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科技大學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相關因素研究:以北區某科技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科技大學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相關因素研究:以北區某科技大學為例"

Copied!
3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若蘭 博士. 影響科技大學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 相關因素研究:以北區某科技大學為例. 研究生:吳建隆 撰 中華民國 106 年 9 月. I.

(2) 謝誌 二○○二年春,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進入了學務工作領域,憑著一股熱 忱,開啟了輔導社團之路。剛開始的幾年,憑藉著過去參與社團的經驗,土法 煉鋼的輔導社團各項活動,直到參加東吳大學自強隧道論壇後,才窺見學生事 務工作的底蘊,原來學務工作是如此專業化的工作,透過學生發展各項理論, 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發展,同時也讓我意會到學務工作人員更需要具備專業的知 能,以面對在高等教育環境中各項挑戰,也因此萌生想要繼續進修的念頭。回 首這六年來,受到許多師長的專業薰陶,豐富了我的視野與思想,在工作繁忙 之餘,還能再次回到校園之中學習確實是很幸福的事情。 回顧這六年來的進修,除了感謝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一路上更有許多貴人 相助,感謝劉鎔毓學務長當時的鼓勵與協助,讓我更加篤定地往這條路前進, 另外歷任的學務長的包容與支持,讓我在繁重的工作中,還能順利完成學業, 內心充滿感恩與感謝。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論文指導教授劉若蘭教授, 在每次的討論中,總是不厭其煩的提醒與啟發,指正論文中不足之處,並給予 我支持與鼓勵,感謝恩師指導與教誨,內心甚是感謝;學業指導教授張雪梅教 授,在過程中提供許多建言,引導我思考論文的主軸與方向;再者感謝劉杏元 學務長、洪錦珠學務長以及劉鎔毓學務長,於百忙之中允諾擔任口試委員,並 在一、二階口試時,提出許多建議及注意事項,讓論文越趨完備。此外亦要感 謝何明因教授以及 700 多位接受問卷施測者與 12 位訪談者,沒有你們的協 助,本研究無法順利完成,尤其是 12 位受訪者,在與你們訪談過程中,我也 了解到你們的校園學習的種種經驗與內心想法,也促使我反思,身為專業的學 務工作人員,如何在未來的工作中,協助其他學生在校園中健全發展。. II.

(3) 在這六年的學習過程中,感謝師大許多老師開啟我在專業領域的視野與知 識,除了劉若蘭教授與張雪梅教授在學生發展與學生事務領域的指導外;劉秀 嫚教授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與電子計算機應用,奠定資格考穩固的基礎;蔡居澤 教授的戶外探索教育領導,讓我了解探索教育對學生影響及各項風險評估管 理;李琪銘教授的倫理議題與思辯的課程中,培養了對倫理議題獨立與批判性 的思考;田秀蘭教授在質性研究的傳授,讓我熟悉質性研究的概念,並嘗試發 展質性研究計畫;王錦雀教授在社會科學哲學與專業倫理學課程中,從知識論 的角度,引領我將社會科學哲學及倫理道德觀點與實務結合;謝智謀教授的經 驗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的課程,開啟全新的視野與思維;曾永清教授在統計方 法的教導,更是讓我克服量化研究的障礙。也因為各位教授認真的教導,豐富 我的學識涵養,並為未來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除了各位良師的引導外,誠如本研究中發現,同儕的學習氛圍與互動對學 生發展極為重要,感謝同窗好友昕璋、有恒與弘州三位夥伴,除了相互激勵與 打氣,分享學習心得外,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與督促,讓我受益良多,另 外其他學務組夥伴建正、靜怡以及元之,感謝你們的扶持與幫助,與各位建立 的深厚情感,亦是支持我繼續就讀的重要力量,讓我在六年的時光裡,不是一 個人孤獨地走過,而這份情誼將永存我心,以及感謝博士班學妹立旻在一、二 階口試時協助各項雜務,內心甚是感謝。 畢業看似結束,但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期待自己將跟隨師長及前輩的 腳步,為學生事務貢獻一份心力。最後感謝賢內助璟雯的支持,工作之餘還要 打點家中各項事務,求學期間更歷經兩個小孩的出生,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也因為你的付出,讓我無後顧之憂,努力完成我的夢想,論文可以順利完成, 你是幕後最大的功臣,另外謹以此成果獻給衷心期待我完成學業的雙親。 建隆. 謹識于林口. 二○一七年 立秋 III.

(4) 影響科技大學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相關因素研究: 以北區某科技大學為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流失之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 科技 大學學生流失的類別與原因為何?(二)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 驗對校園經驗的關係為何?(三)本研究持續就讀與流失學生,在校園經驗的差 異性為何?(四)影響科技大學學生流失的因素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大學校 園中如何減少學生流失的建議,提供學校、師生參考。 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校園經驗 為基礎編製問卷,其中個人背景包括性別、就讀年級、家庭經地位、家庭結 構、工讀時數、財務需求,入學前就學經驗包括入學方式、高中職類型、高中 職科系、高中職畢業成績、高中職畢業班級排名,校園經驗包括學術投入、人 際投入、學校滿意度、目標發展承諾。質性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不足之處,透 過深度訪談加以釐清:(一)休退轉學的主要原因,以及有哪些個人因素影響? (二)在學校內的學習經驗為何?是否遭遇到學習方面困難?是否因為興趣不合 造成學習意願低落?高中學習狀況對進入大學的影響?(三)在學校內與同學之 間的互動情形與班級氛圍。(四)對學校學習環境與設備的感受? 研究對象為北區某科技大學持續就讀與流失學生,持續就讀組學生分層比 例取樣,流失組學生採立意取樣。訪談對象則是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選取 6 位持續就讀的學生以及 6 位流失學生進行訪談。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本研究對象學生流失的類別以休學居多,其次為轉學與退學,學生流失 主要原因為興趣不合、其次為經濟因素,流失的比例以低年級較高。 二、大學生個人因素及入學前經驗在校園經驗的差異分析發現,性別、年級、 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工讀時數、財務需求、高中類型、入學管道、 高中職就讀科系、高中職畢業成績、高中職畢業排名均達顯著差異。 三、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驗對校園經驗的解釋力方面,發現個人背景與入 學前就學經驗對於學術投入中的課業學習態度解釋力為 19.5%,專業導向 學習態度態度的解釋力為 13.4%,學習困難的解釋力 17.1%;對於人際投 入中的同儕互動與班級氛圍解釋力為 10.6%,校園活動參與的解釋力為. IV.

(5) 7.4%;對學校環境與設備滿意度的解釋力為 9.9%;對目標發展與承諾中 的目標與興趣發展的解釋力 9.3%,學位目標的解釋力 5.0%,就讀意願的 解釋力 15.9%。 四、運用邏輯斯迴歸探討個人背景與校園經驗對於學生流失組與就學組的勝算 比,發現學生流失組在低年級、較少參加社團或系學會活動與校園活動、 課業學習投入較低、學習困難較高、同儕互動與班級氛圍滿意較低、學校 滿意度以及就讀意願較低的情況中比例較高。 五、質性訪談包括學生對於持續就學或流失的看法,結果歸納出六項主題如 下: (一) 學生高中學經驗與家庭經濟狀況有影響。 (二) 班級學習氣氛、師生互動與課業學習態度的影響。 (三) 同儕互動關係的影響。 (四) 對學校環境主觀知覺之經驗。 (五) 學生目標發展與承諾經驗之影響。 (六) 對學校認同感強化就學動機。 本研究基於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包括: 一、對學校相關單位之建議:(一)強化新生定向輔導工作,提升就讀意願,減 少低年級學生流失;(二)提升學校學習設備,強化學生對學校滿意度與認 同感;(三)強化學校環境與景觀之營造;(四)及早篩選學習困難之學生, 了解其學習困難因素。(五)將學生流失與學習發展相關研究納入校務研究 範圍。 二、教師與行政單位之建議:(一)營造良好班級氛圍,並塑造班級學習氣氛與 人際互動;(二)教師強化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態度與目標; (三)關注不同背景學生之困擾與問題。 三、對大學生之建議:(一)積極運用學校資源,降低學習困難;(二)積極參與 校園活動,提升人際關係互動;(三)工讀與課業學習之間取得平衡。 四、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一)加入不同學制以及其他一般大學學生進行比 較;(二)增加非自願流失學生的比較;(三)探討學生在校成績對學生流失 影響;(四)師生互動關係、學校認同感對學生流失的影響。. 關鍵字:大學生流失、持續就讀、校園經驗、滿意度. V.

(6) A Research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tention and Attrition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orthern Taiwan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tention and attrition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ere examined: (1) types of and reasons for student attrition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backgrounds and pre-university experiences and their university experience; (3) differences in campus experience between students who stayed and those who left; and (4)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ttrition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how to reduce student attrition.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framework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nd complemented wi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developed a universit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Demographics variables comprised respondents’ gender, year of university,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structure, hours of part-time work, and financial needs. Variables related to preuniversity school experience comprised respondents’ academic pathway, high school type, high/vocational school department, high/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ion results, and high/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ion class rank. Variables related to university experience comprised respondents’ academic involvement, social involvement, school satisfaction, and goal development and commitments.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mpensate for deficiencies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s comprised (1) the primary reason for respondents’ suspension of studies, withdrawal, or transfer and the pers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decision; (2) respondents’ on-campu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difficulties, whether their poor learning willingnes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loss of interest, and the effects of their high/vocational school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their university experience; (3) on-campus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4) respondents’ feelings toward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university facilities/equipment. Several students who were studying in and who withdrew from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at the time of this study were examine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students for the retention group, and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students for the attrition group. Six VI.

(7) students in the retention group and six students in the attrition group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estionnaire resul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main type of attrition among the respondents was suspension of studies, followed by transfer and withdrawal. The main reason for attrition was loss of interest, followed by financial concerns. Attrition rate decreased with seniority. 2. A variance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s and pre-university school experience on university experience showed that gender, year of university,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hours of part-time work, financial needs, high school type, academic pathway, high/vocational school department, high/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ion results, and high/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ion class rank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For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respondents’ demographics and pre-university school experience on their university experience, findings showed that demographics and pre-university school experience explained 19.5% of the variance for the academic learning attitude variable, 13.4% for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ttitude variable, and 17.1% for the learning difficulty variable in academic involvement. They explained 10.6% of the variance for the peer interaction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variable and 7.4% for the campu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variable in social involvement. They also explained 9.9% of the variance for school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atisfaction, followed by 9.3% for the goal and interest development variable, 5.0% for the target degree variable, and 15.9% for the attendance willingness variable in goal development and commitments. 4. We performed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odds ratios of the two groups based on their demographics and university experience and found that the odds were higher for low-year respondents in the attrition group; those who seldom participated in club, department, or university activities; those with low academic learning involvement; those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ose dissatisfied with peer interaction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those with low satisfaction or willingness to attend school. 5.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cluded respondents’ views on retention and attrition. We consolidated the interview findings under six themes: (1) Effects of respondents’ high school experience and family financial situation (2) Effects of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attitude (3) Effects of peer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VII.

(8) (4) Subjectiv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5) Effects of respondents’ goal development and commitment experiences (6) Attendance motivation reinforced by respon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1. Academic institutions: (a) Strengthen freshmen orientation and consultation to enhance their willingness to attend school and reduce the attrition of low-year students; (b) upgrade learning equipment to enhanc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 upgrad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 identif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early and elucidate the reasons for their difficulty in learning; and (e) include student attrition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into the scope of institutional affairs research. 2.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a) Create a favorabl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b) strengthen teachers’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develop goals; and (c)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3. University students: (a) Utilize school resources to reduce learning difficulties; (b)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chool activities to enhanc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school and work. 4. Future researchers: (a) Compa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s; (b) include involuntary withdrawal in the analysis; (c)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tudents’ school performance on their attrition; and (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acher–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and school identification on student attrition.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attrition, continued attendance, university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VIII.

(9) IX.

(10) 目. 次. 摘. 要…………………………………………………………………………..…..Ⅳ. 目. 次……………………………………………………………...……………...…X. 表. 次……………………………………………………...………………………XII. 圖. 次…………………………………………………………...…………………XV. 第一章 緒論................................................................................................................. 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與問題 ................................................................................ 10 名詞釋義 ............................................................................................ 10 研究限制 ............................................................................................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校園環境與學生發展相關概念 ........................................................ 15 個人與環境互動理論 ........................................................................ 24 大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相關概念與研究 ................................ 45 學生流失相關研究 ............................................................................ 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76 研究工具 ............................................................................................ 94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10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111. X.

(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17. 第一節 科技大學學生校園經驗之現況分析 .............................................. 117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因素及入學前就學經驗學生校園經驗差異性分析 之結果與討論 .................................................................................. 128 第三節 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驗與校園經驗之多元迴 歸 ...................................................................................................... 146 第四節 流失組學生校園經驗與流失原因分析 .......................................... 168 第五節 流失組和持續就讀組在各項因素之 比較分析 ............................ 184 第六節 質性分析結果與討論 ...................................................................... 1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23 第一節 結論 .................................................................................................. 223 第二節 建議 .................................................................................................. 227 參考文獻………...…………………………………………………………………235 中文部分…...…………………………………………………………………235 英文部分 ……………………………………………………………………...249 附. 錄………..…………………………………………………………………….271 附錄一 本研究問卷專家效度審查名單 ........................................................ 271 附錄二 本研究問卷專家評定及研究者回應 ................................................ 272 附錄三 預試問卷項目分析 ............................................................................ 289 附錄四 本研究正式問卷 ................................................................................ 297 附錄五 本研究訪談大綱 ................................................................................ 305 附錄六 訪談同意書 ........................................................................................ 306 附錄七 逐字稿及訪談摘要確認回函表 ........................................................ 307 附錄八 本研究訪談逐字稿(例) ..................................................................... 308. XI.

(12) 表. 次. 表 2-4-1 臺灣近十年「大學生流失」相關學位論文 ............................................ 60 表 2-4-2 國內外近十年「大學生流失」相關期刊 ................................................ 65 表 3-2-1 本研究學校各部制學生人數統計 ............................................................ 78 表 3-2-2 本研究大學部學生人數數統計 ................................................................ 81 表 3-2-3 本研究樣本學生性別分布情況 ................................................................ 82 表 3-2-4 本研究樣本學生就讀學院分布情況 ........................................................ 83 表 3-2-5 本研究樣本學生年級分布情況 ................................................................ 83 表 3-2-6 本研究樣本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分布情況 ................................................ 84 表 3-2-7 本研究樣本學生家庭結構分布情況 ........................................................ 84 表 3-2-8 本研究樣本學生工作場所分布情況 ........................................................ 85 表 3-2-9 本研究樣本學生工讀時數分布情況 ........................................................ 86 表 3-2-10 本研究樣本學生申請就學貸款分布情況 .............................................. 86 表 3-2-11 本研究樣本學生領取獎學金分布情況 .................................................. 87 表 3-2-12 本研究樣本學生被當學分數分布情況 .................................................. 87 表 3-2-13 本研究樣本學生入學方式分布情況 ...................................................... 88 表 3-2-14 本研究樣本學生過去就讀高中(職)類型分布情況 .......................... 89 表 3-2-15 本研究樣本學生就讀高中(職)科系分布情況 .................................. 89 表 3-2-16 本研究樣本學生就讀高中(職)總平均成績分布情況 ...................... 91 表 3-2-17 本研究樣本學生就讀高中(職)班級排名分布情況 .......................... 91 表 3-2-18 本研究訪談對象背景狀況 ...................................................................... 93 表 3-3-1 學術投入預試量表直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 99 表 3-3-2 學術投入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 100 表 3-3-3 人際投入預試量表直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 101 XII.

(13) 表 3-3-4 人際投入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 102 表 3-3-5 經濟狀況預試量表直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 103 表 3-3-6 學校滿意度預試量表直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 104 表 3-3-7 目標發展與承諾預試量表直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 106 表 3-3-8 目標發展與承諾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 107 表 3-5-1 建立信實度方法摘要表 ..........................................................................114 表 4-1-1 科技大學學生課業學習態度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118 表 4-1-2 科技大學學生專業導向學習態度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119 表 4-1-3 科技大學學生學習困難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 120 表 4-1-4 科技大學學生同儕互動與班級氛圍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 120 表 4-1-5 科技大學學生校園活動參與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 122 表 4-1-6 科技大學學生財務需求各題項之現況摘要 .......................................... 122 表 4-1-7 科技大學學生學校滿意度各題項之現況摘要 ...................................... 123 表 4-1-8 科技大學學生目標與興趣發展各題項之現況摘要 .............................. 125 表 4-1-9 科技大學學生目標各題項之現況摘要 .................................................. 125 表 4-1-10 科技大學學生就讀意願各題項之現況摘要 ........................................ 126 表 4-2-1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各面向 t 檢定分析 ......................... 129 表 4-2-2 不同就讀年級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各面向 t 檢定分析 ................. 130 表 4-2-3 不同家庭結構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各面向平均得分 ...................... 133 表 4-2-4 不同家庭結構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34 表 4-2-5 不同高中類型學生在校園經驗各面向 t 檢定分析 ............................. 136 表 4-2-6 不同入學管道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各面向平均得分 ...................... 137 表 4-2-7 不同入學管道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變異數分析摘要 ...................... 138 表 4-2-8 就讀不同高中職科系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各面向平均得分 .......... 141 表 4-2-9 高中就讀不同職科系大學生在校園經驗量表變異數分析摘要 .......... 142 XIII.

(14) 表 4-2-10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入學前就學經驗對於校園經驗差異分析一覽.145 表 4-3-1 個人背景、入學前的就學經驗變項對於學術投入之多元迴歸 .......... 146 表 4-3-2 個人背景、入學前的就學經驗對於人際投入之多元迴歸 .................. 153 表 4-3-3 個人背景、入學前的就學經驗對於學校滿意度之多元迴歸 .............. 157 表 4-3-4 個人背景、入學前的就學經驗對於目標發展與承諾之多元迴歸 ...... 160 表 4-3-5 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具有解釋力之個人因素、入學前就學經驗關係...164 表 4-3-6 個人背景、入學前的就學經驗影響校園經驗之多元迴歸摘要表 ...... 166 表 4-4-1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在各量表平均得分情形統計表 .......................... 168 表 4-4-2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課業學習態度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69 表 4-4-3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專業導向學習態度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0 表 4-4-4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學習困難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2 表 4-4-5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同儕互動與班級氛圍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3 表 4-4-6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校園活動參與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4 表 4-4-7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財務需求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5 表 4-4-8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學校滿意度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6 表 4-4-9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目標與興趣發展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7 表 4-4-10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學位目標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8 表 4-4-11 科技大學流失組學生就讀意願各題項現況摘要表 ............................ 178 表 4-4-12 科技大學學生流失類別分析表 ............................................................ 179 表 4-4-13 科技大學學生流失原因分析表 ............................................................ 180 表 4-4-14 科技大學學生流失原因與就讀年級分析表 ........................................ 181 表 4-5-1 流失組與持續就讀組學生校園經驗及目標發展與承諾平均得分 t 檢定分析表 .......................................................................................... 186 表 4-5-2 個人背景、校園經驗預測學生流失邏輯斯迴歸 .................................. 188. XIV.

(15) 圖次 圖 1-1-1 各國流失率統計圖 ...................................................................................... 2 圖 1-1-2 大專校院休退學人數歷年統計表 .............................................................. 3 圖 1-1-3 休學原因百分比 .......................................................................................... 4 圖 1-1-4 退學原因百分比 .......................................................................................... 4 圖 1-1-5 研究對象日間部休退學人數統計 .............................................................. 8 圖 2-1-1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理論 .................................................................. 16 圖 2-2-1 大學生學習、投入與成果的架構 ............................................................ 37 圖 2-2-2 大學生輟學的長期追蹤模式 .................................................................... 39 圖 2-2-3 評估不同環境因素影響學生學習與認知發展效果的一般因果模式 .... 42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74 圖 3-4-1 研究步驟流程圖 .......................................................................................110. XV.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限制;最後敘明本研究之價值與重要 性。.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一、 各國高等教育多數面臨學生流失率過高的問題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調查顯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家中平均有 31%的 學生未能完成高等教育課程,而匈牙利、美國、紐西蘭的流失率甚至達到 40% 以上,如即便流失率最低的日本,學生的流失率也達到 10%,因此各國都同樣 面臨著學生逐漸流失的問題,各國流失統計如圖 1-1-1。因此高等教育的高流失 率,中外皆然,不過許多國家開始正視學生流失問題,並開始進行有關學生流 失的相關研究,Braxton(2003)指出大學生流失問題為大學所面對的長久問題, 大學生新生較高的流失率,使許多大學在招生、預算、和社會觀感上有負面的 衝擊,如何解決高等教育中輟率過高的問題,已成為各國的燃眉之急。 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2)在「面臨流失的 窘境」一文中提及,估計美國每年有 130 萬高中生流失,然而年齡較大的學生 (20-24 歲)比起高中生(15-17 歲)有更高的風險。儘管美國目前就讀大學的 學生相較於過去已增加一倍,達到 2100 萬名學生,但是仍有 40%的大學生沒辦 法在六年內畢業,更有許多大學生無法完成大學學業 (National Center for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in Education Research, 2014),相較於其他各國大學. 1.

(17) 的畢業率,美國落後甚多,因此美國也訂出畢業計畫目標,希望大學畢業率在 2020 年時,成為全球大學畢業率最高的國家,也可以看出美國對於大學生流失 的重視。 而英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的資料顯示,由技術學院(polytechnics)轉型的大學當中,學 生流失率高達 30%至 40%,而英國政府為了解決高流失率的問題,英國政府自 2005 年起,每年對高等教育撥款高達 5 億英鎊,期望藉此降低大學生流失率。 另外,對於一些因資金不足問題而離校的學生,政府決定降低學生的貸款利率, 讓學生們能夠輕鬆償債持續就讀(仇曉慧,2005) 。不過即便如此,仍無法降低 大學生中輟率,依據官方的統計資料,英國大學生的輟學率 2010 年的 27,230 人 與 2011 年 31,755 人相較,增加了 8.6%,大學生輟學率仍大幅增加。近年來澳 洲亦面臨學生流失惡化的情況,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無法在六年內畢業,畢業 率漸漸下降,且 25 歲以上的大一新生的流失率比 19 歲以下的學生高出三倍(教 育部,2017)。. %. 60 50 40. OECD average. 30 20 10. Italy 1 United States 2 New Zealand Hungary Mexico Estonia United Kingdom Poland Slovenia Norway Czech Republic 1 Portugal Sweden Iceland Slovak Republic Switzerland 1 Austria 1 Netherlands Australia 1 Finland Canada (Quebec) Germany Russian Federation France Belgium (Fl.) Denmark 2 Japan. 0. 圖 1-1-1 各國流失率統計圖 2.

(18) 二、 臺灣高等教育近年來面臨大學生流失人數增加的挑戰 我國自八十年代起高等教育急速增加,使得高等教育已由過去的菁英教育 轉變為普及教育,學生進入大學的管道逐漸多元化,已出現學生大量流失的危 機,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教育部,2016),自 100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 每年約有 4 萬名大學生辦理休學,休學比例從 4.1%上升至 4.2%,其中因學業志 趣休學佔 26.5%,因病休學佔 5.8%、經濟困難佔 7.3%、工作需求佔 10.6%、其 他佔 48.9%。另外退學人數則是逐漸增加,由 5.7%上升至 6.2%,其中因逾期未 註冊佔 37.0%、志趣不合佔 36.9%、因學業成績佔 16.1%、其他原因佔 37.0%。 從資料可以看出,大專校院學生的流失問題已日益嚴重。而大學生流失的問題, 不只是學生可能無法繼續完成學業,如學校的學生流失過多,除造成學校財政 的損失,亦對學校的經營與教學品質造成影響,因此高等教育應該要正視學生 流失的問題。. 70,000 60,000 50,000. 65,586. 63,460. 64,383. 59,106. 42,786. 45,479. 43,578. 43,06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休學人數. 102學年度. 103學年度. 退學人數. 圖 1-1-2 大專校院休退學人數歷年統計表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6)。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 3.

(19) 7.30%. 26.50% 48.90%. 0.60%. 5.80% 經濟困難. 學業志趣. 懷孕. 10.80%. 工作需求. 因病. 其他原因. 圖 1-1-3 休學原因百分比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6)。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 16.10%. 9.60%. 0.00%. 37.00% 36.90%. 學業成績. 操行成績. 志趣不合. 逾期未註冊. 其他原因. 圖 1-1-4 退學原因百分比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6)。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 三、 技職校院學生的流失率對於技職教育的衝擊值得關切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技職教育,並將教職教育視為產業人才的搖籃,因此特 別強化技職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結合,也促使技職教育蓬勃發展,也是國家發展 的重要基礎,高等技職人才的需求開始激增,因此在民國 85 年鼓勵績優專科學 4.

(20) 校改制為技術學院,具規模的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使人才培育工作能夠 符合產業需求。 我國技專校院在近二十年來,因教育部大幅放寬高等教育機構之設立與升 格的政策導引下,使得科技大學的數量及學生數逐漸增加,目前技職體系學校 之專科學校計 14 所、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計 77 所,合計 91 所,而公立學校 學生人數 121,994 人,私立學校 447,685 人,學生人數總計達 569,679 人(教育 部,103),已佔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總數的 42%。然而目前技職校院卻面臨嚴峻 的考驗,根據教育部統計,技專校院 100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間,流失率已從 4.48%增加到 6.74%(聯合晚報,2016) ,面對流失率逐年增加,對於技職校院的 生存與發展,應該格外重視。 除了流失率增加的問題外,由於台灣少子化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技職 校院的招生問題,再加上學生普遍存在第二志願的心態,技職校院往往成為學 生的次要選擇,技職校院在招生不易的情況下,再加上學生流失率增加,使得 技,職校院開始面臨種種考驗,因此在種種不利的因素,更應該重視技職校院, 的,生存與發展,讓技職校院得以永續發展。. 四、 校務研究重視學生學習成效 校務研究在美國已有超過半世紀的歷史,其出現在美國 1940 至 1950 年代 的大學校院之中,當時因為大學教育快速發展,學校的辦學績效受到質疑,因此 需要系統化的行動進行決策,協助學校進行改善,以因應學校所面臨的挑戰(彭 森明,2014) ,然而台灣或日本在校務研究的發展上,都與大學評鑑息息相關(楊 武勳,2014),台灣在 2001 年以自我評鑑奠定校務研究的基礎,而日本則是在 2000 年後隨著大學評鑑的進行,校務研究的實施日益獲得支持。而校務研究在 高等教育逐漸受到重視與興起的原因,來自於高教評鑑制度與文化在各國逐漸 形成,且學歷價值、學習成效等議題日益重要,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全球競爭日益. 5.

(21) 激烈,需要學校提供多樣化數據,對外說明校務治理情形與成果(劉孟奇,2016) 。 此外,許多國家與臺灣皆面臨少子化的問題,高等教育已面臨招生不足、教育經 費緊縮、校際間相互競爭之壓力,各校在招生與尋求經費來源上備感壓力,並面 臨生源減少影響學費收入、學生休退學嚴重等問題(黃建翔,2015) 。面臨此種 種考驗,學校更需要透過分析研究數據,找出減少學生流失的對策,以減少學生 流失對學校招生與營運之影響。 台灣近年來受到少子化之衝擊,大專校院新生從 105 學年度起開始銳減, 其中 105、109 及 117 學年之減幅較大,分別較前一學年減少 2.0、2.8 及 1.4 萬人,尤其以 109 學年減幅較為明顯(教育部,2014) 。而學生入學人數的減少, 加上學生休退學情況日益增加,勢必造成學校收入的短收,進而影響學校的教 學品質與績效,因此為了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及學校的永續發展,許多大學 已開始建立校務研究的體制,研究的範圍包括課責/績效、資訊系統/數字管 理、留校率/畢業率、學習成效評估、數據分析、入學管理、辦學成效、相關行 政管理問題、教師管理、財務管理、少數族群/多元性、學生事務等(李政翰, 2015) ,並應用校內外的資料庫,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軸,建構長期追蹤的資訊 平台,以釐清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相關因素,並作為學校教學輔導、資源投入 以及學校未來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何希慧,2015)。 以銘傳大學為例,該校透過 Moodle 教學平台的資料探勘,以過往的課程學 生作為樣本模組,對現行課程學生進行學習行為特徵和結果預測,結果顯示確 實能藉由學生投入(engagement)學習的程度預測出學生學習成效,協助教師辨 識有潛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精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提供學生個別化學習 建議與輔導,有效減少輟學和退學率;另外臺北醫學大學透過弱勢學生學習輔 導的校務研究,以了解弱勢學生的校園參與情形以及學習成效,並結合分析結 果,學校提出教學輔導與資源投入改善對策,關注弱勢學生的需求,建立各項 學習預警的機制與策略,以支持弱勢學生各項學習。 6.

(22) 學生的休退學率(drop-out rate)和畢業率(graduation rate)在校務研究中 亦是檢視學校辦學績效的重要數據,而藉由入學分析數據,學校可以掌握學生 情況,並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經驗(含正式及非正式課程) ,以及適性的輔導機 制,使學生能夠認同學校的投入,並釐清自我的責任與角色,如再搭配學校的 相關補救措施,將有助於舒緩學生休退學的情形(何希慧,2014) 。因此學校若 能透過校務研究,尋找學生流失的原因,除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亦有助 於學校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貳、 研究動機 一、 探討學生離開學校的影響因素,可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 目前研究者近幾年因為業務關係,開始接觸到辦理休、退或轉學的學生,也 體察到離開學校的學生,開始逐年增加,而這些流失的學生涵蓋了各年級及科 系,影響學生決定離開學校的原因,包括想要工作,不想再繼續就讀;或志趣不 合,發現就讀科系根本沒興趣,再加上成績不佳,導致無就讀意願;或因為家庭 因素,無法繼續就學,或因經濟因素,無力再持續就讀;或因曠課過多,先辦理 休學;或因身體生病因素,需要休學等原因。然而在辦理離校手續的過程中,與 學生交談中發現,學生即使辦理休學後,仍對未來有著茫然及不確定因素,對 於未來是否復學也抱持不確定的態度。Bean 和 Eaton(2002)從心理觀點模式 指出,大學生的自我效能與其學術整合、人際互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生做 出離開學校的抉擇,有可能非單一因素所造成,但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學生想 要離開學校?因此讓研究者燃起想要了解該校學生離校的原因為何?科技大學 學院流失學生的校園經驗情形如何?科技大學學生持續就讀與其個人背景的關 聯性如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而本研究學校近幾年來因少子化因素,學生人數已開始出現下滑的狀況, 在招生人數面臨考驗的同時,學生流失(休、退、轉學)的人數也開始逐漸增 7.

(23) 加,從 101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日間部學生休退轉學生人數從 325 人增加至 487 人,在二年中學生流失的人數增加了 162 人(如圖 1-1-4)。. 400. 339. 350 300 250. 212. 200. 148. 150. 113. 100 50 0 102學年度. 103學年度 上學期. 下學期. 圖 1-1-5 研究對象日間部休退學人數統計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因此該校也同樣面臨學生高流失率的問題,流失率過高對學校也造成不小 的壓力,雖然該校也開始重視此問題,開始規劃各項方案,希望降低學生休退 學問題,然而如不能瞭解學生流失的原因,進而提出相關的配套方案,使得學 生能夠持續就讀,未來勢必面臨更多學生流失的問題。另外該校三年中的休退 學率,均高於教育部平均統計數字,因此具有研究的價值,如瞭解影響學生流 失的原因,同時減少學生的流失,有助於學校之永續發展,且讓學生持續在學 校就讀,亦有助學生在大學中的個人發展與學習,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二、 了解學生校園經驗,可提供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參考 大學階段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歷程,大學教育目的在於培育優秀 博雅的菁英份子,並培養個人基本核心能力與素養,因此學校扮演著學習中 心、知識的提供以及終身學習的場域等角色。而學生在大學的場域中,除了透 過課堂上知識的傳遞,提升個人的素養與能力外,亦透過人際網絡的互動,進 行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以發展個人的能力與技能。張雪梅(1999)指出,倘若 8.

(24)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如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學生輔導服務的重視、社團活動 的強化及學生宿舍的提供,都可以幫助學生提昇其校園整合程度。另外 Tinto (1975, 1993)在研究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讀的過程中亦發現,學生與教職 員、同儕,在教室內(正式)與教室外(非正式)的人際互動,亦是學生學習 生活的重要層面,而學生在學校學習環境中與學術系統、人際系統互動的結 果,乃是大學生決定中途離校或持續就讀的主要因素。 技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一般大學則是以學術導向,因此技 職校院學生除了應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外,更強調實務操作能力,以便與職場 接軌,因此技職校院的學生特質與類型,迥異於一般大學的學生。而且技職校 院學生來源多元,個人背景與校園學習發展也不盡相同,前述的流失原因是否 可類推至技職校院學生,值得深入探討,因此如可以瞭解技職校院學生流失的 因素,並透過各項措施協助學生的個人發展,減少學生流失的機會,使其能夠 持續在學校就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目標,有助於學生未來發展,學校方 面亦可以減少因流失率過高,造成學校的負面影響,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三。. 三、 技職校院學生流失相關研究缺乏 國內碩博士論文中對於大學生輟學相關的研究較少,研究者以關鍵字「休 學」 、 「退學」及「輟學」作為蒐尋,發現探討國高中輟學之研究教多,關於大學 生中途離校的碩博士論文研究中,共有 1 篇博士論文,21 篇碩士論文。其中有 12 篇探討系統研究方式,針對轉學生的研究有 3 篇;探討校園經驗對學生流失的影 響研究有 5 篇;從大學形象與學生忠誠角度切入的研究有 2 篇;因此相關研究闕 之付如,應有更多研究投入探討此重要課題。. 9.

(25)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以上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探討科技大學的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經 驗(學術投入、人際投入、學校滿意度、目標發展與承諾)之現況,及進一步了 解影響學生持續就讀或流失相關因素,提供學校相關單位的參考,規劃適切的 輔導措施,並提升教學品質。. 壹、 研究目的 一、瞭解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流失的現況。 二、探究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校園經驗的概況。 三、探討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驗對校園經驗的關係。 四、探究本研究科技大學持續就讀與流失學生校園經驗的差異。 五、探討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驗與校園經驗對持續就 讀或流失的影響。. 貳、 研究問題 一、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流失的類別與原因為何? 二、不同入學背景及入學前就學經驗學生校園經驗的差異性為何? 三、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入學前就學經驗對校園經驗的關係為何? 四、本研究科技大學持續就讀與流失學生,在校園經驗的差異性為何? 五、本研究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經驗影響持續就讀或流失的因素為 何?. 名詞釋義 本部分將說明本研究採用「持續就讀」、「流失學生」、「校園經驗」等名詞 操作型定義。 10.

(26) 壹、 科技大學學生 科技大學學生是指在就讀科技大學的大學部學生。本研究所指大學生係指 就讀北區某私立科技大學日間部 104 學年度持續在學的學生,以及該學年度申 請休退轉學的學生。. 貳、 持續就讀 依據 Luna Rosa 於在調查大學生就學型態的研究時,將大學生就學型態歸 納為四類,分別為畢業、持續就讀、短暫中途離校、中途離校(引自 Caballero, 2005) 。本研究將持續就讀定義為係指研究對象 104 學年度仍持續就讀之學生。. 參、 學生流失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ESCO)對中輟學生的定義為,任何一個 階段的學生,在其未修完該階段課程之前,因故提早離開學校者,即為中輟學 生。該定義與學生流失的內涵相同,因”drop out” 有「中途退出」的意思,且「流 失」一詞普遍被運用在學生輔導的領域中,因此本研究以流失代替中輟的使用。 大學生流失指的是,大學階段之學生,在未修完該階段學業之前,因故而提早 離開原就讀學校,所以將大學中休學、退學、轉學的學生,視為流失學生,因此 本研究將學生流失定義為已完成註冊繳費,擁有學校學籍資料之學生,因故無 法完成學業,而休、退或轉學,無法取得該校畢業證書之學生,研究對象係指 104 學年度期間自願選擇辦理休退轉學之學生,非自願性流失學生不在此研究 對象中。. 肆、 校園經驗 依據 Astin(1999)與 Tinto(1993)的理論研究,大學校園環境是由人際與 學術系統所組成,兩個系統各有其非正式與正式組織的特質,包括學生及教職. 11.

(27) 員群體。大學的人際系統,主要發生在學生、教職員、課外活動之間互動循環; 而學術系統關心的主要是學生的正式教育,它的範圍集中在學校的教室及實驗 室內。本研究探討之校園經驗將分為學術投入、人際投入、學校滿意度以及目 標發展與承諾分述如下:. 一、 學術投入 Tinto(1993) 、Simmons(1996) 、 Stahl 和 Pavel(1992)的理論研究中都 提出,學生的學術投入是一種學生學習程度整合到大學學術系統的指標,而對 學生學術成功學習的探討,不只是包含成績,也涵蓋其他許多因素,包括與教 師的接觸,特別是學術活動、教室內外付出的努力。 因此本研究學術投入係指科技大學學生投入學術活動,也就是學生在學校 的學習經驗,包括課業學習、專業導向學習態度與學習困難,並透過問卷測量, 得分越高與學習困難越低者,代表學生學術投入較佳。. 二、 人際投入 學生與同儕間的關係、參加社團活動均是學生人際投入的方式,當學生會 花費許多時間參加社團組織或同儕間的互動,當學生投入的時間越多,會提高持 續就讀的可能性,而同儕關係亦直接影響學生努力的品質(Astin,1984; Pascarella, 1985; Tinto, 1975) 。本研究中人際投入係指學生與同儕關係的程度,以及班級氛 圍與參與校園活動的情況,並透過人際投入問卷測量,得分越高者,代表學生人 際投入較佳。. 三、 學校滿意度 Pascarella(1985)指出,學校環境會影響師生與同儕關係,且對於學生的學 習與認知產生影響,而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的態度與成果,受到大學環境直接或 間接地影響(Astin, 1985) 。本研究將學校滿意度定義為研究對象學生對學校環 境,包括校園設備、學校環境的評價,並透過學校滿意度問卷測量,得分越高 12.

(28) 者,代表學生滿意度較佳。. 伍、 目標發展與承諾 對於大學生在大學中發展的能力與順序,Chickering 提出七個發展的順序 為,能力感的發展、情緒管理的發展、自主性的發展、自我認定的建立、開放 人際關係的發展、目標發展及整合的發展,其中目標的發展包括能夠澄清自己 的職業目標,依據個人興趣列出優先順序,並整合不同的小目標,為自己建立 較大的目標,並克服困難努力去追求(Chickering & Reisser,1993;引自黃玉, 2000)。而 Tinto 認為個人特質與過去的校園經驗,會影響到學生對學校及學位 目標的承諾,而低目標承諾可能導致學生流失(Tinto, 1973)。 本研究將目標發展與承諾定義為學生的學習目標與興趣發展,學位目標 (學生自我期許的努力獲得學位的程度),學生就讀意願(學生是否持續就 讀)。並透過目標發展與承諾問卷測量,得分越高者,代表學生目標發展與承 諾較佳。.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限制包含「文獻」 、 「研究法」 、 「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抽樣」 ,分 述如下:. 壹、 文獻方面 在國內探討大學學生中輟學業的研究與文獻相當缺乏,國內目前研究著重 在國中小學及高職學生輟學流失探討,在大學生的流失研究方面寥寥可數,因 此本研究多引用美國相關的理論與文獻,如 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生態 系統理論、Strange 與 Banning(2001)提出的校園環境理論、Astin(1984)提 出的投入理論、Tinto(1993)提出的交互影響理論,以及 Pascarella(1985) 提出的一般因果模式理論等理論為基礎,以上之理論皆強調校園經驗與環境對 13.

(29) 於學生發展之重要性,故藉此探討校園經驗對學生發展之影響。然其文化背景 與學生特質與我國不盡相同,在推論比較方面,需要多方考量。. 貳、 研究法方面 大多數理論多探討學生長期與環境互動的影響,本研究之問卷調查為橫斷 式的研究設計,較難以了解長期影響的過程,故輔以質性訪談,深入了解學生 在選擇持續就讀或離開學校內在經驗與歷程,以其了解學生校園經驗影響學生 抉擇之脈絡。. 參、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為北區某科技大學持續就讀與中途流失的學生,主要原因在於 該校的休退學逐年增加,適合探討影響學生中途流失的因素,但是技職體系各 校背景與文化脈絡不同,因此未來在推論上需要謹慎,較難運用到其他的技職 校院,不過仍可以作為未來研究者的參考方向。 另外,在研究取樣方式方面,本研究由學院叢集取樣,基於尊重學生參與 研究意願,取得問卷資料未能完全符合母群的分布,各叢集單位間的特質有很 大的差異性時,抽樣誤差也會隨之變大,因此本研究樣本周延性仍有不足之 處,為本研究之限制。. 14.

(3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就國內外校園環境與學生發展概念、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理論以及 大學生流失相關研究進行探討。首先第一節闡述校園環境與學生發展相關概 念;第二節探討個人與校園環境互動理論;第三節大學生持續就讀或中途流失 相關概念與研究;第四節則透過近十年臺灣學位論文以及相關國外相關研究, 探討學生流失的近年研究趨勢與相關發現。. 校園環境與學生發展相關概念 壹、 環境與個人互動的概念 美國心理學家 Bronfenbrenner 在 1979 年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反對行為學派對於環境能塑造個人的說法,認為個人發展並非單一面 向的影響,並將人類發展主要受環境影響做了更深層的理解與說明。 所以 Bronfenbrenner 從生物和生態的角度來看待個體的發展,強調生物習性和環境作 用會交互影響人類的成長,而人類會不斷地調適與平衡狀態(柯秋雪,2010)。 Bronfenbrenner(1979)認為個體的成長發展是受個人特質及環境因素交互 影響,個人的發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彼此均具有主動性,互動過程不只 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形成的。他將環境依照與人的 空間及社會分成層層系統,個體和環境互動的模式不只介於同一層環境系統中, 而是透過多層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複雜地影響個人發展。因此人在所處的 環境中,會與環境與他人產生密切且頻繁的互動,並在個人的「發展」與「變 遷」的過程中,與「環境」間「交互作用」的過程,會對個人產生實質的影響。 因此,Bronfenbrenner 主張,行為是一個發展人與環境間相互作用的功能, 並受制於內在與外在的力量,而個人與環境間的適配度,是造成行為發生與否. 15.

(31) 的關鍵因素。而行為包括了四個主要的要素:過程、個人、背景和時間,這四個 要素的互動方式會促進或抑制影響個人發展。而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 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形成的,可分為微系統、中介系統、外部系統、 巨系統和時間系統,而這些系統包括的是不只物質或生物層面,還包括社會、 文化、心理與人際互動,而每個系統直接或間接與其它系統互動,如圖 2-1-1, 以下分別說明之。. 圖 2-1-1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理論 資料來源:Santrock, W. J(2008:33) 註:本圖參考資料來源重新繪製. 16.

(32) 一、 微系統 微系統(microsystem)指的是生態系統理論中最核心的一層,與發展中的 個人最有直接關係、互動最頻繁,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環境,其中包括家庭、學 校、同儕團體或工作場所等,亦包括面對面的活動與人際角色。. 二、 中介系統 中介系統(mesosystem)指的是,個體直接參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微系統間 的關連與互動,也就是微系統的合併,亦即由個體積極參與的各種生活場域的 交互關係所構成。例如:男友、社團、家庭、課業等為系統的組合,會刺激或抑 制 個 體 發 展 。 Bronfenbrenner 指 出 , 中 介 系 統 的 產 生 , 通 常 與 生 態 銜 接 (ecological transition)的概念有關:當一個人從某個角色變成另一個角色,或 者當個人從一個場域移動到另一個場域時,就會發生「生態銜接」。各場所之間 需要維持良性的互動與聯繫,亦即良性的中介系統,以幫助個人順利地經歷這 些轉換(王美方,2003)。因此,若中介系統的互動次數越頻繁、互動管道越多 元、以及互動的品質越好,就越能促進發展。. 三、 外部系統 外部系統(exosystem)是由兩個或更多生活場域間的關連與互動所組成, 而個人未直接參與的系統,但卻會間接的影響該個體的成長、價值觀等,例如: 父母、父母的工作特質、獎助金政策、教職員、宗教信仰、社會福利等等。. 四、 巨系統 巨系統(macrosystem)指的是發展之最大範圍與脈絡,也就是包括政府、 宗教、教育和經濟等制度,所環繞而成的廣泛的社會文化交換形式,囊括在一 個跨領域的系統之內。. 17.

(33) 五、 時間系統 Bronfenbrenner 原 提 出 四 個 系 統 概 念 , 後 來 又 加 入 「 時 間 系 統 」 (chronosystem),以捕捉系統間的動態發展,也就是個體的發展隨環境與時間 改變,以及兩個過程間的關係(周念縈,2005)。時間系統描述三個層次,包括 微時間(microtime):過程中持續的片段,繼續與中斷的情形;中等時間 (mesotime):週期性的事,跨越寬廣的時間間隔;巨時間(macrotime):在 一個大系統內預期的改變,交叉的世代。 我們從生態系統觀點中可以得知,人和環境是一個整合的交流系統,人類 與環境透過長時間與持續性的互動,達到彼此的互惠與增能效果,因此人與環 境之間存在著 「持續性」、「互惠性」與「時間性」的關係。以生態的觀點 (ecological approaches)來解釋人類的發展,可以得知人在和環境交流互動之下 會有成長,彼此是雙向的影響,有可能是人類影響環境,亦有可能是環境影響 人們。由此得知,學生的發展不僅受到個人因素以及所屬環境直接互動的影響, 還受到周邊各種系統相互作用的影響,在持續性與相依的互動過程中,藉由不 斷的調適,達到適配狀態,以維持一個動態平衡。Renn & Aronld (2003)應用 生態模式介入促使學生發展,學生藉由生活史與目前的生態去探索他們的發展 環境,透過政策、課程、立即的脈絡中介入多種發展,而生態模式有助於同儕文 化與介入,可能影響改善校園的生活環境。. 貳、 校園環境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大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雖然與學生個人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過學 生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對學生之發展也有重大的影響;當學生與環境建立 和諧的適配關係時,則對學生產生正向的影響,有利於學生個人的學習與發展, 反之則可能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進而產生逃避的負面行為,所以學校的環 境對學生個人的發展扮演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要探討大學生發展時,可以先 18.

(34) 從校園環境作為切入,瞭解校園環境對學生發展與抉擇的影響。 Sanford(1996)是最早的發展理論學者之一,也是最早注意到「學生發展」 的想法,並將學生發展視為個人與環境作用的結果。他提出三個發展條件:準 備、挑戰及支持。他假設一個人如果沒準備好,則無法展現出某種行為。 「準備 好」的產生,來自於關乎成熟度的內在過程、在環境中有利的條件。如果環境呈 現過多的挑戰,個體就會傾向過早放棄,行為較缺乏適應環境的模式,並且傾 向偏激和僵化,同時會儘可能逃避挑戰,或者是忽視挑戰。而如果環境的挑戰 太少,個體就會感到安全和滿足現況,並且不再發展進步。 相關的教育研究已經證明,大學校園的環境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與 學生自信、批判思考能力的發展、在學期間滿意度以及對大學整體滿意度息息 相關,而且優質的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態度、健康和行為,會產生積極正 面的影響(Astin, 1993;劉淑蓉,2007;湯志民,2003)。大學生在校園環境中, 多元化的校園經驗,對學生的學術自信和批判性思維,扮演著重要的因素 (Laird, 2005)。對於學校環境抱持著滿意且正面態度的學生,其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發 展,比起其他的學生,進步更為顯著(Glover, 1996)。另外大學生亦透過校園 環境中與他人互動,以驗證自我期望,形成新的態度,而大學生的態度,也將影 響到對學校的歸屬感,並導致學生產生留下或離開學校的抉擇 (Fischer, 2007) 。 校園環境可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與發展,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而優質 的學習環境是為了引導學生多元的學習,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黃玉 (2003)指出,積極有效規劃校園環境方可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與發展,許多 研究亦支持校園環境的良窳,影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與成長。吳清宜(2005)以 屏東師範學院學生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發現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 於提昇學生的學習態度;蔡文豐、王玲玲(2012)指出,學習環境對大學學生在 學習上的學習態度是有相關性的,且可達正向學習的;周佳瑜(2004)以國內大 學國際化學習環境的角度,發現學習環境有助於形成正向的校園學習氣氛。因 19.

(35) 此,校園環境知覺是影響學生整體能力感、知能及人際關係發展的主要因素, 同時,也是影響身體與操作能力發展的因素之一,而學生的個人因素、個人經 驗及校園環境知覺三者,分別與能力感發展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聯性(朱 朝煌,2005)。 從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瞭解到,校園環境的差異性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 與發展,因此如何建立優質的校園環境,則是我們必須去思考的重要問題。目 前國內高等教育也開始重視校園學習環境的重要性,而環境理論強調校園環境 因素的重要性,並試圖提供一些參考的框架,透過研究個人與校園環境的互動 關係,瞭解對學生行為的發展及影響(Huebner, 1989; Moos, 1976; Rodgers, 1990; Strange, 1993, 1996, 2003;張雪梅,1996;黃玉,2003),而個人亦在環境中保 持著動態的互動過程,不斷產生交互影響,所以舉凡學生在校園中會接觸到的 人、組織、環境、次文化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選擇生態系統理論原因在於,以生態系統理論瞭解學生在各系統間 的互動情形,對於學生的發展與行為的影響。依據生態系統理論,學生所處的 校園環境可分為微系統、中介系統、外部系統以及時間系統等。微系統方面包 括家庭、學校、同儕團體以及學校場域等;中介系統方面包括班級、社團、家 庭、課業;外部系統包括父母、教職員等;時間系統則是指學生的發展隨著環境 與時間的變化的關係,而生態系統中提到的巨系統則是探討社會文化包括政府、 宗教與經濟等制度之間的交互影響。而本研究中探討影響學生抉擇的校園經驗 因素,故只探討微系統、中介系統以及外部系統的部分,其中微系統部分包括 人際投入(同儕互動與班級氛圍)以及學校場域感受的滿意度,中介系統包括 學術投入(課業學習、專業導向學習態度態度、學習困難) 、外部系統則是學生 家庭的社經地位。. 20.

(36) 參、 校園環境適配性概念與校務研究之應用 一、 校園環境適配性 所謂人與環境適配性,是指個人與環境特徵匹配的程度(Dawis, 1992; Kristof-Brown, Zimmerman, & Johnson, 2005; Muchinsky & Monahan, 1987),也就 是個人與環境中相互作用的適配程度,當個人與所處環境間,具有較高的適配 性時,個人則會產生正向的行為與態度,另外如果個人與所屬組織之間具有適 配度(Kristof, 1996; Autry & Daugherty, 2003),其中包含價值或目標的一致性 (Westerman et al. , 2005; Chatman, 1991; Chatman, 1989; Schneider, 1987),或者 組織本身能夠滿足個人的需求(Kristof, 1996) ,皆會產生生正向的行為與態度。 個人與環境適配(person-environment fit; p-e fit)概念源自於互動理論 (Interactionist Theory) ,過去對於個人行為之解釋分為人格學派、情境學派等, 兩派有其不同的主張看法。人格學派認為個人的行為是由個人的人格(態度、 行為)來決定的,而人格是一致且持續的,因此可以預測未來在不同情況下,人 格的反應與行為會持續發生(Epstein, 1983)。然而情境學派則認為外在環境決 定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是在接收到外在事件後,才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人的 行為會受外在生長環境塑造,進而產生改變(Mischel, 1968),因此個人會因外 在環境不同,做出不同行為反應。後來互動理論提出個人行為既不是人格特質 決定,或是環境影響,而是個人與情境的交互作用而決定(Muchinsky & Monahan, 1987)。 個人與環境適配概念是人與環境之間互動的功能,良好適配性會促進幸福, 並有助提升自信和滿意度(Brad Gilbreath, Tae-Yeol Kim, & Brooke Nichols, 2011) , 理論的基本前提認為,壓力來自於人與環境之間的失配。首先,最基本的特徵 是人與環境之間互為因果的基礎,此為適配概念化的先決條件。第二個特徵是 人與環境的客觀和主觀之間的交涉,客觀個人指的是個人的屬性,而主觀個人 21.

(37) 意味著對於個人屬性的看法,也就是個人的自我認同或自我概念,而客觀的個 人及環境是因果相關,並和自己的主觀相對應(Harrison, 1978)。 Wintre等人(2008)在學生與大學適配的研究中指出,決定離開學校的學生 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來自於環境,也就是大學校園的特徵與物理環境,影響 了他們與學校的匹配程度,並左右了學生決定留下或選擇離開大學校園的決定。. 二、 校園環境探討與校務研究之應用 校務研究主要的任務與功能,就是蒐集學校內各項數據資料,分析資料後, 轉換成為有應用價值的資訊,並依據參考資訊,找到自我改善的對策,解決目 前學校遭遇到的問題,以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與績效。不過校務研究工作包羅 萬象,若要全盤掌握,了解學校情況,必須建立完整的資料庫,蒐集內容包括學 生事務、課程設計與開課狀況、教職員工事務、其他服務機制、學校學習機能與 環境、行政管理結構與績效、財務控管等各項資料,確切掌握學校目前的狀況, 並透過資料分析,提出應變對策。然而對於學校來說,重點當然在於與學生學 習有關的資料,因此國外在校務研究議題上,將學生素質、學習成效、招生競爭 優勢等列為主流議題(黃曉波,2014)。 然而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校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息息相關,許多學校已將學 校將校務研究與學生事務結合,如靜宜大學(2017)從導師制度、班級經營、師 生互動、經濟弱勢學生學習成效等角度分析探討,了解學生學習成效,尋找提 升學生學習策略,並作為優化學習環境決策的參考,以營造安全、友善、多元開 放之學習環境。另外國立體育大學(2015)提出的大學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 104至106學年度計畫中,亦透過校務研究進行學生休退學因素、校園學習氛圍 之議題探討,分析學生學習投入程度、學生就學經驗滿意度,以及不同入學管 道(大學考試、個人申請、繁星推薦、運動績優甄審、運動績優甄試、單獨招生、 轉學考試、僑生分發、外國學生申請入學)學生之學習經驗、成績表現、休退學. 22.

(38) 等;或是逢甲大學藉由校務研究強化學習資源環境,強化教室資訊視聽設備與 電腦教室教學環境、建構雲端虛擬教室,提供學生進行行動學習與自主學習環 境(李秉乾、林哲彥,2017) 。由此可見,校務研究已廣泛地運用在關於學生學 習成效與優化學習環境上,且校務研究與學生事務工作之結合,已逐漸蔚為風 潮,並透過校務研究打造具有特色之大學環境與氛圍,提升學生校園經驗與學 習成效。. 肆、 小結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發展絕非單一面向的影響, 而是受到個人特質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所以生態系統的觀點可以得知,人和 環境會產生交互作用,藉由密切且頻繁的互動中,對個人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其中包括了過程、個人、背景和時間等四項主要因素,這四項因素的互動方式 會造成促進或抑制個人發展的功能,但互動的過程決非發生在同一層的環境系 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影響,所以生態系統可分為微系統、中介系統、 外部系統、巨系統以及時間系統。 從生態系統理論中可以得知校園環境對於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細究學生個 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時,學生與環境的適配關係對學生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影 響。而所謂人與環境的適配性指的是人與環境特徵匹配的程度,當學生與環境 產生較高的適配性時,則會導引學生正向的學習,個人則會產生正面的行為與 態度反之,可能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進而產生逃避行為。p-e適配概念的主 要特徵共有二個,一是人與環境之間是 p-e 概念化的先決條件,並提供了人與 環境互為因果的基礎;另一個是人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客觀和主觀之間的交涉。 歸納生態系統理論與校園環境適配性的概念,學生所處的校園環境中,當各系 統間互動品質越好,越能使得學生產生增能的發展;校園環境對學生進行持續 就讀或中途流失的抉擇行為時,會因為學生與環境適配程度,產生影響力。 23.

(39) 個人與環境互動理論 個人-環境互動理論以個人與校園環境的互動關係,探討其對學生行為及 發展的影響。Strange 和 Banning(2001)提出校園環境理論包括物理環境模式、 群體共同特質模式、組織結構模式以及知覺建構模式,其中物理環境包括自然、 人為與潛在環境三大部份;群體共同特質指具有特殊背景因素的結構團體,會 創造出不同的社會氣氛,並轉而助長個人行為或態度的不同;組織因素為環境 的目標決定組織結構,而組織的結構會影響在組織中的人的行為或態度;知覺 建構模式則是強調感受與評價的建構,以下將以此四個模式加以討論:. 壹、 物理模式 從學生的觀點來看,學生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於校園物理環境的 特徵(Sturner, 1973; Thelin & Yankovich, 1987),例如宿舍、教室、圖書館的設 計規劃,都會微妙地形塑學生的行為舉止,並影響到學生校園經驗與環境的適 配程度,同時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喜好與滿意程度,甚至影響到學生態度與行為 (Stern, 1986; Thelin & Yankovich,1987; Strange, 1996; Strange & Banning, 2001) 而校園物理環境扮演著塑造行為與空間關係的角色,亦扮演著溝通的角色。物 理環境相關的概念包括(Strange & Banning, 2001) :潛在環境、環境負荷、個人 領域、密度與擁擠,而物理環境對於學生發展會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包括鼓勵 或是阻撓學生的學習發展,以及增進學識的技巧,因此物理環境的營造對學生 的發展十分重要。.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大學時代則就讀國立大學法律

Particularly, combin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two papers, we may obtain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rit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ϕ p has a better a global convergence and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In this chapter, the results for each research question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cluding (a)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n evaluating

And further, we employ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develop pre-warning model for the oral cancer patients’ medical prognosis.. Finally,

承辦單位: 大仁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