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往事百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往事百語》"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往事百語》

─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林素玟

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以敘事治療為研究方法,一探星雲大師在口述歷史《往事百語》一 書中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首先,星雲大師將一生歷程,透過《往事百語》百篇發人深省的「一句 話」,從十一歲童年階段述說至1999年止,逾七十年的出家歲月,當中歷經 了中國近現代遽烈的政治動盪、社會文化的主流變遷,大師建構了教界與政 界的主流敘事,此乃是大師苦難故事的根源。

  其次,大師在書中流露其創傷課題,以及所做的外化解構之努力;大師 回憶過往時,影響其一生的關鍵人物,對星雲大師面對苦難險阻具有極大的 療癒力量。

  最後,大師生命價值意義的歸趨在於弘法利生,全書為畢生建立的「人 間佛教」之歷史發展,作了宏觀的回顧,並心心念念於建立「人間佛教」

的理論,以及建設「人間淨土」的慈心悲願,因而完成了自我生命的終極療 癒。

關鍵字:星雲大師 《往事百語》 敘事治療 人間佛教

(2)

Lin Su-we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uaf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arrative therapy as its research method to discuss the section on life narratives and ultimate healing from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narrative history of the Hundred Sayings Series.

Firstl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narrates his life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Hundred Sayings Series; over one hundred reflections of "one sentence" written as articles, from the days of an 11-year-old child to the year 1999. Over seventy years of renunciation, in which he witnessed serious political unrest of modern China, as well as social and culture changes, which is the source for his stories of distress and suffering.

Secondly, in the seri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discloses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such within the external worl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recollection of the past include key figures that influenced his life, those who have given him great healing powers to face adversity,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Finall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alue and purpose of life lie in propagating the Dharma and benefiting all beings. In the entire series, in retrospect he gives a macroscopic view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with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to build a Pure Land on earth. Because of this, he has completed his life ultimate healing.

Keyword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undreds Sayings Series, narrative therapy,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Hundred Sayings Series –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Life Narratives and Ultimate Healing

(3)

一、生命敘事與療癒

近幾年來,文學治療學進入人文學科的研究領域,敘事治療為當中運用 最廣的理論方法。「人的生命意義何在?」「人的終極價值為何?」「存 在是否有其必要?」諸如此類的問題,恆困擾著歷史上每一個獨特善感的靈 魂。在每個時代的現實生活中,若得不到鎮定且安心的答案,文人思想家的 生命將變得苦悶、憂鬱。於是,生命的創傷與療癒,乃成為人文學科新興的 研究課題。

筆者近年來從「敘事治療」及「書寫治療」的角度,對中國古典文學加 以研究。在因緣和合下,有幸拜讀星雲大師的口述歷史《往事百語》一套大 書,深覺當中充滿了大師個人的生命敘事,既發人深省,又令人動容。於是 不揣淺陋,擬以敘事治療的角度,進入大師深刻豐富的心靈深處,一探大師 生命中的時代遭遇、創傷課題、獨特人物,以及對「人間佛教」的價值意義 之追尋與實踐,以此觀大師對一己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一)眾生的疾病與治療

從《往事百語》的敘事中,要深度了解星雲大師的生命歷程與終極療 癒,必須先明瞭佛教中所謂眾生的「病」與療病的「藥」兩者之內涵。就佛 教治療學而言,眾生何以有疾病?疾病如何療治?如何應病與藥?在佛教三 藏的經典中,對此類問題的描述最豐富也最具體的經典代表,應推《維摩 經》。1《維摩經》對疾病的本質、根源、醫治藥方、療治方法等,均有根本 性的論述。首先,《維摩經.佛國品第一》曰:

1.本文所引《維摩經》之原文,皆見竺摩法師著:《維摩經講話》,高雄:佛光,

2008年三版三刷。以下引文則僅標頁碼,不一一作註。

(4)

(佛)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以斯妙 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 邊。(頁55、72)

此處提到醫病關係的幾項重點:一、佛陀為最好的醫師,擅長療治眾生 的各類病苦;二、眾生的病苦品類繁多,廣義而言,包括老、病、死等,皆 可視為疾病苦痛,皆需佛陀加以救度;三、佛陀因應眾生之病而給予最適合 病情的藥,此藥即為妙不可言的佛法。四、眾生若能遵循佛陀法教,好好服 藥修行,則病苦必定痊癒。

其次,《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記載維摩詰居士示現有疾,佛 陀命文殊師利菩薩前往探病問疾,文殊師利菩薩問曰:「居士是疾,何所因 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維摩詰居士答曰:

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 滅,則我病滅。……菩薩病者,以大悲起。(頁223-225)

維摩詰居士提到眾生之病源在於愚痴無明、執無為有,以及貪愛執著 等,菩薩因眾生有病故亦有病,眾生一旦病癒之後,菩薩之病亦不藥而癒,

此何以故?乃緣於菩薩以大悲菩提心之故,將眾生視如唯一獨生之愛子,同 體之感,無二無別。再者,文殊師利菩薩又繼續追問眾生之病因何而起,維 摩詰居士答曰:

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頁229-230)

維摩詰居士回答眾生之病從四大不調而起,故要療治我之病,當從調伏 眾生的四大開始。最後,文殊師利菩薩又問:「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 心?」維摩詰居士則答言:

(5)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 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 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 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 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

若無所得,則無攀緣。(頁234-236、241)

此處論病源、病本、治療之道,均直指眾生之要害:一、眾生四大不調 之病,乃緣於前世妄想、顛倒等諸煩惱而生;二、此四大不調之病的本質為 空性,並無真實不變的存在;三、此病既無有實質存在,故而也沒有任何眾 生承受著病苦,因為不論四大或身相,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其本質並無 真實存在、常恒不變之主體;四、眾生之所以有病苦之因,均由於執著有

「我」此一主體,疾病的本源即來自於吾人之「心」執著欲界、色界、無色 界等「三界」為真實存在,而不斷向外攀緣之故;五、若要療治病本,即必 須從「無所得」著手,了知一切存在的本質皆為空性,不作二元分別,也不 追逐攀緣,唯有放下一切我執與我愛,才是終極究竟的療癒之道。2

佛教三藏經典中,除了《維摩經》論述「疾病」精微透徹、鞭闢入理之 外,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開宗明義亦提示眾生,修行的心理準 備要依「六想」而實踐:

於自安住如病想;於說法師住如醫想;於所教誡起藥品想;於殷 重修起療病想;於如來所住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3

2.以上對《維摩經》中眾生疾病的討論,詳參林素玟:〈《紅樓夢》的病/罪書寫與 療癒〉,《華梵人文學報》第十六期,2011年7月,頁34-36。

3.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2008年二版 十刷,頁17-20。

(6)

此處指三寶弟子在正式步上修行之道,聽聞正法時的心態:一、要不斷 地觀想自己為生死輪迴苦海中病重之人;二、佛陀為善於療病之大醫王;

三、傳述佛陀法教之說法師如醫師;四、所教授之正法如藥品;五、弟子如 法修行即為療治一己之病苦;六、對佛法正理應盼能長久住世。

依上所述,每個人與生俱來均有無明煩惱以及生死輪迴的大病,而乘願 再來的菩薩之所以有病,乃緣於不捨眾生的大悲心之故。若從此角度以觀星 雲大師《往事百語》中的生命故事,可以想見,大師一生的病苦與創傷,毋 乃是為了弘法利生、慈悲度眾而來此一遭的人間試煉。

(二)敘事的療癒力量

明瞭了眾生疾病的本質、來源與療病方法之後,進一步以觀星雲大師在

《往事百語》中的生命敘事: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變,苦難連連,確實有很多「一句話」的 故事值得作為現代青年勵志的參考。因此從一九九二年七月開 始,我不揣淺陋,將一生事跡,藉著「一句話」作為引子口述出 來,由弟子滿果整理記錄,貢獻給大家。……經過七年的時間,

我終於完成了一百篇「一句話」,而今結集出書,訂名為《往事 百語》。(冊1,頁15)4

《往事百語》一套共計五冊,分別為《有佛法就有辦法》、《這是勇者 的世界》、《滿樹桃花一棵根》、《沒有待遇的工作》、《有理想才有實

4.星雲大師:《往事百語―有佛法就有辦法》,台北:香海文化,2011年,頁13。

以下凡引用原文之處,均出自本書五冊,僅在引文之末註明冊數及頁碼,不再一一 作註。

(7)

踐》。在這五冊口述歷史中,星雲大師一生八十多年的歲月,透過一百篇發 人深省的「一句話」娓娓道來,充滿了人生智慧與哲理。以敘事治療角度而 言,的確具有自我治療的獨特效果。星雲大師善說故事,妙語如珠,使閱讀 此書之人轉煩惱為清凉,化悲觀無助為積極進取,重新尋回生命的能量,故

《往事百語》亦堪稱絕佳的閱讀治療讀物。

胡紹嘉曾指出:所謂「敘事」,看似屬於個人述說故事,然卻也是一種

「文化的努力」(cultural efforts)。個案在敘說故事時,其實具有重構「價 值」、「信仰」、「自我意象意」、「限制」與「突破」上之道德的重要 性。5而「敘事治療」,主要以個案訴說生命故事,治療師藉由引導性的提 問,讓個案透過語言敘事或文字書寫,來發現生命的獨特力量,重建正向的 生命故事。

敘事治療的創始人為麥克.懷特,根據理論內容,敘事治療具有幾項重 點:

1、主流敘事:敘事者的創傷根源在於一己所建構的主流敘事,這種建構 是非自覺的,是敘事者潛意識中自我監督所造成的順民心理之反映。

2、外化解構:敘事者建構了主流敘事,主流敘事反過來也塑造了敘事者 充滿創傷問題的生活經驗,藉由問題的「外化」與「解構」,可以使敘事者 與創傷問題分開,重新找回主導的力量。

3、獨特結果:一旦創傷問題外化與解構之後,某些失落在主流故事之 外的生活經驗,會被敘事者辨識出來並加以重新經驗,這些豐富而肥沃的源

5.胡紹嘉:〈於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第25 期,2005年,頁38。

(8)

頭,能夠產生或重生不同的故事。6

4、價值信念:敘事者在述說生命故事時,其揀選、組織生命經驗之際,

背後的價值信念乃支撐敘事者的有力因素,敘事治療稱此價值信念為「故事 綱領」。7

若以敘事治療理論重點對照星雲大師的《往事百語》,首先,大師建構 了教界與政界的主流敘事,此乃是大師苦難故事的根源;其次,大師在書中 流露其創傷課題,以及所做的外化解構之努力;再者,大師回憶過往時,影 響一生的重要人物,對星雲大師具有極大的療癒力量;最後,大師一生價值 意義的歸趨在於弘法利生,建設「人間佛教」的慈心悲願,給予大師終極療 癒的力量。

二、主流敘事的文化現象

敘事治療的基本理論,主要援引後現代思潮,針對現代主義所標榜的

「真理」與「本質」進行質疑和批判。後現代主義認為:「現實」是由社會 建構出來的,而且是經由「語言」所構成;藉由語言的「敘事」組成並得以 維持所謂的「現實」。因此,敘事治療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或「本 質」。8所謂的「知識」或是「真理」,就是那些被視為能如實反映社會最基 本結構的句子。而以語言建構的真理,往往以「大敘事」的形式展現。9這 些「大敘事」即所謂的「主流敘事」,它是每個時代社會最具支配權力的論

6.麥克.懷特及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 力量》,台北:心靈工坊,2007年,頁18。

7.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 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2006年,頁74。

8.同上註,頁56。

9.尤卓慧等編:《探索敘事治療實踐》,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年,頁7。

(9)

述,會使人與人彼此分開,並誘導我們把自己和身體當成有問題的物體,使 我們盲目,看不見其他敘事可提供給我們的可能性。10

「主流敘事」既是個案受其生存的社會文化影響所建構的「真理」,那 麼,這些文化詮釋與社會建構是如何形成的?其內涵包括哪些面向?星雲大 師在《往事百語》中分別建構了哪些「主流敘事」?這些「主流敘事」與現 當代的大陸與台灣社會有何關係?

(一)叢林主流:保守派掌權

敘事治療所依據的後現代世界觀認為:任何社會團體在建構並維持其

「現實」知識的方式時,有三個重要的歷程:即典型化、制度化和正當 化。綜合此「典型化」、「制度化」和「正當化」三種歷程,即總括為「物 化」。敘事治療認為:任何時代的社會建構,即為「物化」的過程,其前提 與內涵指的是時代當中的信仰、價值觀、制度、風俗、標記、法律、分工 等,由時代文化中成員間一代又一代、日復一日的互動所建構而成。11

若以敘事治療的角度,審視星雲大師所處的時代,可以1949年為界,分 為前後兩期。前期指大師隨國民政府來台之前,亦即在大陸參學時期;後期 指來台以後,在台灣行腳並創建佛光山的時期。據《往事百語》的建構,兩 時期的佛教界雖為不同的主流敘事,然其文化思潮、價值趨向、教界制度、

人事分工等,卻有許多類似的現象,亦即所有教產教理資源,均為教界保守 派長老所把持,排除異己,封閉傾輒,引起許多有為有理想的僧青年之反 感,紛紛起而思加改革。星雲大師指出:

10.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78、91。

11.同上註,頁46-60。

(10)

嚴苛封閉的叢林教育,非但隔絕了一切外緣,連眼見耳聞也受到 限制。物質之奇缺、作務之辛勞,更是令人難以想像!(冊1,

頁109)

教界四分五裂,缺乏共識,何能奢言團結共勉?(冊1,頁181)

教界的長老不肯交棒,教界的同道互相排斥,使得許多有為青年 離開僧團。(冊3,頁155)

大醒法師因為辦理《現代僧伽雜誌》,大肆批評舊僧制度而飽受 物議。太虛大師則在他的文章〈我的佛教革命失敗史〉中,道盡 佛教積弊難返的情況。(冊4,頁28-29)

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的敘事,將大陸的佛教叢林主流現象揭露:教 育嚴苛封閉,教界四分五裂,同道相互排斥,舊僧制度積弊,此諸多現象雖 為星雲大師親身經歷加以建構的認知,亦與當時學者所見一致。東初老和尚 即指出:當時佛教因受宗法社會思想影響太深,大多數佛教僧侶趨向保守。

尤以宗門視經典文字為障道之本,故有劈佛罵祖,燒毀經典的宗風。當時佛 教徒眾對改革佛教的宗旨,都不十分了解,一談到革命,大有談虎色變之 慨。老一輩的僧徒,更不願見到佛教改革,他們視倡導改革佛教的人,如同 洪水猛獸一樣的厭惡。12

敘 事 治 療 認 為 : 「 主 流 敘 事 」 所 提 供 的 語 彙 , 設 定 了 我 們 的 「 現 實」。13以大陸時期的佛教叢林而言,其主流敘事的現實狀況,乃是保守派 長老掌權。就星雲大師所見,教界內部已出現種種流弊,若不思加以改革,

12.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台北:東初出版社,1992年,頁96。

13.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128。

(11)

中國現代佛教即沒有希望。在一波波佛教改革的思潮中,星雲大師最推崇仁 山長老和太虛大師的勇氣:

在諸多佛教革新的事件當中,尤以一九一二年仁山長老為革新佛 教而大鬧金山寺的事件最為大快人心,因為此舉促使中國佛教會 催生成立,讓風雨晦暗的佛教出現了一絲曙光。(冊4,頁351)

當時太虛大師有感於中國佛教積弊甚深,所以極力推動教制、教 理、教產改革……太虛大師倡組「中國佛教會第一屆會務人員訓 練班」的消息傳來,我立刻放棄返鄉計畫,爭取參加,成為我一 生中難忘的回憶之一。(冊4,頁39)

東初老和尚曾指出:仁山、太虛力主革新佛教,創辦佛學院,培養僧 材,他們對改革佛教,主張利用寺產,興辦僧教育。仁山首先上書教育部,

以改革金山寺為僧學堂。適於此時,太虛大師亦為改革佛教籌組佛教協進 會,以期聯合全國僧青年作改革佛教運動。14 這時期的星雲大師,正值青少 年階段。就宗教心理學而言:青少年時期產生過懷疑或體驗過大動盪的人,

具有某種不肯墨守成規的氣質。15星雲大師所處的時代,正經歷國共之爭及 二次大戰,大師體驗著中國近代最大的政治動盪,內心革新、批判的思想正 在蘊釀。然時代因緣不具足,仁山長老、太虛大師的改革佛教未能成功,星 雲大師對此感到悲憤填膺:

像太虛大師因為在中日戰爭期間曾經組團到國外宣揚國威,……

無論在朝在野,聲望都很高,這本來是振興佛教的「良機」,但

14.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頁94。

15.斯塔伯克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頁 233。

(12)

由於佛教守舊派的僧伽不肯合作,以致功敗垂成,令人扼腕。

(冊5,頁188)

當時我等一批僧青年為了響應他(太虛大師)的號召(改革佛 教),曾在南京組織佛教青年會,準備如火如荼,有一番作為,

可惜後來因為會內有人搗蛋而使會務告終,就這樣丟失了「良 機」,當時我的心中真是悲憤填膺,但又徒呼奈何!(冊5,頁 188-189)

(一九四七年)我決定和同道合辦《怒濤月刊》,並且在課餘 時,冒著生命的危險,赴各地張貼海報,街頭演說,鼓吹「革新 佛教」的思想。(冊3,頁136)

星雲大師追隨兩位大師鼓吹「革新佛教」的思想,甚至不惜生命,充分 展現僧青年的改革理想。對於兩位大師改革佛教運動失敗之因,東初老和 尚曾分析道:仁山、太虛二人因為年紀太輕,經驗不夠,沒有通盤計畫與方 案,只知向前衝,高喊口號,改革佛教,不特在佛教界未能贏得多數教友的 擁護,即在廣大社會各界,以及信眾方面,亦未能獲得大力的聲援。16

然而,改革佛教雖未能成功,但因為有太虛大師所倡導的「佛教青年護 國團」,使全國各省縣市佛教僧侶,紛紛組設僧侶救護訓練班,星雲大師才 有因緣加入僧侶救護隊,隨國民政府來台。可惜,來台後的大師,發現台灣 佛教界的狀況,積弊難返的惡習,比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更讓大師痛心不 已。大師回憶道:

及至來台,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主事者只顧擴張自己的教

16.同註14,頁97。

(13)

權,致使教會無法發揮功能。(冊4,頁351)

從大陸到台灣,從叢林道場到子孫寺院,我見過不少師父,他們 收徒弟進來,或服侍防老,或繼承家廟,或為謀道糧,或增添氣 勢。(冊1,頁35)

當時的佛教則因神佛不分,不重義理的提倡,被知識分子譏為迷 信之流。(冊4,頁291)

台灣的寺院崇尚拜拜,既沒有大陸叢林的宏偉規模,又沒有續佛 慧命的文教事業,而神壇廟觀充斥,其中許多都打著佛教的旗號 來行斂財之實,凡此都使得佛教淪為迷信之流,無法達到淨化人 心的目的。(冊1,頁158)

三、四十年前的台灣,佛教徒多以誦經拜懺為主……真正能讓人 了解佛法的讀物真是少之又少。(冊1,頁159)

當時一般寺廟趕赴經懺、度死重於度生的情況,我始終不以為 然。(冊1,頁177)

星雲大師目睹台灣佛教的主流敘事:擴張教權、濫收徒眾、神佛不分、

度死迷信,教界種惡劣的現象,使得佛教的地位跌落到谷底。這時期的星雲 大師,懷抱著弘法利生的理想,想在教界有一番改革作為,但遇到的困境,

也和太虛大師一樣:

當時老人當權的教界不能忍受這些主張(佛教需要創新改革),

保守閉塞的民風也無法理解這些觀念,於是信徒揚言不資助我以 求得自保,教界人士放話要殺我以杜絕後患。(冊5,頁122)

星雲大師在教界有許多創新,後被譽為佛教界的創意大師。然在早年來

(14)

台時,一文不名,橫遭譏諷阻難,大師一一面對並超越。從宗教心理學的角 度而言:青少年時期開始關注宗教權威,並嚴肅地對宗教教義提出質疑,這 一時期一般說來是暴烈和緊張的。17星雲大師來台時值二十三歲,正是追求 人生理想的階段,面對台灣佛教主流權威的保守閉塞,大師改革的決心愈挫 愈勇,始終堅持著弘法利生的目標,最終成就了五大洲的人間佛教志業。

(二)政界主流:政客耶穌教

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星雲大師看到了佛教界主流文化現象的積弊 難返,一直堅持改革創新的決心;而在政界的主流價值,前期為軍閥政客 把持,後期為耶穌教當道,比之於佛教界,其亂象又更加令星雲大師痛心疾 首。大師回憶道:

青年時,我目睹軍閥違法亂紀、政客胡作非為,心中痛恨不已,

因此對於政治素不喜好。(冊1,頁186)

(一九四七年)國共兩軍來校(白塔國小)搜尋異議分子,可說 是疲憊至極。在槍聲不斷的暗夜裡,我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冊3,頁135)

東初老和尚曾指出:近代佛教中,居士佛教逐漸抬頭,顯欲取代僧伽而 領導之。居士中多為失意的政客,及落伍的軍人。這些人在政治上雖經失 意,但其領導欲望仍然熾盛,以混入佛門,並無意懺悔,仍圖借重佛教群眾 關係,作為進入政治舞台的資本。18因為政界失意政客、落伍軍人的介入,

使得中國佛教會革新僧制未能奏效;而政界又值國共之爭,將各階層撕裂為

17.斯塔伯克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頁223。

18.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頁178。

(15)

二,使近代中國的國力內耗,國勢一蹶不振。

及至來台,政界亂象仍然嚴峻,本省人士與外省人士的衝突、佛教與基 督教的信仰角力,造成台灣政治的風雨飄搖。當時政界主流權力的宗教信仰 為基督教,佛教地位十分低落。大師回憶道: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渡海來台時,朝野經濟蕭條,西方的耶教藉 著雄厚的財力及美國政府的協助而深入各個城鎮,許多政商界人 士跟著先總統蔣中正夫婦信奉耶穌教,一時之間,社會大眾皆以 信奉耶教為尚。(冊4,頁291)

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之後,才發現此地佛教地位更是低落,許 多佛寺被軍營軍眷所佔住;耶教可以公然到寺院傳教,散發傳 單,但對於佛教的弘法活動卻多所限制;至於社會人士謗佛毀僧 的言行更是不勝枚舉,報紙、電台、電影、小說,甚至教科書 中,都有曲解佛教的地方。(冊5,頁140)

四十年前的台灣,可謂戒備森嚴,尤其當時謠傳大陸方面派遣僧 侶前來滲透顛覆,使得我們的行動更是備受限制(搜捕匪諜)。

記得我剛來新竹時,警察局每天都派人跟踪在旁,寸步不離,甚 至離開寺院山門,都要先到派出所告假。(冊1,頁222)

天主教及基督教快速成長之因,正如星雲大師所指出的,乃由於當時政 商主流領導人的影響。至於早期台灣的佛教信仰,瞿海源曾指出:1960年代 的佛寺大致還是和本省人維持較緊密的傳統關係,外省籍人士,除少數僧侶 在各佛寺掛單外,純正佛教徒人數十分有限。這或許和外省人來台之初大量

(16)

皈依入世性的基督教有關。19

若據敘事治療理論所言:人透過主流權力接受正常化的「真理」,讓這 種真理塑造他們的生活與關係。接著反過來,權力的運作又建構或生產出這 些「真理」。20以此審視1960年代的台灣政界,以基督教信仰為主流價值,

佛教的發展,一則多為本省籍僧侶,不受政界青睞;二則佛教與神壇宮觀不 分,無法獲得知識分子的認同,外省籍僧侶亦不容於當時,因此佛教地位一 落千丈。星雲大師來台之初,亦一度被誣衊為匪諜,遭逮捕入獄,幸賴孫立 人將軍夫人孫張清揚女士等人大力援救,才得免於囹圄之難。

然而,台灣早期佛教界的低落狀況,由於有星雲大師等高僧大德的努 力,在1970年代以後,呈現全面改觀的局勢。對此主流宗教信仰易位的現 象,瞿海源亦指出:光復後大陸來台僧侶帶來了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注重 戒律、修持與自力更生。這種狀況導致後期佛寺的興建逐漸以鄉間之山林地 區為主。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佛寺的興建遍及本省人及外省人為主的地區。

且早期本省人與佛教緊密的關係由於外省僧侶與居士的介入而告鬆弛。21 早 年來台的外省籍僧侶如曉雲法師、星雲大師、惟覺老和尚、聖嚴法師、日常 法師等,皆為注重修行與持戒嚴謹的高僧大德,由於是輩的開拓努力與培養 僧材,1970年代以後,台灣的佛教愈趨興盛,僧、信兩眾的素質亦大為提 升。

19.瞿海源:《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頁 56。

20.麥克.懷特及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 的力量》,頁80。

21.同註19,頁56、57。

(17)

三、創傷課題與外化解構

若從敘事治療的臨床實務而言,「主流敘事」是個案敘述一己生命故事 時,主要的創傷來源;此創傷來源,又是個案受其生存的時代之社會文化影 響,不自覺地建構而成的主流敘事與文化權力,並以此主流敘事壓迫自我,

造成現實生命的累累傷痕。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背後都有一個獨特動人的故事;每個人也都有訴說 故事的心理需求。誠如敘事治療理論所言:人是說故事或敘事的主人翁,賦 予或創造故事中的內容和意義,但他又活在故事當中,被故事所產生的脈絡 和意義所囿限著。人可以是說故事的主體,編寫及活出不同故事和經歷,但 他也可以反過來成為故事的客體,讓故事的情節主導著他的身份認同和個人 發展。22

就敘事治療而言,故事的主導權與意志力,其關鍵點在於語言文字的建 構,因此,語言文字以及背後所代表的價值觀,既是被建構而形成的,同 時,它也可以被自覺地省察、外化,乃至解構。要了解星雲大師的生命課 題,以及透過《往事百語》敘事所作的自我療癒,便必須要涉及「外化」與

「解構」的探討。

敘事治療理論指出:所謂「外化」,指創傷的「問題」並不源自故事主 人翁,而是來自社會背後複雜的權力/知識網絡。創傷的「問題」以獨特的 方式及策略,建構故事主人翁的主體或身份,駕馭他們的生命。敘事治療透 過對問題的外化,把原來融合為一體的「問題─人」分割開來,故事主人 翁不再是「問題」本身,亦不再擁有「問題」,而是被來自知識/權力網絡

22.尤卓慧等編:《探索敘事治療實踐》,頁57。

(18)

的「問題」所侵擾的主體。23

至於「解構」,在敘事治療理論中,指的是故事主人翁對創傷問題作敘 事時,產生的相關信念、做法、感受和態度,這些就是故事主人翁試圖對問 題所做的解構。24當故事主人翁開始自覺地從不同的觀點來看自己的生命故 事,並注意到自己是如何被建構的,注意自己的限制,了解主流敘事並不代 表必要的真理。一旦開始這個問題解構的過程,故事主人翁就能反抗原有的 主流敘事,而探索其他可能的敘事。25

以「外化」與「解構」的敘事治療理論,對照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

中的生命敘事,大師對生命課題自覺地外化、解構時,是以何種價值信念作 為根據?換言之,什麼價值信念對星雲大師是有意義的,可以支撐大師渡過 種種現實生活的磨難與考驗?

(一)以「忍耐放下」解構「失怙死亡」的創傷

細細尋繹《往事百語》一書,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年近九十高齡的星雲 大師,在回顧一生的故事時,十分真誠且毫不隱諱地揭示內心真正的創傷 課題,令人讀罷,為之動容。首先,對大師一生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便是 十一歲時父親的失蹤,少小失怙之痛,成為星雲大師生命故事中,最重大的 創傷課題,也形塑大師未來生命的基調。大師指出: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了……家父也在經商途中 失踪,根據研判,應該是犧牲在日軍的槍口下。十一歲時,我曾

23.同上註,頁34。

24.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185。

25.同上註,頁102。

(19)

隨著寡母四處尋父,所經之處無不是瓦礫殘垣,屍首遍野,更加 深我心中的仇日意識。(冊2,頁32)

失怙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我幼小的心田裡,揮之不去。(冊1,

頁126)

十一歲的星雲大師,因為少小失怙,對父親的思念,經常縈繞心田,久 久無法釋懷。經過數年的情感沈澱,在十六歲那一年,方始透過文字書寫加 以宣泄。26而在當時,針對父親的失踪,其罪魁禍首,研判應該是日本軍隊 所為,因此,在大師小小心靈中,喪父之痛與民族情感交纏糾結,形成極為 深沈的仇日意識。就在四處尋父的過程中,因緣和合,便在南京棲霞山寺剃 度出家,皈依志開上人。

由於出家修學佛法的因緣,星雲大師得以佛法的智慧來消解心中的塊 壘。根據宗教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兒童期宗教的最顯著特徵是輕信;大部分 兒童毫無懷疑地接受了家庭中被灌輸的思想,並且不由自主地服從了這些 思想。27星雲大師十二歲出家,正值兒童晚期,叢林參學的熏習,對大師而 言,是完全的順服;歷代佛教界高僧大德智慧與慈悲的行誼,對大師少小失 怙的心理創傷,無乃有極為重要的療癒作用。因此,隨著年歲與智慧的增 長,星雲大師體悟到以「和解忍耐」來解構「失怙之痛」的仇日意識。大師 指出:

一九七三年,在政府的一再邀請下,為了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

26.關於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中,透過文字書寫以治療少小失怙的創傷心理,詳 參林素玟,〈文字與般若―星雲大師《往事百語》的文情與道情〉,「宗教實 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佛光山,

2014年1月。

27.斯塔伯克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頁181-182。

(20)

流,我強忍多年來心頭的痛楚,出任「中日佛教關係促進會會 長」一職。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過去的歷史固然不容抹 殺,一味的尋仇,只有加深恨意,唯有前瞻性的記取教訓,防微 杜漸,根本上促進彼此了解,互助合作,才是長久相安之道。

(冊2,頁32)

「忍耐」實在是天地間最尊貴的包容雅量!「忍耐」,誠然是宇 宙中最偉大的和平動力!(冊1,頁33)

星雲大師認為:心中的痛苦,若一味地尋仇,只有恨意更深;要解構失 怙之痛與仇日意識,唯有和解與忍耐,才能消除心中的悲痛與塊壘。原諒 對方,其實是原諒自己的心,大師從佛法的熏習中,了解六波羅蜜中的「忍 辱」,才是解構創傷與仇恨的良藥。

至於由失怙之痛而體驗到的「屍首遍野」的死亡經歷,亦在星雲大師童 年的記憶中,形成對生死感知的領悟。大師又指出:

中日戰爭爆發那年,我才十一歲,對於生死開始有了些微體 認。……趕緊躺在屍堆裡屏息裝死,這才深深感受到:生死原來 只在呼吸之間啊!(冊1,頁266-267)

十一歲的「死亡」體驗,形塑出星雲大師的生命基調;對一呼一吸之間 的探尋,對了生脫死的嚮往,構成大師一生終極的價值追尋。大師以佛門古 德的風範,作為對生死大事的外化與解構:

我想起了古德們面對死亡的態度則更為瀟灑從容……這些禪門先 賢們來去自在的風範,無非是對吾輩凡夫俗子的說法示現:放下 執著,隨緣放曠,自能超越於生死之外!(冊1,頁274-275)

(21)

敘事治療理論曾指出:外化有助於打斷主流敘事的實行。故事主人翁一 旦和主流敘事分開,就會開始感覺個人的自主,會感覺自己有能力介入自己 的生活與關係。28從敘事治療的角度觀之,星雲大師以「放下執著」來外化 與解構對生死的恐懼,不但重新審視童年的失怙創傷,也再次認知悲傷與陰 霾的心理癥結,並以「隨緣放曠」的超然心態,建構出未來有能量對抗生命 課題的自我。

(二) 以「忠厚慈悲」解構「人情紙薄」的創傷

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對於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凉,有 極多篇幅的述說與感觸,歸納而言,可以「人情紙薄」一言以蔽之。「人 情紙薄」四個字,也經常出現在大師的生命敘事中,成為大師第二個創傷課 題。大師回憶道:

在人情紙薄的社會裡,……師長無情的打罵,無理的要求。(冊 1,頁106)

在十年的參學期間裡,我也飽受無情的打罵與無理的要求,(冊 1,頁109)

大師在叢林參學期間,遭受到保守派師長無情無理的打罵教育,深深感 受到佛教界內部的弊端,必須加以改革。適逢太虛及仁山兩位大師倡導佛教 改革運動,星雲大師極為崇仰,進而追隨。然而當時的大師「一直很自卑,

總覺得自己好比路邊的一塊破銅爛鐵,一無是處。」(冊4,頁50)對於師 長無情無理的打罵,只能默默承受,但青少年對理想追求所遭遇的創傷與感

28.麥克.懷特及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 的力量》,頁19。

(22)

慨,依然在心中徘徊不去。就宗教心理學而言,大師在這個階段正處於青少 年時期,此時期自發的覺醒是青少年的特有現象。情感的騷動、抑鬱、沮喪 和焦躁是青少年期的共同特徵,好像一個人被破壞性的力量勒緊或撕裂,而 這正是新思想和新生命力試圖以某種方式發現自己的表現。29

此一階段的星雲大師,面對國共之爭與教界紛亂,內心是苦悶而抑鬱 的。想有一番作為,卻苦無因緣與契機。及至隨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之後,

原以為會有不同的局勢,然而,台灣佛教界及政界主流趨勢之惡劣,比之大 陸,有增無減,更加深了大師對「人情紙薄」的喟嘆。大師回憶道:

(一九四九年)船已駛進基隆港口。我們一行百餘位僧侶上了 岸,由北部走到南部,又由南部走回北部,全台灣竟然沒有我們 容身之地,所到之處,不是吃閉門羹,便是被白眼相待。(冊 3,頁141)

二十三歲時,我隨政府來台,由於當時局勢動蕩不安,而且地 域觀念濃厚,外省籍的僧尼備受奚落,度過一段極為艱辛的日 子。……幸遇住持無上法師……而一以法師之禮相待,因此 一九五一年我就擔任台灣佛教講習會的教務主任,這在人情紙薄 的當時,真是彌足珍貴。(冊1,頁127)

據瞿海源的研究指出:1960年代的台灣佛寺,大致還是和本省人維持較 緊密的傳統關係,外省籍人士,除少數僧侶在各佛寺掛單外,純正佛教徒 人數十分有限。這或許和外省人來台之初大量皈依入世性的基督教有關。30 1960年以前,政界的主流宗教為基督教,佛教僧侶地位低落,加上本省籍佛

29.斯塔伯克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頁195、207。

30.瞿海源:《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頁56。

(23)

教徒的地域觀念及排外心理,外省籍僧侶屢遭叩門不應、居無定所的命運,

星雲大師在這段時期,著實嘗盡了「人情紙薄」的况味。

然自幼即慈悲善良的大師,並不因人情冷暖、世態炎凉而喪失對人性的 信心。大師從小受虔誠信佛的外婆之影響,凡事均藉助佛法思想往正向思 惟,轉化受創傷的心靈。大師又指出:

初來台時,衣衫襤褸,饑不飽腹,既無人留單,也無人賞識。

縱使別人給我諸多不便,讓我難堪至極,但我都視為是「當然 的」,……一念「當然」,增功進德,其實這也是生活中的修 行。(冊2,頁91)

看盡世間的人情冷暖更足以勘破一切。(冊2,頁91)

忠厚恕道才是當然的……慈悲喜捨才是人世間最「當然的」修 行,最寶貴的財富。(冊2,頁94-95)

敘事治療理論指出:對於「創傷問題」加以「解構」,等於在揭示文本 中所隱含的但又被邊緣化的詞彙或是論述。31以此理論對照星雲大師的生命 敘事,大師把「人情紙薄」的現象視為理所當然,一方面以之作為自己累積 福德資糧的助緣,另一方面更揭示出「忠厚恕道」、「慈悲喜捨」的佛法善 念,積極外化並解構創傷課題,使得個人生命始終秉持著忠厚、慈悲的心 境,不為創傷課題所主導,因此能勘破一切,在修行的菩提道上,躍升至更 高一層的境界。

31.尤卓慧等編:《探索敘事治療實踐》,頁53。

(24)

(三) 以「逆增上緣」解構「譏謗詆毀」的創傷

星雲大師出家以後,弘法利生的菩提道上,並非一路坦途,毫無波折;

相反地,佛門中卻不乏心念雜染、貪瞋無明的人士,對於大師的弘法利生事 業,多加阻難,給予大師無盡的考驗,誠可謂大師身邊的提婆達多。星雲大 師回憶道:

我一生當中,不知受過多少人毀謗中傷,年輕時雖然極力隱忍,

但不免難過,因為我一直盡心盡力為人為眾,希望有一個完美的 人生,而別人卻如此糟蹋我的好意,總覺得心裡無法平衡。(冊 4,頁310)

初來台灣,正當人生窮苦潦倒的時候,寒無衣,食無飽,甚至遭 到叩門不應的難堪、尖酸刻薄的譏諷、鄙夷歧視的眼神、踹門責 問的羞辱。(冊3,頁312)

當我來到台灣以後,……紛至沓來的譏謗、無中生有的詆毀,又 是那麼的令人無奈。(冊2,頁303)

從出家到弘法,一甲子以上的歲月中,不知受過多少傷害、多少 冤枉。起初,我心中也會不平。(冊5,頁66)

年輕時期的星雲大師,戒臘尚淺,心性尚未完全調伏,對於毀謗、譏 諷、鄙夷、羞辱等紛至沓來的考驗,起初經歷了「不免難過」、「無法平 衡」、「令人無奈」、「心中不平」的生命幽谷,然而隨著戒臘漸增,思惟 觀察,深入經藏,智慧漸長,對於世人造作的種種身口意等惡業,星雲大師 已有另一番因應對待的方式。大師反覆指出:

苦難正是我的逆增上緣。(冊3,頁41)

(25)

類似這些吃悶虧的例子可說是不一而足,我全都視為是「當然 的」逆增上緣。(冊2,頁93)

打擊非難成了我的逆增上緣,我的堅持理想有了代價。(冊3,

頁109)

從這些反覆的敘事當中,可以感受到星雲大師堅毅不撓、擇善固執的精 神,以及永不妥協、愈挫愈勇的生命韌度。星雲大師以佛法中「逆增上緣」

的智慧,來解構「譏諷詆毀」的創傷課題,將負面的苦難轉化成正向的力 量,反而增長自我的療癒能量。大師回憶道:

多少年來,每遇譏毀,想起佛陀慈忍的精神,不禁鼓起信心,勇 往直前。(冊4,頁311)

我學習佛陀坦然的態度,面對一波又一波的譏毀,走過人生的風 風雨雨,多少年後,終於如曉日般破雲而出。(冊5,頁66)

弘法時所遭遇的挫折艱難更是不勝枚舉,我也都覺得是「當然 的」娑婆實相,所以我不會因此就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反而以 此為鑑,廣結善緣,開創先機。(冊2,頁93)

大師以「逆增上緣」解構「譏諷詆毀」的創傷課題之後,將自我生命與 創傷課題拉開距離,創傷課題成為外化的客體,不再具有力量主導大師的生 命,令大師得以重新選取自我所應扮演的角色,「做一名『以弘法為家務,

以利生為事業』的和尚」(冊3,頁116),更進一步,效法佛陀的精神,為 弘法利生而改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誠如敘事治療理論所言:故事主人翁解 構自己與創傷故事的關係,有助於重構更具充權意義的故事,並活出選取

(26)

的身份和故事。32正因為大師可以忍人之所不能忍,轉化負面因緣為逆增上 緣,才成就了日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淨土規模。

四、關鍵人物的療癒力量

敘事治療理論主張:治療師在個案敘述生命故事時,從個案的敘事中,

努力尋找遺落在主流敘事之外的另類敘事,此稱之為閃亮的「獨特結果」。

只要找出獨特的結果,就可以鼓勵個案按照其中的新意義生活。33「獨特的 結果」其實一直都在,包括所有的事件、情緒、意圖、思想、行為等,各有 其過去、現在、未來的位置,而且也是主流故事涵蓋不了的。人的生活與關 係中「充滿問題」的主流故事或敘述外化之後,可以使我們辨識出這種獨特 結果。34

緣此,「獨特結果」的產生,對於敘事者個人的自我療癒是極具關鍵性 的。就《往事百語》的生命敘事而言,如何辨識出星雲大師另類敘事的「獨 特結果」,必須從大師回憶童年階段的關鍵人物著手。

(一)慈悲行善的外婆

星雲大師在敘述一生的故事時,能給予大師正向能量以療癒心靈的對 象,最重要的第一人,厥為大師的外婆。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可以看 到大師不斷反覆地憶念外婆的事跡、行誼,以及對自己的影響。大師回憶 道:

32.同上註,頁45-46。

33.麥克.懷特及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 的力量》,頁47。

34.同上註,頁19。

(27)

我的外婆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十七歲就開始持齋念佛,為人慈 悲和藹(冊3,頁40)

在多位兒孫中,外婆對我疼愛最多,我初出家的幾年,對她思念 之深,簡直無可言喻。(冊2,頁173)

經常在朦朧中,眼前彷彿出現一個小男孩臥在一個慈祥的老婆婆 腳邊……午夜夢迴,我往往淚濕枕襟,因為這不是幻象,而是童 年時和外婆相知相處的回憶。(冊3,頁150)

在大師的生命敘事中,外婆的形象是「慈悲」、「和藹」、「堅毅」、

「智慧」的代表,每逢回憶起外婆時,星雲大師的口吻便充滿了孺慕思念之 情,筆調頓時變得柔軟而歡欣,彷彿回到童稚時期依偎在外婆的身旁;在述 說外婆的當下,大師的心理受到無條件的愛的環抱,心靈也因為敘事而得到 正向的、暫時性的療癒。而外婆對大師的影響,更是決定大師人生方向的關 鍵。大師又道:

影響我「行善」性格最多的人,是我的外婆―劉王氏老太 太;……(我對小動物愛護有加)家人中只有外婆讚美我,說我 有慈悲心……我確實喜歡周濟疾苦,予人方便,想來與外婆的鼓 勵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冊5,頁224-225)

想我當初學佛因緣是由她(外婆)所培植。(冊2,頁173)

( 大 師 ) 一 直 很 自 卑 , 總 覺 得 自 己 好 比 路 邊 的 一 塊 破 銅 爛 鐵,……外婆告訴我:「傻孩子!破銅爛鐵有什麼關係,只要肯 在大冶爐中熬煉,破銅爛鐵也能成鋼。」這句話猶如黑暗裡的一 道光明,引領我走向多采多姿的人生。(冊4,頁50)

(28)

星雲大師學佛的因緣,是由於外婆身教的影響;大師一生周濟疾苦、忠 厚慈悲,也得自於童年階段外婆的讚美;大師在面臨生命的幽谷時,一思及 外婆,心中便會自發地產生無限的力量,溫暖而具有療癒效果。這在星雲大 師另一套生命敘事的叢書《百年佛緣》中,亦可得到相同的印證。大師謂:

外婆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尊敬的人,她如同萬能的天神,口袋裡變 化出糖果餅乾;她溫柔的話語,如同溫暖燭光下那尊觀音菩薩,

撫慰我幼小的心靈,陪伴我走過兵荒馬亂,親人離散,而能身心 安然,無有恐懼。35

我一生最懷念的是外婆……外婆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 偶像。36

敘事治療理論曾指出:「當人們開始進入並活出這些不同的故事時,得 到的結果甚且超越問題的解決。在新故事裡,人能活出新的自我形象,在關 係上得到新的可能,以及新的前景。」37星雲大師在敘述外婆的故事時,可 以明顯地看出,大師已從創傷課題中掙脫出來,自我的形象也從負面的「自 卑」、「無用」、「恐懼」,轉變為「光明」、「安然」、「慈悲」,從對 外婆的獨特敘事中,活出不同於以往的自我形象,進一步開展出具有樂觀積 極的全新故事。

35.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生活篇(一)》,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年,頁 72。

36.同上註,頁72。

37.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45。

(29)

(二)堅強明理的母親

影響星雲大師一生的關鍵人物,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除了外婆之 外,便是大師的母親。星雲大師回顧童年生活時,母親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主 要的故事情節中,而且敘述的口吻充滿了讚嘆與懷念。大師道:

記得幼時,母親多恙,我常在病榻前為她讀誦故鄉揚州七字段的 故事,母親則糾正我所念錯的字,日積月累下來,我不但從不識 字的母親那兒認識許多國字,培養我閱讀的興趣,更增長我忠孝 節義的觀念。(冊2,頁111)

由於她從小受到香火戲劇及講古故事的熏陶,對於因果、忠義的 道理了然於心,所以不但通達人情世故,在成語詩詞方面也能夠 運用自如,尤其母親務本重源的性格,提綱挈領的做事原則贏得 大家一致的尊敬與讚嘆。(冊3,頁232)

由於童年失怙家貧,且經歷漫天烽火,星雲大師沒能接受正規完整的教 育;然而,母親藉由大師為其讀誦故事,潛移默化地課子於無形,奠定大師 的國語文基礎,及對文學歷史掌故的喜愛,尤其影響大師的人格發展,深植 家庭、國家、民族的倫理思想。母親的童蒙教育,對於大師出家後,以佛教 文學、佛教文化弘法的方式,可謂關鍵性的啟發。

在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中,母親最鮮明的形象,便是堅強與明理。尤其 幼年喪父的大師,從母親身上感受到強韌的生命力。大師反覆回憶道:

(父親失蹤,可能在槍林彈雨中喪生)母親卻從來沒有自憐自 艾,反而以堅強的語氣鼓勵我們四個稚齡的子女。(冊2,頁 196)

(30)

堅強的母親秉承外婆的深明大義。(冊2,頁127)

外婆的堅毅、母親的明理、姐姐的勇敢,一向是我最欽佩的。

(冊3,頁140)

(母親)她的明理與寬容對我一生的影響卻至為深遠。(冊3,

頁234)

星雲大師的母親在戰火中遭逢夫喪,不僅沒有被命運擊倒,反而更堅強 地做為子女的支柱,而且以正向的態度鼓勵子女,給予大師未來面臨困厄時 最好的身教;大師在人生旅途中遭遇的譏諷與難堪,有母親作為學習典範與 精神支柱,陪伴大師走過一處處生命的幽谷。大師又指出:

母親不但是左鄰右舍口中慈祥愷悌的老奶奶,也是兒孫心中「無 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菩薩。(冊3,頁235)母親的一生真如

「桃花滿樹」般,繽紛燦爛,馨香遠播,令人懷念不已。(冊 3,頁236)

母親能返璞歸真,感悟到心存善念才是人間至真至美的「桃花 源」,可說是一個深具慧根,而又真正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冊 3,頁237)

從敘事治療理論觀之:當星雲大師回溯一己的生命故事時,當大師在敘 述對母親的記憶時,在眾多創傷的課題中,大師在活出另類故事的次文化中 尋求支持,重新述說並重新生活;而當重新述說母親的故事時,星雲大師已 經有參與不同故事的體驗。38在各類創傷記憶中,星雲大師也撿拾被自己遺

38.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69-70。

(31)

落在主流敘事之外,許多閃亮事件及獨特結果。這些獨特的結果,為大師未 來的生活,開啟了另類全新的可能。

(三)弘法興教的恩師

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第三位影響星雲大師的關鍵人物,便是大師 的剃度恩師志開上人。星雲大師在敘述有關志開上人的故事時,總離不開弘 法與教化的法乳深恩。大師回憶道:

培養我「教化」責任感最大的,是我剃度的恩師―志開上人。

(冊5,頁225)

出家以後,師父志開上人要求我勤於讀書、寫作,培養聰明智 慧,並且告誡我立志將來要講經說法。(冊5,頁225)

我雖是家師志開上人唯一的入室弟子,但是並不因此而享受殊 遇,有的只是更嚴厲的呵責。(冊2,頁114)

先師志開上人也在我初出家的時候,經常訓示說:「我們要『知 道慚愧』,要『知道苦惱』……以『慚愧與苦惱』激發我們奮 鬥、精進的力量。」恩師上人的勉勵更增加我對於「慚愧與苦 惱」的認知與受用。(冊5,頁330)

志開上人對星雲大師的教育非常重視,要把大師調教成「佛門龍象」,

心心念念不忘講經說法、教化度眾;然而其教育方式極為嚴厲,不是呵責,

就是告誡;但在外表嚴厲的教育下,卻讓星雲大師感受到上人對他深厚的法 愛,奠定日後為奉獻佛教而願捨身命的決心。大師回憶道:

十六歲那年,染患瘧疾,時冷時熱,乏人照顧,正在奄奄一息之 際,家師遣人送來一「小」碗鹹菜,給我配稀粥吃,令我感動涕

(32)

零,旋即立誓盡形壽以身心奉獻佛教。(冊2,頁114)

他一聽到我有志到台灣弘法,立即歡喜答應。……早就已經有計 畫地遣走寺眾,而抱定獨守常住的決心。……我心中暗暗發誓:

偉大的師父啊!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冊2,頁129-130)

我們師徒一心,以興教為志。可惜大時代的動盪,讓我不能繼續 承師受教,只有將這濃厚的恩情轉為無私的法愛,運用在千萬眾 生身上。(冊2,頁155)

敘事治療理論曾指出:新故事影響個案對未來的看法。當人的過去,能 越來越自由地脫離由問題來主導的故事的掌握時,就能展望、期待並計劃 比較沒有問題的未來。39以此角度審視星雲大師《往事百語》的生命敘事,

當大師敘述到外婆、母親,以及志開上人時,有別於充滿創傷課題的敘事口 吻,大師生命中三位關鍵人物的故事,成為閃亮的「獨特結果」,影響著大 師對未來的態度。這三位在大師生命中重要的長者,在大師成長過程中,給 予大師無盡的慈悲與關愛,因此能撫慰大師受創的心靈,也呼喚出大師內在 本自具足的療癒力量,促使大師即使歷盡滄桑苦難,也始終以積極正向的態 度,愛眾生如獨子,因此能廣攝有情,護持大師開創弘法利生的志業。

五、弘法利生的終極療癒

「生命意義」的課題,在各類治療法當中,最為重視的,莫過於意義治 療法。猶太裔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弗蘭克在歷經納粹集中營的苦難歲月之

39.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159。

(33)

後,領悟了「追尋生命意義的企圖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動機」,40由此創立了 意義治療學。弗蘭克認為:「我們不是問生命的一般意義為何,而是問在一 個人存在的某一時刻中,其特殊的生命意義為何。」「人沒權利來質問生命 的意義,反而他應該認知,他自己才是被生命所詢問的對象,他必須以對自 己生命的負責來回答生命的詢問。」41

人的一生,有實踐生命價值意義的需求,故而生命的價值意義對治療心 理創傷具有莫大的裨益,一個創傷的心靈若能尋找支持、維繫其存活的價值 意義,則可以得到真正終極的療癒。除了意義治療法重視生命意義的實踐之 外,敘事治療亦非常注重個案在述說生命故事時,其揀選、組織生命經驗之 際,背後的價值信念,敘事治療稱此價值信念為「故事綱領」。個案是透過 這些價值信念來架構生活的事件,並賦予生命經驗以新的意義。42

若以敘事治療角度審視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中的敘事,可以明顯地 看到,大師對生命意義的建構,厥為「弘法利生」。大師指出:

我已棄俗出家,以弘揚真理、淨化人心為己任,……我不但此生 此世以出家為榮,我更發願生生世世都要學習佛陀示教利喜的精 神,來此娑婆,做一名「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的和 尚。(冊3,頁56、116)

40.弗蘭克所提出的「求意義的意志」與佛洛依德心理分析學派所強調的「快樂原 則」,以及與阿德勒心理學派所強調的「求權力的意志」,大不相同,被稱為

「維也納第三治療學派」。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

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1989年,頁110。

41.維克多.弗蘭克著,游恒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

台北:遠流,1991年,頁81、123。

42.同上註,頁74。

(34)

星雲大師在七十多年的出家生涯中,已追尋到生命的終極意義,因為有 此「弘法利生」的悲心願力,才能陪伴大師走過七十多年的風雨歲月,一往 無悔;而其具體實踐方法則為矢志常隨佛學,致力於建設「人間佛教」的佛 國淨土。

(一)矢志常隨佛學

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有其時代因緣與歷史淵源。就時代因緣而 言,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乃是在青少年時期受到太虛大師的啟 發;而就歷史淵源而言,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乃直承六祖惠能大師,

並上溯佛陀的本懷。大師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很明白地指出:

一九四六年七月,太虛大師主持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講習會,我 有幸參加,大師在會中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 的性格!」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冊5,頁72)

我之所以提倡人間佛教,乃遵照太虛大師「人成即佛成」的理 想,實踐六祖「佛法不離世間覺」的主張。(冊3,頁29)

人間佛教不是太虛大師的創說,而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也不 是標新立異,而是復興佛法的根本。我們忝為佛子,想要紹隆佛 種,光大聖教,就應該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冊5,頁73)

星雲大師認為「人成即佛成」、「佛法不離世間覺」,要復興佛法,光 大聖教,其根本處即要從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著手。然則,何謂「人間 佛教」?其內涵為何?對此問題,已有許多佛學研究者加以討論,其中林朝

(35)

成曾指出:所謂「人間佛教」,即立足於此地、此時、此人的關懷與淨化。

簡言之,「人間佛教」對應於不同時代與不同的地域,強調「以人為本」來 建立「本土性」思想,關懷本土社會。43

由於「人間佛教」強調「以人為本」,故所做利生事業要關照不同層 次、不同需求的人類;然而,人心的無明煩惱熾盛,若以「人」為學習對 象,將被愚痴的眾生所度;唯有學習諸佛菩薩以及古聖先賢的智慧,才能徹 底療癒眾生了生脫死的苦樂大病。大師反覆地提到常隨佛學的內涵:

由衷地感謝偉大的佛陀,他千辛萬苦體驗出來的「空」理,讓我 能遵循、學習、效法、享用。(冊5,頁245)

我更覺得應該進一步效法佛陀的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及觀音的普 門示現、隨類應化的精神,關照到所有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眾 生。(冊5,頁228)

效法諸佛菩薩「行善」的慈悲,行「教化」的方便。(冊5,頁 229)

諸佛菩薩常住世間,精進不懈地做諸佛事,黑暗的世界才有了光 明,我們凡夫俗子福薄德淺……更應該效法諸佛菩薩度眾不倦的 精神,在世間上為廣大的有情布施歡喜。(冊2,頁223)

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的敘事,反覆提及「常隨佛學」的內涵,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佛陀所證悟的「空」的智慧,若能由此了知法界實相本質為

「空」,並將「空」的智慧穿透在人倫日用之間,則當能任運自在,一切無

43.林朝成:〈台灣人間佛教與環境論述〉,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 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頁478。

(36)

礙。星雲大師對「空」的體悟串習甚深,故而由衷感念佛陀證悟的殊勝恩 德。

其次,「慈悲」、「方便」亦是星雲大師認為「常隨佛學」的重要內 涵。因為有「慈悲」,不忍眾生沈溺在生死苦海的輪迴大病中,故要學習諸 佛菩薩應病與藥的大悲心,以及隨類應化的善巧方便。再次,有了「空性」

智慧與「慈悲」方便之外,眾生難度難調,更要效法諸佛菩薩「度眾不倦」

的精進不懈,並廣為眾生「布施歡喜」。

敘事治療理論曾指出:個案藉由不同的觀點來敘述生命故事中相同的事 件,會引發不同的情節詮釋,勾起個案不同的心情,產生不同的生命意義。

對生命意義有不同的建構,則會影響個案往後生命之發展。因此,敘事治療 特別著重在個案對生活事件正向的詮釋與建構歷程。由此以觀星雲大師對生 命意義的敘事,因為有「弘法利生」的價值信念支持著大師,而且有「人間 佛教」的理論,以及「常隨佛學」的實踐內涵,因此,在《往事百語》的敘 事中,吾人可明顯地感受到,文本中到處充滿正向的詮釋與建構,也帶給閱 讀者莫大的療癒力量。

(二)建設人間淨土

二十世紀七○年代以後的台灣,佛教界因為有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證 嚴法師創辦慈濟功德會、聖嚴法師創辦法鼓山、惟覺老和尚創辦中台禪寺,

以及八、九○年代曉雲法師創辦華梵大學、日常法師創辦福智功德會等,使 得台灣的佛教發展達到鼎盛階段,各個道場或大學,亦興建優美或壯麗的景 觀境教,作為佛國淨土在人間叢林的縮影。對此現象,林朝成曾指出:佛教

(37)

在台灣的發展,自八○年代起有明顯的復興跡象,佛教徒的影響力與其對環 境的態度成為了解台灣社會文化的重要課題,「護生」與「淨土」是台灣佛 教的共同論域,雖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詮釋與信仰認同,但無論是保守派或改 革派的佛教徒都可在經典中得到印證與啟發,從而構成他們的宗教實踐原 則。44

星雲大師在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來,即一心要建設人間佛教的佛國淨 土。在《往事百語》的敘事中,很清楚地看到大師在三十年前即已發願並戮 力擘畫的藍圖,而今歲月荏苒,已過四十多年,人間佛教淨土的規模均已完 成。大師謂:

回想我在三十年前,曾經在佛前獨自涕泣懺悔,自愧沒有阿彌陀 佛的大悲大願,因此只有發心在人間開拓淨土,以期人間佛子都 能到此安養,接受佛光的普照;自慚了生脫死並非速成易事,所 以只有立願在現世建設蓮邦,希望現世的菩薩都能在此往生,接 受法雨的潤澤。(冊2,頁306)

我追隨佛陀行化人間的腳步,將佛教的種子散播到世界五大洲;

我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療治眾生疾病的精神,設立雲水醫院等設 施,將愛心擴及醫療,帶到全省各個偏遠的角落,讓佛陀的慈悲 遍滿人間;我效法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方便,在全球各地建設美 輪美奐的道場、美術館、茶坊、書坊……,讓佛陀的光明普照大 地;我發揚當來下生彌勒佛給人歡喜的理念,設立養老育幼、文 化教育種種設施,讓佛陀的歡喜長存於世。(冊5,頁66-67)

44.同上註,頁477、478。

(38)

經典中所描述的淨土內容,如地平廣正、水鳥說法、亭台樓閣,

衣食無缺等等,無非都是依照人們的欲望而建立的方便,可見淨 土佛國的十方諸佛都具足了「人間佛教的性格」。因此,我在創 建佛光山之後,就陸續建立育幼院、幼稚園、診所、萬壽園、中 學、大學、研究所,並且成立文化、教育、慈善事業,希望人的 一生,無論是生老病死,乃至讀書就業,都能在人間得到善美的 完成,得到淨化的解脫。(冊5,頁86-87)

星雲大師以佛教經典中的記載作為建設人間淨土的藍圖,因此關於

「人」的各方面需求,從生、老、病、死,到食、衣、住、行、育、樂等各 層面,大師都悉心關注。若細觀佛光山叢林的各項設施,可以感受到星雲大 師心思之細致柔軟,心心念念都在思考,如何讓眾生在人間這一世即能淨化 生命與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從敘事治療的角度以觀:敘事者在對抗充滿問題故事的影響時,很重要 的一點,就是要儘可能發展豐富、詳細而有意義的故事,以資對抗。45綜觀 星雲大師的百年佛緣,早年雖遍嘗艱辛,受盡苦難,然大師堅信:「有佛法 就有辦法」,以此弘法利生的價值信念,支撐著大師不畏險阻,依教奉行,

以慈悲心調伏自我與眾生,以精進行利益廣大有情。因此,大師晚年的生命 故事,發展出意義非凡的價值,不僅攝受了五大洲的有情眾生,也為自我生 命尋找到終極的療癒之道。

45.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 的故事》,頁150。

(39)

六、生命敘事的迴響

所謂「迴響團隊」,為敘事治療極為重要的一環。敘事治療認為:「迴 響團隊」的成員可來自故事主人翁的家庭成員、朋友圈、同學、老師、同 事、熟人,甚至是一些與他們有類似經歷但與他們素未謀面的人。許許多多 的身份,是因為得到受自己重視的群體的認同,而得以被鞏固下來的。「迴 響團隊」為故事主人翁的新生故事及身份,提供一個可獲得「承認」及「豐 厚」的對話脈絡。46

以此觀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往事百語》一書發行廣遠,影響所及,

凡閱讀過大師生命故事的人,無不被大師慈悲智慧的人格深深地感動,並分 享了個人的心情,這些心情分享,與星雲大師的生命故事相輝映,作為大師 人格感召的最好見證。

在《往事百語》五大冊當中,穿插了各界讀者以及大師法眷弟子的分享 心情,細閱這些支字片語,對了解大師生命敘事的影響,具有極為重要的 意義。首先,在政界與星雲大師有深厚情誼的吳伯雄先生在〈推薦序〉中即 謂:

(《往事百語》)這套書的文學性、歷史性與心靈高度,也能為 我們有涯有設限的人生提供另一番思考,或許就能懂得在適當的 時候自在放下,在契機的時間點勇敢提起。(吳伯雄,〈一部生 命大書〉,冊1,頁9)

吳先生指出:閱讀大師的生命故事,令人再次思索生命的有限,以及在 有限生命中關鍵時刻的重要抉擇:自在放下與勇敢提起。

46.尤卓慧等著:《探索敘事治療實踐》,頁37。

(40)

其次,在娛樂圈的演藝人員中,受大師影響頗深的為張小燕小姐。張小 姐有感於大師精彩的生命故事,在〈推薦序〉中指出:

星雲大師親撰的這一百個說進人心底的生命故事,足以讓我看見 生命可以如此寬厚、如此醇美、如此勇敢、如此自在……,讓 我深深受到感動。(張小燕,〈邀請你來,聆聽閱讀生命的故 事〉,冊4,頁10)

張小姐的心情迴響中,提出重要的訊息:星雲大師一生的價值抉擇,是 朝著正向的寬厚、醇美、勇敢、自在而實踐,這樣的人格典範,是極具感動 人心的魅力。

最後,追隨大師出家數十年的法眷弟子,親炙與感受到大師的行誼,又 是如何的樣貌?以下僅節錄兩位法師的迴響心情:

大師弘法一甲子,最讓我佩服的是包容。很多事情假設換成是 我,應該無法忍耐,但是大師都能容受。……(大師)總若無其 事的涵容種種不合理的人事物,不但不生氣,而是等待時機想 辦法來教化對方。(慈惠法師:〈沙漠裡的駱駝〉,冊2,頁96- 97)

跟隨大師學習二十年,明白了大師確實做到《楞嚴經》裡的: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他一生奉行:一切行事 沒有自己,一切都是為了佛教。(覺誠法師,〈能捨,為了成就 美好〉,冊5,頁292)

從兩位法師的迴響心情中可以感受到:星雲大師將畢生常隨佛學的布 施、喜捨、包容、忍辱等重要思想,具體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在面對外境 時,能時時調伏自心,而且依然能不捨眾生,等待時機加以善巧教化,這份

(41)

慈悲柔軟、視眾生如獨子的發心,無乃是人間佛教得以開花結果的重要因 素。

綜上所論,星雲大師將一生故事,透過《往事百語》的敘事,從十一歲 童年階段述說至1999年止,逾七十年的出家歲月中,歷經了中國近現代劇烈 的政治動蕩、社會文化的主流變遷、生命中的創傷課題、關鍵人物的影響、

生命意義的貞定,以及弘法利生的終極信念,為畢生建立的「人間佛教」之 歷史發展,作了宏觀的回顧,並因心心念念於建設「人間淨土」的悲心願 力,完成了自我生命的終極療癒。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endeavors are aligned with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sion of “May the Buddha’s light shine universally on the three thousand realms; Let the Dharma stream flow acros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materials for this research the present paper offers a more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and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the Lotus Sūtra and its commentari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emphasis on adapting Buddhism to local cultural practices is crucial to Fo Guang Shan's success in spreading the Dharma overseas.. In this paper,

Since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authored a large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irst few chapters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undred Saying Se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ew of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He espouses that the foundation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include

Howev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aid,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standpoints and understanding, but for the purpose of propagating the Dharma, we managed to come t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Model of Humanistic Buddhism, which proves both extremes as incorrect and explores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