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長期助眠藥物使用之心理機轉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長期助眠藥物使用之心理機轉探討"

Copied!
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末報告

長期助眠藥物使用之心理機轉探討(第3年)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計畫 計 畫 編 號 : MOST 101-2410-H-004-082-MY3 執 行 期 間 : 103年08月01日至104年07月31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楊建銘 共 同 主 持 人 : 李信謙 計畫參與人員: 學士級-專任助理人員:杜郁婷 學士級-專任助理人員:陳怜均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詹雅雯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蕭帆琦 博士後研究:任純慧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1.公開資訊: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否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1 日

(2)

中 文 摘 要 : 長期使用助眠藥物而難以停藥是臨床上失眠患者常見的現象,然而 少有研究探討其機制。本計劃參考其他物質成癮的理論模式,對於 助眠藥物長期使用的心理機制進行兩個研究,分別由對於藥物使用 的認知信念的角度以及長期用藥後產生的渴求 (craving) 現象加 以探討。研究一以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為架構,編製助眠藥物之認知信念與用藥意圖量表,探討對於藥物 的態度、主觀規範以及覺知行為控制對於停藥意圖的影響,檢視此 意圖是否能預測藥物實際使用的情形;除此之外,也參考過去物質 成癮之理論與相關量表,編製助眠藥物渴求量表,藉以瞭解個體對 助眠藥物之渴求程度是否在行為意圖到實際用藥行為之間具有可能 的中介效果。本研究透過失眠患者的訪談,以及諮詢專家的意見 ,完成助眠藥物之認知信念與用藥意圖量表及助眠藥物渴求量表之 編製,以及問卷之信、效度考驗,並招募 356位失眠並長期服用助 眠藥物之受試者,追蹤用藥 18 個月。研究結果以計畫行為理論的 架構分析顯示,知覺行為控制對於用藥行為意圖有最高的預測力 ;而加入渴求為調節變項後的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則顯示渴求程 度對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行為呈現負向調節效果。研究二則招募 19位長期用藥的失眠患者探索對助眠藥物的渴求現象,根據Baker等 人 (2004) 提出的負增強情感處理模式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探索負向情緒對於渴求及認 知歷程的影響。研究要求受試者至實驗室,藉由誘發挫折情緒,測 量其主觀渴求程度、事件相關電位測量的注意力偏誤、對藥物線索 產生的自主神經系統激發反應,以了解負向情緒對於用藥的渴求的 影響,結果顯示P300與SPW振幅皆與其對藥物的主觀渴求程度呈正相 關,而助眠藥物及睡眠相關的刺激所引發的P300振幅較中性刺激所 引發的振幅大,助眠藥物線索所引發的SPW也較中性線索更為持續。 然而,負向情緒的誘發並沒有出現預期中對於渴求及注意力偏誤的 影響。整體來說,研究結果支持助眠藥物使用並非單純是理性判斷 下的決策行為,而會受到情境因素及渴求的影響。因此,臨床上協 助長期助眠藥物使用者停藥,必須評估情境及渴求的影響,並針對 這些因素發展出因應的策略。 中 文 關 鍵 詞 : 失眠、助眠藥物、停藥、計畫行為理論、渴求、注意力偏誤 英 文 摘 要 : It is comm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to use

hypnotic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and find it difficult to stop using them. There are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addressed this phenomenon in comparison to studies on the dependence of other substances. The current project includes two studies that a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long-term use of hypnotics based on theoretical models for addiction of other substances. Study 1 investigates this phenomenon

(3)

and cognitive factors of the hypnotics, respectively. Then 356 hypnotic users were recruited to take the scales and were followed for their hypnotic use for 18 months. Data analyses show tha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is the best predictor for the intention of hypnotic use and actual hypnotic use behavior and craving was found to be a negative mediator between them. Study 2 further examined the phenomenon of craving in hypnotic use based on the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Baker, Piper, McCarthy, Majeskie, & Fiore, 2004). 19 long-term hypnotic users were given an experimental

condition in which negative affect was in-duced by giving negative comments and a control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subjective craving and recording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duced by pictures related to hypnotic use, sleep and neutral picture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P300 and SPW are bo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bjective craving for hypnotic drugs. The amplitude of P300 is bigger when induced by drug-related and sleep-related cues. Also the SPW maintains longer when it is induced by drug-related cues. However, negative affect did not show expected influence on craving and at-tentional bias. Overall, the results support that hypnotic use is not merely a behavior based on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it is rather influenced by behavioral control and craving.

英 文 關 鍵 詞 : insomnia, hypnotic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craving, attention bias

(4)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期末報告)

長期助眠藥物使用之心理機轉探討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MOST 101 – 2410 – H – 004 – 082 – MY3

執行期間:101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計畫主持人:楊建銘

共同主持人:李信謙

計畫參與人員:陳伶均、杜郁婷、任純慧、詹雅雯、蕭帆琦、

陳裕婷、林郁秀、賴羽琁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3 份:

執行國際合作與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期末報告處理方式:

1. 公開方式:

非列管計畫亦不具下列情形,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

□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是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 否

□是, (請列舉提

(5)

I

目錄

(一) 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 II (二) 研究計畫英文摘要 ...III (三) 前言 ... 1 (四) 文獻探討 ... 2 (五) 研究目的 ... 5 (六.1) 研究一 ... 8 I. 研究方法 ... 8 II. 研究結果 ... 8 (六.2) 研究二 ...46 I. 研究方法 ...46 II. 研究結果 ...52 (七) 討論 ...68 (八) 參考文獻...73

(6)

(一) 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長期使用助眠藥物而難以停藥是臨床上失眠患者常見的現象,然而少有研究探討其機制。 本計劃參考其他物質成癮的理論模式,對於助眠藥物長期使用的心理機制進行兩個研究,分 別由對於藥物使用的認知信念的角度以及長期用藥後產生的渴求 (craving) 現象加以探討。 研究一以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為架構,編製助眠藥物之認知信念與 用藥意圖量表,探討對於藥物的態度、主觀規範以及覺知行為控制對於停藥意圖的影響,檢 視此意圖是否能預測藥物實際使用的情形;除此之外,也參考過去物質成癮之理論與相關量 表,編製助眠藥物渴求量表,藉以瞭解個體對助眠藥物之渴求程度是否在行為意圖到實際用 藥行為之間具有可能的中介效果。本研究透過失眠患者的訪談,以及諮詢專家的意見,完成助 眠藥物之認知信念與用藥意圖量表及助眠藥物渴求量表之編製,以及問卷之信、效度考驗, 並招募 356 位失眠並長期服用助眠藥物之受試者,追蹤用藥 18 個月。研究結果以計畫行為 理論的架構分析顯示,知覺行為控制對於用藥行為意圖有最高的預測力;而加入渴求為調節 變項後的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則顯示渴求程度對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行為呈現負向調節效 果。研究二則招募 19 位長期用藥的失眠患者探索對助眠藥物的渴求現象,根據 Baker 等人 (2004) 提出的負增強情感處理模式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探索負向情緒對於渴求及認知歷程的影響。研究要求受試者至實驗室,藉由誘發挫折情緒, 測量其主觀渴求程度、事件相關電位測量的注意力偏誤、對藥物線索產生的自主神經系統激 發反應,以了解負向情緒對於用藥的渴求的影響,結果顯示 P300 與 SPW 振幅皆與其對藥物 的主觀渴求程度呈正相關,而助眠藥物及睡眠相關的刺激所引發的 P300 振幅較中性刺激所引 發的振幅大,助眠藥物線索所引發的 SPW 也較中性線索更為持續。然而,負向情緒的誘發並 沒有出現預期中對於渴求及注意力偏誤的影響。整體來說,研究結果支持助眠藥物使用並非 單純是理性判斷下的決策行為,而會受到情境因素及渴求的影響。因此,臨床上協助長期助 眠藥物使用者停藥,必須評估情境及渴求的影響,並針對這些因素發展出因應的策略。 關鍵詞:失眠、助眠藥物、停藥、計畫行為理論、渴求、注意力偏誤

(7)

III

(二) 研究計畫英文摘要

It is comm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to use hypnotic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and find it difficult to stop using them. There are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addressed this phenome-non in comparison to studies on the dependence of other substances. The current project includes two studies that a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long-term use of hyp-notics based on theoretical models for addiction of other substances. Study 1 investigates this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the assump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that substance use is in part an informed choice based on cognitive beliefs. In addition, craving was examined as a me-diating factor that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factors on long-term hypnotic use. Study 1 devel-oped the Hypnotics Craving Scale (HCS) and the TBP scales to measure the extent of craving and cognitive factors of the hypnotics, respectively. Then 356 hypnotic users were recruited to take the scales and were followed for their hypnotic use for 18 months. Data analyses show tha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is the best predictor for the intention of hypnotic use and actual hypnotic use behavior. Craving was found to be a negative mediator between the intention and actual behavior of hypnotic use. Study 2 further examined the phenomenon of craving in hypnotic use. Based on the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Baker, Piper, McCarthy, Majeskie, & Fiore, 2004) that stresses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affect on drug use and the influence on cognitive process, the study explore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affect on attentional bias and subjective craving associated with hypnotic use. Participants were 19 long-term hypnotic users. They came to the sleep laboratory in NCCU for two nights for tw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 an experimental night in which negative affect was induced by giving negative comments on their performance on a cognitive task and a con-trol night with exactly the same procedure except that the negative comments was replaced by neutral comments. For both nights, assessment of subjective craving and recording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duced by pictures related to hypnotic use, sleep and neutral picture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P300 and SPW are bo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bjective craving for hypnotic drugs. The amplitude of P300 is bigger when induced by drug-related and sleep-related cues. Also the SPW maintains longer when it is induced by drug-related cues. However, negative affect did not show expected influence on craving and attentional bias. Overall, the results support that hypnotic use is not merely a behavior based on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it is rather influenced by behavioral control and cravin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clinical practice, craving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should be evaluated in assisting the discontinuation of hypnotic use, and intervention should focus on coping with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craving.

(8)

(三) 前言

慢性失眠是普遍且長期的問題,臨床上的治療以開立助眠劑為主,但目前的助眠藥物大 多是以短期使用為宜,有相當高比例的失眠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逐漸演變為助眠藥物的長 期使用者,斷斷續續或長期使用一種甚至多種的鎮靜、助眠藥物而無法停止使用。長期使用 助眠藥物可能產生藥物的依賴性及耐受性,並且有潛在的副作用,然而少有研究探討對助眠 藥物產生依賴成癮背後的機制,若要能更有效地幫助長期助眠藥物使用者成功減藥,需對於 長期安眠藥物使用的機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方能設計更有效的減藥方式。

(9)

2

(四) 文獻探討

雖然長期助眠藥物使用是常見的臨床現象,但過去探索助眠藥物依賴的研究相當有限, 深入探討心理相關機轉的研究更是少有。相對地,過去對於其他物質相關疾患的生理與心理 機制已多有研究與理論加以探討並解釋,這些理論雖然並非針對助眠藥物所提出的,但相關 的概念可有利理解長期使用助眠藥物背後之機制。因此此處將先回顧物質使用的相關理論, 再探討用於助眠藥物的可用性。 1. 物質使用是基於認知信念的決策選擇 部分早期理論將長期藥物使用界定為一理性選擇的行為,例如不同學者所提出成癮行為 的自我療癒模式 (self-medication modelofaddiction; 如 Carrigan & Randall, 2003; Gelkopf, Levitt, & Bleich, 2002; Khantzian,1985) 即認為長期物質使用雖然有其風險或負面影響,但考慮物質 使用可以避免情緒困擾的痛苦,個體可能會「理性」地選擇繼續使用藥物。然而藥物使用的 決策似乎是更複雜的行為,其認知評價經常還受到對自我評價與社會規範評價的影響。Marlatt 及 Gordon (1985) 發展的認知社會學習理論 (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theory) 便認為當 戒癮的患者暴露在重複使用藥物的高危險情境下,除對於用藥的結果預期之外,對於自我效 能的預期也可能會影響是否用藥。當個體有較高的正向結果預期 (例如物質使用帶來的欣快 感或降低的戒斷反應)、較低的負向結果預期 (例如長期使用對社會、職業功能的負面影響), 以及較低的自我控制的效能預期時,最後便會傾向決定使用藥物。也有學者由更廣角度的健 康行為的社會認知模式來解釋藥物使用或停用的行為,其中最常被使用的理論之一為計畫行 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該理論認為信念是構成人類行為的基礎,執行特定 健康相關行為的意圖 (intention) 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對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以及覺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三個向度的認知信念 (Ajzen,1985; 1991) 。其中態度是指對於行為的結果的正向或負向的預期;主觀規範指的是 主觀認為自己應該順從外在規範的想法;覺知行為控制則是自覺對於行為執行的控制力的評 價,是由個人主觀評估促進或妨礙該行為的特定因素以及對於這些因素的控制程度所形成 (Ajzen,1991) 。過去運用計畫行為理論的研究結果顯示認知構念對於長期物質使用行為有 其預測力,因此計畫行為理論應是可用以進一步了解助眠藥物使用的認知構念的理論之一。 2. 藥物使用是衝動失控的行為表現 相對於上述認為物質使用是理性選擇的行為,成癮的疾病理論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 則認為成癮的原因是由於藥物使用使腦部產生了病態的改變,若再加上衝動控制

(10)

或行為抑制能力的損傷,便容易無法控制衝動而重複使用藥物。從這個角度了解成癮行為的 理論中,一個共通的重要概念是內在的強烈的用藥衝動與慾望,通常稱之為「渴求」(craving)。 在解釋渴求的發生歷程部分,早期理論較著重在制約學習的影響。例如,Wikler (1948) 認 為暴露在藥物相關的刺激下,會誘發制約所形成的戒斷反應,而提高想要使用藥物以降低戒 斷反應的動機,因此會提高再發使用藥物的可能性 (see Drummond, 2001),然而對藥物的渴 求不僅在戒斷過程發生,即便戒斷期過去後,藥物相關的刺激仍然會誘發渴求的反應。除上 述與負向連結導致的負增強之外,Stewart 等人 (1984) 則提出制約反應也可能連結藥物所 帶來的正向反應,讓個體想使用更多的藥物,形成正增強。Baker 等人(2004)則以情感(affect) 的角度來解釋,認為渴求是一種獲取藥物的動機狀態 (drug acquisitive motivational state),特 別會在負向情緒的狀態下進入此一動機狀態。整體來說,藥物相關刺激可能同時誘發藥物相 關的正向反應與戒斷相關的負向反應,使用藥物則同時有得到藥物效果的正向增強與降低戒 斷症狀的負向增強的作用,因此個體相當容易再發用藥。近年來受到相當重視的 Robinson 與 Berridge (1993; 2003) 提出的誘發-敏感化理論 (incentive-sensitizationtheory) 為上述理論 提供了神經生理的基礎,他們主張在使用成癮性藥物的初期,藥物所帶來的歡愉感透過古典 制約對使用者產生酬賞效果,然而長期使用之後會使大腦特別敏感於此種藥物的效果以及藥 物相關的外在刺激,此種改變被稱為神經敏感化 (neural sensitization)。此理論並強調藥物相 關的注意力偏誤的現象,因為環境中與藥物相關的線索具有誘發顯著性(incentive salience) 而使這些線索會攫取個體的注意力,讓它們變得特別具有吸引力且被個體所想要,而產生使 用藥物的行為。當個體越來越敏感於成癮藥物時,個體便越注意藥物刺激,即使在停藥後, 敏感化的大腦仍會持續影響注意系統而導致藥癮復發 (Cox, Fadardi, & Pothos, 2006)。整體 來說,過去的研究大多支持渴求反應的現象,研究也發現渴求反應是可以透過用藥相關的刺 激誘發 (Rabois & Haaga, 2003; Weinstein, Wilson, Bailey, Myles, & Nutt, 1997),利用藥物相 關的刺激和用藥行為的制約連結,可以誘發個案的主觀渴求感受、生理激發反應與注意力偏 誤,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支持物質依賴者在面對藥物相關線索與情境之下有顯著的渴求反應。

3. 物質使用是情境刺激與認知歷程交互作用的結果

後續理論進一步整合上述不同的角度的看法,Baker 等人針對藥物關連的情緒反應與認 知 歷 程 的 關 係 提 出 了 負 增 強 的 情 感 處 理 模 式 (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11)

4

物質使用會成為個體降低負向情感主要的因應行為;當長期用藥之後,除因停藥所產生的負 向感受外,即便是因外在情緒刺激與壓力而產生的負向情感,都可能引發用藥的因應行為。 此一理論更進一步說明負向情緒對於認知歷程的影響,提出在負向情緒之下,個體訊息處理 模式會由 Metcalfe 及 Mischel (1999) 所謂的冷系統 (cool system) 為主轉移到以熱系統 (hot system) 為主,造成認知歷程的改變。個體在冷系統的資訊處理下能適當地利用認知資 源,詳細評估長期記憶裡的資訊以後再作反應,此時藥物使用行為雖然可能受到意識之外的 注意力偏誤與自動化行為的影響,但認知決策歷程仍保有一定的控制力;但當在熱系統的資訊 處理歷程之下,個體會專注於處理外在威脅,而以逃避或去除負向威脅為主要的行為反應傾 向,由於對於威脅相關刺激形成的注意力偏誤,以及以過去降低負向情緒反應為主要的反應 選擇的影響下,這些偏誤進到意識的認知歷程當中,阻絕了認知歷程的理性評估,因而會導 致忽視其他的行為反應的選項,而選擇以用藥為主要的行為反應。

(12)

(五) 研究目的

由上述回顧可知,對於藥酒癮心理機制的理論主要可以由認知決策歷程與情境誘發的渴 求反應,以及此二者的交互影響加以了解,然而過去研究鮮少以助眠藥物的依賴為主題來加 以探討。少數研究探討 BZD 類藥物(包含助眠藥物及鎮定劑、抗焦慮藥物)的成癮行為,發 現長期使用 BZD 類藥物確實會造成部分個案藥物渴求的問題 (Mol et al., 2003),且此一渴 求與難以自行停藥以及停藥後的復發有關 (Mol et al., 2006; Mol, 2007) 。然而助眠藥物的 部分使用特性與 BZD 類藥物相當不同:首先,多數失眠患者使用助眠藥物是為了解除失眠症 狀及其帶來的困擾,例如白天功能的不佳及疲勞感,而非為了獲得愉悅感。再者,助眠藥物 的使用大部分只發生在晚上睡前的一段時間,與其他藥物所引發的機制也可能有所不同。本 計畫欲透過兩個研究,分別探索助眠藥物長期使用的認知信念架構與情境刺激因素的影響。 研究一擬根據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探討與助眠藥物有關之認知信念對藥物使用持續時 間及頻率的預測力。此外,本研究亦將測量渴求的程度,並探討是否考慮渴求在行為意圖到 實際用藥行為之間可能的中介效果可以提昇計畫行為理論相關信念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圖 1)。 (A) (B)

(13)

6 研究二以 Baker 等人的負增強情感處理模式為基礎,探討負向情緒對於助眠藥物渴求的 相關現象的影響,擬針對長期使用安眠藥物而無法停止的使用者,在睡眠時間之前操弄誘發 負向情緒,再進一步測量其渴求主觀評量、刺激誘發注意力偏誤與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 在渴求的誘發及測量方面,本研究將以線索反應典範(cue-reactivity paradigm)來進行, 此一實驗典範是由實驗者於實驗室中對受試者呈現成癮物質之相關刺激(即線索)後,測量 受試者的渴求反應。過去研究所操弄的線索包括使用物質相關的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等 外在線索(如酒精或香煙的氣味、針筒或使用物質相關的照片等),以想像法或口語描述物質

使用的情境或活動,發現可以成功地誘發酒精(Cooney et al., 1987;Weinstein et al., 1998)、 尼古丁(Taylor et al., 2000; Drobes and Tiffany, 1997)、古柯鹼(Avants et al., 1995;Robbins et al., 1999)、鴉片類物質(Weinstein et al., 1997)等成癮者的渴求反應。

在渴求反應的測量方面,可由主觀評量、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注意力偏誤,以及實際使 用物質的行為來加以測量。在主觀評量的方法方面,過去研究常以單一題的視覺類比量尺 (visual analog scale)來評量,此一方法有其易施測的優點,但過去研究發現其穩定性並不佳 ( Sayette et al., 2000;Tiffany & Drobes, 1991; Tiffany, et al., 1993; McMillan & Gilmore-Thomas,1996),可能可以用於測量特定時間點渴求的狀態,但不宜用於測量個體整體的渴求 程度;另有學者根據不同物質的特性,發展出針對酒精、尼古丁、鴉片類物質、古柯鹼、大 麻、BZD 等不同物質的渴求程度的量表(如,Bohn, Krahn, & Stehler, 1995; Love et al, 1998; Cox et al., 2001; Tiffany & Drobes, 1991; Tiffany et al., 2000; Heishman et al., 2001; Mol et al, 2003),然而過去並沒有學者發展助眠藥物的渴求量表,因此本研究的前置作業即包含發展助 眠藥物的渴求量表。過去研究也常以生理反應指標來定義渴求反應,常用的指標包含心跳、 血壓、體溫、膚電反應、汗線反應或唾液分泌等反應,一般認為這類反應不易受意識控制, 因此在偵測渴求上較自陳式測量法敏感而客觀(Monti et al., 1993)。此外,也有許多研究以注 意力偏誤來測量物質相關線索所誘發的反應,以 Stroop 顏色命名作業(Stroop color naming task)、偵測作業(probe task)及雙重作業(dual task)等認知實驗的典範來呈現藥物刺激所引 發的注意力偏誤的現象(如,Bruce & Jones, 2004; Waters & Feyerabend, 2000;Waters et al., 2003),整體來說,這些研究多顯示各種藥物的線索能對於戒癮者產生注意力偏誤(Field et al, 2009)。近年來有一些研究更嘗試使用事件關聯電位(ERP; event-related potential)來測量注意 力偏誤,其中最常被討論到的 ERP 成份波為 P300 波,P300 波為正向波,其波峰潛時大約出 現在 300 毫秒左右,被認為與注意力資源分配的歷程有關。過去研究也分別報告了酒精、鴉 片類藥物以及尼古丁相關刺激在成癮者會誘發振幅較高的 P300 波(Namkoong et al., 2004; Lubman, Allen, Peters, & Deakin, 2007),證實了刺激誘發的注意力偏誤的現象。 例如研究利

(14)

用 Oddball 的實驗典範呈現酒精相關圖片刺激及中性圖片刺激,記錄比較了在戒酒狀態下的 酒精成癮患者及控制組的受試者所誘發的 P300,此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控制組,酒精相關 的圖片刺激相對於中性圖片刺激在戒酒狀態的酒癮患者會引發較高的 P300 波,這可能是因為 酒精成癮患者且目前在戒酒狀態的受試者對於酒精相關圖片刺激有較強烈地注意力偏誤的關 係(Namkoong, Lee, Lee, Lee, & An, 2004; Littel & Franken, 2007),Field(2009)對於成癮相 關注意力偏誤的文獻回顧整理之後也認為 ERP 是用以測量注意力偏誤較直接且敏感的測量。 因此,本研究招募長期使用助眠藥物難以停藥的受試者來接受兩次的測量,於夜間睡眠 時間之前來到實驗室,以增加藥物使用情境相關的線索,並於其中一晚透過認知作業操弄挫 折壓力(負向情緒情境),使長期使用助眠藥物的個案產生負向情感,之後再給予受試者線索 暴露(用藥相關圖片刺激及呈現藥物),測量其主觀渴求評估、生理反應(心跳、血壓及皮膚 導電反應)以及注意力偏誤的情形。

(15)

8

(六.1) 研究一

I. 研究方法 1. 受試者 本研究經由醫院精神科、睡眠中心門診、以及社區招募主訴為失眠,且長期使用助眠藥 物的個案共 356 名。收案標準主要如下: 1) 主要抱怨有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或睡眠 無恢復性達三個月以上,且造成主觀的痛苦或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 2) 目前穩定使用醫師 開立一種或兩種 BZD 或 BZRA 類助眠藥物,每週至少四天,達一個月以上者。 3) 年齡 介於 20-65 歲之間。 4) 以晤談及問卷篩選無重大或影響睡眠之身體及精神疾患,或其他睡 眠疾患。 5) 非從事輪班工作或有顯著不規律的睡眠者。 2.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主要分成問卷編製、初次調查與藥物使用追蹤三個階段,問卷編製包括依 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編製之助眠藥物認知信念與服藥意圖量表,與助眠藥物渴求量表;助眠 藥物渴求量表藉由參考其它藥物的問卷以及深度訪談 21 位達失眠一個月診斷標準之患者 (男性 5 名、女性 16 名;包含 16 名慣性使用的長期安眠藥物使用者、2 名非規律使用,以 及過去有一段時間連續服用安眠藥物 3 名) 的結果,建立所欲編製之兩份問卷內容。初步編 製完成之後,由三位專家審定內容,並額外邀請各五位失眠患者對兩份問卷進行預試之後, 進行信、效度的分析。在正式施測階段中,由受過訓練之研究助理與研究生至社區、醫院精 神科或睡眠門診進行收案。在藥物使用追蹤階段,研究人員在初次調查後 1 個月、3 個月、6 個 月、12 個月、18 個月分別進行五次的電話追蹤,以電話聯繫受試者,透過電話詢問其用藥狀 況以及睡眠困擾嚴重程度。 II. 研究結果 A. 問卷編制 1. 助眠藥物之認知信念與服藥意圖量表: 包含助眠藥物使用態度、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助眠藥物使用覺知自我控制、與助眠 藥 物使用 行 為 意 圖自 評 。為 了 解 長期 助 眠 藥物 使 用者的 認知信念 ,本研究 依據 Ajzen (2002) 所建議之程序進行相關問卷的編制,先以半結構式問卷收集想法,再依據收集之資 料形成結構式問卷。半結構式問卷以訪談方式進行,對 21 位曾使用助眠藥物的失眠患者以開

(16)

放式問題詢問他們對於助眠藥物使用的想法,再依 Fishbein 與 Ajzen (1975) 之建議原則, 計算每一項目分類出現的頻率,以總反應前 80%的項目作為取捨信念項目。停藥行為意圖的 題目則同時以「打算繼續在睡前服用助眠藥物的程度」、「嘗試不在睡前服用助眠藥物的可能 性」、「努力不在睡前服用助眠藥物的可能性」三種詢問方式來做為測量停藥行為意圖的題目。 並於回收 35 份有效問卷時,進行再測信度分析,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 圖之再測信度 Pearson’s r 分別為.763 (p< .001)、.534 (p< .001)、.593 (p< .001)、.564 (p< .001);於回收 190 份有效問卷時,進行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其 Chronbach’s alpha 值分別為:態度-行為信念 (.834)、態度-結果評價 (.767)、主觀規-規範信念 (.832)、主 觀規範-依從動機 (.806)、知覺行為控制-控制信念 (.735)、知覺行為控制-自覺力量 (.793)、 行為意圖 (.841)。

2. 助眠藥物渴求量表 (Hypnotic Carving Scale, HCS) :

HCS 的編製將根據其他物質渴求問卷的編製的構念 (Tiffany & Drobes, 1991),依助眠 藥物的特性修正之後再根據前述 21 名曾使用助眠藥之失眠患者的深度訪談結果,並參考 BZD 渴求問卷 (Benzodiazepine Craving Questionnaire; Moletal., 2003) 以及吸煙衝動問卷 (Questionnaire of Somking Urges ; Tiffany & Drobes, 1991)的項目,初步編製成內容共 37 題, 以七點李克氏量表的方式測量。後續已邀請一位心理學教授與兩位專精睡眠醫學的醫療人員 加以編修,之後已另邀請五位使用助眠藥物的失眠患者填答確認無題意不清之處。因素分析 後共得三個向度,刪除因素負荷量小於 5、以及因素內題數小於 3 的題目,共保留 20 個題目。 各向度命名及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Alpha 值分別為: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934)、對用藥想 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93)、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892),各向度與項目內 容如表一。問卷再測部份回收有效問卷 35 份,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 感 、對藥 物的 欲求與所帶來欣 快感之期 待三個 分向度再 測信 度 Pearson’s r 分別為.631 (p< .001)、.783 (p< .001)、.562 (p< .001),問卷總分再測信度為.701 (p< .001)。

(17)

10 表 1 助眠藥物渴求量表之向度與項目內容 Note: * 表 反 向 題 B. 正式收案: 本研究自民國 102 年 7 月至 104 年 5 月,於醫院精神科、睡眠中心以及社區共 356 名個 案,其中有 6 名年齡超過 65 歲、1 名未填寫年齡、18 名曾有過躁鬱症相關診斷、10 名失眠 持續時間未達三個月失眠症診斷標準、1 名過去及目前皆未使用助眠藥物、3 名未填寫過去用 藥經驗總時間、19 名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或助眠藥物渴求問卷填答不完整、155 名未 完成一個月時的追蹤、162 人未完成三個月時的追蹤、182 未完成六個月時的追蹤、207 人未 完成十二個月時的追蹤、244 人未完成十八個月時的追蹤,因此一個月時有效分析樣本為 143 份、三個月時的有效分析樣本為 139 份、六個月時的有效分析樣本為 118 份、十二個月為 91 份、十八個月為 54 份。 • 第一個月 143 名受試者其年齡介於 21~65 歲之間,平均年齡 44.36 歲 (標準差=11.80)、樣本 性別女性較多,共有 103 名 (72%)、男性 40 名 (28%)、婚姻狀態以已婚居多 (佔 51%)、教育程 度以高中職與大學、大專居多 (分別佔 30.1%、35.7%)、失眠持續時間介於 3~480 個月,平均失 眠月數為 91.03 個月 (標準差=85.93),助眠藥物服用總時間介於 1~240 個月之間,平均服藥月數 為 54.93 個月 (標準差=58.48),多數受試者每天皆規律服用助眠藥物 (佔 65.7%)。 第三個月 139 名受試者其年齡介於 20~65 歲之間,平均年齡 45.91 歲 (標準差=11.69)、 樣本性別女性較多,共有 98 名 (70.5%)、男性 41 名 (29.5%)、婚姻狀態以已婚居多 (佔 55.4%)、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會讓我感覺不那麼焦慮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我的身體會比較舒服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我比較不會胡思亂想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會讓我的心情平靜下來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會讓我感到放鬆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會讓我感覺很好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會讓我比較不擔心失眠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後,會讓我感覺不那麼沮喪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好像會讓一切變得完美 我可以很多天不吃助眠藥物* 我有足夠的意志力控制自己不要吃助眠藥物* 在睡前,我不會想吃助眠藥物* 在睡前,我非得吃助眠藥物不可 我難以抗拒去吃助眠藥物 在睡前,我想要得到的就只有助眠藥物 在睡前,我很難停止想要吃助眠藥物的念頭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在睡前,我滿腦子都是與助眠藥物有關的事物 在睡前,我會感覺助眠藥物誘惑我去吃它 在睡前,吃助眠藥物會讓我感到很滿足 在睡前,我很享受睡前服用助眠藥物後帶來的感覺

(18)

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與大學、大專居多 (分別佔 32.4%、35.3%)、失眠持續時間介於 3~480 個 月,平均失眠月數為 95.58 個月 (標準差=86.58),助眠藥物服用總時間介於 1~240 個月之間, 平均服藥月數為 58.33 個月 (標準差=59.29),多數受試者每天皆規律服用助眠藥物 (佔 70.5%)。 • 第六個月 116 名受試者其年齡介於 20~65 歲之間,平均年齡 47.53 歲 (標準差=10.93)、樣本 性別女性較多,共有 83 名 (71.6%)、男性 33 名 (28.4%)、婚姻狀態以已婚居多 (佔 61.2%),教 育程度以高中職與大學、大專居多 (分別佔 38.8%、28.4%)、失眠持續時間介於 3~446 個月,平 均失眠月數為 95.78 個月 (標準差=70.3),助眠藥物服用總時間介於 1~240 個月之間,平均服藥 月數為 61.69 個月 (標準差=60.71),多數受試者每天皆規律服用助眠藥物 (佔 70.7%)。 • 第十二個月 91 名受試者其年齡介於 21~65 歲之間,平均年齡 48.48 歲 (標準差=10.45)、 樣本性別女性較多,共有 62 名 (68.1%)、男性 29 名 (31.9%)、婚姻狀態以已婚居多 (佔 63.7%)、 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與大學、大專居多 (分別佔 39.6%、27.5%)、失眠持續時間介於 3~324 個 月,平均失眠月數為 93.09 個月 (標準差=73.71),助眠藥物服用總時間介於 1~240 個月之間, 平均服藥月數為 60.88 個月 (標準差=60.65),多數受試者每天皆規律服用助眠藥物 (佔 70.3%)。 • 第十八個月 54 名受試者其年齡介於 23~65 歲之間,平均年齡 49.39 歲 (標準差=10.69)、樣 本性別女性較多,共有 33 名 (61.51%)、男性 21 名 (38.9%)、婚姻狀態以已婚居多 (佔 59.3%)、 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與大學、大專居多 (分別佔 25.9%、35.2%)、失眠持續時間介於 3~324 個月, 平均失眠月數為 87.93 個月 (標準差=73.48),助眠藥物服用總時間介於 1~240 個月之間,平均服 藥月數為 55.95 個月 (標準差=64.26),多數受試者每天皆規律服用助眠藥物 (佔 64.8%)。

(19)

12 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 助眠藥物使用的計劃行為理論模式係參考 Baron 與 Kenny (1986) 的分析方法。 • 研究追蹤一個月時的結果顯示獨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的正向態度、助眠藥物使用的負向態度、 助眠藥物使用的主觀規範、助眠藥物使用的知覺行為控制) 對於中介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的行為 意圖) 的預測中,僅有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的預測力達顯著 (β=.463, p=.000),可解釋行 為意圖 23.5%變異量;中介變項對依變項 (助眠藥物的實際使用行為) 的預測達顯著 (β=.511, p=.000);加入中介變項後知覺行為控制仍能顯著預測實際使用行為 (p=.007),且β值從.406 降 至.227,顯示助眠藥物使用的行為意圖為助眠藥物對於知覺行為控制預測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有部份中介效果。一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與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能顯著預測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βBI=.386, p=.000; βPBC=.227, p=.007),助眠藥物使用行為 意圖為實際使用行為的最佳預測因子,其與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共可解釋實際使用行為 29.8%的變異量。 圖 2 追蹤一個月時,以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之各變項預測力

(20)

表 2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9 .119 1.54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3 -.099 -1.311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0 .054 .724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3 .463*** 5.967 R2 25.6% 調整後 R2 23.5% F 值 11.887*** 步驟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1.126 .511*** 7.053 步驟三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5 .028 .352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3 -.010 -.134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58 .143 1.84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4 .406*** 5.085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3 -.018 -.24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8 .028 .38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9 .122 1.684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5 .227** 2.72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51 .386*** 4.736 R2 32.2% 調整後 R2 29.8% F 值 13.028***

(21)

14 • 三個月時的結果顯示獨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的正向態度、助眠藥物使用的負向態度、助眠藥 物使用的主觀規範、助眠藥物使用的知覺行為控制) 對於中介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的行為意圖) 的預測中,僅有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的預測力達顯著 (β=.405, p=.000),可解釋行為意圖 23.6%變異量;中介變項對依變項 (助眠藥物的實際使用行為) 的預測達顯著 (β=.539, p=.000), 加入中介變項後知覺行為控制仍能顯著預測實際使用行為 (p=.001),且β值從.433 降至.269,顯 示助眠藥物使用的行為意圖為助眠藥物對於知覺行為控制預測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有部份中 介效果。三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與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能顯著預 測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βBI=.406, p=.000; βPBC=.269, p=.001),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為實 際使用行為的最佳預測因子,其與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共可解釋實際使用行為 34.2%的變 異量。 圖 3 追蹤三個月時,以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之各變項預測力

(22)

表 3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1 .156 1.93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4 -.107 -1.416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6 .096 1.22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8 .405*** 5.022 R2 25.8% 調整後 R2 23.6% F 值 11.640*** 步驟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1.255 .539*** 7.490 步驟三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2 .073 .89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1 .037 .483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9 .074 .933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5 .433*** 5.324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2 .009 .12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5 .080 1.13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4 .035 .47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8 .269** 3.29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946 .406*** 5.068 R2 36.6% 調整後 R2 34.2% F 值 15.361***

(23)

16 • 六個月時同樣僅有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能顯著預測行為意圖 (p=.000),可解釋行為意 圖 19.6%的變異量,助眠藥物使用的行為意圖為助眠藥物對於知覺行為控制預測助眠藥物實際使 用行為有部份中介效果,且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能顯著預測六個月時的實際藥物使用行為, 共可解釋實際使用行為 23.3%的變異量,但知覺行為控制的預測力較行為意圖高 (βBI=.268, p=.005; βPBC=.330, p=.001)。 圖 4 追蹤六個月時,以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之各變項預測力

(24)

表 4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六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7 .095 1.068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4 -.101 -1.191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2 .132 1.52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8 .390*** 4.362 R2 22.4% 調整後 R2 19.6% F 值 8.026*** 步驟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998 .420*** 4.946 步驟三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6 .036 .40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1 -.065 -.75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3 .057 .654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7 .435*** 4.818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2 .011 .124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2 -.037 -.44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9 .022 .255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36 .330** 3.490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637 .268** 2.892 R2 26.6% 調整後 R2 23.3% F 值 7.992***

(25)

18 • 十二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可顯著預測行為意圖 (βSN=.190, p=.046; βPBC=.415, p=.000),兩者共可解釋行為意圖 29.4%的變異量,中介變項對依變項 (助眠 藥物的實際使用行為) 的預測達顯著 (β=.351, p=.001),加入中介變項後知覺行為控制仍能顯著 預測實際使用行為 (p=.017),且β值從.354 降至.283,但中介變項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不再 顯著,顯示在此一時間點的分析上行為意圖對於知覺行為控制與實際行為之間未有中介的效果, 且在加入所有變項後,僅有知覺行為控制能單獨預測實際行為 (βPBC=.283, p=.017),並可解釋 實際使用行為 17.9%的變異量。 圖 5 追蹤十二個月時,以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之各變項預測力

(26)

表 5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十二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2 .147 1.54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0 -.081 -.903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30 .190* 2.022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9 .415*** 4.241 R2 32.6% 調整後 R2 29.4% F 值 10.385** 步驟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79 .351** 3.539 步驟三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3 .064 .614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4 .107 1.09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0 .101 .99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1 .354** 3.333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8 .038 .36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9 .121 1.24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7 .069 .66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33 .283** 2.43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430 .172 1.477 R2 22.4% 調整後 R2 17.9% F 值 4.918**

(27)

20 • 十八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僅有知覺行為控制皆可顯著預測行為意圖 (βPBC=.335, p=.022), 可解釋行為意圖 29.4%的變異量,中介變項對依變項 (助眠藥物的實際使用行為) 的預測達顯著 (β=.351, p=.001),加入中介變項後知覺行為控制仍能顯著預測實際使用行為 (p=.013),且β值 從.357 降至.395,但中介變項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不再顯著,顯示在此一時間點的分析上行 為意圖對於知覺行為控制與實際行為之間未有中介的效果,且在加入所有變項後,僅有知覺行為 控制能單獨預測實際行為 (βPBC=.395, p=.013),可解釋實際使用行為 10.3%的變異量。 圖 6 追蹤十八個月時,以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之各變項預測力

(28)

表 6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十八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2 .173 1.27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0 -.165 -1.24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7 .040 .29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5 .335* 2.361 R2 32.6% 調整後 R2 29.4% F 值 10.385* 步驟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79 .351** 3.539 步驟三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3 .067 .48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8 .122 .911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4 .009 .06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2 .357* 2.484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6 .086 .61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2 .104 .75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6 .014 .098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47 .395* 2.58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288 -.111 -.765 R2 18.7% 調整後 R2 10.3% F 值 2.214

(29)

22 加入調節變項 (渴求) 後的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分析 本研究渴求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的共分成四個部份,首先先以渴求 程度量表總分進行調節效果的分析,了解整體渴求程度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間的調節效 果,為了進一步了解渴求程度量表中不同分向度的影響,因此針對渴求量表中對藥物效果的 期待、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以及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三個分量表進 行個別的調節效果分析。 • 追蹤一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渴求程度總分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 顯著 (p=.027), 加入渴求程度總分後對可解釋實際行為的 38.8%,且對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行 為呈現負向調節效果,也就是當渴求程度愈高,行為意圖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愈低,反 之,渴求程度愈低,行為意圖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就愈高。追蹤一個月時各分向度對行 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皆達顯著,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p=.045)、對用藥想法與行 為的失控感 (p=.029)、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p=.005) 三個分向度加入後分別 可解釋實際行為 32.6%、44.4%及 34.9%的變異量,此三向度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同 樣呈現負向調節的效果,也就是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及對藥物的 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愈高,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就愈低,反之則愈高。 圖 7 追蹤一個月時,以渴求程度作為調節變項後之各變項預測力

(30)

表 7 渴求程度總分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8 -.230 -2.623 .010 1.73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3 .011 .159 .874 1.08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1 .101 1.475 .143 1.06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1 .103 1.220 .224 1.612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31 .241 2.830 .005 1.631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174 .454 4.081 .000 2.787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4 -.208 -2.384 .018 1.76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3 .009 .128 .898 1.08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33 .082 1.206 .230 1.077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2 .111 1.334 .185 1.61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616 .279 3.264 .001 1.700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151 .395 3.505 .001 2.947 行為意圖 x 渴求程度 -.011 -.153 -2.235 .027 1.094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 變 量 顯著性 模型一 .396 .370 .396 14.873 .000 模型二 .418 .388 .022 4.993 .027

(31)

24 表 8 渴求量表「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4 -.143 -1.437 .153 2.02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7 .024 .326 .745 1.07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4 .110 1.531 .128 1.063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9 .178 2.059 .041 1.544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762 .346 4.136 .000 1.439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175 .213 1.885 .062 2.627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0 -.120 -1.216 .226 2.05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7 .023 .316 .752 1.07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0 .099 1.389 .167 1.069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0 .183 2.138 .034 1.54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15 .370 4.428 .000 1.469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121 .147 1.265 .208 2.850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效果的期 待 -.022 -.147 -2.021 .045 1.121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 變 量 顯著性 模型一 .340 .310 .340 11.651 .000 模型二 .359 .326 .019 4.084 .045

(32)

表 9 渴求量表「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3 -.140 -1.976 .050 1.242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2 -.007 -.103 .918 1.08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5 .112 1.720 .088 1.055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6 .053 .653 .515 1.63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58 .163 1.946 .054 1.731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496 .541 5.672 .000 2.255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1 -.125 -1.781 .077 1.25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1 -.005 -.070 .944 1.08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35 .085 1.305 .194 1.093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7 .061 .756 .451 1.641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441 .200 2.381 .019 1.805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61 .502 5.254 .000 2.333 行為意圖 x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 的失控感 -.027 -.144 -2.211 .029 1.089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 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452 .428 .452 18.688 .000 模型二 .471 .444 .019 4.889 .029

(33)

26 表 10 渴求量表「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8 -.107 -1.261 .209 1.482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8 .027 .375 .708 1.07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5 .111 1.552 .123 1.06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2 .200 2.398 .018 1.439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737 .334 3.973 .000 1.467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 之期待 .336 .197 2.142 .034 1.758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6 -.100 -1.212 .228 1.484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3 .009 .134 .894 1.086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39 .096 1.372 .172 1.06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1 .197 2.422 .017 1.439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02 .364 4.398 .000 1.491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319 .187 2.084 .039 1.760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 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061 -.194 -2.822 .005 1.032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 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44 .315 .344 11.906 .000 模型二 .381 .349 .037 7.962 .005

(34)

• 追蹤三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僅有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p=.042)及對藥物的欲求 與所帶來欣快感分向度的調節效果達顯著 (p=.012),調節方向與一個月時的分析結果一樣呈 負向調節的效果,也就是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及當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 待愈高,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就愈低,若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及對藥物的欲 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愈低時,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的預測的愈高。 圖 8 追蹤三個月時,以渴求程度作為調節變項後之各變項預測力

(35)

28 表 11 渴求程度總分調節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45 -.269 -3.191 .002 1.839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3 .076 1.198 .233 1.04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1 .028 .432 .666 1.115 助眠 藥 物 使用 知覺 行為控 制 .008 .079 .982 .328 1.68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24 .225 2.843 .005 1.615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238 .607 5.630 .000 3.001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9 -.235 -2.698 .008 1.98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3 .076 1.194 .234 1.04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1 .029 .439 .662 1.115 助眠 藥 物 使用 知覺 行為控 制 .008 .078 .963 .337 1.68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75 .247 3.080 .003 1.677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218 .555 4.911 .000 3.330 行為意圖 x 渴求程度 -.007 -.096 -1.451 .149 1.145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F 值變 更 顯 著 性 F 值變更 模型一 .489 .466 .489 21.038 .000 模型二 .497 .470 .008 2.106 .149

(36)

表 12 渴求量表「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9 -.176 -1.754 .082 2.22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5 .082 1.195 .234 1.04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0 .026 .371 .711 1.117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9 .184 2.154 .033 1.60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13 .349 4.309 .000 1.444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266 .318 2.730 .007 2.989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2 -.134 -1.299 .196 2.379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6 .084 1.217 .226 1.04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3 .033 .465 .643 1.12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8 .177 2.084 .039 1.609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58 .368 4.524 .000 1.476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210 .252 2.046 .043 3.373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效果的期 待 -.018 -.116 -1.598 .113 1.167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 變 量 顯著性 模型一 .400 .373 .400 14.664 .000 模型二 .411 .380 .011 2.553 .113

(37)

30 表 13 渴求量表「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0 -.120 -1.789 .076 1.30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3 .044 .729 .467 1.055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3 .058 .942 .348 1.118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4 .040 .521 .603 1.686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52 .151 1.966 .051 1.712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604 .636 7.192 .000 2.264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5 -.093 -1.379 .170 1.35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5 .050 .841 .402 1.05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0 .050 .811 .419 1.123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3 .029 .380 .704 1.69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413 .177 2.304 .023 1.761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568 .597 6.683 .000 2.369 行為意圖 x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 的失控感 -.023 -.125 -2.053 .042 1.095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 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545 .524 .545 26.305 .000 模型二 .559 .535 .014 4.213 .042

(38)

表 14 渴求量表「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9 -.115 -1.384 .169 1.552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0 .097 1.419 .158 1.054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7 .018 .253 .801 1.12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3 .222 2.761 .007 1.442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05 .346 4.332 .000 1.429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 之期待 .483 .281 3.169 .002 1.762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5 -.090 -1.099 .274 1.57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4 .078 1.147 .253 1.06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7 .018 .263 .793 1.12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2 .215 2.735 .007 1.444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818 .351 4.489 .000 1.430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81 .280 3.221 .002 1.762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 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052 -.169 -2.541 .012 1.034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 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411 .384 .411 15.345 .000 模型二 .439 .409 .028 6.456 .012

(39)

32 • 追蹤六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渴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對於行為意圖及實際使用行為間的調 節效果皆未達顯著。 表 15 渴求程度總分調節摘要表 (六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4 -.191 -1.945 .054 1.62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2 -.007 -.094 .925 1.06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1 .002 .030 .976 1.102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6 .149 1.477 .143 1.71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77 .159 1.724 .088 1.427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192 .473 3.833 .000 2.565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9 -.167 -1.617 .109 1.781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5 -.017 -.211 .833 1.08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2 .005 .056 .956 1.103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6 .151 1.496 .137 1.719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414 .174 1.848 .067 1.498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178 .439 3.348 .001 2.887 行為意圖 x 渴求程度 -.005 -.065 -.776 .440 1.188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 變 量 顯 著性 模型一 .354 .318 .354 9.939 .000 模型二 .357 .316 .004 .601 .440

(40)

表 16 渴求量表「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六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3 -.130 -1.166 .246 1.908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7 -.024 -.284 .777 1.05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5 .013 .156 .876 1.10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7 .249 2.442 .016 1.596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52 .232 2.495 .014 1.338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224 .257 2.010 .047 2.511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8 -.102 -.884 .379 2.048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1 -.034 -.412 .681 1.081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7 .018 .211 .833 1.105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6 .243 2.379 .019 1.602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90 .248 2.619 .010 1.385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193 .221 1.655 .101 2.742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013 -.080 -.919 .360 1.163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293 .254 .293 7.518 .000 模型二 .298 .253 .005 .844 .360

(41)

34 表 17 渴求量表「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六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5 -.083 -1.001 .319 1.228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1 -.035 -.449 .655 1.05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6 .016 .209 .835 1.098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2 .110 1.113 .268 1.747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247 .104 1.127 .262 1.515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501 .505 4.593 .000 2.140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1 -.063 -.736 .463 1.29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2 -.036 -.469 .640 1.05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5 .012 .147 .883 1.102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2 .109 1.099 .274 1.74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02 .127 1.340 .183 1.595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69 .472 4.150 .000 2.300 行為意圖 x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 的失控感 -.016 -.086 -1.079 .283 1.134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 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85 .352 .385 11.393 .000 模型二 .392 .353 .007 1.163 .283

(42)

表 18 渴求量表「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六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8 -.101 -1.071 .286 1.41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2 .005 .059 .953 1.090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1 -.003 -.037 .971 1.11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9 .263 2.763 .007 1.437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41 .228 2.497 .014 1.323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 之期待 .479 .279 2.754 .007 1.627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4 -.077 -.809 .420 1.453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9 -.028 -.331 .742 1.155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03 .007 .079 .937 1.11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9 .269 2.849 .005 1.439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550 .232 2.556 .012 1.324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55 .265 2.627 .010 1.639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 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041 -.133 -1.626 .107 1.084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14 .276 .314 8.324 .000 模型二 .331 .287 .016 2.643 .107

(43)

36 • 追蹤十二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渴求程度總分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行為之間的調節效 果顯著 (p=.004), 加入渴求程度總分後對可解釋實際行為 35.9%的,且對行為意圖與實際使用 行為呈現負向調節效果,也就是當渴求程度愈高,行為意圖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愈低, 反之,渴求程度愈低,行為意圖對實際使用行為的預測力就愈高。各分向度對行為意圖與實 際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皆達顯著,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p=.036)、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p=.002)、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p=.003) 三個分向度加入後分別可解釋實際 行為 28.2%、40.2%及 25.9%的變異量,此三向度對於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同樣呈現負向 調節的效果,也就是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及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 來欣快感之期待愈高,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就愈低,反之則愈高。 圖 9 追蹤十二個月時,以渴求程度作為調節變項後之各變項預測力

(44)

表 19 渴求程度總分調節摘要表 (十二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41 -.206 -1.802 .075 1.679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9 .123 1.364 .176 1.043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7 .044 .462 .645 1.19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7 .146 1.301 .197 1.630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054 -.022 -.185 .854 1.787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246 .573 3.983 .000 2.663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5 -.124 -1.103 .273 1.78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3 .104 1.208 .230 1.04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4 .036 .386 .701 1.191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6 .136 1.260 .211 1.632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085 .034 .295 .768 1.838 助眠藥物渴求程度 .201 .466 3.275 .002 2.847 行為意圖 x 渴求程度 -.022 -.260 -2.929 .004 1.109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48 .301 .348 7.458 .000 模型二 .409 .359 .061 8.579 .004

(45)

38 表 20 渴求量表「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十二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45 -.223 -1.695 .094 2.076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40 .126 1.357 .178 1.043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7 .044 .437 .663 1.194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4 .210 1.848 .068 1.548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152 .061 .520 .605 1.642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28 .459 3.051 .003 2.720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3 -.166 -1.263 .210 2.16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3 .104 1.130 .262 1.05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6 .041 .420 .676 1.194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23 .199 1.787 .078 1.551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245 .098 .845 .400 1.681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348 .373 2.444 .017 2.922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034 -.200 -2.126 .036 1.107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02 .252 .302 6.050 .000 模型二 .338 .282 .036 4.522 .036

(46)

表 21 渴求量表「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十二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8 -.042 -.435 .665 1.23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4 .106 1.209 .230 1.044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9 .073 .777 .440 1.18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1 .097 .860 .392 1.705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194 -.077 -.655 .515 1.888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 .583 .571 4.548 .000 2.130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5 .025 .272 .786 1.30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39 .123 1.478 .143 1.049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8 .045 .504 .616 1.19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8 .072 .675 .501 1.714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006 -.002 -.020 .984 1.968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489 .479 3.923 .000 2.249 行為意圖 x 對用藥想法與行為 的失控感 -.058 -.282 -3.273 .002 1.121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378 .333 .378 8.494 .000 模型二 .449 .402 .071 10.711 .002

(47)

40 表 22 渴求量表「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十二個月) B 值 標準化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7 -.036 -.306 .760 1.51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40 .127 1.309 .194 1.045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1 .054 .523 .603 1.197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30 .264 2.266 .026 1.500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55 .142 1.203 .232 1.536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 之期待 .304 .168 1.381 .171 1.639 模型二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03 .013 .116 .908 1.54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6 .082 .875 .384 1.07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24 .060 .607 .546 1.198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30 .263 2.367 .020 1.500 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312 .125 1.107 .272 1.539 對藥物效果的期待 .303 .167 1.441 .153 1.639 行為意圖 x 對藥物的欲求與所 帶來欣快感之期待 -.097 -.281 -3.015 .003 1.055 模型比較 R2 調整後 R2 R2變更 改變量 改變量顯 著性 模型一 .242 .187 .242 4.460 .001 模型二 .316 .259 .075 9.091 .003

(48)

• 追蹤十八個月的分析結果顯示,僅有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分向度的調節效果達 顯著 (p=.022),可解釋實釋行為 21%的變異量。調節方向與一個月時的分析結果一樣呈負向 調節的效果,也就是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及當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愈 高,行為意圖對實際行為的預測力就愈低。

數據

表  3  助眠藥物使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折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步驟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使用行為意圖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11  .156  1.930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14  -.107  -1.416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6  .096  1.226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8  .405***  5.022  R 2 25.8%  調整後 R 2 23.6%  F 值  11.640***  步驟二  依變
表 7 渴求程度總分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 β 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38  -.230  -2.623  .010  1.737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3  .011  .159  .874  1.082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1  .101  1.475  .143  1.060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1  .103  1.220  .224  1.61
表  9 渴求量表「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一個月)  B 值  標準化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3  -.140  -1.976  .050  1.242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02  -.007  -.103  .918  1.087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45  .112  1.720  .088  1.055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06  .053
表  12 渴求量表「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分向度調節摘要表  (三個月)  B 值  標準化 β值  t 值  顯著性  VIF  模型一  依變項:助眠藥物實際使用行為  研究變項  助眠藥物使用正向態度  -.029  -.176  -1.754  .082  2.225  助眠藥物使用負向態度  .025  .082  1.195  .234  1.048  助眠藥物使用主觀規範  .010  .026  .371  .711  1.117  助眠藥物使用知覺行為控制  .019  .184  2.15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actical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LSM and the truncated SVD to reconstruct the support of the inhomogeneity in the acoustic equation with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defects of the safety control in the semiconductor electric circuit indust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ECI model,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