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教育研究者當前面臨的挑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學教育研究者當前面臨的挑戰"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3

數學教育研究者當前面臨的挑戰

1 陳榮治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摘 要

本文是作者最近幾年,在美國參與課程研究計劃的一些心得分享。雖然國內 與國外教育制度並不完全相同,但各國教育制度不斷革新,向上提昇,確是世界 潮流。例如:在國內,教育部於九十二年,公佈國民中小學數學課程綱要。在美 國,NCTM(2000) 公佈了「學校數學的原則和標準」,接著 2001 年,布希政府通

過了「把小孩帶上來」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記作 NCLB)等等。凡此種 種革新及政策,究竟如何影響老師的「教」及學生的「學」?則需透過嚴謹的科 學化「研究」加以探討及確認,由此可見「研究者」角色的重要性。當然,「研 究對象」的合作也很關鍵。 基本上,我們的計劃主要是想進一步探究美國中等學校數學課程(含教科書) 與學生學習成就上的相關性。本文簡述我們執行計劃時所遭遇的一些真實挑戰, 並分享一些看法。在美國政府推行 NCLB 法案後,由於對學校及各級行政單位, 被課以學生學習成效連帶之責,以致於多少阻礙了研究者與各級學校、基層老師 間一些積極主動的合作意願。在台灣,由於各校升學競爭壓力大,所以大環境對 研究者的挑戰類似。筆者希望藉由這份數學教育專業刊物的傳遞,讓學校及數學 老師們瞭解問題與挑戰,喚起大家重新思維,樂於合作,朝雙贏方向努力,以創 造國內日後更佳的數學教育研究環境,進一步更用研究成果,引導新政策上路, 造福下一代。 關鍵詞:學習期望、把小孩帶上來、強化責任制、科學化研究、標準版。 1 文中所談的挑戰,來自中等學校數學課程研究計劃**,承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補助(補助號碼: R303T010735),在此謹表謝意。然而文中內容,純屬作者看法,不必然反映其政策或立場。 **本計劃總主持人為 Dr. Barbara Reys and Dr. Robert Reys,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USA.

(2)

壹、 前言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數學教育普遍受到重視,許多改革持續發生,課程方面 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現今每一年級的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數學?很多課程標準, 都把「學習期望」明確化,這是嶄新的趨勢 (教育部,2003;Reys, Dingman, Sutter & Teuscher, 2005)。而且,如果我們仔細檢視現今國內外教科書的習題,將不難 發現:過去機械式的練習題,已多數被靈活性的思考題所取代。同理,評量方面 也相對受到影響。事實上,課程、教學與評量本來就是環環相扣。 「把小孩帶上來」這個法案,明訂各校需要報告學生的學習表現,因此,增 加各校的壓力,亦即;各學校都希望能夠迅速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這個法 案凸顯的一個基本精神是「更強化的連帶責任制」,包括強制性的要求各學區採

用 「地區性報告卡」(local report cards),此報告卡需明載每個學生在各學區及各 校內對於州政府舉辦的各種評量表現資料,而且,小孩就讀的學校,如果被評定 為需改進的學校時,各學區必須通知家長,給予老師及學校行政人員適度壓力, 以便他們能夠更用心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萬一小孩就讀的學校都沒有改進, 家長也可以選擇將小孩轉到比較好的學校去就讀。 再者,這個法案要求地方政府和學校要妥善利用補助基金,專款專用,老師 在課堂上更要善用科學化研究出來的有效教學方法及策略。這裡所謂的科學化研 究,指的就是應用嚴格的、系統的和客觀的程序去獲得可靠的、有效的相關結果 或知識之研究。(請參閱 http://www.ed.gov/nclb/landing.jhtml). 如此一來,難怪許多學校及老師,汲汲尋找所謂的有效方法及策略。回想筆 者參加 2003 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RA)年會中,Whitehurst (2003) 博士當時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演講中就提到:許多學校行政 人員,迫切想知道市面上有哪些可用的數學教材,能快速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 基於聯邦政府政策上的要求與各級學校的迫切需求,因此,政治領導人及提 供研究資金的機構,都站出來鼓勵及支持學術單位從事相關研究,尤其是科學化

(3)

5

研究的結果(NRC, 2002, 2004) 更被視為各學校能否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的偏方。 照理說,這樣的環境,看起來是絕佳的機會,催化研究者踴躍提出研究計劃, 好好探索數學教育諸多問題之根源所在,以便讓各級學校教師,進一步明白如何 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或許也因如此,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 的研究委員會呼 籲大家:行動的時候到了(Time is ripe for action)! 因此,提議「研究行動方案」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ction, Middleton, et al., 2004)。

事實上,若從深一層檢視,NCLB 法案中的「強化責任制」以及一般教育資 訊的透明公開化,都可能阻礙各級學校與研究者的合作意願,顯然一些學校並不 是很樂意師生分心來配合演出,我們可以理解學校的思維,他們一方面擔心研究 者為搜集資料而影響該校的正常教學,另一方面,可能也不喜歡研究者拿該校的 學生表現與其他學校的學生表現,比較孰優孰劣?同時,很多學校也沒有足夠耐 心,等待研究者的最後結果出爐,提供可能解答或偏方,來獲得好處。坦白說, 很多學校尋求問題解答或偏方的普遍期望是「立即的獲得有效的策略」,以便立 竿見影,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下述實例就是我們的經驗: 在 2002 年,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資助我們研究小組經費(美金$1,200,000), 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此研究主要目的,是檢視中等學校老師使用數學 教科書情形,並探討其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性。我們需要使用不同教科 書的中等學校來參與,其中,一種教科書稱為標準版(Standards-Based),是國科 會資助學術單位研發出來的教材(Reys, Robinson, Sconiers & Mark, 1999)。 另一 種教科書稱為民間版(Commercial Version),也就是市面上各書商自行開發及推銷 的教材。最初,我們依據一些樣本抽樣指標,經過幾個月的討論與聯繫,最後, 我們選定 11 所中等學校,分布在美國六個州,包含約八十多位數學教師及四千 多位學生,參與這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

(4)

當我們根據一些指標,選取可能的學校,來參與這個計劃時,我們曾經努力 化解疑慮,試圖說服一些學校,卻面臨很多阻礙。通常,很多學校會提出一些問 題如下:需要花費我們老師多少時間配合?需要花費我們學生多少上課時間?學 校及老師能獲得哪些好處?研究結果如何公佈?等等。待我們詳細回答他們提出 的問題後,往往不少學校都打退堂鼓,不願意參加。例如:我們擬定每年春天, 學校需要安排兩天,進行年度的評量測驗,由我們提供統一試題,考完後收回, 再由我們統一集中閱卷。很多學校一聽到學生要接受測驗,態度往往就趨於保 留。雖然,我們也承諾提供學校及老師一些小額經濟上補助,但許多學校(約三 分之二)仍然拒絕。 絕大多數學校拒絕參與的一個主因,是關心如何公佈學生的評量結果?在哪 兒公佈?換言之,擔心學生的評量結果萬一欠佳,可能影響校譽,甚至惹來家長 不滿,這些顧慮,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一般而言,學校的行政人員及老師, 都不喜歡時下流行的以學生的成績優劣,來替學校貼標籤。因此,我們承諾研究 報告中,每一所參與的學校及老師,一定都保持匿名方式。 再舉例來說,我們接洽一位任教於郊區一所大型學校的數學科科主任,討論 參與我們研究計劃的細節。本來,他徵詢學校數學老師後的反應是普遍支持的, 所以他建議教務主任能參加我們的研究計劃,然而,一陣子過後,原教務主任換 人,新主任上台,欲重新評估再決定。新主任希望我們再一次到該校提供簡報, 所以我們也認真配合照辦。不料,事後該校決定不參加。甚至,我們後來進一步 得知,該校也決定使用不同版本的數學教科書,而原先我們接洽的科主任也離職 了。這些都是活生生的實例,也說明了「變化」可能隨時隨地發生,而這些變化 對整個研究計劃也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困擾或衝擊。

參、 搜集與分析學生的評量測驗資料之挑戰

(5)

7

上,評量測驗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選擇題型式(我們稱為 The TerraNova Survey), 可用電腦協助計分,所以快速又準確。第二部分是非選擇題型式(我們 稱為 The Balanced Assessment),必需仰賴人工閱卷來計分。這些考試題目,均 由美國專業的數學評量資源服務機構所研發,所以選題嚴謹,通常都具備一定的 信度和效度。 每年為了批改四千多份的非選擇題試卷,我們聘請許多在職數學老師,集中 講習三天,針對每一小題如何計分,由研發機構測驗專家,向所有閱卷人員詳細 說明計分要領,務使每一位閱卷者,給分標準儘可能趨於一致,減少誤差。 在此,值得一提的挑戰,包括其一:非選擇題誠然增加我們很大人力負擔, 不過,現今評量的題型趨勢,顯然朝著選擇題(Multiple Choice),簡答題(Short Constructed Response),及延伸題(Extended Constructed Response)方向發展,一般 主要認為非選擇題常具有較高的鑑別度,比較適宜評量學生的思考方式或理解程 度。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參與的學生人數愈多,挑戰性也就愈大。 其二:過去年代,學校常把這類標準化測驗分數,視為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 或老師用於改進教學,但如今標準化測驗成績,卻常被視為學校之間的辦學優劣 指標,或用來衡量學校老師教學的有效性,難怪有些學校及老師會猶豫不決是否 參加?需不需要自討苦吃? 其三:一些學校行政人員及老師,基本上是懷有抗拒的態度,尤其比較資深 的老師,一般寧願安於現狀。尤其針對學生要接受評量這件事,似難釋懷。直覺 上,他們認為:可能因參與這項研究,而需增加承受「辦學不力」或「教學效率 不佳」 之風險。記得有一位主任就率直地說:他認為參與這項計劃,簡直有害 無益。也因為如此,我們更需努力說服他們,提昇視野,就長遠來說,如果將來 大家都能分享研究成果,那麼他們的貢獻,肯定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再三強調研 究的「主要目的」,並保證對於研究結果,一定慎重處理。

肆、 捕獲老師教學實景之挑戰

(6)

老師在學校的責任,包羅萬象,例如:維持與經營學習環境,設計適當的教 案,引導學生探索問題並適時佈題,批改學生作業,進行評量考查,與扮演溝通 橋樑等等。至於參加類似的研究計劃活動,雖然研究人員非常需要他們的協助, 但坦白說,我們知道通常並不是基層老師最優先或必要的職責。 參與我們研究的老師們,需要配合我們的規劃,做一些額外工作,包括填寫 調查表,記錄上課進度,接受我們面談等等,其中最大的干擾是定期接受我們研 究人員實地教學訪視。部分老師不諱言的說,現場教學訪視帶給他們壓力,他們 憂心研究人員評量他們的教學表現,也有老師承認:定期的教學訪視,帶給她失 眠和不快。但整體而言,多數老師還算坦然接受。 事實上,我們研究人員希望老師們儘可能用平常心看待訪視活動,不要特別 地準備或變更任何既定的教學活動,我們不希望老師因為我們的造訪,就刻意讓 整個教學過程,格外精彩起來。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我們研究人員事先並不告知 老師,究竟我們在課堂上要搜集哪些資料(Weiss et al., 2003)?

伍、 結語

不可諱言地,研究者與其研究對象之間的協同合作,通常是使該研究能否成 功達成很重要的關鍵。因此寄望,研究人員與其研究對象都應體認彼此的重要角 色,相輔相成。唯有基層老師樂意協助,才能完成科學化研究。同時,科學化的 研究成果,也可提供老師運用,以達成更有效的教學(Wilson & Blank, 1999)。為 活化如此的循環系統,雙方在新時代,都需注入新思維,兩者之間不能疏離,才 能互蒙其利,從而引導新的政策上路(Valverde, Bianchi, Wolfe, Schmidt & Houang, 2002)。不過,現在研究群體與資助單位,也需了解的事實是:目前大環境下, 許多學校及基層老師,樂於參加研究的意願及彼此的信任感均逐漸降低,這似乎 是普遍現象。

(7)

9 息報導」上的呼籲做結論: 讓我們創造新資源,擺進有用的資訊,給那些負責學生學習者的手中! 讓我們創造新的機制,請求研究群體,解答我們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讓我們用(科學化的)研究成果,指引有關改進教與學的政策之擬定! 讓我們擴展個人或機構為一群體,使其研究重點擺在教學與研究兩者之連 結!

參考文獻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Middleton, J.A., Dougherty, B., D’Ambrosio, B., Gutstein, E., Hala, M., Heid, M.K.,

de Loach-Johnson, & Reys, R. (2004).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ction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Beginning the discuss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5(2), 74-80.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2001). Public Law No. 107-1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policy/elsec/leg/esea02/index.htm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2).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mmittee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 Research. Shavelson, R.J., & Towne, L., Editors. Center for Education. Division of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4). On Evaluating Curricular Effectiveness: Judging the Quality of K-12 Mathematics Evaluations. Committee for a Review of the Evaluation Dat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NSF-Supported and Commercially Generate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 Mathematical Sciences Education Board, Center for Education, Division of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8)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Reys, B., Robinson, E., Sconiers, S., & Mark, J. (1999). Mathematics curricula based on rigorous national standards: What, why, and how? Phi Delta Kappan, 80(6). Reys, B.J., Dingman, S., Sutter, A., Teuscher, D. (2005). Development of state-leve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documents: Report of a survey. Prepared by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vailable:

http://www.mathcurriculumcenter.org/news.html.

Seeley, C. (2005). Using research to improve teaching. The NCTM News Bulletin, 41(8), 3.

Valverde, G.A., Bianchi, L.J., Wolfe, R.G., Schmidt, W.H., & Houang, R.T. (2002). According to the book: Using TIMSS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lation of policy into practice through the world of textbooks. Kluwer Academic Pub., The Netherlands. Weiss, I.R., Pasley, J.D., Smith, P.S., Banilower, E.R., & Heck, D.J. (2003). Looking

inside the classroom: A study of K-12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hapel Hill, NC: Horizon Research, Inc.

Whitehurst, R. (April, 2003).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New wine, new bottl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rschstat/research/pubs/ies.pdf. Wilson, L.D. & Blank, R.K. (1999). Improv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using results

from NAEP and TIMSS.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State Education Assessment Center.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Personal, social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Integrated

• Strange metal state are generic non-Fermi liquid properties in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s n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 Kondo in competition with RVB spin-liquid provides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Taiwan SPIN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The mixed state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z [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Module C: Verbs Connoting the Levels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CTCM) was established in 1992 within TUTCM..  It is in TUTCM where

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 Hong Kong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2007). Technology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 discrete time and discrete state space – continuous time and discrete state space – discrete time and continuous state space – continuous time and continuous state space..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