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末報告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計畫 計 畫 編 號 : MOST 103-2410-H-004-059-SSS 執 行 期 間 : 103年08月01日至104年11月30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計 畫 主 持 人 : 俞振華 共 同 主 持 人 : 游清鑫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張茵茹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廖崇翰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1.公開資訊: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否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03 月 17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政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民與政治領域之間的連結,而這個連結的 第一步就是在選舉中提名候選人(Hazan and Rahat 2010)。然而 ,由於政黨內部資料不易取得,各類型實證研究往往難以展開,無 怪乎政黨候選人甄補機制被學者稱為是政黨的「秘密花園」

(secret garden)(Gallagher and Marsh 1988),外人難以一窺 究竟。就算學者有機會獲得相關資料,但由於資料缺乏系統性的整 合,使得研究成果往往流於描述性,較缺乏理論意涵(Barnea and Rahat 2007; Gallagher 1988a; Hazan and Rahat 2010; Rahat and Hazan 2001)。 本研究旨在建立解釋台灣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分析架構,並 驗證相關假設。具體而言,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兩大問題:第一、 探討哪些因素造成台灣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而這些因素之 間的關聯性為何?第二、以台灣的經驗作為個案研究,檢討國外學 者發展的架構是否適用?而台灣政黨候選人擇機制的變遷經驗是否 可進一步通則化?本研究改良Barnea and Rahat (2007)的分析架構 ,從政治系統、政黨體系、及黨內體系等三個不同層次及其之間的 關聯性,來探討台灣主要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主因。本研究 主要有以下三點發現: 第一、從政治系統來看,台灣民主化的確帶動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 分權化。此外,屬於政治系統的因素如選制變遷,對於候選人選擇 機制就算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仍有催化機制改造的作用。譬如 :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制之後,對於政黨而言,找出「最有實力 當選」的人更為重要,這也使得基層民意參與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 有了更強的正當性。 第二、政黨改革候選人選擇的時機,通常都發生在政黨選舉失利時 。而某政黨在選舉失利時,也通常是黨內勢力重組時,並藉以鏟除 原本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黨際競爭與黨內競爭這兩項因素會 依序決定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面貌。 第三、優勢政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強調解決黨內競爭衝突,劣勢政 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則強調強化黨際競爭力。以台灣來說,這兩個 不同的關注面所設計的制度卻殊途同歸,即擴大更多基層民意參與 。 中 文 關 鍵 詞 : 候選人選擇機制;政黨政治;政黨提名;制度變遷;黨際競爭;黨 內競爭

英 文 摘 要 : This project aims to build up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mong Taiwan’s parties and to test

relevant hypotheses. Specifically, this project answers two broad research questions: first, what are major factors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SMs among Taiwan’s parties? Is there any causal linkage among these factors? Second, to what extent do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democracies can help explain Taiwan’s case? Wheth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3)

methods in Taiwan can be generalized as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is project modifie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proposed by Barnea and Rahat (2007),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aiwan major parties’ CSMs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namely, political system, inter-party competition, and intra-party competition. Our findings are three-folded: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ystem,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has forced the major parties’ CSMs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decentralized. Additionally, the changes of electoral system also facilitated the decentralized reforms of CSMs.

Second, the major parties tended to reform its CSMs right after their defeats in the election. When any one of the major party reforms its CSMs, its intra-party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severe and new alignment among factions within the party may emerge.

Third, an advantageous party (such as the long-term ruling party Kuomintang) may focus on how to resolve its intra-party conflict when it designs its CSMs; on the other hand, a disadvantageous party (such as the long-term opposition party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may focus on how to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lection by choosing candidates who have the best winning odds. Although the above two rationales seem to be different, they actually lead to similar, if not the same, CSMs—that is, the two major parties tend to delegate their power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use a more inclusive approach to chose their candidates.

英 文 關 鍵 詞 :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party politics;party nomination;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inter-party competition;intra-party competition

(4)

I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中文摘要

政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民與政治領域之間的連結,而這個連結的第一步就是在選舉中提名候選 人(Hazan and Rahat 2010)。然而,由於政黨內部資料不易取得,各類型實證研究往往難以展開,無 怪乎政黨候選人甄補機制被學者稱為是政黨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Gallagher and Marsh 1988),外人難以一窺究竟。就算學者有機會獲得相關資料,但由於資料缺乏系統性的整合,使得研 究成果往往流於描述性,較缺乏理論意涵(Barnea and Rahat 2007; Gallagher 1988a; Hazan and Rahaṭ 2010; Rahat and Hazan 2001)。

本研究旨在建立解釋台灣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分析架構,並驗證相關假設。具體而言,本 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兩大問題:第一、探討哪些因素造成台灣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而這些因素 之間的關聯性為何?第二、以台灣的經驗作為個案研究,檢討國外學者發展的架構是否適用?而台灣 政黨候選人擇機制的變遷經驗是否可進一步通則化?本研究改良 Barnea and Rahat (2007)的分析架 構,從政治系統、政黨體系、及黨內體系等三個不同層次及其之間的關聯性,來探討台灣主要政黨候 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主因。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點發現: 第一、 從政治系統來看,台灣民主化的確帶動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分權化。此外,屬於政治系 統的因素如選制變遷,對於候選人選擇機制就算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仍有催化機制改造 的作用。譬如: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制之後,對於政黨而言,找出「最有實力當選」的 人更為重要,這也使得基層民意參與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有了更強的正當性。 第二、 政黨改革候選人選擇的時機,通常都發生在政黨選舉失利時。而某政黨在選舉失利時, 也通常是黨內勢力重組時,並藉以鏟除原本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黨際競爭與黨內競 爭這兩項因素會依序決定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面貌。 第三、 優勢政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強調解決黨內競爭衝突,劣勢政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則強調 強化黨際競爭力。以台灣來說,這兩個不同的關注面所設計的制度卻殊途同歸,即擴大更 多基層民意參與。 關鍵詞:候選人選擇機制;政黨政治;政黨提名;制度變遷;黨際競爭;黨內競爭

(5)

II

Abstract

One of the major functions for political party is to provide a linkage between voters and public spher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uch linkage, the first step a party needs to carry out is to select candidates to run for elections (Hazan and Rahat 2010). Yet, due to the limited access to the inner-party information, scholars usually have difficulty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es on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CSM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party’s “secret garden” (Gallagher and Marsh 1988). Even if relevant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most of the scholarly works tend to be descriptive and non theoretical-driven because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rarely integrates in a systematic way (Barnea and Rahat 2007; Gallagher 1988a; Hazan and Rahaṭ 2010; Rahat and Hazan 2001).

This project aims to build up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mong Taiwan’s parties and to test relevant hypotheses. Specifically, this project answers two broad research questions: first, what are major factors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SMs among Taiwan’s parties? Is there any causal linkage among these factors? Second, to what extent do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democracies can help explain Taiwan’s case? Wheth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in Taiwan can be generalized as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is project modifie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proposed by Barnea and Rahat (2007),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aiwan major parties’ CSMs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namely, political system, inter-party competition, and intra-party competition. Our findings are three-folded: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ystem,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has forced the major parties’ CSMs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decentralized. Additionally, the changes of electoral system also facilitated the decentralized reforms of CSMs.

Second, the major parties tended to reform its CSMs right after their defeats in the election. When any one of the major party reforms its CSMs, its intra-party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severe and new alignment among factions within the party may emerge.

Third, an advantageous party (such as the long-term ruling party Kuomintang) may focus on how to resolve its intra-party conflict when it designs its CSMs; on the other hand, a disadvantageous party (such as the long-term opposition party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may focus on how to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lection by choosing candidates who have the best winning odds. Although the above two rationales seem to be different, they actually lead to similar, if not the same, CSMs—that is, the two major parties tend to delegate their power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use a more inclusive approach to chose their candidates.

Key Words: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party politics;party nomination;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inter-party competition;intra-party competition

(6)

1

一、 前言

政黨在民主國家中發揮的諸多功能,例如匯集並反映民意、政治人才甄補、組織政府、做為政府 與人民間的溝通橋樑、動員及教育選民等(Scott and Hrebenar 1984; Ranney 2001),其中「挑選候選人」 參與選舉進而組織政府,被政治學者視為是民主國家中政黨最重要的活動(Ranney 1981; Huckshorn 1984; Schattschneider 1942, 64)。1政黨的提名在選舉中亦猶如扮演守門員的角色,為選民預先進行候 選人的「篩選」,或者在乏人問津的選區徵召優秀人才參選,提供選民做選擇(施正鋒 2006, 170)。 若政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民與政治領域之間的連結,則政黨如何提名候選人無疑是這項連結的第一 步(Hazan and Rahat 2010)。此外,政黨是否能夠提名「適當」(包含質與量)的候選人參與選舉,不 僅影響到政黨是否能贏得勝選,更決定著一個民選公職人員的水準、政治菁英的甄補、國家的政策方 向與政治的運作等(Ranney 2001, 209; Czudnowski 1975, 219; 王業立 2011, 124)。總之,政黨如何提 名候選人對於民主國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其對國家的政黨政治與民主政治發展皆有深遠的影響。 然而,即便學者將候選人甄補視為是民主國家政黨運作的核心機制,但相較於選舉制度或是黨際 競爭,提名制度或黨內競爭的實證研究卻不多見。畢竟政黨屬於自發性團體,其內部訂定提名機制的 過程往往不像政府制定法令時那般透明。有些政黨甚至將提名機制列為機密,不得對外公開,也不願 意將黨內競爭的各項合縱連橫攤在陽光下。因此,雖然如何訂定提名機制是探討政黨組織、政治策略、 及黨內競爭的核心課題,但由於政黨內部資料不易取得,各類型實證研究也就難以展開,無怪乎政黨 候選人甄補機制被學者稱為是政黨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Gallagher and Marsh 1988),外人 難以一窺究竟。而就算學者有機會獲得相關資料,但由於資料缺乏系統性的整合,使得研究成果往往 流於描述性,較缺乏理論意涵(Barnea and Rahat 2007; Gallagher 1988a; Hazan and Rahaṭ 2010; Rahat and Hazan 2001)。近來雖有學者採用 Large-N 的途徑,試圖透過建立跨國資料庫,以量化分析(譬如跨時 橫斷面資料分析:time-series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來探討是哪些因素決定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以下簡稱 CSMs),並試圖驗證過去描述性研究中所提及的各項假設, 諸如選舉制度、憲政體制、政黨意識形態、地域性(或政治文化)等自變數與CSMs 的關聯性(Lundell 2004; Shomer 2012)。不過,Large-N 的分析途徑仍有其局限性,不論是探討的角度或操作變數的設定, 該分析途徑仍受限於資料的有無或編碼定義,無法全面涵蓋CSMs 的各個面向,使得這類型的實證模 型不見得能有效驗證過去描述性研究所提出的各項假設。 台灣可謂為東亞新興民主國家當中,政黨政治發展最快最成熟的國家(Rich 2007),包含兩大主 要政黨的多黨競爭已成為各級選舉的常態。不過,雖然政黨在選舉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們對於政 黨如何提名候選人的瞭解依然有限。事實上,台灣自解嚴以來,主要政黨的候選人甄補機制一直在變 動(王業立 2011),該領域一直是被選舉研究相對輕忽的領域(Rigger 2003)。每次變動時幾乎都會有 學者廣泛地探討造成制度變動背後的原因,並分析不同提名制度可能帶來的效果(王業立 1996;王 業立、楊瑞芬 2001;初文卿 2003;吳重禮 1999a;1999b;2002b;徐永明 2007),或比較特定制度 1 本文後續的論述,並不為「提名」(nomination)與「挑選候選人」兩個名詞做嚴格的區分,同樣指涉政黨選拔候選人 代表該黨參選的政治過程。學理上,這兩個名詞有著理論意涵上的差別:「提名」是指選務機關確認某些人具有公職候選 人的資格,並將其姓名印在正式選票上的法律程序;而「挑選候選人」指涉的乃是一項著重在超越法律層面的程序,經由 此程序政黨決定何者代表該黨競選,成為該黨所推薦或支持的候選人(Epstein 1967, 201-203; Ranney 1981, 75; 王業立 2011, 124)。

(7)

2

(譬如政黨初選制)與國外制度的異同(Wu and Fell 2001)。這些研究幾乎都強調制度(新、舊提名 制度)與行為(包括政治菁英的策略及選民行為)之間的對應關係,即將制度視為外生變數,探討制 度如何影響行為,而缺乏對於制度如何變遷的論述。數篇專注於探討CSMs 變遷的研究則多為立法委 員選制變遷、或甚至政黨輪替之前的研究(Wu 2001; Fell 2006)。上述諸多研究所提出的論點雖然皆 深具啟發性,但也急待新的理論架構補強,譬如選制變遷所帶來的影響。Yu, Yu, and Shoji (2014)的研 究即指出,雖然選制的改變不是台灣各主要政黨在甄補區域立委候選人時採用民調初選的決定性因 素,但單一選區制(SMD)強調兩大黨之間的競爭也確實強化了主要政黨採用民調初選的動機(Yu, Yu, and Shoji 2014)。 總之,由於政黨屬於人民團體,運作時不見得資訊公開,因此現成資料缺乏,系統性的量化資料 更不易取得。不論在國外還是國內,對於CSMs 相關議題的探討往往受限於資料限制不易展開。儘管 政黨人才甄補機制是政黨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但學界對這項課題的瞭解仍然有限。 二、 研究目的 從比較政治的觀點來看,隨著不同國家的政黨,或是一個國家中不同的政黨,甚至某一政黨在不 同時期,候選人選擇機制可能都有很大的差異(吳重禮 1999a, 131)。當我們將政黨的候選人選擇機 制視為依變數時,如何分類政黨的 CSM 顯然是一個首要的課題。過去學者的研究多半圍繞在「誰有 最後決定權」這項問題上,意即探討政黨在選擇候選人時,誰握有決定的權力?換言之,分類各種CSMs 時,學者把的焦點放在分類選擇者(selectorates)身上。於是,依選擇者的人數多寡及在政黨內層級 的高低所發展的權力集中化或分權化(centr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概念就成了分析或分類 CSMs 的 依據。Ranney(1981: 82; 2001: 171-172)將政黨提名制度分為七大類,2以政黨成員的參與程度來進行 區分,最極端封閉式的提名制度乃是全由黨務菁英自行決定,一般的基層黨員對於候選人選擇沒有影 響的機會(最集權化的形式);而最極端開放式的提名制度,則是將政黨提名人選的權力交給所有黨 員,由黨員以投票方式來決定候選人的甄選(最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 的形式),其餘類別則是介於此 兩種極端之間。 順著民主政治的邏輯,一個政黨提名候選人的方式可視為評估該政黨「黨內民主」程度與處理黨 內衝突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Gallagher 1988a, 1-2)。所謂的黨內民主(democratization),意指地方選 區黨員或地方黨部是否擁有決定候選人的權力。換言之,Gallagher 將民主化做為測量集中化或分權化 的操作指標,於是擁有最分權化提名模式的政黨,即被認為是有較高程度黨內民主的政黨。類似Ranney 的分類方法,Gallagher(1988b, 236-245)以權力的集中化程度建立跨國比較的分析架構,將民主國家 政黨的候選人提名制度區分為七大類,3多數國家政黨的提名制度都介於集權化與分權化兩極之間,該 2 由最集權化形式到最分權化形式,依序分別是:一、由政黨全國性機構掌理提名候選人的工作,偶爾採納地方性機構的 建議;二、雖由全國性機構掌理提名候選人的工作,但須謹慎考量地方性機構的建議;三、由地方性機構掌理提名權力, 但須受全國性機構的監督;四、由地方性機構掌握提名權力,且不受政黨全國性機構的監督;五、由選民挑選候選人,但 須受全國性機構的監督;六、由選民挑選候選人,但須受地方性機構的監督;七、由選民挑選候選人,且不受全國性或地 方性機構的監督(Ranney 1981, 82)。

3 Gallagher(1988b, 236-245)依權力的集中化程度,從最分權化到最集權化依序分為七大類:一、政黨選民(party voters);

(8)

3 跨國的比較研究發現,民主國家政黨以「選區政黨幹部」主導提名過程的方式最為常見,「政黨中央 機構決定」與「黨內初選」兩類型則次之。至於Crotty 與 Jackson(1985, 216-220)則是將提名制度分 為兩大基本類型:菁英主導模型與大眾參與模型。菁英主導模型強調提名過程中菁英的決定性角色, 一般黨員或民眾僅擁有極為有限的參與權力;反之,大眾參與模式則著重廣泛的公民參與和政治動 員,以人民的偏好與意見做為政黨提名候選人的依歸。

Rehat and Hazan (2001)則將分權化與民主化視為不同的分析概念。他們認為,分權化指的是決定 提名的層級,民主化才是指可做決定的選擇者人數。換言之,如果中央黨部讓地方黨部決定,而地方 黨部其實只要一人拍板就可以決定候選人,則這樣的制度只是分權但並非民主。此外,Rehat and Hazan 還主張,在分析 CSMs 時,除了分權和選擇者(或民主化)這兩個概念應該加以區分外,候選人 (candidacy)及初選評分制度(voting and appointment)也是兩個應該納入考量的面向。Yu, Yu, and Shoji (2014)即指出,當學者利用跨國的資料,試圖透過 Large-N 的分析途徑,以統計模型找出影響 CSMs 的因素時,往往將模型的依變數設定為 CSMs 集中化/或民主化的指標。然而,兩個政黨同樣集中化/ 民主化的程度不代表兩者的CSMs 是相同的。譬如,日本兩大主要政黨民主黨(Democratic Japan Party: DPJ)及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LDP)在 1996 年日本選制變遷後的近十幾年間,先後透過 公募制度(kobo)招募候選人,大量進用所謂的業餘政治參與者(amateur politician)。如果只從傳統 的集中化/民主化指標來看,日本主要政黨的 CSMs 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民主黨仍是中央黨部少數人 主導,自民黨也仍是地方黨部握有較高的主導權。然而,由於公募制度的推廣,國會議員候選人的「資 格」及素質已有所改變,過去世襲(seshu)候選人的正當性時常受到選民質疑及對手攻擊,而公募制 度所產生的候選人也分別有效地為民主黨及自民黨攻城略地,成為2008 年及 2012 年政黨輪替的重要 因素之一。總之,擴張候選人可被視為是近年來日本主要政黨CSMs 變遷的核心,但傳統專注於選擇 者是誰的測量指標勢必無法關照這個面向。又以台灣為例,近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皆大幅採用民調初 選決定候選人。表面上採用民調決定提名擴大了選擇者的人數,也近似開放式初選,屬於大眾參與模 式。根據Rehat and Hazan 在測量選擇者(selectorate)面向時所下的定義:由選民直接決定候選人是 涵蓋性(inclusive)最高的一種 CSM。然而,民調初選是否應等同於選民參與模式,被視為是涵蓋性 最高的一種方式卻值得更進一步討論。民主程序講求的是參與,但民調初選並非代表選民都能夠主動 參與,充其量只是被動地參與,譬如初選日在家守著電話。換言之,民調初選已將選民或黨員主動參 與的可能性從CSM 中拿掉,該制度還是否是較民主的一種方式不無疑問。Helmann(2014)比較台灣 及 韓 國 各 主 要 政 黨 黨 內 初 選 機 制 後 也 指 出 , 利 用 民 調 初 選 只 是 將 黨 內 紛 爭 委 外 處 理 罷 了 (outsourcing),不見得代表政黨內部更具民主精神。 不論是單一面向的分類方式或是多重面向的分類方式,各項提名制度的分類並沒有絕對的好壞, 並非意味較分權化的形式就必然優於較集權化的形式,實際上兩者皆各有所長,亦各有其不足之處。 實際操作上,一個政黨甚至可能在同一次選舉中採用不同方式提名候選人,譬如以分權化模式提名區 域立委候選人,以集權化模式提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就如同不存在一個「完美的」選舉制度一樣, 沒有絕對完美且兼具公平(fair)、效率(efficiency)的提名制度。林水波(2006)引用 W. N. Dunn(2004) 所提出的六大評估標準:效能、效率、充分、衡平、回應、及妥當,來診斷 2006 年國、民兩黨在北

executive);五、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六、全國性派系領袖(national faction leaders);七、政黨領袖決定(party leader)。

(9)

4

高兩市市長的黨內提名制度,發現現行初選制最大的問題在於往往勝選機會與黨內民主之間存在著衝 突,使得提名制度未能達成其制度的「績效」。簡言之,多數政黨都在兩極的提名制度間試圖找出平 衡點,同時亦考量公平、效率、選舉結果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等指標(Norris and Lovenduski 1995, 3; 王業立、楊瑞芬 2001, 4),尋求黨內菁英與支持群眾都能接受、且最有利於政黨團結與勝選的提名 方式,因此政黨的提名乃是深受政治環境、制度結構、菁英計算與民意趨向等因素交互影響的複雜課 題。 總之,上述有關政黨提名制度的文獻主要是從各個靜態的觀點,包括權力集中程度、公民參與程 度、及功能性評估等,來探討並分類各政黨提名制度的類型。這樣以類型學(typology)為主的分析 途徑確實有助於學者進行跨國的比較研究。但若只單純採用單一視角(譬如權力集中性)來進行跨國 比較時,由於無法涵蓋制度的各個面向,往往無法形成系統性的邏輯論述來解釋制度的成因。此外, 靜態比較分析的研究成果往往無助於解釋制度的成因與動態的變遷,因為這樣的研究只是告訴我們 CSMs 是什麼,而無法告訴我們是什麼原因造就特定的 CSMs(Field and Siavelis 2008)。

最後,就算我們採用跨國或跨時的分析途徑,試圖以較為動態的視角來探討CSMs 的成因或變遷 時,也會面臨一些限制。假設我們聚焦於一個國家政黨CSMs 變遷,或許因為該國的選制或憲政體制 固定,於是選制和憲政體制在沒有變異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探究這兩者和CSMs 之間的關聯性。然而, 這兩項制度變數卻是學者在進行跨國比較CSMs 時的重要視角。換言之,在解釋影響 CSMs 成因時, 跨國比較與跨時比較的研究成果存有不小的斷面:前者專注在解釋各國間的不同,但往往忽略 CSMs 易變動的特質;後者則只強調解釋時間因素(譬如黨際競爭與黨內競爭的態勢),對於譬如制度面差 異(譬如選制)與否影響CSMs 選擇這項跨國研究當中的核心辯論,幾乎沒有置喙的餘地。 本研究的目的是先從本國的CSMs 出發,探討影響 CSMs 變遷的因素。由於台灣民主化歷經還包 含了選制的變遷及不同層次的(中央與地方)選舉競爭,提供我們諸多視角來檢視影響選制變遷的因 素。具體來說,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兩大問題及相關子議題: 第一、 探討哪些因素造成台灣政黨CSMs 的變遷?而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性為何?利用長時期 的發展歷程為資料,是否可以建立並驗證解釋制度變遷的假設? 第二、 國外學者已試圖建立全面的分析架構,來解釋CSMs 的變遷。本計畫試圖以台灣的經驗 作為個案研究,檢討國外學者發展的架構是否適用?如果不適用,主要的原因為何?而台 灣政黨CSMs 變遷經驗是否可進一步通則化? 過去幾年來,雖然台灣政黨CSMs 持續轉變,但台灣學界對於該項議題的研究有停滯的現象。此 外,相關的跨國或跨時研究也出現斷面,研究成果甚至缺乏交集。這些都是筆者認為應該持續深耕該 議題的原因。此外,台灣的選制有其特殊性,不論是跨時(SNTV 到 MMM)也好或是過去的跨區(SNTV 下的單、複數選區)也好,都有變異,而政黨體系在東亞新興民主國家也相對建全,種種因素都讓台 灣做為個案而言,更適合探討政黨CSMs 的變遷,或選制等制度性因素變化與 CSMs 變遷之間的關聯 性。

(10)

5 三、研究方法與執行成果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與文獻探討的方式,試圖系統性地歸納解釋台灣主要政黨(即國民黨與民進 黨)CSMs 變遷的因素,並補充國外已發展的理論。由於政黨 CSMs 的擬定往往屬於選舉策略機密, 就算訪問到核心人士,訪談對象也不易說實話,許多因應當年時空背景的考量只能從旁推測。不過, 本研究並非旨在揭露政黨內部競爭秘辛,而是希冀從各類型資料歸納出政黨CSMs 變遷的主軸,並試 圖將影響政黨CSMs 因素理論化。 過去國內系統性探討台灣政黨CSMs 制度變遷的研究不多,除了王業立在其所著的比較選舉制度 各個版本中,持續更新有關台灣政黨CSMs 的變遷並提出描述性的解釋外(最新版本為 2011 年版), 近年來較全面的研究首推 Wu(2001)的研究。該研究全面分析國民黨從 1950 年至 2000 年間,在三 種不同層級的選舉當中(包括中央的立法委員、台灣省議會、及縣市長選舉),採行何種候選人選擇 機制,並總結了五項解釋國民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原因,包括社會經濟轉變、政黨意識形態轉型、 地方派系、選舉危機、及政治菁英的衝突等五項因素,並認為這五項因素對於國民黨各階段CSMs 的 選擇皆有部分影響。然而,只分析一個政黨的途徑顯然弱化了黨際競爭的重要性。的確,在 2000 年 以前,國民黨在多數選舉中始終是優勢政黨,其選擇 CSM 時或許考量黨內因素更甚於黨際因素。但 2000 年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長期優勢已不再,雖然 Wu 以一個政黨為分析主軸的研究成果對於解釋 過去國民黨 CSMs 變遷極具參考價值,但在黨際競爭激烈的今日,其研究發現的預測能力(predict power)就相當有限。觀察近年國內政黨 CSMs 制度變遷時不難發現,國民黨的 CSMs 往往仿效民進 黨的調整方向。Hazan and Voerman (2006)即指出,政黨為了在下次選舉中勝選,往往會學習對手政黨 在前一次選舉當中獲勝的策略,其中包括學習對手的CSMs,這也使得同一個國家內不同政黨的 CSMs 往往會聚合(converge)成同樣的制度。而從民進黨的角度來觀察,過去該黨參與擬定 CSMs 制度的 高階黨工和筆者訪談時即提及:民進黨制定CSMs 時,最核心的考量除了黨內競爭因素以外,如何避 免國民黨滲透、或防止國民黨影響民進黨提名人選等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總之,Wu 的研究點出了 數個影響台灣政黨 CSMs 變遷的假設,但由於途徑的限制(即只限於探討一個政黨),使得該研究成 果難以通則化。 Fell (2006)的研究則採用了較全面的分析途徑,分析台灣各政黨從 1989 年至 2005 年間 CSMs 的 變遷。具體而言,Fell 採用 Harmel and Janda (1994)針對政黨組織變遷所設定的分析架構,發現政黨內 部派系勢力消長及黨際競爭態勢這兩項主要因素可用來解釋台灣政黨CSMs 民主化的程度。該文核心 主張為,政黨領導階層為了擴大本身的利益,可能選擇採用更集權化或民主化的 CSMs。此外,選戰 失利也是政黨調整CSMs 的重要依據。該研究的主要貢獻是將影響政黨 CSMs 變遷的因素統整並概念 化,透過黨內競爭及黨際競爭的動態來解釋CSMs 變遷。不過,該研究並未觸及制度因素,譬如選制 差異對於CSMs 的影響,亦沒有具體提出黨內競爭及黨際競爭究竟影響 CSMs 的哪個層面,又或在何 種條件下兩者其中之一會主導CSMs 的變遷。總之,Fell 的研究引用國外學者的分析途徑,雖然有效 地解釋民主化後台灣政黨CSMs 為何改變,但還留下許多待解的問題。

Barnea and Rahat(2007:以下簡稱 B&R)針對政黨在改革候選人選擇機制時所考慮的變數,提 出一個整合性的架構,並據以分析二次大戰後的 55 年期間,以色列兩大主要政黨之候選人選擇機制 的變遷。他們的研究指出,政黨在制定或改革候選人提名制度時,會考量三項不同層次的因素:分別

(11)

6

為政治系統層面(political system level)、政黨體系層面(party system level)、及黨內體系層面(intro-party level)。這三個不同層面的因素各產生不同關注的焦點、具有不同的分析單位、造成不同的影響(或 解釋力)、及牽涉不同的相關因素。表一總結B&R 的分析架構,茲分述如下: 表一、分析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架構 政治系統層次 政黨體系層次 黨內體系層次 關注焦點 一般文化、社會、及 政治環境 政黨間互動(政黨 競爭) 個人、派系間互動 分析單位 政治基準(norms) 與慣例(conventions) 政黨 個人、派系 影響及解釋 1.改革的方向 2.政治上可採納的選 項 改革啟動的時間點 改革的過程及結果 可能的相關 因素 1.民主化 2.個人化 3.美國化 1.選舉失利 2.政黨醜聞 3.選舉競爭 4.政黨輪替 1.政黨領導人的競 爭及接班 2.政黨合併或裂解 3.黨內當權派與挑 戰者間的權力鬥爭 資料來源:Barnea and Rahat (2007, 378)

第一、 政治系統層面的因素,關注的焦點包括一般性的政治文化、社會、與政治環境等。譬如, 民主化後的政治大環境就會和威權時期有所不同,為了符合民主化的政治氛圍,政黨亦可 能在候選人選擇機制上擴大黨內成員之參與,提升黨內民主的程度。換言之,該層次的因 素將影響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可能變遷的方向及幅度,即決定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可能 選項。 第二、 政黨體系層面的因素,關注的焦點在於政黨競爭的態勢。譬如,當某政黨在選舉中落敗後, 自然會檢討其失敗的原因,並進而改革該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因此,政黨體系層面的變 數將影響政黨改革黨內提名制度的時機,強調上次選舉失利的經驗將成為此次改革主因。 第三、 黨內體系層面的因素則關注政黨內部的競爭與互動,包括個別核心人物(譬如所謂的「黨 內大老」)或黨內各個派系的動態平衡。而牽動黨內權力平衡的變數包括政黨領導人的競 爭與接班、政黨合併與裂解、或黨內當權派與挑戰者之間的權力鬥爭等。由於制度變革後 所建立的遊戲規則往往會產生新的贏家及輸家,在自利的預設並預期可能的輸贏情況下, 政黨內部各派系或權力中心自然會嘗試操控任何制度變革,包括候選人選擇機制的改革, 希冀成為制度變革後的贏家。於是,吾人可透過黨內權力角力這項視角,解釋政黨候選人 選擇機制改革時的過程及最終的制度選擇。 綜合而論,在 B&R 的分析架構中,首先將政治系統的因素視為是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脈 絡性系統因素,並提供制度變遷的環境。其次,在特定的政治趨勢及競爭環境下,當某政黨在黨際競

(12)

7 爭中落居下風時,該政黨改革內部制度(譬如提名制度)的時機即出現;最後,政黨內部各派系或次 級團體間的競合,則決定了提名制度改革的結果。B&R 透過上述三個層面的分析架構,成功地解釋以 色列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長期的變遷。不過,由於 B&R 的架構是針對以色列單一國家的經驗發展而 成,在政府制度(內閣制)及選舉制度沒有變異的情況下,自然忽略了在跨國比較研究當中,最為重 視的制度因素影響。此外,筆者認為,如果將選制或政府體制因素納入政治系統層次中考量,則B&R 三個不同層次因素對於提名制度的影響並非絕然遞移的關係,即並非政治系統因素影響政黨體系因素 後,政黨體系因素再影響黨內體系因素。相對地,當政治系統因素(譬如選制變遷)被視為是一項脈 絡因素的情況下,其不但影響政黨間的競爭,也同時會影響政黨內部的競爭。而黨際競爭與黨內競爭 之間亦存有互動的關係。 總之,B&R 的架構相較於過去的分析途徑更為全面,並明確解釋各個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政黨 CSMs 的變遷。然而,當我們將該架構套用在分析台灣的例子時,可以將選制變遷的因素納入其中。 事實上,Wu 或是 Fell 的研究標的皆涵蓋不同層級及選制的選舉,但兩者皆未將選制因素納入考量。 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想像,政黨在提名複數選區的議員候選人時,和提名單一選區的縣長候選人時考量 的因素肯定有所差益。的確,有的學者將選制因素與CSMs 混為一談,並預設因為選制差異會直接帶 來CSMs 的差異。譬如 Carey and Shugart (1995)在研究選制對立法行為的影響時,就將 CSMs 的差異 直接視為是選制帶來的差異,納入自變項當中。

選制不同是否影響政黨 CSMs 的抉擇?過去的實證研究並沒有定論。有的學者提出選制和 CSMs 有廣泛的關聯性(Norris 1997),甚至有學者特別指出,選區規模(district magnitude)和選票類型(ballot type)對於政黨 CSMs 的選擇有明確的影響(Epstein 1974;Czudnowski 1975),即在大選區政黨領袖 對於提名更有決定權,或是比例代表制下,全國政黨領袖更能操控提名程序。然而,不論是Gallagher 和Marsh(1988)的跨國研究,或是 Lundell (2004)及 Shomer(2012)的 Large-N 研究結果都顯示,選舉 制度與政黨提名的集中程度並無必然的關聯性。就算有,也是很小很間接。

以我國 2008 年立法委員選制變遷為例,當行之有年的「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with Multi-Member-District System,簡稱 SNTV-MMD 或 SNTV)轉變為「單一 選區兩票並立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MMM),則政黨提名的思考模式是否有所不同? 過去SNTV 下,許多選區容許政黨提名多位候選人,於是政黨評估自身再選區的實力後,提名「正確 數目」的候選人成為政黨勝選關鍵(盛杏媛 1999;Cox and Niou, 1994; Browne and Patterson, 1999);但 在目前的選制下,單一選區即佔了總席次約六成五(73 席/113 席),政黨若要贏得各區域立委選舉, 不可能在單一選區中提名超過1 人,於是提名「正確」的候選人(能夠囊括最多選票者)成為政黨追 求勝選的核心策略(Yu, Yu, Shoji 2014)。換言之,當不同選制提供的勝選動機不同時,則我們是否可 將選制視為是左右政黨提名機制變或不變的脈絡系統(contextual system)因素,如同 B&R 架構中政 治系統的因素一般?

總結過去的研究文獻,筆者認為,台灣選制多元性,就連過去的立委選舉SNTV 制度中也有諸多 單一選區,因此當我們研究台灣政黨的 CSMs 變遷時,還可改良 B&R 的研究架構,將選制因素(或 不同層級選舉)納入探討CSMs 的整合架構當中。另外,三個不同層次因素之間的影響,也應該更全 面的關照。本研究的整體架構可以圖一顯示。

(13)

8 圖一、B&R 理論架構圖的應用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四、結論及未來方向 B&R 的分析架構著重從政治系統、政黨體系、及黨內競爭三個層次中,個別因素對於 CSMs 的影 響,分別對CSMs 的改革方向、時機與結果產生形塑作用。然而,本研究改良其架構後分析台灣主要 政黨CSMs 變遷後發現,這三個層面因素的影響,並非全然直線式地單獨產生作用,而是有著不同因 素間交互影響、互相牽引的效果。特別是立委選制變遷(包括單一選區及席次減半)這個外環境系統 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對於黨際間及政黨內的競爭都直接帶來了衝擊。此外,政黨體系層次與黨內競爭 層次的因素間也會產生相互影響的作用,例如,政黨競爭的強度以及過去的選舉經驗,可能左右黨內 的領導權競爭及派系勢力消長;反之,不同的黨領導人面對政黨間的競爭與合作亦會產生相異的態度 與作法。因此對於黨內候選人提名機制的變革而言,同樣存在這種不同層面因素間交互影響的效果。 換言之,這三個層次的分析架構實存在有先後、高低之分,首要的顯然是屬於較高層次的政治系統因 素,而另外兩個層次的因素對黨內初選制度變遷的效果,都可視為是在某特定政治系統因素下的考 量。本文的分析也顯示,政治系統因素本身無法成為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充份條件,藉由 B&R 三 個層次的整合分析架構使得我們在分析個案時不至於以偏概全,有助於我們將不同層次的因素連結起 來,提出更全面的解釋。 另外,過去台灣探討CSMs 變遷的相關研究多先以時間切割,從時空觀點來探討變遷的主因。雖 然該分析途徑比較能夠詳細的描繪出各時期政黨 CSMs 的變遷歷程,但也容易讓整個變遷歷程片段 化,使得研究發現見樹不見林。本研究歸納訪談結果及文獻分析,針對台灣主要政黨的CSMs 變遷, 層次 因素 影響 政治系統 民主化 選制變遷 提名制度 改革方向 政黨體系 競爭經驗 政黨醜聞 提名制度 改革時機 黨內體系 領導競爭 派系消長 提名制度 改革結果

(14)

9 有以下三點觀察與一點結論: 第一、 民主化潮流的確帶動政黨CSMs 更加分權化。不過,由於兩大主要政黨皆非強烈的意識 型態政黨,當分權化並未建立在堅強的黨員體系上時,分權化的過程產生更大的黨內競 爭危機,譬如兩黨皆有的人頭黨員問題。 第二、 黨際競爭應先從長期的在野黨觀點來看。民進黨做為長期的在野黨,從90 年代以來,主 要的目標就是極大化選票,推出最可能勝選的候選人參選,與國民黨競爭。由於民進黨 過去並沒有長期的地方實力,在沒有傳統地盤的情況下,民進黨更有動機將CSMs 直接 訴諸基層民意。 第三、 黨內競爭則應從長期的執政黨觀點來看。國民黨做為威權時代以來即長期執政的政黨, 自民主化以來,該黨成員就因路線差異不斷地分裂(譬如90 年代中的新黨及 2000 年的 台聯)。此外,由於國民黨過去中央與地方二元恩庇侍從體系的背景,使得國民黨中央與 地方成員有相當不同的選舉思惟,即黨的忠誠擁護者(譬如黨員)和黨的一般支持者有相 當大的落差。也正因內部異質性大,當國民黨在思考候選人甄補時,黨內各勢力競爭壓 力始終是該黨最大的難題。 綜合來說,基於第一點,我們會看到更分權化的 CSMs,不論是哪個主要政黨,都潮著分權化的 方向前進。針對第二點,我們看到民進黨在90 年代中首度使用開放初選(如 1996 年總統大選)及之 後採全民調規則,皆旨在找出「最有實力當選」的人,來強化該黨競爭力。每次選舉失敗,只是讓他 們更加開放,找尋更有民意基礎的候選人(除了2008 年,民進黨執政時期例外)。針對第三點,國民 黨在台灣民主化後,由於始終找不到如威權時期真正的「仲裁者」,使得他們必須一步步地將候選人 甄補的決定權交給「外部單位」(譬如一般選民),來解決黨內競爭的紛爭(譬如中央與地方派系的落 差)。於是,國民黨在每次敗選後CSMs 的改革方向都是「內部問題外部化」,也是訴諸基層民意,使 得其CSMs 逐漸和民進黨靠攏。 因此,民進黨與國民黨雖然制定CSMs 時的思惟有所差異,但最後產生的制度卻殊途同歸,原則 上都朝分權化發展。儘管民進黨在執政時,曾採用過緊縮的CSMs(譬如排藍民調),試圖減少選擇者 (selectorate)。不過,當時民進黨緊縮其 CSMs 主要是黨內競爭的結果,並非選舉失利後的產物,算 是唯一例外的情形。總之,本研究獲得的結論是:優勢政黨的CSMs 強調解決黨內競爭衝突,劣勢政 黨的 CSMs 強調強化黨際競爭力。而改革 CSMs 的時機,如同 B&R 指出的,通常都發生在政黨選舉 失利時。繼之則是根據選舉失利的因素,產生新的黨內競爭態勢與派系重組,進而改革原有的候選人 甄補制度。至於選舉制度所產生的效果,我們認為,就算選制不是決定CSMs 的核心因素,但不可諱 言,該因素還是有催化效果,譬如選制從SNTV 改成單一選區制會使得找出「最有實力當選」的人更 為重要,也使得基層民意參與政黨CSMs 有了更強的正當性。

(15)

10 參考文獻 中文 王業立,1996,〈我國政黨提名政策之研究〉,《政治學報》,第二十七期,頁 1-36。 王業立,2011,《比較選舉制度》(6th edition),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業立、楊瑞芬,2001,〈民意調查與政黨提名--1998 年民進黨立委提名與選舉結果的個案研究〉,《選 舉研究》,第八卷,第二期,頁1-29。 吳重禮,1999a,〈國民黨初選制度效應的再評估〉,《選舉研究》,第五卷,第二期,頁 129-160。 吳重禮,1999b,〈我國政黨初選制度的效應評估〉,《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十卷,第一期(社會科 學分冊),頁93-130。 吳重禮,2002,〈民意調查應用於提名制度的爭議:以 1998 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民主進步黨初選民 調為例〉,《選舉研究》,第九卷,第一期,頁81-111。 初文卿,2003,〈黨員投票與民意調查兩階段初選之互補與互斥效應--以 2002 年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 步黨高雄市議員提名初選為例〉,《理論與政策》,第十六卷,第四期,頁129-151。 施正鋒,2006,〈由北高市長候選人的產生看民進黨的提名制度〉,《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時事評論),頁169-178。 徐永明,2007,〈2007 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評析〉,《臺灣民主季刊》,第四卷,第二期(時事 評論),頁151-171。 徐永明、陳鴻章,2002,〈老狗學把戲:立委選舉政黨提名的有效性〉,《東吳政治學報》,第十五期, 頁87-121。 盛杏湲,1999,〈政黨配票與候選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 的分析〉,《選舉研究》,第五卷,第二期,頁73-102。 英文

Barnea, Shlomit and Gideon Rahat, 2007 “Reforming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 Three-Level Approach,” Party Politic, 13(3): 375-394.

Browne, Eric and Dennis Patterson (1999) “An Empirical Theory of Rational Nominating Behavior Applied to Japanese District Elec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9: 259-289.

Carey, John and Mattew Shugart. 1995. “Incentives to Cultivate a Personal Vote: A Rank Ordering of Electoral Formulas.” Electoral Studies 14: 417-39.

Crotty, William, and John S. Jackson Ⅲ, 1985. Presidential Primaries and Nomination. Washington, D.C.: CQ Press.

Cox, Gary W. and Emerson Niou. 1994. “Seat Bonuses under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Evidence from Japan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26: 221-236.

Czudowski, Moshe M., 1975. “Political Recruitment.”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2,

Micropolitical Theory, Reading, eds.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MA: Addison-Wesley.

Dunn, W. N., 200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3rd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Epstein, Leon. 1967. Political Partie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New York: Praeger.

Fell, Dafydd. 2006. “Democratiz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in Taiwanese Political Parties.” Journal of

Electoral Studies 13(2): 167-98.

(16)

11

Research Note,” Party Politics 14(5): 620-39.

Gallagher, Michael and Michael Marsh eds. 1988. Candidate Sele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Secret Garden of Politics. London: Sage.

Gallagher, Michael. 1988a. “Introduction.” In Candidate Sele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Secret

Garden of Politics, eds., Michael Gallagher and Michael Marsh. London: Sage.

Gallagher, Michael. 1988b. “Conclusion.” In Candidate Sele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Secret

Garden of Politics, eds., Michael Gallagher and Michael Marsh. London: Sage.

Rahat, Gideon, and Reuven Y. Hazan. 2001.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Party Politics 7(3): 297-322.

Harmel, Robert and Kenneth Janda. 1994.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arty Goals and Party Chang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6(3): 259-87.

Hazan, Reuven Y., and Gideon Rahaṭ. 2010. Democracy within Parties: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nd

Their Political Consequen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zan, Reuven Y. and Gerrit Voerman. 2006. “Electoral System and Candidate Selection,” Acta Politica 41: 146-162.

Hellmann, Olli. 2014. “Outsourcing Candidate Selection: The Fight Against Clientelism in East Asian Parties,” Party Politics 20(1): 52-62.

Huckshorn, Robert. 1984. Political Parties in America. California: Brooks/Cole.

Lundell, Krister. 2004. “Determinants of Candidate Selection :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arty Politics 10(1): 25-47.

Norris, Pippa. 1997. Passages to Power: Legislative Recruitment in Advanced Democrac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ris, Pippa, and Joni Lovenduski. 1995. Political Recruitment: Gender Race and Class in the British

Parliament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nney, Austin. 1981. “Candidate Selection.” In Democracy at the Polls, eds. David Butler, Howard R. Penniman, and Austin Ranne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8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ich, Roland. 2007. Pacific Asia in Quest of Democracy. Boulder, Co: Lynne Reinner Publishers, Inc. Rigger, Shelly. 2003. “Political Science and Taiwan’s Domestic Politics.” Issues and Studies 38(4): 49-92. Schattschneider, E. E., 1942.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ott, Ruth K., and Ronald J. Hrebenar. 1984. Parties in Crisis: 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 Wiley & Sons, Inc.

Shomer, Yael. 2012. “What affects Candidate Selection Process? A Cross-National Examination,” Party

Politics (forthcoming, available on internet version).

Wu, Chung-li. 2003.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Kuomintang’s Candidate Selection System,” Party Politics 7(1): 103-118.

Wu, Chung-li and Dyfadd Fell. 2001. “Taiwan’s Primar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23-45.

(17)

12

Polling Primary and Kobo under the New Electoral Rules in Taiwan and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

(18)

1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日期:105 年 2 月 29 日 一、參加會議經過 本人於研討會(8/31 上午)發表利用本研究計畫初步獲得的總體及訪談資料,發表篇名為 “The Impacts of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on Inter- and Intra- Party Competi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共同作者為日本學習院大學(Gakushuin University)的庄司香(Kaori Shoji)教授。該文主 要說明台灣的民調初選及日本的公募制度這兩項黨內甄補候選人的機制如何促使政黨體質的改變,並 討論這些機制對於政黨黨際競爭又造成怎樣的影響。兩位評論人,包括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UNY, Binghamton University)的 Robin Best 教授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的 Cynthia Kaplan 教授皆認為,本研究需要補強更多的經驗證據,特別是日本的部分,需要

加強訪談資料。另外,本文比較的架構也需要更進一步釐清。 8/29-30(週五及週六)分別參與了三場與自身研究較為相關的研討會,包括 8/29 上午所舉行,預 測美國期中選舉的討論會,並與該討論會論文發表人之一、過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之一 Robert Erikson 碰面。當天稍晚也和另一位過去的指導教授 Robert Shapiro 見面,向他報告近來研究成果。8/30 上午參 加了調查研究方法的研討會,其中來自日本的學者加藤教授所發表的如何利用無反應選項預測政治參 與一文另人印象深刻。下午則參加了巨量資料分析、因果推論、及形式理論在政治學中的應用之座談 會。該座談會集合多位重量級學者討論上述三種研究方法在政治學中應用的現況及未來發展的前景。 二、與會心得 此次前往參與美國政治學會年會最主要的收獲,是本論文發表在比較政治相關的研討會場次。 由於本研究是跨國研究,與會的學者也皆是研究其他各國政黨體制的專家,非局限於台灣研究的學 者,使得本人有更多的機會,和其他研究不同國家政黨制度的學者交流。另外,由於許多重量級學 者都會參與美國政治學會年會,這也使得本人有機會參加他們的論文發表場次,聽取第一手、最新 的研究成果。 三、發表論文全文或摘要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nd Inter-/Intra-Party Competitions:

A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計畫編號 NSC 103-2410-H-004-059-SSS 計畫名稱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出國人員 姓名 俞振華 服務機構 及職稱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會議時間 103 年 8 月 29 日至 103 年 8 月 31 日 會議地點 美國華盛頓 會議名稱 (中文)2014 年美國政治學會年會

(英文)2014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R)

發表題目

(中文) 候選人選擇機制與黨際、黨內競爭的關係

(英文) The Impact of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on inter-and Intra-party Competitions: A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19)

2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wo innovative ways adopted by the major parties in Taiwan and Japan to select their district-level candidates for legislative elections. In Taiwan, the polling primary (i.e., telephone poll) has become the default system that the two major parties, the Kuomintang (KMT) and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use to nominate their candidates for almost all levels of elections. In Japan, ‘kobo’ (i.e., open recruitment) has, by now,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 not just for the two major parties, the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 (DPJ) and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but also for some newly emerging third parties such as the Japan Restoration Party – when searching new blood for both Lower and Upper Houses. Both innovations opened up the parties’ candidate selection processes without substantial intra-party democratisation—specifically, the former institution focuses on increasing selectorates while the latter pays attention to increasing the candidate pool. From viewpoints of inter- and intra- party competitions, we argue that both innova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arties’ winning strategies with respect to the electoral and constitutional systems. 四、建議 美國政治學會年會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政治學會年會,幾乎世界一流的學者都會參 與。建議台灣學者應該多與國外學者合組 Panel,並儘量從跨國研究入手,才能更加擴展台灣本土 研究與國際研究接軌。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無 六、其他 無

(20)

1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日期:105 年 2 月 29 日

一、參加會議經過

此次參與 2015 年美國政治學會年會,主要是發表 “Change and Continu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Partisanship in Taiwan, 1996-2014”一文。此次研究者參與了 Conference Group on Taiwan Studies,論 文的評論人為 Stanford University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的研究員 Kharis Templeman 博士。評論人除了肯定研究者的論點外。還提供了詳盡的修改意見,並點出了本研究分 析模式的限制。

二、與會心得

美國政治學年會是研究者幾乎每年都會參與的會議,研究者今年除了發表論文外,還參與了 Conference Group on Taiwan Studies 的另一個 Panel 及晚會餐宴。另外,研究者還參與了數個 Panel, 主題包括大數據分析、選舉預測、政黨組織等,瞭解目前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發展。最後,研究者 也利用此次在舊金山開會的機會,與 Stanford University 的 Larry Diamond 見面,商討政大選舉研 究中心與 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on Democracy, Development, and the Rule of Law 合作,定期出版 有關台灣研究之研究通訊(newsletter)的可行性。

三、發表論文全文或摘要

Change and Continu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Partisanship in Taiwan, 1996-2014

Abstrac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holars of Taiwanese politics hav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n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Yet, only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s/trends of identity measures. This paper pools the data collected b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s Election Study Center between 1996 and 2014 (i.e., more than 300, 000 samples) to examine the two trends of national identity measures—namely, ethnic identity and attitudes toward future cross-strait relations. Additionally, we use such longitudinal data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artisanship in Taiwan.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threefold: first, the change of ethnic ident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preferences on the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ssue. Second, ethnicity (senji), the long-term factor that has been used to define

計畫編號 103-2410-H-004-059-SSS 計畫名稱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出國人員 姓名 俞振華 服務機構 及職稱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會議時間 104 年 9 月 3 日至 103 年 9 月 6 日 會議地點 美國舊金山 會議名稱 (中文)2015 美國政治學會年會

(英文)2015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發表題目

(中文) 台灣政黨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變遷:1996-2014

(英文) Change and Continu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Partisanship in Taiwan, 1996-2014

(21)

2

political cleavages in Taiwan, still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Third, we argue that the "sorting effect" of national ident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to consolidate Taiwan’s party configuration as well as to create clear geographic divisions such as North vs. South.

四、建議 近年美國政治學會年會的規模持續瘦身,使得學者們投稿被接受的機會下降。研究者認為,台 灣學者與其單打獨鬥,不如以跨國合組 Panel 的方式,依主題與他國提案,被接受的可能性還比較 高。因此建議明年若要參與美國政治學會年會應提早準備,與國外學者(譬如日韓相關學者)先 協調,以 Panel 的方式投稿,增加入選機會。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無 六、其他 無

(22)

科技部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6/03/02

科技部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計畫主持人: 俞振華 計畫編號: 103-2410-H-004-059-SSS 學門領域: 政治理論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23)

103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俞振華 計畫編號:103-2410-H-004-059-SSS 計畫名稱: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以台灣為例 成果項目 量化 單位 備註(質化說明 :如數個計畫共 同成果、成果列 為該期刊之封面 故事...等)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 已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國內 論文著作 期刊論文 0 0 100% 篇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專書 0 0 100% 章/本 專利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件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技術移轉 件數 0 0 100% 件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碩士生 2 2 100% 人次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專任助理 0 0 100% 國外 論文著作 期刊論文 0 0 100% 篇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2 2 100% 於2014及2015年 美國政治學會年 會各發表一篇論 文 專書 0 0 100% 章/本 專利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件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技術移轉 件數 0 0 100% 件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碩士生 0 0 100% 人次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專任助理 0 0 100% 其他成果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 成果如辦理學術活動 、獲得獎項、重要國 際合作、研究成果國 際影響力及其他協助 取得有關日本政黨候選人甄補訪談資料計七份

(24)

產業技術發展之具體 效益事項等,請以文 字敘述填列。)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科 教 處 計 畫 加 填 項 目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25)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100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100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值

(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字為限)

研究的主要目標

本研究旨在建立解釋台灣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分析架構,並驗證相關假

設。具體而言,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兩大問題:第一、探討哪些因素造成台灣

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變遷?而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性為何?第二、以台灣的

經驗作為個案研究,檢討國外學者發展的架構是否適用?而台灣政黨候選人擇

機制的變遷經驗是否可進一步通則化?本研究改良Barnea and Rahat

(2007)的分析架構,從政治系統、政黨體系、及黨內體系等三個不同層次及其

之間的關聯性,來探討台灣主要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主因。

計畫未達成部分

原本研究者要訪談更多政黨工作人員,但成效並不好。特別是地方黨部人員

,研究者往往無法直接訪談到關鍵人員,且訪談時聽故事的成份遠比獲得系統

性的資訊還多很多。

學術成就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國外理論在本國的適用性。透過修正Barnea and Rahat

(2007)探討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的分析架構後,本研究歸納以下三點,做為解

釋台灣主要政黨候選人選擇機制變遷的因素:

(26)

外,屬於政治系統的因素如選制變遷,對於候選人選擇機制就算沒有決定性的

影響,但仍有催化機制改造的作用。譬如: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制之後,對

於政黨而言,找出「最有實力當選」的人更為重要,這也使得基層民意參與政

黨候選人選擇機制有了更強的正當性。

第二、政黨改革候選人選擇的時機,通常都發生在政黨選舉失利時。而某政黨

在選舉失利時,也通常是黨內勢力重組時,並藉以鏟除原本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因此,黨際競爭與黨內競爭這兩項因素會依序決定候選人選擇機制改革的面

貌。

第三、優勢政黨的候選人選擇機制強調解決黨內競爭衝突,劣勢政黨的候選人

選擇機制則強調強化黨際競爭力。以台灣來說,這兩個不同的關注面所設計的

制度卻殊途同歸,即擴大更多基層民意參與。

技術創新

本計畫的技術創新較缺乏,主要是採較質性的方法,探討一個重要但不是很容

易研究的議題。畢竟政黨屬於自發性團體,其內部訂定提名機制的過程往往不

像政府制定法令時那般透明。有些政黨甚至將提名機制列為機密,不得對外公

開,也不願意將黨內競爭的各項合縱連橫攤在陽光下。因此,雖然如何訂定提

名機制是探討政黨組織、政治策略、及黨內競爭的核心課題,但由於政黨內部

資料不易取得,各類型實證研究也就難以展開。

社會影響

政黨是否能夠提名「適當」(包含質與量)的候選人參與選舉,不僅影響到政

黨是否能贏得勝選,更決定著一個民選公職人員的水準、政治菁英的甄補、國

家的政策方向與政治的運作。由於政黨如何提名候選人對於民主國家的重要性

不言可喻,其對國家的政黨政治與民主政治發展皆有深遠的影響。更全面地瞭

解我國主要政黨候選人甄補機制的變遷,有助於我們瞭解台灣民主化的脈絡

,也更有助於擴展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之間比較政黨的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

 Create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and exchang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

 Create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for the purpose of sharing and exchang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view of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