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的養老與育幼功能:中、日、台與歐盟社會的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的養老與育幼功能:中、日、台與歐盟社會的比較研究"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ϲ߆‫̂ڼ‬ጯۤົጯಡ. 1. ઼ϲ߆‫̂ڼ‬ጯۤົጯಡ ௐˬȈˣഇ 2006 ѐ 1 ͡ The NCCU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8, January, 2006.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 * ᄃለ༖ۤົ۞ͧྵࡁտ 柯瓊芳. **. 摘 要 本文旨在分析比較不同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下,家庭的養老與 育幼功能。分析歐盟、日本、台灣、及大陸調查資料發現,國民 平均所得較高國家、或自由開放生活方式較為盛行的北歐社會, 家庭的養老功能較為薄弱:有較低比例的人認為子女應該與失能 父母同住以照料其生活起居、較少的人認為養老費用應由家庭來 負責、也有較低比例的人同意「為人子女者無論如何均應敬愛父 母」的說法;相對的,亞洲及南歐諸國則仍保有相當高的家庭養 老功能。在家庭的育幼功能上,至少將近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 「為人父母者應盡己所能照顧子女」,有至少七成以上的受訪者 認為養育子女是重要的,但卻有更高比例的受訪者認為與伴侶同 居共住是重要的。 ᙯᔣෟ:家庭、養老、育幼、歐盟. *. ώ͛‫ܐ‬ቇഅ൴ܑ‫ٺ‬Įঔद‫̚“ ث׌‬ර̼͛൴णᄃགྷᑻБ஧̼” ࡁ੅ົįĂเ̋Ĉ઼ۤ̚ ົࡊጯੰ͹ᏱĂ2003 ѐ 11 ͡ 10Ƃ11 ͟Ąү۰ຏᔁઠЩᆶߤˠ۞ኜк޽ϒĂͽ̈́̚δࡁ տੰለ࡚ࡁտٙᄃ઼ࡊົࡁտࢍ൪ĞNSC 92-2412-H001-020ğ۞͚޺Ą. **. ̚δࡁտੰለ࡚ࡁտٙࡁտࣶă఼ੈгӬĈ115 έΔξ‫ݑ‬പડࡁտੰྮ˟߱ 128 ཱིă̚ δࡁտੰለ࡚ࡁտٙĄᓑඛ࿪ྖĈ(02) 3789 7252 ٕ(02) 2789 9390 ᖼ 252Ą࿪̄ฎІĈ ko@sinica.edu.tw.

(2) 2.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The Geriatric and Nurturing Functions of Famil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Japan, Taiwan, and the EU Member States Chyong-Fang Ko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riatric and nurturing functions of families in societies with various level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ing empirical data from EU member states, Japan, China, and Taiwan, the author found that countries with higher GNP per capita or more liberal countries tended to offer less familial support for geriatric care. Respondents from those countries expressed a lower willingness to co-reside with disabled parents, less believe that family should pay for the cost of elder care, and fewer respondents agreed that one should respect parents with no reservation. Respondents from Asian and South European countries however, expressed generally opposite point of view. In addition, the data also shows that about 6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respondents agree that parents’ duty is to do their best for their children even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well-being, about 70%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 that having children is important, and more than 70% of the respondent believe that living with a partner is important. Key words: family, geriatric care, nurturing, EU.

(3) ઼ϲ߆‫̂ڼ‬ጯۤົጯಡ. 3. ಥ、前言 家庭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制度,也是人類成長過程中最不可 或缺的初級團體。家庭的定義雖因時因地有所差異,但其組織架構大致雷 同,主要是由異性雙親及其婚生或領養子女所組成。根據 Murdock(1949) 的跨國比較研究,家庭的最主要與最普遍功能為性行為的規範、生育子 女、提供家庭成員的情感與經濟支持、以及教化子女等。在工業革命之前 (甚或當前存在的許多低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所需多由家庭自足自給, 而性別與年齡就是最基本而有效的分工方式。在這樣的產業結構下,家庭 不但是一個生產或經濟的單位,更是教化與分工的單位。絕大多數的人在 家庭中習得基本生存技能並互相扶持,也在家庭中生老病死。 二十世紀以降,隨著經濟科技的發達與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個人生 活需求增加,社會組織結構益臻複雜;婦女的教育水準普遍提升,對於家 戶外勞動市場的參與亦益形活躍,傳統家庭的基本功能乃逐漸萎縮或轉由 其他社會制度所取代。隨著社會的開放與分工方式的多元化,婚姻不再是 家庭組成的先決條件,妻子不再是家務勞動的主要負責人,家庭也不一定 是育兒養老的必然場所。英國社會學家 Anthony Giddens 在其《失控的世 界》(Runaway World)一書中強調,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情慾、 人際關係、婚姻、以及家庭的變化對個人影響至巨。雖然傳統的家庭依舊 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存在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的家庭生活已經因為同居及永 久同居關係的出現而有所改變,婚姻與家庭已經變成一種舊瓶新酒的外殼 機構(shell institutions),外表名稱不變,但其內容特質已完全不同。在 傳統家庭中,婚姻被視為理所當然,也是絕大多數人必經的生命歷程,夫 妻或子女都只是家庭組織結構的一部份,而不必然是要角。但在今日,夫 妻或者未婚同居的伴侶才是整個家庭的主軸,隨著家庭原所扮演之經濟功 能的日漸萎縮,情慾相吸成為家庭組成的基礎,一旦伴侶關係無法維持, 家庭組織關係也就隨之解組。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則由於婚姻或伴侶關係 的不穩定,以及社會對兒童人權的保障與福利水準的提昇而變成為沈重的 負擔,育養子女因而也就不會是必然或偶然的結果,而是理性思考後的決 定。 對 Giddens 來說,時空的無限延伸是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的一個最主 要差異所在。在時空無限延伸交錯的現代社會中,全世界變成一個互動的.

(4) 4.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單位,地方性的事件和全球性的事件交互形塑,互為因果。我們可能在非 洲偏僻的鄉下看到倫敦尚未上映的最新影片,我們也可能因為人際關係的 疏離而分不清隔壁鄰居的長相,但對於遠在千里之外的世界知名人士卻知 之甚詳。這是全球化的現象也是現代社會的特徵,Giddens(1990)認為 現代性(modernity)內含了全球化的性質。現代性,相對於傳統,指涉 的是社會生活或組織的方式,與工業革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由傳統邁向 現代化的過程中,多數社會顯現的是快速的經濟成長、活躍的社會流動、 個人主義的興起、科技發明的受到重視、傳統宗教規範的式微、以及社會 規範的世俗化等(Inglehart 1997)。但這樣的發展過程在二十世紀的許多 高度工業發展社會已然變形轉向,經濟成長與尋求物質滿足已不再是生活 的重心與生命的目標,代之而起的是生活品質的追求與自我表述的重要。 Giddens(1990; 1991)認為這是反思的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zation) 或高度社會性(advance modernity),Inglehart(1997; Inglehart and Baker 2000)名之為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而多數學者則稱之為後現 代性(postmodernity)或後工業化(postindustrialization)。Daniel Bell (1973)認為前工業社會(pre-industrial society)是人與自然(叢林)環 境競爭的社會,工業社會是人與人為環境(即科技)競爭的社會,在後工 業社會則是人與人競爭的環境。根據 Bell 的說法,在後工業社會中,個 人遠離自然(叢林)環境與機器,但卻為人海所包圍,面臨的多是人的問 題。Inglehart and Baker(2000)同意 Bell 的論述,並認為這是因為後工 業社會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因此透過人與人或人與符號間的互動,以 便自我表述或溝通協調也就變得特別重要。Giddens 也相信在這樣ㄧ個時 空無限延伸又瞬息萬變的高度現代化社會中,個人多反思自己的存在,尋 求認同,並選擇自己所要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研究方面,David Morgan (1996)認為在現代社會,人們充滿樂觀以為經濟與科技可以解一切決問 題,並改善家庭生活與性行為的規範;但在後現代社會,人們亟欲擺脫規 範束縛,並開始質疑這些公領域的科技成就、福利制度、與社會規範,如 何進入到私領域的家庭空間進而影響個人行為舉止;因為個人已不再是家 庭的傀儡,個人的自由與好惡先於家庭受到至高的尊崇。在後現代社會, 家庭與婚姻的組成形式不再固定,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價值標準可以用來 規範家庭生活與兩性關係。David Cheal(1993)則認為我們已然無法談 論 “the family”,只能說 “families”,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單一定義可以用來 充分說明家庭的意義與特質。 對馬克斯主義學派學者來說,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受制於經濟制度.

(5) ઼ϲ߆‫̂ڼ‬ጯۤົጯಡ. 5. 與生產方式,而家庭組織制度的形成則與私有財產制的出現有關(Engels 1972)。而從韋伯以及其他文化決定論支持者的觀點來看,經濟制度有可 能是文化與社會價值的影響產物,基督教強調努力工作累積財富以榮耀上 帝的教義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就是佐證。但更多的社會人口學家相信,經 濟與社會文化同時並存並跨越國界交互形塑。以西方社會為例,勤儉以累 積財富的文化特質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經濟成長,經濟的富裕以及資 本主義的競爭特質帶來教育水準的提昇與科技的發達,而醫療科技的精進 與生存環境的優渥,不但降低了死亡率也提供了婦女就學與就業的機會。 死亡率(尤其是嬰兒死亡率)的降低加上婦女就學就業的需求,導致多生 子女以防夭折的顧慮降低,並突顯生育控制需求的迫切。而避孕藥以及其 他相關避孕器材的相繼問世,則提供了婦女進一步解放的機會也使得性愛 與生育間的關係鬆綁,兩性間的性愛關係與家庭組成形式也因而變得更加 多樣,生育行為與組織婚姻家庭也就變成是個人的選擇或生活方式的一 種,而不再是社會規範期盼下的必經生命歷程。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尤其 是人口數量的有效控制)也使得國家的財富不會因為人口的激增而被消 蝕,進而累積更多的財富。當然,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會因為大眾媒體以及 交通運輸的方便,而跨越國家疆界相互影響彼此形塑,經濟與文化的全球 化現象就是最好的證明。此外,De Jong and Broekman(1999)分析歐洲 33 個國家的婦女生育行為與就業模式後也相信,高婚姻外生育率與育齡 婦女高就業率的現代化風潮(或說是異於傳統的生活方式)最早出現於北 歐,傳至西歐,再往南歐流行。 1 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雖然是政治層面的產物,但也是富裕社會的表 徵之一,更是文化與社會價值的指標與產物。任何的福利政策必然是根植 於文化價值再透過民主機制運作而來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形塑社會政策, 另一方面也受到政策的導引(Mellens 1999)。在講求自我選擇與表述的 後現代社會,個人可能因為自我需求的滿足而選擇不婚、不育、甚或不願 意(或沒有辦法)接受子女的奉養送終,因而轉由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以 解決養老問題。同樣的,個人也有可能因為社會福利制度的保護而放心的 追求當下自我生活的滿足,未雨綢繆式的儲蓄、財富累積、甚或藉由養兒 以防老的態度就相對變得不重要,醫療保險、老年給付、以及各種信用貸. 1. ͽ̜౪ă‫઼ڱ‬ă̈́Ҙ঱Ͱˬ઼۞૓‫ބ‬γϠֈதࠎּĂ1960 ѐˬ઼۞̶ּͧҾࠎ 7.8ă6.1ă ̈́ 2.3Ă1970 ѐ̶Ҿࠎ 11.0ă6.9ă1.4ć1980 ѐ̶Ҿࠎ 33.2ă11.4ă3.9ć1990 ѐ̶Ҿࠎ 46.4ă30.1ă9.6ć2000 ѐ̶Ҿࠎ 44.6ă42.6ă17.7Ą̜౪ࢵА‫{˛ٺ‬ѐ΃፬ᆧĂ‫ٺ઼ڱ‬ ˣ{ѐ΃ྫྷซĂҘ঱Ͱ‫{˝ٺ‬ѐ΃‫ޢ‬ԣిј‫ܜ‬Ą.

(6) 6.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款制度的出現就是最好的佐證。分析比較一九九○年代全世界 43 個社會 的文化價值觀後,Inglehart(1997)發現,雖然國民平均所得與後現代性 的相關係數達 0.78,但經濟成長程度與後現代性的相關係數低於其與現 代性的相關,顯示經濟成長是現代化社會的首要追求目標,但在後現代化 社會經濟的富裕與生存的保障已不再是首要考量。 過去數十年以來,由於醫療科技的發達、經濟的發展、與社會價值 觀的改變,許多國家的人口結構已經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轉為低生育率低 死亡率的後人口轉型(post population transition)社會(Wilson and Pison 2004)。後人口轉型社會的最大特徵之一便是 65 歲以上老人人口比例的 明顯增加,尤其是 80 歲以上老老人人口數以及人口比例的驟增,這些老 人是否仍由家庭來照顧?其所需之養老經費又要由誰來支付?一般民眾 的看法又是如何?東方社會在儒家傳統教化下多認為養老送終是子女的 責任,老人的照護責任亦多由女性子孫來承擔,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轉 變,以及自由風氣的盛行與個人主義的興起,婚姻家庭的穩定性受到相當 大的挑戰,家庭的養老功能也漸趨薄弱,而在西方非儒教教義影響下的社 會又是如何呢?家庭養老功能的薄弱是否又會導致育養子女意願的低 落,進而使得傳統家庭的育幼功能也變得不重要呢?本研究將以實證資料 分析比較東方的台灣、日本、與中國大陸,以及西方歐洲聯盟十五個會員 2 國 的家庭養老與育幼功能。 本 文 共 分 四 節 , 除 前 言 外 , 第 二 節 以 歐 洲 委 員 會 ( European Commission)、聯合國、以及台灣政府所公佈之統計資料,說明中、日、 台與歐盟社會的生育率變化與人口老化狀況;第三節及第四結是以調查訪 問資料,分析比較上述十八個社會的養老與育幼態度,進而探討在不同經 濟水準下,家庭在當代社會所可能保有的養老與育幼功能。. ෮、人口老化趨勢與社會經濟狀況 表一所示為本研究所及之十八個社會的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大致說來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各會員國除了愛爾蘭、荷蘭、與盧森. 2. ለ߷ᓑ༖‫ ٺ‬2004 ѐ 5 ͡ 1 ͟ϤỊ̏࣎ົ઼ࣶᕖᆧࠎ˟Ị̏࣎Ăࢨ‫ྤٺ‬फ़ώࡁտΪΒ߁ ࣧѣ̝Ị̏࣎ົ઼ࣶĂӈ‫઼ڱ‬ăࡻ઼ăᇇ઼ăཌྷ̂Ӏăఈᜋă̜౪ăͧӀॡăҘ঱Ͱă ຑႬᜋă༄‫׏‬ă‫܆‬ᜋăཬ෈Ͱă๸гӀăԓᘷăᎊ഑ಢĄ.

(7) ઼ϲ߆‫̂ڼ‬ጯۤົጯಡ. 7. 堡外,2003 年的 65 歲以上老人人口比例都在 15%以上,其中以義大利及 希臘的人口老化程度最高(19%),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是老人;愛爾蘭 最低,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11%)是老人。這個數據所顯示的社會意義 相當特殊,值得進ㄧ步探討。素來西歐與北歐各國的人口老化程度高於南 歐,以 1960 年為例,當時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等國的老人 人口比例(分別為 9.2%、8.2%、8.0%、及 9.4%)均低於諸多西、北歐國 家(11%上下,詳見表一) ;但至 2003 年,愛爾蘭(11.0%) 、荷蘭(14.0%)、 盧森堡(14.0%)、芬蘭(15.0%)、丹麥(15.0%)等國的老人人口比例 反低於南歐諸國,究其原因,主要與生育率的變化有最直接的關係。由 1960 至 2003 年,南歐四國的總生育率下降了 50%以上(義大利由 2.4 降 為 1.2,西班牙由 2.9 降為 1.2,葡萄牙由 3.1 降為 1.5,希臘由 2.3 降為 1.2);其他國家的總生育率雖然也是逐年下降,但降幅較為和緩。部分 學者認為這是結婚與生育年齡延緩所造成的短暫效應,未來總生育率可能 還會有回升的機會(Bongaarts 1999; 2002; European Commission 1999; 2000; Sobotka 2004; Toulemon and Mazuy 2001)。雖然亦有學者抱持懷疑 態度(Goldstein, Lutz and Testa 2003; Lesthaeghe and Willems 1999),但 無論東西方社會,延緩結婚以及延緩生育幾乎已是共同現象(李光廷 2005 ; 陳 信 木 等 2005 ; Martin 2000; Nomaguchi 2003; Ogawa 1997; Retherford, Ogawa and Matsukura 2001) 。統計資料顯示,自 1975 年至 2000 年間,歐盟的平均初婚年齡增加了五歲,由男性的 25.7 歲及女性的 23.0 歲,分別增為 30.3 歲及 28.1 歲(European Commission 2002a),而生育 頭胎的平均年齡則由 1980 年的 25 歲增為 2000 年的 28 歲,其中以英國的 29 歲居冠,葡萄牙及奧地利的 26 歲居末(European Commission 2002b)。 值得注意的是,芬蘭、瑞典、愛爾蘭、及奧地利等國的平均初婚年齡均高 於頭胎生育年齡(European Commission 2002b),可見婚姻已不再是育養 子嗣的先決條件。而這種未婚生育的自由風潮,對於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歐 洲社會多少有些和緩作用。Kojima 及 Rallu (1998)比較 1975 至 1995 年 間日本與法國生育率的變化後結論到,在社會經濟狀況相似下,法國生育 率之所以高於日本,主要就是受益於婚姻外生育的廣泛被接受。相較於東 方社會的日本、台灣、與中國大陸,雖然結婚率與生育率都在二次世界大 戰後明顯下降,但未婚生育的現象並不普遍,致使生育率的下降益發明 顯。Nomaguchi( 2003)的研究顯示,由於婚姻外的生育在日本並不普遍, 因此自一九六○年代以來生育率的變化主要出現在婚姻內。已婚日本婦女 往往基於個人事業發展與休閒生活的考量而延緩生育或選擇不生,再生第 二胎的機率不但比過去低,胎間距離也比過去還長。分析 1920 至 1995.

(8) 8.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年日本的結婚率與生育率後,Retherford 等學者認為,晚婚或不婚是日本 生育率歷史新低的最主要原因,而結婚率的低落則肇因於婚姻外性關係的 自由與流行。他們同時預言,日本的低生育率現象及其影響因素,可能會 在 不 久 的 將 來 在 其 他 東 亞 及 東 南 亞 國 家 出 現 ( Retherford, Ogawa and Matsukura 2001)。1998 年經濟學人雜誌亦報導到,在傳統的社會(如義 大利),性愛與婚姻以及性愛與生育之間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在自由 風潮的影響下女人一旦不婚、遲婚(或者為了自我實現與生活品質而延緩 或減少生育),生育率是很難明顯回升的(The Economist 1998)。總之, 生育率若未能在短期內明顯上升,亞、歐各國都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出 現人口負成長的現象。 就亞洲的日本、台灣、與大陸來看,以日本的老化程度最高(19%), 其次為台灣(9%),大陸最低(7%)(詳見表一)。相對而言,日本的 國民平均所得最高、西化時間最早程度也最深,而其生育率也最早下降。 台灣生育率的明顯下降始於一九五○年代,當時的總生育率在 7.0 上下, 1960 年降為 5.8,1970 年再降為 4.0,目前為 1.2 左右。大陸則由於一胎 化政策的影響,生育率在一九七○年代開始顯著下降,目前的總生育率為 1.7,其數值雖較台灣與日本為高,但仍低於人口替代水準,依舊免離不 了人口負成長的威脅。日本是當前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其老人人口 比例由 7%(聯合國定義之高齡化社會的最低標準)增為 14%只用了 26 年,台灣預計為 27 年(由 1992 至 2019)(行政院經建會 2002),同樣 的老化過程英國用了 45 年,而法國則整整耗了 115 年(由 1865 至 1980 年)(Kinsella and Taeuber 1992)。 人口的快 速老化固 然與生育 率的驟降 有關,但 亦與衛生 水準的 改 善、醫療技術的精進、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關。大致說來,生活水準較 高的地區,傾向於有較低的生育率、較高的預期壽命、以及較多的老人人 口比例。分析全世界 65 個國家的文化特質與國民平均所得,Inglehart & Baker (2000)發現,國民平均所得較高的社會傾向於有較低的生育率、 較低的國家自豪感、較低的家庭使命感(諸如服從權威、敬愛父母、全力 照顧子女等)、較高的社會容忍度(諸如對同性戀、離婚、以及墮胎的支 持)、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以及較明顯的自我意見表述等。不過他們也承 認,經濟發展與文化價值間的關係不全然是直線式的,有些文化特質是根 深蒂固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美國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其國民平均所 得雖然比歐洲許多國家還高,但所保有的傳統價值觀念卻也較為深厚 (Inglehart 1997: 92)。如表一所示,1980 年以來,歐盟十五個會員國的.

(9) 表一 中、日、台與歐盟社會的人口與社會經濟狀況 2001 年 國民平均所得(美金) d 老人人口比例e 總 生 育 率 e 父母支持比f 婦女勞動參與率d 人口數 1990 200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3 1960 1970 1980 1990 2003 1950 2000 2050 1980 1990 2000 國 家 (百萬)c 1980 瑞 典 芬 蘭 丹 麥 英 國 愛爾蘭 荷 蘭 盧森堡 比利時 法 國 德 國 奧地利 義大利 西班牙 希 臘 葡萄牙 日 本 中 國 臺 灣. 8.9 5.2 5.4 60.0 3.8 16.0 0.4 10.3 59.2 82.2 8.1 57.8 39.8 10.9 10.0 127.0 1,300.0 22.4. 16,490 10,980 14,610 8,380 6,080 13,610 14,530 13,430 12,760 12,340 11,030 7,870 5,960 5,610 3,010 10,550 220 2,344. 26,390 24,970 23,430 16,190 11,960 18,710 29,650 18,520 19,620 20,160 19,720 17,420 11,680 7,770 6,450 27,110 320 8,111. 28,680 25,000 31,510 25,220 22,970 25,330 43,720 24,900 23,990 25,150 25,730 20,170 14,790 11,700 11,090 35,400 840 14,188. 11.6 7.2 10.5 11.7 11.1 9.0 10.8 11.9 11.6 11.5 12.1 9.2 8.2 9.4 8.0 5.7 2.5. 13.6 9.0 12.2 13.1 11.1 10.1 12.4 13.3 12.8 13.5 14.0 10.8 9.5 11.1 9.7 7.1 2.9. 16.2 11.9 14.4 14.9 10.7 11.5 13.7 14.3 14.1 15.7 15.5 13.1 10.8 13.2 11.4 9.1 5.0d 4.3. 17.8 13.3 15.6 15.6 11.4 12.8 13.4 14.8 13.9 14.9 14.9 14.7 13.4 13.7 13.3 12.1 6.0d 6.2. 17.0 15.0 15.0 16.0 11.0 14.0 14.0 17.0 16.0 17.0 16.0 19.0 17.0 19.0 16.0 19.0 7.0 9.0. 2.2 2.7 2.6 2.7 3.8 3.1 2.3 2.6 2.7 2.4 2.7 2.4 2.9 2.3 3.1 2.0g 5.8. 1.9 1.8 2.0 2.4 3.9 2.6 2.0 2.3 2.5 2.0 2.3 2.4 2.9 2.4 2.8 2.1g 4.0. 1.7 1.6 1.6 1.9 3.2 1.6 1.5 1.7 2.0 1.6 1.7 1.6 2.2 2.2 2.2 1.8g 2.5d 2.5. 2.1 1.8 1.7 1.8 2.1 1.6 1.6 1.6 1.8 1.5 1.5 1.3 1.4 1.4 1.6 1.5g 2.1d 1.8. 1.6 1.7 1.7 1.6 2.0 1.7 1.7 1.6 1.9 1.3 1.3 1.2 1.2 1.2 1.5 1.3 1.7 1.3. 3.5 2.1 3.3 3.6 3.7 2.8 2.7 3.0 3.7 2.1 2.3 2.8 2.8 3.3 2.6 1.5 0.7 -. 12.5 8.0 9.7 11.4 7.5 8.3 9.3 11.1 12.9 10.3 10.5 10.9 10.2 9.4 6.9 8.1 2.5 4.2. 32.7 31.1 25.7 29.9 19.3 27.1 21.0 34.3 34.5 36.1 38.2 38.7 38.0 33.4 24.7 56.0 14.5 26.8. 44 47 44 39 28 32 32 34 40 40 41 33 28 28 39 38 43 39. 48 47 46 42 32 39 36 39 43 42 41 37 35 35 43 40 45 45. 48 48 46 44 35 41 37 41 45 42 40 39 37 38 44 41 45 46. 資料來源:c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03. 2003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台灣數據來自 http://www.moi.gov.tw/w3/stat/ home.asp). dhttp://devdata.worldbank.org/genderstats/home.asp.(台灣數據來自 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8/index.htm). eEurostat, 1999. Demographic Statistic, data 1960-1990,及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03. 2003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fUnited Nations, 2002.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1950-2050(台灣數據為作者估算所得)。 ghttp://www.stat.go.jp(Statistical Handbook of Japan)..

(10) ઼ϲ߆‫̂ڼ‬ጯۤົጯಡ. 9. 平均國民所得雖然在排序上略有變化,但大致說來以瑞典、丹麥、盧森堡 三國最高,其次為西歐諸國,而以北歐的愛爾蘭、以及南歐的義大利、西 班牙、希臘、與葡萄牙最低。而就 1980 年的總生育率來看,這些低平均 國民所得國家的生育率也比其他歐洲國家為高。研究顯示歐洲的現代化生 活方式與追求自我滿足的自由主義風潮(諸如不婚、不育、未婚同居、同 居生子、追求事業生涯、擺脫婚姻羈絆等)始於北歐,然後傳至西歐,最 末才流傳到南歐(Bosveld 1996; De Jong and Broekman 1999; De Jong Gierveld and Van Tilburg 1999)。進ㄧ步檢視 1960 至 2000 年的生育率亦 可發現,較高所得國家的生育率多在 1960 至 1980 年間明顯下降,並於 1980 年後幾呈停滯狀態(如法、英、德、荷蘭、比利時、瑞典、芬蘭、 奧地利、盧森堡等);而較低所得之南歐國家的生育率則於 1970 年(如 義大利、葡萄牙)或 1980 年(如西班牙、希臘)後才開始明顯下降。此 外,相關統計資料亦顯示,生育率的下降與人口的老化已然是難以遏止的 全球化現象。聯合國資料顯示,1950~1955 年間全世界的總生育率為 5.0,半個世紀後(2000~2005 年)總生育率降為 2.7;預計五十年後(2045 ~2050 年)將降為 2.1。在這一百年間,低開發地區的下降速度明顯高出 已開發地區,由 6.2 降為 2.9,然後再降為替代水準的 2.2 左右;已開發 地區則由 2.8 降為 1.5,然後再回升到 1.9(United Nations 2002)。二十 世紀中葉高低開發地區總生育率的差距為 3.4(低開發地區為 6.2,已開 發地區為 2.8),至二十一世紀中葉,兩個地區間已幾無明顯差別可言(低 開發地區為 2.2,已開發地區為 1.9)。 在人口老化方面,1950 年 65 歲以上老人佔全世界總人口的 5.2%(約 1.3 億人口),2000 年增為 6.9%(約 4.2 億人口),至 2050 年再增為 15.6% (約 14.5 億人口)。目前已開發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為 14.3%,低開發 地區為 5.1%;五十年後已開發地區增為 26.8%,平均每 2.2 個工作人口 (15-64 歲)就有一個 65 歲以上的老人;而低開發地區的老人比例則只 有已開發地區的一半(14.0%),工作人口與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之比例 增為 1 比 4.6(United Nations 2002)。雖然目前低開發地區的人口老化程 度遠低於已開發地區,但其實際人口數卻遠高於已開發地區,且其間的差 距會愈來愈大。1950 年全世界 1.3 億的老年人口中約有 51%來自低開發 地區,西元 2000 年來自低開發地區的比例增為 59%,估計五十年後超過 四分之三(78%)的老年人口來自低開發地區(United Nations 2002)。.

(11) 10.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除了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與人口數的增加外,老人人口群本身的老化 3 尤其值得重視。表一所示為 1950~2050 年東西方社會的「父母支持比」 (parent support ratio),數值愈大,老人老化程度愈高。在老年人口群之 死亡率逐年降低而生育率又急速下降的情況下,父母支持比所能顯示出的 人口老化狀況會比一般常用的老年人口比更為貼切有用。因為ㄧ個 50-64 歲年輕老人所能提供給 85 歲老老人的支持與服務,遠比 10 歲或 15 歲的 年輕人所能提供的還要重要可靠。此外,若能進一步分析不同性別的父母 支持比,則對老老年人口福利制度的制訂規劃也會有相當大的助益,因為 無論中外照顧老人的工作多以女性為主,所以這群 50-64 歲女性年輕老人 應該就是服務 85 歲以上老老人的最大生力軍。相反的,統計數據也顯示, 女性的預期壽命高於男性,而男性老老人又多因夫長於妻的傳統婚姻模 式,因此多能得到配偶伴侶的照顧,女性老老人則只能加倍仰賴這群 50-64 歲男性或女性子侄輩的支持與照顧了。1950 年全世界的父母支持比為 1.8 (United Nations 2002),即每 100 個 50-64 歲人口就相對有 1.8 個 85 歲 以上之老老人。當時歐盟十五個會員國的數值都高於這個世界水準,其中 以法國、愛爾蘭、英國、及瑞典最高(介於 3.5~3.7 間),德國與芬蘭 最低(2.1);東方的三個社會則以日本最高(1.5)。西元 2000 年歐盟 各國的排序仍以法國居冠(12.9),其次為瑞典(12.5),最末為葡萄牙 (6.9)。亞洲方面,日本(8.1)已凌駕歐盟三個國家(葡萄牙、芬蘭、 及愛爾蘭),台灣與大陸較低,數值分別為 4.2 與 2.5。根據聯合國的估 計,五十年後日本會是全世界老人老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 100 個 50-64 歲人口就相對有 56 個 85 歲以上的老老人,大陸則處於稍高於世界 水準(11.1)的 14.5,每 100 個 50-64 歲人口就相對有 14.5 個 85 歲以上 的老老人。 人口的老化現象主要可以由總生育率的變化看出端倪,生育率的變 化則與婦女的教育水準與家戶外勞動參與率有很大的關係,而婦女(尤其 是已婚婦女)的家戶外勞動參與率又與非正式老人照護(informal elder care,又稱家庭照護,相對於政府部門所提供的正式照護)息息相關,婦 女家戶外勞動參與率愈高,老人所能得到的家庭照護愈低。如表一所示, 東西方社會在婦女家戶外勞動參與率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可言(約在 40%上下)。就本研究所及的十八個社會中,雖然自 1980 年以來所有地 區的婦女勞動參與率都呈正向增加,且國民平均所得愈低的地區,婦女勞. 3. ӈՏ 100 ࣎ 50-64 ໐ˠ˾ಶ࠹၆ѣ̝ 85 ໐ͽ˯ҁˠˠ˾ᇴĄ.

(12) ઼ϲ߆‫̂ڼ‬ጯۤົጯಡ. 11. 動參與率的增加速度愈明顯(如希臘,由 28%增為 38%;愛爾蘭,由 28% 增為 35%;西班牙,由 28%增為 37%),但並沒有任何一個社會的婦女 勞動參與率超過 50%。不過隨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來婦女的勞動參與 率仍有成長的空間。此外,在逐年高升的離婚率威脅下,婦女選擇就業以 保障個人經濟安全的意願也會跟著加深,間接地也會促使老人的家庭照護 可能降低。生育率的下降以及膝下無子人口數的增加,意味著未來很多老 人根本就沒有子女可供依賴,而婦女家戶外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則象徵著老 人家庭照護機會的降低。. ણ、家庭的養老功能 在家庭養老方面,依照儒家的教化觀念,晨昏定省是為人子女的基 本義務與責任,除非不得已,子女必須奉養父母至老死,因此在中華文化 所及區域內,絕大多數的老人是與子女同住的。而在男有分女有歸的儒家 教化下,侍奉父母的責任多由女人,尤其是媳婦來承擔;西方社會基督教 與天主教教義中雖亦強調子女需要敬愛父母,但主事者多為女兒而不是媳 婦。不過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子女與父母同居共住的意願逐漸降低, 相對的,年老父母也逐漸傾向於選擇不與子女同住。1995 年歐盟調查資 料顯示,在 75 歲以上的人口群中約 22%的男性與 56%的女性是獨居的, 其中以南歐之西班牙(女性 10%,男性 28%)、葡萄牙(女性 16%,男 性 33%)、與希臘(女性 16%,男性 46%)的獨居比利最低,而以北歐 的芬蘭(女性 42%,男性 80%)與瑞典(女性 30%,男性 65%)最高(European Commission 1998)。2000 年台灣《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約 68%的 老人與子女同住、15%的老人僅與配偶同住、7%的老人獨居(內政部統 計處 2000)。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日本人結婚後多採從夫居制, 長子需負起照顧年老父母的責任。調查顯示,個性、收入、與職業是過去 日本年輕女性擇偶的首要條件,而到一九九○年代,最關鍵性的考量則是 是否與公婆同住。資料顯示, 1965 年有六成以上的新婚夫婦(62%)婚 後即與父母同住,至一九九○年代,只有不到三成(30%)的新婚夫婦與 父母同住(Ogawa 1997)。日本每日新聞社(Mainichi Newspapers)針對 50 歲以下已婚婦女的調查研究也發現,1963 年有 39%的受訪者認為由子 女照顧年老父母是個優良傳統、41%認為是應盡的責任,而到 1990 年, 百分比分別降為 20%與 30%(Ogawa and Retherford 1993)。此外,資料 亦顯示,65 歲以上老人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比例由 1972 年的 19%增為 1995 年的 41%,與已婚子女同住的比例則由 56%降為 33%(Ogawa and.

(13) 12.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Retherford 1997)。 歐洲國家由於文化的分歧,在家庭養老的態度上並不一致,如前所 述,除葡萄牙、希臘、與西班牙外,歐盟各國的老人多在子女成年離家後, 依舊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直到無法獨立生活。Reher(1998)相信,除了 福利制度、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影響外,歐洲中世紀以來的奴僕制度與婚 約模式多少影響了該地家庭成員間的親密關係。資料顯示,十九世紀歐洲 大陸北部地區約有三至五成的年輕人(約 15~24 歲)必需出外為奴以維 持生計,而在歐洲南部地區少小離家出外為奴的比例約只有 5%~20%左 右。離鄉背井的奴僕工作使得這些年輕人很難與自己的家人維持緊密關 係,連結婚成家的時間也必需延後到自己有相當的積蓄與生活能力後才有 可能;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年輕人離家的平均年齡較早,離開自己成長 家庭的原因多為了生計因素而不單純只是結婚成家,碰到生活上的困頓也 多由自己解決或尋求朋友協助,與自己原生家庭間的親密關係也就較為薄 弱。而在歐洲南部地區,少小離家出外為奴的風氣不盛,子女與父母同住 的機會較多、時間較長、關係也較為親密,當然與父母同居供住或服侍病 老父母的意願也會較強。根據 1998 年歐盟十五個會員國的一項調查研究 (Melich 2001)顯示,當獨居父母年老而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時,有一半 以上的西班牙(73%)、希臘(71%)、葡萄牙(67%)、及義大利(52%) 等國之受訪者認為,為人子女者應該想辦法與父母同居共住以照顧其生活 起居;北歐諸國,如芬蘭(16%)、瑞典(11%)、丹麥(10%)等國, 只有 10%左右的受訪者持此看法(詳見表二欄 1)。當然我們不能據此驟 下判斷,認為北歐國家的成年子女不願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有可能是因 為這些國家相對的都有較為良善完好的社會福利措施,因此缺乏獨自生活 能力的老人可以選擇繼續住在自己家裡,並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居家服務措 施;或者遷移到養老院去。而如前所述,社會福利制度往往是根植於文化 與社會價值,然後再透過民主政治的議決機制而產生的;這些福利國家(往 往也是較為富裕的國家)在經濟無慮的環境下,不再存有子女必須奉養父 母的社會價值觀,因此才會發展出完善的養老照護制度。而這也正是 Inglehart 等學者所強調的,經濟生活的無慮提供了後工業化(或後現代 化)社會個人得以追求自我、尋求認同的機會。調查資料同時顯示,雖然 大多數的受訪者均認為養老所需費用應由國家來支付,但在奧地利及南歐 等國家,也有三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家庭(亦即老人自己或子女)應該支 付這個費用(詳見表二欄 2)。 2000 年台灣《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老人生活所需的經費主要.

(14) ઼ϲ߆‫̂ڼ‬ጯۤົጯಡ. 13. 仰賴子女的只佔 47%,另有三成以上的老人(38%)靠自己的積蓄、所得 收入、或退休給付(內政部統計處 2000)。此外,教育程度愈高者,選 擇與子女同住或是在經濟上仰賴子女供應的機率也愈低。日本厚生省的調 查研究則顯示,雖然日本政府所提供的各項老人服務措施已相當完善,但 仍有超過九成的中年人(30~49 歲)認為成年子女須與臥病在床的父母 同住並負起照料的責任,然而真正得到子女照護的老人卻只有一半左右 (Maeda & Shimizu 1992)。而每日新聞的調查研究則顯示,1950 年有 65%的受訪者(指 50 歲以下已婚婦女)希望年老後依賴子女照顧、20% 的受訪者沒有這個期待,四十年後(1990 年),受訪結果正好相反,18% 的 受 訪 者 期 待 子 女 的 照 護 、 62% 的 受 訪 者 不 做 如 是 觀 ( Ogawa and Retherford 1993)。進一步分析後,Ogawa and Retherford(1993)發現, 教育程度愈高、家戶收入愈多、白領階級、以及居住在都市化程度較高地 區者,較不願意選擇仰賴子女提供老年照護。 儒家的理想社會是禮記禮運大同篇所記載的「男有分、女有歸、老 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礎,也是一個以性 別與年齡為基本分工原則的有機單位。在傳統東方家庭中老人與小孩都受 到特別的照顧,但在儒家以孝為本的價值觀念下,家庭的養老功能遠勝於 育幼。人類學家的跨國比較研究發現,老人的社會地位與現代化程度成反 比,愈是現代化的社會,老人所受到的敬重愈低(Cowgill 1986; Cowgill and Holmes 1972)。《全球社會價值觀調查》資料(Inglehart 2000)亦顯示, 4 各國對於「無論如何為人子女者都應該敬愛自己父母」 的支持度雖然不 低, 但各個社會間的差異卻相當大。其中以台灣的敬老態度最高,九成 以上(91%)的受訪者支持前述的敬老說法,其次依序為義大利(83%)、 西班牙(81%)、葡萄牙及日本(均為 79%),最末為北歐的芬蘭(40%)、 丹麥(47%)、瑞典(51%)、及西歐的荷蘭(43%)(表二欄 3)。進 一步比較其與國民平均所得間之關係,不難發現,國民平均所得較高、或 自由主義生活方式較先盛行的北歐國家,對於無條件敬愛父母的支持度也 較低。此外,雖然日本之國民平均所得並不低於南歐諸國,但其支持率卻 相當的高,此可能與亞洲儒教的特殊敬老傳統有關;至於法國與比利時的 高支持率則多少與天主教信仰有關。雖然口述意見不等同於實際行動,但 依常理推論,愈能在態度上表示無條件敬愛自己父母的社會,應該比在態. 4. ྍય‫̝ۍ͛ࡻס‬યᗟࠎ“Regardless of what the qualities and faults of one’s parents are, one must always love and respect them.”.

(15) 14.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度上不支持應該無條件敬愛父母的社會,更能在實際行動上竭盡所能負起 照顧年老父母的責任,所以該社會的家庭養老功能也就益發明顯。此一論 述可由表二(欄 1 與欄 3)資料得到佐證,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愛 爾蘭等國的「與失能父母同居率」最高,其在「無條件敬愛父母的」支持 度上也最高;而芬蘭、荷蘭、丹麥、與瑞典等國在這兩個議題的支持度上 則明顯低於其他歐盟國家,顯示其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低落。. དྷ、家庭的育幼功能 相對於對自己父母的無條件敬愛態度,在「為人父母應竭盡所能(甚 5 或犧牲自己)照顧子女」 的議題上(Inglehart 2000),絕大多數的歐盟 會員國受訪者表示支持,其中以南歐的葡萄牙(88%)、義大利(87%) 及西班牙(83%)三國的支持率最高,而以德國(61%)與丹麥(57%) 最低;亞洲的三個社會中,以日本(59%)最低,台灣與大陸差不多,分 別為 79%與 76%(詳見表二欄 4)。同樣的,我們亦可發現,國民平均所 得較低國家之受訪者,對於竭盡所能照顧子女的態度顯然有較高的認同 度;此外,「無條件敬愛父母」支持度較高的國家,其對於「為人父母應 竭盡所能照顧子女」的支持態度也較高。 面對二次大戰以來歐洲已開發社會生育率的持續下降,van de Kaa (1987)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第二個人口轉型的特徵,也是一個由以小孩為 王(child-king)的社會轉變成以個人為主的伴侶為王(pair-king)的社會 (van de Kaa 2003)。在小孩為王的社會,多數人認為結婚並生養子女是 天經地義的事,且為人父母者均應盡己所能照顧子女,重視的是與子女相 處的愉悅而不是自己老年生活的投資。但是在以伴侶為王的社會,對多數 成年人來說,維持良好的兩性關係(包括已婚或未婚同居的單性或雙性關 係)遠比組織家庭育養子女重要。van de Kaa(2003)認為以小孩為王的 社會是利他主義(altruism)的社會,而以伴侶為王的社會則是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的社會。在一個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維持穩定良好的 伴侶關係是主要目標,而育養子女則是附帶結果。 雖然對部分歐洲人來說,生養小孩是兩性關係的附帶品,但亦有相. 5. ྍય‫̝ۍ͛ࡻס‬યᗟࠎ“Parents’ duty is to do their best for their children even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well-being.”.

(16) 表二. 國 家 瑞 典 芬 蘭 丹 麥 英 國 愛爾蘭 荷 蘭 盧森堡 比利時 法 國 德 國 奧地利 義大利 西班牙 希 臘 葡萄牙 日 本 中 國 臺 灣. 1 願意與失能父母 同居(%) c 11 16 10 35 45 14 36 33 32 45 33 52 73 71 67 -. 中、日、台與歐盟社會的養老與育幼態度. 2 3 4 養老費用應由 無論如何均應 為人父母者應盡己所 家庭支付(%) c 敬愛父母(%) d 能照顧子女(%) d 11 51 81 14 40 67 7 47 57 24 69 80 21 78 80 21 41 76 36 31 76 75 30 77 81 33 62 61 51 75 69 35 83 87 42 81 83 35 36 79 88 79 59 75 76 91 79. 資料來源:c由 Melich (2001)資料分析所得。 d由 Inglehart et al. (2001)資料分析所得。. 5 養育子女是 重要的(%) c 86 82 85 70 74 81 83 81 89 79 86 92 86 98 94 -. 6 與伴侶同住是 重要的(%) c 88 88 85 79 80 88 88 88 88 85 88 94 88 99 95 -.

(17) ઼ϲ߆‫̂ڼ‬ጯۤົጯಡ. 15. 當高比例的人認為穩定而合諧的兩性關係才是決定生育的最重要原因 (Melich 2001)。此外,Melich(2001)所負責蒐集的歐盟資料亦顯示, 八成以上的歐盟各國受訪者認為「養育子女」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但同 時也有稍高比例的受訪者認為與「伴侶同居共住」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 如表二(欄 5 與欄 6)所示,南歐四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與希 臘)約有九成的受訪者認為「與伴侶同居共住」及「養育子女」是重要或 非常重要的;而北歐的英國與愛爾蘭則只有七成至八成的支持率而已。大 致說來,重視子女養育功能的社會也重視與伴侶的共住關係,反映的是對 親情或兩(同)性親密關係的重視。歐盟十五個會員國中,除了法國對於 養育子女的支持度稍高於與伴侶的同住關係外,其他所有國家對於與伴侶 同住的重視程度均高於或等於養育子女的重要性;尤其是英國,兩者間的 差距達 9 個百分點(79%的受訪者認為與伴侶同住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 70%的受訪者認為養育子女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其次為荷蘭與比利時 (7 個百分點,均為 88%:81%),再次為德國、愛爾蘭、芬蘭(6 個百 分點)及盧森堡(5 個百分點);只有瑞典、丹麥、奧地利、義大利、西 班牙、希臘、與葡萄牙等國在這兩個議題的重視程度上沒有明顯的差別(詳 見表二欄 5 與欄 6)。南歐國家對這兩項議題的高支持度,除了可以由現 代化程度來說明外,亦可反映南歐國家對家庭的重視。 進ㄧ步探討家庭的育幼與養老功能發現,除了德國、比利時、希臘、 與大陸外,各國的育幼支持度(即為人父母應竭盡所能照顧子女,表二欄 4)均勝於敬老態度(即無條件敬愛父母,表二欄 3);其中尤以荷蘭最 為明顯,其育幼(76%)與敬老(41%)態度的差異達 35 個百分點,其 次依序為瑞典(30 個百分點,81%:51%)、芬蘭(27 個百分點,67%: 40%)、英國(11 個百分點,80%:69%)、丹麥(10 個百分點,57%: 47%)、及葡萄牙(9 個百分點,88%:79%)等;法國、德國、義大利、 比利時、西班牙、愛爾蘭、及中國大陸等地幾乎沒有差異,只有奧地利(6 個百分點,69%:75%)、台灣(12 個百分點,79%:91%)、及日本(20 個百分點,59%:79%)三個地區的敬老支持度高於育幼支持度。可見歐 盟絕大多數家庭的育幼功能高於養老功能,尤其是北歐福利國家。 限於資料,我們很難驟下判斷,認為東西方社會的發展過程必然逐 漸由以父母為尊的傳統社會走向以孩子為王的工業化(或現代化)社會, 然後再逐步邁入以自我為主的後工業(或後現代後物質主義)社會。但由 前述的社會價值觀資料似乎顯現,南歐、台灣、及中國大陸等現代化程度 較低國家,以父母為尊的社會價值依舊明顯;西歐國家則已邁入以孩子為.

(18) 16.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王的環境;而北歐的丹麥與芬蘭則是進入養老與育幼態度均低的以自我為 主的境界。這樣的實證結果也相當程度地佐證了 van de Kaa (1987)對第 二個人口轉型社會的論述,Giddens(1991; 2000)對高度現代性社會下家 庭與親密關係的敘述、以及其他後現代化家庭社會學者的觀察與體認 (Cheal 1993; Morgan 1996; Stacey 1990)。. Ё、結論與討論 家庭是人類社會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制度之一,沒有家庭的呵護 個人很難順利成長,而在家庭制度的維護上女性人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 位。在醫療科技尚未進一步突破前,孕育後嗣的功能仍得依賴女性來完 成,然而隨著教育機會的均等、從事家戶外工作機會的提升、以及婚約關 係的不穩定,婦女選擇傳統以家戶為單位的性別分工生產方式的意願愈來 愈低,這是造成已開發國家生育率低於替代水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生育 率的降低帶來平均家戶人口數的縮減,家戶人口數的縮減客觀上直接帶來 家庭養老功能的困難;而在主觀上由於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以及個人自我 意識的提升,愈來愈多的人選擇不要在家庭中扮演照顧老人、或被年輕子 孫照顧的角色,或者乾脆選擇不組織自己的家庭,致使家庭養老功能的維 持益形困難。 選擇不組織家庭並不意味著放棄婚姻關係或拒絕擁有性伴侶,研究 顯示同居不但已成為正式結婚的前奏,而且已有愈來愈多的成年人選擇永 久同居以替代傳統法律上或宗教上的婚約關係,而這樣的風潮也反映在過 去半個世紀以來歐盟各國非婚生育率的變化。資料顯示,歐盟十五個會員 國的 非 婚生 育 率由 1960 年的 5.1%增為 2000 年的 28.4%(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a),其中以北歐各國最高、南歐較低。1998 年,一半以 上的瑞典新生兒(54.6%)來自於非婚姻關係家庭,而在南歐的希臘其比 例卻只有 3.7%而已(European Commission 1999)。Inglehart 等學者雖然 承認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一定是直線式的,但其實證資料也顯示國 民所得較高或現代化程度較深的社會,個人自我意識較強,對於同居、離 婚、墮胎、同性戀、性自由、環境保護等議題的支持度也較高。Giddens 則認為這種擺脫傳統束縛的情慾關係與家庭組成形式是高度現代性社會 的現象,而且這樣的價值觀念也會跨越國界交互影響。Bosveld(1996) 及 De Jong 等(1999)學者的研究也強調歐洲的現代化風潮與自由主義生 活方式始於北歐,然後傳至西歐,最末才流傳到南歐。而多數台灣人也相.

(19) ઼ϲ߆‫̂ڼ‬ጯۤົጯಡ. 17. 信,儒家傳統社會價值觀的式微與西風東漸有關。 目前歐盟十五個會員國中以南歐的結婚率較高、平均家戶人口數較 多、婦女家戶外勞動參與率較低、與年老父母同居共住的意願也較高,但 隨著社會經濟的現代化,南歐諸國及其他較低開發國家可能逐漸步上高現 代化社會的發展模式,致使傳統家庭的養老與育幼功能逐漸衰微轉型。經 濟的全球化已是無遠弗屆的現象,而文化的全球化又與經濟經的全球化有 不可分割的關係。文化與經濟的全球化將帶給低開發地區更大的社會文化 衝擊,並使得其社會變遷速度更加快速(Giddens 2000)。東方社會以日 本的現代化程度最深、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最早腳步也最快,而其社會的家 庭養老功能也已明顯式微(Ogawa 1997; Ogawa and Retherford 1993),台 灣與大陸也都在過去數十年內面臨類似的社會變遷與文化衝擊。長此以 往,那麼未來家庭的功能何在?家庭制度有可能因為養老育幼功能的不 彰,以及婚姻關係的不穩定而遭到淘汰?或是轉變成一種 Giddens 所謂的 外殼機構?名稱不變但實質內容已完全不同。或者說無論社會如何變化, 家庭制度將依舊存在,也會繼續保有養老、育幼、以及提供家庭成員間感 情與經濟依歸的功能,只不過家庭將成為少數人選擇擁有的制度,且家庭 組成分子將因伴侶關係的轉換而變得不穩定。此外,除非兒童相關福利制 度有所改變,否則育養子女將因為為人父母者所需付出的高機會成本,而 成為奢侈的行為;敬老則可能只是一種禮貌,而養老相關事宜則由個人負 責,或者由個人、政府、以及僱主間協商而成。.

(20) 18.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21) ઼ϲ߆‫̂ڼ‬ጯۤົጯಡ. 19.

(22) 20.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0。《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李光廷。2005。 〈不可逆潮流下的少子化對策—日本與瑞典的比較〉 ,論文 發表於《2005 年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口 發展:趨勢與挑戰》。台北,民國 94 年 3 月 3~4 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台灣地區民國 91 年至 140 年人口推計》 。 陳信木、黃祺雅、張喻婷。2005。 〈台灣地區的年輪生育率變遷與推計〉, 論文發表於《2005 年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台灣 人口發展:趨勢與挑戰》。台北,民國 94 年 3 月 3~4 日。 Bell, Danie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Basic Books.. New York:. Bongaarts, John. 1999. “Fertility Decline in the Developed World: Where Will it E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2): 256-260. ----. 2002. “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3): 419-443. Bosveld, W. 1996. The Ageing of Fertility in Europe. Amsterdam: Thesis Publishers. Cheal, David. 1993. “Unity and Difference in Postmodern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 (1): 5. Cowgill, Donald O. 1986. Aging Around the Worl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Cowgill, Donald O., and Lowell D. Holmes. 1972.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The Theory in Review.” Pp. 305-323 in Aging and Modernization, edited by D. O. Cowgill and L. D. Holme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De Jong, Andries, and Rob Broekman. 1999. “Uniformity and Diversity Scenarios for Fertility.” Pp. 45-69 in Europe: One Continent, Different Worlds: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Joop de Beer and Leo van Wissen.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3) ઼ϲ߆‫̂ڼ‬ጯۤົጯಡ. 21. De Jong Gierveld, J., and T. Van Tilburg. 1999.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Adult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Italy: Coressidence Values and Behaviour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Lonelines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3: 1-24. The Economist. 1998. “Europe: Why Italians Don’t Make Babies.” The Economist, no.347, May 7, pp. 61. Engels, Frederick. 1972.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New York: Pathfinder Press. European Commission. 1998. Social Portrait of Europe.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unities. ----. 1999. Demographic Statistics.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unities. ----. 2000. Living Conditions in Europe: Statistical Pocketbook.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unities. ----. 2002a. European Social Statistics Demography.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unities. ----. 2002b. The Life of Women and Men in Europe: A Statistical Portrait. Luxembourg: European Communities.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New York: Routledge. Goldstein, Joshua, Wolfgang Lutz, and Maria R. Testa. 2003. “The Emergence of Sub-replacement Family Size Ideals in Europe.”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2(5-6): 479-496. Inglehart, Ronald,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 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onald, et al. 2000. World Values Surveys and European Values.

(24) 22.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Surveys, 1981-1994, 1990-1993, and 1995-1997 (Computer file). ICPSR version. Ann Arobr, MI: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producer), 2000. Ann Arbor, MI: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distributor). Inglehart, Ronald, and Wayne E. Baker. 2000.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5: 19-51. Kinsella, Kevin, and Cynthia M. Taeuber. 1992. An Aging World II.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the Census. Kojima, Hiroshi, and Jean-Louis Rallu. 1998. “Fertility in Japan and France.” Population-An English Selection 10 (2): 319-348. Lesthaeghe, Ron, and Paul Willems. 1999. “Is Low Fertility a Temporary Phenomen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5(2): 211-228. Maeda, D., and Y. Shimizu. 1992. “Family Support for Elderly People in Japan.” Pp. 235-249 in Famil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edited by H. Kending et al. Oxford: Oxford Medical Publications. Martin, S. Patrick. 2000. “Diverging Paths and Outcomes in Family Formation: Education, Marital Transition, and Birth Timing of United States Women, 1975-1995.”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elich, Anna. 2001. Eurobarometer 50.1: Information Society Services, Food Quality, The Family, and Aid to Development, October-November 1998 (Computer file), 2nd release. INRA (Europe), Brussels (producer), 1998. Ann Arbor, MI: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Koeln. Germany: Zentralarchiv fuer Empirische Sozialforschung (distributors), 2001. Mellens, Martin. 1999. “Determinants of Demographic Behaviour.” Pp. 5-32 in Europe: One Continent, Different Worlds: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Joop de Beer and Leo van Wissen.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5) ઼ϲ߆‫̂ڼ‬ጯۤົጯಡ. 23. Morgan, David. 1996. Family Connec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Family Stud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urdock, George P. 1949..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Macmillan.. Nomaguchi, Kei. 2003. Determinants of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Child among Japanese Married Women in Recent Cohor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Ogawa, Naohiro. 1997. “Demographic Tren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Future.” Transcript of a speech delivered on March 7, 1997, at the Japan Information Center in San Francisco. Ogawa, Naohiro, and Robert D. Retherford. 1993.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Japan: Changing Norms and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3): 585-597. ----. 1997. “Shifting Costs of Caring for the Elderly Back to Families in Japan: Will It Work?”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1): 59-94. Reher, David S. 1998. “Family Ties in Western Europe: Persistent Contrast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 203-234. Retherford, Robert D., Naohiro Ogawa, and Rikiya Matsukura. 2001. “Late Marriage and Less Marriage in Japa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1): 65-102. Sobotka, Tomas. 2004. “Is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explained by the Postponement of Childbearing?”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0(2): 195- 220. Stacey, Judy. 1990.. Brave New Famil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Toulemon, Laurent, and Magali Mazuy. 2001. “Childbearing is Delayed but Fertility is Stable.” Population 4: 611-644. United Nations. 2002.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1950-2050.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van de Kaa, Dirk J. 1987.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Bulletin 42 (1): 1-57. ----. 2003. “Being Born Slowly: The Genesis and Sequels of the Present.

(26) 24. ߟᘜ‫۾‬. छल۞ዳҁᄃֈρΑਕĈ̚ă͟ăέᄃለ༖ۤົ۞ͧྵࡁտ. Demographic Revolu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uresco Conference: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Europe, Euroconference on Implications of Family and Fertility Change for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Society. Spa, Belgium, 19-24 June 2003. Wilson, Chris, and Gilles Pison. 2004. “More Than Half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Lives Where Fertility Is Below Replacement Level.” Population & Societies, No. 45: 1-4..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Chen, The semismooth-related properties of a merit function and a descent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vol.. Soares, A new

In summar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family of smoothing functions and correct a flaw in an algorithm studied in [13], which is used to guarante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