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材施教-國小英語差異化教學之探討與建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因材施教-國小英語差異化教學之探討與建議"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Jia-Yi, Liu, Ya-Li, Lai

University of Taipei, Taipei 100, Taiw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has been used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teachers to use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teach students of different abiliti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s a more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fit students’ diversity and to assist them in acquiring knowledge more efficiently due to the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students’ English. In this articl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an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 are examined and explored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hich can be seen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English teachers who intend to implement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t Taiwan’s primary schools.

(2)

因材施教

-國小英語差異化教學之探討與建議

劉家誼、賴雅俐 臺灣 臺北市 100 臺北市立大學

摘 要

目前在國小英語課堂中,各種教學方法因學生程度之雙峰現象因運而 生,而其中差異化教學被視為一種較有彈性的教學法,其實施目的是為了避 免因學生的英文程度落差太大而影響教學成效,同時也能適時幫助學生較有 效學習英文而發展的教學法。本篇探討教師要如何將差異化教學融合在課堂 中,且對於學生使用差異化的學習方式進行討論。透過教室觀察,針對教師 如何使用差異化教學給予不同程度學生的協助進行探討。再者,透過教師訪 談,了解受訪教師的差異化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回饋後,給予其他想運用差異 化教學的教師一些建議與想法。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雙峰現象 * 通訊作者:賴雅俐 通訊地址:100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電子郵件:yaliannlai@gmail.com DOI:10.6701/TEEJ.201806_65(2).0006

(3)

壹、前言

今日社會因英語補習班的盛行,讓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點有所不 同。在一個班級中,我們經常見到同樣幾位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有一些 英語程度較跟不上的學生在英語課上總提不起勁來學習。因此,現今的教育環 境老師想方設法解決改善學生彼此之間的程度落差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 差異化教學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實因每位學生都擁有不同的特質、 強項和弱點,因材施教是需要的。要因材施教,因應學生與教材之不同,教師 在教學中須要更加充足的準備,才得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依照自己的程度獲得 足夠的協助。在臺灣,大家所熟知的英語雙峰現象出現以及程度較弱學生易受 到忽略的問題都需要教師的努力和配合,才能有所改善。但另外一個問題是, 當程度較弱的學生接受補救教學時,我們是否又忽略了程度較超前的學生呢? 差異化教學的內涵和主旨就是希望讓每一位學生得到自己需要的協助。此種協 助不一定是每位學生學習都均等均量,而是依據每人和其最終目標的差距而訂 定安排的。 本文是透過筆者到臺北市某國小六年級英語課堂的觀察及與有十多年英語 教學經驗且身為輔導團一員的任課教師 L 的訪談後,希望藉此能更進一步了解 如何使用差異化教學及在設計活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再者,透過本篇探討了 解教師的差異化教學理念及學生對於差異化教學的回饋和反應。

貳、文獻探討

差異化教學是一種針對學生多樣性而設計的教學法。因應學生的多元發 展,需要一種教學法能儘可能讓所有學生獲得協助,不讓任何一位學生在課堂 中被忽視或遺漏(Tomlinson, 2001)。 差異化教學依據課程的結構可以分為三種模式:過程(process)、內容 (content)和結果(product)(Tomlinson, 2001)。過程(process)指的是在 教學中給予學生不同的協助和引導。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我們幫助他們學得 更深更廣,對於程度稍弱或英語低成就的學生,我們協助他們建立紮實的基礎。

(4)

而內容(content)指的是在同一個範圍和目標內,我們給他們不同補充內容的 資料,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最終的表現是結果(product),其指的是針 對學生的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成果。例如,程度好的學生我們可以讓他們 完成一段較完整的戲劇演出,程度較弱的學生我們可以讓他們朗讀課文或表演 讀者劇場。在老師訂定學習和教學目標後,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所學並 發揮所長。 教師在差異化教學中對於學生的程度差異、教師的準備過程和協助方式都 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Chien, 2015; George, 2005; Tomlinson, 2003)。學生的 差異讓教師在課堂中需要面對及處理不同的問題,故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相 對上教師花更多時間、更完善的準備,能夠幫助教師了解該如何處理程度落差 的問題。此外,藉由差異化教學,學生對於英語的成就感與動機也會有所成長 (翁惠婷、簡雅臻,2015)。透過課堂中的協助,學生能獲得教師的注意且更 清楚自己學習的目標。另一方面,學生在差異化的課堂中,因為每個人的獨特 性,所以學生更應得到符合他們需求的協助和鼓勵(Algozzine & Anderson, 2007; George, 2005)。

在差異化的課堂中,異質性分組和保有選擇的彈性是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 (Dixon, Yesses, McConnell, & Hardin, 2014)。所謂的異質性分組,是讓不同程 度的學生分在同一組裡,彼此互助學習並激發學習的動機後,產生和諧的學習 氣氛與環境。但要注意的是,在實施差異化教學時,應保有讓學生能自我選擇 的彈性,不應強迫學生,並給予適當的鷹架。

透過維高斯基的鷹架理論,學生學習時,彼此的協助能帶領同伴更進一步 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鷹架理論架構中,教師可以檢視自己的教學步驟和方 法,且學生也可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Wass & Golding, 2014)。在進行完一堂 課程教學後,教師可了解今日的教學過程是否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 標,以及給予的協助是否足夠。教師應秉持著相信學生會有所改變的態度,進 而協助和鼓勵學生學習(Suprayogi, Valcke, & Godwin, 2017)。再者,學生可透 過老師給予的鷹架的建造與支持,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效和努力程度。在鷹架理 論中教師扮演著短時間協助者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不應直接給予答 案,而是要透過暗示及從旁協助,幫助學生釐清問題(Hammond & Gibbons,

(5)

2005)。 總而言之,以上文獻簡略描述差異化教學的主要精神與內涵與理論依據。 以下針對國小英語課堂中實施差異化教學給予更進一步的探討。

參、於國小英語課堂中運用差異化教學

在國小的英語課程中,教師可透過許多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以達成差 異化教學目標。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教師也應確認學生是否都能跟上老師 的腳步達到有效學習。因此,差異化教學策略是否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適 當的關注及學習是為重點。以下將針對差異化教學在運用上所需考慮的層面進 行探討:

一、使用差異化教學的原因

(一)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致為重要因其代表一位教師心中對於教育的看法並影響其作法。 在 L 老師教學進行課堂觀察時,可以觀察到他對於學生十分有耐心,且總是鼓 勵學生不斷的嘗試,這也讓每一位學生都踴躍發言,毫不畏懼回答問題。在受 訪時,L 老師表示,他不願意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L 老師:任何一位學生都是不能放棄的,我希望他們能從我的課堂中帶走 有意義的東西,不只限於英語知識,也包括同儕之間的互助,我覺得對於 他們的未來都是有幫助的。(訪問稿) 教師在教學中秉持的教學態度會在無形之間影響學生,當學生感受到老師 的善意與熱情時,學生也會給予相當程度的反饋,相對也幫助差異化教學課堂 實施。 (二)學習環境 現今的學習環境是較偏向競爭形態的,學生彼此之間的競爭,導致許多學 生不願意互相合作或是不懂的如何與他人合作。L 老師透過差異化教學的異質

(6)

性分組,學生必須彼此互助合作來面對課堂中老師的提問或是活動。在教室觀 察中可以發現學生彼此的互助性很強,當同組的同學不確定答案或是需要協助 時,其他同學都願意伸手協助解決問題,讓整體的學習環境和氣氛非常和諧與 融洽。

二、分組方法

(一)評量成績 在課程正式開始前,L 教師設計簡單的問卷、測驗等安置性評量來進一步 地了解學生的程度,也可運用先前的定期評量成績作為分組的依據。將學生分 成高、中、低程度三組後,再進行異質性分組,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彼此交流 和鼓勵。 (二)課堂觀察 L 教師透過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來了解學生的英語程度,之後再進行分組。 透過教師上課的觀察,可以更加準確地得知學生的程度。 L 老師:在我剛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我會觀察學生他們大概一個月的 時間,透過每次的問答和作業表現去分辨每一位學生的程度。這樣雖然要 一段時間,可是用自己的專業來判斷是會比較貼近學生真實的程度。(訪 問稿) (三)自由分組 在課程一開始時,教師可讓學生自行分組。等課程已進行一段時間後,再 依據各組的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此一來,可以保有學生分組的彈性程度。 透過與 L 老師的訪談可得知學生在自由分組時,選擇的成員也會包含不同的程 度: L 老師:我在一個新學期開始時,會讓他們嘗試自由分組。因為他們在前 一學期對我的上課分組的條件和模式已經很熟悉了,所以他們知道老師希 望他們的組別能包含不同程度、不同性別的組員,他們就會這樣照著我之

(7)

前的模式做。(訪談稿) 如此一來,不管如何分組,學生都能與不同程度的學生互動與學習。自由 分組讓他們更投入於分組活動中,在課堂中能彼此扶持和鼓勵。

三、差異化活動

(一)作業 差異化的作業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做到適度且符合自己程度的練習。 在作業的設計上,L 老師會設計兩張看似相同的學習單,並跟學生充分的解釋 書寫的方式,之後讓學生在課堂上先做一至兩題的練習。L 老師在受訪時表示, 作業的差別在於填空的格子數量或是回答問題的方式: L 老師:我只是把空格的位子調整或是增加。在這個階段,程度好的學生 需要回答問題和造句;程度較弱的學生只要幫我把本課單字填入且回答問 題就好。他們一樣都有練習到這一課的重點,而且又符合他們的理解程度, 我覺得這樣的作業對他們來說比較有意義,也可以適度地增加他們學習英 語的信心,因為就是他們會寫的東西,不是要讓他們寫得很挫敗這樣。(訪 問稿) 透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可以讓學生練習到適合自己程度的題目又確保學生 都已學到該課的重點。更重要的是,不同程度的作業看起來的差別並不會太大, 所以學生也較不易因發現作業存在太大差別而影響心理。 (二)小考 有別於平常的小考,在差異化的課堂中,為了能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 老師在小考上的設計也可以採取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能針對自己的程度接受 測驗,不同的程度所拿到的考卷不一樣,針對學生的程度進行題目特別的設計。 如此一來,學生對於考試的信心會逐漸提升。

(8)

L 老師:我在考試的時候,對於程度較弱的學生,我會讓他們開書找答案, 但是成績會打折計算。漸漸的,我發現有一些學生會主動跟我說他下次小 考不要開書了,他要自己試著寫寫看,或是他的程度可以往上跳一階段, 這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鼓勵,因為他們的學習動機已經被激發了。(訪問稿) 由此可知,透過一些設計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並鼓勵他們,讓他 們逐漸進步並喜歡上課。 (三)平時問答與互動 差異化教學不一定要透過任何特別設計的活動才能進行。L 老師在受訪時 不斷強調,平時的小小差異化會帶來非常顯著的效果: L 老師:像我上課的提問,我會漸進式的問,然後問到難的問題時,我就 會叫程度較佳的學生回答,因為對他們才有挑戰性啊!像一些很簡單的翻 譯或是貼字卡的活動,我就會等程度較弱的同學舉手回答,這樣我覺得比 較有意義。(訪問稿) 針對問題的難易度、深淺度來決定誰回答。 在教室觀察中,L 老師的課堂上只要提問,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會舉手,而 且老師絕不會重複選人回答,藉此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發表和練習。 當老師點選學生時,已經回答過的學生也會將機會讓給尚未在課堂中發言的 人。學生在和老師互動時也會接收到老師給予的協助。在教室觀察時,當學生 碰到問題或是不了解的地方,L 老師會透過行間巡視的時候做些提示及提醒, 幫助學生回答問題。透過這些小活動跟細節,也能傳達出差異化教學的內涵: 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學生。

四、教學建議

(一)默契與信任 在開始實施差異化教學前,教師和學生之間應具備良好的默契。讓學生了 解老師的指令和上課模式,如此一來,上課的節奏和流暢度很高,學生也較能

(9)

適應老師多樣式的教學法與活動。再者,當學生發現彼此的作業或是小考有不 一樣時,也較不易提出質疑或是不願配合。 在教室觀察時,學生針對 L 老師的指令可以迅速的達成,展現出十足的師 生默契: L 老師:默契跟信任真的很重要,一旦他們信任你,信任老師這樣做是為 了他們好,他們基本上就不太會有問題。如果我在第一次見面就使用差異 化教學,他們一定摸不著頭緒,也會有很大的反彈,因為他會覺得為什麼 要分組?為什麼我要寫不一樣的題目?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訪問稿) 當學生理解活動的目的並相信教師安排的活動時,他們就會願意配合完 成,進而從中成長並樂在其中,達到寓教於樂的作用。 (二)逐步進行 在實施差異化教學的一開始,應訂定目標逐步達成。採取漸進式的嘗試與 改變,最終設計出一份通用的模板。訪談過程中,L 老師表示,如果想要一次 達成像專家級的活動不但困難且也會打擊自己的信心: L 老師:凡事要慢慢來,邊做邊調整。如果要一步登天,那就會很挫折, 因為學生可能沒辦法配合或是沒設計好,最後成效不佳又很累,你之後就 完全不會想要嘗試了。這是需要時間跟耐心去完成的工作。(訪談稿) 如此一來,訂定目標後,邊實施邊保持彈性修改,可讓教師自己累積經驗, 清楚實施的方向,且為學生的進步而增加教師的教學信心與動力。

五、影響與回饋

(一)老師方面 實施差異化教學,讓教師的事前準備變多。課程進行時要注意每一位學生 的情況且課後要批改多種模式的作業,對教師的挑戰不增反減。在與 L 老師的 訪談過程中,他提到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踏實:

(10)

L老師:每天改一堆作業當然很累,可是這讓我心裡很踏實,因為我幫助 他,我沒有放棄他們,他們也願意照著我的安排一起努力,真的很感動。 有些學生的改變真的很大,你就會知道你做的是對的事,然後會繼續一直 做下去,變成一個良好的循環。(訪談稿) 因為學生的正面回饋,教師會繼續的嘗試且使用差異化教學,讓每一位學 生都能獲得更好的幫助和鼓勵。 (二)學生方面 在差異化課堂中,每一位學生都可參與課堂中的活動並得到老師和同儕的 幫助和鼓勵,讓學生對於學習產生動機和信心。在教室觀察中可以看見每一位 學生不論他的程度如何,都非常投入在課程中,而且會盡自己所能回答問題或 是幫助同儕。L 老師表示,學生更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 L老師:很多程度比較不好的學生,會覺得我根本聽不懂,那我來上課幹 嘛。但你看,在差異化課堂上,每一個人都有事情做,都很投入啊!他們 不一定真的學到這一課的單字或文法,但是他們可以學到如何幫助其他同 學或是一些課文背後的意義。至少讓他們覺得這堂課是有意義的,可以帶 一些東西回去。(訪談稿)

肆、結語與啟示

透過本篇的探討,可以了解英語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的背景原因、分組方 式、教學活動、教學建議以及對老師和學生的影響。其重點為:一、因為學生 的英文程度差異越來越大,教師必須針對此種情況做適當的調整,使教學內容 更能符合學生需求。二、建議使用異質性分組,讓學生彼此互相協助與成長。 三、不一定要設計非常複雜的活動,平時與學生的互動與提問也可以使用差異 化的方式。四、在實施前與學生培養良好的默契與信任感,並規劃目標漸進式 地達成。五、透過差異化教學,讓教師幫助學生過程中心中感到更加踏實,學 生也更加投入在課程中。

(11)

總而言之,差異化教學課堂實施之趨勢成為老師教學方法的選項之一,它 對於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影響力,透過差異化教學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確實且符 合需求。因此,建議每一位教師都應充分了解差異化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方式並 可以嘗試運用於自己的課堂中,使自己能協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並藉此讓學 生和教師本身都能獲得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參考文獻

Algozzine, B., & Anderson, K. M. (2007). Tips for teaching: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to include all student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51(3), 49-54.

Chien, C. W. (2015). Learning to plan and teach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a TESOL methods course.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 8(1), 21-43.

Dixon, F. A., Yssel, N., McConnell, J. M., & Hardin, T. (2014).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fficacy.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37(2), 111-127.

George, P. (2005). A rationale for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Theory Into Practice, 44(3), 185-193.

Hammond, J., & Gibbons, P. (2005). What is scaffolding. Teachers’ Voices, 8, 8-16. Suprayogi, M. N., Valcke, M., & Godwin, R. (2017). Teacher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7, 291-301.

Tomlinson, C. 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North Beauregard St. Alexandria, VA: ASCD.

Tomlinson, C. A. (2003). Fulfilling the promise of the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strategies and tools for responsive teach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s, R., & Golding, C. (2014). Sharpening a tool for teach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9(6), 671-684.

(12)

翁惠婷&簡雅臻(2015)國小五年級英語差異化教學學習成就之探討。國民教 育,55(2), 60-8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ertificated Master/Mistress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APSM,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primary section that operates six or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APSM,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primary section that operates six or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After teaching the use and importance of rhyme and rhythm in chants, an English teacher designs a choice board 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new verse about transport based on the chant

request even if the header is absent), O (optional), T (the header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quest if a stream-based transport is used), C (the presence of the header depends on

„ Indicate the type and format of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message body. „ Content-Length: the length of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