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碩士論文.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A Pragmatic Research of Responses to Criticism in Mandarin and Japanese . 指導教授:謝佳玲博士 研 究 生:李先祐 撰 中華民國 一零五年七月.  .

(2)

(3) 謝辭 終於輪到自己寫謝辭了。原本以為寫謝詞的時候,內心會非常冷靜,沒 想到自敲打出第一個字開始,內心的情緒已經被滿滿的回憶淹沒,讓我什麼 都想說,卻也什麼都說不出口。 首先最要好好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教授─謝佳玲老師。謝謝老師在我 還未上過任何一堂您開的課的情形下,破例讓我修習引導研究,並耐心地灌 輸我學術寫作的知識與方法。從擬定論文計畫書到撰寫完畢,一路走來雖然 時常被叮得滿頭包,但是我知道老師所打的每一槍,都是既實際又有建設性 的。惟有讓自己快快拾起易碎的玻璃心,跟上老師的指導腳步,才能不破綻 百出地提升這本論文的品質。直到現在,我還是非常謝謝老師願意花時間指 導我這塊木頭。老師您辛苦了。 第二要好好感謝的是我的兩位口試委員,蕭惠貞教授以及馮寶珠教授, 謝謝您們給予這份論文諸多寶貴的修改建議。我曾有幸在碩一時擔任過蕭老 師的研究助理,看見老師對助理們的提攜照顧,以及對研究教學努力不懈的 態度,令我十分敬佩;馮老師是輔大母校的老師,雖然大學時未曾上過老師 的課,但老師仍願意騰出寶貴的暑假時間出席口試給予指導,讓我在離校多 年後,仍能深刻感受到母校的溫馨照顧。 漫長的論文撰寫過程中,也感謝有子韻、書宇和彩依子的幫助與鼓勵, 你們是我在研究所裡的好朋友。子韻和書宇是海外實習時期,互相照應的東 歐共產好夥伴;彩依子則一直充當著我教學實驗的白老鼠,真是難為你了。 為了論文而消失在朋友圈的這段時間裡,仍然有大學姊妹香如跟易青不間斷 地問候與陪伴,謝謝你們在畢業後仍努力與我維繫友誼,你們一直都是我堅 強的依靠。更要謝謝我的家人,不管是決定辭職念研究所或是出國實習,謝 謝你們始終包容我的任性,支持我的選擇,讓我能心無罣礙地投入工作與研 究。特別是維軒,這一年我們一起經歷過無數挑戰,現在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最後,我想感謝自己,從決定要進入華研所,到現在能順利畢業,這一 路走來吃過的苦、做過的掙扎,只有自己才知道,實在是不容易。尤其是得 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的最後這一年,不但被吃緊的備課進度追著跑,又還得 同時催趕著論文進度。曾經有幾次想要放下工作專心寫論文的念頭,但還是 一次次咬牙忍了下來。幸好堅持過後,終於順利地看到了盡頭。 回顧過去經歷的一切,實在是不可思議。謝謝華研所給我的一切,我終 於可以展開雙手擁抱、迎接屬於自己的海闊天空了!  .

(4)

(5)  .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中文摘要 關鍵字:回應批評、語用、社會地位、性別、華語教學 本研究以跨語言視角,討論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批評常見於人際 溝通中,是談話交流時常用的言語行為。由於批評行為具有互動性強、複雜 度高之特性,故現有研究中,以批評為主題之研究仍在少數,而針對回應批 評之言語行為研究則更少。再者,過去關於回應批評之相關文獻,大多僅從 社會地位的視角切入,仍未見回應批評策略之研究。有鑑於此,本文除探討 華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語用策略之運用情形外,並加入批評主題、社會權勢、 性別因素等因素,檢視此三類變因與回應批評策略的關連,並歸納華日異同。 本研究以兩份話語完成測驗之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一)的實施目的 為先行研究,探究華日母語者回應批評之特質;問卷(二)是奠基於問卷(一) 的結果修改而成,其實施目的是為了解華日母語者實施批評之方式。兩份問 卷在實施的時程上有先後順序,內容方面亦密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華日 回應批評之回應策略可分為他人取向及自我取向兩種主體策略,其下又再包 括道歉、自承、感謝、承諾、解釋、詢問以及請求等七種核心策略,並搭配 應答及贊同兩類輔助策略。華日回應批評的策略組成模式,均偏好將道歉策 略置於回應批評的起始處。然而不同的是,華語習慣於結尾處置入承諾策略, 起始與結尾中間可再另外搭配其他核心策略,而日語則是將承諾策略直接置 於起始處之後,再於結尾處搭配其他核心策略。 華日回應批評的策略分布共性在於,面對社會權勢高的批評者,都傾向 使用承諾策略,面對社會權勢低的批評者,則都偏好使用道歉策略。而華日 回應批評之策略差異則表現在批評主題以及回應者性別的變因上。首先,當 批評主題為技能表現時,華語傾向使用承諾策略,日語則偏好使用請求策略; 當批評主題為內在特徵時,華語傾向使用道歉策略,而日語則偏好使用承諾. ii.

(6) 策略。由此顯示兩個語言的母語者,都偏好使用自我取向主體策略,然而依 據不同主題,採取的具體策略也有不同。其次,華語男性、女性面對批評時, 都一致傾向使用承諾策略;而日語男女兩性則呈現分歧現象,男性母語者常 使用道歉策略,女性母語者則較常使用承諾策略。此為華語及日語母語者在 回應批評時呈現之差異。 本文最後以研究成果為依據,檢視現行於台灣最常常使用的兩套華語教 學教材,並分析教材中與回應批評相關的教學部分。再根據自身研究結果, 設計以語言意識結合語言訓練之教案,希望能為華語回應批評之語言教學帶 來貢獻。  . iii.

(7)  . A Pragmatic Research of Responses to Criticism in Mandarin and Japanese Abstract Keyword: respond to criticism, pragmatic, social status, gender, Mandarin teaching. In this study, we discuss the response to criticism in Mandarin and Japanese through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Criticism is a common speech act in a conversation. Due to the interactivity and high complexity of criticism,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at study the criticism is still a minority, and the studies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are even much fewer.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literature of response to criticism only discu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atus, so the research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is relatively rare. In the light of this, 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agmatic strategies for response to criticism in Mandarin and Japanese, this study also included three factors: criticism subject, social status, and gender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Finally, a summar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ndarin and Japanese will be displayed. In this research, there are two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naire 1" is a prior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traits of the response to criticism from Mandarin Chinese and Japanese native speakers, and the "Questionnaires 2" is revised based on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1". The. purpose of "Questionnaires 2" is to investigate how Mandarin Chinese and Japanese native speaker respond to criticism. Two questionnaires are implemented. iv.

(8) in an order, and the content of the two questionnaires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a response to a critic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Behavior Subjects", which are "Orientation to Other" and "SelfOrientation". Under the two categories, there are seven "Core Strategies" (apologize, admit, appreciate, commit, explain, ask, and request) and two "Subsidy Strategies" (respond and approve). The commonality of the response to a criticism in Mandarin and Japanese is that regardless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hearer, they usually take "commit" as a response.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sponse to a criticism between Mandarin and Japanese can be observed in criticism subject and gender. First, when the criticism subject is "Skill Performance", Mandarin Chinese native speaker would take "commit" as a strategy to respond, while Japanese would prefer "request". Besides, when the criticism i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Mandarin Chinese native speaker would take "apologize" while Japanese would take "commit" as a strategy. Also, both male and female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prefer "commit" as a response strategy to a criticism, while a male Japanese would take "apologize" and a female Japanese would take "commi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also reviews the two Mandarin Teaching material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aiwan and analyzes the parts related to the response to criticism in the textbooks. Apart from the analysis, lesson plans combining language training with language awarenes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Mandarin Teaching of response to criticism.  . v.

(9)  . 目錄 目錄 ........................................................................................................................ vi 表目錄 .................................................................................................................... ix 圖目錄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一) 批評 ........................................................................................... 5 (二) 回應批評 ................................................................................... 5 (三) 批評主題 ................................................................................... 6 (四) 社會權勢 ................................................................................... 6 (五) 語用策略 ................................................................................... 6 第四節 本文架構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相關理論探討 ................................................................................... 8 (一) 言語行為理論 ........................................................................... 8 (二) 禮貌原則 ................................................................................. 10 (三) 順應理論 ................................................................................. 12 第二節 批評與回應批評 ............................................................................. 13 (一) 批評的定義與功能 ................................................................. 14 (二) 回應批評的策略分析 ............................................................. 15 (三) 華語與日語的溝通模式 ......................................................... 18 第三節 批評行為研究 ................................................................................. 21 (一) 批評的主題 ............................................................................. 21 (二) 社會權勢 ................................................................................. 23 (三) 性別語言 ................................................................................. 24 第四節 小結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話語完成測驗 ................................................................................. 27 第二節 問卷設計 ......................................................................................... 30 (一) 先行研究 ................................................................................. 30. vi.

(10) (二) 正式研究 .................................................................................. 35 第三節 回應批評方式調查 .......................................................................... 40 (一) 問卷發放 .................................................................................. 40 (二) 語料回收 .................................................................................. 41 (三) 語料編碼與整理 ...................................................................... 41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43 第一節 策略分類 .......................................................................................... 43 (一) 主體行為說明 .......................................................................... 44 (二) 核心策略說明 .......................................................................... 45 (三) 輔助策略說明 .......................................................................... 53 第二節 策略分布 .......................................................................................... 55 (一) 主體行為分布 .......................................................................... 57 (二) 核心策略分布與結構 .............................................................. 58 (三) 輔助策略之分布 ...................................................................... 60 (四) 回應批評之策略結構 .............................................................. 62 第三節 華日回應批評的主題因素 .............................................................. 67 (一) 華日各主題下的主體行為分布 .............................................. 68 (二) 華日各主題下的核心策略分布 .............................................. 70 (三) 華日各主題下的輔助策略分布 .............................................. 72 (四) 華語、日語技能表現主題下的策略分布 .............................. 74 (五) 華、日內在特徵主題下的策略分布 ...................................... 76 (六) 華語外在事物下的策略分布 .................................................. 79 第四節 華語與日語的社會權勢因素 .......................................................... 82 (一) 華語、日語回應上位者批評之策略分布 .............................. 84 (二) 華語、日語回應平輩批評之策略分布 .................................. 88 (三) 綜合討論 .................................................................................. 90 第五節 華語與日語的回應者性別因素 ...................................................... 91 (一) 華語、日語男性回應者的策略分布 ...................................... 93 (二) 華語、日語女性回應者的策略分布 ...................................... 95 (三) 綜合討論 .................................................................................. 98 第六節 研究問題回應 .................................................................................. 98 第七節 小結 ................................................................................................ 101 第五章 教學應用 ................................................................................................ 103 第一節 語用教學 ........................................................................................ 103 第二節 現行教材檢視 ................................................................................ 104 (一)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 104 (二)遠東生活華語 .......................................................................... 109. vii.

(11)  . 第三節 教學建議與設計 ........................................................................... 112 (一) 回應批評的方式─語用語言 ................................................. 112 (二) 社會影響因素─社會語用..................................................... 116 第四節 小結 ............................................................................................... 118 第六章 結論 ....................................................................................................... 119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 120 參考文獻 ............................................................................................................. 122 附錄一 ................................................................................................................. 127 附錄三 ................................................................................................................. 133 附錄四 ................................................................................................................. 135. viii.

(12) 表目錄 表【一-1】平成 28 年日本人海外留學狀況 ................................................................. 3 表【二-1】言外行為分類(Searle,1969) ................................................................. 9 表【二-2】Leech 的禮貌原則 ...................................................................................... 11 表【二-3】順應理論(Verschueren,1999) ............................................................. 13 表【二-4】:徐智敏(2005)華英回應批評核心行為及輔助行為策略分類 ........... 16 表【二-5】:曹佳(2011)的中國地區學生回應教師批評策略分類 ....................... 17 表【二-6】:批評的五大主題及其說明(蘇婉蓉,2012:46) ............................... 23 表【三-1】華語版、日語版問卷(一)─題目架構 ................................................. 31 表【三-2】問卷(一)─華語版問卷摘錄 ................................................................. 32 表【三-3】問卷(一)─日語版問卷摘錄 ................................................................. 33 表【三-4】問卷(一)受試者背景資料 ..................................................................... 35 表【三-5】回應批評三大批評主題因素 ..................................................................... 36 表【三-6】問卷(二)華語版─題目架構 ................................................................. 37 表【三-7】問卷(二)日語版─題目架構 ................................................................. 37 表【三-8】問卷(二)─華語版問卷摘錄 ................................................................. 38 表【三-9】問卷(二)─日語版問卷摘錄 ................................................................. 39 表【三-10】問卷(二)─受試者背景資料 ............................................................... 41 表【四-1】本文回應批評策略的分類架構 ................................................................. 44 表【四-2】華語、日語核心策略使用頻率統計 ......................................................... 56 表【四-3】華語、日語輔助策略使用頻率統計 ......................................................... 60 表【四-4】華語、日語回應批評行核心策略之種類數量 ......................................... 63 表【四-5】華語、日語回應批評行輔助策略之種類數量 ......................................... 65 表【四-6】華語、日語三類批評主題中的策略使用次數統計 ................................. 67 表【四-7】華語、日語社會權勢變因下的策略使用次數統計 ................................. 83 表【四-8】華語、日語回應者性別變因下的策略使用次數統計 ............................. 91 表【五-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教材分析(一) ........................................... 105 表【五-2】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教材分析(二) ........................................... 105 表【五-3】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四冊教材分析(一) ........................................... 106 表【五-4】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教材分析(二) ........................................... 107 表【五-5】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教材分析(三) ........................................... 107 表【五-6】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五冊教材分析(一) ........................................... 108 表【五-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五冊教材分析(二) ........................................... 108 表【五-8】遠東生活華語第一冊教材分析(一) ................................................... 110. ix.

(13)  . 表【五-9】遠東生活華語第二冊教材分析(一) .................................................. 110 表【五-10】遠東生活華語第一冊教材分析(二) ................................................. 111 表【五-11】遠東生活華語第三冊教材分析(一) .................................................111 表【五-12】回應批評語用教學教學活動設計 ........................................................ 113 表【五-13】回應批評社會語用教學教學活動設計 ................................................ 116 . x.

(14) 圖目錄 圖【四-1】華語、日語主體行為頻率分布 ................................................................. 57 圖【四-2】華語、日語核心策略頻率分布 ................................................................. 58 圖【四-3】華語、日語輔助策略頻率分布 ................................................................. 61 圖【四-4】華語、日語回應批評輔助策略與核心策略之排序模式 ......................... 63 圖【四-5】回應批評核心策略排序模式 ..................................................................... 65 圖【四-6】華語、日語回應批評輔助策略排序模式 ................................................. 66 圖【四-7】華語、日語三類批評主題下的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69 圖【四-8】華語、日語三類批評主題下的回應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70 圖【四-9】華語、日語三類批評主題下的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72 圖【四-10】華語、日語技能表現批評主題下的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74 圖【四-11】華語、日語技能表現批評主題下的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75 圖【四-12】華語、日語技能表現批評主題下的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76 圖【四-13】華語、日語內在特徵批評主題下的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77 圖【四-14】華語、日語內在特徵批評主題下的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78 圖【四-15】華語、日語內在特徵批評主題下的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79 圖【四-16】華語外在事物批評主題下的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80 圖【四-17】華語外在事物批評主題下的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81 圖【四-18】華語外在事物批評主題下的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82 圖【四-19】華語、日語回應上位者之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85 圖【四-20】華語、日語回應上位者之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86 圖【四-21】華語、日語回應上位者之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87 圖【四-22】華語、日語回應平位者之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88  圖【四-23】華語、日語回應平位者之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89 圖【四-24】華語、日語回應平位者之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90 圖【四-25】華語、日語男性回應者之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93 圖【四-26】華語、日語男性回應者之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94 圖【四-27】華語、日語男性回應者之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95 圖【四-28】華語、日語女性回應者之主體行為分布情形 ....................................... 96 圖【四-29】華語、日語女性回應者之核心策略分布情形 ....................................... 97 圖【四-30】華語、日語女性回應者之輔助策略分布情形 ....................................... 97. xi.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人類利用語言傳遞訊息和交流感情,除了語音、語義、語彙及語法等語 言知識,能使話語產生溝通功效之外,其實當發話者在說出話語的當下,就 已經產生言語行為。所謂說話即做事,眾多言語行為諸如請求、感謝、讚美 及批評等,皆是由說話者在說出說話語的當下即完成的(楊芳,2010)。正 因為話語能傳遞各種情感、訊息,因此在人類的言語溝通中,話語的最小單 位不是語言的各種句式,而是言語行為(Austin,1975;Searle,1969)。 隨著言語行為理論的提出,使許多專家學者紛紛投入言語行為的研究, 從多個角度系統性地分析不同言語行為。發展至今,言語行為研究已經成為 現代語用學的核心內容之一。目前為止,中外學者研究較多的有道歉、拒絕、 讚美等言語行為,這些言語行為在語言的表現形式上均較為公式化,而且定 義也較為明確與完善,然而反觀批評此類言語行為,則少有人觸及(朱湘燕、 周健,2004)。 批評言語行為是針對交談對象之言行給予負面評價,在溝通內容中,難 免會涉及到對方的缺點及過失,因此實行批評時較容易冒犯對方。但是批評 言語行為反映的是說話者的真實評價,是有其實施之必要的。批評者在批評 的同時,一方面要顧及被批評者的面子,一方面又要使交談能順利進行,因 此批評者提出批評時,常運用多種言語行為以達此目的。根據朱德光(2013) 的研究,批評言語行為之所以較其他言語行為更為複雜,正是因為一個單獨 的批評行為可能由幾種不同的言語行為構成,因此要研究批評言語行為時, 除了得分析批評本身,還得利用多種言語行為組合描述。回應者面對批評時 回應的話語,即是回應批評,而大部分的被批評者在面對批評時,即使在當 下面子已被極度威脅,仍會根據當時對話語境,選用多種言語行為,如道歉、 解釋、改正策略等語用策略,進行適當得體的回應(徐志敏,2005) 。可見, 不只批評本身具有多種言語行為組成之特色,其回應批評之話語亦含有言語 行為組合之特性。本研究的重點,即針對回應者回應批評時使用的語用策略 進行分析、討論。 然而目前回應批評的文獻資料並不多,多數以研究批評言語行為為主。 學者們多從社會權勢的角度出發,探究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批評如:教師對學. 1.

(16)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生(如:曹佳,2007;辛雪艷,2008)、父母對子女(如:劉豔,2010;黃 穎慧,2011)的批評行為,顯示社會因素對批評是會產生制約作用的。又根 據前人研究,除了社會權勢因素外,主題與性別也是影響言語行為實施的因 素(Hoang,2007) 。不同言語行為皆有與之相應的主題,以讚美言語行為為 例,Holmes(1986)就曾指出讚美者最常行使讚美的主題為外貌形體 (appearance) 、內在能力(ability)和財務資產(possessions) 。除了主題是 影響言語行為的因素外,不少探討兩性語言的文獻中均指出,兩性即使使用 同一種語言,在語言表現上仍會產生差異,是語言變體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 可見語言形式亦是受溝通雙方性別影響的(Tannen,1999;Samovar, Porter & Stefani,2000;李琳,2005)。目前在批評言語行為方面,對於主題和性 別因素的探討已不多見,而探討上述因素對回應批評的具體影響更是不多 見,仍有待研究。 雖然對華語母語者及華語學習者而言,行使批評與回應批評在自己熟識 的母語環境中是十分普遍的行為,但是當華語學習者在非母語環境中接觸到 該語言文化之言語行為時,批評與回應批評的情境即變成了跨文化溝通議 題。對於文化規約,不同地方、不同國家有不同解釋,但是不同群體之間的 文化差異始終根植並且體現於該群體的歷史發展、國家體制、文化傳統,甚 至是民族性格等多種因素上(田學軍,2009)。既然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華語學習者在與母語人士交流時,必須了解該語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有效地 。畢竟,會說某國語 應用目標語1進行溝通,以免影響溝通(周思源,2009) 言,並不代表已經了解該語言的文化內涵,所以才會發生在不完全了解對方 文化的情況下,產生溝通誤會與尷尬。以華語批評為例,曹佳(2010)曾指 出華語學習者實施批評時,常只以簡單的「不好」來概括所有想要批評的內 容,而回應批評者的批評時,也僅能回覆簡短的「對不起」。雖然學習者使 用的語言形式並未有錯,然而這樣的表達方式與母語者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 批評表現並不完全相同(朱湘燕,2004)。之所以有此情形,是因為學習者 在實施批評與回應批評前,並未如母語者般,考慮到華語社會的文化規約。 換句話說,學習者並沒有將性別、社會權勢甚至是批評主題納入發話考量中, 致使無法運用不同批評策略進行批評,亦無法使用不同策略適當地回應批 評。有鑑於此,對比不同文化間言語行為之差異,使學習者擁有與母語者順 暢溝通之能力,是華語教學領域中直得投入的範疇。 藉由上述文獻歸納,可得知將目標語的文化規約導入語言教學中,對學 習者的真實溝通是有助益的,換句話說,將華語回應批評語用規則適時導入 華語教學課堂中,對學習者是有幫助的。近年來,來台學習的國際學生與日                                                         1.   感謝口試委員馮寶珠教授提出之修改建議。 . 2.

(17) 第一章 緒論. 俱增,學習者與母語者交流的機會也日益頻繁,透過此現象更加凸顯將跨文 化意識融入華語教學的必要性。根據教育部公布的 2014 年大專院校境外生 人數統計顯示2,2014 年來台留學的境外國際生人數就超過九萬人。其中, 境外國際生來源地的前五名中,只有日本是屬於唯一非華人文化圈的國家 (其餘為中國、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亞)。眾多日籍學習者留台,除歸因於 台日友好的外交情勢外,地理位置相近及相近的漢字書寫系統等,都是吸引 許多日本留學生前來台灣當地留學、生活的主要誘因。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 (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於 2016 年 3 月最新公布的日本人海外留學狀況 (http://goo.gl/1SQD1g)統計圖表顯示(如下表【一-1】所示)3,2013 年間 的日籍海外留學生中,來台留學的日籍學生人數已從前一年(2012 年)的 3097 人增加到 5798 人,顯示在日本國內,來台灣學習、生活已是個漸漸成 長的趨勢。4 表【一-1】平成 28 年日本人海外留學狀況 國家、地區. 留學人數. 前一年留學人數. 1. 美利堅合眾國. 19,334. 19,568. 2. 中國. 17,226. 21,126. 3. 台灣. 5,798. 3,097. 4. 英國. 3,071. 3,633. 5. 澳大利亞. 1,732. 1,855. 資料來源:日本文部科學省(2016). 雖然日語與華語共同分享漢字,但是兩個語言的母語者在話語表達方 面,卻有相異的表達習慣。祝大鳴(1997)在其研究日語語言文化特點的研 究中,即指出日語母語者深受其社會文化影響,溝通時不如其他文化母語者 直接。日語母語者在交談時,傾向使用較迂迴的言語策略,並習慣以字面意 義不明確的話語,表達其話中有話的深層含意。而當日語母語者與外國人交 談時,則常常是根據對方的反應來決定自己話語的輕重緩急,鮮少出現直截 了當的語句,惟恐冒犯對方。因此,日語母語者在具體的語言表達上,較少 使用祈使句或是命令句,即使自己有明確的主張,也避免以直接方式表達。.                                                           『教育部 104 學年度大專校院境外 學 生人數統 計 』之資料 來 源為教育 部 統計處。   『平成 28 年日本人の海外留学状況』之資料來源 為 日本文部 科 學省。 4   感謝口試委員馮寶珠教授提出之修改建議。  2 3. 3.

(18)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Kubler(2006)曾指出,若學習者對目標語的行為文化敏感度不足,則 容易在無意中得罪母語者,使對方感到困惑,並使溝通產生阻礙。同樣的, 來台學習的日籍學習者若是因不了解華語的話語表達特性,將母國文化的交 談習慣沿用至與華語母語者的交談中,則有可能會不經意地冒犯母語者。由 此可知,藉由華語與日文的對比,幫助日籍學習者發現華語與日語在言語行 為使用上的差異,進而學習如何正確地使用華語,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筆者 期望日籍華語學習者在學習華語時不應只是學習華語聽說讀寫的表面技能, 而是能真正學習到台灣在地華語的回應批評語用知識,進而快速地融入當地 社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為具體對比不同文化下回應批評的語用策略,並欲提出異同處作 為華語學習者參考之依據,筆者首先以華語母語者及日語母語者為研究對 象,以話語完成測驗蒐集回應批評之書面語料,對比華語及日語兩文化族群 之回應批評模式。而後再分析、歸納華語及日語的回應批評模式,是否受到 批評主題、社會權勢與性別差異之影響,期盼能初步歸納兩文化之回應批評 策略,並探討其異同處。最後,本研究欲檢視現行華語教學教材,並以自身 研究結果為基礎,提出相關教學建議,使日籍華語習者面對母語者的批評時, 能得體地應對,減少語用失誤,好與母語者進行順暢的溝通。 綜合以上觀點,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討華語、日語母語者面對 批評時的回應策略。此外,本研究欲進一步探析批評主題因素、社會地位與 回應者性別等變因,對華語、日語母語者回應批評的影響。根據上述目的, 具體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1. 華語與日語母語者選用何種語用策略達成回應批評的目的? 2. 批評主題如何影響華語與日語母語者回應批評的語用策略? 3. 批評者之社會權勢如何影響華語與日語母語者回應批評的語用策略? 4. 回應者之性別因素如何影響華語與日語母語者回應批評的語用策略?. 4.

(19)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在進行回應批評言語行為研究之前,筆者先就貫穿全文的重要名詞予以 定義。. (一)批評 Brown & Levinson(1987)在面子保全理論中,將批評歸類為嚴重威脅 面子行為(face-threatening act) 。Wierzbicka(1987)則將批評言語行為定義 為:對聽話者應負責的行為、選擇、言辭和後果給予否定評價的言外行為。 發話者實施批評之目的,是希望聽話者為了自身利益改善今後的行為,或是 發話者對聽話者的所作所為表示不滿或不喜歡,因而行使批評言語行為。 Nguyen(2005)更進一步指出,批評言語行為發生在(1)發話者依照自己 的標準或是按照與聽話者共用的價值標準進行判斷,認為受話者的言行或選 擇是不當的; (2)對發話者而言,受話者的不當言行或選擇,會給發話者、 聽話者自己、甚至公眾帶來負面影響; (3)發話者對聽話者不當的行為或選 擇表示不滿,並想用口頭表達的方式傳遞不滿情緒; (4)發話者認為自己的 行為會改變聽話者未來的行為,而且發話者甚至認為如果自己不提出批評, 聽話人可能依舊如故。筆者採用以上由 Nguyen 提出之批評的定義,並依照 上述定義,為本研究的回應批評問卷設定批評話語,此部分將在第三章第二 節中進一步說明。. (二)回應批評 Herbert 和 Straight(1989)曾針對回應讚美言語行為給予以下定義:指 所有回應讚美的語言或非語言形式。筆者參考 Herbert 和 Straight 對回應讚 美的定義,將之轉而定義於回應批評言語行為,即為:指所有回應批評的語 言或非語言形式。然而本次研究將回應批評的定義範圍再次縮小,把回應批 評形式限定為:回應者面對由批評者而來的批評,其所回應之語言形式。換 句話說,在本次研究中,僅先討論語言形式的回應批評策略,非語言形式之 回應策略,則暫不列入本次研究研究範疇中。. 5.

(20)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三)批評主題 Hoang(2007)和 Spencer-Oatey(1996;2000)分別指出說話者在實施 言語行為時,其語言表現受主題、性別、社會距離及相對權勢等因素影響。 而本研究中的批評主題,是參考蘇婉蓉(2012)的研究成果。在其針對台灣 華語母語者的批評語用策略研究中,發現台灣母語者的批評言語行為是存有 主題適宜性的,一般而言,台灣華語母語者較願意針對具有後天可改變之特 性的主題提出批評。而針對一般人本有的、天生不可控的特性,台灣母語者 則較不傾向提出批評。因此,台灣母語者主要的批評主題分別有以下五類, 即為(1)服飾打扮(2)技能表現;(3)性格特質;(4)財務資產及(5) 言行舉止等。. (四)社會權勢 社會權勢(social power)時常與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相提並論,然 而細究其內容,兩者實際上是存在差異的。社會權勢指的是溝通一方對另一 方言行的控制權力(Brown & Gilman,1960;Brown & Levinson,1987) ,可 概分為上位者(superiors) 、平位者(equals)及下位者(inferiors) ,例如父 母對子女、教師對學生。而社會地位指的則是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的社會階 級(Cansler & Stile,1981),例如大學教授之於水電工人、國家元首之於平 民百姓。通常具有較高社會權勢,即能控制對方言行的人,其社會地位也相 對較高。然而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並非表示其社會權勢必然高於溝通的對方, 例如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比水電工人高,但並不表示,大學教授的社會權勢 高於水電工人。本研究中欲探討的社會變因,僅針對溝通中能影響溝通對方 言行的社會權勢差異。. (五)語用策略 策略是指為達到某一種特定目地所採用的特定手段,而語用策略就是指 語言使用者為達到溝通目地,所選擇的言語方式(劉森林,2006;Leech, 1983)。語言的使用是一個不斷選擇語言形式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說話者 不但得選擇語言形式,還得選擇語用策略。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而言,當回 應者為達到回應批評之目地時,其所選用的回應話語,即為回應批評的語用 策略,此亦為本研究的討論焦點。. 6.

(21)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本文架構 本研究論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為緒論,旨在闡明研究動機、研究目 的與問題以及解釋專有名稱,以釐清研究範圍。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從言語 行為理論出發,探討禮貌概念和溝通模式,並回顧華日回應批評相關之研究, 再輔以社會及性別變因之文獻,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述,逐步奠定本研 究的理論與研究範圍。第三章介紹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實施程序。第 四章為研究成果與討論,共分為七小節,分別說明華語及日語的回應批評策 略分類標準、整體策略分佈現象、批評主題下回應批評策略之使用情況、批 評者之社會權勢因素、回應者之性別因素,以及回應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並 於最後總結。第五章為教學應用,回顧語言教學的相關理論、分析現行教材, 並依照語用教學理論和本文的研究發現,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建議。第六章 則為結論,總結前五章的研究成果,同時說明研究的限制和未來展望。. 7.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於分析華語與日語母語者在面對批評時,為了回應 批評而採用的語用策略,並加入批評主題、社會權勢及性別做為研究探討的 變因,因此本研究的文獻回顧將針對關於言語行為相關理論、回應批評以及 社會語言研究等三個部分進行文獻整理與探討。. 第一節 相關理論探討 (一)言語行為理論 言語行為理論是由英國哲學家 J. Austin 提出的。他認為,人們說的許多 話看起來像是陳述,但他們不以坦白直率地記敘或傳遞有關事訊息為目的, 而是藉由話語(utterance)實施某種行為,如請求、讚美、拒絕、抱怨等等。 因此,Austin 首先區分了兩大類話語:表述句( constative)和施為句 (performative) 。而後,Austin 又進一步修正,提出新的模式,認為話語皆 涉及三種行為,即: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 以及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言內行為是指說話者發出語音、音節、 說出單詞、短語和句子等所傳達的字面意義;言外行為指的則是說話者透過 發話所實施的行為,如傳遞訊息、發出命令、威脅恫嚇等等,是說話者的真 正意圖。言後行為則是指說話者在說出話語後,對說話者自己、聽話者或是 其他人所造成的後果(Austin,1975)。以道歉策略作為回應批評的方式為 例,當一位受話者對批評他的發話者說出例句(1)的話語時,受話者所施 行的行為便已包括上述三種: (1). 啊…對不起。56 言內行為:說出帶有「對不起」的話語 言外行為:道歉 言後行為:・緩和發話者在提出批評當下的不滿情緒 ・發話者接受受話者的道歉.                                                         5 6.   語料來源為筆者於 2014 年 4 月先行研究階段時,自行收集之真實語料。    感謝口試委員馮寶珠教授提出之修改建議。 .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美國哲學家 Searle(1969)後來又在 Austin 的理論基礎上,將言語行為 理論做了進一步發展。他把言內行為及言外行為進一步分類,將言內行為再 分為說出詞句的話語行為(utterance act)以及透過主語和謂語所實施的命題 行 為 ( propositional act ); 而 言 外 行 為 則 進 一 步 區 分 為 :( A ) 斷 言 類 (representative) 、 (B)指令類(directive) 、 (C)承諾類(commissive) 、 (D) 表達類(expressive)以及(E)宣告類(declaration) ,表【二-1】是對這五 個類別的說明與範例。 表【二-1】言外行為分類(Searle,1969) 言外行為 (A)斷言類. 解釋. 範例. 說話者陳述一個自己相信為真或假的命題。. 批評、假設、 提醒、告知. representative (B)指令類. 說話者試圖使聽話者實施某個行為. 建議、邀請、 命令、請求. 說話者承擔實施某個命題的義務. 答應、承諾、 發誓、拒絕. 說話者表達自己對命題的某種心理狀態. 祝賀、歡迎、 道歉、道謝. 說話者宣告某個命題的實施完成. 任命、宣判、 判決、提名. directive (C)承諾類 commissive (D)表達類 expressive (E)宣告類 declaration. 資料來源:Searle(1969)7. 實施斷言類的言語行為時,發話者已經對自己做出的陳述命題之真實性 做出保證,意即發話者必須相信自己所說的話為真(Searle & Vanderveken, 1985:54-55) 。藉由【二-1】可以得知,批評是被類歸為斷言類的言語行為。 因此,批評是發話者對聽話者的行為、選擇、言辭和後果給予否定評價的言 語行為。此一否定評價即為發話者依據受話者的言行給予斷定,宣稱或是斷 言該受話者的言行在某些方面是不好的。.                                                         7.   翻譯參考:蘇婉蓉(2012)。 . 9.

(24)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Searle(1969)的言外行為分類,為人類勾勒出言語行為的分類框架, 亦是各學者在分析批評、讚美等言語行為時,為言語策略分類的主要參考依 據。而筆者認為研究言語行為,除了可參考 Searle(1969)的觀點,以替言 語行為分類外,知道說話者在當時為何行使此一言語行為,亦是言語行為研 究中重要的一環。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為例,此溝通情境的前提,是須有批 評者先提出批評,而回應者再根據對話雙方當下溝通的情形,選擇適當的回 應策略後再予以回應。至於其策略使用之考量原則為何,便交由筆者在下面 小節中逐一介紹。. (二)禮貌原則 發話者實施批評言語行為,是因發話者對受話者的所作所為感到不滿 意,為了使受話者能改善其自身言行,因而提出自身對受話者言行的看法。 因此,透過批評,受話者能藉由發話者的話語發現自己的缺失。雖然批評也 是發話者用來表達對受話者關心的一種方式,但批評在命題及內容中,已涉 及受話者的缺點、過失或是問題,因此實行時容易冒犯對方,容易使受話者 感到自身面子被威脅。而對受話者而言,即使面子已被極度威脅,但在批評 情境時,受話者仍然得小心謹慎的回應,以免發生誤會及衝突。因此,溝通 雙方之間的批評與回應批評情境,所牽涉到的即是禮貌問題。下面筆者從禮 貌策略的角度切入,回顧 Grice(1975)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以及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在禮貌原則被提出之前,就先有 Grice 的合作原則。合作原則主張溝通 雙方都是理性的,並且有一個共同的溝通目標。為了確保會話能順利進行, 溝通雙方會依循特定的一套原則彼此互相配合。該套原則就是:數量準則 (Maxim of Relevance)、質量準則(Maxim of Quality)、關聯準則(Maxim of Relevance)和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 。若說話者蓄意違反合作原則 的其中一個準則,讓話語產生了會話隱含(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那麼 受話者就必須經由推理去理解發話者的說話意圖。雖然合作原則為會話隱含 生成提供解釋的依據,卻無法解釋人們為何要違反合作原則,使用間接、委 婉的方式表達自己實際意思。因此,由 Leech(1983)所提出的禮貌原則, 就用來補足 Grice 合作原則之不足。 根據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語言之所以存在 委婉含蓄之現象,就是出於對禮貌的要求。他指出的六條準則,分別為:得 體準則(Tact Maxim) 、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 、讚美準則(Approbation Maxim)、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及.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 ,每項準則下各有兩個次準則,如下【表二-2】 所示。 有別於 Leech 利益受惠或受損的概念,Brown 和 Levinson(1987)則是 從面子(face)需求的角度談論禮貌,因此 Brown 和 Levinson 的禮貌原則又 可稱為面子保全理論(Face-Saving Theory)。他們將面子分為消極面子 (negative face)以及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 。消極面子是個人獨立的基本 自我形象,對個人領域內的行為有自我決定的權力,希望自身行為不受他人 干擾、反駁或阻礙,這是每個人必須滿足的最基本面子需求。當一般人感到 不給面子或是失去面子時,指的就是消極面子未被滿足或是感覺自己的消極 面子已被傷害。一般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批評,往往會覺得對方不給面子,或 是覺得自己出糗沒面子。 表【二-2】Leech 的禮貌原則 準則. 次準則. (A)得體準則 (i)儘量少使他人吃虧. (ii)儘量多讓他人得益. (B)慷慨準則 (i)儘量少使自己得益. (ii)儘量多讓自己吃虧. (C)讚美準則 (i)儘量少貶低別人. (ii)儘量多讚譽別人. (D)謙遜準則 (i)儘量少讚譽自己. (ii)儘量多貶低自己. (E)一致準則 (i)儘量減少雙方的分歧. (ii)儘量增加一致性. (F)同情準則 (i)儘量減少雙方的反感. (ii)儘量增加同情. 資料來源:整理自 Leech(1983:132)8 積極面子則是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他人贊同或喜愛。然而,當說話者或 聽話者的面子受到威脅時,則需要用禮貌策略維護或滿足溝通雙方的面子。 Brown 和 Levinson 將 威 脅 面 子 的 言 語 行 為 稱 為 面 子 威 脅 行 為 ( facethreatening act),當說話者或聽話者的面子受到威脅時,禮貌就是為了能夠 盡力維護聽話人和說話人的面子所做的努力,因此禮貌可當作為減緩面子威 脅所實施的補救策略。他們提出的補救策略共有以下五種: (A) 公開施行面子威脅行為(bald-on-record strategy)。                                                         8.   翻譯參考:劉怡君(2007) . 11.

(26)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B). 積極禮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C). 消極禮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D) 非公開地實施面子威脅行為(off-record strategy) (E). 不實施面子威脅行為(refraining from the act). 以上藉由回顧上述理論,讓我們知道言語行為的選用,是以面子為前提 互相合作的結果。其中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以及 Brown 和 Levinson (1987)的面子保全理論,至今日仍具有影響力,為學者們在分析回應類言 語行為時,提供明確的策略分析依據。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而言,利用禮貌 原則以及面子保全理論,能為回應者的回應批評策略,提供合理、清楚地回 應動機。然而語言是活的,人類的思考也並非一成不變,因此雙方在溝通時, 話語的生成也不應該只限定為對禮貌以及面子的考量。Verschueren(1999) 曾指出,無論是話語生成或是話語理解,溝通雙方都是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 說話方式,而選擇的方式為何,由筆者於下面小節中,進一步介紹 Verschueren(1999)的順應理論。. (三)順應理論 順應理論是由比利時語用學家 Verschueren(1999)提出。他一反傳統語 用學家只是從不同角度研究同一語言現象,認為使用語言就是選擇語言的過 程,而說話者能恰當選擇語言,就是因為語言具有一系列可能選項的可變性; 具有非機械性的商討性,以及具有使用者能從選項中靈活變通滿足溝通需求 的順應性。順應理論指出語言的使用過程,即為不斷連續選擇的過程。這種 選擇可能是有意識也可能是無意識的,其驅動的原因是由語言的內部結構或 者外部情境所驅使。因此 Verschueren 認為,描述和解釋語言使用時應關注 到語境順應、結構順應、動態順應以及順應意識,詳細說明如下頁表【二3】所示。.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3】順應理論(Verschueren,1999) 順應形式 語境順應. 解釋說明 1. 語境隨著使用語言的過程產生不斷變化。 2. 語言選擇則需要綜合順應溝通語境(心理、社交及物理世 界)以及語言語境(線性、篇內及篇際關係)。 3. 解釋言語行為中「說什麼」的概念。. 結構順應. 動態順應. 順應意識. 1.. 語言的選擇,需要綜合順應 a.語言、語碼及語體 b.話語建 構成分; c.話語、語段;d.話語建構原則. 2.. 解釋了在言語行為中「怎麼說」的概念。. 1.. 語境順應及結構順應的順應內容. 2.. 必須要在動態順應中才有意義. 1.. 溝通者的心理是由社會和認知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 2.. 必須要在動態順應中才有意義. 根據上表【二-3】可知,在話語的生成中,發話者與受話者都需要針對 表格內的四個範疇,進行有意識的選擇,替回應類言語行為的話語選擇提供 更全面的解釋。以回應批評言語行為而言,回應者接受批評後,因著順應意 識而順應當時被批評的語境,選擇自認為當下最合適的回應話語,再使用能 清楚傳達語意的話語形式,形成有意識的動態順應。 上述理論介紹,為各種言語行為研究提供完整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依循 前人的腳步,以 Searle(1969)的言外行為分類,作為回應批評語用策略的 分類依據,並參考 Verschueren(1999)的順應觀點,分析華語及日語回應者 的策略選用模式。. 第二節 批評與回應批評 本節著重探討與回應批評相關的研究。本節先以認識批評言語行為為切 入角度,釐清何謂批評,並藉以清楚定義本研究之研究重點─回應批評。接 著歸納學者們的回應批評策略分類方式,以擬定本文策略框架的依據。最後 則探究影響回應批評的主題、性別、社會權勢等三個變因。. 13.

(28)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一)批評的定義與功能 本研究的重點為回應批評言語行為,然而要研究回應批評以前,得先正 確地定義批評。由於朱德光(2013)曾指出一個單獨的批評行為可能由幾種 不同言語行為構成,因此要研究批評言語行為時,除了得分析批評本身,還 得利用多種言語行為組合描述。有學者如朱湘燕(2004)以及 House & Kasper(1981:159) ,將責問、抗議、譏諷等等類似批評的言語行為一同納 入批評言語行為的範疇中。另有學者如 Wierzbicka (1987:155-156)和 Nguyen (2005:110-111) ,則是以語用學的角度切入,將批評的實施,定義為:批 評者認為被批評者的言行有問題,而且覺得自己有非指出其缺失不可的理由 與必要,為此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認為自己的話語對被批評者具有一定影響 力,使對方改變未來的行動或是抉擇。 本文參考兩邊的見解,將本研究的批評界定為:批評者以自身利益或社 會價值觀為標準,認為被批評者的言行不符合社會文化規範,因而利用責問、 抗議、譏諷等方式,給予被批評者負面的評價,進而期望對方能夠改正自己 的行為。由此可知,批評言語行為的功能,是對於他人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意 見。趙英玲(2004)與曹佳(2011)則更進一步指出,批評對被批評者而言, 是有改正缺失的功用,所以批評也可視為說話者表達關心的方式。 批評常易與抱怨相提並論,因為它們同樣都具有發現缺失的特質(Tracy 等人,1987:56)。從舒兆民(2004)在華語抱怨言談行為的研究中可以發 現,抱怨與批評的語用策略極為相似。這是因為抱怨和批評都是極度威脅聽 話者面子的言語行為,因此說話者多會採用較迂迴、間接的說話方式來表達 自己的說話意圖。然而 Nguyen(2005:111)明確指出抱怨與批評的差異, 在於說話者實施抱怨時,被抱怨的事件一定與抱怨者的利益相關;說話者批 評時,被批評的事項卻不一定與說話者的利益相關。例如婆婆對媳婦說媳婦 從來都不打理家務,要是婆婆(抱怨者)認為媳婦(被抱怨者)的行為損害 自己利益,那麼婆婆發出來的話語就是抱怨;若婆婆(批評者)是因為自身 價值觀(打理家務方式)和媳婦(被批評者)不同,認為媳婦沒按照自己的 方式打理家務雖然沒傷害到自己的利益但卻不得體,那婆婆發出來的話語就 是批評。由此可見,批評與抱怨同樣都是對受話者表達不滿情緒,然而批評 者的批評動機,只是客觀地認為被批評者違反了社會規範或是文化風俗,因 而提出批評,使被批評者能夠適時改正自己的錯誤。而這也正符合本研究指 出批評的語用功能:期望對方改正缺失。 批評作為一種言語行為,也是對話雙方的互動溝通過程。因此批評的實 施目的,除了希望對方能即時改正錯誤外,批評者在實施批評行為時,同時. 14.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也期待能得到回饋(曹佳,2011) 。在葉彥君(2007)的調查結果中發現, 七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對被批評者提出批評後,最希望被批評對象能有改 進,而這也是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之所以要實施批評的必要性。既然了解到批 評者有想要得到回饋的需求,那麼被批評者基於批評者此種批評意圖,一方 面要顧及對方及自己的顏面需求,一方面也要滿足對方想得到回饋的期望, 這時該如何適當地回應批評,便顯得舉足輕重。然而前人研究僅止於對批評 話語的分析,後續回應批評的研究則少有學者再著墨。本研究欲填補此一研 究缺口,故於下面小節開始,回顧與回應批評有關之文獻,以為本研究回應 批評的策略分類方式,擬定歸類分析之基礎架構。. (二) 回應批評的策略分析 1.按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分類 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最初是由 Blum-Kulka 等人(1989)在跨文化 語言行為研究專案(CCSARP)中提出的,以此模式用來分析請求與道歉等 兩種言語行為。Blum-Kulka 等人將言語行為劃分為兩個重要單位,筆者參 考其論點,整理於下圖【二-1】: (i). 核心行為(head acts) :言語行為序列中的主體,是實現言語行為時 必要的最小單位。. (ii). 輔助行為(supportive moves):言語行為序列中的外圍成分,出現 在核心行為的前方或後方,其功能在於強化或緩和言語行為的言外 之力。. 輔助行為 supportive moves. 核心行為 head acts. 圖【二-1】言語行為結構序列圖. 15. 輔助行為 supportive moves.

(30)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由於此套分析模式界定清楚且系統相對完整,因此後來的學者皆採納此 一分析模式,廣泛地運用在其他言語行為分析研究上。例如謝佳玲(2015) 在研究華語與英語網路社會之語用研究時,便是根據此核心行為─輔助行為 模式,執行華語與英語的語用對比分析,對比華語與英語的請求、說服、交 友以及支持言語行為。值得一提的是,謝佳玲在替語料進行分類時,除了按 照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將策略分為核心策略以及輔助策略外,又在核 心策略之上,再另外區分出兩種主體行為,即滿足發話者需求的自我取向主 體行為,以及滿足聽話者面子需求的他人取向主體行為。意即主體行為是各 言語行為核心策略的一個上層類別,而其下含有數種核心策略,再搭配輔助 策略。筆者認為此一分類方式,應用在言語行為分析時,的確能替言語行為 策略分類提供更有系統的分類架構。 而把核心行為─輔助行為的應用在回應批評的學者,如徐智敏(2005) 與曹佳(2011) ,亦是沿用由 Blum-Kulka 等人(1989)提出的分析模式,分 析歸納回應批評言語行為。徐智敏(2005)研究華語、英語回應批評言語行 為的共性時,便運用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分析華語、英語回應批評的策 略。如下表【二-4】所示,徐智敏將華語、英語的回應批評核心行為,統一 分為道歉、解釋、答應改正、否認以及控訴等五種;回應批評的輔助行為則 有否認、解釋、自我防範以及答應改正等四種。 表【二‐4】:徐智敏(2005)華英回應批評核心行為及輔助行為策略分類 大類. 策略. 核心行為 (i)道歉. 策略定義. 例句. 使用道歉詞語。. 我很抱歉. (ii)解釋. 被批評者對批評者提 出解釋說明。. 我實在是忍不住…. (iii)答應改正. 被批評者處理自己行 為當中的問題或是麻 煩。. 喔…我以後會表現好 的,我答應這樣的事情 以後不再發生了。. (iv)否認. 被批評者想否認自己 的責任。. 老闆,事情是這樣的, 首先,你聽到的不一定 都是對的。. (v)控訴. 被批評者當場指出批 評者的批評是錯誤 的。. 這不能全怪我!考試 那天考場外那麼吵!. 16.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輔助行為. (續上表) 啊!這是不可能的,你 家孩子聽錯了。. (vi)否認. 被批評者反駁批評者 的錯誤批評。. (vii)解釋. 被批評者提供原因、 解釋,緩衝自身當下 冒犯對方的不當行 為。. 對不起,老師。但是今 天路上塞得厲害。本來 二十分鐘的路…. (viii)自我防範. 被批評者將錯誤推給 別人以保全自身面 子。. 父親:這麼晚了,你 還不回去吃飯? 兒子:是媽媽叫我來的 啊。. (ix)答應改正. 被批評者承諾下次不. 經理,真對不起,我拜. 會再犯。. 託你了,我保證以後再 也不寫了…. 除了徐智敏(2005)參考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對回應批評的話語 進行分析外,另有曹佳(2010)亦按照此模式,分析中國地區的學生在課堂 上受到教師批評時,其回應批評的言語行為策略。曹佳歸納學生回應教師批 評時的核心行為,有承諾語、解釋語、直接否定、祈使句以及反問句等五種 如表【二-5】所示。 表【二‐5】:曹佳(2011)的中國地區學生回應教師批評策略分類 策略 (i)承諾. 策略定義 更正、彌補。. 對錯誤行為的補充解 釋。. 老師:你怎麼總是出問題 呢? 學生:老師,我下次一定注 意。 老師:你怎麼又遲到了? 學生:因為我們周末晚上有 個很重要的考試,我複習得 晚了,所以早上有點起不來。. 被批評者利用直接否 定語對批評者的批評 提出異議。. 老師:你這學期成績怎麼這 麼差,是不是光顧著談戀愛 了?. (ii)解釋. (iii)直接否定. 例句. 17.

(32)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續上表) 學生:不是這麼回事,我確實 是邊談戀愛邊學習,可是我 覺得談戀愛是對我學習的促 進。. (iv)祈使. 希望對方重新考慮批 評內容. 老師:你為什麼課上一直在 玩手機? 學生:不是,我沒有玩手機, 別冤枉我啊!. (v)反問. 對於事實或道理用反 問的語氣來加以肯定 或否定,以達到加強. 老師:你把卷子交上來!學 生:時間沒到,我為什麼要交 卷子?. 語勢的目的. 徐智敏(2005)與曹佳(2011)都依循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將其 各自的語料按照語義分類,然而其策略分類都有值得再三斟酌之處。首先曹 佳(2011)採用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分析回應批評策略,其策略分類卻 僅止於核心行為的分類,未見其再進一步分析學生回應教師批評的輔助策 略。其次,以徐智敏的分類而言,其分類中的核心行為與輔助行為均出現解 釋及否認策略,然而卻未清楚說明此兩種策略應在何種情況下被歸類於核心 策略或是輔助策略,容易使研究者在分析時產生混淆。 本文認為,核心行為─輔助行為模式的分類架構,的確是能有系統且條 理分明地為言語行為進行分類,因此筆者以該策略分類模式為本研究的分析 框架,區分回應批評的核心行為與輔助行為,並參考謝佳玲(2015)研究模 式,欲在核心行為之上再加入層分類概念,試圖從核心行為之角度探討回應 批評策略的主體。再結合 Searle(1969)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做為核心策略 分類的依據,以便能統一分類標準,這部分將在第四章第一節中做更詳細之 說明。. (三)華語與日語的溝通模式 1. 華語與日語的溝通模式 台灣與日本地裡位置相近,又同屬東亞文化圈,而東亞文化的主要特色, 正是由於長期倚靠農耕,發展成集體主義的社會文化。不同於歐美各國較關. 18.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心自己或是直系親屬利益的個人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重視的是團體的利 益,並推崇團體之間的和諧。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個人主義文化下的語言 (如英語)在交流中重視的,是訊息能否被有效傳遞,至於溝通雙方的社會 權勢,則不是對話時的考慮重點。集體主義文化下的語言(如華語、日語) 在交談時,由於需顧慮團體和諧,因此會將溝通雙方的社會權勢納入考慮, 因而產生用詞謹慎、間接迂迴的溝通傾向,並避免使用負面或是不敬的表達 方式(李玉華,2014)。 李擎(2011)曾就華語、日語及英語此三種語言進行道歉策略的跨文化 研究。根據其研究結果發現,英語組受試者使用直接型道歉策略的頻率明顯 較高;華語與日語組受試者則是以使用間接形道歉策略的頻率較高。由此顯 示英語母語者的溝通模式,是具有低語境的個人主義價值傾向;而華語及日 語的迂迴溝通模式,則是具有高度依靠語境的集體主義價值傾向。然而這並 非意味著華語與日語的溝通模式完全如出一轍。在李擎(2011)研究中,華 語組受試者以間接形道歉策略使用頻率為最高,而日語組受試者則以強化歉 意形的道歉策略使用頻率為最高。李擎指出,兩個同為高語境溝通模式的語 言之所以產生此種差異,是因為華語重視溝通時的社會或心理因素,因此在 溝通時習慣謹慎用詞,以免對對方不敬;而日本社會更重視社會權勢、階級, 要是社會權勢較低的人過多地使用間接形道歉策略,則容易被擁有較高社會 權勢的人視為不敬。 同樣屬於集體主義文化下的語言,為何仍會產生溝通模式方面的差異? 有學者如王輝(2003)、李玉華(2014)等指出,華語與日語雖然都被歸類 在集體主義文化圈,然而兩個語言對集體的概念認知識有差異的。李玉華 (2014)認為,日本社會對集團的認知,是將整個社會視為一個完整的群體。 換句話說,日本的集團指涉的是一整個社會,所有在其中的人都是共同體, 是屬於典型的集體主義。典型集體主義反應在語言行為上,就是說話者在說 話時經常採取間接委婉的說話方式,以避免產生衝突進而影響社會整體和 諧。而華人社會所指涉的集體則是家族集團,由於華人較重視家族利益,因 此是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非典型集體主義。非典型集體主義反應在語言行為 上,演變成說話者為維護自身面子,常使用能說服對方且帶有壓力性的直接 話語策略。 王輝(2003)與何明清(2005)曾進一步區分華語及日語的溝通模式差 異。根據王與何的研究,華語與日語的首要差異在於,華語不具有如日語般 嚴謹的敬體系統。眾所皆知,嚴謹的敬體系統是日語的最大特色,交談時須 根據對話雙方的身分選擇適當的敬體進行交談。例如在學校裡,如有學生要 詢問老師是否在辦公室,則學生會將存現動詞「いる(在)」以敬體的變化. 19.

(34) 華、日回應批評之語用研究. 方式詢問:「OO 先生は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請問某某老師在不在?) 」; 反之,要是老師欲詢問某某學生是否在班上,則老師只需將存現動詞「いる (在)」以常體詢問即可: 「OO さんはいますか(某某同學在嗎?) 」。而雖 然華語面對不同社會權勢的談話對象,也有不同的說話方式,然而其使用頻 率以及數量遠不及日語。以上述學生詢問老師是否在辦公室之狀況為例,由 於華語缺乏如日語般豐富的敬語系統,因此無論是老師詢問學生,或是學生 詢問老師,華語都一律只使用「在」即可。由此顯示日語母語者在溝通時, 是較注重對話雙方的社會距離與社會權勢的(王輝,2003)。 其次華語與日語的話語生成,都是屬於高度仰賴對話語境的高語境語 言,然而華語在交談時,較注重用完整結構表達清楚語意,是比較直接的說 話方式。由於日語溝通時,為了不當場破壞集體的和諧,而常常將自己不便 明說的話,以曖昧模糊的用語表現出來,讓聽話者自行理解剩下未明白說出 的言外之意。例如在日文裡,常使用「~らしい」、 「だろう~」、 「~かもし れない等具有推測語意助動詞(意同華語的好像、可能、也許)來表達自己 的意見或是想法。可見使用日語與母語者交談時,須完全依賴說話當時的語 境體會其中言外之意,形成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以心傳心的溝通特色(何明 清,2005) 。 最後華、日的溝通模式差異,則表現在華語較強調表達主觀意見;日語 則因為受「我がなし(無我) 」的觀念影響,為避免突出個人意見,因此更 常強調客觀事實。例如,華語裡常以「我想…」 、「我認為…」、或是「我覺 得…」等突出個人主體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是看法,反觀日文在無我 意識的潛移默化下,表述個人意見時,常使用省略主體的「~とおもう」 、 「~たい」 、「~てほしい」等句式來表現(何明清,2005) 。 藉由前人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知道雖然華語、日語同屬於集體主義文化 圈,然而細究其文化思維方式,仍可看出許多相異之處。而文化反映著語言, 便使得華語與日語的溝通模式產生許多差異,因此本文欲對比華語、日語的 回應批評言語行為,探討其跨文化差異。. 2. 華語與日語的回應批評 目前針對回應批評的研究討論仍佔少數,大部分仍集中在批評言語行為 的討論。關於華語的回應批評研究,如先前所述有學者曹佳(2010),透過 中國地區的師生互動,探討中國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教師批評時是如何回應批 評,蒐集語料後分析策略。曹佳除了以 Blum-Kulka 等人的核心行為─輔助 行為模式,歸納學生在回應批評時的表現外,亦參考 Verschueren 的順應理.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ptim. Humes, The symmetric eigenvalu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ath. Roh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absolute value equation, Eletron. Seeger and Torki, On eigenvalues induced by

Teachers can design short practice tasks to help students focus on one learning target at a time Inferencing task – to help students infer meaning while reading. Skimming task –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utilization of the budget of individual department/institute, this study also performs data mining on the book borrowing data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nce in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and comprehensive customized business logic, this stud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extensible, and sustainabl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mbine the discussion method with the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of Zuvio IRS for flipp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