題。. engchi. 3  .

(12)  . 立. 政 治 大. 圖 1-1、網友改寫工業局廣告《誰偷走了你的一切?!》. ‧ 國. 學. 資料來源:http://i.imgur.com/Zag0Z.jpg(已移除). ‧. 此外,以關鍵字「國光石化」在臉書上搜尋,發現有大量的活動、粉絲、社 團,像是〈政府陳情─反國光石化網路後援組〉,鼓勵網友從事線上陳情,寄信 給環保署、行政院、總統府各級單位。網頁上也整理各部會的陳情步驟。又如〈請 大家一起去馬英九的臉書反八輕〉,號召網友一齊到馬英九的臉書留言反八輕。 召集人稱之為網路快閃行動。還有像〈反國光時尚玩家:美食臉書連署行動〉 、 〈反 國光石化 大頭貼〉、〈支持國光石化落腳大台北〉,族繁不及備載,而這些活動 也在網友合作下,均轉貼分享到全青盟的社團,以喚起更多人聲援、串連。.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兩次環評期間,全青盟也主辦不少實體行動,包括座談會、前往各級學校從 事宣講與串聯、應各校活動(如台大杜鵑花節與就業博覽會、清大百年校慶)發 起規模不等的實體集結、開記者會等;不過由於實體集結的成本與門檻均高,臉 書提供轉貼分享(share) 、按讚(like) 、參與討論(comment) 、上傳參與活動的 照片或影音(add photo/ video)等門檻較低的行動選項,藉機整合網路上或積極 或消極的運動支持者,維繫運動於不墜。2以網路(特別是臉書)為基礎的動員                                                         2. 二、三月間全青盟積極媒合各校的宣講活動。首先,透過實體座談和網路尋找各校負責人,再 由全青盟聯繫專家學者、在地鄉親,或直接派成員分享青年介入社會的經驗,座談中搭配網路上 點閱率極高的短片與紀錄片,從事組織工作。校園講座的資訊均公告於運動部落格與臉書社團, 各校負責人多半還會在臉書建立活動,於是,資訊得見於活動網頁、社團網頁與參與成員的私人 塗鴉牆,累積資訊的能見度。座談後則有人上傳活動影像,或分享座談心得,循著同前的迴路, 向網友放送。校際串聯之外,全青盟也伺機行動,包括在台大杜鵑花節策畫杜鵑行動,向高中生 宣導議題。也為隔周的就業博覽會發起「優秀人才請注意!別進投資國光石化的無良企業」的行 動,在國光石化民股企業如富邦、遠傳等攤位前發放文宣。清大百年校慶邀請馬英九分享夢想的 4  .

(13)  . 形式更適時化解臨時聞知延長會議,而現場缺乏抗議群眾的困境。受訪者陳平軒 形容,全青盟在四月二十一日晚上發佈緊急動員令沒多久,他的動態消息整頁就 是這則訊息,顯示資訊散佈之快與廣。除了善用數位科技來動員,全青盟也藉此 建立自主的資訊管道,得而擺脫大眾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刪節扭曲。如召開第五次 環境影響評估會議時,全青盟下設媒體組,負責即時文字報導、上傳現場照片與 影音、蒐集相關報導,也在第一時間提供網路轉播的連結給未能親臨現場的民 眾。多位受訪者均分享,網路直播累積逾萬人的流量,意味著廣大民眾的監督力 量,實為環評委員造成不小的壓力,使他們面對決策更加謹慎、為自己的行為負 責。 透過以上幾個段落的描述,突顯兩點。第一,運動火炬傳到青年手上,他們 雖未遺棄傳統社會運動的運作方式,如面對面的群眾宣講,但運動策略兼容數位 科技,源自於他們過往網路經驗,資訊素養成為他們籌備社會運動的資源。據此, 則能修正傳統社會運動的缺陷,也能積極動員過去所輕忽的網上群眾。其次,全 青盟成為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生力軍,這場社會運動得由實體示威蔓延進數位環 境,再由數位環境的動員延燒到環保署與凱達格蘭大道前。換言之,社會運動的 動能在虛實空間往復,彼此增強,缺一不可。近年來,大眾媒體把網路當作重要 的資訊來源,諸如批踢踢八卦板被推爆的文章、YouTube 的熱門影片,因此倘若 議題能先於網上整合人氣,便有機會引導大眾媒體跟進,把原先受到忽視的運動 議題從網上帶進網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此外,隨著臺灣政黨政治的基本盤逐漸凋零,中間選民的比例增加,其中一 大部分就是媒體使用習慣已與執政者大相逕庭的青年族群。由於他們多已不再經 由報紙、電視、廣播接收資訊,更不願任憑大眾媒體各據一詞地操弄;如今他們 在網上自主地蒐集、判斷、組織、分享資訊,屬於活躍於網上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 (Prensky, 2001) 。於是,藍綠陣營為了爭取青年票倉,宣傳手法年輕化, 積極援用新興的數位科技接觸青年選民。在此政治環境,網路民意逐漸受到重 視,提高網路串聯與集結的影響力,使得網路的技術形式原已俾利社會運動團體 (Bennett, 2006; Aelst & Walgrave, 2006),如今更成為社會運動團體與資源豐者 進行政治斡旋的籌碼。因此,本文欲以反國光石化運動為個案,探索當代青年、 網路與社會運動輻輳,它究竟仍如二○○一年林鶴玲與鄭陸霖研究指出的「網路 是現場的後勤補給」 、 「普遍利用來動員群眾進行網下抗爭」 、 「傳統形式社運的連 絡站之一」(林鶴玲、鄭陸霖,2001,頁 15-16),還是在技術形式轉進加上青年 嫻熟數位科技與數位文化的情形下,實已顛覆、挑戰、或改寫傳統社會運動凝聚 民意、集結手段,乃至運動結果。. Ch. engchi. i n U. v.                                                                                                                                                             主題,全青盟則以「夢想造就軟實力,錢權才是硬道理」回敬,抨擊政商利益輸送,才衍生種種 土地、農業、搶水問題。上述行動雖時仍面對校警阻攔;但整體而言,均獲不少正面回應。 5  .

(14)  . 第二節、研究視角與研究貢獻 文化評論家暨資深社運觀察家張鐵志參與第四次環境影響評估的場外守夜 行動後,投書《中國時報》,盛譽全青盟巧妙地將數位科技與社會運動鑲嵌,開 創與傳統社運有別的調性。不過,他指出,全青盟其實是八○後青年運動的濃縮, 這股行動主義並不是在這場運動中平地乍起,二○○四年起守護樂生療養院行 動、二○○八年底反對中央機關為了禮遇大陸官員陳雲林,限制民眾集會與言論 自由,爆發野草莓學運,均已見到青年投入運動,並把科技帶進社會運動的跡象。 不少全青盟成員曾擔任樂生和野草莓運動的幹部,其餘人則表示當初都有追蹤這 兩場運動的發展。換言之,儘管運動訴求、抗爭對象,甚至政治機會結構全變了, 但做運動的經驗卻透過這些人延續下來。 從事本研究之初,我以關鍵字「社會運動」 、 「資訊社會」 、 「網路」交叉檢索, 發現國內相關主題的期刊論文甚少,碩博士論文正集中於樂生與野草莓運動。李 明炫(2008)與黃哲斌(2009)兩人以樂生運動為研究對象,深究部落客在社會 運動的角色。謝合勝(2010)、蔡炯青(2009)與洪千晴(2010)則關注野草莓 運動,但主題不同,有人追蹤線上共識動員的情形;有人以網路民主化的理路為 基礎,指出線上仍有沉默螺旋與團體極化的問題,有礙社運發展;也有人探討記 者如何透過部落格為社會運動進一份心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換言之,深究國內社運與科技的命題已有相關研究產出,但是,仔細檢視上 述五篇碩士論文,會發現偏重科技面的討論,並藉此申論技術形式如何影響社會 運動的動能與發展,以致於有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之嫌。科 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則自修正科技決定論發展而來, 主張科學、科技與技術系統的發展無法自外於社會系統(William & Edge, 1996) 。 Edgerton 則撰文批評技術史偏重創新階段,忽略科技進入使用情境,它被役使、 翻轉、棄用的情形,由此提出科技研究應切換至使用中科技(technology in-use) 的層面(方俊育、李尚仁譯,2004)。據此,科技分析便是經由把使用情境、使 用者及其自身歷史等帶進討論,將科技理解為複合多元變數/行動者的複合體 (assemblage),經此打造科技與社會的複雜關係。本研究便採取科技與社會研 究的路數,也把網路社運看作複合體,這裡頭綜合了科技腳本、運動者的身份、 國內社運發展脈絡、資訊社會變遷、整體政治經濟社會條件等地角力,換言之, 網路社運的影響與效果便不再是技術先決,而須審慎兼論複合體中的數股其他力 量,彼此形成哪些合作加乘、牽制阻礙、疏通引導等情形。其中,格外關注的是, 資訊素養普遍優於上一代的社運新血,如何在社運中將素養化為運動優勢。. Ch. engchi. i n U. v. Prensky(2001)認為資訊時代有兩類人,分別是「數位原民」 (digital natives) 與「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前者成長於資訊科技發展成熟的環境,後 者經歷前電腦/網路的時代,受社會文化變遷而面對強勢過渡。通常這種差異與 6  .

(15)  . 世代落差若合符節。根據 Prensky 的觀點,數位原民與數位移民的差異不只在科 技識讀能力,還在「思考與資訊處理上產生根本性的變遷」 (頁 1) 。Henry Jenkins 以當代青年的媒體素養研究見長。他在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2006)書中指出,傳播管道激增、技術形式走向草根與開放,網 上出現大量使用者製播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改變閱聽人被動的角色, 成為兼蓄內容生產與消費的新閱聽人類型:生產性消費者(prosumer)。技術形 式邀請閱聽人加入傳播內容的生產迴路時,數位環境則趁勢催生具有社會介入潛 能的參與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 二○○九年,Jenkins 在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點出參與文化的特點有四,整合(affiliation)、3表達 (expression) 、協力共作(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資訊流通(circulations)。 媒體景觀的變遷也造成青年的媒體素養不同於前,作者歸納出十一點,包括玩、 表演、模擬、挪用、多工、分散智能、群體智能、判斷、跨媒體編寫/解讀、組 織、協商。簡言之,Prensky 與 Jenkins 都在強調的是,儘管資訊傳播科技的發展 確實是帶來傳播系統的徹底翻盤,但更深刻的課題是,世代間的認知、價值、行 動、風格、身份已經因為截然不同的媒體使用習慣,形成日益明顯的差距。本研 究個案便見報端以〈青年新遊戲對抗國家舊機器─反國光石化的文化行動〉為 題,整理青年/網友深富創意的行動,如發行四大蚵報、改編好萊塢電影【阿凡 達】 (Avatar)為運動宣傳短片、製作「石化帝國之海豚爭霸」線上遊戲。記者文 末打趣地寫道:「青年族群對國光石化議題的接觸逐漸普及,可能大家都使用了 密技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BA,如今『白海豚不轉彎、國光石化要轉彎』這件事成 真。」(劉美妤,2011 年 4 月 29 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青年運動者發揮數位竅門,才使科技為社運服務的立場 出發,補充過去的相關研究認為光技術便足以成事的觀點。此外,科技轉進則是 科技之為用的社會脈絡,例如守護樂生療養院運動時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部落格 (黃哲斌,2009;管中祥,2010 年 8 月 12 日) ,野草莓學運是網路直播(陳順孝, 2008 年 12 月 8 日) 。反國光石化運動則是數位環境的新寵:臉書,它成為串連、 拓散、維繫運動於不墜的要角。陳平軒參與「2011 媒體公民會議」時描述:. Ch. engchi. i n U. v. 國光石化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剛開始,主席宣布今天是最後一次環 評審查,我們聽到很緊張,…馬上就發了譴責環保署的新聞稿,放上 Facebook,然後分享給其他朋友,再拜託其他的朋友分享出去。這個方 式非常成功,很快看到 Facebook 首頁都是我們的訊息。…因為那天是守 夜後,現場人氣稀落,因此訊息中也拜託大家在(環保署)做結論時來 現場。中午現場約 300 人,但是到了專案小組要做結論時,場外人數累 積到 700 人左右。(陳平軒,2011 媒體公民會議)。                                                         3.  . 指環繞在各種形式的網路服務平台而建立的正式、非正式線上網絡與社會關係。 7.

(16)  . 因此,本文在評估網路對社會運動的影響,並不把網路視為同質,而將根據全青 盟役使的多樣數位科技,特別是臉書,分門別類地去勾勒不同技術腳本與使用者 數位素養交織、協商的情形。 由於科技與社會研究致力於拆解科技與社會運作不墜的黑盒子 (black-box),書寫上是透過厚描(thick description)突顯使機制運作得當的細 節(Fenwick & Edwards, 2010)。因此,本研究率先詳述操作細節,勾勒全青盟 成員如何發揮數位原民的優勢,套用與翻玩科技的情形。接著,再論由數位原民 帶進數位科技的社會運動,究竟只是社會運動形式上的改變、補充,還是技術形 式改變人際連結的方式、數位環境孕生的參與文化,已經滲進社會運動的腳本, 而使得民意的整合機制、走向,乃至運動影響都有了不同?簡言之,研究結果率 先展示數位科技如何經青年巧手轉化為社運的科技,繼而將分析的格局拉回到科 技─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路,進行對話。本文嘗試為理解科技─社會運動提出新的 思考方向,認為科技為社會運動加乘的發問應由能/否(yes/no)調整為如何 (how)才能得成,據此讓科技分析深入使用細節,而有別於過去相關主題的研 究。此處以反國光石化運動為個案,展示其如何得成有賴於研究者周延地梳理科 技的使用情境與從而形成的網絡,諸如當代的科技轉進階段、蔓生的數位文化、 運動者身為網路世代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最後,補述研究目的與貢獻。. n. al. er. io. sit. y. Nat. 本文著眼於數位世界成為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成份,他們長期浸濡於斯而培 養數位素養與分享文化,此二不盡然只能停留於滿足私人娛樂,也有助於青年快 速轉換為聲援社會運動議題的公民角色,據此主張當代的數位空間具有使青年與 社會運動接軌的潛力。臺灣雖在解嚴後建立形式民主的政治環境,但政府與企業 聯手在經濟開發中履行新自由主義的邏輯,造成社會條件日趨惡化,包括高失業 人口、過勞死頻傳、直轄市房價通膨、民生物質大幅調漲、科學園區擴建,強制 徵收農地與搶用農業用水等。因此,改變惡劣的社會條件難以寄託大有為的政 府,實有賴公民與公民團體攜手改造。其中,青年素有政治冷漠的標籤,因此如 何捲動青年成為社會運動的後備軍,已經成為發展公民社會的重要課題──我認 為,網路其實提供接合的機會。. Ch. engchi. i n U. v. 另一方面,社會運動團體在政治遊戲本就屬於弱勢的一方,過去不乏文獻從 網路的技術形式出發,聲稱社會運動團體已在政治博弈中握有籌碼(Jodan & Taylor, 2004; Bannett, 2006; Aelst & Walgrave, 2006),加強數位民主(digital democracy)的立場。本個案則要進一步補充網路為社會運動團體所用,在運動 裡恰如其份地部署、調控,進而改變資源貧者與豐者的博弈結局,隨著數位原民 投入運動成為趨勢,網路化為平民原子彈的效力勢必將更加令人難以忽視。. 8  .

(17)  . 第貳章、文獻回顧 本章率先回顧科技─社會運動研究的文獻,發現多數從網路的技術形式出 發,從而申論科技在社會運動中登場,如何影響社會運動的運作,及其造成的影 響。也就是說,在這些研究裡,科技本身就是定奪社會運動是否成事的解方。不 過,卻不難發現,即使不同運動套用相同的數位科技,結果時常是南轅北轍。學 術界也普遍存在科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兩種難以相容的立場。據此,科技與社會 研究提出另一種詮釋科技─社會關係的邏輯,它不認為科技有特定、且穩定恆一 的功能與效果,而是在每個使用時刻中與被網羅進來的使用者、其他物件、情境 氛圍、使用目標等交相互動,科技的特定意義、功能與效能才被標定出來,不過, 這也是暫時的,只要科技進入不同的使用脈絡,它的長相就會變得不同。 經此,科技與社會研究其實是透過補充傳統科技─社會運動研究所忽略的科 技使用情境,來鬆綁科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對立:因為科技在每個使用時刻長 不同樣,便對事件的發展造成截然不同的影響,因此,科技究竟是成就社會運動 還是加害社會運動本就依實際個案有別而有不同。反國光石化運動裡存在大量部 署、把玩數位科技的情形,這些在社會運動脈絡裡的數位把戲也屢次形成大眾媒 體報導的焦點,同時它們也會特別把青年標舉出來,強調由於有年輕的、嫻熟數 位科技的新血注入社會運動,使得反國光石化運動生成有別於前的風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報端的行文中,被圈選出來的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特殊性就是運動者的身份。 這群人多半不是特定社會運動團體的核心成員,出於年紀的關係,自然也較少資 訊時代的社會運動經驗,不過,他們卻都有豐富的網路使用經驗,不少人長期將 網路視為最重要的資訊來源,並經此成為社會運動的支持者。於是,本文援用科 技與社會研究,社會運動者──也是在運動情境裡役使科技的網路使用者──的 世代交替,運動者根據自身的媒體經驗擘劃運動、凝聚輿論與人氣、引導民意走 向,造成世代間做運動的方式與想像有別。打從出生就活在數位環境的世代,積 極於網上傳播、生產、創作、分享,藉此也打造有別於前的政治實踐與公民身分, 此即本章最末節的內容。. Ch. engchi. i n U. v. 第一節、技術本位的科技─社會運動研究 千禧年之際,反全球化運動風起雲湧,各國社運組織均透過網路積極結盟、 分工調控。Naomi Klein 寫作 No Logo,形容耐吉(Nike)與殼牌石油(Shell) 的抗議者藉著電子郵件串起行動, 「殼牌打個噴嚏,就有報告書從超級活絡的『殼 牌─奈及利亞行動』郵件名單伺服器,發送到所有遠方運動人士的電子郵件裡」 (頁 457)。纏訟七年的麥當勞誹謗案更突顯社會運動份子如何借力網路,以小 搏大,增加政治博奕中的勝算(Bennett, 2006) : 9  .

(18)  . 當我有機會親眼見到麥當勞支持團體的倫敦總部(全球幾百個政治 抗議活動的指揮中樞,連結數千位抗議人士,成為所有反麥當勞活動的 活生生資料庫) ,我大為震驚。在我的想像裡,那個中心應該擠滿了正在 操作高科技設備的人。但是我錯了…麥當勞誹謗案的總部只不過是倫敦 某棟走道上滿是塗鴉的公寓後面的小房間而已。…靠著一部好像快解體 的個人電腦、一台老舊的數據機、一部電話以及一台傳真機,與麥當勞 面對面對峙了七年。米爾斯還為沒有多餘的椅子向我道歉。 (徐詩思譯, 2003:459)。 另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是一九九九年西雅圖反世界貿易組織行動。由編 制外的記者、社會運動團體成員、社會運動的支持者等人成立獨立媒體中心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簡稱 Indymedia;見 http://www.indymedia.org)建立 由下而上的資訊輸送(Elin, 2003; Howley, 2005)、彈性的群眾召喚與組織形式 (Bennett, 2006; Chadwick, 2007) ,以及在網路上得而跨越時空邊界的另類行動 策略(Jordan & Taylor, 2004; Aelst & Walgrave, 2006)。二○○○年,加拿大安全情 報局(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在官方報告中指出,傳統組織的階 層結構實與網路去中心化的技術形式兩相扞格,因此,網路作為組織資源,其實 是較有利於無政府主義者從事傳播溝通、組織與協調(Aelst & Walgrave, 200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1-1、科技烏托邦的觀點. n. al. er. io. sit. y. Nat. 隨著國際間普遍將打造資訊社會視為國家邁向現代化的國家發展共識,各國 均致力於發展資訊產業,形成全球資訊產業經濟鏈,於是,當代社會逐漸形成由 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資訊基礎建設與網 際網路組織起來的網絡社會(network society) (Castells, 1996, 2004)。在資訊社 會學家 Manuel Castells 的描寫中,它不只意味著造成與資訊流通密切相關的傳播 系統巨變,更在於它已經成為各種社會運作的物質基礎,舉凡如知識交流、商業 貿易與跨國政治運動等,使得當代社會有別於前。多位社會運動理論家則著眼於 資訊社會成形,正在鬆動人際連結與權力關係,紛紛撰文分析當代資訊傳播科技 對社會運動發展的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Bimber(2003)撰書分析美國社會的民主化與資訊科技創新的關係時,就透 露社會運動團體雖資源有限,但組織形式受惠於資訊傳遞條件改善,使得組織仍 然運作得當。自美蘇冷戰以來,電腦與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改善人際間資訊傳遞 的形式,由過去單向、由上而下的傳遞方向轉變為多方的有機互動,在此過程還 大幅降低資訊交換的成本,故提高資訊交易數量,人際間的組織形態也由社會學 理論家 Max Weber 的階層化(bureaucracy)走向去階層化,也就是組織呈現彈性、 扁平,而組織營運的成本遽降,還加強組織內成員間的對等資訊流通,Bimber 將此情形命名為後官僚多元性(postbureaucratic pluralism) 。Chadwick(2007)也 以數位資訊網絡(digital network repertoires)與組織混種(organizational hybridity) 10  .

(19)  . 為題,除了附和 Bimber 的觀點,即資訊科技的發展造成組織結構質變,更以專 門的線上公民平台如美國 MoveOn.Org 的出現,指出如今的政治行動已經無法自 外於網路,網路在組織群眾已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事實上,由社會運動團體實 踐組織混種已帶來可見的優勢,吸引利益團體與政黨積極效仿,學習將資訊傳播 科技融入既有的組織型態,如善用線上的公民集結平台、培養水平關係的信賴 感、挪用網路次文化到政治論述、建立彈性的網絡關係。 伴隨電腦與網際網路問世,建立網絡社會,造成如 Bimber 與 Chadwick 描寫 組織形式的轉變;資訊傳播產業積極投入各種技術創新,推出更加豐富的資訊傳 播科技,豐富人們的傳播與紀錄途徑之餘,它們也在社會運動中,賦予人們更多 的行動選擇(Bimber, Flanagin, & Stohl, 2005; Garrett, 2006) 。二○○八年,Bennett、 Breuning 與 Givensn 三人以二○○三年反美伊戰爭的示威行動為例,探討多元的 資訊傳播科技如何影響社會運動支持者的行動,以及參與形式的轉變是否重新錨 定個人與社會運動團體的關係。此研究在紐約、西雅圖、舊金山三地的示威隊伍 裡發放問卷,並附上回郵信封,一共回收兩千餘份。研究結果發現,各種資訊傳 播科技又可分為微型媒體(micro-media)與中型媒體(middle media) ,前者如電 子郵件、聊天室、手機,後者如網頁,讓參與社會運動的人們有多元的資訊管道, 掌握運動發展的全貌,也讓運動支持者運用手邊的資訊傳播科技發佈現場消息, 或與其他支持者進行即時溝通與行動串聯。於是,社會運動中直接的、人對人的 傳播形式激增,以個人為資訊傳遞節點的行動網絡取代過由社會運動團體扮演掮 客(broker)的責任。Bennett 等人以傳播符擔性(communication affordances)來 形容,隨著各種形式的個人化傳播媒體發展與普及,「均達到降低行動成本的優 勢,改變集體行動的傳統邏輯。」 (頁 271) 。Rheingold(2002)和 Ganesh 與 Stohl (2010)也分別以聰明行動族(smart mobs)與個人化串聯(individualized brokerage)來描述資訊傳播科技使社會運動由傳統的社會運動團體統籌,轉變為 以個人為基礎形成行動網絡,伺機串聯、合作、結盟,因此社會運動發展為遍地 開花的游擊戰,敵手由於無法瞄準統御整起運動的領導人而難以瓦解運動勢力, 故增強社會運動全面燎原、撼動體制的影響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近十餘年來,社運援用資訊技術蔚為風氣,van Laer 與 van Aelst(2010)依 「網絡做為支援/以網路為基礎」與「高/低運動參與門檻」,分類網路上的活 動,如線上捐款、虛擬靜坐、線上連署、文化反堵、抗議網站等,這些行動能夠 得成,反映科技條件日新月異,以其獨特的技術腳本與社會運動交織成不同的風 景(參考圖 2-1)。若干情形也得見於國內社會運動發展中。. 11  .

(20)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2-1、新興數位行動類型. 資料來源:Internet and social movement action repertoires: Opportunities and. ‧. limitations (p.1149), by J. van Laer & P. van Aelst, 2010,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8): 1146-1171.. Nat. y. sit. n. al. er. io. 第一象限是「網絡做為支援」與「低運動參與門檻」,不過依運動參與門檻 的遞增又可分為捐款、消費者行動與合法示威。文章中舉出若干西方運動的實 例,但這三者也均已出現於國內的社會運動/集體行動。二○○九年八八風災, 國內最大電子佈告欄批踢踢當晚立即成立鄉民救災團,彌補政府機關反應遲緩。 運作期間吸引不少欲支援組織運作的善款;鄉民們也從事物資募集工作,運用網 路團購的程序,呼籲網友小額捐款,短時間內就募集數十萬元的物資。呼籲捐款 事小,但杜絕循私防範外界詬病卻不簡單,他們透過 Google 提供的文件功能, 紀錄每一筆款項、流向與救援活動後的結餘,保持金額公開與透明(盧沛樺, 2010)。過去更有段時間常見企業與社會運動團體合作,只要網路使用者點擊某 個企業廣告,或將企業商標(包含附有企業商標的運動標語)放在 MSN 的顯圖, 企業便捐錢給社會運動團體。換言之,網路上的使用者不必真正掏錢,只要按滑 鼠左鍵,社會運動團體就能收到捐款。.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象限是「網絡做為支援」與「高運動參與門檻」,指的是資訊科技尚未 發明與普及時,落實不易;但如今技術條件到位,降低運作的難度,如跨國的示 威運動與跨國會議。從一九八○年代 Castells 稱之為「第一個資訊化的游擊隊戰 爭」墨西哥薩巴提斯塔(Zapatista)民族解放軍運動,一九九九年西雅圖反全球 化運動、二○○三年反美伊戰爭運動,乃至今日常見的 XX 地球日,例如四月二 12  .

(21)  . 十日世界地球日、五月七日國際反血汗資訊科技日,跨國運動方興未艾。資訊高 速公路佈建普遍,大幅降低跨國聯繫、組織與開會的成本,又資訊技術不斷創新, 電子郵件與虛擬論壇之外,又多了即時軟體、網路視訊電話與社交網站等新工具 選項,提高跨國運動網絡合作的機會與品質。Castells(1996)提出資訊社會的 特點是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取代地點空間(space of places)。由微電子、 電子通訊、電腦處理、資訊高速公路等構成的電子迴路,重新界定空間形式。過 去,認定空間即同步之社會行動的物質基礎(the material support of time-sharing social practices),通常等同於地理上的鄰近(contiguity) ;如今物質條件改變, 於是,抗爭運動在全球大小城市同步搬演。由於全球城市串聯能夠擴展群眾規 模,增加議題可見度,吸引主流媒體報導,凝聚為令政府或企業生畏的輿論壓力, 有助於運動訴求獲得控訴對象的回應。 第三象限是「以網路為基礎」與「低運動參與門檻」,常見即線上連署。由 於社會運動通常較關注社會上處於邊緣的族群,炮火集中於政府機關與大型企 業,故運動時常處於體制外,運動訴求對凡夫俗子而言也是另類、左傾、非主流 意識形態,因此,連署形成社會運動團體累積支持者,以捍衛運動正當性的重要 策略。國內《苦勞網》在二○○○年前後率先運用網路連署,創辦人孫窮理認為: 「(苦勞網)最有幫助的應該是網路連署,…藉由對這類議題的連署,使議題能 夠傳散出去,…」 (鄭君良,2003: 94-95) 。數位環境變遷,讓網路連署有了其他 可能性,例如出現專門提供連署的數位平台,如 PetitionOnline、MoveOn.Org。 國內也有「臺灣連署資源運籌中心」,成立宗旨便表明是為社會運動團體提供凝 聚民意的資訊系統。近年來,社交網站風行,網路連署也不純粹是署名、留下聯 絡方式,反國光石化運動就鼓勵支持者拍下拿著運動標語的自己,上傳臉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第四象限是「以網路為基礎」與「高運動參與門檻」,這篇文章中舉例像抗 議網站/另類媒體、文化反堵與駭客行動。這類行動多半就以網路為根據地,而 且與網路連署相比,從事上較費時費力,因此多半是對運動深有同感者才會採取 的行動。文章中以麥式聚光燈網站(McSpotlight)為例,將抗議網站/另類媒體 定義為「社會運動主要以網頁來宣傳訴求,並以此為根據地,爭取大量資源」 (Clark & Themudo, 2003;轉引自 van Laer & van Aelst, 2010: 1157) 。No Logo 書 中也把纏訟七年的麥當勞誹謗案歸功於麥式聚光燈網站,帶來的優勢包含資訊獨 立、不易招惹誹謗官司、在多國架設鏡射網站(mirror sites) ,防範麥當勞律師監 控行動;即使被盯上,「經由其他鏡射網站的運作,全球各地還是能繼續連上這 個網站」 (徐詩思譯,2003: 458) 。文化反堵雖可回溯到一九六○年代,不過資訊 時代的文化反堵卻大異其趣。麻省理工學院學生 Jonah Peretti 向耐吉訂製一雙印 著 SWEATSHOP(血汗工廠)的鞋子是知名的例子。二○○○年耐吉倡導消費者自 由,推出個人鞋款訂製服務。Peretti 不滿耐吉一邊提倡消費者自由,卻又在第三 世界國家剝削勞工,因此上網訂製一雙印著 SWEATSHOP 字樣的鞋款。面對這 筆挑釁味十足的訂單,耐吉羅織各種藉口拒絕請求,包括聲稱這麼做觸犯商標. Ch. engchi. 13  . i n U. v.

(22)  . 法、表示 SWEATSHOP 是粗話、認為公司有權拒絕在自家商品上印下某些字樣 等。事後,Peretti 將自己與耐吉往返的信件轉寄給身邊好友,起初是為了博君一 笑,沒想到經由朋友轉寄、朋友的朋友再轉寄,最後竟「如病毒般繞了地球一圈」 (Peretti & Mcheletti, 2004: 129)。駭客行動屬於原生於電子領域的行動。Jordan 與 Taylor(2004)在書中指出這是二十年前難以想見的權力部署的新地景(a new geography of power relations) 。二○○○年前後的反全球化行動,駭客行動包括在網 路上設計自動發信軟體、改變連網路徑等。近年來火紅的維基解密網站,也可視 為駭客運用自身高超的資訊素養解碼政府鎖定的機密文件,使資訊在網路上公開 與流通。 1-2、科技反烏托邦的觀點 不過,駭客行動總是格外容易惹人非議,從維基解密創辦人 Julian Assange 二○一○年四月在網站上公開美軍在伊拉克濫殺無辜市民的畫面,造成各國政府 羅織罪名積極緝捕的反應來看(胡昌智譯,2011),誠然是 Assange 揭開美國政 府隱疾,才造成官方單位大動作反擊,不過政府機關加以反制之所以具有正當 性,乃在於駭客行動多半令人聯想到網路上非法的資訊剽竊,而駭客能夠竊取國 家的機密文件,突顯他們也具有竊取一般人儲存於電腦內的資料的能力,造成人 心惶惶。換言之,儘管資訊技術上能夠透過解密機要文件,達成資訊公開,改善 沿著資訊不對等形成的權力位置,社會運動團體卻可能憂心此舉的負面印象而不 埋單。.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y. sit. n. al. er. io. 懶人行動主義是另外一個反駁科技烏托邦的說法。技術形式的改善誠然讓社 會運動的組織形式、參與運動的方式、動員策略等與過去有別,而且還能解決傳 統集體行動中搭便車的問題(Bimber, Flanagin, & Stohl, 2005),不過隨著個人與 社會運動團體的關係改變、個人投入運動的程度深淺不一,也引起政治學家、評 論家、社會運動份子開始貶抑網路對社會運動的實際效益。Gladwell 二○一○年 底在《紐約客》 (The New Yorker)專欄中寫道,社會運動往往伴隨激烈的社會衝 突,意味著參與者必須承擔行動後的風險。因此,他認為能被動員到網下的群眾 是基於與動員者的強連結(strong ties) ,由於彼此的關係穩定且深厚,形成義氣 相挺。反之,社交網站的運作邏輯是把親疏遠近不等的社會關係全都連結起來, 使用者時常發現自己與相連者並不相熟。這種增生於線上的廣泛弱連結(weak ties),只能透過降低行動門檻來喚起響應, 「不要向參與者要求太多,那是你可 以使你並不真正認識的人為你的利益做事情的唯一方式。」據此,Gladwell 主張, 社交網站難以召喚群眾到網下,無助於社會運動的經營與發展。. Ch. engchi. i n U. v. 近年來,社交網站正在改寫極權國家的政治版圖,報端以推特革命來盛譽科 技在政治行動中扮演要角。然而,當這副工具發揮同樣的資訊動員能力,卻在民 主國家掀起社會暴動時,社會評價就截然不同了。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引述英國網路安全公司 Unisys 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高達七成的成年人支持在 14  .

(23)  . 社會動盪時關閉推特、臉書、黑莓即時聊天室(BlackBerry Messenger) ,原因是 為了避免有心人透過社交網站煽動滋事(Ball, 8 November 2011) 。若干學者歸納 網路社運的侷限,還包括極權國家的資訊控制、數位落差(DiMaggio, Hargittai, Neuman, & Robinson, 2001; Walton, 2008)。 回溯相關主題的研究論文,正反併陳,突顯研究者出自於對技術形式的不同 評價,從而對與科技緊密鑲嵌的社運生成南轅北轍的結論。事實上,如同數位民 主的命題也在政治學、傳播學、社會學等領域並存科技烏托邦與科技反烏托邦的 立場,彼此涇渭分明,卻也經此深化問題的層次。不過,研究者認為,上述研究 仍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便是以技術為因,來推論社會運動如何「被」影響,也 就是把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理解為線性、且是單向,如此一來,社會便遭簡化。有 別於此,科技與社會研究則主張,社會就寄居於科技裡,因此,科技分析應把腳 本視為其中一個行動者,進一步追蹤使用情境所被網羅的異質行動者,關注它們 競相轉譯的過程。本研究便藉著援引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路數,修正科技祈使 (technological imperative)的眼光,正視數位科技進入社會運動的路徑與脈絡, 包括由誰把科技帶進來、社會運動的類型、科技在社會運動中被如何役使、翻轉, 乃至棄用等情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5  . i n U. v.

(24)  . 第二節、使用中的科技(technology in-use) 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嘗試以全新的眼光來理解 科技與社會的關係。過去常見的兩種觀點是科技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前者傾向 把科技視為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但凡科技創新,就會造成人類行為、組織動力、 社會結構等轉變。反之,社會建構論則把科技的作用泰半歸於人類意圖,即由人 組成的社會群體如何決定科技的運作與發展。對科技與社會研究而言,任何的決 定論都有化約現象分析之嫌。不過,有鑑於本研究所聚焦的文獻範疇,此時提出 科技與社會研究主要用來矯正學界慣有科技決定論的偏見。William 與 Edge (1996)認為科技決定論的弊端在於,罔顧科學、科技或技術系統的發展無法自 外於社會系統,傾向以純粹的技術邏輯、技術創新來理解,然後再將伴隨技術而 來的新式行為、規範、組織等視為技術下的效果,因此是技術為因,社會變遷為 果的線性因果邏輯。. 立. 2-1、駁斥科技決定論. 政 治 大. ‧. ‧ 國. 學. 然而,科技與社會學者認為這種線性分析邏輯簡化經驗現象的複雜性,科技 與社會的關係是彼此往復,難以斷分因果。此外,科技決定論還預設創新的就是 成功的技術,反之過時的就是失敗的技術,這種並列時態與成敗的思考其實也有 很大的疏失。Cowan(1985)指出,歷史進程中存在大量失敗的機器,遠多於成 功、普及的科技。她指出當代普及的壓縮式電冰箱能夠凌駕吸熱式電冰箱──儘 管技術發明之初吸熱式電冰箱具有較多技術上的優勢與普及的可行性──不過 由於製造壓縮式電冰箱的企業資本規模大幅領先吸熱式電冰箱業者,因此他們具 備較豐富的動員能力,包括影響相關政策制定、加強媒體露出等。換言之,壓縮 式電冰箱後來在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歸根究柢不是技術上的優勢,而是相關利益 團體結盟,才打造「成功的」科技。Pinch 與 Bijker 也以十九世紀發明的安全腳 踏車(兩輪尺寸相同的車款)能流傳至今為例,分析技術得可傳承未必來自技術 本身優良(Pinch, 2009)。兩人指出,當初此車款其實引起兩種反映:婦女與老 人家認為路不平,騎腳踏車是不安全的;不過,青年卻看重它的健身功能與向異 性炫耀的成份,認為它是安全的腳踏車。由於後者慢慢形成強勢論述,才使車款 逐漸普及、黑箱化,人們鮮少再去省思安全性的問題。既然具市場優勢的壓縮式 電冰箱、安全腳踏車均與技術條件無關,反之,某些科技或技術系統無法普及也 不盡然是技術條件不夠創新所致。有研究以國內瓦斯車與太陽能熱水器為例,指 出兩者在國內發展十餘年,卻始終無法普及的原因是技術─社會系統尚未協調完 備,例如瓦斯車推廣的阻礙就在於,行政單位未能維持油氣價差,降低消費者採 用瓦斯車的意願,其次,支離綁架的零件檢驗程序,造成採用者許多不必要的麻 煩(翁書偉,2010)。綜合上述,反映技術普及不必然來自於技術本身的卓越, 更重要的是環繞技術的社會網絡是否提供讓技術得而普及的完整條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 i n U. v.

(25)  . Edgerton 為文批評技術史經常只看重歷史上重大的科技發明,也就是特定技 術被設計、生產的時刻,疏忽科技逐步縫合日常生活、如何普及、運用、挪用等 情形(方俊育、李尚仁譯,2004) 。李尚仁導讀 Edgerton 的文章時指出,這種普 遍偏重發明與創新的技術史邏輯,已經造成現代各國將科技創新視為國家進步發 展的關鍵指標。也就是說,技術革新與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競爭力連動,因此我 們才會時常聽見政府高喊「知識經濟」 、 「高科技產業」 、 「產業轉型」等口號。本 個案中由業界與經濟部聯手推動的國光石化廠,其實也能放在這種思維脈絡下理 解。不過,如上段若干實證研究所示,技術創新未必均能在社會、市場流行,在 市場具主導地位的科技也未必在技術上獨步全球,顯示重視創新的技術史及其背 後的思考預設都是有問題的。於是,這篇文章提醒,矯正技術遠視的方法就是將 研究焦點轉移到技術的使用脈絡,捕捉科技與社會之中的複雜關係。性別研究指 出,家事科技的發明提高人們對家庭環境的要求,反而增加婦女從事家務勞動的 負擔──有別於主流觀點認定聰明的家事科技必然降低婦女的家務勞動,後者便 反映社會普遍盛行著科技創新便能解決問題的邏輯,從而疏忽科技使用者的脈 絡,也就是對使用中科技存而不論(Cowan, 1985; Wajcman, 200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2、科技分析應從科技祈使轉移到科技使用. ‧. 科技與社會研究經由實證研究突顯科技決定論之不足,也逕自發展出另類的 研究視角與分析概念。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便帶有強烈顛覆 性,特別反映在瓦解傳統社會科學裡常見的對立概念,如自然/社會、物質/文 化、人/物、科技/社會等。藉著模糊分類,它把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理解為密集 互動、協商、強制、引導的異質工程(heterogeneous engineering),人與物均為 行動者,而特定的身份、力量、形態能夠現身全來自於網絡效果(Fenwick & Edwards, 2010) 。行動者網絡理論早期稱為轉譯社會學,源自於轉譯(translation) 是使網絡成長、轉型、退位、結盟的原動力,它用來描述網絡內各種成份相遇時, 藉著翻譯或改變彼此來串起連結,使機制形成特定秩序,趨於穩定無虞的過程。 Callon(1986)以法國 Saint Brieuc 海灣的干貝復育為例,將轉譯細分為四個階 段,首先是找出網絡中所有行動者的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以 利組織,協力解決特定的問題。其次,按特定的計畫與問題來拉攏或排除尚未進 入網絡的行動者。再次,所有行動者重新在網絡中找到自身的身份與影響力。最 後,當網絡趨於穩定,轉譯的效果會延伸到其他地點或領域。簡言之,行動者網 絡理論所要強調的是,各種鑲嵌科技的社會機制與社會場景均非預存的客體,而 是網絡內所有行動者競相轉譯的效果。換言之,社會機制與社會場景只會存在網 絡之中。.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Akrich(1994)也從科技物件背後涉及特定的社會配置、法律、價值、品味、 政治偏見、國家發展願景等,來強調科技並非外在於社會的物件。她率先以腳本 (script)來指代科技中銘刻設計者對特定使用方式的想像。當使用者被召喚, 依據腳本規劃的方式使用時,科技與人便達成設計者所期待的社會佈局,因此, 17  .

(26)  . 科技如同電影腳本,定義演員如何登場、場景如何換幕。儘管如此,當科技為人 使用時,也不盡然是設計者說的算,科技的挪用、創造、顛覆、棄用等均突顯使 用者及其生命歷程、身份地位、社會條件等介入科技原始的腳本,Akrich 稱之為 去腳本(de-script) 。她透過腳本與去腳本兩個概念,說明科技並非我們直觀所認 為的穩定物理物件,隨著它進入特定的使用脈絡,偕同使用者、社會情境、行動 目標等自成網絡,網絡裡的所有行動者就會在此交鋒、轉譯、對彼此施以作用力, 導致科技悖離原始的設計者腳本,在使用中逐漸形成吻合該情境的長相。因此, 從事科技分析,深究科技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便要把它放進情境中檢視,描繪 哪些微協商(micro-negotiation)正在行動者與設計者腳本之間進行。 順著這道眼光,科技就不是純粹由使用者設計的物件,反之,它的功能、表 現、優劣均以特定的情境為網絡,在之中被界定出來,因此,去腳本的情形時有 所聞。Merrill(2009)指出數位科技的進步,改善過去音樂家為了灌錄唱片而傾 家蕩產的情況,如今許多歌手透過將自製短片上傳到 YouTube 爆紅。不過,他 也發現到,許多在家錄製者(home recordists)未必都想發片,一圓明星夢。他 們耽溺於此,既無意於突顯個人的音樂品味,也甚少透過混搭科技以彰顯個人的 創作技巧;反而多是基於恣意馳騁於毫無拘束的美學經驗。一名專業創作者在受 訪時就說,在家錄製是讓自己浸淫在靈感湧現、隨心所欲的創作經驗。更多人分 享創作與療癒自身的關係。根據上述情況,數位科技便不只是改善傳統音樂家出 片的工具,而是個別使用者依個人旨趣、情境發展而為休閒與療癒的行動選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Berker、Hartmann、Punie 與 Ward(2006)則從媒體、傳播與科技的研究中 提煉馴化(domestication)的概念,鼓勵研究者致力於描述資訊傳播科技被接受、 拒絕、使用的歷程,並從中察覺科技與日常生活編織的複雜性,涉及日常生活本 身的動態、儀式、規則、生活型態,以及使用者本身的習慣與成長背景等。儘管 這個概念並不出自於科技與社會研究,但它的出現是基於調整一九八○年代普遍 盛行著由 Everett M. Rogers 喚起的創新擴散理論,修正後者存在著線性發展與理 性採用偏見的理論預設──這種視角的轉移與科技與社會學研究修正科技決定 論相仿。. Ch. engchi. i n U. v. 收錄於 Berker 等人編纂 Domestication of Media and Technology 書中的篇章, Sørensen(2006)就試圖結合馴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她首先回顧馴化這個概念 的源起,指出它是用來呼籲研究者從事科技分析,應著重科技使用的象徵與意義 層面,修正技術本位的科技分析。不過,倘若加入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時便能 在剔透科技使用的象徵與意義之餘,進一步把馴化理解為使用者經由閱讀、詮 釋、採用、棄用等行動與腳本協商的過程,據此深化馴化的分析力度。其次,馴 化也能看作是科技在使用中與特定的實踐、意義、社會情境、人、物等建立連結, 彼此作為行動者牽制、強制、觸發、引導對方,並在持續不斷地轉譯中穩定化的 過程。Sørensen 以手機的採用為例。她發現晚期採用者與早期採用者購買手機的 邏輯大不相同,晚期採用者多半不是基於手機的便利性或內建豐富功能,而是他 18  .

(27)  . 人餽贈二手機、親友抱怨找不到人很不方便,要求受訪者申辦手機。也就是說, 晚期採用者起初就認為手機徒增麻煩而沒有意願申辦,爾後採用的原因也不是因 為科技品質提升,而是早期採用者建立即時社交與聯繫的社會腳本業已形成晚期 採用者決定採用手機的網絡成份,它作為一股作用力影響網絡裡的人(晚期採用 者)、行動(申辦或接受餽贈)、物(手機)。於是,當社會腳本的作用力在網絡 裡形成舉足輕重的力量,就較有機會改變個人的採用意願。 也有研究者援用符號互動論來考察科技與人的關係,藉機逼視科技在使用中 與情境、目的、使用者興趣等稠密交織的情形。Hanemaayer(2009)觀察漆彈遊 戲中的科技文化。她開宗明義地指出: 科技存在人類互動之中。人們經由互為主體的方式與科技互動, 此即人們運用科技的方式。符號互動論用來理解人類行動與人際間行 動的方式,把人們日常生活中互為主體、多元觀點、反身性、相關性、 可協商、程序等納入考量,同理,這也能用來理解人與科技互動的過 程(頁 15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因此,Hanemaayer 可謂承襲行動者網絡理論所強調的對稱性原則,把收束於網絡 裡的人與非人(non-human)均視為具有影響他人、施以作用力的行動者。於是, 人與科技的關係就不是科技從屬於人之意圖,而是經由互動來界定彼此,從而形 構網絡及其特徵與效果。Hanemaayer 將漆彈遊戲依人與科技接觸的情形分成數個 階段,藉機呈現科技與人的協商動態,致使各階段兩者關係的更迭。首先是人如 何與科技接觸,她發現漆彈玩家通常都對特定的物件有自己的想像,例如希望擁 有什麼樣的槍。不過,實際接觸後又會修正欲望。此外,購買過程也可能受網路 論壇的不實資訊或商家舌燦蓮花所誤導。因此,光是在初步接觸科技的實踐網 絡,行動者包含使用者自身的欲望、實際操作科技反映其不足、資訊不實與行銷 噱頭等。當人在把玩中逐漸熟悉科技後,漆彈玩家也會慢慢掌握科技的限制。玩 家面對限制,可能選擇棄用,但也會看到他們透過修正運用的方式、重新組合功 能、將科技整編進不同類型的遊戲網絡等,於是,經由玩家策略性運用,原先的 限制反而成為其他玩家所無法設想的致勝竅門。此處使用者的意圖及其展示的策 略與創意誠然扮演關鍵的動力,但要成就此事也包括科技賦予哪些被調動、組合 的技術條件。換言之,科技並未在腳本被改寫的過程中退位,依然在網絡裡扮演 主動的角色。.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此外,漆彈玩家為了突破科技限制所進行的修正,發展策略性的運用, Hanemaayer 統稱為個人化科技。多半的情況是玩家藉機提升科技的攻擊守備能 力,用來追求更出色的遊戲成績。不過,也有人基於美學與品味而改裝科技。因 此,漆彈遊戲裡的科技配備不只存在競爭導向的網絡,使用者的欲望、個人的美 學品味等也存在腳本與去腳本的拉鋸之中。Hanemaayer 在文章一開始就強調,科 技本身沒有穩定的意義,是由其所處的特定情境、與人(和網絡裡的其他行動者) 19  .

(28)  . 展開哪些連結,科技的意義、功能、特徵與影響才被定義出來。也由於科技的價 值存在個別的互動脈絡,科技的技術特徵、對社會造成哪些影響、與人建立何種 關係等也都是瞬息萬變。換言之,相同的科技會在不同社會情境生成不同長相, 據此駁斥科技存在普世的功能及其帶來的影響與效果。 綜合上述文獻,科技與社會研究藉著呼籲將焦點轉移到科技的使用脈絡,避 免科技決定論的疑慮,並從中發展出如轉譯、腳本/去腳本、個人化科技等分析 概念。這些概念俱在強調科技並非我們肉眼所及的物理形式,呈現單一、穩定、 恆常的功能與效益。反之,科技自身就坐落於個別的使用脈絡,經由與網絡裡的 其他行動者交鋒,其意義、功能、特徵與影響才被定義出來。據此分析複合科技 的社會運動,科技的表現與效益就不會停留於技術形式自身,而是生成自不同的 運動階段、運動者的世代交替中、科技轉進的社會進程裡,故科技呈現變動不拘 的風貌。反國光石化運動有大量依憑數位科技發展的運動策略,例如將時興的社 交網站用來凝聚網上的聲援群眾,化身社會運動的科技。這類反轉、部署、組合 數位科技的情形層出不窮,均出自於全青盟之手。反國光石化運動聲援團體眾, 何以在協商分工後,由全青盟勝任網上宣傳、組織與動員的工作,反映到數位原 民遠勝於數位移民豐富的網路經驗,以致於他們能以日常生活裡的網路使用經驗 與長期經營的網路社群為基礎,把玩為有助於從事社會運動的資源,改寫傳統社 會運動的腳本。本章最後一節就要處理數位原民及其素養的主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李喬安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動力發 展署桃竹苗分署.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武術是以踢、打、摔、拿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散手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

一、鑑於 73.12.22 台內勞字第 267360 號內政部公布施行之「光學元件研磨技術士技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第二十六條之一 參加全國技能競賽青少年組之選手來源,為教育部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 第49屆全國賽試題方向與規範,將依據國際技能競賽 (WSC)汽車技術(Automobile Technology)之技術規範 (Technical Descriptions)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