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新住民技藝課程學習對就業影響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新住民技藝課程學習對就業影響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新住民技藝課程學習對就業影響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kill Learning Class On New Immigrants' Employme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成之約 博士 研究生:何漢麟.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二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 摘要 台灣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口的跨國移動已經越來越頻繁,台灣新住民的 人口已超過 50 萬人。雖然並非所有新住民皆為弱勢族群,但多數仍是來自開發 程度低於台灣的地區。針對在台灣而言相對弱勢的新住民,政府設置新住民發展 基金,推動技藝相關課程。本研究針對技藝相關課程與新住民就業的關聯性,探 討技藝課程對就業的正面影響,進而提出技藝相關課程的設計或改善方法,使其 更有效益的協助新住民,累積其就業的人力資本。. 治 政 大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蒐集新住民技藝學習及就業的相 立. 關文獻,並進行相關彙整及分析與歸納。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可讓受訪的. ‧ 國. 學. 新住民較明確傳達本意,挖掘在書面資料未能呈現的看法與相關細節。訪談的對. ‧. 象為台灣北部、中部及南部共十位新住民,藉以瞭解新住民在參與技藝學習的情. sit. y. Nat. 況,及該新住民在後續的就業狀況與影響。. n. al. er. io. 經由深度訪談,本研究發現如下:. i n U. v. 一、家庭的支持是新住民參與並持續學習的重要因素. Ch. engchi. 二、新住民對學習及累積人力資本有高度意願 三、參與技藝相關課程可累積新住民人力資本. 四、技藝相關課程目的應為生活適應與職涯探索 五、技藝相關課程有限的種類影響新住民職涯選擇 六、新住民偏好互動較為密切的技藝相關課程 七、技藝相關課程較符合新住民的參與需求 八、人際關係是新住民參與就業的重要因素 九、技藝相關課程對新住民就業有正面影響. I.

(5) . 透過分析,技藝相關課程與就業中的新住民,以技藝相關的課程型態、授課 方式及課程參與有正面的影響,相關整理如下: 一、就業型技藝課程有引導新住民職涯的效用 二、非就業型的技藝課程促進家庭和諧與就業支持 三、在地化互動增進參與技藝課程的意願 四、符合需求的授課方式增加參與機會 五、社會接觸與資訊獲取提升就業機會 六、積極的參與使得在求職時較為容易. 治 政 七、就業型技藝課程利於累積職場的人力資本大 立. 技藝相關程對新住民的影響是正面的,但仍有許多精進的空間,讓新住民在. ‧ 國. 學. 人力資本的積累更加具有效益,本研究以新住民為核心提出下列建議:. ‧. 一、解除技藝相關課程與職訓不重複開課的限制. n. al. sit er. io. 三、依就業市場擴展技藝相關課程的種類. y. Nat. 二、強化技藝相關課程在各地區的課程分配. i n U. v. 四、為避免資源浪費應規範參與技藝相關課程的條件. Ch. engchi. 五、強化技藝相關課程的宣導與多方合作 六、強化其它課程的互動程度. 關鍵詞:技藝學習、新住民就業、技藝課程、新移民、新住民. II.

(6)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影響就業的相關理論 ................................................................. 8 第一節 就業的相關理論.......................................................................................... 8 第二節 學習的相關理論........................................................................................ 12 第三節 人力資本與就業的關係............................................................................ 15. 政 治 大. 第四節 小結............................................................................................................ 26. 立. 第三章 新住民就業與技藝學習概況 ................................................... 28. ‧ 國. 學. 第一節 台灣就業概況與問題................................................................................ 28 第二節 新住民就業概況........................................................................................ 37. ‧. 第三節 影響新住民就業的因素............................................................................ 48 第四節 新住民促進就業政策與措施.................................................................... 52. Nat. sit. y. 第五節 新住民技藝學習概況................................................................................ 63 第六節 技藝學習與職業訓練課程之差異............................................................ 72. io. er. 第七節 小結............................................................................................................ 77. al. n. v i n 第四章 新住民技藝學習與就業訪談發現 ........................................... 78 Ch U i e h n gc 第一節 訪談對象與設計........................................................................................ 78 第二節 新住民訪談發現........................................................................................ 82 第三節 新住民個案訪談分析.............................................................................. 108 第四節 小結..........................................................................................................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參考文獻 ............................................................................................... 123 附件 新住民訪談紀錄 ......................................................................... 128. III.

(7) . 表目次 表 3-1 新住民從事行業 ............................................................................................ 38 表 3-2 新住民從事職業別 ........................................................................................ 39 表 3-3 新住民就業者主要工作計薪方式 ................................................................. 40 表 3-4 新住民就業者依職業類別區分計薪方式 .................................................... 40 表 3-5 新住民就業者主要工作收入 ........................................................................ 41 表 3-6 新住民就業遭遇之困擾 ................................................................................ 42 表 3-7 新住民求職管道 ............................................................................................ 43 表 3-8 新住民就業服務需求情形 ............................................................................ 44 表 3-9 新住民就業對生活的幫助情形 .................................................................... 45. 政 治 大. 表 3-10 新住民發展基金技藝補助項目 .................................................................. 64 表 3-11 98 年度辦理外籍與大陸地區配偶專班資訊 .............................................. 66. 立. 表 3-12 技藝課程與職訓課程之差異 ...................................................................... 75. ‧ 國. 學. 表 4-1 深度訪談對象名單 ........................................................................................ 81 表 4-2 新住民技藝課程與就業關聯分析 .............................................................. 114.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8) . 圖目次. 圖 1-1 研究流程 .......................................................................................................... 6 圖 2-1 新住民識讀教育政策的概念架構芻議圖 .................................................... 22 圖 3-1 新住民勞動力運用情況 ................................................................................ 4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9)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隨著全球化的進展,跨國的人口及勞動力移動已顯然成為台灣的社會常 態與重要現象,依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截自 2016 年 11 月,新住民移入台灣人數 總計 520,248 人,中國新住民計 349,825 人(含港澳地區 14,836 人) ,占 67.24%, 其它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日本、韓國等其它國家計 170,423 人, 占 32.76%1。. 立. 政 治 大. 台灣新住民2之人口日益增加,雖然並非所有新住民皆為弱勢族群3,部分新. ‧ 國. 學. 住民來自於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對於台灣在地的生活無論從經濟、文化、認知. ‧. 等,皆較具有高度適應的能力,新住民本身也具有較高的學經歷及職場地位,能. sit. y. Nat. 自主或是透過家庭形成在台多元文化。但因台灣時空因素,早年台灣為「跨國婚. io. al. er. 姻移民」,多數來自經濟弱勢的國家女性,透過婚姻與台灣男性結婚,當移入台. n. 灣後隨配偶散居各地,為加速融入主流社會,多會放棄或隱藏原生國文化4;至. Ch. engchi. i n U. v. 今,容有新進的新住民來自未開發國家,而多數新住民及其家庭在台灣社會仍是 屬於相對弱勢的群體。行政院在內政部移民署設立「籌措專門照顧外籍配偶之基 金」來強化新移民在地的融入,以整合政府及民間的資源,創造多元文化社會的 目的,以此協助新住民適應及融入在地生活,而在台灣生活的新住民由於多數為 . 1. 2. 3 4. 內政部移民署,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按證件分(https://goo.gl/iYN9d6) ,瀏 覽日期:2016 年 11 月。 早期一般人以「外籍新娘」來稱呼因婚配來台的東南亞籍女性,後經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發 函知會相關單位更名為「外籍配偶」,2003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更名活動,「新移民女性」 獲多數人贊同;內政部於民國 96 年 10 月 1 日,內授移字第 0960946753 號函,將「子女出生 時,其父或母一方為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另一方為非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定 義為「新住民」。本研究中除文獻、機構名稱及原始稱呼外,皆以新住民表示。 係指就業服務法第 24 條所指之人員。 潘淑滿,2013,新移民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巨流圖書,頁 3。 1.

(10) . 經濟弱勢5,所以經濟上的取得對他們而言相對重要。經濟的穩定是一切其它面 向發展與適應在地生活的基礎,經濟收入的來自於自身的技能、專業或勞力付出 所得,而學經歷的不足或限制、語言的隔閡、家庭因素及就業身份等原因,使許 多新住民在學習謀生技能時具有條件上的弱勢。多數新住民難以直接從職業訓練 類別去學習謀生或就業的能力,而職業訓練、就業服務也皆依台灣勞工為主,使 得新住民在求職或技能的學習上間接被排除在外。 未來跨國移動將更加頻繁,台灣身為多元及多族群的國家,新住民的成長已 然可期,為使部分弱勢的新住民能在台灣較快速且適應當地生活與進入職場,較. 治 政 大 完整的適應在地生活,對於穩定新住民的家庭關係或穩定地方和協及避免負面社 立. 會問題,都有一定的正面助益。故此,進一步瞭解新住民在參與技藝學習相關課. ‧ 國. 學. 程後,與日後新住民進入職場就業影響的關聯,並對其促進新住民就業之相關課. ‧. 程做一個探討。. sit. y. Nat. 二、研究目的. n. al. er. io. 新住民移居台灣,為協助其快速且順利的在地生活,讓在參與技藝及相關類. i n U. v. 型課程的新住民能與就業關係更緊密聯結,本研究目的如下:. Ch. engchi. (一)探討新住民技藝學習課程的目的. 技藝學習課程在設計時,並非每一班次皆是可提供就業的技藝,其屬性有適 應類、文化類、就業類等等。課程目標皆不盡相同,協助新住民的面向也不同, 並非所有技藝類課程都以就業為主要目標。所以區分各類技藝相關課程對於新住 民的定位及欲達成的協助目標,在本質上進行整理,才能依不同屬性的課程建立 各種指標與相關措施,達到合適新住民,且為新住民所需之課程,在資源不浪費 下,有效的協助新住民。 . 5. 指家庭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標準之新住民。 2.

(11) . (二)瞭解新住民技藝學習的成效與情況 每一位新住民移入台灣的個人背景不同,在參與過技藝課程後,依據課程欲 協助的面向要旨,無論是哪一種屬性的課程,在合適的指標與評估下,理當會有 一定程度的成果。從參與的新住民中獲取此課程或班次的成效評估及在學習上所 面臨的問題,皆是有助於瞭解新住民在參與課程後融入當地的實際情況,從中改 良政策與措施,才能更有效的協助新住民融入在地,形成多元文化。 (三)探討新住民技藝學習對往後就業的影響與關聯 多數新住民會透過多元管道來進入或轉換職場,對於有意願進入就業市場的. 治 政 大 新住民來說,從單次或多次參與技藝學藝課程學習的經驗中,探討新住民技藝學 立. 習與進入就業市場之間的影響及關聯性。對於促進或引導新住民成功進入穩定的. ‧ 國. 學. 就業關係是否有其助益,並將技藝學習與就業做一正向聯結,達到強化新住民就. ‧. 業助力。. sit. y. Nat. (四)依研究成果研擬技藝學習相關課程之參考建議. n. al. er. io. 從新住民技藝學習的情況與成效,研究其就業的影響,並依研究成果對現今. i n U. v. 相關政策與措施研擬建議,並作為其它相關課程之參考,使新住民技藝或其相關. Ch. engchi. 課程能更有效率的協助並提升新住民在台灣的生活。. 3.

(12)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 依研究目的,蒐集新住民技藝學習及就業的相關文獻,並進行相關彙整及分 析,歸納出技藝學習及相關課程對新住民的定位及課程屬性的呈現,以作為研究 的基礎。其次,瞭解新住民的學習概況來探討新住民在課程之後的就業情形,並 發掘出技藝課程與新住民就業間的影響與關係,進一步提出相關改善建議,給予 推動或辦理技藝相關課程之參考。. 政 治 大 藝課程及進入就業市場之新住民,以實際瞭解課程學習狀況與就業關聯。 立. 另整合研究中,訪談對象的相關資訊,包含從落腳台灣、生活學習、參與技. ‧ 國. 學. 二、深度訪談. 新住民的學習情況與成效並非單從成果報告之紀錄得知,透過深度訪談可由. ‧. 受訪新住民較明確傳達本意,挖掘在書面資料未能呈現的看法,而後續的就業情. y. Nat. io. sit. 況更是需經由訪談才能獲知其相關細節。訪談以半結構的方式進行,用較具彈性. n. al. er. 的方式因應可能在訪談中變更的提問或是狀況,隨時做出調整提問,從中獲取對 研究有助益的訊息。. Ch. engchi. 4. i n U. v.

(13)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台灣新住民技藝學習與就業關係為主軸,研究對象為參加技藝相關 課程的經濟弱勢新住民。從新住民的參與過程瞭解其相關背景、參與動機、學習 狀況、課後改變及就業或創業狀況,進一步探討新住民參加課程後對於日後就業 是否具有影響;另一方面也從新住民參與課程的互動過程中,瞭解其課程情況、 新住民反映的課程問題、學習問題及訓後協助就業狀況,相互驗證新住民在技藝. 政 治 大. 學習後與就業間的關聯性。從技藝課程參與後,曾經穩定就業或持續穩定就業的. 立. 新住民中尋找出相關脈絡。. ‧ 國. 學.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內政部移民署之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現為新住民發展基金)申. ‧. 請提案的辦訓單位及參訓新住民為主,相關限制如下:. y. Nat. io. sit. (一)台灣各縣市皆有新住民人口,難以依各縣市逐一調查及蒐集相關資訊,將. n. al. er. 以北部、中部、南部,此三地區進行新住民資料蒐集與訪談,盡可能使獲. Ch. 取的訊息受地區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engchi. i n U. v. (二)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原因,新住民的相關訊息與聯絡方式取得不易,在 蒐集資訊時須詢問新住民的意願且願意受訪,而增加資料獲取的難度,故 研究成果僅能代表多數通例,而排除特殊個案。 (三)台灣的新住民多數仍以外籍配偶為主要身份所構成,在經濟上較為弱勢的 外籍家庭組成中,外籍配偶目前仍以女性為眾,男性外籍配偶仍較為少數, 故在資料蒐集上會出現性別上的偏向。 (四)新住民參與技藝相關課程並非都有就業的動機,受訪者限縮為參與課程時 有就業動機,且課後已經進入職場的新住民。 5.

(14) .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流程 依循前揭之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本研究執行流程如下圖:. 台灣新住民技藝學習 與就業關係之探討.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研究方法與流程. ‧. ‧ 國. 學 文獻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深度訪談. engchi. 訪談發現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 6. i n U. v.

(15) . 二、章節安排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需,內容架構安排如下列章節簡述: 第一章,緒論,內容在敘述本研究的之背景、動機、目的及研究方式,並說 明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最後呈現本研究的大綱安排。 第二章,影響就業的相關理論,蒐集就業、人力資本及學習的理論與文獻, 以就業為期望,從學習、人力資本及就業的理論中,以累積個體人力資本的角度, 對三者間的關係進行串聯。 第三章,新住民就業與技藝學習概況,蒐集相關學習的文獻瞭解台灣就業市. 治 政 大 場的概況,以及新住民在就業時所遭遇的情況。以技藝相關課程的學習概況與成 立 果,彙整出新住民個體人力資本在就業現象中的功能,並歸納出一定的脈絡。. ‧ 國. 學. 第四章,新住民技藝學習與就業訪談發現,從參與技藝學習的新住民訪談中,. ‧. 整理出技藝學習與就業的相關聯因子及差異。並從訪談發現及技藝學習與就業的. y. sit. n. al. er. io. 關影響。. Nat. 相關聯性進行分析,整合新住民從參與技藝學習到穩定就業間的要件、情況及相. i n U. v.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總結前述相關研究結果,並對往後新住民參與技藝學. Ch. engchi. 習或其相關課程做相關的建議,使協助新住民的政策或措施更有效率。. 7.

(16) . 第二章 影響就業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就業的相關理論. 勞工的就業可回溯至工業革命,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也影響了人類. 的思維。生產上,動力機器取代生物力,轉換並強化了生產模式;思想上,英國 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發表的「國富論」所含蓋的經濟個人主義、自由競爭及 政府不干預,三大原則6。此三大重要原則進而衍生成資本主義的基礎,從勞資 關係7、工業關係8擴展為就業關係9。. 一、就業市場相關理論. 立. 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勞動者曾一度被視為商品,受到資本家在一定地區,. 學. ‧ 國. 政 治 大. 以一定價格採買,而勞動者則提供勞動力。隨著人權發展與勞動意識抬頭,受資. ‧. 本家所購入的商品,是勞動者所提供在勞動時間內所付出的勞動力、知識或能力,. sit. y. Nat. 而非勞動者本身。即在某一地區、某一時間下,勞動需求者願意以某一價格的水. io. al. er. 準購買多少勞動,以及勞動供應者願意以某一價格水準,提供某一數量的勞動所. n. 形成之市場活動,構成了就業市場。就業市場受到地區、空間、時間與政府等因 素的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一)雙元勞動市場理論(Dual Labor Market). 美國的勞動經濟學者 Doeringer 與 Piore 所提出。勞動市場有呈現兩極化的. 趨勢,勞動市場可區分為初級勞動市場(Primary Labor Market)與次級勞動市場. . 6 7. 8. 9. 衛民、許繼峰,2012,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前程文化,頁 18-38。 馬克斯認為擁有生產工具者係資本家,為資產階級;未有生產工具、靠勞力維生係勞工,為無 產階級。 美國學者米爾斯(Daniel Quinn Mills)定義為「人類與其組織在工作場所、乃至於在整個社會 中的種種互動過程,其目的是訂定僱用條件」。 係指將工業關係、勞資關係及人力資源管理加以連結,討論所有勞工以及與工作相關的議題, 指所有形式的工作場所關係,範圍更加廣泛。 8.

(17) . (Secondary Labor Market) 。初級勞動市場的工資較高,勞動條件較好;次級勞 動市場的勞工則正好相反,其工資較低,勞動條件較差。因而造成勞動者階級的 兩極分化10。次級勞動市場的勞工,多數經由職能訓練或政府的協助政策而提升 人力資本,而漸進式的進入初級勞動市場。 (二)雙元經濟論(Dual Economy Theory). 經濟學家威廉‧阿瑟‧劉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提出。雙元經濟論對就. 業機會結構的劃分,則著重於產業組織,可大致區分為核心產業(Core Industries) 與邊陲產業(Periphery Industries) 。核心產業的資產、技術與獲利能力較佳,可. 治 政 大 掌握的市場較大,所給予勞工的待遇也相對較好;邊陲產業則資產、技術與獲利 立 能力較差,可掌握的市場較有限,給予勞工的條件也相對不足11。影響著勞工在. (三)偏好歧視理論(Theory of Taste for Discrimination). ‧. ‧ 國. 學. 就業時,所選擇的產業類型與工作型態。. sit. y. Nat. 經濟學家加里‧S‧貝克爾(Gary S Becker)在「歧視經濟學」中所提到的歧. n. al. er. io. 視偏好模型(Taste-for-Discrimination Model) 。認為雇主、員工與顧客的歧視會造. i n U. v. 成勞動市場的不平等。視歧視和被歧視的族群在生產上的替代性,替代性高則歧. Ch. engchi. 視係數高;替代性低則歧視係數低。歧視係數越低,勞動者差別待遇程度越低, 勞工在就業市場中會受到較平等的待遇12。受歧視的人員即使擁有相同資質,但 對企業的價值低於其他人,若想要獲得該職位,僅能接受較低的工資或比其他人 更高的資質,使得受歧視對象在就業上形成一定的阻力。. 10 11 12. 勞動力發展詞典(https://goo.gl/smRqVJ) 王方,2009,影響藍領勞工發展之因素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98 年第 1 期(https://goo.gl/HjxPuA) 謝碧霞,2008,職場性別公平現況與性別公平知覺對工作態度及工作壓力之影響,國力中央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4。 9.

(18) . (四)利潤極大論(Profit Maximization) 源自經濟學家阿瑟‧賽斯爾‧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的論點。在聘用勞工 時,應比照設備般的辦理,納入勞工除了薪資以外的隱性成本。雇主為了追求在 聘用上的利潤極大,所可能產生的歧視現象13。在社會的刻板印象之下,認為女 性的勞動供給彈性低於男性、女性報酬要價空間不如男性、中高齡因經濟壓力而 願意接受較低的待遇等因素,使其聘用這些特定群體的勞動力成本較低,而較願 意聘用該族群的勞動力。. 二、勞動個體相關理論. 治 政 大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指出勞動力是唯一能增加、創造價值的商品。技 立. 術工藝與資本主義之所以能不斷發展,是源自勞動力投入僱傭勞動過程中,耗費. ‧ 國. 學. 了勞動時間,用以創造出商品價值,促使社會不斷進步。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其. ‧. 創造有用事物的能力,包含技術、能力、態度、生產力、知識等,工資為勞動力. sit. y. Nat. 的交換價值。勞動力具有可塑性,可生產超過自身價值的商品,以及勞動力自身. n. al. er. io. 的升值,勞動力可透過不斷的學習,來增加原本既有的價值14。勞工透過學校教. i n U. v. 育、自身的學習或終身學習,來增加進入就業市場的機會,降低就業所可能遭遇 的阻力與困境。. Ch. engchi. (一)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y) 最初是由西奧多‧威廉‧舒爾茨(Theodore William Schultz)在 1961 年所提 出。定義其人的能力價值,認為人力資本如同其它類型的資本運作一樣,是可以 透過教育、訓練、醫療設施或服務等費用投資,改善人生產的質與量。無論是否 為勞動力,各種投資視為是一種對人的生產性的投資,產生的知識、能力、技術、 13 14. 江艾恩,2013,我國最低工資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頁 8。 林柏儀,2007,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頁 28-31。 10.

(19) . 環境等增長,逐漸累積在勞務價值的過程15。勞動者透過學習,增加人力資本的 存量或積累,反映在生產力的提升,之後受到工資或薪酬的反饋,在就業市場具 有一定的競爭力。 (二)教育篩選理論(Screening Hypothesis) 史賓賽(A. Michael Spence)在 1972 年博士論文中,探討有關就業市場中的 訊息結構和現象。認為教育及學習的作用在提供雇主或社會一定的訊息,確保個 體是否具備更高的生產力或是潛力。認為教育只是讓學習者獲得進入某些職業、 部門的敲門磚16。僱主在就業市場上並無法得知勞動者實際的生產力,透過教育. 治 政 大 的信號進行篩選,以獲取期望的生產力,並給予計畫中的薪酬。另一方面,人們 立. 也可因為教育後的可能收益而評估所需成本,做出適當的學習投資,影響著往後. ‧ 國. 學. 進入就業市場時的資格與條件。. ‧. (三)繡花理論. sit. y. Nat.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廖泉文在「人力資源管理」所提到。三個要點為尋找. n. al. er. io. 資源、職業的三大積累、職業飛躍。尋找資源指當職業生涯中,必須主動去尋找. i n U. v. 資源或機會,用付出、義務勞動或很低的報酬去換取資源,以作為下一步職業發. Ch. engchi. 展的基礎;有了基礎再進入人力資本的積累;最後造就職涯的發展17。勞動者透 過自身尋找資源或由政府提供輔助源,用較低的成本參與學習,作為踏入或重返 就業市場的基礎。是一種以較低的成本,累積人力資本的方式,以協助較弱勢的 勞動者參與就業市場的機會。. . 15 16. 17. Schultz, T. W.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7. 林佳慧,2008,高等教育就業養成與第一份薪資之關聯性:符合人力資本論或篩選理論?,國 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6-18。 廖泉文,2004,人力資源管理,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篇,第十二章。 11.

(20) . 第二節 學習的相關理論 學習在現代心理學中是一個重要的領域,且難以界定的概念。多數涵蓋知識、 理解與精熟度。近年來較普及的定義是由 Kimbl 所界定,認為學習是行為潛力較 具持久性的改變,是由增強練習而獲得的結果。換言之,學習後能做些學習前不 會做的事,並可以透過觀察得到的行為;學習後的行為改變具有較持久的特性; 學習後的行為改變不一定在學習經驗後立即發生;行為的改變是經驗或練習的結 果。透過學習的歷程,人們可以順應變遷的環境,來維持生存的能力18。人類步. 政 治 大 市場。故此,學習是為了更容易適應現代化社會 ,在現代化社會中累積人力資本, 立 入現代化社會後,付出勞務獲取報酬成為一種維持生存的方式,也就是進入就業. ‧ 國. 學. 獲取獨自生存的能力。. 一、學習歷程論. ‧. (一)操作制約理論. y. Nat. io. sit. 由史京納提出,將行為區分為反應性與操作性。反應性的行為是由已知的刺. al. er. 激所引發,操作性行為由非已知所引發,是由有機體自身所表現出來的,人們的. n. v i n 日常活多數是操作性的行為。操作性的制約又稱 R 型制約,強調行為與結果,如 Ch engchi U. 何被獎賞,將影響成為什麼樣的人。操作性制約是一種行為的塑造,透過漸進式 的訓練來增強期望的反應。在制約的原則下,學習是一種行為的改變,主要以細 小步驟呈現、學習者學習正確後立即給予回饋以及學習以自身的步調學習19。在 行為的制約以及造成行為的刺激中,累積進入就業市場的人力資本。. . 18. 19. B.R.HERGEN,王文科主譯,2002,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頁 3-12。 Margaret E. Gredler,吳幸宜 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頁 106-142。 12.

(21) . (二)學習條件論 蓋聶認為學習是一套機制,藉由此機制,個體可成為功能完備的社會成員。 學習的重要源自使人獲取技能、知識、態度及價值,而形成能力,也就是學習的 結果;另外,學習也是一種認知經歷,把環境的刺激轉換成能力所需的資訊處理 階段。符合標準的學習為語言資訊、心智技能、動作技能、態度和認知策略,這 五項類別涵蓋人類學習的範疇。透過一連串的訊息轉換,形成學習的行為,以小 班制的方式,以學習者表現及所要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學,透過階層式的教學設計, 使學習者漸進取得相應的能力20。五項類別的學習與指導的刺激,轉換並累積成 進入職場的人力資本。 (三)訊息處理論.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人類記憶是複雜且主動的訊息組織體,記憶系統將訊息轉換並加以儲存,供. ‧. 日後使用,學習則是將環境的訊息轉換成記憶的歷程。訊息處理著重在個體用知. sit. y. Nat. 覺、編碼、記憶、回應和運用知識或訊息的歷程,讓學習者發展並擁有豐富的知. er. io. 識,引導學習者對新刺激的接受,協助學習者產生不同以往的新知識。通常以教. n. al. i n U. v. 學及學習者為基礎輔助,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廣度與事後回憶量的編碼教學策略,. Ch. 21. engchi. 也能用於較複雜的技能教學 。藉由訊息處理與儲存的機制,產生知識,累積成 人力資本,供日後檢索與使用。. 二、認知發展論 (一)發展認識論 皮亞傑認為知識涵蓋許多主觀成分,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是個體與環境的互 動機制,是一種不斷自我建構的歷程,尋求解釋與瞭解,並有效運作,構成了廣. 20 21. 同前註,頁 176-189。 同註 19,頁 204-248。 13.

(22) . 義的學習,這些歷程稱為知識,應用在各個層面。在教學時常用鼓勵的方式,花 費較多的時間與努力互動,並提供豐富的物體實驗機會,加上同儕與教師間的互 動及協助,來達成學習者所期望的需求22。以滿足學習者需求為目的,透過良好 且深入的互動累積學習者的人力資本。 (二)社會歷史論 維谷斯基認為人類心智能力的發展是人與世界互動而來,是社會互動與社會 經驗的結果。成人的參與為高級的心智功能,透過類別性知覺、邏輯性記憶概念 思考及自我調節的注意力,並運用物體刺激或方法及工具刺激來掌握自我行為,. 治 政 大 經由個體與刺激創造出新的聯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成果,其中溝通時所使用的 立. 符號與記號是發展的機制所在。在教學上常以精通文化中的符號或記號來互動,. ‧ 國. 學. 建立共同的意義並相互性教學,是一種共同的活動,隨學習者的能力範圍增加而. ‧. 逐漸獲取活動的控制權23。常被應用在需要大量示範與演練的課程中,用以熟練. sit. al. n. (一)社會認知論. er. io. 三、社會情境論. y. Nat. 新的能力或知識,累積其個人的人力資本。. Ch. engchi. i n U. v. 班都拉認為學習是環境、個人因素和行為三者間的互動,其中涉及學習者的 認知歷程、楷模的行為、所得的結果。以符文或視覺符碼將學習的行為進行記憶 與儲存,並從環境或楷模中得到增強。除了基本技能以外,更培養學習者的效能 感知與自我調節系統。其中,楷模行為係指可成為學習者標準的人,所展現的行 為。自我調節系統又含蓋個人行為標準、自我觀察力、自我判斷與自我反應,來 強化學習所產生的成果。此理論可用於協助低成就的學習者,使其逐漸熟練複雜. 22 23. 同註 19,頁 252-301。 同註 19,頁 307-339。 14.

(23) . 工作的精熟感,利用足夠的誘因及情境的運作,來達到期望的學習效果24。在教 學中,常以一位標竿性的人作為學習者的效仿對象,來增強學習者訊息的記憶與 儲存,達到學習與累積人力資本的目的。 (二)歸因論 歸因係由成就結果發展出來,個體的動機受到環境以及個人因素所產生的結 果,個體對該事件或結果所解釋的原因。原因又可分為能力、努力、作業困難度 及運氣,皆影響著事件的結果。尋求瞭解是行為的主要動機,透過結果的導因知 覺,在預期、自尊、從事成就性活動都受到歸因的影響。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成就. 治 政 大 相關活動,以助人的角色培養學習而非競爭的環境氛圍,避免負面的自我評價與 立 動機進行成就性的活動,並透過努力而得到成就結果。. 學. ‧ 國. 預期25。可適用在有明確目的的課程教學,由成就結果引申的動機,學習者經由. ‧ y. sit. n. al. er. 人力資本是人力資源的一環,透過經濟的核算來預估人們生產的能力或生產. io. Nat. 第三節 人力資本與就業的關係. i n U. v. 價值。人的能力主要是後天的培養與開發,在不同職業所表現出的能力差異,是. Ch. engchi. 來自後天分工而形成的習慣與教育結果26。人力資本投資是一種透過參與學習的 投資,藉由學習改善或提升人們既有的生產價值,在不斷改善或提升的過程中, 也是人力資本的積累過程,來達到參與就業市場競爭力。.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 若人的能力是源自於後天的學習,即可以將資本的概念作用在人上面。在資 本的理論中,資本是一種生產要素,可執行生產並再投入生產的循環資源,並將 24 25 26. 同註 19,頁 351-394。 同註 19,頁 400-444。 Kiker B. F, 1966,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74(5), 498-499. 15.

(24) . 資本生產出的可支配資源一部分,再進行投資,以製造、更新生產工具、改善生 產要素等方式,再生產出更多產品。人的能力提升與改善與其有相似之處,當人 提升自身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耗費一定程度的資源,而這些可支配資源用於投入 個人的體力、智能、學習效果或其它各方面素質的增長,用以執行生產並獲取回 饋資源,在這過程中逐步提升或改善個體的能力與素質,使個體的生產力更具效 益或提升27。 雖然人力資本的概念已較被接受,在競爭的勞動市場中,人力資本是勞工從 事生產活動的資源累積投入,人力資本的多寡,多數會反映在勞動所得的高低。. 治 政 大 而人力資本難以實質觀察,且組成多樣與複雜,常形成或累積的人力資本方式有 立 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或課程、在職訓練、實務學習、醫療及健康等改善等,一般. ‧ 國. 學. 的資本是報酬遞減,但人力資本的報酬卻是遞增28,依就業相關的人力資本形成. ‧. 做下列說明:. sit. y. Nat. (一)正式的教育投資. n. al. er. io. 是一種投入一定的費用、時間及其相關資源,以獲取正式教學機構有系統的. i n U. v. 教導技能或學識的過程。以台灣的型態則是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及研究所,. Ch. engchi. 甚至是博士班,每一個人的投資程度不同,但此一型態是個人投資較為核心的部 分,教育透過各層面改善與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力資源水準。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技 能獲得改善,較以往更有效率或更有品質;也使受教育者的知識獲得增廣,能在 面對各種選擇與判斷時,做出較為正確得決定;另外,培養受教育者更加多元的. 27 28. 張凤林,2007,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務印書館,頁 61。 莊奕琦、李鈞元,2003,如何衡量人力資本:理論與台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31 卷 1 期, 頁 51-85。 16.

(25) . 創造力與思維,使得現實中得以創新與應用;而教育也教導品格,傳遞了整體人 類的文化29。 (二)非正式的教育投資 除了正式教育以國家系統性學習為主的方式外,更有許多非正式的教育機構 與學習系統,用以輔助或加強正式教育的不足。例如各正式學習階段的補習班、 才藝課程、啟蒙或引導式課程、強化溝通或整合能力的課程等等,都是使受教育 者在原有的知識與技能基礎上,輔以更好的交流或相處模式,或是在正式教育中 認為學有不足或緩慢時,額外參與教育投資。此目的在補足受教育者在原有正式. 治 政 教育的不足,或擴展正式教育未涵括的學習領域。 大 立 (三)職業訓練投資. ‧ 國. 學. 企業或專門機構專為職能專業精進而培育的知識或是技能,又區分為在職. ‧. 訓練或是職前訓練。在職訓練注重在職場中應用的知識與技能,強化或提高現. sit. y. Nat. 有的能力基礎,或未來不同職務的輪調學習,使其能在同一企業中,更好在當. n. al. er. io. 下的職務或往後可能擔任的職務上發揮;職前訓練的目的是為了符合求職所需. i n U. v. 的知識與能力,或是達到轉職及變動職務所需的技能,達到未來勝任該職務的. Ch. engchi. 能力,符合應聘條件或是轉業要件30。 (四)有形與無形成本的投資. 在提升或改善個人能力所為的投入,可區分為直接支付費用的有形成本,另 一個則是間接花費的非金錢成本。有形成本主要是指學費、雜費、教師的薪資、 設備使用費、書籍費等等,由現有貨幣或等值物品所支付的學習費用;另一方面, 就是無形的成本,泛指機會成本,受教育者或學習者因從事學習活動,而放棄從. 29 30. 同註 19,頁 66-67。 同註 19,頁 68-70。 17.

(26) . 事其它經濟活動的機會,所損失的收入,或是放棄完成其它非生產性活動的機會 或時間31。. 二、人力資本的類型 個人在投資並累積人力資本多數為取得更好的就業條件,除了正式教育的人 力資本投資以外,非正式的學習投資在就業市場中也具有一定的幫助。人力資本 的投資要與就業有直接的關聯或是前導式的作用,才能對求職有所助益。投資人 力資本的知識或技能,是個人學習時,學習深度的不同,讓就業市場上有直接應 用的能力及輔助的能力,投資的目的在縮短個人資本與就業市場所需的能力條件 或程度。 (一)專業性人力資本.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此為較長時間及系統性的學習,針對特定的職務專業技能,在學習上也較有. ‧. 難度,投資的成本相對要高。在這類人力資本投資前,多數人須有一定的相關基. sit. y. Nat. 礎,多數有一定參與的資格限制,並透過正式教育或是引導課程而進一步投資自. n. al. er. io. 身人力資本,以強化此專業能力價值或獲取認證。這類人力資本在就業市場上的. i n U. v. 取代性較低,相對具有競爭力。例如程式設計證照、律師、會計師、醫師等,透. Ch. engchi. 過專設的課程協助獲取相關執業資格,常見的以國家系統教育、文教補習班、各 正式教育機構開設的學程為主。 (二)普遍性人力資本 需要一定的正式教育基礎,以各地區就業市場的趨勢,或是各地區的缺工狀 態做為開設學習課程的目標,部分有學歷限制,透過民間團體或是政府機關辦理。 此人力資本投資成本稍低,部分出現在加強或轉換職業跑道的選擇,具有一定程 度的知識或技能,有相關的證照或是檢定,在就業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專業取 31. 同註 19,頁 67。 18.

(27) . 代性不高。例如機械製圖、室內設計、水電施工、食品烘焙、美容美髮等,常以 機關或民間團體承辦的職業訓練課程來呈現,勞動者在投資人力資本時的學習內 容也較短,以數月的時間就能完成基礎訓練。 (三)密集性人力資本 此類性質的人力資本投資沒有太多的限制條件,以勞力密集的工作職務為主, 在勞動市場中替代的機會較大,多數由民間團體、事業單位及短期補習班各別或 協同辦理,另外,也輔以較為基礎的技能證照,提供就業能力的資格認證。如丙 級檢定的技能職類、清潔、諮詢客服、職前訓練、公司內部的職前訓練等,多數. 治 政 大 在勞力密集的產業或職務較為常見,勞動者所投資的人力資本對於直接求職來說 立 是最低的投資程度,但能利用較少的成本,迅速進入就業市場。. ‧ 國. 學. (四)引導性人力資本. ‧. 此類型的人力資本投資在學習顯少有資格限制,不以直接就業的知識或技能. sit. y. Nat. 為主,投資的人力資本範圍較為廣泛,多由民間團體或政府的補助課程。如芳療、. n. al. er. io. 舒壓、溝通技巧、手工藝、初階的技能課程等。多數適用於生活,並不限定就業. i n U. v. 才適用,常以產業人才投資課程、技藝學習、充電課程等方式呈現,對於人力資. Ch. engchi. 本的投資者而言,是一種引導式的人力資本投資,用極低的投資成本來參與或踏 入此一領域,作為往後進入就業市場或其它人力資本投資的前期準備。. 三、政府協助新住民累積人力資本的方式 在影響新住民就業的因素中,多數的因素需要透過學習來自我成長,使其達 到勞動市場中就業的標準或期望。在相關研究32當中,新住民就業的因素中,個 人教育程度為因素之一,屬個人資本的範疇,多數能透過參與學習來達到預期的. 32. 鄭文惠,2006,影響女性外籍配偶就業決定之因素探討-以高雄縣越南籍外籍配偶為例,國立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碩士論文,頁 113-119。 19.

(28) . 效果或具備的能力,不同的教育程度也影響人力資本需求的情況。是以,較為弱 勢的新住民透過人力資本累積的方式,來達到參與勞動市場,是較為有效的,政 府對新住民能參與及學習管道整理如下: (一)識字班 新住民來台後,除了有提供學歷採認33以利進入正式教育機構就學,或參與 相關學習活動的要件以外,各縣市政府在新住民語言的溝通上也有辦理識字的課 程。相關課程名稱有識字班、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外籍配偶基本教育研習班、 國民中小學附設補校等。目的在免費讓新移民有機會學習基本中文的識字與溝通. 治 政 大 能力,能與家人、生活周遭人際較無障礙的交流,更快的融入在地生活,避免文 立. 化差異而產生的生活不便與誤解,順暢的溝通及文字辨識能力是參與職場的前提. ‧. ‧ 國. 學. 要件之一。. (二)技藝相關學習課程. sit. y. Nat. 當新住民具有一定的溝通與獨立自主的能力後,為了加深融入在地文化與生. n. al. er. io. 活知能,促進及推廣人力資源培訓與發展,各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都有技藝學習. i n U. v. 班、創新服務班、在地文化班、心靈講座等34,提供新住民免費參與。目的在於. Ch. engchi. 強化新住民的自信心、擴展人際、就業輔導或職涯引導等,協助新住民走出家庭、 讓新住民更能被家庭成員信賴、接觸或參與更多的台灣在地事物與經歷。另一方 面,也是在進入職場前,一種導引式的學習,部分是生活知能,部分是與職場相 關的基礎技能,以免費及漸進式的接觸,較彈性的學習時間與制度,探索可能的 職涯方向。. 33 34. 新住民培力發展資訊網(https://goo.gl/SKJ3wB),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27 日。 源自「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作業要點」、「新住民創新服務、人才培力及活化產業社區計畫」 及已廢止的「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技藝類學習課程計畫經費審查原則」。 20.

(29) . (三)職業訓練班 多數新住民在適應台灣的生活後,多數具有進入勞動市場的意願,但缺乏特 定或專業技能,或原本的專業、學歷或技能不受肯認,相關單位則開設相關課程 協助新住民就業。課程有專為新住民開設的專班或是參與一般台灣求職者所參與 的職業訓練班。目的在於協助求職者或失業者強化或習得工作技能。此為較系統 性的教學,以進入競爭的勞動市場為主,參與課程需部分自費,學習的過程較為 制式與嚴謹,學習的時間也較長,並考取相關證照,強化就業技能。. 四、新住民人力資本的意涵. 治 政 大 在 2004 年後,隨著社會上新住民人口的增加,對台灣在地結構的影響日增, 立. 新住民的人力資本概念逐漸受到重視,但仍被認為新住民的價值,被定位在維持. ‧ 國. 學. 家庭的功能上,而在生活適應後的作為較有不足,期望在識讀、生活、技藝與技. sit. Nat. 基礎的識讀教育,作為延伸日後生活適應或職場的準備。. y. ‧. 能上,能有人力資本論的概念35。新住民經由參與教育的課程成為學習者,透過. n. al. er. io. 隨著相關的新住民政策實施與推廣,新住民的經濟條件是有改善的,雖然多. i n U. v. 數仍屬弱勢,但已有不少新住民已走出困境。也發現新住民在人力資本提升也影. Ch. engchi. 響教育與專業的提升,更容易獲取工作機會,進而改善家庭經濟。隨著新住民投 入職場的勞動力增加,也較能自信的參與社會活動。但與在地人的人力資本相較 下,各方面仍有一定落差,會影響個人或家庭的經濟狀況及下一代的發展36。新 住民的人力資本影響著在社會上的適應力,人力資本的範圍與內容如下所示:. . 35. 何青蓉、丘愛鈴,2009,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會研究,第十 八期,頁 1-31。 36 陳芬苓,2014,女性新移民生活狀況的轉變與政策意涵,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二十七期,頁 29-59。 21.

(30)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何青蓉、丘愛鈴,2009,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會研 究,第十八期,頁 19。. ‧. 圖 2-1 新住民識讀教育政策的概念架構芻議圖. 新住民的生活適應所遇到的範圍如圖 2-1 所示,從進入台灣的生活環境後,. y. Nat. er. io. sit. 多數的新住民學習都是從識字教育起始,中國籍的新住民也是會學習著繁體字與 一些相似的詞語。學習的人力資本累積的方向為家庭、工作與社區。家庭方向以. al. n. v i n Ch 家庭教育的人力資本提升為主,在家庭環境中,透過參與及學習,適應其家庭生 engchi U. 活,獲取家庭信任,以及運用家庭資源。工作方向以增加技職知能的人力資本為 主,學習就業市場中所需的能力。而社區文化也是人力資本的一環,雖然是文化 教育,但透過人際的擴展,仍是有助於新住民在家庭與工作方面的助力。相關說 明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人力資本 信任是個體在建立資本的核心要素,最初始的信任來自周遭的親人,新住民 最貼近的人就是其婚姻的家庭成員。信任的產生需要創造與投資,才能累積與應 22.

(31) . 用,新住民雖有婚姻的關係,但關係卻不夠緊密,仍有許多待適應的地方,部分 仍受到性別、種族與國籍的影響。新住民日常生活的核心網絡,主要來自家庭網 絡,家庭的人際網絡直接影響新住民取得資源的程度。新住民在刻板印象的婚姻 標籤下,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來獲取信任,優先穩固家庭內的凝聚資本,才能 進一步引發互惠關係。但仍有夫家的自信不足、擔憂與新住民朋友交往頻繁、社 會上不良的新住民婚姻案例等,影響新住民受到其家庭的信任程度,家庭成員可 能會限制新住民的活動範圍與交友情況,也相對減少新住民在家庭中能獲取的資 源,嚴重時會造成家庭成員間的衝突37。新住民若因為家庭成員的信任不足,又. 治 政 大 屬於家庭弱勢的情境,新住民會喪失許多累積人力資本的機會,當缺乏獨立自主 立 的資本時,對於未來的家庭變化與風險承受度則大幅增加,也較容易陷入更弱勢. ‧. ‧ 國. 學. 的困境。. 改善經濟狀況與個人生活型態是多數新住民的動機之一,政府也有生活適應. sit. y. Nat. 輔導、協助子女教養、保障就業權益、提升教育文化等相關的社會福利與資源供. n. al. er. io. 新住民參與及申請。在新住民發展基金核定補助案彙整表38中,除了生活適應的. i n U. v. 相關活動以外,技藝相關課程如「一把剪刀一把梳子走入大高雄發現新美力」、. Ch. engchi. 「故鄉故事與動人設計~袋袋相傳」 、 「閱讀~翻轉教育的未來」等課程,都是透 過新住民與其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加深家庭間的相互瞭解與信任。技藝相關學習 課程的參與條件較為寬鬆,可以與家人共同參與,而一般的學習課程較難有家庭 共同參與。此類技藝課程在增進家庭對新住民的社交與人力資本積累的支持,讓 新住民可以參加持續性、參與期間較長的學習課程。. 37. 許雅惠,2009,魚與熊掌:新移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三卷 第二期,頁 37-39。 38 106 年新住民發展基金核定補助案彙整表(https://goo.gl/bTjAGf),瀏覽日期:2017 年 9 月。 23.

(32) . (二)人際關係的人力資本 對新住民而言,社交活動、各式聚會、在地慶典及食物分享,都在人際交流 上具有很重要的角色。新住民在異鄉時,相較於同鄉的環境更團結與聚集,共同 分享對不熟悉環境的訊息,產生了凝聚式的團結。語言是新住民與社會連結的工 具,新住民學習語言多數經由生活對話及大眾媒體來認識環境,並瞭解其價值觀 與事務。多數新住民在情緒支持、談天對象多以朋友為主,顯示新住民的人際網 絡在舒解心理上具有相當的功能。從交換資訊、提供情緒相互的支持與實質的協 助等行為,可以從人際資本中更容易適應社會。多數新住民在人際資本的起始點. 治 政 大 是識字班,從學習中文時建立初始的人際資本。但因為與新住民的家庭仍處於磨 立. 合時期,多以負擔家務為主,部分的互動較少,但仍有同鄉或是同為新住民有較. ‧ 國. 學. 深的人際交流,進而擴展到生活所接觸的人,從接觸與對談中,完善語言的掌握. ‧. 程度39。由此可見,新住民是在參與語言課程中,開啟人際資本的累計,但識字. n. al. er. io. 擴展其認識或接觸的人事物,展開人際網絡。. sit. y. Nat. 教育卻無法滿足新住民的需求,須藉由逐漸學習的語言能力來參與課程或活動,. i n U. v. 新住民處在活動或課程的團體中,成員的組成有著不同各自的特質,經由參. Ch. engchi. 與活動或課程的聚合,有助於訊息在相互之間流通與整合,建立起相對關聯的人 際關係,進一步擴大其接觸範圍40。當新住民無論是在生活、心理、親職教育、 就業等相關問題需要尋求協助或諮循時,多數會透過這些人際網絡獲取資源,多 數為對象為民間團體、朋友、學員、課程的講師或政府單位。. 39 40. 同註 37,頁 12-30。 丘愛鈴、何青蓉,2008,新移民教育機構推動新移民教育現況、特色與困境之調查研究,台 東大學教育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頁 66。 24.

(33) . 當新住民想要進入就業市場時,多數雇主或是主管與新住民是建立在第三人 的保證之上,會在僱用時,參考第三人的意見,或接受第三人的推薦41。在雙方 對彼此的訊息都未知,且信任度尚不足時,透過第三人的推薦是較被雙方所接受 的,源自第三人對雙方的瞭解,而使得部分新住民以推薦或介紹做為求職的管道, 顯示出人際資本對新住民就業的重要性。 (三)技職知能的人力資本 新住民除了基礎語言與社會適應的學習以外,尚有親職教育與工作知能的需 求。由於新住民來自多國,其學習的教材與授課方式與在地人有所差異,也因為. 治 政 大 新住民的特殊性,需要有適合的授課方式,提供新住民獲取人力資本的機會 立. 42. 。. 新住民在台灣的困境就包含了經濟與就業問題,透過語言與相關的課程學習所建. ‧ 國. 學. 立的聯結,有助於開啟新住民通往其它資源獲取的門路43,而課程本身就是技藝. ‧. 或知能資源獲取的方式之一。. sit. y. Nat. 技藝相關課程部分被歸於生活適應課程,如語言學習、法律常識、社會福利. n. al. er. io. 資源簡介等,但部分如民俗食品製作、手工藝、創意美髮等,雖難以達到就業的. i n U. v. 技能,卻是在職業訓練成技能之前做為發展興趣、性向的技藝課程,雖仍是生活. Ch. engchi. 的一部分,卻已經具有前往技職知能的潛力。新住民在成人教育中,技藝課程的 參與上,以教學的方式滿意度較高,其滿意度也高於一般成人教育班或補校教育, 部分因素是在於時間的彈性與學習間的互動有關44。. 41. 42 43 44. 江雅婷,2013,從事非典型工作之新移民女性勞動經驗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 文,頁 119。 張芳全,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台灣教育,655 期,頁 42-43。 同註 40。 劉淑美,2009,澎湖縣新移民女性成人教育需求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 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15-118。 25.

(34) . 職業訓練是以就業為目的,教導就業的技能,而參與職業訓練可以增進個人 的能力與技術,提高進入就業市場的機會,也較能提高勞動者的待遇45。但新住 民參與職業訓練時,多數職業訓練未提供輔導式教學或教學補救措施,辦理課程 的單位集中於特定縣市,並受限於新住民的語言程度,導致課程選擇受限等46。 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新住民的學習,也使得累積人力資本時遇到困難。故此,在生 活適應與職業訓練之間,應有一個人力資本累積的措施,達到承前啟後的功能, 讓新住民能適應一般的職能或知能課程。. 第四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全球資本與人口移動的阻礙減少之下,勞動力形成全球競爭市場,並在資 本主義的思維下形成一種勞動供需市場。有關勞動就業影響的理論眾多。在就業. ‧. io. sit. Nat. 動者的影響有人力資本論、教育篩選論及繡花理論。. y. 市場上有雙元勞動市場論、雙元經濟論、偏好歧視理論及利潤極大論;在個體勞. al. er. 世界的趨勢與環境的勞動供需運作,是個體勞動力難以撼動的,故以改變自. n. v i n 身的條件及方向作為減少就業阻力的影響 。人力資本是以提升自我的生產性價值 Ch engchi U. 為主的概念,透過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職業訓練及有形或無形成本的投入, 來積累人力資本。以投資自我的概念,來逐步增加或改善自我的能力,以達到進 入勞動市場的資格,或是就業的條件。 個體為了可以累積個人的人力資本,需要參與較系統化的學習。經由外在的 刺激,將訊息轉化的歷程,使得個體能做到學習前所不能做到的事。透過各種不. . 45 46. 同註 41,頁 97-99。 成之約、高惠敏,2011,外籍配偶參加職業訓練成效之評估,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勞工教育研究 發展中心,頁 158-162。 26.

(35) . 同的訊息轉化歷程,將成就結果引導為個體的動機,進而參與成就結果的活動, 透過個體多次的學習與努力,累積成個體的人力資本。 新住民在有動機的情況下,學習、累積資本及就業是一個連貫性的歷程。多 數參與學習的個體,皆期望藉由學習改變現況。個體透過學習的新事物及學習過 程中的環境刺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形成人力資本。技藝學習的課程雖難以 促進新住民直接進入職場,但對於家庭教育、人際關係及技能知能是有正面影響 的。技藝課程可以連結生活與職業訓練的正規課程,也能輔助新住民在人力資本 上逐漸累積,當人力資本達到就業市場需求的標準時,個體進入就業市場,完成 就業的期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i n U. v.

(36) . 第三章 新住民就業與技藝學習概況 第一節 台灣就業概況與問題 台灣的就業市場已步入全球化的影響之中,企業激烈的競爭下,勞動力也呈 現多樣化的發展,勞動統計年報,截自 2016 年 12 月平均,台灣的勞動參與率為 58.75%,失業率為 3.92%,就業人數為 1126.7 萬人47,女性勞動參與率為 50.80%48。 在 2015 年勞動力參與率為 58.65%,就業人數 1119.8 萬人,失業率 3.78%為 15 年來最低49。但隨著全球化所帶來勞動市場的彈性化所帶來的結構改變、典型與. 政 治 大. 非典型的工作型態雙元化、勞動條件的 M 型化、勞動從屬性的影響等,台灣的. 立. 就業狀況仍面臨許多問題。. ‧ 國. 學. 一、台灣就業概況. ‧. 台灣在全球化與少子化的衝擊下,在 2015 年底我國戶籍登記人口 2349 萬. y. Nat. 人,總人口增加率 2.49‰,扶老比持續上升至 16.92%。整體的總人口雖有上升,. n. al. er. io. (一)勞工就業狀況. sit. 但扶老比上升,扶幼比下降,在未來面臨勞動力可能不足的情況50。. Ch. engchi. i n U. v. 歷來年台灣的就業人數是上升的,從 2005 年的 994.2 萬人,在 2015 年達. 1119.8 萬人,受到高等教育開放的影響,高等教育的就業人數從 2005 年的 173.3 萬人,到 2015 年已來到 364 萬人,明顯大幅上升。但工業部門在近三年來,就 業比例從 36.16%降至 36.03%;而服務業部門的就業比例卻從 58.89%,快速增加 . 47. 48. 49. 50.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2016 年人力資源(https://goo.gl/bjHBTr) ,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統計年報,2016 年勞動參與率(https://goo.gl/wa1G4k) ,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2015 年人力資源(https://goo.gl/D4j4uF)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2015 年人口概況(https://goo.gl/vDrq5i)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28.

(37) . 至 59.02%51。另外,失業率雖然持續下降,但青年的在學率偏高,青年的失業率 從 2005 年的 3.78%到 2015 年的 3.95%,是逐漸上升的,相較之下也高於 15~24 歲的 12.05%及 45~64 歲的 1.99%,大學教育程度的失業率 5.34%也高於國中及 以下 2.77%、高中職 3.83%、專科 2.75%。在失業的勞動力中,對工作不滿意者 最多,占 36.53%52。其中,青年與大學學歷的勞動者,或許對勞動條件要求與期 望較高,工作轉換可能相對頻繁,使得產生青年失業的現象與問題53。 (二)非典型勞動狀況 非典型僱用是相對傳統典型僱用的一種工作型態,非典型的僱用的形式眾多,. 治 政 大 大致上可區分為部分工時、派遣勞動與定期契約。非典型勞動的快速增加與政府 立 部門大力推動非典型就業,來解決基層人力不足的問題及增加就業率有關,甚至. ‧ 國. 學. 公部門也運用此勞動型態來解決人力需求54。2015 年 5 月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 ‧. 或人力派遣等非典型工作者計 78.1 萬人,較上年同月增 1.5 萬人(上升 2%)55,. sit. y. Nat. 台灣非典型的勞動人口持續上升,從 2008 年的 6.2%上升至 2015 年的 7%56。可. al. n. (三)非勞動力狀況. er. io. 見台灣勞動型態已經從傳統工作形式,逐漸轉換為彈性較大的工作型態。. Ch. engchi. i n U. v. 歷年來,台灣的非勞動力持續上揚,從 2005 年的 757.8 萬人到 2015 年的. 820.4 萬人,其中未參與勞動的原因,以料理家務者占 30.67%為最高57。可發現 多數女性是潛在的勞動力,故此,行政主管單位推行性別平等措施,期望因料理. . 51 52 53 54 55. 56 57.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就業(https://goo.gl/IXsKkj)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失業(https://goo.gl/qAAq0l)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衛民、許繼峰,2012,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前程文化,頁 104。 同前註,頁 106-109。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第 239 號(https://goo.gl/xtDGVz)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專題分析(https://goo.gl/J4dbIy)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非勞動力狀況(https://goo.gl/ccpcYm)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29.

(38) . 家務為主的潛在勞動力能進入勞動市場。用強化友善職場環境、加強誘因與勞動 待遇,使其較具彈性的工作來滿足潛在勞動力的需求。具統計,2015 年事業單位 同意員工申請性別工作平等各項措施之比率大部分達 82%以上58。另一方面,兩 性的薪資差異從 2005 年的 19.8%到 2015 年的 14.5%,女性平均時薪為男性的 86%,二性的薪資差距正逐年縮小59。. 二、台灣女性勞動力就業概況 台灣在近年女性勞動的意識已經逐漸提升,但相較於先進國家仍是較低的, 故設法提升我國女性勞參率是較佳選擇。再者,較低的女性勞參率會讓女性的財. 治 政 大 務收入較低、較不易自主;到了老年,退休金收入也會較低,較易面臨老年貧窮 立. 的風險。台灣雖有相關政策,女性勞動參與也有正向成長,但仍然是低於男性,. ‧ 國. 學. 當勞動人口不足時,提升女性勞動力是較快的解決方式之一60。. ‧. (一)女性就業狀況. sit. y. Nat. 女性參與勞動市場是日趨增加的,從 2000 年的 391.7 萬人到 2015 年的 514.1. n. al. er. io. 萬人61;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也從 2000 年的 46.02%上升到 2015 年的 50.74%62,有. i n U. v. 著一定程度改善了女性在職場的參與情況。並且女性勞動者的學歷也逐年上升,. Ch. engchi. 從 2000 年國中以下學歷為 33.94%、高中職 51.49%、大專以上 63.35%,到 2015 年依序為 25.22%、52.10%、63.94%63,顯示出女性勞動者在教育與任職上的刻板 印象已經有所淡化,較多的事業單位也雇用較專業或高階的女性工作者。 . 58. 59 60 61. 62. 63.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性別工作平等法實施情形(https://goo.gl/Vo6dgR)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勞動部勞動情勢統計要覽,二性薪資(https://goo.gl/WvWwpn)瀏覽日期:2017 年 2 月 8 日。 藍科正,2015,提升女性勞動參與之政策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第 104 年第 2 期,頁 7。 勞動部勞動統計年報,勞動力狀況-按教育程度、年齡及性別分(https://goo.gl/qAGc3w)瀏 覽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勞動部勞動統計年報,勞動力參與率-按教育程度、年齡及性別分(https://goo.gl/LNY4P5) 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勞動力參與率(https://goo.gl/QIbZVW)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30.

(39) . 但女性在工業部門有別於整體參與人數的減少,從 2005 年的 114.9 萬人, 到 2015 年的 126.4 萬人,是持續上升的,尤其是製造業,從 2015 年的 103.7 萬 人,逐年上升至 2015 年的 113.7 萬人;另外,服務業部門整體也從 2005 年的 287.2 萬人,增加到 2015 年的 354.9 萬人,其中以批發零售業的增幅最多,增加 了 10.7 萬人;以職務分類來看,女性從事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在 2005 到 2015 年間增加最多,上升 30.7 萬人,其次為為專業人員 23.5 萬人,第三為事務支援 人員增加 13.7 萬人。整體的女性受雇者從 2000 年至 2015 年變化為 382.1 萬人 增加為 496.4 萬人,共增加了 114.3 萬人64。由此可見,女性在職場的比例逐漸接. 治 政 大 近男性,職場的待遇上升與歧視降低,也是促使女性願意外出工作的原因之一。 立 (二)女性非典型勞動狀況. ‧ 國. 學. 隨著女性勞動意識的提升,以及家庭對傳統女性顧家而不需要就業的觀念漸. ‧. 淡,非典型的女性勞動者也日趨變多。一方面,是仍因為照顧幼童而需要較彈性. sit. y. Nat. 的工作時間;另一方面,是女性不再滿足在家中做全職主婦的想法,更願意成就. n. al. er. io. 自我以及規畫職涯。. i n U. v. 故此,部分時間工作型態的女性在 2005 年為 5.5 萬人(1.32%) ,到 2015 年 65. Ch. engchi. 的 56.3 萬人(11.4%) ,呈急劇的成長。而整體的非典型勞動的女性,從 2008 年的 33 萬人,占該就業者的 7.32%,到 2015 年女性非典型勞動者約在 37.8 萬 人,占該性別就業者的 7.64%66。此情形除了表示眾多事業單位也因為國際競爭 而需要較彈性的人力資源運用之外,較彈性化的工作時間與型態是受女性工作者 所需要的。 . 64. 65. 66.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就業者-按年齡分(https://goo.gl/QIbZVW)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表 53 就業者之每週工作時數-按年齡分(https://goo.gl/ZK4h52)瀏覽日期: 2017 年 5 月 13 日。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非典型就業狀況(https://goo.gl/QIbZVW)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31.

(40) . (三)女性勞動待遇狀況 隨著參與職場的女性上升,也打破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各式勞動型態 皆有女性勞動者的參與,女性在職場上的表現與待遇與男性的差異正逐漸縮小。 從 2011 年的初任女性平均薪資為 24251 元,至 2015 年上升為 25946 元,所占男 性的百分比為 2011 年的 96.79%與 2015 年的 97.87%67,即可看出端倪。 政府為了促進女性的勞動參與,推出性別平等措施,但仍有部分尚有差距, 在受僱勞工的每月薪資上,2015 年的製造業,平均工作時間與男性比為 97.93%, 是較接近的,但女性平均月薪以 37892 元卻落後 26.8%;醫療及保健服務業平均. 治 政 大 工作時間與男性比為 100.82%,是高於男性的,但平均薪資卻以 55631 元落後 立 44.4%68。而在職業別的平均收入上,以 2015 年統計,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 25055. ‧ 國. 學. 元、機械設備操作 25509 元及組裝人員及技藝有關工作人員 26024 元的差異較. ‧. 大,女性相較男性差異分別為 76.46%、77.23%與 77.21%;全日制的工作女性平. sit. y. Nat. 均薪資為 34194 元,為男性的 85.06%,部分工作時間平均薪資為 13445 元,為. n. al. er. io. 男性的 79.43%,而臨時性或人力派遣的工作,女性平均收入為 17817 元,為男. i n U. v. 性的 71.92%,差異最大69。政府雖然致力於性別工作平等,雖有一定的成效,但. Ch. engchi. 仍有再進步的空間,來達倒職場性別上的公平待遇。. 三、影響台灣勞動力就業之面向. 全球化的勞務移動,導致各國勞動力跨國競爭,當有足夠的能力時,個別勞. 動者在全球的職場上具有更多就業機會。全球的貿易上升,在新興國家帶來大量 的工作機會,也促使先進化工業國家的資本向新興國家移動,影響先進化國家在 67. 68. 69.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初任人員之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https://goo.gl/QIbZVW)瀏覽日 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各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薪資及工時(https://goo.gl/QIbZVW)瀏覽 日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專輯,受僱者主要工作之平均每月收入(https://goo.gl/QIbZVW)瀏覽日 期:2017 年 5 月 13 日。 32.

(41) . 地勞動力的就業;同樣情況也發生在新興國家與落後國家間的勞動力情況70。在 全球化產業競爭與就業市場的多重面向之下影響台灣就業情況。 (一)產業面向. 受到產業趨勢的影響,台灣從工業化進入到服務業為主的產業架構,再從服. 務業深一步到知識服務業的轉化。在產業結構逐一轉型中,農業、工業、服務業 為三大產業,農業就業比重逐年下滑,工業就業人口較穩定,而服務業呈現明顯 地逐年上升,影響了各行業間人才的需求與配置,但各行業卻是以基層的需求量 最大,長期以支援性的服務較易受到影響71。. 治 政 大 在製造四大工業的產業轉型下,勞動需求僅民生工業的波動相對穩定,卻也 立. 是持續下滑。在各產業的勞動需求中,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續上升,而資訊電子產. ‧ 國. 學. 業為台灣製造業中成長最快速的產業,但卻也受到貿易全球化的影響,受限於出. ‧. 口,在全球供應鏈中,部分廠商屬於製造代工的角色,若出口情況不佳,勞動需. sit. y. Nat. 求的波動就會較大。民生工業屬勞力密集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相對優勢已降低許. n. al. er. io. 多,貿易自由化,造成台灣勞動力的就業風險上升,多數已產業升級,將人力的. i n U. v. 運用改為自動化製造,影響基層勞動力的就業。另外,化學工業受到環保意識、. Ch. engchi. 工資上漲及全球競爭的因素下,未轉型的化學工業除了移往條件較寬鬆的國家以 外,在台灣的化學工業正逐步縮小的勞動需求72。 新住民在台灣的製造業中,多數擔任較為基層的工作,此類職務較不需要深 奧的技術或專業,經過時間就能熟練且勝任。另外,多數新住民在原生國的學歷 或經驗不被台灣雇主所接受,導致部分只能從事勞力密集的產業。就算新住民在 70. 71. 72. 成之約、潘世偉、李健鴻、辛炳隆、張玉燕、陳秋蓉,2012,勞動政策,國立空中大學,頁 6568。 周孟熹,2016,1978 至 2014 年期間台灣產業結構變動對勞動素質與勞動需求的影響分析,國 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頁 62-69。 同前註,頁 71-83。 33.

(42) . 原生國有工作,多數也是較為勞力的工作73。因為新住民想為台灣家庭帶來經濟 收入的心態,讓多數難以轉型的中小企業,有持續的勞動力來源,試圖延緩產業 變遷所受到的衝擊。而提升新住民的人力資本,使其不再受到就業環境及自身特 殊性的局限,讓新住民有更多的就業選擇。 (二)教育面向. 為了因應台灣產業的變動與產業升級,大專院校、獨立學院及大學等相繼擴. 張,在 1996 年,政府通過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辦法,雙軌化大學教育,供學 生選擇一般體系或技職體系之升學,同時擴充高等教育數量,也帶動高中職院校 74. 的轉變,進入快速擴張期 。. 立. 政 治 大. 由於政府同時給予高補助、低學費的措施,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力供給,. ‧ 國. 學. 另一方面,也因為全球化的專業分工更細緻化,不限於人才的競爭,帶來更多的. ‧. 高等教育需求。2004 年大學錄取率已達九成,相關的經費因廣設大學而相對被. sit. y. Nat. 縮減,政府並未在教學與學習上的品質有所監督,造成學生素質落差過大,部分. n. al. 的風險,進而影響就業市場的變化75。. Ch. engchi. er. io. 學子以上大學為目標,並不選專業領域,有大學貶值、畢業即失業、學非所用等. i n U. v. 大學教育的學歷貶值下,研究所教育變成了相對競爭的地方,加上各領域不 斷追求多元化的高階人才,更是反映了傳統的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依台灣的產 業特性及國際角色,在人文、社會、科技這三大分類中,科技的人才需求是較為 強烈的76。當其它領域的需求較緩時,大量的高等教育人才進入職缺相對飽和的. 73. 74 75. 76. 林靖眙,2014,新移民女性勞動參與所得與經驗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 文,頁 48-53。 杜英儀,2011,高等教育擴張與大學青年的失業問題,經濟前瞻,頁 40-44。 邱心怡,2008,台灣高階人力教育性失業及低度就業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 所碩士論文,頁 82-87。 同前註,頁 89-102。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4 板金 1 陳仕閔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國立臺南高級工 業職業學校. 14 板金 2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李喬安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動力發 展署桃竹苗分署.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臺南職 業訓練中心、國立 臺中高級工業職業 學校附設高級工業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

六、

(二) 民國 84 年爰經勞動部(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15 配管與暖氣 006 廖威辰 臺中市立臺中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15 配管與暖氣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