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union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union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2016 年,8 卷 3 期,1-22 頁

安身立命的生涯資訊系統:

客觀事實與主觀敘說的聯姻

摘要 華人生涯網(CCN)乃是兼具生涯資源與生涯輔導功能之生涯資訊系統,分 為路徑探索、故事交流、自我探索、團體施測管理和專業交流等五大專區。本文 聚焦於介紹 CCN 之環境資訊功能,亦即路徑探索與故事交流兩大專區,透過以 文數字描述的客觀事實性資訊,以及人在環境中實際開展生涯經驗的主觀敘說性 資訊,幫助使用者兼容並蓄地使用理性與直觀兩種運作,藉助多元的主客觀資訊 與經驗敘說,形成具有個人意義的生涯故事。 關鍵詞:生涯資訊、生涯敘事、生涯資訊系統、華人生涯網、易經 劉淑慧*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shl.being@gmail.com) 王智弘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鄧志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楊育儀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李華璋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盧怡任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台南市立復興國中

劉淑慧 王智弘 鄧志平 楊育儀 李華璋 盧怡任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2016, vol. 8 no. 3, pp. 1-22.

(2)

壹、前言 根據 Harris-Bowlsbry、Dikel 和 Sampson(2002)的分析,生涯資訊系統的功 能定位可以歸納為四大類:環境資訊系統、生涯規劃系統、網路諮商系統、網路 生涯資源中心。依此分類架構來看,國內前述就業或生涯網站顯少以使用者為本 位,針對其生涯發展議題或需求提供較深入的網路諮商系統,或提供較完整且多 元的生涯服務資源。有鑑於此,彰化師大華人生涯中心近年開發建置「華人生涯 網:兼融理性與直觀的生涯資訊與輔導系統(Chinese Career Net, CCN,

http://careering.heart.net.tw/)」(劉淑慧,2012;劉淑慧、鄧志平、王智弘,2011; 劉淑慧、王智弘等,2011),將環境資訊、生涯規劃、生涯資源等功能整合進生 涯資訊平台當中。 CCN 之整體模組架構如圖 1 所示,包含五大專區:路徑探索、故事交流、 自我探索、團體施測管理和專業交流。其中,路徑探索專區和故事交流專區都 是環境資訊系統,前者介紹學類與職業的客觀環境資訊,後者提供來自人在環 境中實際開展生涯經驗的主觀敘說性生涯資訊;自我探索專區之量化評量(以 下簡稱量化評量分區)、質性探索(以下簡稱質性探索分區)都是以提升自我 瞭解與抉擇為目標的生涯規劃系統,前者採用量化工具評估個人特質並媒合人 境,後者以互動式介面導引結構化探索活動並澄清生涯定位錨和生涯願景,故 也屬於類似模擬網路諮商的結構化系統。CCN 並進一步提供記錄活動歷程之個 人資料庫和協助使用 CCN 之網站使用導引兩項輔助功能,以幫助生涯發展者更 輕鬆容易而有效地使用 CCN。此外,CCN 也針對實務工作者的需求提供團體施 測管理和專業交流兩個專區,作為生涯資源的應用,以輔助他們簡便有效地處 理團體施測庶務,並與專業同儕交換實務運作經驗與心得。其輔導功能架構如 圖 2 所示,圖 3 則進一步呈現系統資訊類型架構(劉淑慧、王智弘等,2011)。 圖 1 CCN 整體模組架構圖。圖中顯示華人生涯網有兩個主要模組,左邊為生涯 探索者模組,右邊為生涯輔導實務工作者模組。

(3)

故事

交流

路徑

探索

質性

探索

量化

評量

自我 環境 直 觀 洞 察 經 驗 敘 說 理 性 分 析 客 觀 資 料 體 驗 反 思 洞 見 自 我 分 析 數 字 歸 納 自 我 圖 2 華人生涯網之輔導功能架構。圖中顯示在提供給生涯探索者的四種資訊類 型的背後有其輔導功能的設計,其功能如圖中分列於左右側的藍色文字所示。 圖 3 華人生涯網之資訊類型架構。圖中顯示華人生涯網包含兩種系統資訊,圖 左之方格中為自我探索資訊,圖右之方格中為生涯資訊。 本文將介紹 CCN 所提供的生涯資訊服務。下文先說明生涯資訊服務之整體 設計理念,再分別針對路徑探索專區與故事交流專區說明其設計理念、內涵範疇 與實務應用。 頂 天 立 地

(4)

貳、生涯資訊服務之整體設計理念 心理學界存在各種「兩種心理學」論述,例如:李美枝與王鎮華(1997)指 出實證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兩種心理學突顯了「重知識的學術旨趣」與「重主體 成長的實踐旨趣」;李美枝(2014)並以「心」比喻中國傳統心理學的核心,「腦」 比喻當前西方科學心理學的核心,主張物理性的腦神經以及人文性的心性,其實 是在同一條長長軌道上的兩端;周寧和葉浩生(2009)指出心理學呈現出兩種語 態,科學理性所創造出來的理論呈現出合理性語態,貼近日常生活的、具有現實 性與真實性的現象描述呈現出合情性語態;翟學偉(2014)認為西方心理學是科 學主義傳統,而中國心理學是踐行主義傳統;汪鳳炎(2014)則認為西方本來就 存在與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種心理學,東方心理學只是比較偏向後者;黃光國 (2014)提出類似看法,認為西方本來就存在科學心理學與意圖心理學,鍾年(2014) 則釜底抽薪,建議超越西方心理學的學科框架,方能一窺不同框架中的華人心理 學思想;余德慧(2001)則實際耙梳出不同於西方心理學的中國本我心理學,說 明中國士人如何透過日常生活鍛鍊開展日用常行的實踐,形成「以倫理性立身、 以超越性立心」的本我砥礪淬發。 儘管分類和命名不太一樣,以上這些學者都主張兩種心理學應該相輔相成, 甚至超越差異而形成更大的整合。其中,李美枝與王鎮華(1997)以及李美枝(2014) 從易經的觀點說明這兩種心理學可以如何相互了解、正反互補、相生相成、中庸 平衡;余德慧(2007)主張透過詮釋循環促成不同心理學論述的對話與進一步開 展;宋文里(2006)主張透過文化論超越既有的、對立的心理學論述而不斷發現 新的解謎的可能性;李維倫(2011)主張聚焦於處境中的實務工作,以展開臨床 心理學訓練與人文陶成;翁開誠(2011)主張透過敘說與實踐之一體兩面的存在 與智慧之開顯歷程,讓分隔與分裂的心理學論述在學習者的生命經驗中趨向統合; 施鐵如(2001)主張藉由思辨方法來彌補西方或現代取向心理學偏重實證方法的 不足;葉浩生(2004)建議以科學實在論作為科學實在論的元理論基礎,讓現代 與後現代兩種心理學相互補充、合作發展;方雙虎與郭本禹(2011)建議從本體 論出發,以科學主義心理學奠立形而下的基礎、以人文主義奠立形而上的基礎, 讓兩種心理學兼容並蓄、互補融合;黃光國(2014)建議根據「一種心智、多種 心態」的原則,建構既能反映人類共同心智(universal mind),又能說明特定文化 中人們心態(mentalities in particular cultures)的「含攝文化的理論」;林耀盛(2011) 建議發展「本土化」、「西方化」及「全球化」互為概念形構的「三化共振」心理 學,形成一種既保留存有本體論,又超越本體論之流變預設的本土心理學,回歸 生命道路的修養與歷練,展開本然的生命路途;鄭伯壎(2011)則建議採用「兼 容並蓄、百花齊放」的研究路線,避免定於一尊的侷限。 呼應前述整合乃至超越兩種心理學的呼籲,CCN 參照華人陰陽哲學以及生 涯觀系列研究發現,嘗試定位出兩種生涯資訊需求,並建置串連兩種資訊的資訊 系統,期望透過不同心理學典範攜手聯姻提供更好的生涯服務(Sampson, 2009)。 所謂生涯觀包括「生涯願景(career vision)」及「籌劃策略(way of being-in-the-world)」兩部分,生涯願景是指個人將自我認同置於生存脈絡中形成 自己期望達成的圓滿生涯圖像,籌劃策略則是指個人在置身所在的生存脈絡中如 何朝向生涯願景展開實踐行動,生涯願景與籌劃策略兩者交互共構形成個人獨特 的生涯觀,導引出獨特的生涯經驗。生涯觀的系列性研究顯示(劉淑慧,1999a, 1999b;劉淑慧、朱曉瑜,1999;劉淑慧、邱美華、胡嘉琪、吳思佳、張歆祐,2002),

(5)

人們因應不確定性與變動之道則可歸納成「掌控落實」、「悅納變通」兩種原型。 表 1 說明這兩種原型與現代和後現代生涯論述、易經陰與陽論述之對應(劉淑慧、 王智弘,2014;Liu et al., 2014; Liu et al., 2015; Liu, Hung, Peng, Chang, & Lu, 2016)。

表 1

籌劃策略、生涯論述與易經陰陽論述之對應

論述 原型

掌控落實(control and realize) 悅納變通(appreaciate and adapt)

籌劃策略 穩定守舊,透過理性解析消除不 確定性以固守既定目標和行動 計畫。 應變創造,透過直觀體驗迎接不 確定性以開啟創新目標和行動 計畫。 生涯理論 現代視框:知己知彼,理性抉 擇,善用資源,縝密規劃,積極 行動。 後現代視框:好奇欣賞,直觀體 驗,發掘資源,彈性調整,樂觀 冒險。 易經 陽中有陰:藉由剛健的掌控,形 成步步為營的行動。 陰中有陽:藉由柔軟的悅納,形 成順勢發展的態度。 在資訊內涵範疇上,CCN 分別針對「掌控落實」、「悅納變通」兩種籌劃策 略提供客觀事實(路徑探索專區)與主觀敘說(故事交流專區)兩種環境探索資 源。在資訊搜尋功能上,為催化陰陽兩種籌劃策略之相生相成、持續轉化、生生 不息,建立兩種環境探索資源之間的交織路徑,導引系統使用者交錯使用並綜合 應用不同功能與資訊。 兩個專區之間資訊網頁與功能模組的彼此間對應與串連,可以幫助使用者更 順暢地在相關資料與功能中移動,不但有助於使用者綜合眾多資訊與功能而獲得 整體性理解,更方便使用者針對個人需求與偏好自由挑選與組合出個人化的資訊 內涵與功能應用方式。以路徑探索專區來看,相關串連包括:(1)學類與職業間 串連,瞭解學類分欄之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分頁,以及「瞭解職業分欄之職業養成 單位分頁,可以協助使用者交叉查詢相對應的學類與職業資料;(2)客觀事實與 主觀敘說資料之對應,路徑探索專區之學類與職業以及故事交流專區的對應學類 與職業討論版,均提供相互連結的按鈕,可以協助使用者連結客觀資訊以及圈內 人的敘說性經驗分享;(3)瞭解學類分欄之代表性學系分頁提供相關校系網頁超 連結;(4)瞭解職業分欄之跨系統對應分頁連結到美國 O* NET 或我國職業分類 典等其他生涯分類或資訊系統。以故事交流專區來看,於科系學習和職場工作兩 個討論區中,使用者除了能藉由討論區常見的討論版清單,利用敘述文字選擇欲 閱讀或發表的版面,還可使用和路徑探索專區相同的分類圖,以圖像化的方式挑 選學系或職業類別名稱,進一步連結至對應的討論版;於自我探索討論區中,梳 理量化評量和延展質性探索兩個討論版可以分別連結至自我探索專區相對應的量 化測驗和質性活動,讓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進一步實際體驗相關測驗或活動。相 對地,在路徑探索專區、量化評量分區、質性探索分區也均設有故事交流專區的 超連結管道,協助使用者更便捷地進行分享與討論。

(6)

參、路徑探索專區(http://careering.heart.net.tw/info)簡介 路徑探索專區包含國內外學類(學系)及職業資訊,屬於 Harris-Bowlsbry 等 人(2002)所謂之環境資訊系統,提供學類與職業環境的客觀資料。路徑探索專 區不僅建置豐富而有系統的資訊,還串接網站內外部相關網絡之資訊,生涯發展 者可依自己偏好的步調,搜尋、儲存 855 個職業以及 123 個學類的客觀文數字事 實資料,徜徉在生涯資訊的大海中,盡情滿足個人對生涯的好奇,探索自己可能 的生涯發展途徑。以下由三個面向介紹路徑探索專區:資訊來源與內涵、資訊搜 尋方法、整體特色與應用。 一、資訊來源與內涵:豐富的文數字學類與職業環境資訊提供客觀參照依據 路徑探索專區之事實性資訊主要來自美國勞工局的 O*NET 職業資料庫。該 資料庫堪稱目前全球最具規模的、最廣為各國應用的、具備高品質的職業資料庫, 乃由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O*

NET Development 於 1988 年根據 1996 年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Statistics(OES) program 資料建置初版 O*NET 98 版, 於 2000 年融合 2000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SOC)system,發展出 O*NET-SOC 職業分類系統以及 O*NET 3.0 版本,再於 2003 年更新採用目前內涵 架構的 O*

NET 4.0。此後,即在此基礎上每半年左右更新部分職業資料並微調資 料內涵架構或資料蒐集程序,最新的 18.0 版於 2013 年 7 月釋出(Hubbard, et al., 2000; Peterson, et al., 1999; Peterson, et al., 2001;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 2006)。

被尊為職業輔導之父的 Frank Parsons 在 1909 年出版《選擇職業》(Choosing a Vocation)一書,針對職業局就業輔導工作提出三大要素:(1)認識自己;(2) 瞭解職業;(3)媒合人事。在此脈絡中,關鍵問題之一是:「到底要了解人與職 業的什麼」。O* NET 職業資料庫以圖 4 之內涵架構來說明人與事之關鍵特徵,在 與工作者有關的上半部,最左端是概化而跨職業的工作者特質(worker characteristics),包含能力、職業興趣、工作價值、工作風格,這些特質通常與天 生傾向密切關連,可透過教育訓練或生活經驗改變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中間的工 作者要求包括技能、知識、教育,是個人接受教育而養成的知能,最右端的經驗 要求包括經歷和訓練、入門技能、證照,是在學位教育與其所培養的知能之外, 有助提供工作知能的相關資歷、證明或特定技能(Boese, Lewis, Frugoli, & Litwin, 2001)。CCN 路徑探所專區採用了 O*

NET 職業資料庫中比較不受社會經濟等因素 影響的工作任務之文字描述以及興趣、工作價值、能力、工作風格、知識、技能、 工作活動、工作環境等之數據資料。O*

(7)

圖 4 O* NET 之內涵架構。圖中之上半部與工作者有關,下半部與工作有關, 左半邊是比較概化而跨職業的素質,右半邊是專屬於特定職業的素質。 表 2 O*NET 特徵之數據資料內涵 特 徵 定 義 能 力 影響個人工作表現的持久性勝任屬性。 類似性向測驗的評量項目。 共 52 項,例如口語理解、文字表達、耐力。 技 能 獲取或應用知識的技能,以及能催化工作行動表現之技能。 是大考中心學系調查問卷的內容架構/評量項目。 共 35 項,例如科學、主動學習、技術設計。 知 識 說明統整性原則或事實的知識領域。 是大考中心學系調查問卷的內容架構/評量項目,也是大考中心新修訂學系 探索量表的內容架構/評量項目。 共 33 項,例如藝術、管理、地理、化學。 興 趣 對不同性質職業活動之好惡。 是大考中心興趣量表、UCAN 興趣量表的共同評量項目。 共 6 項,例如實用型、研究型、事務型。 工作價值 個人期望藉由工作滿足的需求之集合。 共 6 項,例如成就、就業條件、獨立。 工作風格 影響工作表現的個人特質。 類似職場人格特質的評量項目。 共 16 項,例如領導、彈性、正直、創新。 工作活動 執行工作所需要之活動或行為之集合。 共 41 項,例如處理資訊、創造力思考、取得資訊。 工作環境 和工作本質有關之硬體或人際互動因素。 類似行職業指南的評量項目。 共 57 項,例如公開演講、接觸他人、衝突的頻率、電話。

(8)

梳理後的路徑探索專區之資訊包含瞭解學類分欄之學類資料以及瞭解職業 分欄之職業資料兩大類。瞭解職業分欄採用 O* NET 之職業分類架構與文數字職 業資訊(Peterson et al., 2001),並串連行政院勞動部之行職業就業指南(行政院 勞動部,2014)、職業分類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4),未來還將 連結華人社群的調查資料(林哲鵬、鄧志平、劉淑慧、王智弘,2011)。瞭解學類 分欄則採用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2014)的分類方式,彙整教育部 的校系資訊(教育部,2013),並根據王思峰與黃思聞(2012)所建構的台灣學類 與美國勞工局職業資料庫 O* NET 的職業之對應關係,彙整出各學類的學系特徵 數據。因此,路徑探索專區所提供之學類與職業資訊,除了有具體的學類或職業 簡介、代表性學系介紹、工作任務等等文字資訊,也呈現能力、技能、知識、興 趣、工作價值、工作風格、工作活動等等 O* NET 特徵之數據資料,協助生涯發 展者獲得全面的認識。 二、資訊搜尋方法:多元的資料搜尋方法支援個別化需求 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快速有效地搜尋資料,路徑探索專區除了以分類圖(圓靶 圖、星星圖)系統性地整理與呈現前述學職資料,並且進一步提供多元搜尋方式, 好讓生涯發展者依個人偏好或需求進行個別化的資訊探索。路徑探索專區的資料 搜尋方式包含四種,簡述如下: (一)名稱搜尋 依使用者設定在「學類」、「職業」或「學類與職業」中進行中英文及數字的 模糊搜尋,搜尋標的可依設定侷限於學類或職業職名稱(標題搜尋)或廣泛含括 全部學職資料(全文搜尋)。這功能可協助不熟悉 CCN 職業或學類分類架構的使 用者,或者是習慣其他生涯資訊系統學類或職業名稱的使用者,快速發現自己有 興趣的學類或職業。甚至,因為具有文全搜尋功能,使用者也可以輸入任何與學 類或職業相關的活動或物件名稱,例如:「挑選食材」、「飛機」,就可以找出相關 的學類或職業。 (二)條件篩選 挑選一項或多項學類/職業特徵(能力、知識、技能、興趣、工作價值、工 作風格、工作活動),運用大於小於或等於等條件設定數值範圍,用以搜尋符合這 些條件的學類或職業。這功能可協助使用者綜合運用不同的學類或職業特徵進行 組合搜尋,例如:搜尋同時滿足社會型興趣、獨立工作價值、主動學習技能等三 向條件高於五點量尺上四分的學類或職業。對於想要同時考慮多元條件的使用者, 尤其有幫助。 (三)契合性篩選

(9)

挑選一項學類/職業特徵作為設定標的,從中挑選出若干項目輸入特定數值, 以積差相關法搜尋整體分布傾向相似的契合學系或職業。這功能可協助使用非 CCN 量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運用非 CCN 量表的測驗結果搜尋契合個人特質的學類 或職業,例如大一學生可以輸入高中時所做的大考中心興趣量表分數來做搜尋; 同時,這功能也可協助對自己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瞭解而不想使用任何量表的使用 者藉由自行輸入數值來做搜尋,例如大四學生可以綜合先前測驗結果與大學學習 經驗做出個人興趣傾向的綜合評量,以此綜合自評數值來進行篩選;最後,即便 是使用 CCN 量表的使用者,也可能因為在進行個人探索札記時發現測驗結果與 個人經驗不符,並在綜合探索分析中重新做出個人興趣傾向的自評,這些人就可 以使用契合性篩選功能篩選出契合個人綜合自評數值的學類或職業。 (四)跨系統對應 為了幫助其他生涯資訊系統使用者更快速進入 CCN,CCN 提供相關搜尋功 能。基本上,CCN 職業除了採用 O*NET 的正式名稱作為正式職業名稱之外,也 建立下列資料庫:各職業的 O* NET 別名、台灣職業分類典的職業名稱、通俗名 稱;行職業就業指南的職業名稱。同時,因此,台灣職業分類典、職業就業指南、 UCAN 的使用者除了可以直接在名稱搜尋功能中輸入台灣職業分類典、行職業就 業指南、UCAN 的職業名稱進行搜尋之外,也可以在此使用跨系統代碼來做搜尋, 例如,目前使用者可以用 O* NET 代碼做搜尋,未來也將可以使用職業分類典代 碼做搜尋。 三、專區特色與實務應用原則 整體而言,路徑探索專區除了先前所說的具備連結與暢通網站內外之相關生 涯環境資訊之特色外,還具有下列兩個特色:(1)系統性地整合國內外學術與實 務價值兼備之生涯環境客觀資料:其學職資料包含國內外重要生涯資料庫之豐富 資訊,並以系統性的方式加以整理、呈現,讓生涯發展者能悠遊在廣大的生涯資 訊之中而不會迷失方向;(2)提供多元的資料查詢方法以及多元的資料參照比較 方法:生涯發展者能依偏好或需求透過名稱搜尋、條件篩選、契合性篩選、跨系 統對應等搜尋功能找到感興趣的資料,還能在學類與職業的 O* NET 特徵之折線 圖中自行挑選出 O* NET 資料庫或國內調查的數據資料來做對照,甚至可以帶入 個人在量化評量分區所獲得的測驗結果來做個人化的比較。 在實務應用上,CCN 針對單純瞭解環境以及找尋契合個人的學類或職業兩種 需求的使用者分別提供使用建議,分流方式如圖 5。對於生涯尚未分流也尚未面 臨生涯抉擇的生涯發展者(像是國一、二或高一、二學生)而言,他們的主要生 涯發展需求在廣泛瞭解多元的教育或職業環境,建議他們運用「瞭解學類」或「瞭 解職業」點選有興趣的學類或職業進行瀏覽,他們可以透過理解與重新概念化各 個學類或職業的資訊內涵的過程,建立瞭解學類或職業的個人認知基模,以及個

(10)

人對教育或職業世界的認知地圖。對於正面臨生涯抉擇的生涯發展者(像是國三 或高三學生)或已經分流的生涯發展者(像是高職生、大學或研究所學生、工作 者)而言,他們的主要生涯發展需求在深入了解特定學類或職業與自己的契合度, 建議他們運用各種搜尋功能來發現契合自己偏好、條件或特質傾向的學類或職業, 並應用各種對應功能來深化學類或職業的瞭解,像是學類與職業之間的對應(使 用路徑探索專區中瞭解學類與瞭解職業兩分區的對應串連功能)、事實性資訊與敘 說性資訊的彙整(使用路徑探索與故事交流兩專區的對應串連功能)、個人與群體 常模或職業常模的對應(使用路徑探索專區中瞭解學類與瞭解職業兩分區的統計 數據折線圖之多重折線對照功能比較個人測驗資料、國內外特定群體調查資料、 O*NET 職業常模)。 圖 5 路徑探索專區之分流之應用。圖中顯示不同生涯階段的生涯探索者有不同 的探索需求,應加以分流。圖中顯示上方為單純瞭解環境的探索路徑,下方為找 尋契合個人的環境的探索路徑。

(11)

肆、故事交流專區(http://careering.heart.net.tw/story)簡介 故事交流專區是個人生涯故事的交換平台,也屬於 Harris-Bowlsbry 等人(2002) 所謂之環境資訊系統,但不同於路徑探索專區的客觀事實資料,此處所提供的是 生涯發展者與置身環境打交道的主觀建構性資料,讀者比較容易將這類資訊與現 實生活經驗中的事件或現象相連結,轉化成可以應用在現實生活情境的實踐動力 或知識(李美枝、王鎮華,1997;Cochran, 1997)。 自從 Parsons 於 1909 年提出他的特質論以來,人境契合(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fit)一直是生涯發展理論的主流。然則,不少後設分析均指出,各種 人境契合指標對生涯發展行為的預測力均相當有限,例如,興趣諧和度對目標選 擇的直接效果在.22 到.47 之間,興趣諧和度與工作滿意相關則為.35 (Assouline & Meir , 1987; Nauta, 2010; Sheu et al., 2010; Spokane, Meir, & Catalano, 2000);自我 效能感和學業成就相關.38、和學習持續性相關.34,對學業目標選擇的直接效果 為.49、對學習持續性的間接效果為.22,對生涯目標選擇的直接效果在.08 到.16 (Brown et al., 2008; Multon, Brown, & Lent, 1991; Sheu et al., 2010);價值契合度 與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認同、離職意向的平均相關分別為.35、.34、-.49(Verguer, Beehr, & Wagner, 2003)。換言之,即便能夠提供大量客觀的、事實性的環境資料, 以及夠精準的個人評量工具,並依循理性分析與抉擇原則做出人境適配的抉擇, 也不能保證個人獲得圓滿的生涯發展。亦即,生涯輔導的關切焦點顯然不能侷限 於理性抉擇以及聚焦導向生涯實踐行動。

針對前述人境契合理論與研究之發展瓶頸,不少學者紛紛提出突破之道,例 如:探究人境契合的多重向度,以及採用多元累加觀點探究不同諧合/適配層面之 間的組合預測效果以及複雜關係(Edwards & Parry, 1993; Jansen & Kristof-Brown, 2006; Kristof, 1996; Spokane et al., 2000; Weary & Edwards, 1994);分辨人境契合在 不同情況下對生涯行為之不同影響(Cable & Edwards, 2004; Edwards, 2008; Kristof-Brown, Zimmerman, & Johnson, 2005; Spokane et al., 2000);採用調節變項 說明人境契合如何在不同情況下對生涯行為發揮不同影響(Spokane et al., 2000); 採用互補性契合(complementary fit)(Cable & Edward, 2004; Kristof, 1996;

Muchinsky & Monahan, 1987)探究個人與環境如何相互滿足對方需求或要求等等。 凡此種種,均顯示突破之道勢必著眼於人境契合這個抽象概念如何藉由實際生涯 發展行為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展現出來的複雜細節。 此外,也有學者從混沌、變動的觀點建議生涯專業關切真實生活世界中的生 涯發展經驗。Miller(1995)提出生涯渾沌理論(chaos theory),明白揭示混沌既 是生活世界中的現實,也是生涯發展的實相;Trevor-Roberts(2006)則在回顧近 一世紀的生涯知識發展時感嘆,不確定性(uncertainty)乃生涯發展之核心本質, 生涯理論與實務卻甚少關注於此,Trevor-Roberts 呼籲生涯學者轉換典範,深入探 究不確定性在生涯發展中的樣貌,以建立真正貼近日常生活經驗的生涯理論與實 務運作。如此主張,正呼應存在現象學者 Heidegger 的主張(Heidegger, 1927/2002,

(12)

頁 15):「此在總是從它的生存本身來領會自己本身:總是從它本身的可能性-- 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來領會自己本身。此在或者自己挑選了這些可能性, 或者陷入了這些可能性,或者本來就已經在這些可能性中成長起來了。只有此在 以抓緊或耽誤的方式自己決定著生存。生存問題總是只有通過生存活動本身才能 弄清楚。」亦即,要瞭解人與人的生涯,就必須瞭解人如何在實際的生活中活出 自己可能的樣貌以及生活方式;所謂生涯輔導其實就是輔助個人選擇並活出自己 真心想要的生活方式。 現象學與敘事心理學並進一步指陳故事敘說是生涯發展歷程中的關鍵行動, 因此生涯輔導必須透過故事敘說來理解與輔助個人在真實生活世界中的生涯發展 經驗。現象學者 Ricoeur(1976)主張故事敘說是人們理解與表達週身環境或過去 生活經驗的必然方式。他指出,不論是個人的外在環境還是個人的過去生活經驗, 它們被理解、被呈現於人類世界的方式,並不全然取決於它們在物理學上的實質 性或在日曆時間中既已發生的事實性,人們不可能像鏡子似地一五一十地重現出 週身環境或過去生活經驗,不論人們如何努力避免,終究還是會在理解與表達的 歷程中混雜著自己的想像。因此,人們對週身環境或過去生活經驗的理解在本質 上必然是一種虛構故事(fiction),個人藉由敘說將主觀意義架接到週身環境或 過去生活經驗上;相對地,真正對人們生涯行為產生影響的不只是客觀的週身環 境或過去生活經驗,而是被賦予以個人意義的、關於週身環境或過去生活經驗的 故事敘說。 無獨有偶地,敘事取向諮商也對生活經驗的理解提出類似論述。White 和 Epston(1990, p.10)指出:「為了理解生命,個人必須依照時間順序組織其經驗, 以便形成對自己與置身世界的統整性看法……成功地將生活經驗變成故事可以讓 人們維持個人延續感以及生命意義感。」藉由故事敘說,個人以獨特的方式篩選、 組織其生活經驗,使之形成一個有主題的故事,從而建構出生活經驗的多重意義, 以及個人的自我認同和生命主題(Adams, 2006; Peavy, 1996; Savickas, 2013; White & David, 2001; White & Epston, 1990)。Cochran(1997)和 Savickas(2013)均 主張,唯有敘事(narrative)或故事(story)才能充份反映出人在世間的存在樣 態。實徵研究並顯示,梳理個人生涯故事,比分析興趣、性向、人格等測驗分數 更有助於理解和統整自己以及因應生涯問題(Cochran, 1997; Peavy, 1996)。 Bruner(引自 McLeod, 1997)則對生活世界的理解做出類似論述。他提出兩 種理解世界的方式。範例性瞭解(Paradigmatic knowing)源自自然科學的思考模 式,以抽象的、邏輯的、非個人性的、去除社會脈絡的、命題式的知識來理解世 界;敘說性瞭解(Narrative knowing)則源自人們回顧既已發生的具體事件時所 進行的故事敘說活動,這種理解鑲嵌在說者與聽者共享的社會與文化脈絡中,並 且反映出說者的意圖與情感。Howard(引自 McLeod, 1997)甚至曾經斬釘截鐵地 強調:敘說性瞭解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方法。 綜合上述,生涯資訊系統除了提供訴諸客觀文數字的事實性資料之外,還需 要提供以敘事形式細膩描繪真實生活經驗的敘事性資料。因此,CCN 特別在路徑

(13)

探索專區之外規劃故事交流專區。故事交流專區的資料來源有四:(1)轉載劉淑 慧先前所建置的「生涯話‧話生涯:個人生涯資訊與感懷的交流站」;(2)引介網 路上其他網路系統既有的生涯敘事資料;(3)徵募修習生涯規劃或生涯資訊相關 課程學生作品;(4)CCN 網站使用者自由發表。生涯發展者參與故事交流專區的 方式則包括:(1)參與自發性社群交流,像是書寫並分享、回應、搜尋、儲存各 種生涯故事,以了解在不同領域或面臨不同生涯挑戰時的生涯經營之道,並藉由 社群中的同儕互助獲得力量;(2)參與生涯實務工作者所帶領的線上討論團體, 以獲得社群交流經驗;(3)建立個人主導的網路社群,藉由擔任討論版版主,蒐 集、管理相關文章,並帶領討論網友討論,以召喚與建立關切相同議題的網路社 群。以下分別針對故事交流專區的設計理念與內容範疇做介紹。 一、故事交流專區之設計理念 從社會建構取向敘事治療的觀點來看,個人的敘事不僅是梳理個人經驗並賦 予意義的方法,也不僅是理解置身世界的方法,個人敘事也與其所屬社會文化脈 絡的文化敘事緊密關聯。自我也會藉由包括了他人的敘事而不斷自我創造,他人 也會在這些敘事中相互交織,因此,文化敘事會透過各種有形無形的方式滲入個 人的生活與故事建構,個人故事也會經由滲入他人故事而改變文化敘事。敘事治 療的目的就在重新檢視在所處文化中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故事,並省思自己想要接 受的內容、想要培養的關係,在不斷編寫與更新個人故事中超越文化故事的侷限 性,進而拓展並豐富自己的人生故事,同時也促使所屬社群的文化以滿意的方式 不斷地成長與流動(Freeman & Combs, 1999/2000; White & Epston, 1990),換言之, 敘事治療是一種重新述說並重新生活的故事,幫助人發現替代故事敘說(White & Epston, 1990),並且活出可以支持「較喜歡的自我」成長和發展的故事(Freeman & Combs, 1999/2000)。

為了幫助個人洞悉問題故事對個人的壓制以及如何構成問題根源,以及鞏固 個人的新的成長故事,並激發實踐新故事的行動力,敘事治療發展出各種結構性 活動,像是命名情節(或故事)(Freeman & Combs, 1999/2000);撰寫邀請函、辭 退信、預測信、轉診回信、參考信等具有特殊功能的信函;乃至藉由改變證書、 獨立宣言、自我證書等方式徵召觀眾見證並強化新意義的存在、修正既存的舊意 義(White & Epston, 1990);甚至還發展出局外見證團體、反映團隊(Freedman & Combs, 1999/2000)等方式來支持新敘事。 可見,提供敘事性資訊揭露與流通的平台,僅僅是生涯資訊系統所能發揮的 消極功能,CCN 故事交流專區企圖透過討論版的互動形成具有相同關切的社群, 可以發揮類似見證或支持團體的功能,藉以發揮下列功能:(1)提供敘說者反思 與對話的場域,以協助敘說者洞察舊故事舊籌畫之問題,以及發現新故事新籌畫 之可能性;(2)見證敘說者的學習體驗或成長改變,以給予敘說者肯定支持以及 鞏固新故事新行動;(3)見證敘說者的自我宣告,以激勵敘說者改變決心與行動

(14)

力。此外,藉由敘說分享與回饋,除了(1)可以幫助敘說者釐清或建構個人故事 的主題,勾勒與實踐新故事新籌畫,建立個人獨特的、正向的認同,也可以(2) 幫助聆聽者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共鳴、感動、啟發、靈感,發現生涯楷模,獲得 洞察與行動力,並且可以(3)幫助敘說者與聆聽者在「有人跟我一樣」的普同感 中形成相互支持、共同成長。 二、故事交流專區之內容範疇 在生涯發展歷程中,個人會透過種種人境互動經驗,擷取各式生涯資訊,形 成自己要如何規劃生涯的種種看法,交織成獨特的生涯觀(Cochran, 1997; Michell, Levin, & Krumboltz, 1999; Peterson, Sampson, & Reardon, 1991)。依據劉淑慧所進 行的系列研究(劉淑慧,1999a,1999b,2005;劉淑慧、朱曉瑜,1999;劉淑慧 等,2002),個人的生涯觀主要在回答兩個問題:「我要什麼」、「我如何要」,前者 呈現為生涯願景,說明預期中的生涯發展方向,後者呈現為生存策略,說明邁向 預期生涯發展方向的方法。劉淑慧由素人述說中所歸納出來的生涯觀架構,與杜 保瑞分析中國哲學的結論,可謂殊途同歸、不謀而合。杜保瑞在探討中國哲學時 指出,中國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人生哲學,其關切核心在於「人應該如何生活」, 主要在回答兩個問題:「我要成為什麼」以及「我要怎麼做」,前者說明完美人格 的典範,焦點在境界的彰顯,稱之為「境界哲學」,後者說明達成完美人格的自我 鍛鍊方法,焦點在功夫的操作,稱之為「功夫理論」(杜保瑞,1999;劉淑慧,2000)。 據此,「故事交流專區」提供五個討論區,各討論區的內涵說明如下。 (一)自我探索 以協助使用者了解自己為旨,使用者可透過梳理自身經驗、統整量化或質性 評量經驗、反思他人回饋,看到自己更多元的面貌。使用者可在此分享個人的自 我探索故事,包括自我探索歷程中的困惑、掙扎與突破,以及對自我的種種了解。 目前總共有十個主題討論版,其中,梳理量化評量、延展質性探索是搭配自我探 索專區而設置的,提供量化評量、質性探索兩分區使用者相互分享交流的平台, 另有反思生命經驗討論版鼓勵使用者分享自己如何使用其他自我探索方法反思生 命經驗,勾畫自我圖像則鼓勵使用者分享自我了解的實質內涵。除此之外,此討 論區還特別針對 Holland 類型規劃六個討論版,名之為 Holland 島國日誌─實用、 研究、藝術、社會、企業、事務,邀請使用者在此分享與各 Holland 類型相呼應 的個人特質、環境特徵、人境互動出來的生活經驗,以幫助使用者連結 Holland 類型的抽象定義與活生生的人事物和生涯故事。 (二)科系學習 以協助使用者了解教育環境為旨。此討論區包含 123 個大考中心學類的討論 版,以方便使用者找到相似學系的生涯故事分享與相互回饋激盪。使用者可在此

(15)

分享個人的科系學習經驗,包括介紹環境中的人事物,以及自己在此環境中所展 開的酸、甜、苦、辣等生活經驗,還有身為圈中人或過來人,想告訴圈外人或新 人的入門忠告、生存秘訣,或者想告訴親朋好友的秘辛。總之,此處歡迎任何真 實的、與生命連結的生涯故事。除了分享個人生涯故事之外,使用者也可在此瀏 覽、提問或回應他人的生涯故事,因此可以藉由網路上的互動形成相互支持的虛 擬社群。 (三)職場工作 以協助使用者了解職業環境為旨。此討論區包含 91 個 O* NET 中職群的討論 版,以方便使用者找到相似職業的生涯故事分享與相互回饋激盪。和科系學習討 論區相似地,使用者可在此分享個人在職業環境中的各種真實生涯故事,也可以 瀏覽、提問或回應他人的生涯故事,經由網路互動形成相互支持的虛擬社群。 (四)世間生活 以協助使用者和周身人事物互動關連為旨,幫助使用者反思與抉擇自己要如 何和生命中的他者相互連結及影響。此討論區包含家庭、學校、職場、社群、柴 米油鹽等討論版,鼓勵使用者分享在不同生活場域所遭逢的人事物,以及自己跟 這些人事物互動的生涯故事。這個討論區可以幫助使用者檢視各種生涯發展因素 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涯發展經驗,以及個人如何在與置身所在的生活世界開展屬於 自己的生涯故事。這個討論區可以幫助使用者檢視自己如何在各種生活場域投入 家人、學生、工作者、休閒者、社區公民等生活角色,以及個人如何在角色投入 的過程中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涯。 (五)議題處理 以協助使用者處理生涯挑戰為旨。使用者可在此分享個人經歷各種生涯議題 的生涯故事,目前已有勾畫心願夢想、開展理想生涯、穿越誘惑挑戰、創造轉彎 新機、和不確定性共處、編撰未來劇本、打造獨特工作舞台、欣賞職業你我他等 討論版。在分享與討論個人遭逢或走過挑戰的實際經歷與體會中,幫助生涯發展 者相互理解、支持、賦權,從而獲得迎接生涯議題的智慧、力量、方法,在自己 的生涯中活出自己的精采故事。 三、故事交流專區之實務應用 故事交流專區提供一個友善的使用空間。在這裡,各種不同的使用者、各種 不同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藉著本專區的友善性來推廣華人生涯網 CCN,讓更多 人接觸生涯輔導,從而讓更多生涯發展者因此受惠。 此外,網路科技已經為使用者帶來不同的人際互動模式與行為習慣,甚至也 改變了個人梳理經驗、賦予意義、留存記憶的方式。電腦和網路之普及,使得現

(16)

代人漸漸以網路取代紙筆或當面談話作為溝通管道,CCN 嘗試善用網路的便利性, 一方面建立可以保存作品、想法及故事的平台、一方面蒐集現有優質網站之生涯 相關故事並以系統性的方式呈現、另一方面還能將站內發表的故事分享至各種熱 門社群網站(例:Facebook、Twitter 等)。藉著與不同的網站互動,創建嶄新的 生涯輔導系統,除此之外,連結現有的網路資源也使 CCN 的使用者來源更廣泛、 不受侷限,在如此多樣性生涯發展者共構之下,故事交流專區期待能建立更加多 元、豐厚且生動的社群網絡,以及更即時的訊息交流和更有力的相互見證與支持。 最後,除了直接使用故事交流專區預先設置的版面之外,CCN 故事交流專區 也開放使用者申請討論板。版主除了張貼與管理文章之外,還可進一步規劃更結 構性的互動方式,也就是說,實務工作者其實可以將故事交流專區視為生涯輔導 的教學輔助工具,提供檔案上傳、成員回覆、儲存,甚至是分享至其他平台等功 能;或以線上團體的方式使用版面,將討論板視為團體,版主以團體領導者的身 分促進團體的流動,而團體的討論內容能完整地被保留下來。身兼版主的實務工 作者可依團體需要決定團體討論看板形式:未限定使用帳號之「公開式討論看板」。 討論團體成員之自由流動與自然增減,可增加討論內容之豐富與多元性;也可以 是僅有特定帳號可使用之「秘密式討論看板」,版主可以決定參與此看板討論的帳 號,以使得成員的回饋及討論都在此不公開的板面進行,符合一般團體的保密規 範,亦降低成員分享自身經驗之不安全感。 伍、結語 華人生涯網(CCN)除了量化評量之外,亦添加了主觀敘說性資料、連結到 過去經驗與未來籌劃的量化評量結果解釋、統整資訊形成個人獨特意義的質性探 索活動,形成「路徑探索」、「自我探索」與「故事交流」三大子系統,分別透 過理性與直觀兩種方式,協助使用者探索與統整自我與環境資訊,從而抉擇與追 尋個人獨特意義。 本文主要在於介紹「路徑探索」與「故事交流」二大子系統,試圖幫助使用 者兼容並蓄地使用理性與直觀兩種運作,藉助多元的主客觀資訊與經驗敘說形成 具有個人意義的生涯故事,從而幫助個人釐清限制、看見希望,承擔個人的抉擇 自由與責任,朝向本真的自我創造有意義的生涯經驗。

(17)

參考文獻 方雙虎、郭本禹(2011)。西方心理學的兩個向度—科學主義心理學與人文主義 心理學。自然辯證法通訊,33,100-106。 王思峰、黃思聞(2012)。學系精博特徵與學職契連特徵:從類型論到特徵論。 測驗學刊,59(2),277-301。 行 政 院 勞 工 委 員 會 職 業 訓 練 局 ( 2014 ) 。 職 業 分 類 資 訊 查 詢 系 統 。 取 自 http://www3.evta.gov.tw/odict/index.asp 行政院勞動部(2014)。行職業就業指南。取自 http://www.mol.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38a9c16 余德慧(2001)。心學:中國本我心理學的開展。本土心理學研究,15,271-303。 余德慧(2007)。現象學取徑的文化心理學:以「自我」為論述核心的省思。應 用心理研究,34,45-73。 宋文里(2006)。第三路數之必要:從本土主義轉向文化論的心理學。應用心理 研究,31,75-92。 李美枝(2014)。兩種心理學傳統的比較與互補。本土心理學研究,41,93-100。 李美枝、王鎮華(1997)。發現、詮釋與感通—心理學知識旨趣與實踐旨趣的融 合。本土心理學研究,8,3-36。 李維倫(2011)。反思臨床心理學訓練:探究美國「科學家—實務者」模式與專 業能力學習的本質。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73-207。 杜保瑞(1999)。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哲思台灣,2(2)。取自: http://www.zhesi.org/zs6/articles/tart2.htm 汪鳳炎(2014)。關於中國心理學傳統的三個問題─評〈中國與西方:兩種不同 的心理學傳統〉。本土心理學研究,41,3-51。 周寧、葉浩生(2009)。心理學的兩種話語型態:「合理性」與「合情性」。西 北師大學報,46(1),93-96。 林哲鵬、鄧志平、劉淑慧、王智弘(2011)。A-1-1 提升生涯發展與就業能力。教 育部補助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100 至 101 年度重點方案 技術報告。 林耀盛(2011)。本土化、西方化與全球化:本土臨床心理學的研發進程。本土 心理學研究,35,145-188。DOI:10.6254/2011.35.145 施鐵如(2001)。心理學研究中的思辨方法。華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1 (1),110-115、130。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 化,38(7),75-95。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2014)。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取自 http://www.ceec.edu.tw/123knd/Default.aspx 教育部(2013)。102 學年度大學網路博覽會。取自 http://univ.edu.tw/DeptView.asp 黃光國(2014)。兩種傳統的整合。本土心理學研究,41,121-162。

(18)

葉浩生(2004)。西方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及其超越。心理學報, 36(2),212-218。 翟學偉(2014)。中國與西方:兩種不同的心理學傳統。本土心理學研究,41, 3-51。 劉淑慧(1999a)。大學生生涯觀之問卷調查研究。輔導學報,20,29-55。 劉淑慧(1999b)。素人的生涯觀—以台灣社會中的大學生訪談為例。載於中國 輔導學會編,輔導學大趨勢(頁 573-602)。台北:五南。 劉淑慧(2000)。人生哲學—從華人先哲的論述來看生涯觀。輔導季刊,36(2), 1-11。 劉淑慧(2005)。全人生涯發展模式之構思。載於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 業人力培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57-105)。彰化師大教育學院輔導與諮商學 系。 劉淑慧(2012 年 11 月)。華人生涯網的建置理念與願景。發表於中區大專校院輔 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實務論壇,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劉淑慧、王智弘、鄧志平、王思峰、李華璋、黃健峰(2011 年 12 月)。融合理性 與直觀的生涯資訊與線上輔助系統之建構與應用:以華人生涯網為例。2011 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之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會中工作坊。台北 市:實踐大學。 劉淑慧、朱曉瑜(1999)。大學生的決策型態、不確定性的因應與生涯滿意度之 相關研究。國科會社會與人文科學研究彙刊,9(3),269-281。 劉淑慧、邱美華、胡嘉琪、吳思佳、張歆祐(2002)。建立期大學畢業工作者之 生涯觀。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編號 NSC 89-2413-H-018-001)技術報告,未 出版。 劉淑慧、鄧志平、王智弘(2011)。具生命與文化主體特色的生涯諮商工作坊。 第三屆兩岸四地高校心理輔導與諮詢高峰論壇會前工作坊。澳門:澳門科技 大學。 鄭伯壎(2011)。百花齊放或定於一尊?本土心理學研究路線的抉擇。本土心理 學研究,36,127-138。DOI:10.6254/2011.36.127 鍾年(2014)。能否跳出「心理學」的魔咒?─評翟學偉〈中國與西方:兩種不 同的心理學傳統〉。本土心理學研究,41,3-51。

Adams, M. (2006). Towards an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life span human development. Existential Analysis, 17(2), 261-280.

Assouline, M., & Meir, W. (1987).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gruence and well-being measur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 319-332.

Boese, R., Lewis, P., Frugoli, P., & Litwin, K. (2001). Summary of O*NET 4.0 Content

Model and Databas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

Brown, S. D., Tramayne, S., Hoxha, D., Telander, K., Fan, X., & Lent, R. W. (2008). Social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sistence: A meta-analytic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2,

(19)

298-308. doi: 10.1016/j.jvb.2007.09.003

Cable, D. M., & Edwards, J. R. (2004). 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ry fit: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 822-834. Cochran, L. (1997). Career counseling: A narra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Edwards, J. R. (2008). Person–environment fit in organizations: An assessment of theoretical progres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1), 167-230.

Edwards, J. R., & Parry, M. E. (1993). On the use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 equations as an alternative to difference score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 1577-1613.

Freeman, J., & Combs, G. (2000). 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 台北:張老師。(原出版於 1999)

Harris-Bowlsbry, J., Dikel, M. R., & Sampson, J. P. (2002). The Internet: A tool for

career planning. Tulsa, OK: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Heidegger, M.(2002)。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桂冠。(原出版 於 1927)

Hubbard, M., McCloy, R., Campbell, J., Nottingham, J., Lewis, P., Rivkin, D., & Levine, J. (2000). Revision of O*NET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netcenter.org/dl_files/Data_appnd.pdf

Jansen, J. K., & Kristof-Brown, A. L. (2006). Toward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XVIII(2), 193-212.

Kristof, A. L. (1996).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Personnel Psychology,

49(1), 1-49. doi: 10.1111/j.1744-6570.1996.tb01790.x

Kristof-Brown, A. L., Zimmerman, R. D., & Johnson, E. C. (2005).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s' fit at work: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job, person-organization, person-group, and person-supervisor fit. Personnel Psychology, 58 (2), 81-342. Liu, S. H., Hung, J. P., Peng, H. I., Chang, C. H., & Lu, Y. J. (2016). 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 A dialectic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 echoing eastern philosoph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761. doi:10.3389/fpsyg.2016.01761

Liu, S. H., Lu, Y. J., Deng, C. P., Wang, C. H., Keh, F. B., & Tsai, Y. C. (2015). Social practice of a career guidance project: Based on the wisdom of classic of change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9, 50-64. doi:10.1017/prp.2015.13

Liu, S. H., Wang, C. H., Deng, C. P., Keh, F. B., Lu, Y. J., & Tsai, Y. C. (2014). Action research using a chinese career model of the wisdom of classic of change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8(2), 83-94. doi:10.1017/prp.2014.11

McLeod, J. (1997). 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chell, K. E., Levin, S. A., & Krumboltz, J. D. (1999). Planned happenstance:

Constructing unexpected career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7(2), 115-124. doi:10.1002/j.1556-6676.1999.tb02431.x

(20)

Values, 39(3), 162-168.

Muchinsky, P. M., & Monahan, C. J. (1987). What is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Supplementary versus complementary model effec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 (3), 268-277.

Multon, K. D., Brown, S. D., & Lent, R. W. (1991).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to academic outcomes: 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1), 30-38. doi:10.1037//0022-0167.38.1.30

Nauta, M. M. (2010).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Holland’s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Ref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7(1), 11-22. doi: 10.1037/a0018213

Peavy, V. (1996). Constructivist career counseling and assessment. Guidance &

Counseling, 11(3), 8-15.

Peterson, G. W., Sampson, J. P. Jr., & Reardon, R. C. (1991).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A cognitive approach.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eterson, N. G., Mumford, M. D., Borman, W. C., Jeanneret, P. R., & Fleishman, E.A.(eds)(1999). An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O*NE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eterson, N. G., Mumford, M. D., Borman, W. C., Jeanneret, P. R., Fleishman, E. A., Levin, K. Y., Campion, M. A., Mayfield, M. S., Morgeson, F. P., Pearlman, K., Gowing, M. K., Lancaster, A. R., Silver, M. B., & Dye, D. M. (2001).

Understanding work using the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O*NET):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54, 451-492. doi:10.1111/j.1744-6570.2001.tb00100.x

Ricoeur, P. (1976). Interpretation theory: Discourse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 Worth, Texas: The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Sampson, J. P. (2009). Modern and postmodern career theories: The unnecessary divor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8, 91-96.

Savickas, M. L. (2013).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 D. Brown & R. W. Lent (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 2nd ed., pp. 147-186).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Sheu, H-B, Lent, R. W., Brown, S. D., Miller, M. J., Hennessy, K. D., & Duffy, R. D. (2010). Testing the choice model of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across Holland themes: A meta-analytic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 252-264. doi:10.1016/j.jvb.2009.10.015

Spokane, A. R., Meir, E. I., & Catalano, M. (2000).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Holland's theory: A review and re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7(2), 137-187. doi: 10.1006/jvbe.2000.1771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 (2006). New and emerging (N&E)

occupations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Washington, DC: U. S. Department

of Labor.

Trevor-Roberts, E. (2006). Are you sure?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career.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43(3), 98-116.

Verquer, M. L., Beehr, T. A., & Wagner, S. H. (2003). A meta-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d work attitud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3, 473-489.

Weary, G., & Edwards, J. A. (199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ausal uncertain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2), 308-318. doi:

(21)

White, M., & Epston, D.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廖世德譯)。 台北:心靈工坊。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ew York, NY: WW Norton.

(22)

Career information cyber system :

The union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Shu-Hui Liu* Chih-Hung Wang Chi-Ping Deng Peter Yang

Hua-Chang Lee Yi-Jen Lu

Abstract

The Chinese Career Net (CCN) provides both career resources and guidance in five areas: path-exploration, self-exploration, narrative sharing, group test administ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iscus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areas pertain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uter world: path-exploration, offering objective information, narrative sharing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The union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helps career developers use both rational and intuitional functions to construct personally significant career narratives.

Keywords: career information, career narrative, career information cyber system, Chinese Career Net, Yi-Ging

Shu-Hui Liu* National Changhw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l.being@gmail.com)

Chih-Hung Wang National Changhw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i-Ping Deng National Changhw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eter Ya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Hua-Chang Le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Yi-Jen Lu Student Guidance and Conseling Center of Bureau of Education,

Tainan City Government; Tainan Municipal Fusing Junior High School

數據

圖 4    O * NET 之內涵架構。圖中之上半部與工作者有關,下半部與工作有關, 左半邊是比較概化而跨職業的素質,右半邊是專屬於特定職業的素質。  表 2    O * NET 特徵之數據資料內涵  特        徵  定                                                          義  能        力  影響個人工作表現的持久性勝任屬性。  類似性向測驗的評量項目。  共 52 項,例如口語理解、文字表達、耐力。  技        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ers may introduce how to use short division to find the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and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of two numbers at Learning Objective 1.4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Highlights of course content, briefing on further study pathways and career prospects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required skills of public relations (PR) -

Do you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gree Disagre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Remote root compromise Web server defacement Guessing/cracking passwords Copying databases containing credit card numbers Viewing sensitive data without authorization Runnin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